论犹太人问题
【精品】论犹太人问题读书报告96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报告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是基于布鲁诺鲍威尔的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己的能力”两文的论述批判和发展。
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首先向我们略述了布鲁诺鲍威尔的观点——犹太人的政治解放和获得权利平等权利的要求和获得的方法。
犹太人不应成为“利己主义者”,只关心自己的解放,而是寻求一种普遍的解放,那就是关心整个德国的解放,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一方面,从宗教的角度,他提到,犹太人所没有的特权正是“基督教国家只知道的特权”,是基督徒的特权,不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是不可能从在基督教国家中的偏见中解放出来的。
由此他提出在基督教国家中不可能使犹太人得到解放。
之后由对宗教的现实对立的分析转移到了对于犹太人自身的分析和批判。
由此提出了犹太人只有先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别人的结论。
而对于要消除对立的方法,鲍威尔提出要消灭宗教,用科学来代替,使所有人不再因为宗教而具有特性,成为普遍的人,在此前提上去实现政治的解放。
另一方面,鲍威尔还提出了对于国家角度的观点,他通过法国的实例证明了在教权控制下即使通过法律也是无法真正解决犹太人问题,而只是提供了一个假象。
所以他认为要使掌握特权的宗教不存在,他坚决认为“宗教在政治上的废除旧事宗教的完全废除,以宗教为前提的国家不是真正的国家。
”在此论述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他的看法,提出了鲍威尔认识此问题的片面性。
马克思指出不仅仅是应该考虑解放的主体和对象,更应该深入寻求解放的正确方式以及解放的本质要求。
批判不仅仅是对宗教的批判更应该是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
鲍威尔的眼光只着眼于基督教国家而并非所有的国家,并且把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混淆起来。
通过犹太人问题的世俗和神学的两重性证明犹太人问题真正的批判应该是从政治角度,由此提出了“放弃宗教”的这种做法的片面性,否认了解决宗教的狭隘是解决政治(世俗)问题的前提,而事实是恰恰相反。
如同马克思的其他著作,马克思并不反对宗教的存在,在此文中他提出了宗教和国家,宗教和人之间的关系,提出宗教并非只是种限制而是获得解放的一个中间环节,从这之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宗教的积极扬弃的观点。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报告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报告《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读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之后,自己对马克思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了解又多来一些。
心里还是有一些感慨的,说一下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首先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马克思主要讨论了两个大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文中马克思简要的谈了自己对政治解放,国家解放,宗教解放和人类解放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他是通过批判鲍威尔的一些想法和在阐述他的一些思想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并通过举一些国家的例子的说明自己的观点。
首先说德国的犹太人的争取政治解放的问题,指出在德国,没有人在政治上得到解放,更别说是犹太人,在这样一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如果双方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又何谈犹太人的政治解放问题。
就像文中说的那样“只要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还是犹太人,二者的一方不能给予自由,另一方也不能得到解放”。
然后反问有什么理由使犹太人获得自由。
在此,引出宗教解放问题。
在这里,文章分析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宗教对立问题,然后指出要解除这种对立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废除宗教,只有废除宗教以后才能恢复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犹太人的问题,是属于普遍意义上同样发生在其他地方的问题。
在提出鲍威尔关于国家任务的时候,指出在法国犹太人也没有得到解放,在生活中收到限制,生活仍然被宗教特权控制划分开来,使得生活本身并不自由。
后来在法国这一问题有过短暂的解决,但是在谈过鲍威尔的关于政治解放以及其国家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联系之后,马克思反问道:政治解放的观点有权力要求犹太人废除犹太教,要求一切人废除宗教吗?在德国,犹太人问题只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制国家,犹太人问题是个立宪制问题,因为这里还保存着国教,政治解放还不彻底。
只有在北美的自由州,至少在一部分州犹太人问题才失去神学的意义而成为真正世俗的问题。
而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看来,政治解放对宗教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对人类解放的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犹太人问题一直是世界上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犹太人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苦难和迫害,他们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同情。
读完《犹太人问题》,我对犹太人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他们的遭遇和困境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愤慨。
《犹太人问题》一书通过对犹太人历史的回顾和对犹太人现状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犹太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作者从犹太人的起源、迁徙、迫害等方面入手,生动地展现了犹太人的历史遭遇和传统文化。
同时,作者也对犹太人在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犹太人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通过对犹太人问题的全面分析,读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犹太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
在阅读《犹太人问题》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和迫害。
犹太人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他们的历史经历了无数次的迁徙和流亡,遭受了无数次的迫害和屠杀。
他们的历史是一部悲壮而又令人心碎的历史,他们的遭遇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在现代社会,犹太人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阅读《犹太人问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和迫害,也让我对犹太人的遭遇和困境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愤慨。
除了对犹太人历史和现状的深刻认识外,阅读《犹太人问题》也让我对犹太人的文化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犹太人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和精神一直是世界上的一道风景线。
他们的宗教、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和历史,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通过阅读《犹太人问题》,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犹太人的文化和精神,也更加敬佩和赞美了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阅读《犹太人问题》是一次深刻的思想之旅。
通过这本书,我对犹太人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犹太人的遭遇和困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也应该更加关注和关爱那些处于困境中的民族。
论犹太人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和《德法年鉴》上的另一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明马克思正在实现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写作背景《论犹太人问题》写于1843年秋。
发表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
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本文是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著名代表人物B.鲍威尔就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公开论战的著作。
在此之前,鲍威尔发表《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书,把犹太人的解放这一社会政治问题归结为纯粹的宗教问题,认为一切人、包括犹太人只有放弃宗教信仰才能获得政治解放。
马克思对这种看法作了全面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
不能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而要把神学问题归结到它的世俗基础,并对这一基础本身加以批判的改造。
首次提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
这一思想在同时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列宁认为这两篇论文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著。
是探讨人类解放具体途径问题的论文。
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
1844年2月发表于《德法年鉴》。
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文章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述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的关系,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
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现实的德国社会,并论述了德国革命的任务和可能性问题。
提出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即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只有从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才能解放自己。
提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有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论犹太人问题

弗德里希-冯-恩格 斯,德国思想家
》
读《马恩选集》--论犹太人问题
翟文斌:整个社会必须摒弃宗教和神学思维的束缚,达到政治解放,才能解决 犹太人问题。 秦暾(tūn):要达到政治解放就要从根本上对人类进行思想解放,就必须对 社会制度和宗教社会关系进行颠覆即进行改革和革命。
有的人觉得,宗教精神无非 是一种信仰。 其实,宗教精神就是人类精 神某一发展阶段的非世俗形 势。
犹太人解放
• 鲍威尔认为不应该解放犹太人。 • 犹太人会以犹太人的方式对待基督教国 家,而基督教国家又会以自己特有的方 式对待犹太人。 • 他指出,犹太人的问题是一种宗教上的 对立,认为犹太人应放弃宗教,而且宗 教应该在政治上废除。 • 马克思就指出,鲍威尔的见解是片面的 只是对政治解放的批判,没有探讨政治 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
谢谢观看
傅成:犹太人解放问题,不是单纯的人获得自由,享有平等的权利它是牵扯到 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即马克思所谓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体现它 的价值与彻底性。
黄晶磊:宗教并不是犹太人问题的原因,关键是,宗教与政治的一体化,使得 宗教成为世俗目的的工具。而事实上,宗教的本来用意也不是成为政治工具, 于是不符合政治要求的犹太教遭到排挤。
• 1、1843年,马克思完婚后,已经领会到“责任”的内涵, 这个25岁的青年,不仅在个人生活上、还在理论探索上, 逐渐走向成熟。于是,再那个秋天,《论犹太人问题》出 炉了。 • 2、马克思是个犹太人,但他对这一事实从来保持沉默, 甚至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以一种置身事外的“科学”的 客观态度来谈论同胞。 • 3、历史上,犹太人曾面对多次毁灭性的灾难和逼害。犹 太人由于两千多年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语言、文字已经 分化,只是靠着同意的宗教维系某单一的民族性。由于犹 太教徒认为救世主尚未来临,不承认耶稣基督是救世主, 这是一直受到基督世界歧视和迫害的一个原因。但已故天 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已承认曾对抗犹太教徒,造成 了他们承受苦难的历史。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3篇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3篇德国的犹太人渴望解放。
他们渴望什么样的解放?公民的解放,政治解放。
布鲁诺·鲍威尔回答他们说:在德国,没有人在政治上得到解放。
我们自己没有自由。
我们怎么可以使你们自由呢?你们犹太人,要是为自己即为犹太人要求一种特殊的解放,你们就是利己主义者。
作为德国人,你们应该为德国的政治解放而奋斗;作为人,你们应该为人的解放而奋斗。
而你们所受的特种压迫和耻辱,不应该看成是通则的例外,相反,应该看成是通则的证实。
或者,犹太人是要求同信奉基督教的臣民享有平等权利?如果是这样,他们就承认基督教国家是无可非议的,也就承认普遍奴役制度。
既然他们满意普遍奴役,为什么又不满意自己所受的特殊奴役呢?既然犹太人不关心德国人的解放,为什么德国人该关心犹太人的解放呢?基督教国家只知道特权。
犹太人在这个国家享有做犹太人的特权。
作为犹太人,他享有基督徒所没有的权利。
那他何必渴望他所没有而为基督徒所享有的权利!如果犹太人想从基督教国家解放出来,他就是要求基督教国家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
而他,犹太人,会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吗?就是说,他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放弃宗教呢?基督教国家,按其本质来看,是不会解放犹太人的;但是,鲍威尔补充说,犹太人按其本质来看,也不会得到解放。
只要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还是犹太人,这两者中的一方就不可能解放另一方,另一方也不可能得到解放。
基督教国家对待犹太人,只能按照基督教国家的方式即给予特权的方式:允许犹太人同其他臣民分离开来,但也让犹太人受到分离开来的其他领域的压迫,何况犹太人同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处于宗教对立的地位,所受的压迫也更厉害。
可是,犹太人对待国家也只能按照犹太人的方式即把国家看成一种异己的东西:把自己想象中的民族跟现实的民族对立起来,把自己幻想的法律跟现实的法律对立起来,以为自己有权从人类分离出来,决不参加历史运动,期待着一种同人的一般未来毫无共同点的未来,认为自己是犹太民族的一员,犹太民族是神拣选的民族。
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混淆宗教问题与政治解放的关系,以及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把政治权利问题归结为单纯的宗教问题的错误观点。
立足于人类解放的高度,提出政治解放的两个层次;分析了金钱崇拜的问题,提出变革市民社会。
论犹太人问题政治解放人类解放金钱崇拜犹太人问题在欧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1842年,普鲁士政府颁布的一项关于犹太人的法令,引起德国新闻界的激烈讨论,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鲍威尔就此发表了《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篇文章,而马克思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辩论之中,并作出了有价值的理论思考,《论犹太人问题》就是马克思针对他这两篇文章而展开的论战性著作。
在文中,马克思梳理了德国复杂的现实问题,批判了鲍威尔混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观点,并澄清理论困惑,提出了自己关于人类解放的观点。
一、政治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经商活动使得德国的犹太人在经济上比较富有,但是在政治上他们却饱受基督教国家的排斥,处于无权地位,犹太人为了争得自身的政治权利不断地进行反抗。
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一句话“德国的犹太人渴望解放。
他们渴望什么样的解放?公民的解放,政治解放。
”便点出了当时犹太人的愿望。
“如果犹太人想从基督教国家解放出来,他就要求基督教国家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
而他,犹太人,会放弃自己的宗教偏见吗?就是说,他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放弃宗教呢?”鲍威尔认为,犹太人要获得解放,首先要克服自己民族的狭隘性,即放弃犹太教。
“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最顽固的对立形式是宗教对立。
怎样消除对立?使它不能成立。
怎样才能使宗教对立不能成立?废除宗教” 鲍威尔认为,犹太人问题也就是解放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废除宗教。
把犹太人的解放路径停留在彻底消灭所有宗教上,让犹太人从自己的宗教中解放出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的提出就包含了对问题的回答。
“指的是哪一类解放?”“只有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才是对犹太人问题的最终批判,也才能使这个问题真正变成‘当代的普遍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文章“关于犹太人的问题”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和《德国与法律年鉴》中的另一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入门》表明,马克思正在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关于犹太人的问题》写于1843年秋天。
出版于1844年2月的《德法年鉴》。
包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的第一卷中。
本文是马克思与著名的年轻黑格尔代表鲍威尔(B. Powell)在犹太解放问题上进行公开辩论的作品。
在此之前,鲍威尔出版了两本书《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将犹太人解放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归结为纯粹的宗教问题,并相信包括犹太人在内的所有人,只能放弃宗教。
信仰可以在政治上得到解放。
马克思对此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批评。
马克思指出,只有消除世俗主义的束缚,才能克服宗教狭ism主义。
不可能将世俗问题转化为神学问题,而是将神学问题归因于它的世俗基础,并批判性地转变这一基础本身。
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是第一次提出的。
同时出版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论》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
列宁认为,这两篇论文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入门》。
这篇论文探讨了人类解放的具体方式。
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
在1844年2月出版的《德国和法国年鉴》中。
包括在中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1.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本文讨论了宗教批判与现实世界批判之间的关系,以及黑格尔哲学批判与德国现实社会批判之间的关系。
将批评指向实际的德国社会,并讨论德国革命的任务和可能性。
提出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在于形成一个完全由无产阶级束缚的阶级。
无产阶级只有在同时从所有社会领域和所有其他社会领域中解放出来时才能解放自己。
批评武器不能代替对武器的批评。
物质力量只能被物质力量摧毁;但是一旦理论被群众掌握,它将成为物质力量。
有人提出“哲学认为无产阶级是它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它的精神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犹太人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和《德法年鉴》上的另一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明马克思正在实现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写作背景:
《论犹太人问题》写于1843年秋。
发表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
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本文是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著名代表人物B.鲍威尔就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公开论战的著作。
在此之前,鲍威尔发表《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书,把犹太人的解放这一社会政治问题归结为纯粹的宗教问题,认为一切人、包括犹太人只有放弃宗教信仰才能获得政治解放。
马克思对这种看法作了全面的批判。
评价:
马克思指出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
不能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而要把神学问题归结到它的世俗基础,并对这一基础本身加以批判的改造。
首次提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
这一思想在同时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列宁认为这两篇论文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著。
是探讨人类解放具体途径问题的论文。
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
1844年2月发表于《德法年鉴》。
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文章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述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的关系,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
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现实的德国社会,并论述了德国革命的任务和可能性问题。
提出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即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只有从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才能解放自己。
提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有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列宁认为该文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犹太人的解放问题,批判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宗教问题。
作者认为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解放,人类解放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解放。
政治解放粉粹了加在市民社会头上的政治桎梏,解放了市民个人,它只是宣布宗教信仰、财产资格等等不再具有政治意义,但宗教、财产等等的不平等仍然存在。
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消灭私有财产,进而消灭宗教本身,实现人类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