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正式版)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问题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问题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问题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农药残留则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广泛,对保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不合理使用农药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合理标准,将会对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问题展开讨论。

一、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威胁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农药残留成为其中一个主要问题之一。

农药残留会导致许多潜在危害,例如,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威胁、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昆虫和生态系统的损害等。

首先,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导致慢性中毒和健康问题,如神经系统损害、免疫系统疾病、肝功能异常等。

尤其是孕妇和儿童更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对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可能的不良影响。

其次,农药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

农药在喷洒后可能随风扩散到周边地区,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等。

这种环境污染不仅危害野生动植物,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严重破坏。

再次,农药的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会对昆虫和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带来损害。

农药在作物上残留不仅杀死了害虫,也危害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有益的昆虫,进而破坏了生态平衡。

二、农药残留形成的原因农药残留问题的形成源于多个环节和因素,包括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等。

首先,选择和使用不当的农药会导致农药残留问题。

有些农民为了追求作物高产高效,盲目使用农药,不合理地增加了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

此外,农药种类繁多,农民在选择时没有科学依据,导致可能含有高毒残留物质的农药被滥用,增加了农药残留的风险。

其次,现行的农药残留标准没有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环境设定合理的限制值。

农药残留标准过高或者没有严格执行,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过合理标准而无法监测到。

最后,农药残留问题还与缺乏农药使用合理管理和农药残留监测体系有关。

缺乏科学的农药使用方法和管理标准,以及农药残留监测力度不够,使得农药残留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控制。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而造成污染; ④大气中漂浮的农药随风向、雨水对地面作物、水生生物产
生影响; ⑤饲料中残留的农药转入禽畜体内,造成此类加工食品的污
染; 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由于和农药混放而造成食品污染; ⑦来自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如从水中污染→浮游生物→
水产动物→高浓度农药残留食品。
2.3农药毒性分级
3.辐照食品技术及其安全性
3.1食品辐照保藏技术 以辐照加工技术为基础,运用γ射线、χ射
线、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射线与物质作 用产生的物理效应和生物效应对食品进行加 工,从而达到杀虫、杀菌、提高食品的卫生 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目 的,就是食品辐照保藏技术。 应用:辐照杀虫 、辐照杀菌、 辐照抑制发 芽和辐照延长货架期
2.5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属酯类(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 难溶于水,可溶于脂肪及各种有机溶剂 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特别是在碱性介质、高温、
水分含量高等环境中,更易水解。 硫代磷酸酯农药在溴作用下或在紫外线照射下,
分子中S易被O取代,生成毒性较大的磷酸酯。 有机磷农药中毒机理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乙酰胆碱在体内
毒性级别
大鼠LD5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g/kg)
经口
经皮
固态 液态 固态 液态
极毒(Ⅰa) 高毒(Ⅰb)
≤5 5.1~50
≤20 21~200
≤10 10.1~100
≤40 41~400
中等毒(Ⅱ ) 51~500 201~2000 101~1000 410~4000
低毒(Ⅲ)
>500
>2000
>1000
>4000
2.4 有机氯农药
分两大类:一为DDT类,称作氯化苯及其衍生物, 包括DDT和六六六等;二为氯化甲撑萘类,如七氯、 氯丹、艾氏剂、狄氏剂与异氏剂、毒杀芬等

食品安全报告: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

食品安全报告: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

食品安全报告: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引言:当前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农药残留问题的关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因为农药残留问题不仅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对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信任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分析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农药残留问题对消费者健康的威胁农药残留问题直接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

现代农业中,农药化肥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中,虽然它们能够提高产量,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

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肝脏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

消费者对农药残留问题的担忧使得他们对食品的选择变得更加谨慎。

2. 农药残留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信任食品企业是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食品企业的信任是消费者购买食品的基础。

然而,农药残留问题的频繁爆发破坏了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信任。

一方面,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和抽检机制产生怀疑,怀疑这些机制无法杜绝农药残留问题。

另一方面,食品企业自身抽检不符合标准,或者隐瞒农药残留问题,导致消费者对食品企业产生了质疑。

3. 消费者对农药残留问题的识别与监督能力不足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识别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也缺乏监督食品企业的能力。

这使得农药残留问题难以被消费者发现和监督,增加了消费者对食品的不安全感。

此外,即使消费者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投诉渠道的不畅通,投诉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的信任。

4. 消费者教育与食品安全宣传的重要性为了提高消费者对农药残留问题的认知度和应对能力,加强消费者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和食品企业应加大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普及农药残留问题知识,提供食品安全检测服务,并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只有消费者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5. 食品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食品企业应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认证体系。

农产品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产品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产品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在当今社会,农产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们,对食品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农药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如果控制不当,就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在农产品中出现农药残留。

现代农业为了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广泛使用各种农药。

这些农药在杀死害虫、病菌和杂草的同时,也可能残留在农产品上。

一些农民可能由于缺乏科学的用药知识,没有按照规定的剂量、时间和方法使用农药,导致农药过量残留。

此外,环境因素如雨水冲刷、土壤污染等也可能使得农药在农产品中积累。

那么,农药残留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呢?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

某些农药可能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甚至有致癌、致畸的风险。

比如有机磷农药,过量摄入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由于他们的身体较为脆弱,受到农药残留的危害可能更为严重。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从源头抓起,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掌握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技术支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替代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严格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确保农民能够买到质量合格、安全有效的农药。

同时,要加大对农产品的检测力度,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对上市的农产品进行严格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允许流入市场。

对于消费者来说,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购买农产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尽量选择有“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

在食用之前,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和处理。

例如,对于蔬菜,可以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多冲洗几遍;对于水果,可以削皮后食用。

(整理)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文献综述

(整理)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文献综述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文献综述摘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系统的综述,并对今后农药残留检测及控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药残留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定时期残留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及环境中微量的农药原体、有毒代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残留的数量叫农药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或微克、纳克等)表示。

农药残留是使用农药后的必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农副产品上的残留量超过限量,人畜长期食用后会引起慢性中毒或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控制降低农药残留,发展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药残留现状及种类1.1 农药残留的现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导致农作物严重污染,人们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经常发生。

2010年1 月25 日至2 月5 日,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各方关注,豇豆产地收购价与销售批发价均出现大幅下滑。

农药残留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常常被进口国当作借口阻挡在门外,不仅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导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减弱或下降,引起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纠纷。

国际市场对出口农产品安全要求很高,从2000 年起,欧盟等国家对农药残留颁布了更严格的标准,从2006 年5 月29 日开始,在日本市场流通的生鲜食品就适用肯定列表制度,一棵白菜要检测20个项目,最多的一种农产品要检测50个项目,合格后才能通关[1]。

农药喷洒在作物上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日晒、雨淋、风吹、高温挥发和植物代等的作用,药剂逐渐分解、减少,但不能全部消失,收获的农副产品上仍残留极少量的农药,长期食用或接触这种带有残留农药的农副产品对人畜所产生的毒性,称之为残留毒性,简称残毒。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使用量逐渐增加,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过量的情况,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本文将从农药残留的影响、监测与管控以及消费者的应对措施等方面来探讨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一、农药残留的影响农药残留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

首先,长期摄入农药残留的食物可能导致慢性毒性,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其次,某些特定的农药残留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食物过敏等。

此外,一些农药残留还被认为与某些慢性病的发生有关,如癌症、生殖系统疾病等。

因此,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一定的风险。

二、农药残留的监测与管控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加强了对农药残留的监测与管控。

一方面,监测工作成为了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水平的检测,可以及时掌握农药残留的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一方面,针对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各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

比如,可以要求农民在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以减少残留量;对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行召回和处罚等。

这些监测与管控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三、消费者的应对措施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也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食品安全。

首先,选择认证标志明显的有机食品或者绿色食品。

这些食品在生产中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并定期进行监测,农药残留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要注重食品的来源,尽量选择来自可靠渠道的食品。

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或者可疑的食品。

此外,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通过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消费者可以更好地判断和选择食品,减少农药残留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结语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潜在威胁。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都加强了农药残留的监测与管控,消费者也应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保护自身的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农药残留问题是食品安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农药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农药残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本文将讨论农药残留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一、农药残留的原因农药残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 不合理使用:农民在种植时,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可能会滥用农药,使用超过推荐剂量或者使用不适当的农药。

这使得农作物吸收了过量的农药,并在农产品中残留下来。

2. 不正确施药时间: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农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农民在不正确的时间使用农药,可能会导致残留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农药的浪费。

3. 农药的潜蓄性:一些农药在作物中具有潜蓄性,即施药后会在植物体内慢慢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残留程度逐渐增加。

二、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慢性毒性:一些农药在食物中长期积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引发慢性疾病,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

2. 儿童健康风险:儿童对农药的敏感性比成人更高,他们的身体对农药的代谢能力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可能导致儿童健康问题。

3. 环境污染:农药残留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三、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指导,提供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引导农民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加强对农田的监测和检测。

2.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无化学农药或无残留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药使用,从根本上降低农药残留问题。

3. 加强法规和标准制定: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监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并对超标的产品进行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过,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降低病虫害、增加农业生产,农场主经常使用农药,这种农药能满足农户的需要,但如果农药的残留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文章简要地阐述了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危害,以及减少农药残留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农药残留;食品安全;影响;对策引言:近年来,我国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和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农药的问题非常关注。

同时也让农民有一种责任感,把农药的用量降到最低。

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农药的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从根本上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

要想有效地控制农药残留,确保食品的安全,就必须通过一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农药的安全。

一、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影响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目前,拟除虫菊酯是一种很好的控制农药,应用范围很广。

不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性质比较稳定,而且分解的速度并不快,所以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为了降低拟除虫菊酯的用量,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都对农药残留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拟除虫菊酯是一种杀虫剂,可以直接喷洒在水果和粮食上,如果使用了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高毒性农药,这些农药会附着在果实表面。

如果超过了标准,人体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还会引起神经紊乱、皮肤刺激等症状[1]。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影响有机磷是一种有毒的杀虫剂和一种神经毒性物质,一般情况下,会引起神经传递素乙酰胆碱的积累,从而引起神经瘫痪。

轻度的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瘫痪,严重时可致人于死地,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高浓度的甲胺磷、对硫磷等农药已被禁用,而马拉硫磷等低毒农药仍被广大种植户广泛应用,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2816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正式版)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节农药定义及其分类一、农药的定义n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物质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及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n 除了少量不用农药的有机农作物外,几乎所有作物都离不开农药。

使用农药可以挽回15-20%的作物损失。

二、农药的分类按用途可以分为:v杀虫剂: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v杀菌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多菌灵v杀螨剂: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克螨特v杀鼠剂:杀鼠灵v除草剂:莠去津、除草醚、杀草丹、氟乐灵、绿麦隆v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剂、萘乙酸、矮壮素按结构和组成可以分为:v有机氯农药v有机磷农药v氨基甲酸酯类农药v拟除虫菊酯类农药v有机砷农药v有机汞农药第二节农残定义、来源及其危害一、农药残留的定义v农药残留:使用农药后,残存在植物体内、土壤和环境中的农药及其代谢物和杂质。

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率居化学性中毒之首!案例——农药蔬菜悄悄爬上餐桌n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直是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示范基地,销量非常好,特别是进入秋季以后,南方蔬菜生产进入淡季,这里才开始进入旺季,每天几乎都有一千多辆载重10吨以上的货车来这里运菜。

但据有关媒体揭露,这里生产的一些打着无公害蔬菜牌子的蔬菜竟然都使用了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

记者当时在这里调查了几天,但都是白天,发现确实没有菜农打农药,但奇怪的是,这里有很多农药店。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菜农都是傍晚或是晚上悄悄的给蔬菜打农药,而且很多都是国家禁止的剧毒农药,如敌敌畏、氧化乐果、甲胺磷等。

据当地一位领导介绍,只要拿到了无公害的牌子就没有人怀疑了,也就拿到了通向全国各大市场的通行证,但在管理上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广州几家大超市所售蔬菜农药残留超标n 20xx年11月到20xx年4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分5次在位于广州的三大超市(万佳、百佳和家乐福)的8家分店抽取了85个蔬菜和水果的样本,送到位于德国汉堡的欧洲坊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结果显示,有85%的样本含有农药残留,而有14%样本农药残留超出国家标准,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其中有25%的样品检出国家禁用的农药。

其中,在万佳抽取的一砂糖桔中更是检出8种残留农药,包括3种禁用农药。

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其中一种剧毒农药甲基对硫磷的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40倍。

我国市售蔬菜有一半属于农药残留超标n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xx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抽查结果最为引人关注。

质检总局这次共抽查了23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发现有47.5%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也就是说,在我国有将近一半的蔬菜都是按国家规定属不能食用的“农药蔬菜”。

n 上海市的有关调查表明:20xx年上海市场各类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超过以往任何年份。

草莓的农药残留超标n 20xx年12月,深圳市对全市主要的草莓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进行了抽查检测,共抽检了14家生产基地、2家大型食品批发市场共73个批次的样品,平均合格率为49.3%。

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检测出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残留。

草莓植株低矮,果实细嫩,容易发生病虫害,其种植过程中要经常施用农药。

为了增产增收,一些果农甚至在采收期间也喷施甲胺磷等高毒农药。

而草莓表面粗糙,很容易吸收农药残留。

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草莓,很可能引发腹泻,甚至造成农药中毒。

因此,消费者应慎食草莓,尤其不要到草莓园采摘草莓直接食用。

出口日本的胡萝卜农药残留超标n 20xx年4月11日,日本做出决定,对我胡萝卜及其加工品所含农药甲胺磷加强进口检查,将检查比例提高到50%。

称如果再查出该农药残留超标,将实施100%抽检。

根据日方提供的资料,4月初,日本神户从我国福建厦门进口的一批生鲜胡萝卜中检出甲胺磷,检出值为0.04ppm,该项目在日本的残留限量标准为0.01ppm.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1.施用农药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包括表面沾附污染和内吸性污染。

其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Ù农药性质;¢Ú剂型及施用方法;¢Û施药浓度、时间及次数;¢Ü气象条件。

2.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

由于施用农药和工业三废的污染,大量农药进入空气、水和土壤,成为环境污染物。

农作物便可长期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尤其是从土壤和灌溉水中吸收农药。

3.通过食物链污染食品。

如饲料污染农药而导致肉、奶、蛋的污染;含农药的工业废水污染江河湖海进而污染水产品等。

4.其他来源的污染¢Ù粮食使用熏蒸剂等对粮食造成的污染;¢Ú禽畜饲养场所及禽畜身上施用农药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Û粮食储存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的污染;如混装、混放、容器及车船污染等;¢Ü事故性污染,如将拌过农药的种子误当粮食吃,误将农药加入或掺入食品中,施用时用错品种或剂量而致农药高残留等。

三、农药残留的危害Ø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平衡Ø产生抗药性害虫和杂草Ø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Ø影响食品安全和外贸出口p 急性毒性:表现为急性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有机磷急性中毒毒性较强p 慢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蓄积毒性p “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第三节常见农药残留及其毒性一、有机氯农药n 常见的有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氯丹、七氯和毒杀酸等。

因绝大部分有机氯农药残留严重,现已被禁止使用,但其残留却普遍存在。

有机氯农药不易降解,且易于在生物体内蓄积。

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多贮存在动植物体脂肪组织或含脂肪多的部位,在各类食品中普遍存在,但含量在逐步减少,目前基本上处在µg/Kg或µg/L水平。

目前仍对人类的食物造成污染,是食品中主要的农残之一。

n 一般有机氯农药残留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远高于植物性食品。

植物性食品中残留量顺序为植物油>粮食>蔬菜、水果。

n 毒性特点:中等毒性、难分解、半衰期10年以上,脂溶性强,蓄积于脂肪和含脂高的组织器官n 主要靶作用器官:肝脏有致癌、致畸作用透过胎盘乳汁n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首批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12种POPsp 有机氯杀虫剂:DDT、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酚;p 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和多氯联苯;p 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生产的副产品:二恶英(多氯二苯并-p-二恶英)、呋喃(多氯二苯并呋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而且还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1964年,Rachel Carlson出版《寂静的春天》“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戈尔1992年,一个杰出美国人组织推选《寂静的春天》为近50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书二、有机磷农药n 多为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马拉硫磷(4049)、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

n 近年来,有机磷农药已成为我国使用最主要的一类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用作物。

该农药残留低、降解快,但大量使用仍会造成其残留过高问题,长时间接触对肝脏功能有损。

n 有机磷农药早期发展的大部分是高效高毒品种,如对硫磷、甲胺磷、内吸磷等,而后逐步发展了许多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如乐果、敌百虫、马拉硫磷等。

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使用大量剧毒有机磷农药。

n 如: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但农民仍然使用。

p 中毒机制: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累积而使中枢神经中毒。

p 症状:流泪、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瞳孔缩小;严重时抑制呼吸中枢,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导致缺氧和窒息而死亡毒性p 急性毒性:有机磷农药主要表现急性毒性p 慢性毒性:可造成肝脏损伤及功能下降p 三致作用:有一定的三致作用p 环境毒性:可降解,对环境污染较轻n 有机磷农药中毒南方:以油菜为代表的十字花科蔬菜;北方:韭菜、甘蓝;n 预防措施:一洗常规多次清洗;二泡清水短时间浸泡;三沸水漂烫5~10分钟,清除残毒90%;四削皮如马铃薯、萝卜等;削去皮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三、氨基甲酸酯类主要种类西维因克百威呋喃丹速灭威涕灭威灭多威n 特点:对虫害选择性强,作用快,对人、畜毒性低,易分解,在体内不蓄积。

常用产品有西维因、杀灭威、速灭威、叶蝉散。

n 中毒机理是:抑制胆碱酯酶活力,在胃内酸性条件下易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类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而呈现诱变性和致突变性。

四、拟除虫菊酯类n 是一类高效、低毒、低残留、用量低的农药,常用的有氯菊酯、溴菊酯、氯氰菊酯、甲醚菊酯等n 特点高效:比前三代强低毒:比前三代低低抗性广谱性环境兼容性:不稳定,降解速度快n 中毒机理:中枢神经毒,改变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使神经传导受阻,动物出现流涎、共济失调、痉挛等症,主要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第四节农残防控措施及分析检测一、我国农药使用状况n 中国在世界上是高农药生产和消费的国家,我国农药年产量约42万吨,加工制剂100万吨。

n 早在50年代,我国就大量应用农药来防治作物虫害,50~60年代,中国主要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DDT,由于其残留严重,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

1980年中国开始进口和使用高效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