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兽药与食品安全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

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

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养殖业在食品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为了提高养殖效率和保护动物健康,兽药的使用成为了许多养殖户的选择。

然而,兽药使用是否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来确保养殖业的发展与食品安全的保障。

食品安全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因为不安全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兽药作为一种用于养殖业的药物,被广泛使用来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

然而,兽药的滥用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残留物在食品中超过安全标准,带来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因此,监管兽药使用成为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兽药的安全使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这些法规和标准规定了兽药的注册、使用、残留物检测和监控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欧盟制定了兽药法规(Regulation (EC) No 726/2004)来规范兽药的市场准入和监管。

美国则由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制定兽药的管理标准。

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实施与执行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除了法规和标准,养殖户也应该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

首先,养殖户应该经过合格的培训,并且了解兽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

合理使用兽药可以避免过量使用和错误使用,从而减少兽药残留物在食品中的存在。

其次,养殖户应该合规使用合法注册的兽药产品。

购买和使用未经批准的兽药可能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增加食品安全风险。

最后,养殖户应与兽药经销商和监管机构保持紧密合作,确保兽药的来源可追溯,并进行必要的残留物检测和监控。

除了兽药的使用,食品安全还涉及到养殖管理和加工环节。

养殖户应该建立健康的养殖环境,定期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疾病的发生。

在加工环节,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加工的卫生条件和生产工艺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总之,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密切相关。

兽药的正确使用和养殖管理的规范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畜牧业发展中的农产品品质与食品安全保障

畜牧业发展中的农产品品质与食品安全保障

畜牧业发展中的农产品品质与食品安全保障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

本文将就畜牧业发展中的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保障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性农产品品质是指农产品的合格程度和对消费者满意度的评价。

在畜牧业中,农产品品质的好坏关系到生产者的利益以及消费者的健康和满意度。

优质的农产品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竞争力,还能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口感、新鲜度等方面的需求。

2. 畜牧业发展中的品质保障措施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畜牧业发展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首先,从生产环节开始,要注重畜禽的良种选择和饲养管理。

只有健康的畜禽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其次,加强饲料质量管理,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饲料作为畜禽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及时监测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保证畜禽的健康状态,也是保障农产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3. 食品安全保障的挑战与对策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显现。

农产品的安全性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引起重视。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保障食品的安全。

首先,加强兽药的合理使用和管理,禁止使用违禁药物,确保产品不含有害物质。

其次,完善食品追溯体系,建立起从源头到消费者的全程可追溯机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排查和处理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加强食品检测和抽检力度,对于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和检验。

4. 加强政府监管与合作为了确保畜牧业发展中的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和合作不可或缺。

政府应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立法和政策的制定,明确畜禽养殖的标准和要求,推动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和食品安全保障。

同时,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畜牧业企业等的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意识。

综上所述,畜牧业发展中的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保障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兽药使用与食品安全科普问答

兽药使用与食品安全科普问答

兽药使用与食品安全科普问答摘要: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蛋、奶、水产品、蜂蜜及其制品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其兽药残留问题也随之出现。

兽药残留是“兽药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的简称,是指给动物注射或口服用药后蓄积或存留于畜禽机体或产品(如鸡蛋、奶品、肉品等)中的药物原型、代谢产物或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等,主要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病毒药物及抗寄生虫类药物等的残留。

本文主要分析兽药使用与食品安全科普问答。

关键词: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危害;现状引言兽药残留问题一直影响着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如红心鸭蛋、双汇瘦肉精、喹乙醇兔肉等事件,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也制约了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出口。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集约化养殖模式与落后管理之间的矛盾,导致动物疾病增多,兽药使用频繁;养殖户兽药残留危害认知不足,滥用以及非法使用兽药,不遵守休药期规定。

1、兽药残留的主要危害1.1诱导产生耐药菌株在畜禽生产过程中,部分养殖户为了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传播,频繁使用低剂量的抗菌或抗生素药物,导致动物体内的病原菌出现耐药性,继而产生耐药基因。

据报道,近几年我国畜禽生产中兽药用于治疗的仅占25%,用于疾病防控和促生产的占75%,不合理用药比例高达40%~85%。

同时,人体内病原菌约有60%来源于畜禽,一旦人们食用含有耐药性菌株的动物性食品,耐药基因传递到人体,造成耐药性反应,甚至出现“超级细菌”,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1.2产生特殊毒性危害特殊毒性又称“三致”,即致癌、致畸及致突变。

医学研究表明,兽药中某些成分能诱发人体的细胞、基因及染色体变异,通过药理反应引起结构变异,大大增加致癌、致畸及致突变的几率。

例如,丁苯咪唑和硝基呋喃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致畸作用,可引起细胞染色体突变;磺胺二甲氧苄氨嘧啶可诱发甲状腺癌,雌激素导致女性性早熟和抑制发育,诱发生殖器癌变反应等。

动物药学专业的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问题

动物药学专业的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问题

动物药学专业的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问题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兽药残留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动物药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1. 兽药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兽药在畜牧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用于动物的治疗和预防疾病。

然而,兽药的使用可能导致其中一些成分在动物体内残留,并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类身体。

这些兽药残留对人类健康可能带来潜在风险,例如导致过敏反应、激素紊乱等。

因此,兽药残留问题已成为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2. 兽药残留监管与控制为了解决兽药残留问题,各国政府与监管机构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严格监管兽药的使用,确保在动物身上使用的兽药符合安全要求,并采取正确的使用剂量。

其次,加强兽药残留的检测,确保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加强监管与合作,提高兽药残留监测的效率和准确度。

3. 动物药学专业在兽药残留问题中的作用作为动物药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兽药的研究,努力开发更安全、有效的兽药,降低兽药残留的风险。

其次,我们需要掌握兽药残留的检测技术,确保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不超过安全标准。

此外,动物药学专业的学生还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4. 公众参与与合作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公众的参与和合作至关重要。

作为动物药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积极与农民、兽医、食品监管部门等合作,共同努力解决兽药残留问题。

通过开展相关的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的认知,促进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

5. 结语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需要我们动物药学专业的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的重要议题。

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兽药残留对食品安全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承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

通过加强监管与合作,提高兽药残留检测的技术与效率,共同推动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

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

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了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普遍使用兽药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然而,兽药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可能会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兽药的概念。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药物。

合理使用兽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动物疾病的传播,提高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益。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农民可能会滥用兽药,以期望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滥用兽药可能导致残留物在食品中的积累,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其次,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当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他们希望能够享受到安全的食品。

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兽药的农产品可能在食品中留下药物残留物,这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长期食用含有药物残留物的食品,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过敏反应、内分泌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因此,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之间的联系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并合理使用兽药呢?首先,政府应加强兽药的管理和监督。

相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兽药使用标准,确保兽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建立兽药使用的追溯系统,以便监测和追踪兽药的使用情况。

其次,农民应加强对兽药使用的教育和培训。

他们应了解兽药的使用方法、剂量、频率等相关知识,并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使用兽药。

农民还应定期检测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情况,以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

此外,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也应有所意识。

他们应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和品牌,关注食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认证,并遵循合理的食用量。

此外,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的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对于兽药的研发和创新。

研发更安全、环保的兽药,推动兽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提高对食品安全的监测能力。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与兽药使用密切相关。

食品安全与食品兽药使用管理

食品安全与食品兽药使用管理

食品安全与食品兽药使用管理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中包括食品兽药使用管理。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和食品兽药使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食品安全与食品兽药使用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

一、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和消费的全过程中,不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和侵害,可以不致造成人体健康危害的状态。

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将直接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食品安全法规、加强食品生产与流通环节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检测等。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检测。

食品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障,包括食品添加剂、残留农药、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质量检测则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对食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食品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通过设置合理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测,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食品安全。

二、食品兽药使用管理食品兽药使用管理是指对食用动物使用的兽药进行监管和控制,以确保食品安全。

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兽药是常见的防治疾病的手段,但不合理的使用可能导致残留物超标,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加强食品兽药使用管理是维护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

食品兽药使用管理需要从源头抓起,建立制度化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加强对兽药的注册与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兽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要加强兽药使用记录的管理,确保使用兽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此外,还要加强对兽药残留物的检测与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通过对食品兽药使用的全面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兽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

三、食品安全与食品兽药使用管理的现状在食品安全与食品兽药使用管理方面,各国的现状不尽相同。

一方面,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了监管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农药与兽药残留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农药与兽药残留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农药与兽药残留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粮食供应的增加,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食品中的农药和兽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对人体健康新一些潜在威胁。

因此,监管这些残留物质的安全性成为了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

一、食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农药与兽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作物保护和畜禽养殖中,以增加产量并防止病虫害。

然而,由于不当使用或过量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往往在农产品中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食品中常见的农药和兽药残留物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和三环类化合物等。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意义食品安全监管的目标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中符合安全标准。

其中,监管食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食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例如导致慢性毒性、致癌等。

其次,食品安全监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确保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最后,食品安全监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增加产品竞争力。

三、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为了有效监管食品中的农药与兽药残留,相关政府部门和食品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制定和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对农药和兽药的审批、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严格农药和兽药的注册和许可制度,只有经过合格认证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此外,加强监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食品中的农药和兽药残留进行定期、全面、科学的监测。

对于检出超标的食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挑战尽管食品安全监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大了对农药和兽药的需求,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其次,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复杂,监管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监管漏洞。

另外,对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一些企业为谋取利益往往采取违规行为。

兽药残留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兽药残留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兽药残留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摘要:兽药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者有目的的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是畜牧业生产发展中不可缺的农资投入品,然而,超剂量、长时间和滥用抗生素,势必造成动物产品兽药残留。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高水平质量生活愿望的迫切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受到社会的极大观注。

食品安全社会敏感性高,动物源性食品是人类食品的重要组织部份,加强兽药残留控制,降低兽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绝对值,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兽药残留食品安全影响及控制近年来发生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充分说明动物源性食品存在极大的安全患隐,特别是兽药残留和滥用抗生素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广泛重视,对公共卫生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

2001年以来,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发生人“瘦肉精”中毒事件,2007年河北、山东两省又分别发生“红心鸭蛋”事件和“多宝鱼”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暴露了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控制的薄弱环节。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不能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就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美国1998年1月开始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明确规定了食品中有害物质(包括细菌、药物)的临界值,超标的一律不准上市,兽药残留量的检出值,成为国际肉类贸易中重要技术指标和技术辟垒之一。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仅2000年上半年就有634批出口食品因药残被美国FOA扣留,2002年初,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虾中发现强力抗生素药物残留,欧盟委员会有关机构通过了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食品的决议,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出口只占总产量的19%左右。

1、兽药残留的发生原因。

1.1、药物使用不合理。

动物集约化饲养的发展,使得应用药物诊断、防治和治疗动物疾病显得愈加重要,对降低死亡率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很多药物在进入动物体内后并不会很快被代谢,如果用药不合理,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就很容易使药物在动物体内积累,动物被宰杀后药物仍留残在体内,使药物含量超过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5. 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某些兽药残留长期或大剂量被人体摄入后, 可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如丙硫咪唑、苯并咪唑类抗蠕虫药、克球酚等
三、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4、破坏微生态平衡,导致二重感染 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后,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
在体内繁殖生长,形成新的感染-“二次感染” 长期或过量摄入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抗菌兽药 , 会使有益
菌群遭到破坏,有害菌大量繁殖,造成消化道微生态 环境紊乱,从而导致长期腹泻或引起维生素缺乏,造 成对人体的危害。
二、食品中农药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1、直接污染 农作物使用农药制剂后造成的污染 表面污染;内吸性污染: 吸收能力强-萝卜、胡萝卜、菠菜、草莓、马铃薯、甘薯 吸收 弱的-番茄、茄子、辣椒、卷心菜、白菜 粮食、水果、蔬菜等食品贮存期间使用农药
粮食的杀虫剂 香蕉和柑橘的杀菌剂
2、间接污染
大气
土壤
水源
植物性原料的富集
,指每千克商品中残留农药的毫克数),其数值必
4、农药残留及最大残留限量
主要用于检验食品生产过程是否严格执行, 以及帮助经农药处理的农产品在国际贸易 中正常进行进出口活动。
不是一个绝对的安全限量,即接触残留超 标的食品并不一定肯定意味着对健康有危 害。但也经常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第一道 防线,成为保障人类健康最初级的预警机 制。
——抗菌性药物
二、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来源与途径
2、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 不严格执行休药期有关规定,追求效益,造成休药期过
短 兽药滥用 动物饲料再加工、运输过程中被兽药污染 使用劣质的兽药 用药错误 突击使用兽药
三、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1、毒性损害 磺胺类药物可引起泌尿系统损害 氯霉素引起造血功能障碍 2、引发超敏反应 青霉素 四环素 磺胺类药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制定依据- 每日允许摄入量(值)
计算农药的时,首先要进行动物的喂养实验,观察农药 对健康未造成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这种以每千克体重 表示的剂量被称为未观察到不良作用水平 ( 或),实验内 容包括检查出生缺陷、癌症发生、生殖变化、神经系统 损害、器官(如肾脏和肝脏)损害以及一些其它可测定 的健康指标。
环境污染,危害有益昆虫和鸟类,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影响食品安全,威胁人类健康。










农药










苯 氧 乙 酸 类
有 机 锡 类
3、农药的毒性与危害
急性毒性
急性神经毒性:有机磷酸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能迅速抑制胆碱酯酶而阻断胆碱能传递,引 起一系列神经症状。
迟发性神经毒性:有些有机磷农药能对人产生迟发 性神经毒性,中毒者常常在急性中毒后7-20d出 现肢体麻痹和运动失调,精神障碍等症状
植物性食品
饲料

动物性原料的富集
动物性食品
脂肪


三、食品中农药限量标准
全面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 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 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 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 磷胺高毒农药全面禁止使用
2014.8.1施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增项至3650项,新增1357项 扩大了农产品种类 涵盖了所有常见农药 增加了鲜食农产品的限量标准,115个蔬菜种类和85个水果 种类制定2495项限量标准
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一、兽药和兽药残留 1、兽药: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药物统称为兽药
包括一些化学的、生物的药用成分被开发成具有某些 功效的动物保健品或饲料添加剂。 2、兽药残留: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母化 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残留。 氯霉素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呋喃 类、喹诺酮类
农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性
一、农药和农药残留
1、农药
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 病、虫、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 节植物、昆虫生长的药物的统称。
农药

软 体 动 物
杀 虫 剂








杀 螨 剂








2、农药的作用
可以有效控制或消灭农业、林业的病、虫及杂草的危 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遗传毒性、生殖毒性、致畸和致癌毒性
长期或大剂量摄入农药残留的食品后,对食用者产
4、农药残留及最大残留限量
农药残留: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食品/农产 品和环
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 质的总称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指在优良农业措施() 下
使用某农药可能产生的在食物中的最高残留浓度( 单位为
3、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由于使用某种兽药而在食 物中或食物表面产生的此药物残留的最高允许浓度。
4、休药期:畜禽停止给药到允许屠宰或动物性产品( 肉、蛋、奶)允许上市的间隔时间。
二、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来源与途径 1、残留兽药的来源与途径 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兽药 饲料添加剂和动物保健品允许摄入量(值)
每日允许摄入量(值)-食品法典委员会()是在食品 安全方面(包括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建立国际通用指 南的国际性组织。
对用于产粮作物的农药进行安全性评价时,最重要的 工具之一是计算其每日允许摄入量()。值是对每天 通过食品摄入且持续一生、但不会引起任何健康危险 的特定化学物质的定量指标。通常以每千克体重表示 。
制定依据- 每日允许摄入量(值)
对农药的人体摄入安全剂量进行估计,是将动物实验获 得的除以不确定因子(通常是100),这种安全水平考 虑了人体对受试物比实验动物更敏感的可能性,同时也 考虑了不同个体(如成人和儿童)之间对农药的敏感性 可能存在差异。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人体值,低于动物 实验所得到的的100倍。
三、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3、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经常食用低剂量药物残留的食品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动
物在经常反复摄入某一种抗菌药物后,体内部分敏感菌 株逐渐产生耐药性, 形成耐药菌株。 耐药菌株可通过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体,当人发生这些耐药 菌株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时,就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 困难,甚至延误正常的治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