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酸盐酸盐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法测定饲料中低含量赖氨酸的方法

高效液相法测定饲料中低含量赖氨酸的方法

高效液相法测定饲料中低含量赖氨酸的方法作者:郑凝坚来源:《农业与技术》2012年第08期摘要:采用高效液相方法能快速、准确,低消耗地测定出氨基酸混合样品中较低的赖氨酸含量。

测定条件是:ODS色谱柱,检测波长250nm,柱温35℃。

流速:,进样体积:10μL,采取19AA氨基酸标准液柱前衍生方法测定。

操作显示:对于低含量的多种氨基酸混合物及发酵液中赖氨酸含量测定,其专属性(分离度、线性回归相关系数,重复性、精密度、回收率~。

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能在饲料中准确检测出含量较低的赖氨酸等其他混合物中氨基酸含量。

关键词:高效液相;快速测定混合样品;混合饲料;低含量赖氨酸;柱前衍生中图分类号:S816文献标识码:A饲料添加剂赖氨酸硫酸盐是近些年开发的新产品。

相对于高纯度的赖氨酸盐酸盐产品而言,低含量赖氨酸有许多优点:生产成本更低;动物喂养效果更好;克服环保难题等等。

目前产品市场需求量很大。

对于饲料添加剂各种较低含量的赖氨酸硫酸盐产品,目前国内外尚未有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其中所含有的多种氨基酸杂质也会对检测造成影响。

目前最准确的方法是采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

但由于很多企业尚未有这种较专用的仪器。

因此采取高效液相进行柱前衍生法分析氨基酸含量,可以有效地将样品各种的氨基酸有效分离,准确地测定前赖氨酸的含量,发挥HPLC更大的作用。

方法经验证其准确度、线性、精密度等符合使用要求。

1实验部分主要仪器及试剂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酸度计(奥立龙868),电热鼓风干燥箱(重庆四达)。

分析天平(赛得利斯)19AA氨基酸标准溶液(Waters),DL-2氨基丁酸,三水合乙酸钠,磷酸,三乙胺、盐酸等。

实验方法样品制备取待测样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适量稀释,加内标物贮备液适量,配制成赖氨酸浓度在左右、内标物浓度为的供试品溶液,摇匀,得样品溶液,备用。

对照液的配制取α-氨基丁酸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成浓度为25mmol/L的内标溶液。

食品添加剂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标准2023年

食品添加剂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标准2023年

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淀粉醇产色链霉菌(streptom>ces diastatochromogenes)经受控发酵 , 培养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盐酸洗脱并精制后得到的食品添加剂ε- 聚赖氨酸盐酸盐。

2 化学名称、分子式和结构式2. 1 化学名称ε- 聚2, 6-二氨基己酸盐酸盐。

2. 2 分子式H[C6H12N2OHCl]n HO(n—2535)2. 3 结构式3 技术要求3. 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 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附录A检验方法A. 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除特别说明外,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及以上试验用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

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 2 鉴别试验A. 2. 1 试剂和材料A. 2. 1. 1 硝酸锹溶液:硝酸锹 0. 85g加冰乙酸 10mL及水 40mL溶解。

A. 2. 1. 2 碘化钾溶液:碘化钾 8g加水 20mL溶解。

A. 2. 1. 3 Dragendorff试液:硝酸锹溶液(A. 2. 1. 1)5mL、碘化钾溶液(A. 2. 1. 2)5mL、冰乙酸20mL和水100mL混合而成。

现用现配。

A. 2. 1. 4 磷酸盐缓冲溶液:1. 36g磷酸二氢钾溶于约 80mL水中,磷酸调 PH6. 8,加水定容至100mL。

A. 2. 1. 5 甲基橙试液:1. 0mmol/L水溶液。

A. 2. 1. 6 盐酸溶液(6mol/L):取 100mL浓盐酸,加水稀释至 200mL。

A. 2. 1. 7 正丁醇/水/冰乙酸溶液:正丁醇:水:冰乙酸—4:2:1(体积比)。

A. 2. 1. 8 苗三丽的丙丽溶液:1g苗三丽溶于 50mL丙丽中。

赖氨酸盐酸盐等电点

赖氨酸盐酸盐等电点

赖氨酸盐酸盐等电点赖氨酸盐酸盐等电点是指赖氨酸盐酸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相等的pH值。

赖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其等电点对于了解赖氨酸在生物体内的性质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赖氨酸盐酸盐等电点的定义、测定方法、影响因素、生理意义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赖氨酸盐酸盐等电点的定义等电点是指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相等时所对应的pH值。

对于赖氨酸而言,其存在两个反应基团,即α-羧基和α-胺基,因此可以形成两个不同带电态形式,即带负电荷(COO-)和带正电荷(NH3+)。

在不同pH条件下,这两个反应基团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荷或正荷状态。

当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相等时,即表示α-羧基和α-胺基的负荷和正荷状态平衡,此时的pH值即为赖氨酸盐酸盐的等电点。

二、赖氨酸盐酸盐等电点的测定方法测定赖氨酸盐酸盐等电点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有电动势滴定法、等电聚焦法和等电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1. 电动势滴定法:该方法利用了溶液在不同pH值下具有不同离子浓度时,离子浓度对溶液导电性的影响。

通过在不同pH值下逐渐加入强碱或强酸溶液,观察溶液导电性变化并记录pH值。

当溶液导电性最小时,即表示赖氨酸盐酸盐达到了等离子状态。

2. 等电聚焦法:该方法利用了赖氨酸在不同pH条件下具有不同带负或正荷状态时在凝胶中迁移速率差异。

通过将赖氨酸样品加入具有梯度pH值的凝胶中,在外加直流或交流电场的作用下,赖氨酸会在凝胶中迁移,直到达到等电点处停止迁移。

3. 等电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该方法是在等电聚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了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介质,通过在凝胶中形成pH梯度,将赖氨酸样品施加在凝胶上,并通过外加直流或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在凝胶中发生等离子迁移。

通过观察样品在凝胶上的迁移位置,可以确定赖氨酸盐酸盐的等离子点。

三、赖氨酸盐酸盐等电点的影响因素赖氨酸盐酸盐等离子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离子强度、溶剂介质以及其他溶剂成分。

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标准

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标准

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以及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糖、酵母抽提物为主要原料,由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受控发酵后经分离提纯所制得的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80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有部分)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9724 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GB/T 23530—2009 酵母抽提物GB 299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3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3.1 分子式C6H14N2O Cl [C6H12N2O•HCl]n C6H14N2O2Cl,n为23~33。

3.2 结构式T/ZZB 1625—202023.3 相对分子质量4133.8-5780.2 Da(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实习五 L-赖氨酸盐

实习五  L-赖氨酸盐

取L-赖氨酸盐酸盐0.1g左右,置于点滴板上,加入4~5
滴浓硝酸。L-赖氨酸盐酸盐无气泡、气体产生,完全溶解, 溶液呈浅黄色或棕黄色。
L-赖氨酸盐酸盐的理化分析
1 测定原理: 2 试剂和溶液 1.1 甲酸(HG 3—1296—80)。 1.2 冰乙酸(GB 676—78)。 1.3 乙酸汞(HG 3—1096—77):6%(m/V)冰乙酸溶液。 1.4 α—萘酚苯基甲醇指示剂:0.2%(m/v)冰乙酸指示液。 1.5 高氯酸(GB 623—77):浓度(HClO4)约为0.1mol/L的冰乙酸标准溶 液。 3 测定方法 试样预先在105℃干燥至恒重,称取干燥试样0.2g,称准至0.0002g, 加3mL甲酸和50mL冰乙酸,再加入5mL乙酸汞的冰乙酸溶液。加入10滴 ɑ—萘酚苯基甲醇指示液,用0.1mol/L高氯酸的冰乙酸标准溶液滴定, 试样液由橙黄色变成为黄绿色即为滴定终点。用同样方法另作空白试 验以校正之。
L-赖氨酸盐酸盐的感官鉴定与理化分析
二、理化分析
1、溶解性: 正品易溶于水,64.2g/100mL20℃水。取约0.5g样品,加入 10mL水,摇动,溶液是澄清的。伪品则不溶或少量溶解,且 溶液呈浑浊。
2、灼烧:
正品产生的气体系碱性,可使湿的pH试纸变为蓝色。如掺 入淀粉则试纸变红。如果是矿物质则无烟。 正品的灰分含量不超过0.3%,假的则不论是淀粉或矿物质, 都远远大于0.3%。
L-赖氨酸硫酸盐
L-赖氨酸硫酸盐除含有51%的赖氨酸(相当于65%的饲料级L-赖氨酸 硫酸盐)外,还含有不少于15%的其 它氨基酸,可为动物提供更为 全面的、均衡的营养。 L-赖氨酸硫酸盐(饲料级)1市场上常见的赖 氨酸 系列产品主要以以下三种形式存在:L-赖氨酸盐酸盐、L-赖 氨酸硫酸盐和液体赖氨酸。 L-赖氨酸盐酸盐,此种赖氨酸添加效果良好,但其生产工艺对环境 的污染较大,并且生产成本较高。 65%含量的赖氨酸生产工艺经过改良,与同等生物学 效价的赖氨酸 盐酸盐相比,每吨生产成本降低1000 元左右;开发出特有的包衣剂, 对产品进行包被处理,产品稳定性好于国际同类产品;采用闭锁循环 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减少了环境污染。克服了环保上的难题,减少 了生产环节,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高,试验证明,65%赖 氨酸添加到饲料中对猪的生产性能 的促进也有良好的效果,此外 65%氨基酸是一种复合 型氨基酸,产品中还含有其他种的氨基酸等, 这些氨基酸共同作用提高了断奶仔猪的消化性能,从而使其消化率提 高。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赖氨酸盐酸盐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赖氨酸盐酸盐
oH ・ HCl
以环 己烯 为原 料 生 产 赖 氨酸 的化 学 反 应方 程式 如 下所示 :
N 0H
【 A 号]5 — 7 2 C S 67 2 — 【 性 状 】 赖氨酸盐酸盐是赖 氨酸的主 L一
要 商 品形 式 , 也是 最 常用 的赖 氨 酸 。L一赖 氨酸 盐 酸盐 为 白色或淡 褐色 粉末 或颗 粒状 , 有特 殊气
味, 口感 略 有 甜 味 , 苦 涩 味 , 无 易溶 于水 , 溶 于 难 乙醇 或 乙醚 , 旋光 性 , 量 在 9 % 以上 , 际 L 有 含 8 实

Q 0 ̄ 7 "
/ CH2 CH_C=0 一
, .
. H C l
氨酸

赖氨 酸含量在 7 %左右 。2 0C 8 1 ̄ 变黑 , 4 5 2 . ℃分 2

一。 二 £

一, L
/ H一_卜 c 0 c 2C I 一
、 CH2 CH 一 , NH … 一
U 2
I — L 氨 D. 酸 赖
、 L_ --廿 冈2 NH CH ̄ -CH D 氮 番 .

. 耽腰

2 一 4
中国饲料添加剂
21 0 0年第 9期( 总第 9 9期 )
表 1 饲料 级 L一赖 氨酸 盐酸 盐质量标 准
3 .其他 方法
酸 , 法在 体 内合成 , 无 如缺 乏 则 引起 蛋 白质 代 谢 障碍及功 能 障碍 , 导致动 物 生长 障碍 、 育不 全 、 发 体重 下降 、 欲不 振 、 中蛋 白减 少 、 长缓 慢 , 食 血 生 神经 平衡 失调 , 皮下 脂肪减 少 、 骨钙 化失 常等 。
和长期贮存 时活性会很快降低。

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食用L-赖氨酸盐酸盐中的铜和铅

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食用L-赖氨酸盐酸盐中的铜和铅

第22卷,第3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ol 122,No 13,pp48024822002年6月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J une ,2002 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食用L 2赖氨酸盐酸盐中的铜和铅陕 方,边俊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1摘 要 本文报道了用石墨炉2原子吸收分析法,将食用L 2赖氨酸盐酸盐样品经稀酸溶解后,直接进样测定。

该方法省去了通常必需的干灰化或湿消解过程,充分利用石墨炉本身所具有的对样品进行部分预处理的功能,在无基体改进剂的条件下,快速测定样品中的Cu 和Pb 的含量。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实用。

Cu 和Pb 的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8%和513%;回收率分别为100%~110%和102%~105%。

主题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L 2赖氨酸盐酸盐;Cu ;Pb 中图分类号:O657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593(2002)0320480203 收稿日期:2001204221,修订日期:2001210208 作者简介:边俊生,1958年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副研究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的L 2赖氨酸盐酸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据报道,目前国际上氨基酸工业中,除谷氨酸外,生产最多的是L 2赖氨酸。

产品的质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赖氨酸生产工业的发展,对其中金属元素的测试要求日益迫切。

由于L 2赖氨酸盐酸盐中Cu 和Pb 的含量甚微,给测试带来很大困难。

样品的预处理,诸如湿法消解、干法灰化、萃取等,易引起待测成分的逸失或干扰测定结果,使操作繁琐,分析时间延长[1]。

本实验将样品用稀酸溶解,直接注入石墨炉进行Cu ,Pb 的测定。

操作简便、快速、缩短了分析周期。

1 实验部分111 仪器与试剂仪器:日本岛津AA 265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GFA 23型石墨炉,20μL 微量进样器,Cu 和Pb 的空心阴极灯。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聚赖氨酸盐酸盐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医学应用潜力的生物材料。

它是由多个赖氨酸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是研究该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关键指标之一。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通过对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化学性质和溶解行为,进而指导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开发。

在正文部分,将首先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定义和性质。

聚赖氨酸盐酸盐具有较强的阳离子特性和多功能化结构,可以通过改变其化学结构来调节材料的性质和功能。

其次,将探讨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包括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

最后,将介绍不同测定方法用于评价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如溶解度曲线法、动力学测定法等。

综合分析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对于深入了解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可以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并为其在药物传输、组织工程、基因传递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最后,本文将对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研究意义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促进对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研究进行概述,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其化学结构和基本特性。

接着,我们将探讨影响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因素,借此引出本文的研究重点。

最后,我们将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测定方法,为后续实验和研究提供依据。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

首先,我们将对其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温度、溶剂、pH值等因素。

针对每个影响因素,我们将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对溶解度的具体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淀粉、糖质为原料、经发酵提取制提的L-赖氨酸盐酸盐含量。

2 原理
在非水溶液介质中,L-赖氨酸盐酸盐与乙酸汞反应生成氯化汞沉淀,用高氯酸标准
溶液定量滴定电离出的氯化汞,根据消耗高氯酸的体积计算L-赖氨酸盐酸盐的含量。

3 仪器设备
3.1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2 三角瓶:250ml
3.3 刻度吸管:10ml
3.4 酸式滴定管:50ml
4 试剂和溶液
4.1 60g/L氯化汞乙酸溶液
4.2 α—萘酚苯基指示剂:0.2%甲醇溶液
4.3 0.1 mol/L高氯酸标准溶液
5 测定步骤
称取0.1g预先在105℃烘箱内干燥至恒重的试样,称准至0.0001g,加3ml甲酸溶解后,加30ml冰乙酸,再加5ml6%乙酸汞溶液,10滴0.2%α—萘酚苯基甲醇指示剂,用0.1mol/l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从橙黄色变为黄绿色,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全过程均为非水滴定)。

6 测定结果计算
6.1 公式(V1-V0)×C×0.09132
L-赖氨酸盐酸盐含量(%)= ×100
m
上式中:V
—滴定试样时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ml);
1
V0—滴定试剂空白试验时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ml);
0.09132—滴定度(1ml0.1mol/l高氯酸标准溶液相当于0.09132g赖氨酸盐酸盐);
m—试样的质量,(g);
C—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6.2 重复性
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两个平行样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3%,否则应重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