ε-聚赖氨酸等4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合集下载

营养型防腐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

营养型防腐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

营养型防腐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聚赖氨酸盐酸盐郑州拜钠佛生物工程股份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lysine菌霉链色白从是〕lCH٠LP-ε称简,lCH٠〔Streptomycesalbulus〕受控发酵培养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解吸、提纯的含有25~35个L-赖氨酸残基的同型单体聚合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酵母菌、霉菌、病毒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等行业。

该物质可以完全被人体消化吸收,分解成为人体必需的赖氨酸,无任何毒副作用。

特性1.抗菌谱广:能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酵母菌、霉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2.耐高温:高温环境下〔121℃维持30分钟〕不分解,故可参与产品热处理过程、与原料一起加工生产。

3.溶水性强:ε-聚赖氨酸盐酸盐易溶于水,最大溶解度至少为500g/L。

4.HpH使用范围广:在pH2~9条件下,ε-聚赖氨酸盐酸盐均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可以弥补其他防腐剂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活性低的缺点。

5.:协同增效性强:ε-聚赖氨酸盐酸盐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杀菌剂单独使用便具有良好的灭杀效果,其与其他食品添加剂〔如醋、乙醇、甘氨酸、有机酸等〕搭配使用更能协同增效,大大提高灭杀效果。

6.平安性高:ε-聚赖氨酸盐酸盐急性毒理试验LD50为5g/kg,与食盐相当。

人体摄入聚赖氨酸盐酸盐后,能降解成赖氨酸营养物,被吸收利用,无任何毒副作用。

7.兼具保健功能:研究说明,ε-聚赖氨酸盐酸盐能有效抑制酶活和脂肪吸收,从而减少肥胖发生。

产品标准产品名称ε-聚赖氨酸盐酸盐含量〔以干品计〕,w/%≥95%外观白色至奶油黄色粉末分子式[C6H12N2O٠HCl]n〔n=25-35〕枯燥减量,w/%≤8.0pH〔10g/L水溶液〕≤2.5~5.5铅(Pb),mg/kg≤2.0总砷(以As计),mg/kg≤3.0灼烧残渣,w/%≤2.0保质期密封避光储藏24个月包装规格500g×20瓶/纸箱,20kg/纸筒,或按客户要求包装在食品中的应用目前,ε-聚赖氨酸盐酸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中,如蛋糕,糕点,快餐食品,黄油,沙拉酱,饮料,酒类,肉制品,罐头等。

肉制品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量GB2760-2014

肉制品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量GB2760-2014

肉质品食品添加剂功能及最大使用量1,氨基乙酸(又名甘氨酸)功能增味剂预制肉制品最大使用量3.0g/kg熟肉制品最大使用量3.0g/kg2,茶多酚(又名维多酚)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4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酱卤肉制品类0.3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熏、烧、烤肉类0.3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油炸肉类0.3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3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肉灌肠类0.3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发酵肉制品类0.3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预制水产品(半成品)0.3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0.3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水产品罐头0.3g/kg以油脂中儿茶素计3,赤藓红及其铝色淀功能着色剂肉灌肠类0.015g/kg以赤藓红计肉罐头类0.015g/kg以赤藓红计4,刺云实胶功能增稠剂预制肉制品10.0g/kg熟肉制品10.0g/kg5,单辛酸甘油酯功能防腐剂肉灌肠类0.5g/kg6,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7,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8,富马酸一钠功能酸度调节剂肉及肉制品(08.01生、鲜肉类除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水产及其制品(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及其加工制品等)(09.01鲜水产除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9,甘草抗氧化物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g/kg以甘草酸计酱卤肉制品类0.2g/kg以甘草酸计熏、烧、烤肉类0.2g/kg以甘草酸计油炸肉类0.2g/kg以甘草酸计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2g/kg以甘草酸计肉灌肠类0.2g/kg以甘草酸计发酵肉制品类0.2g/kg以甘草酸计腌制水产品0.2g/kg以甘草酸计10,红曲米,红曲红功能着色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熟肉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1,β-胡萝卜素功能着色剂熟肉制品0.02g/kg肉制品的可食用动物肠衣类5.0g/kg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1.0g/kg预制水产品(半成品)1.0g/kg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1.0g/kg水产品罐头0.5g/kg12,ε-聚赖氨酸功能防腐剂熟肉制品0.25g/kg13,ε-聚赖氨酸盐酸盐功能防腐剂肉及肉制品0.30g/kg14,聚葡萄糖功能增稠剂、膨松剂、水分保持剂、稳定剂肉灌肠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决明胶功能增稠剂肉灌肠类1.5g/kg16,辣椒橙功能着色剂熟肉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辣椒红功能着色剂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0.1g/kg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熟肉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8,磷酸,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三钾,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四钾,焦磷酸一氢三钠,聚偏磷酸钾,酸式焦磷酸功能水分保持剂、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凝固剂、抗结剂预制肉制品5.0g/kg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熟肉制品v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冷冻水产品5.0g/kg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5.0g/kg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预制水产品(半成品)1.0g/kg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水产品罐头1.0g/kg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19,硫酸钙(又名石膏)功能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腌腊肉制品(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仅限腊肠)5.0g/kg肉灌肠类3.0g/kg20,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功能甜味剂、稳定剂、水分保持剂、乳化剂、膨松剂、增稠剂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0.5g/kg21,没食子酸丙酯(PG)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1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0.1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22,迷迭香提取物功能抗氧化剂预制肉制品0.3g/kg酱卤肉制品类0.3g/kg熏、烧、烤肉类0.3g/kg油炸肉类0.3g/kg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3g/kg肉灌肠类0.3g/kg发酵肉制品类0.3g/kg23,纳他霉素功能防腐剂酱卤肉制品类0.3g/kg表面使用,混悬液喷雾或浸泡,残留量<10mg/kg熏、烧、烤肉类0.3g/kg表面使用,混悬液喷雾或浸泡,残留量<10mg/kg油炸肉类0.3g/kg表面使用,混悬液喷雾或浸泡,残留量<10mg/kg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3g/kg表面使用,混悬液喷雾或浸泡,残留量<10mg/kg 肉灌肠类0.3g/kg表面使用,混悬液喷雾或浸泡,残留量<10mg/kg发酵肉制品类0.3g/kg表面使用,混悬液喷雾或浸泡,残留量<10mg/kg24,乳酸链球菌素功能防腐剂预制肉制品0.5g/kg熟肉制品0.5g/kg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0.5g/kg蛋制品(改变其物理性状)0.25g/kg25,沙蒿胶功能增稠剂预制肉制品0.5g/kg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5g/kg肉灌肠类0.5g/kg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0.5g/kg26,山梨酸及其钾盐功能防腐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熟肉制品0.075g/kg以山梨酸计肉灌肠类1.5g/kg以山梨酸计预制水产品(半成品)0.075g/kg以山梨酸计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1.0g/kg以山梨酸计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1.0g/kg以山梨酸计其他水产品及其制品1.0g/kg以山梨酸计蛋制品(改变其物理性状)1.5g/kg以山梨酸计27,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功能甜味剂、膨松剂、乳化剂、水分保持剂、稳定剂、增稠剂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0.5g/kg28,双乙酸钠(又名二醋酸钠)功能防腐剂预制肉制品3.0g/kg熟肉制品3.0g/kg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1.0g/kg29,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功能乳化剂、增稠剂预制肉制品10.0g/kg熟肉制品10.0g/kg水产及其制品(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及其加工制品等)(不包括09.01鲜水产)10.0g/kg其他再制蛋5.0g/kg30,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31,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功能甜味剂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0.3g/kg预制水产品(半成品)0.3g/kg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0.3g/kg水产品罐头0.3g/kg其他蛋制品1.0g/kg32,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又名脱氢醋酸及其钠盐)功能防腐剂预制肉制品0.5g/kg以脱氢乙酸计熟肉制品0.5g/kg以脱氢乙酸计33,脱乙酰甲壳素(又名壳聚糖)功能增稠剂、被膜剂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6.0g/kg肉灌肠类6.0g/kg34,稳定态二氧化氯功能防腐剂水产品及其制品(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仅限鱼类加工)0.05g/kg35,硝酸钠,硝酸钾功能护色剂、防腐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5g/kg以亚硝酸钠(钾)计,残留量≤30mg/kg酱卤肉制品类0.5g/kg以亚硝酸钠(钾)计,残留量≤30mg/kg熏、烧、烤肉类0.5g/kg以亚硝酸钠(钾)计,残留量≤30mg/kg油炸肉类0.5g/kg以亚硝酸钠(钾)计,残留量≤30mg/kg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5g/kg以亚硝酸钠(钾)计,残留量≤30mg/kg肉灌肠类0.5g/kg以亚硝酸钠(钾)计,残留量≤30mg/kg发酵肉制品类0.5g/kg以亚硝酸钠(钾)计,残留量≤30mg/kg36,亚麻籽胶(又名富兰克胶)功能增稠剂熟肉制品5.0g/kg37,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功能护色剂、防腐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15g/kg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30mg/kg酱卤肉制品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30mg/kg熏、烧、烤肉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30mg/kg油炸肉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30mg/kg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70mg/kg肉灌肠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30mg/kg发酵肉制品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30mg/kg肉罐头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50mg/kg38,胭脂虫红功能着色剂熟肉制品0.5g/kg以胭脂红酸计39,胭脂树橙(又名红木素,降红木素)功能着色剂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025g/kg肉灌肠类0.025g/kg40,硬脂酰乳酸钠,硬脂酰乳酸钙功能乳化剂、稳定剂肉灌肠类2.0g/kg41,诱惑红及其铝色淀功能着色剂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025g/kg以诱惑红计肉灌肠类0.015g/kg以诱惑红计肉制品的可食用动物肠衣类0.05g/kg以诱惑红计42,蔗糖脂肪酸酯功能乳化剂肉及肉制品1.5g/kg43,植酸(又名肌醇六磷酸),植酸钠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g/kg酱卤肉制品类0.2g/kg熏、烧、烤肉类0.2g/kg油炸肉类0.2g/kg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2g/kg肉灌肠类0.2g/kg发酵肉制品类0.2g/kg44,竹叶抗氧化物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5g/kg酱卤肉制品类0.5g/kg熏、烧、烤肉类0.5g/kg油炸肉类0.5g/kg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5g/kg肉灌肠类0.5g/kg发酵肉制品类0.5g/kg水产品及其制品(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0.5g/kg肉制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D-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醋酸酯淀粉,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高粱红,谷氨酸钠,瓜尔胶,果胶,海藻酸钠(又名褐藻酸钠),黄原胶(又名汉生胶),甲基纤维素,卡拉胶,抗坏血酸钠,磷酸酯双淀粉,氯化钾,明胶,木糖醇,葡萄糖酸-δ-内酯,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乳酸,乳酸钠,碳酸氢铵,氧化羟丙基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柠檬酸,柠檬酸钠等。

浅谈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浅谈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技术研究■浅谈S-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谢志锋曾巧云广州泽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摘要:s-聚赖氨酸是一种抑菌谱广、水溶性好、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好、抑菌p H范围广的微生物类防腐剂,因此在食品中的应用越发受到关注。

关键词:s-聚赖氨酸;食品;研究由于食品防腐剂能够抑制微生物 繁殖,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不会产生 变质腐败,并且能够防止微生物繁殖 引起的中毒,现在被广泛用于各式各 样的食品中。

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食 品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及其钠盐钙盐等,约18种。

其中,大部分的食品防腐剂均 为化学合成物,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 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 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开发更有 效、安全的防腐剂势在必行。

1s-聚赖氨酸的性质e-聚赖氨酸是由日本的Shima和 Sakait在白色链霉菌的发酵液中被分 离得到,它是由25-30个赖氨酸残基 聚合而成的[1],是一种具有防腐性能 的微生物类食品防腐剂。

e-聚赖氨酸 成品是淡黄色粉末,具有较强的吸湿 性,溶于水,热稳定性强,于120 X 下加热10 min,依然具有抑菌作用,且不受p H变化的影响。

e-聚赖氛酸的防腐作用是通过踞留微生物生物膜 后,破坏依赖于膜结构完整的能量代 谢和细胞及细胞器赖以生存的对物质 的选择,导致胞内溶酶体膜破裂而诱 导微生物产生自溶作用,最终导致细 胞死亡P]。

由于E-聚赖氨酸具有抑菌 谱广、水溶性好、安全性高、热稳定 性好、抑菌p H范围广等特点[3],逐渐 地受到食品、医药、化工行业的关注。

2 s-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徐红华等w通过二因素三水平饱和试验设计证明,聚赖氨酸和甘氨酸配合使用,能够延长牛奶的保存期,当采用420 mg/L的聚赖氨酸和2%甘氨酸时效果最佳,可以保存l i d。

郑柏根等[51通S试验研究发现,e-聚赖氨酸盐酸盐在苏打水中的添加量为40~80 mg/kg,能够显著抑制微生物增长,大大延长产品保质期,且对苏打水饮料的口感无任何影响。

新旧版GB-2760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品种明细对比表

新旧版GB-2760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品种明细对比表
磷酸三钾
吐温80
磷酸三钠
微晶纤维素
多聚磷酸钠(包括六偏磷酸钠)
纤维素
三聚磷酸钠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磷酸二氢钠
硬脂酰乳酸钠
磷酸氢二钠
硬脂酰乳酸钙
山梨酸及其钾盐(已去除)
增稠剂(61个)



61

D-甘露糖醇
氯化钙
α-环状糊精
麦芽糖醇
β-环状糊精
麦芽糖醇液
γ-环状糊精
明胶
阿拉伯胶
普鲁兰多糖
丙二醇
羟丙基淀粉
叶绿素铜钠盐
金樱子棕
叶绿素铜钾盐
菊花黄浸膏
诱惑红
可可壳色
诱惑红铝色淀
喹啉黄
玉米黄
喹啉黄铝色淀
越橘红
辣椒橙
藻蓝
辣椒红
栀子黄
辣椒油树脂
栀子蓝
蓝锭果红
植物炭黑
亮蓝
紫草红
亮蓝铝色淀
紫甘薯色素
萝卜红
紫胶
玫瑰茄红
紫胶红
柠檬黄
落葵红、密蒙黄、酸枣色(已去除)
增味剂(10个)



10

5'-呈味核苷酸二钠
5'-肌苷酸二钠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亚硫酸钠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
亚硫酸氢钠
特丁基对苯二酚
低亚硫酸钠
dl-α-生育酚
甘草抗氧化物
d-α-生育酚
抗坏血酸
混合生育酚浓缩物
抗坏血酸钙
植酸
抗坏血酸钠
植酸钠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竹叶抗氧化物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
防腐剂(39个)

ε-聚赖氨酸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

ε-聚赖氨酸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

食品科技ε-聚赖氨酸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吴晨奇1,高以任1,2,宋京城1,高 岳1,韩宇鹏1,崔保威1(1.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2.苏州科技大学,江苏苏州 215000)摘 要:肉制品富含营养,肉质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传统保鲜剂添加过量会残留人体内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现需环保、抑菌效果佳的生物保鲜制剂。

ε-聚赖氨酸是一种抑菌效果好、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好,生物发酵产生的天然氨基酸聚合物,在食品保鲜和防腐领域有广阔前景。

本文综述了ε-聚赖氨酸防腐保鲜的特性、抑菌机制及其目前在肉制品中的相关研究成果,旨在为对ε-聚赖氨酸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ε-聚赖氨酸;肉制品;保鲜Application of ε-polylysine in Preservation of Meat ProductsWU Chenqi1, GAO Yiren1,2, SONG Jingcheng1, GAO Yue1, HAN Yupeng1, CUI Baowei1(1.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uzhou 215000, China; 2.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Suzhou 215000, China)Abstract: Meat products are rich in nutrition, and meat quality is easy to change by other factors. Excessive addition of traditional preservative will cause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the human body, and no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biological preservation preparations with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 are needed.-Pollysine is a natural amino acid polymer produced by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 high safety, good thermal stability and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which has broad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food preservation and anticorrosion preservation.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perties of-polylysine corrosion preservation and its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in meat products, aiming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polylysine.Keywords:ε-polylysine; meat products; preservation传统肉类保鲜主要是使用化学试剂,然而ε-聚赖氨酸(ε-PL)作为氨基酸聚合物,具相同保鲜作用的同时,安全无毒、绿色环保、热稳定性好,可被人体降解吸收。

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标准

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标准

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以及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糖、酵母抽提物为主要原料,由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受控发酵后经分离提纯所制得的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80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有部分)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9724 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GB/T 23530—2009 酵母抽提物GB 299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3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3.1 分子式C6H14N2O Cl [C6H12N2O•HCl]n C6H14N2O2Cl,n为23~33。

3.2 结构式T/ZZB 1625—202023.3 相对分子质量4133.8-5780.2 Da(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容易超范围使用18种食品

容易超范围使用18种食品
GB 2760中容易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18种食品品种
序号 1 2 3 4 5 6
食品类别 GB2760食品分类归属
SC生产许可分类
食品添加剂 (超范围使用)
香辣杏鲍菇 (金针菇)
食用菌和藻类 (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
蔬菜制品(腌渍食用菌)
允许使用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盐酸盐, 不允许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
8
葡萄酒
发酵酒(葡萄酒) 酒类(葡萄酒及果酒) 不允许使用糖精钠、甜蜜素、三氯蔗糖等甜味剂
9
黄酒
发酵酒(黄酒)
酒类(黄酒)
允许使用三氯蔗糖作为甜味剂, 但不允许使用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味剂
10
饼干
焙烤食品(饼干)
饼干
饼干中不允许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11 膨化食品 其它类(膨化食品)
薯类和膨化食品 不允许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三氯蔗糖
12
酱花生米 其他加工的坚果与籽类
(仁)
(如腌渍的果仁)
腌渍蔬菜(酱腌菜) 不允许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等防腐剂
13
豆腐
豆类制品(豆腐类)
豆制品(豆腐类)
允许使用防腐剂丙酸及其钠盐、钙盐、ε-聚赖氨酸盐酸盐, 不允许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芝麻油
植物油 (GB2760附录B规定)
植物油
不得添加乙基麦芽酚、乙基香兰素、甲基香兰素等食品用香料、香精
酱卤肉制品
熟肉制品 (酱卤肉制品类)
热加工熟肉制品
允许限量使用防腐剂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但不允许使用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着色剂胭脂红及其铝色淀

ε-聚L-赖氨酸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ε-聚L-赖氨酸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t e f od i us r r nt o c d. h o nd ty a e i r du e
Key wor s: 一 l l i e;n t e e m e a i n;de e ton;a plc to d £ po y L—ysn a ur ;f r nt to t ci p ia i n
e L热稳定性 非常好 , - P 即使把 聚赖氨酸水 溶液加 热
至 10℃处理 3 i 0 0r n或 10℃处理 2 i , a 2 Om n后 也不会发
在所用的天然防腐剂又存在抗菌谱窄, 效率低 , 防腐作用有
限等不足 。所以 , 寻找一种抗菌谱广 、 高效 、 无毒、 不受 p H 值影 响的防腐剂是食品工业迫切需要解决一个问题 。
t e s c fc na ur ft i i o y,m ir bilp od ton m e ho ,t s i e ho nd a plc to n h pe ii t e o her b ol g c o a r uc i t ds e tng m t dsa p ia i n i
A s r c : 一 o y L—y i e a e t p fn t r l r s r a i e ,b c u e o t o d t e ma t b l y b ta t £p l l sn s a n w y e o a u a e e v t s e a s fisg o h r l a i t , p v s i hg e u i i h s c rt y,b o d s e t u a t ir b a r p r is a t r i a fii n y a d a p ia i n p o e — r a p c r m n i c o i l o e te ,b c e i d l f e c n p l t r p r m p c e c c o te ,i e e ty a s i b c me a r s a c o u e we n d m e t n o e g c o a s n t i p p r i s n r c n e r t e a e e r h f c s b t e o s i a d f r i n s h l r .I h s a e ,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ε-聚赖氨酸等4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一、ε-聚赖氨酸英文名称:ε-polylysine功能:防腐剂(二)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工艺由小白链霉菌( Streptomyces. Albulus)PD-1经过液体深层有氧发酵制得的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

2.技术要求2.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附录 A检验方法A.1 安全警示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

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

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鉴别试验易溶于水,略带苦味。

A.4 ε-聚赖氨酸含量的测定A.4.1 试剂和材料A.4.1.1 硫酸钠溶液:0.30 mol/L。

称取42.6 g硫酸钠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用乙酸调pH为4.0。

A.4.1.2 ε-聚赖氨酸标准贮备溶液:10.0 mg/mL。

称取1.0 g ε-聚赖氨酸标准样品,溶解并定容至100 mL。

A.4.1.3 ε-聚赖氨酸标准溶液:1.0 mg/mL。

移取10.0 mL ε-聚赖氨酸标准贮备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 mL。

A.4.2 仪器和设备凝胶渗透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

A.4.3参考色谱条件A.4.3.1凝胶柱:水相凝胶过滤色谱(7.8 mm ×300 mm)。

A.4.3.2检测温度:30 ℃。

A.4.3.3检测波长:210 nm。

A.4.3.4流速:0.5 mL/min。

A.4.3.5进样量:20 μL。

A.4.3 分析步骤A.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0.00 mL、5.00 mL、10.00 mL、15.00 mL、20.00 mL、25.00 mL ε-聚赖氨酸标准溶液至25 mL容量瓶中并定容,溶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

打开色谱仪,并调至工作状态,待基线平稳后,依次将上述ε-聚赖氨酸标准溶液注入凝胶柱中,进样量为20 μL,记录峰面积,以标准溶液中ε-聚赖氨酸的质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A.4.3.2 试样测定准确称取0.1 g试样,溶解定容至100 mL。

配好的试样溶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进样量为20 μL,进行凝胶渗透色谱检测,记录峰面积,并根据标准曲线查得试样中ε-聚赖氨酸的质量。

A.4.4 结果计算ε-聚赖氨酸含量的质量分数w,按公式(A.1)计算:m1w= ——×100%…………………………………(A.1)m式中:m1——从标准曲线中查得的ε-聚赖氨酸质量,单位为克(g);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 %。

二、ε-聚赖氨酸盐酸盐英文名称:ε-poly-L-lysine٠HCl功能:防腐剂1、生产工艺从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受控发酵培养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解吸、提纯的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

2 技术要求2.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2.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附录 A检验方法A.1安全警示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

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

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A.3.1 试剂和材料A.3.1.1碱性硝酸铋溶液:碱性硝酸铋0.85 g加乙酸10 mL及水40 mL溶解。

A.3.1.2碘化钾溶液:碘化钾8 g加水20 mL溶解。

A.3.1.3 Dragendorf试液:碱性硝酸铋溶液5 mL、碘化钾溶液5 mL、乙酸20 mL 和水100 mL混合而成。

现用现配。

A.3.1.4 pH 6.8的0.1 mol/L磷酸缓冲溶液。

A.3.1.5 甲基橙试液:0.1 mmol/L。

A.3.1.6 正丁醇/水/冰乙酸溶液:(4:2:1)。

A.3.1.7 茚三酮的丙酮溶液:1→50。

A.3.2 分析方法A.3.2.1 0.1%试样液1 mL加Dragendorf试液1 mL,应产生红褐色沉淀。

A.3.2.2 取试样0.1 g溶于pH6.8的0.1 mol/L磷酸缓冲溶液100 mL中,取试样溶液1 mL,加甲基橙试液1 mL,应产生红褐色沉淀。

A.3.2.3 参照GB/T5009.124方法将试样水解成单一氨基酸,制成含本品约1mg/mL的近中性水溶液,作为试样溶液;精密称取赖氨酸盐酸盐标准样品适量,加水稀释成1 mg/mL的溶液,作为标准溶液;另取试样适量,制成含试样约1 mg/mL 的水溶液,作为对照液;另取赖氨酸盐酸盐标准样品与精氨酸标准样品各适量,置于同一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成0.4 mg/mL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

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V B)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水/冰乙酸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液由原始线上升高于10 cm处时,晾干,90 ℃干燥10 min,喷以茚三酮的丙酮溶液,90 ℃加热至斑点出现,立即检视。

标准溶液应显示一个清晰斑点;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应显示两个完全分离的斑点,且其中一个斑点与标准溶液斑点色泽相似,Rf值相等;试样溶液所得斑点与标准溶液所示斑点,色泽相似,Rf值相等。

对照液应在原点处显示一个清晰斑点,没有其它斑点出现。

A.4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含量的测定A.4.1 方法提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含量。

A.4.2 试剂和材料A.4.2.1 磷酸氢二钾。

A.4.2.2 硫酸钠。

A.4.2.3磷酸。

A.4.2.4乙腈。

A.4.3 仪器和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或其他等效的检测器。

A.4.4参考色谱条件:A.4.4.1检测波长:215 nm;A.4.4.2色谱柱:C18色谱柱,柱为4.6 mm×250 mm。

或其他等同分离效果的色谱柱和色谱条件。

A.4.4.3流速:0.4 mL/min;A.4.4.4定量进样器100 µL。

A.4.5 分析步骤A.4.5.1 流动相的制备将1.7 g的磷酸氢二钾和1.42 g的硫酸钠溶于800 mL的水中,用磷酸调pH至3.4后,用水定溶至1000 mL,取此溶液920 mL加入80 mL乙腈,混匀。

用0.45 µm 的膜过滤器过滤。

A.4.5.2标准样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量约20.00 mg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标准样品,加入到25 mL的容量瓶中,加流动相到刻度下1 cm处超声10 min,待冷至室温用流动相定容至刻度混合均匀。

将此溶液用0.45 µm的膜过滤器过滤,待用。

A.4.5.3试样溶液的制备精确称量约20.00 mg试样,加入到25 mL的容量瓶中,加流动相到刻度下1 cm 处超声10 min,待冷至室温用流动相定容至刻度混合均匀。

将此溶液用0.45 µm 的膜过滤器过滤,待用。

A.4.5.4 测定分别向液相色谱仪注入标准样品溶液和试样溶液,记录主峰的峰面积,进样量为20 µL。

A.4.6 结果计算ε-聚赖氨酸盐酸盐含量(以干品计)的质量分数w1,按公式(A.1)计算:w1 = [(Ws × Ps / Wu) (Ru / Rs)×100 %]÷(1-w2) ………………(A.1)式中:W s——制备标准样品溶液所用的ε-聚赖氨酸盐酸盐标准样品的质量(mg);P s——制备标准样品溶液所用的ε-聚赖氨酸盐酸盐标准样品含量(%);W u——试样溶液中试样的质量(mg);R s——标准样品溶液中主峰面积的响应值;R u——试样溶液中主峰面积的响应值;w2——A.5中测得的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

注:系统适用性为重复注入标准样品溶液三次,所得响应面积的相对平均偏差小于1.0%。

A.5干燥减量的测定按GB 5009.3中的第一法,直接干燥法进行测定。

A.6pH的测定试样溶液为10 g/L水溶液,采用酸度计进行测定。

三、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英文名称:Vegetable activated carbon(Rice husk activated carbon)功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用量及使用范围油脂加工工艺(二)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工艺以稻壳为原料,经炭化后碱溶酸化加工而成的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

2.技术要求2.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2.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附录 A检验方法A.1 警示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者须小心谨慎。

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A.2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规定制备。

A.3 鉴别试验A.3.1 仪器和设备A.3.1.1 恒温磁力搅拌器。

A.3.1.2 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

A.3.1.3固定好的温度计套管:温度计量程0 ℃~150 ℃。

A.3.2 试剂和材料A.3.2.1 油样:由精炼油厂中和工段得到的新鲜中和大豆油,52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在0.2~0.4之间。

A.3.2.2中速定性滤纸。

A.3.3 鉴别步骤称取50 g±0.1 g油样和1 g±0.1 g试样(试样添加量为油重的2%),置于200 mL 烧杯中,置于已预热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

保持温度计始终浸没在油样中,当温度升至105℃~110℃,保持10 min。

脱色结束后,取下烧杯,立即趁热用中速定性滤纸过滤油样,收集滤液于25 mL比色管中至刻度,与参比溶液比对,其颜色不得深于参比溶液。

参比溶液:用移液管移取脱色前的油样于25 mL比色管中至刻度。

A.4 油脱色率的测定A.4.1 方法提要取一定质量的中和大豆油,加入一定质量的试样进行脱色,测得脱色后油的吸光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