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拨叉831003课程设计工艺规程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课程设计工艺规程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课程设计工艺规程

题目:设计“拨叉(831003)”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大批量生产)

内容:1 零件图1张

2 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

4 结构设计装配图1张

5 结构设计零件图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1张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上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于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其换挡作用。通过拨叉的拨动使车床滑移齿轮与不同的齿轮啮合从而达到要求的主轴转速。宽度为30mm的面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在拨叉工作工程中,和如果拨叉和槽的配合尺寸精度不高或者它们之间的空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就达不到很高的定位精度,这样滑移齿轮就不能很好的与其他齿轮进行正确有效的啮合。从而影响整个传动系统的工作。所以拨叉宽度为30mm的面和槽之间要达到很高的配合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1、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A端面和轴线与A端面相垂直的花键底孔

2、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六个方齿花键孔,Φ25mm花键底孔两端的2×75°

倒角。

对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一组表面,再用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此次所设计的拨叉材料为HT200,根据材料成型工艺可知用金属型铸造。该零件能够承受较大载荷和冲击载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因为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因为零件形状简单故毛坯形状需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可选为铸出

(二)基准面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因为要保证花键的中心线垂直于拨动滑移齿轮的右端面。所以以Φ40的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为了保证定位基准和加工工艺基准重合,所以选择零件的左端面为精基准。

(三)制定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一:铸造毛坯

工序二:粗铣左端面至尺寸81

工序三:以外圆为基准钻Φ20

工序四:以花键中心孔和左端面为基准粗铣底槽18H11

工序五:以花键中心孔为基准粗铣上顶面

工序六:精铣铣右端面至尺寸80

工序七:以外圆为基准扩孔Φ22H12

工序八:车倒角1.5X1.5

工序九:以花键孔中心线为基准粗铣上顶面

工序十:以花键孔中心线和左端为基准精铣底槽18H11

工序十一:1 钻螺纹通孔2XΦ8

2 钻Φ5圆锥孔

3 攻丝

工序十二:拉花键

工序十三:终检,入库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220MPa,HBS=157。

C6140拨叉材料为HT200毛坯质量为0.84kg,δ

b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和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个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

根据零件图计算轮廓尺寸,长40mm,宽为80mm,高为75mm,故零件最大轮廓尺寸为80mm。

选取公差等级CT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中表5-1可查得毛

坯件的公差等级为8~10级,,取为10级。

求铸件尺寸公差根据加工面的基本尺寸和铸件公差等级CT,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中表5-3可查得尺寸公差为CT=3.2mm 求机械加工余量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5-5查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范围为D~F,取为E级

求RAM(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对所有的加工表面取同一数值,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5-4查得最大轮廓尺寸为80mm、机械加工余量为E级,得RAM数值为0.7mm。

求毛坯尺寸2-M8通孔和Φ5锥孔较小铸成实心;C、D面单侧加工,应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式5-2求出,即:

R=F+RAM+CT/2=80+0.7+3.2/2=82.3mm

D面为单侧加工,毛坯尺寸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式5-1求出,即:

R=F+RAM+CT/2=72+0.7+3.2/2=74.3mm 为了简化铸件的形状取R=75mm

铸件毛坯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见下表

项目C面D面

公差等级CT 10 10

加工面基本尺寸80 72

铸件尺寸公差 3.2 3.2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E E

RAM 0.7 0.7 毛坯基本尺寸82.3 75

1、C面的单边总加工余量为Z=2.3mm。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

南》表5-49精加工余量故粗加工余量为Z=1.3m

2、D面精加工余量同C面Z=1mm故D面粗加工余量Z=2mm

3、花键孔

要求以花键外径定心,故采用拉削加工

φ。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5-42却定孔内空尺寸为12

22H

的加工余量分配:

钻孔:φ20mm

扩孔:φ22mm

拉花键孔(6-φ25H7*1222H φ*6H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一:铸造毛坯

工序二:粗铣左端面至尺寸81 工序六:精铣右端面至尺寸80 1、加工余量的确定

由前面可知粗加工加工余量为2 mm ,加工余量较小故采用一次切削故

a p =2 mm 。

2、切削用量的确定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20选择高速钢立铣刀,铣刀直径为16 mm

齿数为3。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96查得加工材料为灰铸铁,铣削宽度

为a w =d o /4,铣刀的铣削速度为v =18.29m/min ,每齿进给量为0.063~0.102 mm/z

则主轴转速为

n =nD v

π1000=358.3~577.2 r/min

取n =460r/min ,由此可得V f =zn f z =0.09×3×460 =124.2 mm/min 3、铣削加工工时的计算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94可查得 t =i v l l Lw f

2

1++ 式中

i 为次给次数i =

≈4

30

o d 8 1l =0.5d o +(0.5~1.0)=9 mm 2l =1~2 mm 取2l =2 mm 则

t =

2

.1242

980++=5.86 min

精铣 80×30面

1、加工背吃刀量a p 的确定

由前面可知道精铣的加工余量为1 mm ,故a p =1 mm 2、进给量的确定

由《精铣加工工艺手册》表2.1-72查得高速钢立铣刀直径为16 mm ,选

用与粗铣时同一铣刀和机床。

铣削宽度为a w =3 mm 是的每齿进给量为0.08~0.05 mm/z ,因为表精度要求较高故f z =0.06 mm/z 3、切削用量的确定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75查得铣刀磨钝标准查得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为0.2~0.25 mm 。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76限度寿命查得限度寿命T=60min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92查得Vc =22 m/min ,则铣床的主轴转速:

n =o

d v

n π1000=

=437.9 r/min 取n =460 r/min 。

则V f =f z *z*n =0.06*3*460 =82.8 mm/min 4、计算铣削加工工时 由上面可知

t =i v l l Lw f

2

1++ 式中

w l 、1l 、2l 与上述所相同。

i =30/3=10

将各参数代入上式可得:

t =8

.822

980++×10

=11 min

工序三:以外圆为基准钻Φ20 1)决定进给量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7选择高速钢麻花钻头其直径d o =20mm 。 铸铁的硬度大于200HBS 查得进给量f=0.43~0.53mm/r 由于Y d =80/20=4查得修正系数K tf =0.95则f =0.41~0.50mm/r 。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2.8可查得钻头强度允许的进给量为f =1.75mm/r 。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9可知机床进给机构强度所允许的钻削进给量。

选用Z525钻床由表2.35查得进给机构允许的最大抗力Fmax =8830N ,d o ≤20.5,查f =0.93mm/s ,故取f =0.48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19查得高速钢钻头钻孔的轴向力F =5510N 小于Fmax ,故可用。 2)确定钻头的磨钝标准及寿命。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2.12查的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0.6mm ,寿命为T=15mim 。

3)确定切削速度

o

d v n π1000

= 20

*14.318

*1000=

=286.6r/min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35取n =272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

Vc =1000

Dn π=100014.3*20*272=17.1 m/min 。

4)检验机床扭矩及功率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20可查得f ≤0.5 mm/r 时,Mc =76.81Nm 。当n c =272r/min 时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35可查得Mm =144.2Nm 。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23查得Pc =1.1 kw 。Pe =2.6×0.81=7.76 kw 。 因为Mc ≤Mm ,Pc ≤Pe ,故所选切削用量可用。 f =0.48mm/r ,n =n c =272r/min 。Vc =17m/min 。 计算基本工时:

t m =

nf

L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2.29查得入切量与超切量分别为10mm 和10mm 。故: t m =

nf

L =48.0*2721080+=0.69 mim 。 工序四:以花键中心孔和左端面为基准粗铣底槽18H11

1、选择与加工80×30平面同一规格的铣刀,同一铣床。

因为槽深为35 mm 故铣18H11槽时底边留有5 mm 的加工余量,精铣以达到图纸所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故a p =30 mm 2、切削用量的确定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96查得切削速度为 V =18~29 m/min

每齿进给量为f z =0.063~0.102 mm/z 取f z =0.09 mm/z 。则铣床主轴转速

n =D

V

π1000=358.3~577.2 r/min

根据机床说明书可取n =460 r/min 。则实际转速为 V f =f z nz =0.09×3×460 =124.2 mm/min 3、切削加工工时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99查得 i V l l l t f

w m 2

1++=

2

.1242

940++

=0.82 min

工序五:以花键中心孔为基准粗铣上顶面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因为切削余量较小故一次切削就可切除所有余量故a 10=z=1.3mm 。

2、 进给量的确定。

选用硬质合金端铣刀刀具材料为YG6铣刀直径为8mm 齿数为10,选用X5032,立式升降台铣床,功率为7.5KW 。由《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2可查得每齿进给量f z =0.14~0.24mm 取f z =0.2mm/z

3、 铣削速度的确定。

由《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4可查得灰铸铁的硬度为150~225HBS ,查得Vc=60~10m/min 。则主轴转速为n =1000Vc/πD =238.8~437.9r/min 。V f =f z Zn =477.6~875.6r/mm 。故取n =300r/min ,V f =480mm/min 。 切削工时: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6可查得入切量及超切量Y+?=12mm 。故

t =f

V Y L ?

++

480

12

75+ =0.18mim 。 工序七:以外圆为基准扩孔Φ22H12 1、确定背吃刀量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查得背吃刀量为2mm 。 2、确定进给量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查的f =0.6~0.7mm/r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f = 0.62mm/r

3、计算切削速度

1.17*31~2131~21??

?

??=??? ??=Vn V

=5.7~8.5 m/min

由此可知主轴的的转速为: n =82.5r/min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n =140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

v =1000

140V π=9.67 m/min

4、计算切削工时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5可查得Kv =30~60,取Kv =45。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5.1查得t m =

fn

L L L 2

1++,式中各参数:

L=80mm ,L 1=1.707~2.107,取L 1=2mm 。 故

t m =0.8min

工序八:车倒角1.5X1.5

工序九:以花键孔中心线为基准粗铣上顶面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由《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6-30查得半精铣的铣削用量为1mm ,即a p =1mm 。

2、 进给量的确定

选用与粗铣刀同样的刀具与机床,由《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1-92要求表面粗糙度为3.2查得每转进给量为0.5~1.0故取0.5mm/r

3、 铣削速度的确定

由《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查得铣削速度为60~110m/min 则机床主轴转速n =1000Vc/πD=238.8~437.9r/mim 取n =300r/min ,则V f =150mm/min 。

4、 计算切削工时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6查得入切量和超切量Y+?=12mm 。则

t =f

V Y L ?

++

150

12

80+ =0.61mim

工序十:以花键孔中心线和左端为基准精铣底槽18H11

1、选取与粗铣18H11槽同一规格的铣刀,背吃刀量a p =5 mm 。

2、确定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72查得每齿进给量为f z =0.05~0.08 mm/z 取f z =0.06 mm/z 。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75查得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为0.22~0.25 mm 。由表2.1-76查得铣刀寿命为T =60 min

3、切削用量的确定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1-92查得V =22 m/min ,则主轴转速

n =D

V

π1000=437.9 r/min

根据机床的说明书确定主轴转速为n =460 r/min 。 则V f =f z nz =82.8 mm/min 工序十一:1 钻螺纹通孔2X Φ8 2 钻Φ5圆锥孔 3 攻丝

(一) 钻螺纹通孔2X Φ8 1、选择切削用量

选择高速钢直柄麻花钻直径为Φ7,钻头形状为双锥修磨横刃。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7查得进给量f =0.36~0.44mm/r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

册》表2.83和钻头允许的进给量确定进给量f =0.86mm/r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9机床进给机构所允许的钻削进给量查得f =1.6mm/r 。故由Z525型立式钻创说明书取f =0.36mm/r 。 2、确定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12查得磨钝标准为0.5~0.8寿命为T =35min 。

3、确定切削速度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15查得切削速度为V =18m/min 。则主轴转速为

n =D

v

π1000=818.9 r/min 。

由Z525钻床说明书由就近原则取n =680 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v =14.9 m/min

4、校核机床扭矩及功率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20查得

F y Z o

F f k f

d C F F

F

= M y Z o M K f

d C Mc M

M

=

d

McVc

Pc 30=

F C =420, F Z =1 F y =0.8,M C =0.206, M Z 2.0, M y =0.8 f F =420×72

×0.360.8

×1

=1298.3 N

Mc =0.206×72×0.360.8×1=4.5 Nm

Pc =7

*309

.14*415=0.32 KW

根据Z525机床说明书可知Mm=42.2 Nm, Pe=2.8*0.81=2.26 KW, Fmax=8830 N 由于上面所算出的的数据都小于机床的各个相应的参数,故机床符合要求。 5、计算钻削加工工时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29查得入切量和超切量y +?的值为6 mm 。故 t =

nf

y L ?

++=680*36.0610+ =0.07 min

因为表面存在俩加工孔故加工工时为T=2t =0.14 min 。 (二)、攻M8螺纹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7.2-4选用M8细柄机用丝锥,在普通钻床上攻丝。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7.2-13在普通钻床上攻丝切削速度表查得Vc =11~12 m/min 。故钻床主轴的转速为:

我n =

D

Vc

π1000=437.9 ~477.7 r/min 由Z525的说明书的参数可取n =392 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Vc =9.8 mm/min 攻螺纹机动实际的计算

我t m =

????

?

?+?++1111n n p l l 其中:l :工件螺纹的长度l =10 mm 。 1l :丝锥切削长度1l =22 mm 。

?:攻螺纹是的超切量?=(2~3)P 取?=3。

n :攻螺纹是的转速n =392 r/min 。 1n :丝锥退出时的转速1n =680 r/min 。

P:螺距。 工序十二:拉花键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4.1-42拉刀的齿开量查得矩形花键拉刀,工件材料铸铁的齿开量为0.04~0.1mm ,取齿开量为0.06mm 。拉削速度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4.1-65查得表面粗糙度要切Ra =1.25~2.5,拉削速度为 级的花键拉削速度为

Vc =4.5~3.5 m/min 取Vc =3 m/min 拉削级别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4.1-66查得。 拉削加工工时 t =

z

vf k

L Z z b 1000η

式中Z b 为单面余量Z b =

2

22

25-=1.5 mm L 为拉削表明长度 L =80 mm

η为拉削系数,取η=1.2

K 考虑机床返回行程系数取 k =1.4 v 为拉削速度

f z 为拉刀单面齿开量

z 为拉刀同时工作齿数z =L/P

P 为拉刀齿距 P =(1.25~1.5)80=1.3580 =12 mm 所以拉刀同时工作齿数为

z =L/P=80/12≈7 所以

t =

7

*06.0*3*10004

.1*2.1*80*5.1

=0.16 min

三 专用夹具设计

3.1 夹具的选择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设计工序为钻φ7mm 孔、攻螺纹M8mm 的专用机床夹具。这类夹具定位准确、装卸工件迅速,但设计与制造的周期较长、费用较高。因此,主要适用于产品相对稳定而产量较大的成批或大量生产。

3.2 定位方案的设计

3.2.1 夹具的设计思想

设计必须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保证夹具的操作方便,夹紧可靠,使用安全,有合理的装卸空间,还要注意机构密封和防尘作用,使设计的夹具完全符合要求。

本夹具主要用来对2×M8mm 的通孔进行加工,这个螺纹孔尺寸精度要求一般,需要先钻出φ7mm 孔,之后用丝锥攻螺纹M8mm 。所以设计时要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3.2.2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与夹紧

定位:一个带键的长心轴限制4个自由度,在工件左端面用两个支承钉限制一个自由度,在工件右端面用夹紧件限制一个自由度。这样就限制了工件在空间六个方向的活动性,使工件在空间占据了惟一确定的位置。

夹紧:在工件两端用垫片和螺母实现螺旋夹紧。(右端改成用开槽垫圈可以节省装卸时间提高生产率。

3.3 夹具体的设计

3.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在加工中用作确定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据《夹具手册》知定位基准应尽可能与工序基准重合,在同一工件的各道工序中,应尽量采用同一定位基准进行加工。所以加工2×M8mm的通孔时,选取工件左端面和花键心轴的中心线为主定位基准。

3.3.2 定位误差的分析

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一个面与两个孔的定位,因为该定位元件的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均为内花键的轴线,只需保证夹具的花键心轴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所以不存在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基准重合△b=0,△j=0。

3.4 导向元件的设计

加工2×M8mm的通孔选用立式钻床,钻床夹具的刀具导向元件为钻套。钻套的作用是确定刀具相对夹具定位元件的位置,并在加工中对钻头等孔加工刀具进行引导,防止刀具在加工中发生偏移。由于加工工序为先钻φ7mm孔,之后用丝锥攻螺纹M8mm。所以选用快换钻套和钻套用衬套。相关计算如下:

1)钻套高度H

钻套高度与所钻孔的孔距精度、工件材料、孔加工深度、刀具刚度、工件表面形状等因素有关。钻套高度H越大,刀具的导向性越好,但刀具与钻套的摩擦越大,一般取H=(1~2.5)d,所以H=1.5×8mm=12mm。

2)排屑间隙h

钻套底部与工件间的距离h称为排屑间隙。h值太小,切屑难以自由排出,使加工表面损坏;h值太大时,会降低钻套对钻头的导向作用。加工铸铁时,h=(0.3~0.7)d,所以h=0.5×8mm=4mm。

3.5 夹紧元件的设计

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会受到切削力、惯性力、离心力等外力的作用,为了保证在这些外力作用下,工件仍能在夹具中保持定位的正确位置,而不致发生位移或产生振动,一般在夹具结构中都必须设置一定的夹

紧装置,把工件压紧夹牢在定位元件上。

该工件选用螺旋夹紧机构,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夹紧力计算如下:33

22

2

22tan()3FL

F D d

d a f D d ?=

-++-, a ----螺纹升角

?----螺纹摩擦角

f ----螺母端面与工件之间摩擦系数

2d ----螺杆中径

则所需夹紧力F =298N

3.6 夹具操作的简要说明

此次设计的夹具夹紧原理为:通过花键孔轴线和拨叉左端面为定位基准,以钻模板上的快换钻套和钻套衬套引导刀具进行加工。夹紧时采用手动螺旋夹紧机构作为夹紧工件。同时为了保证定位基准的精度,采用十字垫圈。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应该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设计采用了快换装置。攻螺纹时,取出快换钻套和钻套衬套,即可替换钻套,进行攻螺纹加工。在设计夹具时,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避免干涉。应使夹具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降低成本。提高夹具性价比。本夹具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五.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上海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陕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方昆凡,公差与配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 邓文英,金属工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

目录 一、零件的分析 (2) (一)零件的作用 (2)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二.工艺规程设计 (2) 1,确定生产类型 (2) 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3,基面的选择 (2) 4,制定工艺路线 (3) 三.夹具设计 (12) (一)问题的提出 (12) (二)夹具设计 (12)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小头孔以及与此孔相通的的锥孔、螺纹孔 2大头半圆孔Ф55 3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上下Ф73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小头孔端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后称《指导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9级。 3,基面的选择 定位基准是影响拨叉零件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基准选择得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过程中将问题百出,更有甚者,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40的外表面和底面为粗基准加工φ22孔的上表面。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因此选择精加工过的φ55mm孔为精基准,限制四个自由度。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上表面和镗过的孔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

CA6140拨叉2课程设计说明书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 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 的槽的底面, 16H11mm 的槽两侧面。 4. 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的螺纹孔,长32mm 的端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M22×1.5螺纹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 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 (2) 16H11mm 的槽与φ25H7的孔垂直度公差为 0.08mm 。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二、 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 取φ25021.00 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 块V 形块支承这两个φ42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ca6140拨叉831003课程设计说明书及工序卡片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学生:彭永伟 学号: 指导教师:鞠萍华 专业:工业工程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二O一五年一月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鞠萍华年月 日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设计总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零件的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 零件的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 拨叉的技术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2........................................................ 工艺规程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 基面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粗基准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精基准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制订工艺路线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路线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代表性工序卡片(见附页).............. 错误!未定义书签。 .........................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错误!未定义书签。3............................................................... 夹具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拨叉831003铣平面夹具课程设计

一、绪论 一、设计任务内容 设计针对拨叉831003某工序的专用夹具。 二、设计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三、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零件的分析说明 一、零件的结构特点 普通车床的主要组成结构有: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光杆、丝杠和床身八个。其中的进给箱体,又被称为走刀箱,进给箱里而装有车床的变速机构,而拨叉就在就在这个变速机构中,起到给主轴转速换挡的作用。 二、加工工艺性 拨叉813003零件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其加工内花键的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上端面要求加工,对精度要求也很高。其底槽侧边与花键孔中心轴有垂直度公差要求,上端面与花键孔轴线有

平行度要求。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们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三、技术条件和技术要求 一个好的结构不但要应该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够保证加工质量,同时使加工的劳动量最小。而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设计者要考虑加工工艺问题。工艺师要考虑如何从工艺上保证设计的要求。 其加工有四组加工:内花键孔;粗精铣上端面;粗精铣18H11底槽;钻、铰2-M8通孔,并攻丝。 (1)侧面而需要最先加工的是因为在后面的工序中需要一个好的定位面,粗糙度要求是 。 (2).以为主要加工面,拉内花键槽,槽数为6个,其粗糙度要求是底边,侧边,内孔粗糙度。 (3).粗精铣上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4).粗精铣18H11底槽,该槽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两槽边,槽底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 (5)钻并攻丝2-M8,并保证两螺纹孔中心距为50mm 。 三、毛坯的确定 拨叉毛坯选择金属型浇铸,因为生产率很高,所以可以免去每次造型。单边余量一般在mm 3~1,结构细密,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占用生产的面积较小。并且此零件为批量生产。 257H φ6.3Ra =2212H φ257H φ6.1=Ra 3.2Ra =2212H φ 6.3Ra =3.2Ra = 3.2Ra =3.6= Ra

CA6140车床拨叉(831005)说明书解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CA6140车床拨叉(831005)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大批量)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序言 (3) 设计的目的 (4)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5) 1.1 零件的作用 (5)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5) 1.3 零件的特点 (7) 第二章工艺规程设计 (8)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8) 2.2 基面的选择 (8) 2.3 制定工艺路线 (8)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 第三章结论 (18) 第四章参考文献 (19)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末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毕业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拨叉完整课程设计完整版

拨叉完整课程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获得所需要的速度和扭矩,宽度为40mm的面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拨动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够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高的位置精度,所以宽度为40mm的面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零件的工艺分析: 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拨叉形状、结构比较简单,通过铸造毛坯可得到基本形状,减少了工序加工,又节约了材料。除了拨叉上表面外,其余加工表面精度低,不需要高度机床加工,可通过铣削、钻床等车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而拨叉上表面加工精度虽然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工艺性较好。CA6140拨叉共有三组加工表面 (1)零件两端面,可以后端面加工精度高,可以先以后端面为粗基准加工右端面,再以前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左端面; (2)以花键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这一组面包括?25H7的六齿方花键孔、?22H12的花键底孔、两端的2X150倒角和距花键中心线为22mm的上顶面; (3)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的18H11mm的槽、上顶面的2-M8通孔和?5锥孔。 经上述分析可知,对于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零件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良好,考虑到零件加工表面少,精度要求不高,有强肋,且工作条件不差,既没有变载荷,又属间歇性工作,故选用金属型铸件,以满足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及生产要求。 零件的形状简单,因此毛坯形状需要与零件形状尽量接近,又因内花键较小,因此不可直接铸出。 基准的选择 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着,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CA6140拨叉831003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 报告题目: CA6140拨叉831003夹具设计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4 年9 月25 日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本次设计是车床变速箱中拔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此拔叉零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其加工的地方主要是孔和平面。本设计先加工孔后加工面。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它们的加工精度。基准选择以拔叉右面的最大的平面作为粗基准,来加工中间的通孔,然后以此加工过的孔作为精基准。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出顶平面和右侧平面以及下面的大孔的两平面,再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出下端的大孔。最后以这两个孔为基准,分别加工右侧的槽和顶面的螺纹底孔。整个加工过程选用了钻床、铣床和拉床。工件在机床上定位夹紧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为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操作方便。因此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加工工艺,定位,夹紧,专用夹具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lather to become soon an appropriation for inside pulling out fork spare parts processing craft rules distance and some work prefaces tongs design.This pull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k spare parts than for complicacy, its the place that process is a peaceful in bore primarily.This design processes after processing first the bore.Process with flat surface the clear and definite dividing the line the bore the coarseness processes to process with the nicety the stage to guarantee their process the precise degree.The basis choice to pull out rough basis of conduct and actions of the biggest flat surface of the right in fork, process the in the center in general use bore, then be used as the precise basis with the bore that processed.Processing primarily work preface arrangement is first to process a flat surface with the center bore fixed position with the right side flat surface and below big bore of two flat surface, again with center bore the fixed position processes the big bore that carry down.While processing is to use the boring machine boring bore.Regard these two bores as the basis finally, process the right-hand slot respectively with the thread bottom bore of the a.Whole processes the process chose to use to the drill machine, miller with the boring machine .The tongs chooses to use the appropriation tongs, clipping tight way as to move to clip tight, clip tight and dependable, operation convenience.Therefore produce the efficiency higher, be applicable to the large quantity measures, the flowing water is on-line to process.Can satisfy the design request. Keywords Process the craft,Fixed position,Clip tight,Appropriation tongs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说明书三

第一节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 拨叉的用途 (1) 1.2 拨叉的技术要求 (1) 1.3 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2) 1.4 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2) 第二节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 2.1 选择毛胚 (2) 2.2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3) 2.2.1 公差等级 (3) 2.2.2 公差带的位置 (3) 2.2.3 机械加工余量 (3) 2.2.4 铸件分模线形状 (3) 2.2.5 零件表面粗糙度 (3) 2.3 绘制拨叉铸造毛坯简图 (4) 第三节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5)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5) 3.1.1 精基准的选择 (5) 3.1.2 粗基准的选择 (5) 3.2 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5) 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6) 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 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6) 3.5.1 机械加工工序 (6) 3.5.2 辅助工序 (6) 3.6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7) 3.6.1 机床设备的选用 (7) 3.6.2 工艺装备的选用 (7) 3.7 确定工艺路线 (7) 第四节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8) 4.1 确定切削用量 (8) 4.1.1 工序十三铣32×32面 (8) 4.1.2 工序十二粗铣、精铣操纵槽 (8) 4.1.3 工序五扩、铰Φ25mm孔 (9) 4.2 时间定额的计算 (9) 4.2.1 基本时间t m的计算 (9) 4.2.2 辅助时间t f的计算 (10) 4.2.3 其他时间的计算 (10) 4.2.4 单件时间定额t dj的计算 (10) 第五节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0) 5.1 确定工序十三定位元件 (10) 5.2 确定工序十三对刀装置 (10) 5.3 确定工序十三加紧机构 (10) 5.4 夹具体简图 (11) 参考文献 (12)

拨叉零件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2011 ~ 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学号 题目拨叉零件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2011年12 月19 日~2011 年12 月25 日 目录清单 序号材料名称资料数量备注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2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3 课程设计图纸 2 4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 5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0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0901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拨叉零件设计 完成期限:自2011 年12 月19 日至2011 年12 月25 日共 1 周 内容及任务一、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拨叉材料HT200;铸造圆角R2~3;拨叉头高50mm,外圆φ40mm,内孔φ25mm; 拨叉脚内表面R25,外表面R35;凸台高25mm;凸台半径10,凸台孔径φ8,孔深15mm 中心距93.75mm。 二、设计基本内容: 对零件(中等复杂程度)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件;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每个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张;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 (3)设计说明书一份。 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2011.12.19-2011.12.20 熟悉课题、查阅资料;零件分析,画零件图2011.12.21-2011.12.22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2011.12.23-2011.12.25填写工艺文件;编写设计说明书2011.12.25交课程设计并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王先逵主编(机械工程出版社)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徐学林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上邓文英宋力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属工艺学第五版下邓文英宋力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拨叉夹具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示例及相关内容讲解 图2-1、图2-2分别为某拖拉机用拨叉零件的零件图和三维图样。已知:零件材料为45钢,重量为4.5kg,年产量Q=8000台/年,m=1件/台。试为该拨叉零件编制工艺规程。

第一节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一、 零件的作用 该拨叉应用在某拖拉机变速箱的换档机构中。拨叉头以30mm φ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销钉经8mm φ孔与变速叉轴联结,拨叉脚则夹在双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拨叉脚拨动双联变换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换档位,从而改变拖拉机的行驶速度。 该拨叉在改换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 叉脚两端面、叉轴孔0.021 030(7)mm H φ+和锁销孔00.0158mm φ-,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 重点予以保证。

二、 零件的技术要求 1.示例 该拨叉的全部技术要求列于表2-1中。 该拨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实现换档、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叉脚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淬火处理,硬度为48~58HRC ;为保证拨叉换档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 0.021030mm φ+的垂直度要求为0.1mm ,其自身的平面度为0.08mm 。为保证拨叉在叉 轴上有准确的位置,改换档位准确,拨叉采用锁销定位。锁销孔的尺寸为 00.0158mm φ-,且锁销孔的中心线与叉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要求为0.15mm 。 综上所述,该拨叉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定较合理,符合该零件在变速箱中的功用。 2.相关内容讲解——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 对零件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掌握零件的结构形状、材料、硬度及热处理等情况,了解该零件的主要工艺特点,形成工艺规程设计的总体构想。 2) 分析零件上有哪些表面需要加工,以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热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明确哪些表面是主要加工表面,以便在选择表面加工方法和拟定工艺路 表2-1 拨叉零件技术要求表

CA6140拨叉831003说明书蚌埠学院课程设计.

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学院:蚌埠学院 专业(班级):1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作者(学号):(515011110) 指导教师:业红玲 完成日期:2016年12月16日 蚌埠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引言 (1) 1 零件的分析 (2) 1.1 零件的分析 (2) 1.1.1 零件的作用 (2) 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2 工艺规程设计 (2)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2.2 基准的选择 (3) 2.2.1 选择定位基准 (3) 2.3 制定工艺路线 (4) 2.3.1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引言 此次设计任务是对拨叉 C 零件的加工工艺、夹具以及拉刀设计,该工件由于上端面和底槽均与花键孔中心有位置关系,因此在工序安排上,先加工花键孔,再通过花键孔定位加工底槽和上端面,最后攻螺纹孔,其中各种夹具均采用专用夹具,由于该零件的尺寸小,所需的夹紧力不大,因此都采用手动夹紧,它的机构设计简单、方便,且满足夹紧要求。 夹具设计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教学的基本训练科目,在毕业设计中占极其重要的位置。夹具结构设计在加深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加强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拨叉的夹具设计能很好的综合考查我们大学几年来所学知识。本次所选拨叉的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拨叉工艺路线的确定,夹具方案的优选,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以及拉刀设计,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等。夹具是工艺装备的主要组合部分,在机械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夹具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夹具设计方式已成为企业中产品快速上市的瓶颈,各企业迫切需要提高夹具设计的效率。

课程设计拨叉(831005)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生产纲领:中批生产 内容:1.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2.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张 3.工序卡片一份 4.毛坯图一张 5.零件图一张

目录 前言 (3) 一、设计目的 (4) 二、零件的分析 (4) 1零件的作用 (4) 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 三、工艺规程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5) (二)基准的选择 (5) (三)制定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四、设计心得及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前言 通过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于一体(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加工工艺规程。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在此表示感谢!

一. 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 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宽度1812 .000+mm 和83.000mm 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 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所 以,宽度为1812.000+mm 和83.000mm 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2、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1)以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 这一组面包括?2523.000+mm 的六齿花键孔、?228 .200+mm 花键底孔两 端的2X150到角和距中心线为27mm 的平面。

拨叉831002夹具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前言 (2)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以及生产类型的确 (3) (一)零件的用途 (3) (二)零件的技术要求 (3) (三)审查零件的工艺性 (3) (四)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4) 二、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4) (一)选择毛坯 (4)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4) 三、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5)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5) (二)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5) (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6) (四)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 (五)工序顺序的安排 (6) (六)确定工艺路线 (7) 四、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8) (一)机床设备的选用 (8) (二)工艺装备的选用 (8) 五、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8) 六、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10) (一)切削用量的计算 (10) (二)时间定额的计算 (14) 七、夹具的设计 (22) (一)问题的提出 (22) (二)夹具的设计 (22) 八、课程设计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前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卡具”的工程实践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一部分专业课进行的。大学两年半年来对机械相关知识学习的一次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应该得到下述几方面的锻炼: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机械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由于能力有限,本课程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给予指导。

全套CA6140车床的拨叉831003--课程设计说明书1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拨叉的用途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 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 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 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宽度 为30mm的面寸精度要求很高,因 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 所以,宽度为30mm的面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拨叉的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 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及精度等 级 表面粗糙度R a m 形位公差 mm 拨叉左端面80 拨叉上表面30∥A 花键小径φ22+IT7 花键大径φ25+IT7 通槽上底面35 通槽内侧面18+⊥A 通槽下底面35 2×M8通孔φ8 φ5锥孔配件φ5

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拨叉形状、结构比较简单,通过铸造毛坯可以得到基本形状,减少了加工工序,又节约了材料。除了拨叉上表面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等车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拨叉上表面虽然加工精度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由此可以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选择毛坯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考虑到零件需加工表面少,精度要求不高,有强肋,且工作条件不差,既无交变载荷,又属于间歇工作,故选用金属型铸件,以满足不加工表

面的粗糙度要求及生产要求。 零件形状简单,因此毛形状需要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又因内花键较小,因此不可直接铸出。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公差等级 由拨叉的功用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IT10。 铸件重量 已知机械加工后波插件的重量为,由此可初步估计机械加工前铸件毛坯的重量为1kg。 零件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可知,该拨叉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 2.2.4机械加工余量 由铸件铸造类型为金属型铸造,因此加工余量等级选为F。 2.3绘制铸件毛坯简图

CA6140车床拨叉正文解析

目录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 1.1、零件的用途 (3) 1.2、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 (3) 1.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4) 1.3.1、以φ25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4) 1.4、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4) 二、确定毛坯 (5) 三、工艺规程设计 (5) 3.1.1粗基准的选择 (5) 3.1.2精基准的选择 (5) 3.2.2.工艺路线方案二 (6) 3.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7) 3.3.1.毛坯余量及尺寸的确定 (7) 3.4、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坏尺寸的确定 (8) 3.4.1钻φ25的孔加工余量及公差 (8) 3.4.2铣φ55的叉口及上、下端面 (10) 3.4.3粗铣35×3的上端面 (10) 3.4.4粗铣40×16的上表面 (10)

3.4.5铣40×16的槽 (10) 3.4.6切断φ55叉口 (11) 3.5、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3.5.1工序Ⅰ:钻、扩、粗铰、精铰Φ25孔 (11) 3.5.2.工序Ⅱ:铣φ55的叉口的上、下端面 (13) 3.5.3.工序Ⅲ铣φ55的叉口 (14) 3.5.4.工序Ⅳ:铣35×3的上端面 (14) 3.5.5工序Ⅴ:铣40×16槽的表面 (15) 3.5.6.工序Ⅵ铣40×16的槽 (15) 3.5.7工序Ⅶ:切断φ55叉口 (16) 3.5.8.工序Ⅷ:检验 (16) 四、夹具设计 (17) 4.1.提出问题 (17) 4.2.设计思想 (18) 4.3、夹具设计 (18) 4.3.1、定位分析 (18) 4.3.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8) 4.3.3、夹具操作说明 (20) 五.体会与展望 (21) 六.参考文献 (22)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课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课程设计 作业题目:机械拨叉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机制5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12月 21 日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清单 (03) 设计内容 (03) 原始资料 (03) 一、零件分析 (04) (一)零件的作用 (0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04) 二、工艺规程设计 (05) (一)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05) (二)基面的选择 (05) (三)制定工艺路线 (06)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08) 三、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四、夹具设计 (15) (一)任务的提出 (15) (二)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的设计计算 (15) (三)夹紧方案及装置的设计计算 (18) 参考文献 (21) 设计清单: 1、零件图 1张 2、零件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 4、夹具设计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1套

凌金锋拨叉831007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 (1)画零件图 (2)绘制毛坯图 (3)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4)选择夹具设计方案 (5)绘制某一工序夹具草图及零件图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原始资料:拨叉零件图831007,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语操作机构相连,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波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和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需要加工的表面: 1.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端面; 2.小头孔φ22mm以及与此孔相通的φ8mm的锥孔、M8螺纹孔; 3.大头半圆孔φ55mm; 位置要求: 小头孔上端面与小头空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打孔的上下断面与小头孔的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依次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CA6140车床拨叉813003零件的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学生: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大学工程学院机械系 201 年月日 目录

序言------------------------------------------------------------------------------------------------1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 1.1拨叉的用途---------------------------------------------------------------------------------1 1.2拨叉的技术要求---------------------------------------------------------------------------1 1.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1 2.确定毛坯制造方式和毛坯简图------------------------------------------------------------2 2.1选择毛坯------------------------------------------------------------------------------------2 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2 2.3绘制毛坯简图------------------------------------------------------------------------------3 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3 3.1选择定位基准------------------------------------------------------------------------------3 3.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 3.3加工阶段的划分---------------------------------------------------------------------------4 3.4工序集中与分散---------------------------------------------------------------------------4 3.5工序顺序的安排---------------------------------------------------------------------------4 3.6确定加工路线------------------------------------------------------------------------------4 3.7工艺过程卡---------------------------------------------------------------------------------5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5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7 5.1粗铣80×30面-----------------------------------------------------------------------------7 5.2精铣80×30面-----------------------------------------------------------------------------8 6.夹具的设计------------------------------------------------------------------------------------9 6.1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9 6.2定位基准的选择----------------------------------------------------------------------10 6.3夹具的组成-------------------------------------------------------------------------------10 7.参考文献-------------------------------------------------------------------------------------11 8.设计的感想与体会-------------------------------------------------------------------------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