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其核心是推动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及其带来的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带来了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和外国侵略的方式传入中国。

虽然当时的中国社会封闭,未能主动参与到这场工业革命中去,但工业革命带来的商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随着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资本的渗透,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引进西方的技术和机器生产方式。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吸收并不全面,影响有限。

但这次的冲击,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意识到落后就会遭受外来势力的侵袭,意识到工业革命对发展的重要性。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深远而重大,对于中国而言,虽然初次接触工业革命时未能抓住机遇,但也意识到了自身的落后和变革的必要性。

这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必须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推动自身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1.1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这一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末的英国。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各种能够提供更有效、更强大动力的机械装置。

在这一背景下,詹姆斯瓦特,一位苏格兰发明家,受到了前人的启发,开始致力于蒸汽机的改进工作。

瓦特的蒸汽机工作原理主要是将加热的水产生的蒸汽引入到一个密闭的容器中,使容器内的活塞做往复运动。

这一创新使得蒸汽机不再仅仅依赖于风力和水力,而是可以通过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来驱动。

这使得蒸汽机的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随着蒸汽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4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4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4次工业革命的内容4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四个时期内发生的一系列工业和技术变革。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引领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化,并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每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的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4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英国,并随后蔓延至欧洲和美洲。

它的核心是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由于蒸汽动力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革命的推动,这一时期的工业革命得以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著名的发明包括:蒸汽机、纺织机械、钢铁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煤炭和铁矿石的开采和运输,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引发了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的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191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的引入和应用。

电力技术实现了电灯和电力传输,内燃机技术推动了汽车、飞机和船舶的发展。

此外,钢铁生产和化学工业的进步也对工业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一时期,大规模的生产和组织变得更加普遍,垂直和水平整合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和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

该时期还见证了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和全球市场的形成。

第三次工业革命(1960年至今):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信息传输和处理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从而改变了工业生产、交通、通信和娱乐等方方面面。

这一时期,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数据的快速处理改变了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的看法。

互联网的兴起也使得全球市场进一步整合,并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

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正在进行中):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基因工程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这些技术的结合使得生产、交通、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能够学习和推理,进而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的决策过程中。

物联网的连接能力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城市、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等新兴领域的概念和实践。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开始的工业变革。

这一时期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变革。

1. 时间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1760年至1840年。

这一时期正值英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这段时间内,英国经历了农业革命、制造业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革命的重要发展。

2. 关键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机械化生产:利用蒸汽机、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机械设备,实现了农业、制造业和矿业的机械化生产。

•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从传统的水力和风力驱动向燃煤供能的能源转变。

•工厂体制:工厂体制的出现,将劳动者聚集在一起,实现了劳动力的大规模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的工业城市,吸引了农村地区的劳动者涌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中心的工业革命。

这一时期的工业革命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1. 时间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1871年至1914年。

这一时期正值美国和西欧国家在科技、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兴起和发展。

2. 关键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电力和化学工业: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以及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改善和创新。

•大规模制造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制造企业,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标志着工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交通和通信革命: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如蒸汽火车和汽车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报和电话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和人员的流动。

•城市化和国际贸易: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从18世纪末开始,持续到19世纪中叶。

这个时期以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为特征,对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依赖人力和动物力量,生产效率低下,产量有限。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制造业的兴起,一系列重要的发明和创新改变了这一状况。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蒸汽机的诞生,使得人们能够将燃料的能量转化为动力,推动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

这进一步推动了矿业、纺织业、冶金业等行业的发展,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纺织机械的发展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

最早的纺织机械是由手工操作改进而来的,后来又出现了自动化的纺织机械。

这种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不仅大幅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还降低了成本,使得纺织品得以大规模生产和流通。

钢铁工业的发展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钢铁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

随着冶炼技术的改进和炼钢方法的创新,钢铁产量大幅增加,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变革,也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业化的进程导致了人口的迁移和城市化的加速。

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

同时,工业革命也催生了新的思想和文化运动,如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总的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次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它以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为特征,使得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场革命对于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历史成果,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课件一、引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的一场以工业化为特征的革命。

这场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

本课件将为您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起因、影响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和创造。

二、背景和起因1. 农业革命的影响在18世纪初,英国进行了一场农业革命,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改进种植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这极大地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解决了人口增长的问题,从而为工业化奠定了根底。

2. 商业革命的崛起英国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经济支持。

商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催生了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成为了工业化的推动力量。

3. 科学技术的突破18世纪是科学和技术开展的黄金时期。

众多科学家和创造家通过他们的研究和创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是煤炭、蒸汽机和纺织机械的创造。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 经济方面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开展。

大量的机械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使得工业品的价格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2. 社会方面的影响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的加速。

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形成了工人阶级。

但与此同时,劳动条件恶劣,工人的生活水平低下,引发了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兴起。

3. 政治方面的影响工业革命削弱了封建制度的影响,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地位。

随着工业资本的积累,资本家阶级逐渐崛起,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

这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开展提供了土壤。

四、重要人物和创造1. 纺织工业的开展•詹姆斯·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创造了纺纱机,使得纺纱的效率大大提高。

•理查德·阿科莱尔〔Richard Arkwright〕创造了水力纺纱机,进一步改进了纺纱技术。

2. 煤炭和蒸汽机的应用•乔治·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创造了蒸汽机车,开创了蒸汽机车的时代。

三次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
2.影响: (1)经济: ①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 ④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 ⑤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德实力超过英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⑥能源结构,人、畜、风、水、煤——-电、石油 (2)政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②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③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的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④民主民族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3)思想文化: ①垄断主义 ②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观念 (5)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
4.特点: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2种趋势:①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②学科间的联系日益加深,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在综合性方向发展。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
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24]

简述四次工业革命的 重要标志和历史意义的内容

简述四次工业革命的 重要标志和历史意义的内容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标志: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简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工人阶级的贫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简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它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工业污染和能源消耗等。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的主导力量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生产的推动,它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

本文将重点讨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英国,时间跨度大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转变,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兴起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以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几个重要特点:1. 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蒸汽机的发明使得能源的利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依赖人力或动物力转向利用蒸汽能源。

蒸汽机的应用广泛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机械化。

2. 纺织工业的革新:由于棉花的进口增加和纺纱机械的发展,纺织工业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导产业。

纺织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纺纱和织布的效率。

3. 运输和通信的改善: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交通和通信方式。

蒸汽机车的发明使得铁路交通得以迅速发展,同时电报的问世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1. 经济变革:工业革命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逐渐被工业取代,工业生产成为主导经济的支柱。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劳动力流动,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2. 社会转型: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结构的改变,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入城市,城市工人阶级的形成。

城市化进程中兴起了工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使得工人权益得到了广泛关注。

3. 环境挑战: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燃烧煤炭导致了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下是几个重要特点:1. 电力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成为重要的能源,电气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机械化生产得以进一步提高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初中历史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本课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首先介绍了工业革命中的一些成就。

然后课文以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讲述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演进的过程。

二、设计理念
1.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世界历史已经不再陌生,所以在课堂上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质疑、动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设计思路:在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有效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发表观点的论坛。

因此我在设计和构思本课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着力于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识记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各领域取得的成就等基本史实。

(2)认识蒸汽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分析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学习分析,学生不断提高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等方法,对工业革命中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学生能逐步树立起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启发学生认识:伟大发明创造来源于亲手实验、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

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实拍中国高铁, 轰鸣声比飞机起飞恐怖, 时速破400眨眼消失在眼前》视频
提问:中国如今的发展可谓是了不起,我们的高铁发展让我们国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高铁、火车的前身是什么呢?它发明于哪一个时期?谁为它的发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高铁、火车的前身是蒸汽机车,它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史蒂芬孙发明的。

师: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
【讲授】师: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工业。

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诞生在哪个国家呢?
生:英国
设问:加入你是18世纪的一位英国商人,现在你想投资公场,你会首先考虑哪些因素?(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小组讨论五分钟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师总结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政局较稳定;
(2)条件:
①资本: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等,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工场;
教师讲述圈地运动:最早进行圈地运动的是地主。

圈地养羊对英国农业从小农经济到农业大生产起了推动作用,同时种草养羊也许更适应英国的自然环境。

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的近代化历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要解决市场和生产的问题,又进一步推动了圈地运动。

③市场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④技术条件: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⑤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多媒体展示)
师:(提问)工业革命什么时候最先发生于哪个部门?
生:时间:1764年(18世纪60年代)
部门:新兴的棉纺织业
故事导入珍妮机的发明:
(一)珍妮机的发明
时间:1764年
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特点:可同时纺出多根线
作用:大大提高了纺纱的功效
影响: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师:珍妮机纺出的棉纱很细,但很容易断,所以请同学们找出改进的一些纺纱机(从发放的卡片分别找到阿克莱特发明的水力纺纱机、克隆普顿发明的骡机)纺纱技术的提高就显得织布技术相对落后,于是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将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

师:棉纺织厂主要使用水力作为动力,因而大多都建在河流湍急的山谷里,交通不便,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枯水期就要停工,而冶铁、采煤等生产部门都需要一种适应性更强的动力机。

在瓦特之前的1705年,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

纽可门蒸汽机的缺陷:热量浪费太大,效率不高;只有简单的往复式线性运动。

所以再加上最初发明的工作机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所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二)蒸汽机和铁路交通的发展
原因:最初发明的工作机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时间:1782年
人物;瓦特
范围:大工业普遍适用
意义: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过渡: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机车和第一艘蒸汽轮船。

1、火车
发明: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作用:不仅能运货,也能载客,极大地便利了屋子和人员的流动
影响:
(1)火车出现后,英国掀起了兴办铁路交通舍业的高潮
(2)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已经建成了一个相当有规模的铁路网过渡:如果说征服陆地的是铁路,那么征服海洋的则是轮船。

2、汽船的发明
时间:1807年
发明者:美国人富尔顿
名字:克莱蒙特号
影响:把世界各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
1、工业革命的结束
师:纺织大的动力,而冶铁、采煤等生产部门需要更大的动力,所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然而铁、矿灯资源又需要大规模的运输,所以史蒂芬发明了蒸汽机车,这些发明都在逐渐的取代手工工场,所以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个新的行业——机器制造业诞生了,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3、工业革命的扩展
(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前半期,工业革命传播到发过、德国、美国等国家。

(2)1870年后,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化运动。

4、工业革命的影响
积极影响: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促进;额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生产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和便捷。

大众消费品极大地丰富了市场,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社会人口快速增长。

这一切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消极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

工业革命后,社会上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越来越富,无产阶级却日益贫困。

两大阶级的队里和斗争日益明显和尖锐。

过渡:虽然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有没有消极的作用呢?(思考讨论)
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问题
做法: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师:我们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英国的工业革命加速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但是却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一些巨大的伤害(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被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中国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师:当时的英国为什么要选择来侵略中国呢?生:因为中国落后,科技不发达。

七:教学总结
工业革命留给我们的启示:
1、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2、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4、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
八、板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珍妮机的发明
(二)蒸汽机和铁路交通的发展
(三)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
1、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
2、工业革命的影响
3、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