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1]

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1]
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1]

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热柘华侨中学谢松柏

当今社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学习也是如此。面对升中的压力,欲想取得进入高中的入场券,就必须竞争。在竞争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做学习的强者。

青少年的竞争不同于成年人的竞争,成年人的竞争常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参与竞争的双方往往排斥对方以争得自己的立足之地。这种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而青少年主要是在学业等方面的竞争,其本质特征是建设性、发展性、提高性竞争。这种竞争的基本方向是“双赢”,是共同提高,其最终结果是促进优胜者更上一层楼,激励中游者后来者居上,鼓励暂时落后者奋起直追,使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竞争,对于中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么老师怎样引导学生竞争?学生怎样去竞争?以什么方式去竞争?下面是本人的几点做法:

一:渗透竞争意识

首先,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本人通过班会及团活动、所学知识、各种信息以及动物世界中存在的竞争情况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里优胜劣汰是实实在在的。在各种科学竞相崛起的今天,没有竞争意识,没有拼搏精神是要落后淘汰的。其次,增强“荣誉感”,强化竞争意识。有意识地把个人的言行与班级、学校的荣誉感连在一起,使人人都希望多为集体增添光彩,不为集体抹黑,从而强化集体竞争意识。

二:寻找一个恰当的竞争对手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利用中学生这种心理,在班级中开展了“我要比他强”的活动。选择竞争对手是最关键的。学生往往选择班级最优秀的同学作为竞争的对手。由于差距大,加上中学生的毅力不强,竞争往往是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本人给他们提出两条参考意见:竞争对手应是某一方面比你略强的;竞争对手与你的差距不要过大。例如选择班中排名相近的同学去竞争。这样学生选择的竞争对手就比较实际了。学生与对手竞争起来才能真正起到竞争的作用。

三:创设各种竞争方式

单一的竞争学生出现失败的机会较大。所以,竞争不能单一,要多方面的。例如经常采取男同学与女同学比;小组与小组比,四人背书小组比;同桌与同桌比,班干部之间比等形式,鼓励竞争,用“比”促“劲”。在让学生竞争的过程中还要大力表扬胜出者,让其产生自豪

感,促进其带动其他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还应把学生竞争的结果画成曲线图,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不足和取得的进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不但要在学习上竞争,其他的非学习活动也要竞争,例如出墙报的竞争,清洁的竞争等。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勇于竞争,敢于表现自我的热情。

四:要做好学生竞争胜负后的工作

作为班主任,要对竞争的胜出者进行大力的表扬。例如,发奖状,奖作业本,加德育分等,让学生觉得自己辛苦拼搏,竞争战胜对手是有价值的,使他们产生成功感与荣誉感,从而更进一步地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而对于竞争的失败者,我们也不能放弃他们,而是帮他们分析其中失败的原因,并为他们寻找一个更适合的竞争对手,再次激励他们奋发,进步。

本学期通过以上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竞争,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基本上能做到勤奋好学,努力拼搏。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如何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如何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摘要:时代在发展,科技也在发展,这些发展都离不开教育的影响。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教育的发展,教育即人才,科技与人才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人才,谈何发展;没有教育,谈何人才。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教育的发展,现如今中国的教育快速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浅析了影响一年级养成习惯的因素:1本身性格,2家庭教育,3方法不当,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抓好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供大家借鉴:1以身作则,示范教育;2制定口令,规范行为;3激励学生,自觉遵守;4家校合作,共同监督; 关键词:教育、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以看出养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那么,养成教育是什么?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作为一名担任了一年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我可以直接感受到拥有良好习惯的学生他能更快的学会一些东西,而没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则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入校门,他们什么都不懂,天性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思维逻辑能力还没有发展,行为习惯知识淡薄,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们养成不好的习惯。那么,影响学生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本身性格 一年级的学生入学时大部分年龄是7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没有经过任何色彩的混合。他们保持着最原始的天性。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这种天性很可爱,但有时候这种天性却是影响他们养成教育的一个阻碍。这个时期的儿童天性活泼,不受约束,自制能力差,思维逻辑能力还没有发展。这种天性促使他们很难长时间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并且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语言能力并不发达,因而一年级的学生喜欢用肢体去表达他们的想法,所以养成了非常好动的行为习惯。例如上课听讲时,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们在座位上坐好,但是一年级的学生们很难维持这个状态,他们不能像高年级学生一样一节课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年级学生上课喜欢走动,喜欢说话等等一些行为都是跟自己的性格有关。这个时候,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行为会慢慢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二〃家庭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于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家长本身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教育,使他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并且还给他们做了错误的引导与示范,很有可能会是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而这种不好的习惯带入到学校里

学生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

学生养成教育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九八八年一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与会者无不诧异,“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老人接着平淡的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可反观我们,同学们身上有许多不良习惯,下面我把平时观察的现象列举一二: 1、不少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上学之前形成的某些不良习惯,如顺口说粗话、大声喊叫、见人爱动手动脚等,尤其我看到的是平时两操和集会时的纪律,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不良习惯。 2、观念模糊。例如有些同学把遵守纪律看成是软弱怯懦,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损坏公共财物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打架看作是“行侠仗义”,对同伴好友的违纪行为不加劝阻而提供方便。这些都是是非观念不明,爱憎情感不强的具体表现。 3、明知故犯。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较为少见,而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却表现明显。高年级学生熟悉纪律要求,也知道这些要求合理正确,但他们拒绝接受纪律的约束,对老师提出的纪律要求很反感,认为老师小题大做,吹毛求痴,从而抱着对抗的情绪,有意不遵守纪律。例如:乱丢乱扔现象、晚就寝吵闹现象(八年级女生尤其严重)、校内骑车现象、寝室停放自行车现象(九年级同学)。 5、品质不良。少数高年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黑白颠倒,感情冷漠,时常发生打架斗欧现象,还有吸烟、喝酒等行为,特别是有部分学生携带管制刀具入校,这已不是一般学生违纪的问题,而是临近刑事犯罪的边缘,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如不及时认识问题,作出悔改,其发展前途很可能会走向犯罪。 那么我们中学生应培养哪些良好习惯呢?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作出如下强调: 1、礼仪习惯。具体表现有: ①要做到语言文明; ②尊重长辈,听从父母和老师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③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④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⑤关心父母,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遇见老师要主动问好,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⑦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⑧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⑨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这样你才会充满学习的激情,才能与老师更好的沟通,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成绩。 ②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提前预习,是培养我们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③专心上课的习惯 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才能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 ④.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⑤.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学会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⑥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⑦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⑧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⑨复习归纳的习惯

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一、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实施措施小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竞争,什么时候竞争,该怎么竞争,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竞争,给学生铺好垫子,让学生学会竞争,我们要从很多方面来帮助学生。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供机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主要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竞争,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 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星星评价的激励功能,为了给他 们提供竞争的平台,我在教学中还开展了许多游戏活动,比赛之前首先讲明这次游戏比赛的评比及奖励办法,如:做得最好的一组的每人发2 颗星星,第二名的发一颗星星。这样,使学生对努力争取星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才讲解游戏方法、规则、要求以及注意事项,这样学生认真听讲,很快就明白了方法规则;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开始合作进行比赛,他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非常努力,非常认真,把每个游戏都做得很好,因为做得好的组会非常光荣,那么教学效果自然也就达成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巧用星级评价法,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安全、顺利、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通过各种措施鼓励 学生参与竞争,鼓励是好事,但是,如果盲目地鼓励学生竞

争,却没有让学生了解到竞争的意义,恐怕这种鼓励非但不会起到推进作用,还会导致学生为了得到鼓励而恶性竞争。 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竞争中要学会宽容 现实生活中,部分在竞争中失败的学生,往往会流露出不高 兴的情绪,会对获胜的一方充满敌对情绪,表现为不再和对方交朋友,甚至怂恿别的伙伴孤立他。这点也反映出这些学生还未能积极、正确地面对竞争,教师要教育学生在竞争中应学会宽容,让学生明白竞争不应该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 2. 竞争中的挫折与心态 在竞争中,没有常胜将军,没有哪个人能在各方面都次次取胜。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失败和挫折,在每次竞赛结束后,我都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对那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结果以失败而告终的学生,我们在批语中要对他的努力给予真诚的肯定与赞赏,鼓其斗志,并坦诚地指出造成失败的各种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的指点,学生愿意接受。经过一个阶段的心理调整,绝大多数经历了失败的学生会告别过去,以全新的姿态投入新的竞赛中。 在平时教学中,作为班主任,我在管理班级上更注重培养学 生的竞争能力,在班集体建设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求思上进、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无论是学校活动的开展,还是各级各类的比赛,我班都能脱颖而出,中等生的成绩好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49个好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49个好习惯 ——怎样做★好父母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堂习惯 我忍不住要和同桌说话…………………让孩子上课认真听讲 我总是不敢回答问题……………………让孩子学会积极发言 妈妈,我忘带橡皮了……………………让孩子带齐学习用具并知道爱惜 老师,这个问题我不明白………………让孩子学会虚心学习,不懂就问 我被罚站了………………………………让孩子主动遵守课堂纪律 我今天挨老师的批评了…………………让孩子经得起批评 我数学分数总比语文分数高……………让孩子均衡发展不偏科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妈妈,我不会拼,你帮我拼吧…………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爸爸,我检查完了………………………让孩子学会细心检查不马虎 我晚点儿做作业行吗……………………让孩子明白作业是不能拖拉的 豆豆让我抄她的…………………………让孩子远离抄袭作业 写字工整有什么用………………………让孩子写作业字迹工整 苹果—→apple…………………………让孩子每天读一读英语 星期五,我们学了………………………让孩子回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妈妈,今天我们读什么……………………让孩子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我不知道……………………………………让孩子学会一些阅读的技巧 如果乌龟和兔子再来一次赛跑会怎样……让孩子在阅读后大胆展开想象

为什么燕子要到南方去过冬………………让孩子边读边探索 我给你讲个特别好听的故事吧……………让孩子学会复述 今天能不能不读书啊………………………让孩子坚持每天阅读的习惯 爸爸,以后我和你一起看报纸吧…………让孩子通过更多途径阅读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 火锅为什么这么辣…………………………让孩子学会运用多个感官获取知识爸爸,我给你出个脑筋急转弯

数学(心得)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论文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一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现” 的数感真实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体验生活,在生活实例中启蒙数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1、养成教育,始于细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德育教育根本任务的基本阐述。从教以来,我始终遵行陶先生这一朴素教育思想,立志让每个学生,通过天天求知,日日求真,成为大写的人、高尚的人、“四会”的人,成为真人。 求真的核心是习惯养成,求真的起点是求细做小。面对多属独生子女,思想尚不成熟,志向远大模糊,良好习惯尚未养成的现代中学生(我们的养成对象),班主任德育工作最原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实抓细节教育。让每个学生,心如明镜,勤扫小屋;不好高骛远,不求大弃小;关注生活中的每一细节,做好身边的任何一件能够做好的小事;追求细心、细行和细德。 2、教人求真,自己先做真人。 “重细”是理念和态度,“善细”是教师的诗外工夫。善细的结果未必能事事如愿,善细的过程一定真实而感人。 陶行知说:“教人求真,先做真人”。真的班主任,敢于直面微薄的待遇,敢于正视“非优”的考验,我行我素教人求真,兢兢业业常抓细节,这是怎样的殉道者和幸福者。 我虽不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但我愿放弃冲天的志向,

以恬淡心态和求实的作风,引导学生做好细节! 3、养成教育,成于细节。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终身受益。我围绕求真目标,实抓细节养成。现将一月中细节教育的点滴,汇报如后。 首先,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落到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第二,如何做好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①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我班充分班队课、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活动。 同时,也使老师们认识到,养成教育不是校长、德育处、

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doc

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养成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一直受到 学术界的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养 成教育的研究也越发深入;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1: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 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

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2: 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为我们留下了众多文明礼仪。文明的快车已经驶入二十一世纪的轨道,文明礼仪已经成为了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表现。)在学校来讲,礼仪是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部分。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现代社会人才规格提出的客观要求,礼仪风范直接关系着大家未来的就业、升迁。文明礼仪是社会交际活动中的润滑剂,是一种柔韧的智慧,它能尽量减少人际交往中的摩擦系数,增进相互间的友谊、尊重和信任,从而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大学校园是我们大学生的家,是由一个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学生等构成的一个小环境,小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是快速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班会首先就文明的含义展开讨论,很

班主任 - 通过达标争章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班主任- 通过达标争章培养学生正确的竞 争意识 导读:本文班主任- 通过达标争章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十多年前,一位法国的资深记者来中国访问,中方的一位知名人士问他:“现在的法国孩子在想什么?”这位记者回答说:“他们在想如何占领空间。”听者哗然。那么,时过十余载,中国的孩子在想什么呢?他们想的最多的恐怕是如何考取重点学校。相距十年,两国儿童表露出的是两种不同的竞争心态:前者是寻求共同发展的、超脱了竞争的竞争;后者是低层次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距离二十一世纪越来越近,科技的日益发达,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趋向,摆在我们的孩子面前的是日益激烈的竞争,竞争能力已成为下世纪人生存能力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笔者曾做过一次心理调查,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当班中有一位成绩不如你的同学连续三次考试成绩比你好,你心里会怎么想?近五分之一的同学的回答是:可能是他运气好,也可能是老师批错了;近五分之一的同学说的是:这样看来我没他聪明,我不如他了;也有近五分之三的同学写道:课后我要向他讨教一下学习方法,下一次考出好成绩。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学生纷繁的竞争中已滋长了妒忌和消极这两种的畸形竞争心态,其中妒忌的危害最为严重。如何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竞争心态,去参与深刻广泛的竞争已成为教师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达标争章活动为我们全体教师提供了研究这一课题的充实空间。下面我就争章达标活动的定、争、考、颁四个环节来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一、自主定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找差距,自定目标,避免在争、考、颁过程中出现消极思想。 定章是争章活动的第一环节,原来的由大队部统一定章的做法已日显其不科学性,由于争章内容过于集中,极易造成在整个争章过程过程中学生的盲目攀比,从而产生变态竞争。这里可以采用“少必多选”的方法,即少定必修章,多定选修章。具体做法:(1)每学期初,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定一枚必修章,然后选取一定数量的选修章,再结合地区、学校特点增设多枚选修章,如科技、体育、艺术、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兴趣章,以供学生选择。(2)展示奖章,全面发动宣传。教师将所在年级制定的奖章向全体学生公布,并组织学习各枚章的争章细则,帮助学生确定目标,制定争章计划。(3)自由选章。通过学习之后,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弱项自己选择争章内容。由于选修章的数量较多,选择性强了,所以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找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选修章。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独立自主性,争章就避免了单调划一,帮助学生在起始阶段就树立起信心,将消极竞争心态的产生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点。 二、集体争章。通过自由发展和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共同进步的

一年级小学生应该培养的六个良好学习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应该培养的六个良好学习习惯 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有一个适应和转换的过程,此时,已经从以玩为主转到以学为主的阶段,在此后的一年内,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重中之重,这个阶段学习是很轻松的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于做好了坚实的基础。而这时也是年轻的父母最不重视的时候,只因父母不晓得,缺乏这方面的意识。通常经过了几年的学习,还是做作业太磨不认真,就是因为此时没有接受良好的训练。只因习惯是一种能量,如果不能及时的拥有,后劲显然就不足和艰难。以下是在几个方面提出的建议,当然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有所侧重就能达到目的。 一、培养孩子集中精力做事情的习惯。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要求孩子专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可以采用让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培养他们集中精力,如: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经过训练,现在孩子回家后很快集中精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家长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强求孩子读书很难以理服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如果孩子不喜欢看书怎么办,这需要家长们的耐心。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小学一年级还是幼儿园的延长教育,所以家长说给他听、念给他听是有必要的,最好念孩子自己想看的故事书给他听,不要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选择,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多半讨厌看见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家长可选择适合幼儿的图画书,字体要大一点的,可以先把故事中的部分情节念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读,并鼓励孩子把读后的感受说出来。无论孩子最后说的如何,都对他表扬和肯定。长此以往,阅读终将变成孩子的日常习惯。 三、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不要认为书写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得训练写字,家长可以准备一个日记本,当孩子放学后向家长叙述:妈妈(爸爸),今天在学校时,既使只是很简单的几句话,也要鼓励他写下来,慢慢的,可以问他:为什么这样呢?你怎么想?老师怎么说?等等,让孩子渐渐将文章扩大,加长。一年级的孩子喜欢使用学过的文字写字,看过之后家长要夸奖孩子、鼓励孩子、并慎重地保存起来,这有利于培养孩子认真书写,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习惯。在学校老师也是这样来培养学生的,作业不多,但要求工整认真。 四、培养孩子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不妨把各科教材分颜色包书皮,以达到易分辨和养成有条理的目的,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五、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培养学生数感教学的几个方法-模板

培养学生数感教学的几个方法 《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感的具体体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集中表现为:对知识的充分感知,对思维训练的快速反应,对个性教养的深刻感受。在活动中,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情境能反应迅速、准确、敏捷和思路简缩,能自然地运用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因此,对小学生培养数感是项重要的任务。怎样培养数感呢? 一、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在表达与交流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讲“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图示为: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有7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了多种方法,有的说1升700毫升;有的说升;有的说1700毫升;有的说

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经验交流材料 新集小学王俊富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虽然已经干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但接到这个任务时仍然感到措手不及。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一种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白纸,等待着我们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容。 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作为人民教师,我认为:没有博大的爱,则没有属于所有孩子的教育;没有深刻的爱,则没有成功的教育;没有艺术的爱,则没有幸福的教育。当教师就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印度有一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一年级小孩子刚入学,这种全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还不适应,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时刻提醒他们,让他们懂得在学校里就要遵守学校的制度。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窗台的洁净。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注意用眼卫生,节约用水等。 1、利用儿歌形式对他们进行习惯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孩子是在儿歌中长大的,儿歌琅琅上口、简单易记,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为了提醒学生课前要做哪些准备,可以告诉学生:“上课铃儿叮当响,我们快步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整齐,静等老师把课上。回答问题先举手,坐姿端正声音响。”为了提醒学生上课的坐姿,可以告诉学生:“头正身直两肩平,两腿放在桌正中,五指执笔姿势正,三个‘一’字要记清”等。 2、利用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童话、寓言、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比一味地说服教育奏效很多。针对学生上课易溜号情况,学习课文《窗外小鸟轻点叫》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排除课堂干扰,使学生懂得上课要不受外界干扰,专心听讲;在学习课文《轻轻地走路》时,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轻轻地走路,才不影响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组织机构 养成教育工作由学校领导来指导,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 组长:唐玉洋 副组长:黄月华 组员:钱伟、江海洋、赵晓慧、王新宇、罗兆 三、养成教育具体内容 1、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2、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3、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四、达到目标 (一)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达到目标 1、学会倾听的习惯 (1)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能给予积极的评价 (4)能仔细倾听老师讲解。 (5)能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 (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课前能预习,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 (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能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3)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教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 (1)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 (1)边读边想、圈点勾画。 (2)和书交朋友,广泛阅读。 (3)不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5)早到后能设法早读。 (6)常写读书笔记,注重知识的积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工整,作业、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3)文字和符号规范,格式美观,符合老师的要求。 7、自评互评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能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鼓励自己与他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 (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实践的习惯 (1)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 (2)工具准备充分,不丢三落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在校时能完成作业再去玩,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即时订正。(2)尽早完成家庭作业,睡前交家长检查。 (3)睡觉前对当天学习的主要内容能进行回忆。 (4)认真完成,并仔细自查作业。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达到目标 1、举止文明的习惯 (1)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能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时,态度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 常州路小学陶雪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争会显示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集体,失去竞争就会陷于瘫痪状态,一个人如果缺乏竞争意识,就不能充分发挥主体自我的能动性,容易产生惰性,养成依赖思想和等待思想,不懂得应该领先自己去创造生活,不懂得应该靠自己干一番事业。只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集体或个人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的奠基阶段。它为人的身心多方面发展打基础,为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打基础。为人的身心潜力充分发展打基础。故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因此,我在教学中,我处处、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开拓和创新精神。 我是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选择竞争目标。竞争目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竞争意识的激发,只有恰到好处的目标,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恰到好处的目标,既不能让人垂手可得,也不能让人望而怯步,而应该是让人经过一番努力,即必须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舞斗志。在目标的选择中我采用层层提高的原则。 竞争目标有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 (一)集体目标。集体目标是,某一个集体的学生共同努力追赶的对象,选择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的组强的班为竞争目标,有利于在竞争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个体目标 1、以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优秀学生为竞争目标 班级不少学生身上凝聚着许多闪光点,有的刻苦好学,有的助人为乐,有的意志坚强,有的严守纪律,有的------这些学生自然成了他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况且,目标就在眼前,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受其熏陶、感染激发学生直追猛赶。 2、以自我为竞争目标 小学生人人都想当一个好孩子。引导学生以旧的自我为竞争目标,实际上是让小学生自己解剖自己,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断地和旧的自我挑战。战胜自己的缺点,形成一个全新的自我。学生在次次的超越中,逐渐完善自己、改造自己。 3、教师为竞争目标 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教师是伟大的,崇高的,是孩子们依赖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教师成了他们的竞争对象,和教师争高低,吸引力多大,他们怎能不跃跃欲试呢! 二、充分为学生创造竞争机会。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种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三天五日之功。它需要日日时时的熏陶、铸炼。要让竞争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必须时时让学生长期处于竞争的氛围中。因此我在教学中,处处时时为孩子创造竞争的机会,让其在不自觉中愉悦地参与竞争。 (一)让竞争意识在课堂中萌发。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中度过。让竞争走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讲授新课、复习巩固等每一个环节都为学生创设竞争机会。比坐姿,学生个个挺直了

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 ——家长学校讲稿 一、行为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一个人的坐姿显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处。对人的眼睛也是一种享受。要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逐步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让学生坐时腰挺直,两脚平放在地上,“眼离笔尖一天,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正所谓“坐如钟”这样既稳当、美观又科学。 (二)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以亲善、礼貌而著称于世,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友好和尊重的桥梁,反映出人的道德品质,俗话说“观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人”。 所以,对小学生礼貌习惯的培养要从一年级就开始。要让一年级小学生知道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对别人有礼貌。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伤残病、老人等要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并且,为了让学生养成的礼貌习惯得到以巩固,我在班上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回到家对家人说一句或几句自己以前没有对家人说过的礼貌用语,像“请妈妈为我检查一下作业”。之类的话。用这样的办法来让一年级小学生从点点滴滴中懂得并初步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三)养成爱卫生的习惯 爱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因此一定要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爱卫生的习惯,就不仅仅成为一句口号,而是必须见诸行动的具体事实。可以让一年级孩子从最简单的做起,不乱扔垃圾,将上课用的废纸用一个塑料袋装起来,下课后倒入垃圾桶。可以为孩子准备一块擦布和一卷卫生纸,分别用两个塑料袋装起来,擦布用来洗碗,卫生纸用来擦桌椅,正是在他们擦桌椅、洗碗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要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是不容易的,要保持这种环境、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必须爱卫生,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四)养成勤劳的习惯 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现在的孩子更是生活得相当优裕,根本不知怎样做是“勤劳”,“节约”又为何物。 在学校里,我们老师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具体落实到每天的清洁扫除中,扫地擦地、擦黑板、擦窗户、擦桌椅等;在家里,我们家长要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几点体会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几点体会 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极其重要的。 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说,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起联系的桥梁。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与要求,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些构成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和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任务。同时,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表明,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是经过学生对具体情境的数量及关系的感觉、感知及情感体验的结果。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在生活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会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如“数铅笔”一课中,请学生说说一小把瓜子可能有几颗。学生估计:30颗、18颗、25颗、10颗……。学生的这些估计是没有什么正误之分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而发展数感。 再如“估一估量一量”中,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步长和一丈的长度是多少?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一下10米、50米、100米的距离?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教室长、宽、高各是多少?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又是多少? 教学中有必要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有个正确的认识。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可能是100个;一把小棒不可能是5根;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不可能是2米;爸爸的年龄不可能是80岁……。这样有一定的现实感悟,也就会有了一些正确的认识。 二、在表达交流中形成数感。 让学生学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体现。如每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用数来描述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再如请学生写一写(说一说)数学日记,如有一位学生写到的:今年我7岁了,我是1(2)班的学生。又如一个学生写到的:我家里有4个人,妈妈今年30岁了,爸爸比妈妈大3岁……等。

2020-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得体会1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

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