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要因分析图

合集下载

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图
作业者(Man)
是否遵守标准? 作业效率是否良好? 是否具有问题意识? 是否具有技朮? 是否具责任感? 是否具有经验? 是否具改善适当? 是否具改善意识? 人际关系是否良好? 健康状况是否良好?
人、机、料、法、环、测(5M1E)
机具、设备(Machine)
是否能负荷生产能力? 是否具备制程能力? 有无充分点检? 保养、加油是否适当? 是否时常故站障、停止? 精密度是否足够? 是否发生异常? 机具配置是否适当? 数量是否过多或过少? 整理、整顿如何?
层次原因 (4) 在鱼骨图中标出必要信息
注意事项:
利用5个为什么进行追踪原因 (5WHY,为什么产品泛白)
特性要因图的使用
(1) 问题的整理 (2) 追查真正的原因 (3) 寻找对策 (4) 教育训练
绘制特性要因图应该注意的事项:
(1) 绘制特性要因图要把握脑力激荡法的原则,让所有的成员表达心声 (2) 列出的要因应给予层别化(4M+1E) (3) 绘制特性要因图时,重点应放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并且依照
脑力激汤术构想十大原则(BS)
不要批评构想 欢迎自由联想 创意越多越好 欢迎搭便车,利用别人的灵感刺激创意 不要太早下结论 讨论要力求集中,针对某一问题 破除阶级尊卑的意念,无拘无束一起讨论 将提出的意见,利用特性要因图一一记录下来 不要以个人冒充大家的意见 想出来的创意,要加以整理评价运用
人、机、料、法、环、测(5M1E)

(1)决定问题的特性 特性要因图之画法
什 么
(2)画一粗箭头,表示制程

(3)原因分类成几个大类,且以 圈起来---中骨

(4)加上箭头的大分枝,约60°插到母线--子枝

(5)寻求中、小原因,并圈出重点

QC七大手法详细介绍

QC七大手法详细介绍

目的
01
记录数据
查检表法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数 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分析和 处理。
找出问题
02
03
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 发现异常、偏差和问题,进而找 出问题的原因。
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解决方案,并采取措施进行改 进和优化。
使用步骤
1. 确定目标
明确查检的目的和范围,确定需要记录和分 析的数据项。
3. 数据分析
对各层数据进行分别分析,可以 使用统计分析、图表等方法来揭
示各层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02
2. 数据整理
将原始数据按照分层标准进行整 理,将相同类别的数据归为一层

04
4.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 呈现出来,以便于决策者和其他
利益相关者理解和使用。
05
散布图法
定义
散布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散布图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 方法。
对整个查检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优化 查检表和方法。
04
层别法
定义
层别法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 准进行分层,以便于对各层数据进行 分别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层别法是一种数据整理技巧,通过对 数据的分层,能够将复杂的数据结构 化,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目的
识别不同类别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通过将数据分层,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别数据的分布和特征,进 而发现其内在规律和趋势。
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
分层后的数据更易于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发现不同类别数据之 间的差异和关联。
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
通过分层处理,可以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 的效率。

:特性要因分析图

:特性要因分析图

第5章:特性要因分析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 )一. 前言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予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

简言之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特性)的诸多原因(要因),以有系统的方式(图表)来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某项结果的形成,必定有其原因,设法使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这概念是由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首先提出的,《特性要因图》又因是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又称“石川图”。

其主要目的在阐明因果关系,亦称“因果图”,因其形状与鱼骨相似,故又常被称呼为“鱼骨图”。

二.1. 原因追求型:以列出可能会影响制程(或流程)的相关因子,以便进一步由其中找出主要原因,以此图形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2.对策追求型:此类型是将鱼骨图反转成鱼头向左的图形,目的在于追寻问题点应该如可防止,目标结果应如何达成的对策,故以特性要因图表示期望效果(特性)与对策(要因)间的关系。

三. 如何绘制特性要因图1. 确定特性:在未绘制之前,首先须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为何?一般来说,特性可用零件规格、帐款回收率、制品不良率、客户抱怨、设备停机率、报废率等与品质有关或是以和成本有关的人事费、行政费等予以展现。

2. 绘制骨架,首先纸张或其他用具(如白板)右方划一“□”填口决定的特性,然后自左而右划出一条较粗的干线,并在线的右端与接合处,划一向右的箭头。

3. 大略记载各类原因:确定特性之后,就开始找出可能的原因,然后将各原因以简单的字句,分别记在大骨干上的“□”加上箭头分枝,以余度约600划向干线,划时应留意较干线稍微细一些。

各大要因记载可以4M+1E :人员(Man )、机械(Machine )、材料(Material )、方法(Methed )、要因要因特性要因要因要因要因及环境(Environment)等五大类加以应用。

4.依据大要因,再分出个中要因:细分出中要因之中骨线(同样为600插线)应较大骨线细,中要因之选定约3-5个为准,绘制时应将有因果关系之要因归于同一骨线内。

特性要因分析图

特性要因分析图

第五章 特性要因图 69第五章 特性要因分析图 (Characteristic Diagram)一. 前言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 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 图形。

简言之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特性)的诸多原因(要因),以有系 统的方式(图表)来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某项结果的形成,必 定有其原因;设法使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这概念是由日本品管 大师石川馨博士首先提出的。

特性要因图又因为是石川馨博士于 1952 年所发明,所以又称[石川图]。

其主要目的是阐明因果关系,也 称[因果图];又因为它的形状与鱼骨相似,故又常被称呼为[鱼骨图]。

要因二.特性要因图1.原因追求型:以列出可能会影响过程(或流程)的相关因子,以便 进一步由其中找出主要原因,并以此图形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 的关系。

WHY?科建顾问70品管七大手法2.对策追求型:此类型是将鱼骨图反转成鱼头向左的图形,目的在于追求问题点应该如何防止,目标结果应如何达成的对策。

故以特性要因图表示期望效果(特性)与对策(要因)间的关系。

三.如何绘制特性要因图1.确定特性:在未绘制之前,首先应决定问题或质量的特性是什么?一般来说,特性可以体现为零件规格、帐款回收率、产品不合格率、客户抱怨、设备停机率、报废率等与质量有关或是以和成本有关的人事费、行政费、材料费等。

2.绘制骨架:首先在纸张或其他用具(如白板)右方划一“□”填上决定的特性,然后自左而右划出一条较粗的干线,并在线的右端与□“”接合处,划一向右的箭头。

图示:特性3.大略记载各类原因:确定特性之后,就开始找出可能的原因,然后将各原因用简单的字句,分别记在大骨上的□“”加上箭头分枝,以斜度约60°划向干线,划时应留意较干线稍微细一些。

各大要因记载可由4M+1E:人员(Ma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ed)及环境(Environment)等五大类着手寻找。

qc7手法第八章特性要因分析坉

qc7手法第八章特性要因分析坉

•1 •使光 线充足
•设备改善
•其 他

•七、實例演練 • 1、某電腦鍵盤製造廠連續3個月的成品, • 最終檢驗均爲字鍵作動力不良,故 • 由生産課課長召集字鍵插入班人員, • 利用特性要因圖解析發生原因。試 • 解之

•解(1)確定特性:依題示將討論“爲何字鍵作動力不良”。
• (2)繪製骨架:畫一條幹線指向右方,並在右方“□”中
qc7手法第八章特性要因 分析坉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二、特性要因圖之分類 •1、原因追求型:以列出可能會影響制程(或流 • 程)的相關因數,以便進一步由其中找出主要 • 原因,以此圖形表示結果與原因之間的關係。
•2、對策追求型:此類型是將魚骨圖反轉成魚頭向 • 左的圖形,目的在於追尋問題點應該如何防止 , • 目標結果應如何達成的對策,故以特性要因圖 • 表示期望效果(特性)與對策(要因)間的關 • 系。
•溶剂不
液 •测定器不稳定
•比重不
•不知道
•尺寸纯大 小

•容•工器程安排•足图表不
•手配错误
导 •重点不 明
•长脚作业

•摆放零乱
•不流幅
•未先加工
•设 备
•方 法
•目的:爲何基板焊接不良率偏高
•制程:製造三課
•日期:1995.7.15
•製作者:呂榮昌、金育仁,石燕參、王振卿

李振聲

•例3:原因追求型與對策追求型應用實例。 •(1)原因追求型 • (魚骨上之1.2.3…表示要因重要性)
•作业员问
•加工困难

•不熟悉工作图
•马达
•2
•加工次数 多
座 •导

特性要因分析图的运用

特性要因分析图的运用

4.與會人員熱烈討論,依據重大原因進行分析,找出中原因 或小原律差
机 机台未作保养 品质意识低
没有IPQC
机台老化
机台工作时间长 参数未设定好
新材料
替代料 料
用错料
工程变更未通知
特釆
方法不一致 法
工作区更换
工程文件错误 环
端子的尺寸 变异增加
5.製作好後,小組成員要把最可能是問題根源的專案圈起 來,如:上面大原因中的培訓不足是重要原因,則需圈起來 需重點分析 6.細部分析:
隊精神等 S(Safety)安全-----整理整屯、災害、安全等
4.因果圖繪製後,要形成共識再決定要因,並用 色筆或特殊記號標出。
1.組立魚骨圖分析小組,3-6個人為佳,取好是各部門的代表; 2.確定問題:為什麼端子的尺寸變異增加? 3.畫出幹線主骨、中骨、小骨及確定重大原因
人 料



为什么 端子的 尺寸变 异增加
才能解決,並依5W2H的方法項列出。
Why(對象)
What(目的)
Where(場所)
When(順序)
Who(人)
How(手段)
How much(費用)
1
2.原因解析愈細愈好,愈細則更能找出關鍵原困 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3.因果圖應以現場第一線所發生的問題來考慮 Q(Quality)品質----功能、尺寸、外觀、材質等 C(Cost)成本-----人工、材料等 D(Delivery)交期----生產數、生產能力等 M(Morale)士氣----出勤率,改善提案件數。團
追求問題點如何防止、目標如何達成、並以 因果圖表示期望效果與對策的關係如: 如何提高生產率? 如何提升自已的能力? 如何防止不良品發生? 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特性要因分析图(精)

特性要因分析图(精)

特性要因分析图 (Characteristic Diagram)一. 前言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

简言之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特性)的诸多原因(要因),以有系统的方式(图表)来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某项结果的形成,必定有其原因;设法使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这概念是由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首先提出的。

特性要因图又因为是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所以又称[石川图]。

其主要目的是阐明因果关系,也称[因果图];又因为它的形状与鱼骨相似,故又常被称呼为[鱼骨图]。

二.特性要因图1.原因追求型:以列出可能会影响过程(或流程)的相关因子,以便进一步由其中找出主要原因,并以此图形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70 品管七大手法2.对策追求型:此类型是将鱼骨图反转成鱼头向左的图形,目的在于追求问题点应该如何防止,目标结果应如何达成的对策。

故以特性要因图表示期望效果(特性)与对策(要因)间的关系。

要因WHY?三.如何绘制特性要因图1.确定特性:在未绘制之前,首先应决定问题或质量的特性是什么?一般来说,特性可以体现为零件规格、帐款回收率、产品不合格率、客户抱怨、设备停机率、报废率等与质量有关或是以和成本有关的人事费、行政费、材料费等。

2.绘制骨架:首先在纸张或其他用具(如白板)右方划一 “□”填上决定的特性,然后自左而右划出一条较粗的干线,并在线的右端与“□”接合处,划一向右的箭头。

图示:3.大略记载各类原因:确定特性之后,就开始找出可能的原因,然后将各原因用简单的字句,分别记在大骨上的“□”加上箭头分枝,以斜度约60°划向干线,划时应留意较干线稍微细一些。

各大要因记载可由4M +1E:人员(Ma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ed)及环境(Environment)等五大类着手寻找。

品质管制(QC)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分析图、

品质管制(QC)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分析图、

重点把握
柏 拉 图
100%
1.决定改善目标(80/20) 能够以前几项为改善 的要点,可忽略最后 2.明了改善的效果 几项,卲常说的“前 3.掌握重点分析 三项”原则
简易有效
查 检 表
1.日常管理用 2.收集数据用 3.改善管理用
帮助每个人在最短时 间内完成必要之数据 收集
21
QC 旧 7 大手法简介
13
CATCHER
QCC小组活动流程:
1 选择课题 2 现状调查 3 设定目标 P 4 分析原因 5 确定主因 6 制定对策 D C 7 实施对策 8 检查效果 目标达到 A 目标未达到
QCC小组活劢流程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 1、遵循PDCA循环 2、以事实为依据,用资料说话 3、应用统计方法 Goal
层 别 法 比较作用 1.应用层别区分法,找出 借用其他图形,本身 数据差异的因素而对症 无固定图形 下药. 2.以4M之每1M进行层别 1.了觋两种因数戒数据之 间的关系。 2.发现原因不结果的关系 应用范围较受限制 相关易懂 散 布 图 赺势明朗
管 制 图
1.掌握制程现况的品质 2.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行动
文件编号: 209030001A 生效日期:2010年1月18日 修改日期:
品质管制(QC)七大手法
--- 特性要因分析图、柏拉图
1
请关闭手机戒调成震动
请把心帶来 请充分讨论不分享 请带空杯来,装点水回去
2
课程安排表
课 程 讲 师 考试
√ √ √ √
实作
√ √ √ √
助教1 助教2
汤智根 吴海燕 杨春会 邰雪妮 张志华 王德闯 曹刚 戴石为
表 面 处 理 部
組 立 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分析图
(Characteristic Diagram)
一.前言
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

简言之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特性)的诸多原因(要因),以有系统的方式(图表)来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某项结果的形成,必定有其原因;设法使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这概念是由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首先提出的。

特性要因图又因为是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所以又称[石川图]。

其主要目的是阐明因果关系,也称[因果图];又因为它的形状与鱼骨相似,故又常被称呼为[鱼骨图]。

二.特性要因图
1.原因追求型:以列出可能会影响过程(或流程)的相关因子,以便
进一步由其中找出主要原因,并以此图形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
的关系。

WHY?
2.对策追求型:此类型是将鱼骨图反转成鱼头向左的图形,目的在于追求问题点应该如何防止,目标结果应如何达成的对策。

故以特性要因图表示期望效果(特性)与对策(要因)间的关系。

三.如何绘制特性要因图
1.确定特性:在未绘制之前,首先应决定问题或质量的特性是什么?一般来说,特性可以体现为零件规格、帐款回收率、产品不合格率、客户抱怨、设备停机率、报废率等与质量有关或是以和成本有关的人事费、行政费、材料费等。

2.绘制骨架:首先在纸张或其他用具(如白板)右方划一 “□”填上决定的特性,然后自左而右划出一条较粗的干线,并在线的右端与“□”接合处,划一向右的箭头。

图示:
3.大略记载各类原因:确定特性之后,就开始找出可能的原因,然后将各原因用简单的字句,分别记在大骨上的“□”加上箭头分枝,以斜度约60°划向干线,划时应留意较干线稍微细一些。

各大要因记载可由4M +1E:人员(Ma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ed)及环境(Environment)等五大类着手寻找。

4.依据大要因, 再分出中要因:细分出中要因的中骨线(
同样为
特性
特性
60∘划线)应比大骨线细,中要因的选定约3—5个为宜,绘制时应将有因果关系的要因归纳在同一骨线内。

5.要更详细列出小要因:运用中要因同样的绘制方式,可将更详细的小要因讨论出来。

6.圈出最重要的原因:造成一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可以通过收集数据或自由讨论的方式,比较它对特性的影响程度,以 “Ο”或 “□”圈选出来,以作进一步讨论或采取对策。

7. 记载所依据的相关内容:当特性要因图绘制完成后,别忘了
填上下列内容。

(1)制作目的。

(2)制作日期。

(3)制作者。

(4)参与人员。

品管七大手法
四.绘制时应注意的事项
特性
特性
特性
1.特性应注明[为什么][什么]才会容易激发联想。

2.特性的决定不能使用看起来含混不清或抽象的主题。

3.收集多数人的意见,多多益善,可运用脑力激荡原则。

运用时应
注意下列原则:
(1)意见愈多愈好。

(2)禁止批评他人的构想及意见。

(3)欢迎自由奔放的构想。

(4)可顺着他人的创意及意见,发展自己的创意。

4.层别区分(要因别、机械别、工序别、机种别…)。

5.无因果关系的,不予归类。

6.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

7.重点应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其方法可依
5W2H原则执行:
(1)WHY (为何必要)?
(2)WHAT (目的何在)?
(3)WHERE (在何处做)?
(4)WHEN (何时去做)?
(5)WHO (由谁来做)?
(6)HOW (方法如何)?
(7)HOW MUCH (费用多少)?
8.以事实为依据。

9.依据特性别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

五.特性要因图的应用:
特性要因图不止在发掘原因而已,还可据此整理问题,找出最重要的问题点,并依循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特性要因图的用途极广,在管理工程、事务处理上都可使用,其用途可依目的分类:
1.改善分析用;
2.制定标准用;
3.管理用;
4.质量管理方法导入及培训用;
5.配合其他手法活用,更能得到效果,如:查检表、柏拉图等。

六.范例
例1:不正确的绘制方式。

(1) 原因应标在箭头尾端,不应在箭头上方或下方。

(正确) ←──××× 错误

(2)未将重大要因圈出。

例2:正确的绘制方式。

(1)
X X X O O O
制程:制造三课 日期:1995.07.15
制作:吕荣昌.金育仁.石燕参.王振卿.李振声
例3:原因追求型与对策追求型应用实例。

(1)原因追求型(鱼骨上之1.2.3…表示要因重要性)。

(2)
七.实例演练
1.某电脑键盘制造厂连续3个月的成品,最终检验均为字键活动力不合格,故由生产课长召集字键插入班人员,利用特性要因图解析发生原因,请试解析出来。

解: (1)确定特性:依题示将讨论 “为何字键活动力不合格”。

(2) 绘制骨架:画一条干线指向右方,并在右方 “□”中,填入要讨论的特性,如:
(3) 选出大要因:选出人员、材料、方法及其他等四大要因绘制

压作业效率低
为何字键活动力不良
(4) 与会人员应用脑力激荡手法,热烈讨论,依据大要因发掘出中、小要因,列在中骨、小骨线上,再由其中挑选出重要的影响要因,以 “□”记号圈出,以供进一步检讨用。

(5) 依据圈选出的5项问题,再深入检讨根本原因以提出相应对策长期改善,并指定专责人员不定期追踪改善成果。

如可行可再由5项问题中讨论出影响度最高的1~2项,进行对策型(鱼骨图反转)特性要因图的讨论,提出对策以供执行。

(6) 请记住在图完成后,将目的、过程、日期及制作者等项填入图表右下方。

为何字键活动力不良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