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战略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调研分析报告目录1. 行业概览 (5)1.1 锂电池行业定义与分类 (5)1.2 上半年锂电池全行业营收 (5)1.3 主要参与者及市场竞争格局 (6)1.4 政策法规和环境因素 (6)2. 技术发展与创新 (7)2.1 锂电池基础原理 (7)2.2 新型电池技术和材料 (8)2.3 能源密度提升与效率改进 (8)2.4 可持续性和环保趋势 (9)3. 市场细分与应用领域 (10)3.1 电动汽车市场 (10)3.2 电子设备与消费品市场 (10)3.3 储能市场 (11)3.4 新兴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 (11)4. 供应链与生产流程 (12)4.1 原材料供应链(锂、钴、镍等) (12)4.2 电池制造流程 (12)4.3 供应链脆弱性与可持续性问题 (13)5. 市场趋势与未来展望 (14)5.1 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趋势 (14)5.2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互联 (14)5.3 新能源政策影响 (15)5.4 未来发展前景与风险 (16)6. 竞争分析 (16)6.1 主要企业概况 (16)6.2 竞争战略与市场份额 (17)6.3 合作与并购趋势 (18)7. 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 (18)7.1 市场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18)7.2 市场份额与增长预测 (19)7.3 消费者洞察和趋势分析 (19)8. 风险与挑战 (20)8.1 原材料价格波动 (20)8.2 环境法规与可持续性压力 (21)8.3 技术安全与隐私问题 (21)8.4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中断风险 (22)1. 行业概览1.1 锂电池行业定义与分类锂电池行业是指以锂离子作为电池的电荷载体,通过充放电过程实现电能存储和释放的领域。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锂电池可以分为多个子类别。

按照电解质材料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液态锂电池和固态锂电池。

液态锂电池采用液态电解质,而固态锂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后者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优势。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一)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一)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分析(一)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作为高性能电池的代表,已成为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主要能源供应方式。

为了推动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不断加强锂离子电池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一、巨大的市场需求电动汽车的普及是政府大力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配件之一。

目前我国几大主流车企也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使得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增长迅速,预计未来几年市场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

二、国家资金扶持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多个方面采取了多重措施,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

首先,在财政方面,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设立了各种补贴政策,为锂离子电池市场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其次,在税收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实施了免征、减免、退税等多项措施,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国家还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科研项目和技术研发支持,加强了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

三、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改进,对于培育和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资助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国家加强了对技术成果的鼓励和引导力度,促进大量新技术的形成和应用,推动锂离子电池行业快速发展。

四、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锂离子电池行业产业链整体水平,不仅需要技术研发方面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

我国政府给予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支持措施也越来越多,包括开拓全球市场、促进新型产业的发展等。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之,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推动了锂离子电池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越来越接近,这将对未来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锂离子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新能源技术被公认为21 世纪的高新技术,电池行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源被人们大范围的使用,无论是在电子通讯领域,还是在交通运输领域等,它都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是在锂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金属锂为负极的各种高比能量锂原电池分别问世,并得以广泛应用。

锂离子电池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容量大、自放电小、循环性好、使用寿命长、重量轻、体积小,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是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并有望成为未来电动汽车、无绳电动工具等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

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201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的总产量达41.8亿只。

在国际锂离子电池市场上,中国、日本和韩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但总体而言,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在技术先进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和日本、韩国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技术发展是从模仿国外成熟技术开始的,在此过程中,工艺创新是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早期发展的主要成绩,最近几年,随着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发展很快,并形成了基本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某些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造有正极、负极、能传导锂离子的电解质以及把正负极隔开的隔离膜。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取决于所用电极材料和电介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尤其是电极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决定着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和价格。

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钴酸锂、镍酸锂等,同时,一些新型正极材料(如Li-Mn-O系材料、导电高聚物)的兴起也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寻找开发具有高电压、高比容量和良好循环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新体系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概述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电池类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随着全球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国家,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技术体系。

本文将对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一、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现状1、市场规模目前,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已经成为世界锂电池产业的领军者。

自2009年以来,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了413亿元,同比增长了22%。

据市场预测,到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8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5%。

2、企业竞争力中国锂离子电池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

企业数量较多,但集中度不高,主要的厂商有富士康、比亚迪、航天锂电、宁德时代、璞泰来等。

在全球市场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3、应用领域中国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包括移动电源、电动车、储能系统、家电等各个领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电动汽车的推广加速了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增长。

储能系统领域也是锂离子电池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未来储能系统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4、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

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到2025年,销售量将达到20%以上;《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储能规模将突破1000万千瓦,到2035年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二、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厂商们纷纷加快技术研发进度。

目前,中国锂离子电池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求在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上保持领先地位。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范文模板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范文模板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范文模板摘要锂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支柱,近年来迅猛发展,为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的革新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本研究报告深入挖掘了行业全貌、市场规模及其扩张趋势、竞争态势,以及技术演进路径,全方位剖析了锂电池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研究指出,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兴起导致动力锂电池需求急剧攀升,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此外,技术迭代与创新是支撑行业持续前行的关键,特别是在能量密度的提升、安全性能的加固及成本控制上表现突出。

在此背景下,国际与国内的领军企业纷纷加快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技术创新步伐以及市场扩张战略,促使行业竞争态势日趋白热化。

面对行业环境的多维度变化与市场要求的日益多样化,锂电池制造商需密切跟踪市场脉搏与技术进步的趋势,强化研发创新的实力,升级产品线并精炼产业链配置。

同时,主动顺应国家政策的引导方向,把握新能源领域迅猛增长的契机,引领产业升级至高品质、智能高效、环境友好的新阶段。

此外,企业还应聚焦品牌塑造与市场开发,增强品牌的认知度与市场的渗透力,确保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与竞争版图中稳固地位,持续适应并引领市场需求。

本研究还对锂电池行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法规与政策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行业风险,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规避潜在风险,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

关键词: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创新;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法规与政策风险第一章行业概述1.1 行业定义与发展历程锂电池行业特指专注于锂离子电池从研发、制造、销售到应用服务链的综合性业务领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锂离子电池凭借其卓越的能效与环保特性,成功实现了对镍镉电池及镍氢电池的广泛替代,一跃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诸多领域的首选动力源。

这一演变历程生动诠释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耦合,共同驱动了锂电池行业的高速膨胀。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能量密度高以及自放电率低等显著特点,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公认的高端、新型电池产品。

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研究——以catl为例

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研究——以catl为例

方法,制造出锂离子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实现了
模小,技术水平低,主要生产中低端锂电池产品。
镍钴锰锂资源在电池领域的重复循环再利用。 如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的更高要求,
今,在我国的锂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供应体系中,
低端锂电企业无法满足高端需求,将逐步被淘汰。
广东邦普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CATL 自身也借此
量力压松下,夺得全球动力锂电销量榜首。 此后,
通过分析产销量数据,得出我国锂电池产业发
龙头集中” 三大特征。
( 一) 以量取胜,大而不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 2019 年 9 月,我国锂
规模和品牌双重效应凸显,CATL 持续崛起, 仅 6
离子电池产量累计值 1082919. 2 万只,与日、韩形
“ 一超” 地位难以撼动。 诚然 CATL 成绩斐然,但目
业规范的支持。 锂电企业总体上呈现出多、乱、散
锂电池为支柱产业的政策建议。 前瞻产业研究院
的现象,且已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 伴随着外资锂
发布的《2019 年中国锂电池产业竞争格局》 ,分析
了国内外锂电池的产业现状和竞争格局;郑慧珍
(2019) 指出,分析动力电池行业龙头对于研究动
力电池领域具有一定意义。 CATL 是国内新晋锂
第 28 卷 第 2 期
Vol. 28 No. 2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20 年 2 月
Feb. 2020
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研究
———以 CATL 为例
黄林芳, 宋钰怡
(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蚌埠 233030)

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摘要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全球锂电池行业的发展近况、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及其未来动向。

在能源结构的变革与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锂电池行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在电动车、智能移动设备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渐普及。

目前,行业面临的主要考验集中于原材料供需矛盾、价格不稳定、技术创新需求迫切,以及需符合严格的环保法规。

尽管挑战重重,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也为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增强电池的能量密度、实现成本效益和加强安全性能等方面,孕育着无限的机遇。

研究发现,未来锂电池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技术创新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智能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建议行业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性能与成本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响应环保法规,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生产;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

本研究旨在为锂电池行业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锂电池;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未来趋势;产业发展战略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3)1.1 锂电池行业概述 (3)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4)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5)第二章锂电池技术及市场分析 (7)2.1 锂电池技术原理及进展 (7)2.2 锂电池市场需求分析 (7)2.3 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8)第三章锂电池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10)3.1 原材料供应与价格波动 (10)3.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1)3.3 环保法规与政策影响 (11)第四章锂电池行业未来趋势预测 (13)4.1 市场需求增长趋势 (13)4.2 技术创新方向 (13)4.3 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14)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16)5.1 研究结论 (16)5.2 行业展望 (16)第一章引言1.1 锂电池行业概述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诸多优点,在当代能源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锂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报告

锂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报告

锂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报告(2012-2016)锂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报告前言锂电池性能优越,用途广泛,前景最为广阔。

相对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突出优势。

锂电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便携式电子产品、新能源交通工具等领域。

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已基本完成。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已提出了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随着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即将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十二五”期间将快速发展,届时将带动锂电池材料快速增长。

全球锂电行业现状:电芯和材料市场是日、韩、中占据绝对份额,日、韩企业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全球锂电池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韩国,随着中国、韩国锂电池制造技术的开发和提升,日本锂电池出货量的比例在逐渐降低。

中国锂电池材料企业发展迅速,但从综合技术实力来看,日、韩企业仍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落后日本大约2-3年时间,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整个市场对锂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已经有了很多论述。

但是对锂电池在传统领域的应用前景的关心却很少。

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如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低于预期,锂电产品在非汽车领域的需求是否能够支撑行业继续向前发展!带着这一问题,我们细致地研究了锂二次电池在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内的应用前景,结果让我们对锂电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本报告首先介绍了锂电池行业相关概述、中国锂电池产业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锂电池行业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锂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随后,报告对中国锂电池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

您若想对锂电池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锂电池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8)》
赛迪经智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58.6亿颗,同比增长26.3%,产业规模达到207亿美元,同比增长35.3%,而中国锂离子电池在2018年产量达到39.2亿颗,同比增长32%产业规模达到556.8亿元,同比增长39.4%。

未来五年,传统小型锂离子电池将在平板电脑和超级本的带动下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将是锂离子电池产业新的增长点。

赛迪经智预计到“十二五”末将增长到
1251.5亿元,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
30鸠上。

图表1 2018-2018年中国锂电池产业规模及增速
2010年2011 年2Q12年2Q13年E 2014年E 20巧年E
资料来源:赛迪绘智2013r04-
目前,中国、日本及韩国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

2018 年,日本由于受到其大地震的影响,其锂离子电池产量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继续下降,已经被韩国所替代。

赛迪经智统计数据显示,韩国锂电池产量受益于三星、LG等锂离子电池厂商出货量的增加,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

从厂商竞争格局来看,2018年,三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厂商,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上升至23.60%,中国的力神、比亚迪、ATL和比克等公司也处于行业前列。

图表2 2018年全球主要锂离子电池企业市场份额
■Samsung 5DI
.Sanyo 佶Pan 耳sonic)
LGChemicals
■Sonty
■天津力方
BYD
ATI
BAK
Maxell
资料来源:赛迪经貲2013,04^
就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而言,全球主要生产企业有二十多家,而日本则走在全球前列。

目前主要有美国的A123(已被中国万向收购>、江森自控。

中国的比亚迪、力神、中信国安、万向、中航锂电等,韩国的LG化学,日本的东芝、日立制作所、日本电气(NEC> GSYuasa丰田汽车和松下电器产业的合并公司Panasonic EV Energy 等十来家相关企业。

2018年正极材料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其占锂电池30%-408的成本,其决定
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等指标,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

目前市场化的锂电正极材料主要有钻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产品类型,其他新型的锂电正极材料比如富锂锰基材料,富镍固溶材料、磷酸锰锂等也在陆续开发之中。

赛迪经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正极材料产量为10.2万吨,同比增长34.21%,而中国2018年正极材料产量为4.4万吨,同比增长39.37%,增速快于全球。

图表3 2009-2018年全球及中国正极材料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赛迪紐皆201304+
在中国,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京津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 区为三大聚集地的锂电正极材料产业集群,并分别以北京和天津、湖南、广东 为发展中心。

从企业来看,日本的正极材料企业主要有日亚化学、户田工业、 田中化学、日本化学、三菱化学、住友矿山、日本触媒和日本电工等企业。

韩 国的正极材料企业主要有L&F 新素材、优美科、Ecopro 、LG 化学以及SDI 釜山 工厂等。

中国的正极材料企业主要有当升科技、湖南瑞翔、天津巴莫、北大先 行、湖南杉杉、余姚金和、国安盟固力、青岛乾运、深圳天骄、厦门钨业、深 圳振华、台湾立凯以及台湾长远等。

图表4 2018年中国正极材料主要企业销量
资料来源;赛迪無賢
2013,04.'
I 命璋产崎■中HI 产啓■^谡一膚遽
芍斤科技
3930 5000 4870
户HJ
4刘0
12%
2^00 6% 3700 12M
1500 2350 1000
从国内企业2018年销量来看,巴莫科技以5000吨的销量暂列第一,其次分别为湖南杉杉、湖南瑞翔、青岛乾运、北京当升、北大先行、深圳振华、厦门钨业、中信国安、深圳天骄等。

赛迪经智认为整个正极材料产业主要包括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两部分,并且由于高端的正极材料都需要性能各异的前驱体产品,占据正极材料的80流右的成本,因此未来前驱体在正极材料产业链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强化。

2018年负极材料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与正极材料相比,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比重较低,而且国内已经实现产业化,负极材料以石墨、固体碳粒为主,也有使用金属化合物的,但绝大多数负极材料仍然以碳系材料为主,其中尤其以改质天然石墨以及人造石墨为主。

赛迪经智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负极材料总体销量为2.8万吨,同比增长23.6%,产业规模达到23.6亿元,同比增长17.4%。

图表5负极材料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19%
__________ 4资料来源:赛迪鶴2013g
从全球企业来看,整个负极材料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日本日立化成、日本精工碳素、JFE日本钢铁、三菱化学等厂家。

在国内,负极材料的领先企业主要包括贝特瑞、上海杉杉和长沙海容等。

其他生产负极材料的企业主要有汕头诚翔、湖南辉宇、青岛大华、远东、弘光、红顶、金卡本、瑞富特、华容、斯诺、湖南星光、余姚宏远、北京创亚、佛山三高、大阪石墨、长沙星城和金润等。

2018年隔膜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目前市场化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主要是以聚乙烯、聚丙烯为主的聚烯烃隔膜,包括单层PE单层PP
层PP/PE/PP复合膜。

现有的聚烯烃隔膜生产工艺可按照干法和湿法分为两大类。

干法工艺又可以细分为单向拉伸工艺和双向拉伸工艺。

图表6 2009-2018年全球隔膜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WI 2013,04.
赛迪经智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隔膜产量达到6.54亿平方M同比增长
34.3%,产值达到1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7.2%。

产值增幅低于产量增幅的主要原因是随着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逐步产业化和产量的逐步增加,其单价保持着逐步下降的趋势,从而导致整个隔膜的市场规模增幅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预计未来整个隔膜的平均单价将继续保持3-5%的递减趋势,但是产量的快速增
长仍将带动全球隔膜的市场规模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图表7国内主要隔膜生产企业情况
资料来源:赛迪经智2018,04
在中国市场上,2018年国内隔膜的市场规模为41.75亿元,同比增长32%但是由于中国隔膜大约75%左右需要依赖进口,国产隔膜的市场规模仅为10亿元左右,并且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随着大量企业进入隔膜领域,该领域高毛利的神话将逐步被打破。

赛迪经智研究表明,虽然目前有大量的企业进入隔膜领域,但是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实现了量产,大部分企业均是“雷声大,雨点小”,未来的隔膜市场将大幅度降价。

2018年电解液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电解质锂盐、高纯度的有机溶剂和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对电池的比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循环效率和安全性能等至关重要。

电解液的主要核心电解质为六氟磷酸锂,技术含量高,占整个电解液成本的50流右,毛利高达60%
左右。

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需求量约为6.05万吨左右。

预计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需求量约为40万吨左右。

价格来看,目前
电解液的平均价格约为7.5万元/吨,整体市场规模约为45亿元左右。

目前,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

日本电解液的主要供应商是宇部兴产(基本供给日本三洋>、三菱化学、富山药品工业等,主要供给日本本土以及部分在华日资企业。

韩国电解液的主要供应商是韩国三星,主要供应韩国本土企业和部分在华韩资企业。

国内电解液厂商包括华荣化工、天津金牛、东莞杉杉、珠海赛纬电子、广州天赐、北京创亚化工公司等10余家,其产品涵盖了高、中、低端市场,基本满足中国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需要,并有部分出口。

作为电解液首选的电解质六氟磷酸锂,也是电解液中利润最高的关键材料,由于其较高的技术壁垒,中国仅有少数企业能够规模化生产。

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日本森田化学、关东电化和SUTERAKEMI三家公司是全球六氟磷
酸锂的主要供应商。

韩国有少量的六氟磷酸锂供给三星电子。

2018年全球六氟
磷酸锂需求量约为0.45万吨,2018年全球六氟磷酸锂需求量增长至0.86万吨,2020年预计将达到5.59万吨。

目前,全球六氟磷酸锂的均价在25-30万元/吨,因此整体市场规模约为25亿元左右。

图表9中国现有六氟磷酸锂产能及技术来源
汕头金光未知15吨未知自主研发
资料来源:赛迪经智2018,03
中国所需的六氟磷酸锂电解质基本都从日本采购,关键原材料缺失严重阻碍了中国整个电解液产业的发展。

近期,国内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点,纷纷加大对六氟磷酸锂的研发和投资力度。

目前能够产业化生产六氟磷酸锂的企业主要包括天津金牛、多氟多、广州天赐、九九久等企业。

未来几年内,中国企业在六氟磷酸锂技术上的突破将打破其高毛利的神话,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将呈现出较快下降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