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ppt1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351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351人教PPT课件

课标解读
【课标】1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 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改革的酝酿
1.宗旨: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 2.亚历山大二世积极推进改革 3.成立农奴制改革机构 二. “二一九法令”(关键词:自由、份地、赎买、村社) (1)政治上: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 (2)经济上: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
材料2:俄国民主主义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买卖人口,
我们穷人的头上,
把人当牲畜?
挥舞着鞭子?
(1)从材料1可了解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哪些信息?
【综合探究】 (1)从材料1可了解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哪些信息? (2)材料2反映诗人怎样的政治立场?诗中穷人为此做出 了怎样的反映? (3)以上材料与农奴制改革之间有何关系?试给上述材料 命置一个中心主题。 【思路引领】 材料反映了改革前俄国社会落后,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 统治危机,注意将材料信息与改革的社会背景联系思考。
第七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标要求: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
性和局限性。 重点:1.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
改革后农民处境的变化。 2.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 与局限性。
图文探究 材料1:19世纪中期的俄国
了农奴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
模块2 课标解读
【课标】1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 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 [针对训练]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又 称为解放法令。对于“解放”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高中历史选修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378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378人教PPT课件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2、土地仍属地主所有
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 能决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
3、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赎买份地的条件 A、要交付赎金
•首先现金支付赎金的20%---
B、承担各种义务 C、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4、由村社负责控制农民
25% •余款在49年内对政府逐步还
本付息 •还清本息后才合法拥有土地
材料二 1876年一位封建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 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 喊‘万岁’!‘万岁’!直到激动的人群追着他的马 车跑过去,沙皇都没有露面.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 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有天 生的好脾气,天性淳良;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 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象一个 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改革 “ 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 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局限性: 1、 “解放”法令是妥协的产物。改革后,
俄国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改变沙皇 专制制度,肃清封建残余势力仍是俄国民主革 命的重要任务
2、改革对农民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 农民负担仍旧沉重。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亚历山大二世 1857年2月
3“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 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 审查改革方案时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 3.特点:缓慢而又谨慎. ⑴原因: 触到封建地主阶级利益,阻力大; 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新思潮(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知识分子的争论)
军事上:
影响
可能性:
性质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 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 且也毫无裨益,无论在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 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 死刑。
他为什么这样评论农奴制,你对农奴制
有什么看法?
因为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 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它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
落后的农奴制
1855年2月18日午夜, 尼古拉一世命令给莫斯 科、基辅和华沙分别发 去如下文字的电报: “皇帝正在死去,并向 所有的人道永别。”
沙皇尼古拉一世承受不 了沉重打击服毒自杀了!
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必要性: 农奴制激化矛盾,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政治上:农奴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国内
封建社会
性质
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必要性: 农奴制激化矛盾,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政治上:农奴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国内
1861
阶级矛盾尖锐,农奴的反抗斗争越来



农 原因


改 革
内容
越多,严重威胁沙皇的专制统治。 经济上:
快速浏览教材,从政治、
经思济想、上:思想和军事四方面归纳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必要性: 农奴制激化矛盾,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政治上:农奴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国内
1861
阶级矛盾尖锐,农奴的反抗斗争越来



农 原因


改 革
内容

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1张PPT)

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1张PPT)
安徽省定远中学 沈玮
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1861年 俄国农 奴制改 革(共21 张PPT)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英国1832年 议会改革
俄国1861 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1861-65年
德国统一 1871年
日本明治维 新1868年起
意大利统一 1870年
资本主义发展的六个条件
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3、表现:
组织措施:成立各层次的专门的委员会 (秘密委员会——农民事务委员会) ,讨 论、草拟改革方案 个人决心:亚历山大二世决心通过改革 解决农奴制的问题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 元第2 课1861 年俄国 农奴制 改革 (共21张PPT)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 元第2 课1861 年俄国 农奴制 改革 (共21张PPT)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 元第2 课1861 年俄国 农奴制 改革 (共21张PPT)
改革的主要内容——“二一九法令”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又称“解放 法令”。 阅读教材,归纳概括“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 元第2 课1861 年俄国 农奴制 改革 (共21张PPT)
• 1815年俄国的工厂为4189个,到1858年增至12,256个。 工人人数由1804年的224882人增至1860年的859950人, 其中雇佣工人占61.4%。在纺织工业和丝织工业中,农奴 劳动已完全被雇佣劳动所代替。尽管这些雇佣工人主要 是向地主和国家缴纳代役租的农民,但是,在对于企业 主的关系上,他们毕竟还是"自由的"劳动力出卖者,是 在封建农奴制经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关系。

人教版选修一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选修一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共32张PPT)

材料六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 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 无论在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 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材料七
国家 பைடு நூலகம்国
枪支 滑膛枪
战舰 木帆船
运输工具 牛车马车
运输通道 泥路
军用物资 缺乏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 内矛盾激化
归纳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政治: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反抗使沙皇专 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统治危机)。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使 俄国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根本原因)
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一、改革的酝酿(改革的准备)
1.改革的目的: 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大国威望
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 原则: 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 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 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 不能被破坏。
2.改革的酝酿过程 ①个人决心:亚历山大二世决心改革 ②借鉴历史:尼古拉一世改革的经验教训 ③大造舆论:报纸讨论,化解阻力 ④组织措施:秘密委员会→农民事务委员会→各地 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 ⑤形成方案:三套方案(农业地区、工商业发达地 区、 草原地区: →改革法案 3.特点:缓慢而又谨慎 原因:触到封建地主阶级利益,阻力大; 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弊端, 导致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 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 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 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 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 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2.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ppt课件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ppt课件

矛盾和问题
我的解决之道
PPT课件
14
变革的呼声
普希金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 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 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 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普希金
PPT课件
15
尼古拉一世是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
尼古拉一世在1848年5月18 日接见贵族时说:“按照法 律,土地属于我们这些贵 族, ……与其被人们从我 们这里剥夺掉,不如我们自 愿交出去。”
尼古拉一世对农奴制的态度?
计划为什么没有实施?
PPT课件
16
材料一 尼古拉一世始终认为革命思想的传播主 要是通过报刊和学校两个途径进行的。因此,尼 古拉一世对国民思想的控制首先就表现在对报刊 和学校的检查和控制上。1826年6月,颁布了新 的出版检查条例。同年7月15日,在内务部设立 了第三厅,专门监视、检查和惩办传播革命思想 的“国事犯”,掌管秘密警察事务。
1为何把将与西方的这场战斗称为“文明”之战?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 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
2对结局为何又如此悲观?
PPT课件
18
克里米亚战争 ——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俄国在战争中使用 的帆船
英国铁甲舰
PPT课件
19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俄国-英法土) 木帆船---汽轮机船 滑膛枪---来复枪(射程的三分之一) 人背牛拉运物资---铁路、汽轮
PPT课件——叶卡捷琳娜二5世
俄国的扩张
波罗的海
(瑞典)
至20世纪初, 2200万平方公里
地跨欧亚
三次瓜分波兰
沙俄
西伯利亚、中国、 中亚
时间:16—-19世纪
(土耳其)

高中历史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PPT课件

高中历史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PPT课件

三、进步与局限 2.局限性:
三、进步与局限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
②掠夺性:
③欺骗性:
三、进步与局限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 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掠夺性:
③欺骗性:
三、进步与局限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 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掠夺性: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3.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 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课堂测试
2.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 B. 地主 C.农民 D. 资产阶级
3.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 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课堂测试
1.在改革方案讨论中,属于工商业发达地区贵族 提出的改革方案的是 A.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 B. 无条件彻底解放农奴 C. 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 D. 增加土地,加强对农奴的控制
课堂测试
2.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 B. 地主 C.农民 D. 资产阶级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PPT精品课件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PPT精品课件

3、香菇上长有霉菌和栽培香菇的培养基上长有霉菌,这两
种霉菌依次属于
(养和光能自养
D、自养和需氧
4、在原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D)
A、自养、需氧
B、自养、厌氧
C、异养、需氧
D、异养、厌氧
5、存在于泥土中及正常人呼吸道内的破伤风杆
菌不会使人致病,当深而窄的伤口内感染破伤

动动脑, 想一想?
绿色植物是样获得 二氧
太阳
能量的?
化碳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根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无 机物),通过叶片进行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植物体内 的有机物
土壤
土壤中的水 和无机盐
为什么海带不能生活在深海?
海带是自养生物,需要 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深海里 光线太弱,无法进行正常的
光合作用。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 1.经济近代化
• (1)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 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2)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 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 2.政治近代化
• (1)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 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什么是新 陈代谢? 活着的生物体要不断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和能量的_交__换__,同时生物体内又 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_转__变__。 2、在新陈代谢包括 物质代谢 和_能__量__代__谢___ 两个方面;同时既有 同化作用 ,又 有异化作用 ,这两者有怎样的关系?
• (2)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 行了改革。
• (3)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 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学思之窗 …… 他为什么样评价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何看法?
原因:他已认识到落后的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 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被历史所 淘汰。 看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 国才有出路。
农奴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什么? A .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B .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1853-856)
1.双方: 俄国-----英国、法国、土耳其 2.起因:
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 2)转移国内矛盾 认识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 3 )俄国入侵土耳其侵犯了英法在土耳其的利益
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3.战败具体原因: 根源:落后的农奴制 4.影响:
26 385 108 40.2
1606 14603 9160 10065
请结合上表思考: 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 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世纪中叶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1)状况: 已出现机器工厂,但仍处于工场手工业 技术知识 市场的扩大 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阶段,远远落后于西欧其它国家 (2)原因: 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雄厚的资本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良好的环境 (缺乏自由劳动力、工业投资、国内市场) ◎温故知新 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需要哪些条件?俄国农奴 制的存在导致了俄国哪些条件的缺失?
认为农民 革命是获 得解放的 唯一途径, 也就是要 推翻农奴 制和沙皇 专制 号召俄 国一切 进步力 量为农 民解放 和实现 民主而 斗争
车尔尼雪夫斯基
赫尔岑
反对沙皇专制的知识分子
果戈里 《死魂灵》 涅克拉索夫: 《在俄罗斯谁能 快乐而自由》 陀思妥耶夫 斯基:《被 侮辱与被损 害的》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节选)
以下是一组俄国农奴的图片,请思考这两 幅图片的主题是什么? 农奴过着贫困的生活
材料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 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 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特点: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 社会最低层,处境恶劣 。
结合上述图片、材料及教 材P90“历史纵横”,它们 共同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度 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具有什么特点?
A.“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三 把脉思潮涌动
(1)背景: 青年军官受西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法国启 蒙运动的影响 (2)新思潮的内涵: 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3)表现: A.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B. 平民知识分子(19.C.40-50)
B.平民知识分子(19.C.40-50) 守旧派:主张平缓改革(自上而下,自愿协调) 改革派: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激进派: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四 体味切肤之痛
“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 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 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 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 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 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 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 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 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 的一课。” 俄国知识分子对这场战争如此悲观失望?
一.背景:
一 感知农奴生活
1.你脑海农奴的形象是什么样子?
2.想象一下农奴的生活?
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极端贫困
农奴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与奴隶有区 别吗?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 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 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 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 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 俄国的农奴制是欧洲农奴制的典型 古代奴隶社会的奴隶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工具。 可以买卖和任意杀死,其本身就是奴隶主的 财产。 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奴 隶则被视为工具。
◎温故知新 能说出与下列图片相关的人物信息吗? 从两幅图的比较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英国的轮船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人均收入 (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 (千米) 制度 农奴制和封建专 制 资产阶级君主立 宪制 资产阶级共和制 资产阶级君主立 宪制
71 323 150 175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要求: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 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 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背景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内容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影响
普希金
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 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 认识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 来到你们的身旁, 治的新思潮 正象我的自由的歌声 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我憎恨你和你 的皇座,专制的 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暴君和魔王,我 带着残忍的高兴 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 看着你的覆灭, 弟兄们会把利剑交到你们手上。 你子孙的死亡。”
年 代 1801年~1810年 1811年~1820年 1821年~1830年 1831年~1840年 1841年~1850年 1850年~1860年
1801-1860年农民骚动
农民骚动 83次 124次 156次 143次 351次 591次
认识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二 探源俄国落后
俄国的农奴制的形成与发展
1 .开始形成: 15C末16C初、封建土地所有制 发展
2 .正式确立 : 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
3 .发展:18C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1)彼得一世:购买
(2)18C中后期的沙皇:赏赐、扩展
(3) 19世纪中叶;俄国45%以上的人口是农 奴
4 .危机:19C上半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