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发展【论文】

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发展【论文】
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发展【论文】

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电量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并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电力方面的保护意识。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接着分析了企业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发展历程,详细的论述了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微机继电保护;电力工程;应用分析

引言

经过近几十年的应用、研究以及发展,微机保护在电力系统当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有相对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此,对于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当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分析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很有可能存在不正常

运行的状态或者是各种各样的故障,其中出现各种形式的短路问题是相对来说最为危险以及最常见的,这主要是由于短路问题的出现所产生的后果也相对比较大,短路后较大的电流以及燃起的电弧会破坏到故障元件。另外,非故障元件流经短路电流时,在电动力以及发热的条件下就会降低非故障元件的使用寿命,甚至是对其造成破坏,并且还将会大幅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对于工厂产品质量以及用户工作的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对于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使得系统出现振荡,严重时还有可能瓦解整个系统。对于电力系统来说,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环境受到损坏,但是没有出现故障问题,这就属于一种不正常运行状态。比如说,由于负荷大于电气设备的额定值的时候,此时就会使得电流升高,这样就将会造成绝缘材料和元件载流部分的温度增加,使得绝缘的损坏和老化速度加快,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故障的发生。其中不正常运行状态以及故障都有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各项积极措施的合理应用来将出现故障的概率降低,同时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还应该对故障元件有选择性以及快速的切除,这是对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进行保护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并且对于切除时间的要求相对比较苛刻,需要短到十分之几秒,大量的实践证明,只有将保护装置装设在每个电气元件上才有可能满足要求。

2企业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发展历程简介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于继电保护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与此同时,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有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机电(电磁)式、晶体管式、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其中钢铁冶金企业当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对于这四个阶段严格的遵循,其中,本钢的机电(电磁)式继电保护历经时间最长,同时应用范围也最广.数量也最多,其由此直接进入到了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时代。从两千年开始,将微机综合自动化保护技术引入到了本钢集团,在经验以及技术的积累下,在2003年对于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发起冲击,先后引入了上海申瑞等厂家的综合自动化保护产品,在近些年更换以及新建的各变电所当中被普遍的应用,同时也在向其他的变电所进行全面推广。

3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1安装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绩效

(1)灵活性比较高,对于控制以及保护特性利用软件就能够方便的改变,通过逻辑判断能够将各种互锁得以实现。(2)功能多、速度快、精度高。测量部分数字化能够将精度大幅度提升,CPU速度提高使得速度更快,健功能的提升可以采取负担的算法来将多种保护功能完成。(3)可靠性高,一种微机保护单元可以对多种检测以及保护功能实现。对于多种测量仪表以及保护继电器进行代替,使得控制屏幕开关柜之间的接线进一步简化,将设备故障环节降低,使得可靠性提升。另外,微机保护单元使用的是高集成度的芯片,软件具有自动纠错以及检测工具,从而将保护的可靠性提升。(4)性价比比较高,同时经济性好,微机保护由于具有多种功能性,这就使得综合造价相对比较低,同时高速度以及高可靠性节约了人力,并且将停电时间降低,使得经济性得以提升。(5)线路统一,硬件种类少,调试以及维护比较方便,同时外部接线简单,将维护工作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通过计算机以及按键来保护调试和整定,十分方便快捷。

3.2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在一些企业当中的供电系统,需要进行3~4级保

护的安装在从上级变电所低压侧到下级变电所最终负荷点,线路由于比较短,两端出现短路问题时,电流的变化不够明显,通常下对于保护条件的选择都是通过时间来满足。这样就不能够快速的切除严重的故障,很容易出现起火、开关爆炸、停电以及母线扭曲等相关的事故。(2)在一些企业的供电系统当中,由于一些过程存在相对比较频繁且大的冲击电流,其中又具有相对较为显著的谐波分量以及非周期分量,这样对于灵敏度比较高的微机保护就会造成威胁,特别是对于差动保护而言,更是一个较为严峻的考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一旦在干扰方面存在着问题,此时比较容易降低保护的精度,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保护元件误动作,通常微机保护厂家对此的评估又有待于进一步提升。(3)当前急需要对各个变电所危机保护监控装置的联网问题进行解决。在企业当中由于引进的微机保护装置来自于不同的厂家,且各个厂家的通讯规约也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将他们向标准规约进行转化,从而就加大了接入总控以及网络汇总的难度。除此之外,微机保护全部组网,这样就会存在着维护以及施工不方便、通讯线路长、接线复杂以及信息量大等众多的问题。(4)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方面,还存在着硬件比较容易过时、故障录波没有实际参考价值以及使用者维护困难和系统对时不准确等等相关的问题。(5)在用变电站系统出现短路问题的时候,这是其馈出线电流互感器二次短路电流将会

不在采样范围之内,从而就会导致保护装置内部电流互感器的饱和。除此之外,短路电流超量程也是一个比较隐蔽但是应该给予关注的重点问题。

4提高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分析

在电网安全运行过程当中,微机保护装置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软件以及硬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对其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通过与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发现抗干扰是对于危机保护装置可靠性进行提升的重点所在。对于我微机保护装置而言,它的内部是工作电平相对比较低的弱电系统,但是却存在着相对比较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这些干扰信号幅度相对比较大,同时频率高以及时间短,利用电磁耦合非常容易就会进到微机保护装置的内部中,从而导致运算程序出轨、错误的计算,甚至还有可能损坏元件,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在时钟的控制下,微机保护装置当中的微型机工作速度非常之快,不能够通过相对比较容易的延时电路将干扰信号躲过。为此,要想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真正的提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考虑。容错设计方式、抗干扰纠错、抑制干扰源、故障自动检测以及抑制干扰耦合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接地是在微机保护当中有效对干扰进行抑

制的一种重要方法。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的被研究,同时也将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就当前国内外这一方面的研究来看,其发展趋势主要就是网络化、计算机化、人工智能化以及测量、控制、保护、数据通信一体化,这同时也加大了继电保护工作者的任务难度,并为其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综合其发展的趋势以及历史来看,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微机保护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升级技术的开放性。实践也充分证实,网络是模块化分布系统当中进行通信以及联系的一种相对比较理想的方式,同时微机保护设计的网络化也将会为发展和设计继电保护提供新的理念,将硬件设计进一步简化、可靠性进一步增强,从而使装置能够真正的升级整体或者是局部的可靠性,通过它的合理应用,推动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广伟.微机继电保护在企业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03:12~13.

[2]何殿仁.微机继电保护的领航人———记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杨奇逊教授[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6,01:53~56.

[3]李茂丰.浅谈微机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J].广东科技,2009,24:107~108.

[4]沈旭晓,刘雷,蔡伟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机电信息,2013,24:176~177.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 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 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000000 指导教师:000000 2015年12 月 2 日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2. 具体分析几种典型的微机保护算法的基本原理。 3. 针对线路保护的保护原理和保护配置,选择典型的电力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微机保护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4. 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三、实验容 1、采用MATLAB软件搭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2、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突变量电流算法 3、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半周积分算法 4、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傅里叶级数算法算法

电力自动化中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电力自动化中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8T09:54:29.7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作者:杨晓娟赵宝红王伟丽付景安 [导读]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发电领域继电保护装置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 461500 摘要:近些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逐渐广泛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加快了电力系统的发展,使其能够利用通讯网络有效监控各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信息,例如,现阶段的钢铁行业中,其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包括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功能较多、技术先进、较高正确率的逻辑回路动作等优势,取代了原有的事故音响以及预告信号、仪表监测,能够实现远程监控。 关键词: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电力自动化;应用分析 1继电保护发展的现状及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发电领域继电保护装置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同时,使继电保护的性能和功能的可靠性都得到不断的提高。继电保护也在跟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步伐,已经朝着网络化、计算机化的方向发展,继电保护在保护、测量、控制、人工智能化对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等方面面临艰巨的任务。 保证电力元件安全运行的基本装备就是继电保护装置,任何电力元件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都不能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将要发生故障或者已经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强制关闭,有效控制事故,确保电力系统稳定的运行。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可靠、迅速且有选择的切断发生故障的电力系统设备的最近电路,整个的电路被独立出来,能够减少设备的损坏程度并确保整个的电路能够正常运行。故障设备的电路截断后,检查和修理要马上进行,管理者根据继电保护装置提供不同的信号来辨别故障信息,处理工作就能顺利进行。 2微机继电保护的特点 2.1使用灵活方便,更加优化了人机界面 在维护调试方面,微机继电保护表现更加灵活方便,维修时间得到有效缩短;而且,根据运行经验,通过软件的方法在现场就能改变其结构或特性。 2.2可以进行远程监控 串行通信功能也是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所具备的,再与发电站微机监控系统的通信相结合,微机继电保护就具备了远程监控的特性。 2.3可靠性得到提高 数字元件具有不易受元件更换,也不易受使用年限、温度变化、电源波动的影响的性能,并且在自检、巡检的能力比较强,通过软件方法来测试与检查功能软件本身及主要元部件工作的状况。 2.4可以改善继电保护的动作特性,提高动作准确率 继电保护的记忆力较强,而且可以轻易获得那些传统继电保护不易获得的特征与功能,故障分量的保护得到更加有效的实现;并且对自动控制及新的数字理论技术不断的进行引入。 2.5其他的辅助功能得到方便扩充 可以方便其他辅助功能的引入,例如:波形分析、故障录波等,可以方便地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故障距测、通过内部可编程逻辑块实现各种不同保护功能及备自投、开关位置信号的上传、电流电压实时功率的上传等功能。 3调试及运行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调试的工作主要包括编程微机继电保护的装置逻辑及联动试验的整定整组与校核。保护装置一般在出厂之前都要进行调试试验,只有通过试验合格才能出厂。但是,保护装置的继电器、集成电路元器件等在长途运输和长时间储存的过程中,损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现场进行认真的检查以及全面的调试是必须的。 进行现场调试时,电源的同流控制,装置的启动,正确的校核保护逻辑,计算定值要正确输入并设定好等一定要在完成检查并确认其元器件完好、外部接线准备正确后方可进行。校核定值是要通过利用继电保护试验仪加入电流及电压等模拟量的模拟试验来进行的。另外,保护动作逻辑的可靠性及正确性也要进行检测。非电气量的保护动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则可以通过短接模拟开入接点的检测方法来确定。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完成后,还必须带断路器进行整组联动的试验,使跳闸回路和保护动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得到更加全面的确保。 最后,在机组的启动试验阶段,升流与升压的试验一定要进行,目的是再次认真的检查保护各回路电流、回路电压的准确性,保证微机继电的保护装置顺利进行工作。 4运行误区 4.1主变中性点改变,主变保护功能压板投退 目前,许多发电厂的运行规定都不够完善,对220kV、110kV主变都实行投退两个压板,这种要运行人员来回奔波投退压板的规定,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使用微机主变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不需要投退两个压板,主变的运行与中性点接地无关,这两个压板的全投对保护动作行为不会带来任何影响。 4.2主变旁代运行方式 目前很多发电站大都采用的主变保护双重化配置,即两套独立的主后备保护,主要是根据近年来主变保护的双重化改造。但是,旁代的运行仍然沿用以前的主变保护旁代的运行规程,其运行状况与保护完全不相匹配。假使A和B是其中的两套保护,A有旁代主变保护功能,B没有。参照旁代运行原则,非旁代主变保护退出运行才能进行旁代运行,只将A保护投入。本保护将存在差流是因为B没有引入旁代开关CT,差动保护的误动就可能会发生,因此在后备保护无需退出的情况下,本差动的保护会退出运行。因为后备的保护靠本侧开关CT的电流,旁代的侧开关CT的电流大小是由合上旁代开关时电流的分布来判断的,较大的波动和保护的误动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目前运行方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编号:SM-ZD-39953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 干扰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常规保护相比,微机保护具有先进的原理及结构,安装调试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能自动记录故障信息等显著的优点。但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如果运行环境差,抗干扰措施落实不当,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保护不正常,甚至发生保护误动作,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1 常见二次回路干扰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由于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倒闸操作或者雷击等原因都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干扰电压主要是通过交流电压、电流回路,信号及控制回路的电缆进入保护二次设备,使装置的“读程序”或者“写程序”出错,导致CPU 执行非预定的指令,或者使微机保护进入死循环。常见的干扰有以下几种:

S690U系列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校验规程(参考Word)

PS690U系列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校验规程 一、总则 1.1 本检验规程适用于PS690U系列微机型保护的全部检验以及部分检验的内 容。 1.2本检验规程需经设备维修部电气试验专业点检员编制,设备维修部检修专工、生产设备技术部责工审核后由生产厂长或总工批准后方可使用。 1.3检验前,工作负责人必须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本规程,要求熟悉和理解本规程。 1.4保护设备主要参数: CT二次额定电流Ie : 5A;交流电压:100V, 50Hz;直流电压:220V。 1.5 本装置检验周期为: 全部检验:每6年进行1次; 部分检验:每3年进行1次。 二、概述 PS690U系列综合保护测控装置是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是一种集保护、测量、计量、控制、通讯于一体的高性能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本规程规定了PSM692U型电动机微机综合保护,PST692U型低压变压器微机综合保护,PSM691U型电动机微机差动保护,PST691U型低压变压器差动微机保护。 三、引用文件、标准 3.1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3.2设备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 3.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3.4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 3.5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1996 3.6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06 3.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23—1997 3.8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 8-89 四、试验设备及接线的基本要求 4.1 试验仪器应检验合格,其精度不低于0.5级。 4.2 试验回路接线原则,应使加入保护装置的电气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应具备对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的条件。 4.3试验设备:继电保护测试仪。 五、试验条件和要求注意事项 5.1交、直流试验电源质量和接线方式等要求参照《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5.2 试验时如无特殊说明,所加直流电源均为额定值。 5.3 加入装置的的试验电压和电流均指从就地开关柜二次端子上加入。 5.4 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接线端子是否有螺丝松动。 5.5 试验中,一般不要插拨装置插件, 不触摸插件电路, 需插拨时, 必须关闭电源。 5.6 使用的试验仪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5.7 为保证检验质量,对所有特性试验中的每一点,应重复试验三次,其中每次试验的数据与整定值的误差要求<5%,保护逻辑符合设计要求。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 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 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姓名:000000 指导教师:000000 2015年12 月 2 日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2. 具体分析几种典型的微机保护算法的基本原理。 3. 针对线路保护的保护原理和保护配置,选择典型的电力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微机保护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4. 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三、实验内容 1、采用MATLAB软件搭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2、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突变量电流算法 3、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半周积分算法 4、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傅里叶级数算法算法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 措施(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新编 版) 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常规保护相比,微机保护具有先进的原理及结构,安装调试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能自动记录故障信息等显著的优点。但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如果运行环境差,抗干扰措施落实不当,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保护不正常,甚至发生保护误动作,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1常见二次回路干扰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由于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倒闸操作或者雷击等原因都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干扰电压主要是通过交流电压、电流回路,信号及控制回路的电缆进入保护二次设备,使装置的“读程序”或者“写程序”出错,导致CPU执行非预定的指令,或者使

微机保护进入死循环。常见的干扰有以下几种: (1)变电站内发生单相或者多相接地故障时,强大的故障电流沿着接地点进入变电站的地网,使得地网上任意不同的两点之间产生很高的地电位差。这种干扰通常称之为50Hz工频干扰。 (2)当操作变电站内的开关设备,比如高压隔离开关切合带电母线时,将在二次回路上引起高频干扰。干扰电压通过母线、电容器等设备进入地网,产生频率为50Hz~1MHz不等的高频振荡,在二次回路上引起较强的高频干扰。 (3)每当进入雨季,发生雷击时,由于电与磁的耦合,也会在高压导线和大地之间感应出干扰电压,称之为雷电干扰。 (4)当断开接触器或者继电器的线圈时,会产生宽频谱的干扰波,其干扰频率甚至可达到50MHz。另外,在高压区使用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也将产生高频电磁场干扰。 2抗干扰措施的实施情况 抗干扰的最基本措施就是防止干扰进入弱电系统。一方面是通过改进装置的硬件部分,增加其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外部

微机继电保护在石化企业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微机继电保护在石化企业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1T15:31:11.2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李一 [导读] 摘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或者是不正常运行,在石化企业中,其生产过程往往要不间断得持续数天,并且其中涉及到了复杂的化学反应与各种不可逆过程,一旦电力供给中断,各种昂贵化学材料将不翼而飞,整个生产过程提前宣告失败。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或者是不正常运行,在石化企业中,其生产过程往往要不间断得持续数天,并且其中涉及到了复杂的化学反应与各种不可逆过程,一旦电力供给中断,各种昂贵化学材料将不翼而飞,整个生产过程提前宣告失败。这种情况若经常发生与石化企业,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仅会造成纯粹的财产的损失,甚至会引起大型安全事故如人员中毒,工厂爆炸等社会不良影响。可以看出,微机继电保护在石化企业中享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微机继电保护;石化企业;电力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与运算能力都大幅度地提高,计算机技术得以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继电保护技术中地应用更为普遍。石化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收入地主要来源之一,石化企业往往需要用几套大型或特大型的炼化生产装置来进行生产活动,各装置之间联系紧密,生产连续性极强,当因电力问题非计划停车时,由于石化企业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而这会给石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部分设备断电之后,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化学反应,造成中毒、爆炸等安全事故。真是由于上述原因,微机继电保护在石化企业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先简单介绍微机继电技术,再讨论其再石化企业中的一系列应用。 1.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简述 1.1微机继电保护技术 鉴于每个电气元件在正常运行、非正常运行以及故障时两侧的电流的功率有所不同,以此便可构成各式的差动原理的保护,差动原理的保护具有绝对的选择性,不反应外部故障,只会在电气元件的内部故障时运作。以此原理,便可用一个或者许多个继电器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保护装置。 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是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组成:测量部分主要用于测量输入被保护对象中的相关电气物理量,并与系统预定值进行比较,经比较后给出相关逻辑信号,是继电保护是否该进行的“决策者”;逻辑部分再分析由测量部分发出的信号,按程序根据这些信号的大小、顺序保证保护装置执行时的逻辑关系;执行部分是真个保护转置中的最后一环,其根据逻辑部分发出的信号完成保护装置所需执行的任务。 1.2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早在1965年,计算机保护的研究活动就已开始了,但由于当时计算机的运行和计算能力的原因,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在70年代后,大型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计算机与微型处理器的问世,使得微机继电保护的研制出现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经过数年的优化后已趋于实用。目前,继电保护技术正在朝着计算机化、网络化、通信一体化发展,保护装置实际已经成为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是整个电气网络系统上的一个智能终端,每个微机保护装置不仅能够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还能实现保护、控制、测量、通信一体化。 1.3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特点 相较与传统的继电保护,微机继电保护具有独特的优点。微机继电保护有很强的记忆力,在传统继电保护的基础上,其动作的正确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目前,微机继电保护设备的制作工艺十分亲民,有一个统一的制造标准,且硬件通用、装置体积小,使用起来非常的灵活方便,石化企业无需再进行经常性地人工测试与检查,使用软件方法,我们就能达到维护调休地目的,缩短不必要地维修时间,利用其独特地远程监控功能,即使监控人员身处异处,也是及时掌握到系统信息。 2.微机继电保护在石化企业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继电保护 微机继电保护单元电子构件安装尺寸十分紧凑,且密封良好,具有不错的反干扰能力,微机继电保护接线采用一对一分散式安装方法,在此方法下,一套保护单元就近安装在配电开关上,负责一条线路或者一台变压器的测量、保护与控制。再次基础上,各个保护单元彼此互相独立,当突发情况发生而导致石化企业断电时,不同的保护单元得以不受干扰得保证电力系统得各种作业需求,提升继电保护得效率与性能。 2.2装置检测 石化企业一般都会将所有保护监控单元均采用大液晶屏幕显示,并将各种现实语言设计为中文,由于保护监控单元在运行时会显示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并且石化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系统自带的面板设置一个能保障自身企业运转的各项电气物理参数,保护监控单元会随时监测保护装置,一旦有实际参数与系统预设值不相同,显示屏中会有完整的中文显示,并报告故障信息,监控后台机受到反馈后,应通知装操人员及时处理。通过保护程序的装置检测应用,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检测,第一时间了解故障信息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企业的紧急损失,并防止形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2.3顺序控制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在石化企业中的顺序控制也运用得相当广泛,在很多行业如火电厂中对于飞灰与炉渣的清除、汽车行业中的生产集成化等都是将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作为顺序控制的一种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在顺序控制过程中采用了分层式结构,分别对远程控制部分、现场传感部分、主站层部分进行控制,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这种分层式结构,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剖析,实现了在石化企业在工业环境下对电气设备的灵活掌控,保证了各个层次能够井然有序得完成程序中的操作,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另外,在顺序控制过程中,PLC技术会对电气工程的运行进行实时的监控,检查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与状态,一旦出现问题,会立即反馈给电气工程工作人员,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进行全局控制,防患于未然。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已逐步地进入了信息技术领域。相较于传统的电磁继电保护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已在无数次实践与测试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解绝了老一代继电保护系统所存在的各种疑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一、简答题 1.微机保护中A/D的模拟量输入系统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一)电压形成回路 微机继电保护要从被保护的电力线路或设备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或其他变换器 上获取信息。但这些信息的二次数值、输入范围为典型的微机继电保护电路却不适用, 一般用中间变换器实现。 (二)采样保持电路 采样过程是将模拟信号通过采样保持器每隔T采样一次输入信号的瞬时幅值,并把它 存在保持电路中,共AD转换器使用。 (三)模拟量多路转换器 可以对各个模拟量同时采样 (四)A/D转换器 把采集的电力系统中的模拟量转变成数字量,送给微机计算。 2.微机保护模拟量输入系统为什么要加模拟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应该如何选 取? 解答:滤波器是一种能使有用频率信号通过,同时拟制无用频率信号的电路。低通滤波器是只让低于截至频率通过的滤波器。 前置低通滤波器又称为抗混叠滤波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控制电路中的采样 电路前,滤除高于2倍采样频率的信号,因此截至频率被设置为1/2fs 3.简述VFC型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频率转换(VFC):经电压形成回路后,经过VFC,将模拟电压变换为脉冲信号,由计数器进行计数。这样在采样间隔内的计数值就与采样对象的积分值成比例。实现了模数转换 4.绘出微机保护的开关量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典型电路图,简述电路的工作原理。 解答:开关量输入回路 原理:上第一个图,当开关闭合时输入为低电平0;开关断开时输入为高电平1。

第二个图,利用光电元件,当K2断开时,光电元件截止,输入为高电平1,K2闭合,光电元件导通,输入为低电平0。 开关量输出回路 二、相减(差分)滤波单元的差分方程为: y(n)=x(n)-x(n-k) 画出其频率响应曲线,导出可滤除的谐波次数m与步长K之间的关系。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5072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常规保护相比,微机保护具有先进的原理及结构,安装调试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能自动记录故障信息等显著的优点。但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如果运行环境差,抗干扰措施落实不当,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保护不正常,甚至发生保护误动作,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1 常见二次回路干扰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由于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倒闸操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论文作业

电力系统变压器微机继电保护说明书 林健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自104班学号:1008040227) 摘要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相当普遍又及其重要的设备,因此,变压器微机保护自从出现以来,不断经过人们的改进和发展,现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而当微机保护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时,依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本文针对变压器微机保护现存的一些问题,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在深入了解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的基础上,对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电流互感器(CT)饱和对差动保护的影响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尤其是对剩磁对CT饱和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出剩磁的大小与CT 的饱和时间成反比,而饱和时间的增大对变压器保护是有利的,应采取措施减少剩磁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次,综合分析比较了目前励磁涌流与内部故障电流鉴别原理的优点和不足,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励磁涌流鉴别方法,该方法与以往基于仅D0坐标系的瞬时无功功率鉴别方法不同,采用基于dq0坐标系下的广义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来进行判断,更具有实用性。并通过MATLAB建立了仿真系统模型,对变压器发生励磁涌流时与发生内部故障时,以及空投于内部故障时做了大量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区分励磁涌流与内部故障,但对轻微匝间短路的区分不是很明显,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另外,针对目前傅氏改进算法中实虚部混乱问题,在给出了输入信号不同时正确的傅氏表达式的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改进算法进行修正,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对这几种改进算法做综合性能比较,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为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顺应目前微机保护发展对软、硬件系统要求的主流趋势,给出一种基于双DSP结构的微机保护软、硬件系统结构方案,并对其中主要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流程图进行了设计和详细的分析介绍。 关键词:变压器;微机保护;电流互感器饱和;励磁涌流;傅氏算法 一、引言 电力变压器作为联系不同电压等级网络的设备,是电力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中被广泛使用。随着近些年来,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压等级的提高,增加了很多大容量的变压器,因而它的安全运行与否,是整个电力系统能否连续稳定工作的关键,也是电力系统可靠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且电力变压器本身造价昂贵,一旦发生故障而遭到破坏,将给维修带来很大困难,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并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来装设性能良好、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分析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短路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两种Ⅲ,而变压器的短路故障,又可按发生在变压器的内外部情况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变压器的内部故障主要是指各相绕组之间发生的相间短路、绕组的线匝之间发生的匝间短路、绕组或引出线通过外壳发生的接地短路故障等。变压器的外部故障主要是指外部绝缘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直接接地短路故障。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由于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外部接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

第9章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干扰的传播途径与作用方式以及软硬件抗干扰技术。 ●授课主要内容 ●干扰的传播途径与作用方式 ●软硬件抗干扰技术 ●主要外语词汇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说明:带“***”表示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带“**”表示要求理解的内容,带“*”表示要求了解的内容,带“☆”表示难点内容,无任何符号的表示要求自学的内容 ●干扰的类型*** ●干扰的传播途径***☆ ●各类干扰的抑制方法*** ●辅助教学情况 多媒体教学课件(POWERPOINT) ●复习思考题 ●干扰的类型 ●干扰的传播途径 ●各类干扰的抑制方法 ●参考资料 刘川来,胡乃平,计算机控制技术,青岛科技大学讲义

干扰是客观存在的,研究抗干扰技术就是要分清干扰的来源,探索抑制或消除干扰的措施,以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9.1 干扰的传播途径与作用方式 干扰是指有用信号以外的噪声或造成计算机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破坏因素。产生干扰信号的原因称为信号源。干扰源通过传播途径影响的器件或系统称为干扰对象。干扰源、传播途径及干扰对象构成了干扰系统的三个要素。 9.1.1 干扰的来源 1.外部干扰 2.内部干扰 9.1.2 干扰传播途径 干扰传播途径主要有:静电耦合、磁场耦合、公共阻抗耦合。 1. 静电耦合 静电耦合是通过电容耦合窜入其他线路的。 2. 磁场耦合 在任何载流导体周围都会产生磁场,当电流变化时会引起交变磁场,该磁场必然在其周围的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势引起干扰,它是通过导体间互感耦合进来的。 3公共阻抗耦合 公共阻抗耦合干扰是由于电流流过回路间公共阻抗,使得一个回路的电流所产生的电压降影响到另一回路。 9.1.3 干扰的作用方式 按干扰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串模干扰、共模干扰和长线传输干扰。 1. 串模干扰 串模干扰是指叠加在被测信号上的干扰噪声,它串联在信号源回路中,与被测信号相加输入系统. 图9.6 串模干扰示意图图9.7 共模干扰示意图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点击:19 添加时间: 2007-8-2 16:47:25 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常规保护相比,微机保护具有先进的原理及结构,安装调试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能自动记录故障信息等显著的优点。但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如果运行环境差,抗干扰措施落实不当,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保护不正常,甚至发生保护误动作,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1 常见二次回路干扰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由于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倒闸操作或者雷击等原因都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干扰电压主要是通过交流电压、电流回路,信号及控制回路的电缆进入保护二次设备,使装置的“读程序”或者“写程序”出错,导致CPU执行非预定的指令,或者使微机保护进入死循环。常见的干扰有以下几种: (1) 变电站内发生单相或者多相接地故障时,强大的故障电流沿着接地点进入变电站的地网,使得地网上任意不同的两点之间产生很高的地电位差。这种干扰通常称之为50 Hz工频干扰。 (2) 当操作变电站内的开关设备,比如高压隔离开关切合带电母线时,将在二次回路上引起高频干扰。干扰电压通过母线、电容器等设备进入地网,产生频率为50 Hz~1 MHz不等的高频振荡, 在二次回路上引起较强的高频干扰。 (3) 每当进入雨季,发生雷击时,由于电与磁的耦合,也会在高压导线和大地之间感应出干扰电压,称之为雷电干扰。 (4) 当断开接触器或者继电器的线圈时,会产生宽频谱的干扰波,其干扰频率甚至可达到50 MHz。另外,在高压区使用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也将产生高频电磁场干扰。 2 抗干扰措施的实施情况 抗干扰的最基本措施就是防止干扰进入弱电系统。一方面是通过改进装置的硬件部分,增加其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外部环境着手,通过各种屏蔽、隔离措施,切断干扰的传播途径。 根据省公司的“反措”要求,淮北供电局对集成电路保护采取了沿电缆沟铺设截面为100 mm2接地铜排的措施,这为微机保护的反措提供了条件。并针对上述干扰问题,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的要求,采取了以下几种抗干扰措施。 2.1 对微机保护硬件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目前生产厂家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采取了各种优异的抗干扰措施,比如采用VFC数据采集系统,使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在电气上完全隔离,大大增强了装置硬件的抗干扰能力。以WXB-11型微机保 护为例,装置硬件采取的抗干扰措施有: (1) CPU插件的总线不出芯片; (2) 模拟量的输入通道加光耦; (3) 所有的开入、开出加光隔; (4) 引入装置的电源加滤波措施; (5) 增加对RAM、EPROM的自检功能; (6) 装置背板的走线采用抗干扰措施。 2.2 保护屏的接地措施 微机保护屏内所有的隔离变压器一、二次绕组间应当有良好的屏蔽层,并可靠接地。微机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定可靠接地;将保护屏底部的漆、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后,将保护屏和底部槽钢用焊接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可靠连接。微机保护屏之间用不小于50 mm2的多股铜芯线将其底部的接 地小铜排相串连,而后接于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接地铜排上,再将接地铜排和主控室电缆层的接地网可靠连接。

第二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微机继电保护基本历程汇总

第二章微机继电保护基本历程 一、微机继电保护基础 §2.1 微机保护基本结构 微机保护的基本结构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模拟量输入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人机对话和外部通信系统四个部分, 图2-1是微机保护系统方框图。 ㈠数据处理单元一般由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及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并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连成一个系统。继电保护程序在数字核心部件内运行,指挥各种外围接口部件运转、完成数字信号处理,实现保护原理。 CPU 是数字核心部件以及整个微机保护的指挥中枢,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依赖于

CPU 来实现。存储器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它的存储容量和访问时间也会影响整个微机保护系统的性能。定时器/计数器除了为延时动作的保护提供精确计时外,还可以用来提供定时采样触发信号、形成中断控制等作用。数字核心部件的控制电路包括地址译码器、地址锁存器、数据缓冲器、中断控制器等等,它的作用是保证微机数字电路协调工作。 ㈡模拟量输入系统 微机保护装置模拟量输入接口部件的作用是将电力传感器输入的模拟电量正确地变换成离散化的数字量,提供给数字核心部件进行处理。交流模拟量输入接口部件内部按信号传递顺序为:电压输入变换器和电流输入变换器及其电压形成回路、前置模拟低通滤波器、采样保持器、多路转换器、模数变换器。前置模拟低通滤波器是一种简单的低通滤波器,其作用是为了在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采样的过程中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采样保持器完成对输入模拟信号的采样。多路转换器是一种多信号输入、单信号输出的电子切换开关,可通过编码控制将多通道输入信号依次与其输出端连通,而其输出端与模数变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模数变换器实现模拟量到数字量的变换。 ㈢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 开关量是指反映“是”或“非”两种状态的逻辑变量,如断路器的“合闸”或“分闸”状态、控制信号的“有”或“无”状态等。开关量输入接口部件的作用是为正确地反映开关量提供输入通道,并在微机保护装置内外部之间实现电气隔离,以保证内部弱电电子电路的安全和减少外部干扰。开关量输出接口部件的作用是为正确地发出开关量操作命令提供输出通道,并在微机保护装置内外部之间实现电气隔离,以保证内部弱电电子电路的安全和减少外部干扰。 ㈣人机对话和外部通信系统 微机保护人机对话接口部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简易键盘、小型显示屏、指示灯、打印机接口、调试通信接口。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常见故障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常见故障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优点: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相比最大特点就是应用了微机技术,拥有巨大的计算、分析和逻辑判断能力,带有储存记忆功能,可以实现任何性能完善且复杂的保护原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可靠性、功能扩展性、工艺结构条件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其极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可以实现常规模拟保护很难做到的自动纠错,即自动识别和排除干扰,防止由于干扰而造成的误动作。同时,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自诊断能力和使用方便灵活、调试维护简便、功耗及体积小等特点。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巡检维护: 1、检查微机保护装置外观及模块背板有无异常,液晶显示是否正常,接线是否有松动或脱落,有无发热、异味、冒烟等异常现象; 2、检查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运行监视情况,如采集的电压、电流数据是否正确,三相是否平衡;装置的开关状态输入量显示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如储能机构位置、断路器分合位、接地刀闸分合位、操作把手远近控位置等是否显示正确; 3、检查微机保护装置屏上各操作把手、旋转开关的位置是否正确;微机保护装置有无异常信号,如装置是否发跳闸或告警信号,如有故障信号要及时查明原因; 4、对微机保护装置定值进行核对,看是否与所下定值相符。检查整定电流、电压及时限值的输入是否正确,保护硬压板、软压板的投退是否满足定值的逻辑关系等; 5、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动作报告记录进行查看;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校验: 为保证微机保护装置可靠动作,应对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进行定期的停电校验,一般校验周期为一年,主要做以下内容: 1、对二次回路绝缘电阻的测试; 2、用继电保护测试仪输入标准的电流、电压模拟量,校验微机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采样精度及功率角是否正确; 3、校验微机保护装置的就地或远控操作按键是否正常工作; 4、根据保护定值单,用继电保护测试仪输入模拟动作值进行开关二次整组保护动作试验。检验装置的动作可靠性及定值保护动作逻辑关系是否满足定值单要求;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常见故障:

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发展【论文】

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电量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并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电力方面的保护意识。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接着分析了企业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发展历程,详细的论述了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微机继电保护;电力工程;应用分析 引言 经过近几十年的应用、研究以及发展,微机保护在电力系统当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有相对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此,对于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工程当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分析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很有可能存在不正常

运行的状态或者是各种各样的故障,其中出现各种形式的短路问题是相对来说最为危险以及最常见的,这主要是由于短路问题的出现所产生的后果也相对比较大,短路后较大的电流以及燃起的电弧会破坏到故障元件。另外,非故障元件流经短路电流时,在电动力以及发热的条件下就会降低非故障元件的使用寿命,甚至是对其造成破坏,并且还将会大幅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对于工厂产品质量以及用户工作的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对于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使得系统出现振荡,严重时还有可能瓦解整个系统。对于电力系统来说,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环境受到损坏,但是没有出现故障问题,这就属于一种不正常运行状态。比如说,由于负荷大于电气设备的额定值的时候,此时就会使得电流升高,这样就将会造成绝缘材料和元件载流部分的温度增加,使得绝缘的损坏和老化速度加快,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故障的发生。其中不正常运行状态以及故障都有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各项积极措施的合理应用来将出现故障的概率降低,同时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还应该对故障元件有选择性以及快速的切除,这是对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进行保护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并且对于切除时间的要求相对比较苛刻,需要短到十分之几秒,大量的实践证明,只有将保护装置装设在每个电气元件上才有可能满足要求。

农大微机继电保护 在线作业

微机继电保护_在线作业_1 一、单选题 1. (5分)电磁兼容是指() ? A. 在一定场合里,本装置既不干扰其它装置,也能承受干扰正常工作? B. 本装置不干扰其它装置工作 ? C. 本装置要远离其它装置 ? D. 本装置抗干扰 得分:5 知识点:微机继电保护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下面哪一种方法得到短路|△ùk|是错误的。()。 ? A. 短路前保护末端Y点的电压实测值|△ùY|代替|△ùk| ? B. 用额定电压代替|△ùk| ? C. 用短路前保护按装处的电压实测值代替|△ùk| ? D. 用短路前保护按装处的零序电压实测值代替|△ùk|

得分:5 知识点:微机继电保护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5分)将电流转换成电压常用器件() ? A. 电流变换器 ? B. A/D转换器 ? C. 电压频率变换器 ? D. 电抗变换器 得分:5 知识点:微机继电保护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5分)启动元件中用当前瞬时值减去前一周期对应瞬时值是为了得到()? A. 故障时的电流突变量 ? B. 最大负荷增量

? C. 平均负荷 ? D. 系统周期 得分:5 知识点:微机继电保护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5. (5分)突变量选相的电流变量来自于() ? A. 短路后的电流测量值 ? B. 短路前的不平衡电流值 ? C. 短路瞬间的电流增量值 ? D. 短路前后电流测量值的平均值 得分:5 知识点:微机继电保护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微机保护装置自动检测技术可以()。

? A. 检测程序逻辑错误 ? B. 保护装置FLASHmemory损坏? C. 负荷越限 ? D. 母线电压 得分:5 知识点:微机继电保护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7. (5分)FLASH memory属于() ? A. 开出量系统 ? B. 开入量系统 ? C. 微型机主系统 ? D. 数据采集系统 得分:5 知识点:微机继电保护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