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程
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范文

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范文一、岗位职责1. 准确配制中药处方,确保药物的配方准确无误。
2. 根据医生指示,安排合适的药材,保证药材的质量符合要求。
3. 确保中药房的贮存环境符合规定,药材得到妥善保存。
4. 对中药房的药材进行仔细清点,及时补充不足。
5. 协助医生了解病人情况,提供合适的中药选择。
二、工作流程1. 收方登记a. 收到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后,立即进行登记。
b. 手工登记:按照处方的顺序和要求进行登记,确保准确无误。
c. 电子登记:将处方信息输入到电脑系统中进行备份,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 药物配制a. 按照处方要求,准确配制中药。
b. 检查要配制的药材是否足够,并及时补充不足。
c. 药材的配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保证药效的发挥。
3. 药物核对a. 配制完成后,将药物送至核对台进行核对。
b. 核对过程中,将药物的名称、规格、剂量和数量与处方进行比对,确保无误。
4. 药品交付a. 核对无误后,将药物交付给相关人员。
b. 离开工作岗位前,应将处方和配制记录存档。
5. 药材管理a. 药材的贮存应符合规定,防潮、避光、通风。
b. 定期清点药材库存,做好库存记录。
c. 发现问题药材及时报告,进行处理。
三、工作要求1. 工作期间,要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做到卫生无菌。
2. 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杜绝差错和疏忽。
3. 严格遵守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的安全性。
4. 勤学好问,不断学习新的药品知识和操作技能。
5. 具备团队合作意识,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四、工作安全1. 工作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措施的执行。
2. 使用药材和药品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和用量使用。
3. 遇到突发情况,要迅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工作纪律1. 严格按照工作时间进行工作,不迟到、早退以及无故请假。
2. 工作期间不参与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不使用私人手机、电脑等设备。
3. 工作中不随意接受礼物,不泄露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模版

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模版一、目的与应用范围本工作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中药房调剂工作流程,确保中药房工作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适用于所有中药房的调剂工作。
二、任务与职责1. 中药房经理负责制定和监督本工作制度的实施,同时负责中药房的调剂工作的全面管理。
2. 中药师负责指导和监督调剂工作,并负责处理相关事项。
3. 调剂人员负责按照中药师的指导和要求,完成中药的调剂工作。
三、调剂工作流程1. 接受处方(1)调剂人员接收处方时,应核对患者姓名、医生姓名、药品信息等信息,并将处方整理好。
(2)调剂人员应及时将处方记录在调剂记录本上,并按要求保留好处方原件。
2. 药品准备(1)调剂人员根据处方上的药品信息,按照相应数量取出所需的药材和药品。
(2)调剂人员应检查所取药材和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并在记录本上进行标记。
3. 药品调剂(1)调剂人员根据处方要求,将取出的药材进行加工和研磨。
(2)调剂人员按照中药师的指导,将加工好的药材和药品按照比例混合,并进行包装。
4. 药品复核(1)中药师负责对调剂完成的药品进行复核,包括数量、质量和配方是否准确。
(2)中药师应在复核完成后,在记录本上签字确认,并将药品置于指定位置。
5. 药品发放(1)调剂人员根据中药师的指令,将调剂完成的药品发放给患者。
(2)调剂人员应在发放时核对患者的身份,避免发生错误。
(3)调剂人员应对药品发放进行记录,并让患者签字确认领取。
6. 药品清理(1)调剂人员完成药品发放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将未使用的药材和药品归位。
(2)调剂人员应将已使用的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工作区域的卫生。
四、安全与质量保障1. 药品质量控制(1)中药房应定期检查所使用的药材和药品的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药材和药品。
(2)中药房应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采购渠道,并对所采购的药材和药品进行验收和检测。
2. 个人卫生与清洁(1)调剂人员应每日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口罩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中药调剂流程

中药调剂规范中药调剂按工作流程分为审分、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环节。
一、审方1、审查处方各项内容:a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或单位、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填写。
b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等是否则正确、经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
2、如发现处方中药味或剂量字迹象清时,不可主观猜测以免错配,发现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服用药方法有误,临时缺药都应与处方医师联系,请处方医师更改或释放后重新签字,否则可拒绝计价或调配。
二、计价1、计价时必须按照药品单价计价,不得任意估价或改价,做到计价准确无误。
2、计价时要精神集中,注意剂量、剂数、新调价格、将总价、计价员签名填定居处方相应位置。
三、调配1、调剂人员接到计价收费处方后,应再次审方,特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药,是否有需临时炮制或捣碎药、别名、并开药名、剂量是否有误等。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第四句:诸参(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常用中药别名:玄参-元参金银花-双花/二花重楼-七叶一枝花夜交藤-首乌藤昆布-海带莱菔子-萝卜籽厚朴-川朴肉桂-官桂附子-黑顺片地龙-蚯蚓元胡-延胡索土鳖虫-土元补骨脂-破故纸淫羊藿-仙灵脾需特殊加工入药的:先煎:矿石类如石膏,龙骨,牡蛎,赤石脂等;动物骨甲类如龟板、鳖甲、水牛角等;有毒药物如附子,川乌草乌等;后下:薄荷,藿香,砂仁,钩藤,大黄,豆蔻,檀香包煎:蒲黄,葶苈子,苏子,菟丝子,车前子,旋覆花烊化:阿胶,龟板胶,鹿角胶另煎:人参,西洋参,鹿茸合药冲服:三七粉需要捣碎入药的:酸枣仁,柏子仁,杏仁,桃仁,火麻仁,郁李仁,砂仁,蔻仁,草果,穿山甲,苏子,白芥子妊娠用药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
中药处方调剂管理制度

中药处方调剂管理制度一、背景及意义中药处方调剂是中医药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中医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处方调剂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仅能够规范中药处方调剂工作流程,保证中药处方调剂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还能够提高中药处方调剂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中药处方调剂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1.中药处方调剂的范围和要求中药处方调剂是指药师按照医师开具的中药处方,配制各种剂型的中药制剂的过程。
中药处方调剂涉及中药品种繁多、使用方法复杂,要求药师具备扎实的中药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正确理解医师开具的处方,准确配伍中药,并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的不同,进行个性化调剂。
2.中药处方调剂的操作流程(1)接方:接到医师开具的中药处方后,药师应当认真核对处方中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等信息,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配伍:根据处方中所含中药的属性和功效,药师应当根据中药学原理进行配伍,合理搭配各种中药,确保中药的药性互补、剂量协调。
(3)调剂:药师应当根据配伍好的中药,按照医师规定的剂量和用法,严格按照中药调剂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中药调剂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验方:调剂完成后,药师应当对调剂好的中药进行验方,核对调配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用药量,确保中药质量合格。
(5)标签:验方无误后,药师应当在中药包装上做好标签,标明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信息,确保中药处方的可追溯性。
(6)存储:调剂好的中药应当按照规定存放,避免受潮、曝晒和污染,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品质。
3.中药处方调剂的管理要求(1)人员要求:中药处方调剂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的药师进行,药师要严格遵守中药调剂操作规范,保障中药处方调剂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2)设备设施:中药处方调剂的药房必须具备齐全的中药调剂设备和工具,保障中药调剂工作的正常进行。
(3)文件管理:药师应当认真填写中药处方调剂记录,详细记录中药的配伍和用药量等信息,确保医疗过程的可追溯性。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范本,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的医务人员。
三、管理流程(一)中药饮片处方审核1. 接收处方(a)接收医生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并妥善保存。
(b)核对处方上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无误。
2. 审核处方(a)核对处方中药材的名称、用量、剂型等信息是否合理。
(b)审核处方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是否存在禁忌。
3. 记录审核结果(a)记录审核人员的姓名、审核时间、审核结果等信息。
(b)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开方医生,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二)中药饮片调配1. 准备调配药材(a)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准备相应的中药饮片。
(b)按照药方中所列的草药剂量比例,准确称取各种草药。
2. 进行调剂操作(a)将称取好的草药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b)根据处方中的剂量要求,将草药进行包装或装瓶。
3. 进行质量检验(a)调配完成后,进行药材质量的检查,确保药材无异物或变质现象。
(b)记录药材调配的时间、药量和质量检验结果等信息。
(三)中药饮片核对1. 复核信息(a)核对处方信息是否与调配的药材一致。
(b)核对药材的种类、剂量和包装数是否符合处方要求。
2. 核对人员(a)由两名具有相关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核对,互相确认无误。
(b)核对人员需办理相应的资格证书,确保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3. 记录核对结果(a)记录核对人员的姓名、核对时间、核对结果等信息。
(b)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核对结果的准确性。
四、责任与权限1. 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处方进行合理性审核。
2. 调配人员应按照处方要求准确调剂药材,并进行质量检验。
3. 核对人员应互相确认处方与药材的一致性,并记录核对结果。
五、培训与考核1. 医院应定期组织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相关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中药处方调剂工作的管理,包括中药饮片的配方、审核、调剂、质量控制等环节。
第二章工作流程第三条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流程1.患者就诊并取得中药处方;2.员工按处方开立配方;3.主治医生审核处方;4.药师按配方要求调剂中药饮片;5.质量控制员进行质量检查;6.客户取药并记录相关信息。
第四条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要求1.处方应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症、用量等信息;2.配方应准确无误;3.药师应按处方要求调剂,并记录相关操作信息;4.严格控制处方的质量,确保配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职责和要求第五条员工职责1.主治医生负责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2.药师负责按要求调剂中药饮片;3.质量控制员负责中药饮片的质量检查。
第六条工作要求1.员工应具备相关中药知识和操作技能;2.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七条监督与奖惩1.医疗机构设立监督部门,负责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工作的监督与管理;2.对不按规范操作或发生质量问题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纠正。
第八条违规违纪处理员工若出现以下情况,将按照医疗机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理:1.故意虚报处方信息;2.超过规定的药品调配时间;3.未按规定检查处方的合理性;4.擅自调整处方中的中药饮片用量。
第五章附则第九条其他事项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必要,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和补充。
第十条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本制度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
若发生与本制度相关的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关部门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第十一条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审批通过之日起生效。
公司名称:1.中药饮片处方模板2.质量检查记录表3.处方调剂操作记录表法律名词解释:1.医疗机构:指具备相关资质和设备,从事医疗服务和处方调剂的机构,包括医院、诊所等。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一、引言处方调剂是指药房中药师根据患者医生开具的处方,对药物进行核对、检查,根据情况作适当的修改和调整,确保患者获得安全、适宜的药物治疗。
处方调剂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药师在处方调剂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以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操作流程1. 处方接收(1) 收到患者处方后,药师应仔细查看处方的完整性,确保开具的处方内容完整并符合规范要求。
(2) 核对处方上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过敏史等,确保准确无误。
(3) 如果有遗漏或者不清楚的信息,应立即与患者或医生进行沟通,确保信息完善和准确。
2. 处方审核(1) 根据药物剂型和用药途径,药师应核对处方上的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方式等是否与标准用药相符。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药师应判断处方是否合理、适宜,并遵循药理学和治疗指南的要求。
(3) 如果发现处方有错误、不合理或有疑问的地方,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协商解决。
3. 药物配制(1) 根据医生处方,药师应准确计算所需药物的数量,并严格按照剂量要求进行配制。
(2) 在药物配制过程中,药师应严格按照药物操作规范,遵循无菌操作要求,以保证药物的纯度和无菌性。
(3) 配制完成后,药师应对药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处方标签打印(1) 在药物配制完成后,药师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在药品包装上打印处方标签。
(2) 处方标签上应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医生姓名、开具日期,用药剂量、用药时机和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
(3) 打印的处方标签应贴附在药品包装上,以便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查看和参考。
5. 处方交付(1) 在完成所有前述步骤后,药师应将配制好的药物及处方交付给患者。
(2) 交付药物时,药师应仔细向患者解释用药方法、次数、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3) 如果患者对药物存储或使用有特殊要求,药师应当提前告知患者,并给予相应建议和指导。
(4) 在移交药物时,药师应留意患者是否存在对药物的忌口、过敏等情况,以便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协助患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一、收方、审方1、审核处方上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日期、药价、医师签字等,审阅药品名称、剂量、剂数,以及处方书写是否清楚,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四查十对”制度等要求逐一进行审核。
项目不全或不清楚的须请处方医师补充。
2、审查处方中如有相反、相畏及禁忌药物,毒剧药物超过规定使用剂量或改动时,需医师再次签字。
3、审阅处方中,如有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处方医师,药剂师无权随意将相似疗效品种互为代用。
二、配方1、除详细审查处方中相反、相畏、禁忌和毒剧药物及剂数外还需核对药品别名、脚注等,审核无误后,方可调配。
2、调配小包装中药饮片需依据处方显示的规格调配。
3、调配散装饮片时,选择合适的戥子,并确保称量准确,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成一堆。
4、调配的各种饮片,应保证洁净、没有杂质,无发霉、变质、虫蛀、不合格药品。
5、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布包另煎、冲服等品种,均应按照煎药常规单包并注明。
6、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劈”等脚注说明捣碎方可入药。
7、分戥时,三戥一平,处方中并开药品,应分别称量。
凡细料药品或毒性药品,可用递减分戥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戥,并按剂分包。
8、称量检查时,每剂误差不得超过士5%。
9、调配完毕,详细查对无误后,调剂者签名或盖章。
三、复核及包装1、首先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所开的药味剂量和剂数,确保无多配、漏配、错配或掺混异物的现象。
2、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
3、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变质,无以生代制、生制不分、整药、籽药未捣等现象。
4、将先煎、后下、布包煎、烊化、另煎、冲服、兑服和特殊要求以及同服的成药等进行另包并注明用法。
5、复核合格后即可签字或盖章包装。
四、发药1、首先根据处方核对号牌姓名,核对剂数,注意相同或相似姓名等以防发错造成事故。
2、无论内服或外用药都必须向取药者详细说明用法、用量、煎药方法,有先煎、后下、布包煎等给以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
1、中药调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本院医师开出的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
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
标签和药品要相符。
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3、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
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可拒绝调配;应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4、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5、本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调配处方时应细心、准确,按照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中药调配应按本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应付的统一名称,准确称量,严禁估量抓药。
处方中药物如有品种缺失或可代用品种,应在征得处方医师同意并签名后方可配方。
7、方剂中如有需先煎、后下、另煎、溶化、冲服等药材,必须单包并注明服用或煎煮方法。
8、处方调配完毕后应由主管中药师对照处方逐项复核,发出时将患者姓名、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详细写在药袋上,并耐心地向病人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
审核、调配及核对、发药人均须在处方上签全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9、对已发出的中药饮片处方药品不予退药,如遇特殊情况(系药房差错导致时)须按照门诊退药管理之规定办理退费手续。
10、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应按相关规定管理逐剂称
量、双人校对称量,处方消耗逐日统计、专账管理,做到帐物相符。
11、发放中药汤剂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中药代煎单、药液袋数,经检查无
差错并签字后方可发药。
12、每日工作完毕依据处方分类按日装订成册、并按规定年数保存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