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
高性能计算应用案例

高性能计算应用案例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是指利用超级计算机或者并行计算平台,采用高速、大规模、复杂的计算方法,用以解决科学、工程、商业和社会中的复杂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个高性能计算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一、天气预报和气候模拟天气预报和气候模拟需要处理大量的气象数据和复杂的数学模型。
高性能计算通过并行计算的能力,可以加快天气预报的速度,提高准确性。
例如,中国气象局利用高性能计算技术,成功预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一周的台风路径,为奥运会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高性能计算还能够用于气候模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变化趋势,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学研究需要处理巨大的基因序列数据,通过高性能计算,可以加快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的速度。
例如,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利用高性能计算技术,成功测序了人类基因组,为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高性能计算还能够进行基因组比对、基因功能预测等工作,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
三、航空航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需要进行复杂的气动力分析、结构力学计算和飞行模拟等工作。
高性能计算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加速工程设计与优化,减少试验与验证的成本。
例如,中国的飞机制造商利用高性能计算技术,成功优化了飞机的气动外形设计,提高了飞机的飞行性能和燃油利用率。
高性能计算还能够进行飞行模拟,帮助飞行员培训和飞行安全预警。
四、金融风险建模金融风险建模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数学模型。
高性能计算可以快速进行风险计算和模拟,帮助金融机构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例如,利用高性能计算技术,可以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评估金融产品的价值和风险。
高性能计算还能够处理大规模的金融数据,进行快速的实时数据分析,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五、药物研发与计算医学药物研发和计算医学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分子模拟、药物筛选和临床试验设计等工作。
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的搭建和优化指南

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的搭建和优化指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在科学、工程和商业领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的搭建和优化对于提升计算效率、加快计算速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的搭建和优化指南。
一、搭建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1.硬件选择与配置在搭建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硬件设备。
关键硬件包括计算节点、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和作业调度器。
合理的硬件配置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可靠性。
另外,采用高速互联网络、高性能处理器以及大容量存储等设备也是提升计算性能的关键因素。
2.操作系统与软件环境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对于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的搭建非常重要。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Linux和Unix,它们稳定、可靠且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在软件环境方面,需要安装并配置所需的编译器、调试器、并行计算库等。
3.网络架构与配置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中网络的架构和配置直接影响计算节点之间的通信速度和数据传输效率。
建议采用高速互联网络(如InfiniBand)来提供低延迟和高带宽的通信能力。
合理的网络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通信延迟,提高计算效率。
4.数据存储与管理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
建议配置高性能的文件系统和磁盘阵列,以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存储需求。
此外,备份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作业调度与管理作业调度器是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管理和调度用户提交的计算任务。
合理的作业调度策略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计算效率。
常用的作业调度器包括Slurm、PBS等,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调度器并进行合理配置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二、优化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1.并行计算与算法优化并行计算是高性能计算技术平台中的关键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分布式计算资源实现计算任务的加速。
超算平台在高校的建设及性能分析

超算平台在高校的建设及性能分析作者:何小波杨庆涛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22年第17期摘要:高性能计算平台是一所大学重要的科研支撑条件,建设超算中心对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科竞争力、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以重庆医科大学超算中心的建设情况为例,对高校进行超算平台建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校超算平台建设的现状。
同时对超算平台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及使用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在高校进行超算平台建设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高性能计算;HPL测试;性能分析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706(2022)17-0021-04Construc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upercomput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E Xiaobo, YANG Qingtao(Information Center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Abstract: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platform is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condi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 university. The construction of supercomputing center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mproving discipline competitivenes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of the university.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supercomputing center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upercomput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upercomput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test methods, test results and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supercomputing platform are deeply analyz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constructing the supercomput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L test; performance analysis0 引言高性能計算平台对医科院校的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HPC走产学研之路

靠政府长期 的支持和不 断的投入 。如果缺少 了政府 群管理软件还都是以命令行 、 配置文件的方式进行操
的支持 ,将举步维艰 。中国传媒 大学高性能计算 中 作 ,这进一步加大了管理 和使用的集群 系统 的难度。
他们可能都是某些应 心在可持续发展上 ,走 出了一条独具 特色的产学研 尤其对于集群的终端用户来说 ,
C M O S软件的产学研之路
随着 C MS O 软件的不断完善 , 功能的 日趋丰富 ,
Ss m 集群优化管理系统软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在 中心工作人员对外 的学术交流 中, O 系统受到 yt ) e C MS 产生的 ,是中心人员经过近两年时间刻苦钻研的结 了越来越多业 内人士 的广泛关注 。 因此 , O S C M 作为
一
体化道路 。
用领域的专家 ,专业知识 十分丰富 ,但 由于不熟悉
2。 中 教 网 7 0 g 国 育 络4 1
Lnx iu 下命令行的操作方式或 由于任务提交过程过于 必要的预处理 ,然后才调用业务逻辑层模块进行处
复杂 , 使得这些老师的使用受到 了极 大的影响 , 有些 理 ,待处理完成后 ,再 由用户界面层加载相应 的页 人甚至因此放弃了对集群 的使用。 面模板动态生成 H ML页面 ,并返 回给用户 。这不 T
“ 虚拟超级计算机 ” ,实现对集 群系统资源有效 的管 育与经济 的结合 ,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 有
理维护。 为用户和管理员提供一个友好的We 界面 , b
力 的促进 了首都 的经济 建设 和社 会发展 ,取得了重
要 的产业化成就 。
纵观国内 ̄ H C中心的普遍发展模式 , ' P b 不论在 中 考 的一 个 重要 问题 。
基于FPGA的彩色图像Bayer变换实现

基于FPGA的彩色图像Bayer变换实现王金涛;王骁男;张忠华;李劲松;张晓来【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0(033)010【摘要】利用飞速发展的FPGA技术,在图像采集前端实现Bayer插值变换.比较了常用的3种插值方法,选用计算复杂度较高但图像质量最佳的Optimal Recovery方法.采用Lattice的FPGA芯片LFECP2-M50,实现1208×1024图像,12 f/s,实时Bayer转换.蛤出了实时采集图像结果,显示了插值变换前的原始图像,计算了变换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总结基于FPGA的彩色图像Bayer插值变换实现方法,利用FPGA技术,采用并行算法结构,实时实现了大尺寸图像Bayer转换.【总页数】3页(P75-77)【作者】王金涛;王骁男;张忠华;李劲松;张晓来【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北京,10002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北京,100089;中国传媒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北京,100024;中国传媒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北京,10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31【相关文献】1.基于FPGA的Bayer彩色自动白平衡设计与实现 [J], 程本飞;戴明;孙丽娜2.基于邻近插值法还原Bayer RGB的FPGA实现 [J], 王健;应骏;曾维军;曾爽3.基于FPGA的Bayer图像彩色恢复快速算法研究及实现 [J], 彭俊;高伟4.基于FPGA的实时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系统设计和实现分析 [J], 李亚利5.基于FPGA的Bayer格式彩色图像恢复系统研究 [J], 王渊博;胡永辉;高伟;杨建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配置教程与使用方法

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配置教程与使用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对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需求越来越高。
高性能计算平台是用于解决大规模计算问题的强大工具,其配置和使用方式对于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配置教程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充分发挥高性能计算平台的优势。
一、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配置教程1. 硬件配置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硬件配置对于其性能和功能至关重要。
通常,高性能计算平台包括多个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网络节点。
在选择硬件时,需要考虑计算速度、内存容量、存储容量和网络带宽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根据使用场景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加速卡或专用硬件设备,以提高计算性能。
在配置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选择的硬件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2. 操作系统选择与安装操作系统是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目前常用的操作系统包括Linux、Unix和Windows Server等。
对于高性能计算平台而言,Linux是较为常用的选择,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定制性。
在安装操作系统时,需要根据硬件和软件需求选择合适的版本,并按照官方文档或指南进行安装。
3. 软件环境配置高性能计算平台通常需要安装和配置大量的软件工具和库,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在进行软件环境配置时,需要确保软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配置流程包括在计算节点上安装所需的软件,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和优化。
此外,还应考虑版本管理和依赖关系,以确保软件间的协同工作。
在软件环境配置时,建议参考官方文档或指南,或者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二、高性能计算平台的使用方法1. 任务提交与管理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执行任务时,首先需要将任务提交到作业调度系统中。
作业调度系统根据任务的优先级、资源需求和系统负载等因素,按照一定的调度策略分配计算资源。
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或图形界面工具提交任务并管理任务的状态和进度。
在任务提交时,需要根据任务的需求指定计算节点、内存和执行时间等参数。
北高性能计算校级公共平台快速入门

登录IP 162.105.133.134 162.105.133.209 162.105.133.164
16
3.1 Linux/Mac用户登录
$ ssh username@ip_address $ ssh -X username@ip_address
其中uername为统一认证账号,ip_address为需要登录 集群的IP,如果需要使用图形界面的话还需要加参数-X。
8
收费标准
未名一号和未名生科一号为收费集群,其中CPU节点 及胖节点按照核心计费,GPU节点按照GPU卡计费,KNL 以台为单位计费。收费详情请查看 (/guide_6.html)
9
以下为生科一号的收费详情,假设用户在C032M0128G节点提交作 业,指定作业优先级为low,那么作业的费用=0.04*使用核心数*作业运 行时长。
节点数 140 51 5 10
8 1 2 227
6
硬件环境:未名生科一号
节点类别 CPU 节 点 GPU 节 点
合计
型号
主要规格
节点数
Lenovo SD530
2*Intel Xeon Gold 6142,128G,双口万兆
129
Hale Waihona Puke Lenovo XS1500
2*Intel Xeon E5-2690 V4,256G,4* NVIDIA Tesla V100,双口千兆
7
CPU节点配120G SSD、GPU节点配1920G SSD、并均配有Intel OPA 100 Series Single-port PCIe 3.0 x16 HFA
136
7
硬件环境:未名教学一号
• 物理机配置
型号 Inspur NF5280M5 Inspur NF5280M5
HPC:下个路口见

更快 , 单位 体积 、单位
” 后来在计算机泰斗 村井纯 的努力 下 ,东京 电耗提供 的计算能力更大 。 不过在 高性能 己的高性能计算 中心 , 其二 , 许多高校开始 计算 机的体系结构 与 2 、3 年 有意识地把 小的零散 的集 群整合成为大 的 0 0 工业大学跻身 1本 高性能计算前 四强 。 日 3 计算领域 , 本的硬件也非常强 ,有三家公 司 :富士通 前相 比并没 有太大变化 ,依 然是共享 内存 集中式的 中心 。
江南计 算所 ( 神威 系列 )和 国防科技 大学
( 银河 系列 )这三家单位或 依托于研究所 , 。 或 和研 究所有紧密合作 。
一
国内商 旨 猜 汁算应用主要分为 三 体 系。 集群预计要做 到 1 8 f p 。 2 Tl s o 个是 科技部为引导 的中国 国家 网格
一
些偏 重特色 的学校也发 展了 自己的
( N r ,集成 了分布在全 国 8 C Gi d) 个省市 1 高性 能计算 中心 ,如 中国传媒 大学 高性 能 0
存储 、 软件 和应用服 计 算 中心计 算 总容 量 为 1 5 B,带宽 达 与 国内不 同的是 ,国外造机 器主要 以 个 网格结点上 的计算 、 .T
“ P ne 至强 欧洲 的英 国、 国、 国对商 J 德 法 生能计算 题在于如何用起来 。 计算正在渗透 于各个 浮点运 算计 算设 备 ,C U基 于 Itl S2 同时每一 台服务 不 自己建 高性 能计算 机 ,通 过购 买 I M、 专 门学科 ,但是 其根本 意义 在于为各种其 的最新 H 2 刀片服务器 , B 8端 ni B n 交换 机进 行高速 n 国内的高性 能计算机主要有 三家单位 和科学 问题 ,大规模的集群 系统只是计算 2 8 口的高速 If ia d ”业 界 人士 掷 地有 声 地 指 出 。 联网 。而现在 清华大学正 打算 升级的计算 在 做 中科 院支持 的曙光公 司( 曙光系列 ) , 机 的堆 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
用户账号申请与使用须知
一、申请资格
申请人须为中国传媒大学的任职教师或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二、用户帐号申请
从/files/userapplication.doc下载用户登记表格,认真填写相关信息后发送到高性能计算中心邮箱hpcc@。
在接收到审核通过的通知邮件后,到高性能计算中心进一步核对用户信息,然后签字并领取用户名和密码。
三、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初步使用
用户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后,首先下载SSH客户端软件,下载地址为/files/SSHSecureShellClient.rar,解压并安装于本地计算机上。
然后通过安装的SSH软件登录到高性能计算平台,平台的访问地址为。
关于平台的其它具体使用方法可参阅高性能计算中心用户培训讲义,相关资料下载地址为/files/Introduct_to_cuc_hpcc.ppt。
四、并行计算平台的使用规范
(一)并行计算平台仅供我校任职教师或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进
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相关的活动之用,不得用于任何威胁国家、社会安全的高性能计算,也不能用于其它无关的用途;
(二)用户所申请的账号只能在使用权期限内使用,过期后可以向中
心提出申请延期,并重新进行用户登记手续;
(三)每一个用户至多只能申请一个帐号,请务必保存好个人帐号和
密码,且不能将帐号转借他人使用,一经发现,证实后立即取消该用户的使用资格;
(四)每个用户同时只允许运行1个作业,每个作业最多使用8个处
理器,作业最长允许运行时间为12个小时。
对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除外,但需要提前1周向高性能计算中心提出大规模计算服务申请(可从/files/computeserviceapplication.doc下载申请表格),经审核同意后为其预留相应的计算资源;
(五)用户应在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进行研究的论文或研究成果报
告中指明使用中国传媒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进行计算,并向高性能计算中心提供成果副本一份;
(六)若用户违反相关使用规定,本中心保留停止其使用系统的权
利。
(七)本文最终解释权归中国传媒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所有。
中国传媒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
201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