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脑梗死的护理计划

脑梗死的护理计划

脑梗死的护理计划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脑部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

对于脑梗死患者,及时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护理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评估与观察1.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及患病前后的生活能力。

2.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反应能力等。

3.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面色、唇色、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尤其要密切观察脑部神经功能和偏瘫情况。

二、预防并发症1.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2.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根据医嘱使用抗凝剂、微量肝素或弹力袜等。

3.褥疮预防:常规翻身,维持皮肤干燥清洁,用特殊泡沫垫或气体床垫。

4.尿潴留预防:定时排尿,按摩会阴,及时处理尿潴留。

5.营养支持:提供适量高热量、高营养的饮食,合理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三、神经功能和偏瘫恢复1.康复评估: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肌力进行评估,了解其康复潜力。

2.康复训练:通过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平衡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肌力和运动功能。

3.肌张力管理:进行适时的理疗、按摩等,防止肌肉僵硬和挛缩。

4.语言康复: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开展语言治疗,如口腔肌肉训练、语言集训等。

5.认知功能训练:通过脑功能训练、游戏等活动,提高患者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四、心理支持和社交康复1.心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和心理教育,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增强康复信心。

2.社交康复:帮助患者恢复社交能力,参与康复小组、康复活动和社区活动等。

五、药物治疗和护理1.控制高血压: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抗高血压药物,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抗凝血治疗:根据医嘱给予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再形成。

3.护理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神经功能和偏瘫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4.协助康复医师进行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脑梗死护理诊断和措施

脑梗死护理诊断和措施

脑梗死护理诊断和措施概述脑梗死是指大脑血管发生阻塞或栓塞,导致局部缺血和坏死的一种疾病。

它是中风的常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脑梗死护理的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期康复。

本文将介绍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脑梗死常见的护理诊断:1.神经功能损害:脑梗死会导致神经功能不完全或完全丧失,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神经功能评估,包括昏迷程度、肢体瘫痪程度、感觉障碍等,以及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语言能力等进行观察。

2.感知障碍:脑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知障碍,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感知能力,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如压疮、营养不良等。

3.吞咽障碍:脑梗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护士应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偏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辅助喂食、调整饮食质量等。

4.精神状态改变:脑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情绪波动等精神状态改变,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心和安抚患者的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5.疼痛和不适:脑梗死可能引起头痛、肌肉酸痛等疼痛和不适,护士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护理措施针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诊断,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神经功能损害护理•高强度控制高血压,控制脑出血风险;•确保患者血液循环畅通,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感知障碍护理•提供适宜的光线和音量环境,改善患者的感知能力;•帮助患者进行规律眼部和听觉训练,促进感知能力恢复;•定期进行感觉功能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吞咽障碍护理•了解患者的吞咽习惯和饮食偏好,提供适宜的饮食;•监测患者的饮食状况,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如有需要,采取辅助喂食、调整饮食质量等措施,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

脑梗死病人如何进行居家护理

脑梗死病人如何进行居家护理

脑梗死病人如何进行居家护理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常见于老年人,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脑梗死病人出院后,需要进行居家护理,以保证患者恢复健康。

一、饮食护理脑梗死患者需遵循健康的饮食原则,少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低脂肪、低糖的食物摄入。

具体的饮食原则如下:1.控制总能量:患者需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以避免过度肥胖和血脂异常。

饮食应当轻盈、清淡、易消化,摄入的热量不应超过正常人的需要。

2.控制脂肪摄入:患者需要控制脂肪的摄入,以避免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应该少食用高脂肪和烹调油脂,尽可能选择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

3.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避免血糖异常和代谢紊乱。

应该避免食用高糖、高淀粉食物,尽可能选择全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

4.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患者需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修复。

应该选择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二、药物管理脑梗死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定期服用降压、降脂、抗凝等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1.按时服药:患者需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时服药,不能随意更改或停药。

在服药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的规定用量和用药时间。

2.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患者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因为不当的药物搭配而导致不良反应。

在服药前,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和药物过敏情况。

3.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定期复查可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

4.防止药物过量:患者需要避免药物过量,以防止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在服药过程中,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如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5.注意药物副作用:患者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皮疹等。

在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药物管理是脑梗死患者居家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等问题,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脑梗死护理查房

脑梗死护理查房

脑梗死护理查房脑梗死护理查房,听起来严肃又重要。

首先,脑梗死,简单来说,就是大脑某部分供血不足,导致功能受损。

我们得认识到,患者的痛苦和不安,确实让人心疼。

一、了解病人情况1.1 观察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的眼睛就像鹰一样,得时刻盯着病人的血压、心率等指标。

低血压、高心率,都是不妙的信号。

这时候,我们要迅速反应,及时汇报医生。

1.2 评估神经状态。

患者的意识、运动功能都得仔细评估。

问问他们能不能动动手指,叫他们试试说话。

有些患者会因为焦虑而情绪激动,得用温暖的语气安抚,像朋友一样聊天,缓解紧张。

二、制定护理计划2.1 个性化护理。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得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

有的患者可能语言功能受损,有的则是肢体运动障碍。

我们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慢慢恢复。

2.2 饮食管理。

脑梗患者的饮食要特别注意。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盐少油。

护理人员可以和家属沟通,让他们在饮食上多加关注,毕竟,营养好才能帮助康复。

2.3 心理支持。

情绪是个重要的因素,很多患者会感到沮丧。

我们得多聊聊,分享一些积极的故事,鼓励他们坚持治疗。

通过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希望,这样他们的康复之路才会更顺畅。

三、实施护理措施3.1 监测和记录。

每次查房,护理人员要认真记录病人的变化。

这不仅仅是数字,更多的是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记录得准确,才能为医生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2 家属参与。

家属的支持很重要,得让他们参与到护理中来。

教家属如何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告诉他们一些注意事项。

让他们成为患者最坚实的后盾。

四、总结脑梗死护理查房,绝对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我们不仅要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

护理的 ultimate 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希望。

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细致的关怀,患者能感受到温暖,这份温暖,会成为他们康复路上的一盏明灯。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查房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查房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查房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护理包括对病人的生活照料、药物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

以下是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查房的详细介绍。

一、患者情况简介在查房开始前,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入院时间以及发病的具体细节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社会支持以及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等。

二、生命体征监测在护理查房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体温等。

特别是血压的监测,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

如果血压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神经系统评估四、皮肤护理脑梗死患者往往会有长时间卧床不起,容易出现皮肤破损、压疮等问题。

因此,在护理查房中需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包括常规翻身、保持皮肤清洁,以及使用压疮预防垫、按摩等。

五、护理安全评估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查房中,需要对护理安全进行评估。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体位、活动能力、坠床风险以及残疾风险等。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

六、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一定的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血、溶栓、抗血小板等。

在护理查房中,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包括用药时机、剂量及不良反应等。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七、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评估脑梗死患者往往需要输液、饮食调理等,以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的平衡。

在护理查房中,对患者的饮食摄入量、水分摄入量、入量出量等进行评估。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等指标,以及便秘、排尿困难等情况。

八、康复评估及指导九、预防并发症脑梗死患者在护理查房中,需要对并发症的预防进行评估。

包括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体温等指标,以及评估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炎、尿路感染等相关风险。

在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护理查房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知识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知识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知识简介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堵塞而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的疾病。

针对脑梗死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既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又要帮助病人恢复。

本文将介绍脑梗死病人的护理知识,包括病人的基本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

一、基本护理1.保持环境安静:脑梗死病人对环境的刺激非常敏感,护理人员需要减少噪音,保持室内的清静。

2.管理褥疮风险:脑梗死病人可能会因为长期卧床而导致褥疮,护理人员要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特殊防压垫。

3.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状况,确定适宜的饮食方案,保证病人的营养摄入,注意控制饮食的盐分和脂肪含量。

二、康复护理1.运动康复: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适宜的运动康复方案,如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平衡训练等,促进肌肉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重建。

2.语言康复:对于有言语障碍的病人,护理人员可以进行语言训练,帮助他们逐渐恢复语言能力。

3.日常生活训练:帮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如自行进食、穿衣打扮等,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三、心理护理1.提供温暖和支持:护理人员要给予病人充分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安心。

2.缓解焦虑和抑郁:脑梗死病人常常伴随着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病人交谈、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

3.家属的支持:鼓励病人的家属参与病人的康复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增加病人的康复动力。

四、注意事项1.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突然昏倒、肢体无力等,必要时及时报告医生。

2.防止二次发作:脑梗死病人应定期复查,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如控制血压、血脂等。

3.定期复查:病人康复后,护理人员要定期复查病人的身体情况,帮助病人应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脑梗死病人的护理知识,具体护理操作和康复方案需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概述脑梗死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缺血和坏死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脑梗死病人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其生命体征的稳定,加速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

1. 病人的休息与观察•病人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护理人员需要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2. 体位和活动•高危脑梗死病人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或负重,以减少脑供血不足和诱发并发症的风险。

•合理翻身和转移体位,防止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按医生要求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康复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

3. 特殊护理•帮助病人清理口腔,定期口腔护理,以减少口腔细菌感染的风险。

•遵循医嘱,对于有吞咽困难的病人应给予软食或流食,以防止误吸引发肺炎等并发症。

•定期翻身和按摩皮肤,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4. 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口味,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以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水平。

•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体液平衡。

5. 密切观察和及时记录•密切观察病人的神经功能状况,及时发现异常表现,例如意识状态、语言能力、肌力等。

•定期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饮食摄入、排尿和排便情况等,方便医生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6. 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物理康复训练,例如主动和被动的肌肉活动、平衡训练等,有助于恢复运动功能。

•给予病人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以上是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医嘱,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为脑梗死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资料: - 来源1 - 来源2。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饮食成分中,注意纤维素, 维生素和水分de补充,以 减少便秘de可能性采用 局部理疗、局部贴止痛 膏药、按摩等方法,转移 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 视等
给予主要护理措施
良肢位de摆放仰卧位
头部垫枕,但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胛下方垫一枕 头,使肩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 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上肢放在枕头上.患侧臀部下方垫一 个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倾,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膝关 节稍垫起呈轻度屈曲位;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健康指导
• 一、正确服药: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 二、生活指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量运动,起床三部曲 • 三、预防复发:定期复查,警惕先兆.
脑梗死病人de 护理
• 神经内 科
脑卒中患者de护理查房护理措施介绍
Introduction of nursing measures of nursing ward round for stroke patients Introduction of nursing
护理评价下步计划
继续跟踪bobath握手训练、ADL训练 步行步态训练 言语训练
督促患者自行驱动轮椅训练
脑卒中患者de护理查房护理措施介绍
Introduction of nursing measures of nursing ward round for stroke patients Introduction of nursing
de可靠消息 ④语言礼貌得体,避免刺激.
饮食护理
• 限制脂肪摄入量 • 控制总热量 • 适量增加蛋白质 • 限制食盐 <三g/d • 限制精制糖和含糖de甜食 • 注意烹调用料 • 注意多饮水
康复指导
重视患侧刺激:在患侧洗漱、进食、测血压 不在患肢输液,慎用热手袋热敷 保持良好de肢体位置 体位变换(翻身):抑制痉挛、减少患侧受 压,二~三h翻身一次. 床上运动训练: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适当锻炼: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根据病 情,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d、注意安全:老年人晨间睡醒时不要急于起床,最 后安静10分钟后缓慢起床,以防直立性低血压致脑血 栓形成;变换体位时,动作宜慢,转头不要过猛;洗 澡时间不宜过长;外出时要防摔倒,注意保暖,防止 感冒。
谢谢观赏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5).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病48h内用阿司匹林100~ 300mg/d,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推荐应用。
(6).急性期不宜使用脑细胞营养剂脑蛋白水解物(脑 活素)等,可使缺血缺氧脑细胞耗氧增加,加重脑细 胞损伤,宜在脑卒中亚急性期(2~4周)使用.
(7)外科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有严重脑水肿、占 位效应和脑疝形成征象者,可行开颅减压术;小脑梗 死使脑干受压导致病情恶化的病人通过抽吸梗死小 脑组织和后颅窝减压术可以挽救生命。
2.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如病人再次 出现偏瘫或原有症状加重等,应考虑是否为梗死灶扩 大及合并颅内出血,立即报告医师。
3.用药护理:
a、应了解给类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b、甘露醇用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长易出现肾功能损 害、水电解质紊乱,应注意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c、用溶栓、抗凝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发现皮疹、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常用溶栓药有:尿激酶50~150万IU,经静脉给药 ,应用此类药物应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 间等。
(2)防治脑水肿:发病48小时至5日为脑水肿高峰期。 脑水肿可加剧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应尽 早防治。常用20%甘露醇125到250ml快速静滴,每6到8 小时一次,还可使用速尿、10%白蛋白等。
三、脑梗死临床表现
1.脑血栓的表现:
• 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者 ,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最初可有头痛、 头晕、肢体麻木、无力等,约有四之一的病人有TIA史 。常在安静休息时或在睡眠中发生,于次晨起床时发 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偏瘫,见各种类型的偏瘫、失 语。通常在1~2天达到高峰,病人意识清楚或有轻微意 识障碍,生命体征一般无明显改变。
二、脑梗死的病因
1.脑血栓的病因:
脑血栓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硬化,常伴有高血 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 症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其次为脑动脉 炎。
2.脑栓塞的病因:
• 最常见的原因为心源性,约一半以上为风湿性心 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另外心肌梗死或 心肌病时心内膜病变形成的附壁血栓形成的栓子 ,以及心脏手术、心脏导管等也可发生脑栓塞。
6.健康指导:
a、疾病知识指导:介绍脑血栓形成的基本知识,积 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干预危险因素;使家属了 解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病后立即就诊; 偏瘫失语者,教会家属及病人康复训练的基本方法, 进行主动和被动锻炼。
b、饮食指导:起居有规律,客服不良嗜好。饮食宜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忌烟酒。
五、脑梗死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体位 病人宜采取平卧位,以便较多血液供给 脑部,禁用冰袋等冷敷头部以免血管收缩、血流 减少而加重病情。
(2)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如有吞咽困 难、饮水呛咳时,可给予糊状流食或半流食,小 口慢慢喂食,必要时给予鼻次流质饮食。
(3) 生活护理 协助卧床病人完成日常生活,保持 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服、床单,定时翻身,以 免压疮发生。恢复期尽量要求病人独立完成生活自理 活动,如鼓励病人用健侧手进食、洗漱等,以增进病 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恢复部分生活、工作能力 。对有意识障碍和躁动不安的病人,床周应加护栏, 以防坠床;对步态不稳等运动障碍的病人,地面应保 持干燥 平整,以防跌倒。
二、锻炼站立和步行:最初由两人扶着站立,以后可 以由一个人扶着患者或让患者自己扶着床档或墙壁独 立站起,当患者能独立站立和保持体位平衡后,才能 开始跨步动作。注意不要让患者急于行走,主要是让 患者体会迈步的感觉及保持平衡,逐步达到能独自行 走。
三、协助患者在床上翻身,活动患肢:卧床期间, 应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体位,偏瘫患者常喜欢躺在患 侧,易使患侧肢体损伤,应多躺向健侧,间或躺向患 侧或仰卧。
1.脑血栓形成的定义:
简称脑血栓,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 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 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应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 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 系统症状体征。
2.脑栓塞的定义:
• 是由于各种栓子(血液中异常的固体、液体、气 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中断而引起 相应供血区的功能障碍。
2.脑栓塞的表现:
• 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居多,起病急骤是脑栓塞的主要 特征,在数秒或很短时间内症状达高峰,常见的症 状为局限性抽搐、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 语等,严重者可突然昏迷、全身抽搐,因脑水肿或 颅内出血发生脑疝而死亡。
四、脑梗死的治疗
1.脑血栓的治疗:
(1)超早期溶栓治疗:“超早期”是指发病3到6小 时以内,经CT证实无出血灶,应用溶栓药物给予 超早期溶栓治疗。其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 梗死区血流灌注,挽救尚未完全死亡的脑细胞, 力争超早期恢复脑血流。
d、同时观察应用溶栓药后肢体功能障碍等恢复情况。
4.康复护理:
在病情稳定,心功能良好,无出血倾向时及早进行。 一般是在发病1周后即开始。
a、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急性期护理要注意将瘫痪 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 仰卧位和侧卧位。在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最初由护 理人员帮助活动患者患肢,经常性的关节全范围活动, 可以预防关节固定不动,肌腱萎缩,肌肉萎缩,并可 以有效的防止重足,重腕,冰冻肩等情况的出现。
四、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 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 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5.心理护理:
脑血栓的病人因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常常使 病人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甚至变得性情急躁,好 发脾气,这样会使血压升高,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应 主动关心病人,开导病人,同时嘱家属给予病人物质 和精神上的支持,树立病人战胜疾病压升高通常不需紧 急处理,除非血压过高可使用降压药,切忌过度降压 使闹灌注压降低,导致脑缺血加剧。
(4).脑保护治疗:可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 细胞毒性机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包括自由基清除 (过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以及阿片 受体阻断药纳洛酮、钙通道阻断药、胞磷胆碱等;早 期(<2小时)还可应用头部亚低温治疗。
(8)康复治疗:应早期进行,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 短期和长期治疗计划,分阶段、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疗 方法,对病人进行针对性体能和技能训练,降低致残 率,增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重返社会。
2.脑栓塞的治疗:
治疗包括脑部病变及引起栓塞的原发病两方面,脑部 病变的治疗与脑血栓相同,原发病的治疗在于根除栓 子来源,防止脑栓塞复发。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脑病科 宋玉婷
概述
• A 脑梗死的定义 • B 脑梗死的病因 • C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 D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 E 脑梗死的护理
一、定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 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坏死或脑软化,约 占全部脑卒中的70%,临床最常见的类型为脑血 栓形成和脑栓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