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

(一)课程性质、地位

《内科护理学》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它包含了医学和内科学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

近年来新的诊断检查技术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促使临床医学技术迅猛发展,随内科学的进展,内科护理学也相应发生变化,本课程将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危急重症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医疗护理、健康指导规律性阐述,并将疾病的医学和护理知识有机地融合,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新技术的建立和掌握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内科护理学》注重课程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课程综合化、训练综合化、考核综合化方面,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军队学院的《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不仅要适应现代医学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满足人们对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的知识的需求,还应培养适宜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掌握平战时卫生联勤保障相关知识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该课程符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能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内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本课程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全人”的医学模式,通过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的临床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使学生形成整体护理观,引导学员应用护理程序的方式进行临床思维,对疾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确定护理依据、护理评价,学会全面深入的整体护理思维模式和方法,培养其专业意识,增强护理专业自主性、独立性,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学员的具体临床应用能力和水平。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的主干学科,随着临床医学各专科的快速发展和伤病员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为适应医学科学发展乃至社会发展需求,临床学科发展迅猛,新进展、新业务、新技术临床运用日新月异,特别是微创技术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精细。因此,课程教学还要根据各系统各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精选、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和临床相结合,理论课和见习课比例保持在3:1;紧密结合临床新进展,

通过临床见习和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使学员充分认识《内科护理学》在护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课程设计思路

内科护理学课程设计方案的制定,主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临床护理学教研室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外医学院校《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设置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即由简单到复杂、由疾病到病人、由现存到潜在,由个体到共性,由病房到社区,由治疗到预防保健。此外,还要符合课程教学的学时规定,以便适应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

护理四年制学员,是直接由高中阶段跨入医科大学学习,学生已经历由中学到大学,由公共基础课程到医学基础课程的适应学习过程,已学习了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部分,掌握了医学课程的学习方法,而《内科护理学》是学员接触的首门临床课,与基础课的教学存在不同,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分为系统学习和临床实习两个阶段。系统学习包括课堂理论讲授部分和临床护理见习;临床实习则是要求学生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内科各系统病人实施护理,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去观察和判断病情,发现护理问题,并能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适量应用专业英语词汇及短语,提高学员英语水平,适当掌握医学专业英语。使学生能较为全面系统地获得内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危急重症病人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常见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能力。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块教学设计中,90学时的理论课安排在教室教学,由六个系统的临床学科教员承担,课堂讲授,明确教学目的,讲解教学难点,将学生的知识连贯、系统化;临床见习则把学员以小组的形式轮流到各病区,在临床老师精选病例、操作项目后,通过老师示范、病例分析讨论、操作观摩,学生学习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空间和情景,学员将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人联系,既巩故和强化已学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理解同类疾病病人护理时存在的个性化;通过个案病例分析讨论,培养学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集体互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团队精神和评判能力,并对所学内容归纳总结。此外,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的课堂外教学以弥补课堂内教学的不足。

课程评价包括形成、环节和课程考核三部分。形成评价部分主要以教学任务布置、师生见面、教学联系、教学讲评、教学观摩、评教评学、教学总结等会议方式进行,通过形成评价促进教与学沟通,达到教学相长。教学过程质量控制一是通过教学主任、教学秘书、教学督导专家随堂听课,对授课教员的授课情况及时点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每月学员对授课教员的授课质量进行测评及教员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评估,经教学督导对测评结果分析、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反馈给三级学科和教员。三是课程结束时学员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过程质量控制促进教员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精选和重组教学内容,即提高教员教学水平,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满足学员的学习要求,增强学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课程考核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终理论考核和临床见习。在理论考核中实行教考分离,并采纳“国家执业护师资格考试”的题型,加大临床综合运用分析题型的考核比例,侧重考核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观察能力。临床见习考核主要通过学员在见习中表现及见习日志书写,通过临床见习,使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从观察和判断病情的角度出发,了解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常见病因,掌握疾病的临床类型、表现和并发症,识别检验结果;掌握治疗原则、相关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熟习常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在通晓内科护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见习和实习,学生应具备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全面收集资料,提出护理问题,有效护理干预,准确护理评价;从护士角色切入,学会如何与病人沟通、观察病情,具备相关的专科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个体、家庭、社区提供社区护理、预防保健咨询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并能实施正确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分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相关内科疾病护理学的新观点、新技术与新方法。

(2)描述内科病人常用辅助检查前后护理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

(3)阐述内科常见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内容。

(4)掌握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危急重症病人的临床特点、主要/常见护理问题、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5)掌握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要求、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6)理解并记忆常见、危重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以及并发症。

(7)熟悉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临床意义、主要适应证及禁忌证,模拟其操作方法。

(8)掌握对内科常见急症的配合抢救能力。

(9)灵活应用整体护理观,以护理程序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去认识、思考、计划、实施和评价各种常见内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进一步提高并初步掌握护理程序的应用能力,能写出规范的护理入院病历。

(10)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循证的思维方式,初步具有细致敏锐的临床观察判断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参与课堂理论课的学习,记忆和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理论知识。

(2)参与PBL教学、典型病例分析,体验模拟训练等,锻炼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感受双语教学,适当增加医学专业英语词汇量,鼓励其阅读相关外文教材、专著和文献。

(4)主动查阅资料,逐步掌握信息收集、整合能力。

(5)参加小结、总结和复习思考题讨论,主动思考,课堂讨论,学会综合分析运用临床常见内科疾病护理程序的能力。

(6)参加临床课见习,学会从病史及病情评估、护理体检入手,结合病人的实际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并完成见习日记记录,培养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护士的直接护理者角色及协作者、教育者、代言者、管理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2)感受临床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认同社会对护理职业的尊重和需求,体现护士的职业素质和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树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在实践护理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对患者实施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整体护理过程中增强成就动机,体验成功的护理,使学生感受课程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护患对自身的期盼,感受护士的职业价值,强化积极的护理职业态度和情感。

(4)参与角色扮演、病例讨论、PBL等,养成主体意识和移情理解,逐步形成以病人为中心、关心爱护病人的良好职业态度和情感。

(5)践行小组学习、自主学习、专题讨论、角色扮演、临床实践等,优化教学人际环境,形成与病人情感共鸣。

(6)追求爱心、细心、责任心与知识和技能融合,具有爱伤观念,不仅重视病人的伤情护理,更加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需求和护理。

三、内容标准

理论教学部分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

1.呼吸系统疾病现状、解剖结构和护理

2.呼吸系统疾病与解剖结构的关系

3.呼吸的调节

理解:

1.呼吸系统疾病患病及治疗经过、心理社会状况、生活史

2.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常用辅助诊断方法

掌握:

能将总论内容运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学习中

[重点难点]

重点:

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及意义

难点:

肺的呼吸功能常见指标正常范围及意义

[学时分配]1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典型临床实例和板书,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通过讲解“以人为本”的爱伤观念,培养学员爱心、细心、责任心,尊重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学习策略] 学员在课前对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进行复习,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常用辅助诊断方法内容进行预习,听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肺的呼吸功能常见指标正常范围及意义,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能将总论内容运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学习中。针对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总结。

第二节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

[教学目标]

了解:

1.肺炎的概念;常见病因与分类

2.肺炎链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其他非典型肺炎的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目的及意义、治疗原则、常用药物、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理解:

1.肺炎链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其他非典型肺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2.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及X片的临床意义

3.各型肺炎首选抗生素

4.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掌握:

1.肺部感染性疾病病例进行全面正确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并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2.制定出该类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同类型肺部感染疾病的临床表现的观察、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1.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病情观察,体温的观察

2.异常实验室检查及X线胸片的临床意义

[学时分配] 2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肺部感染的典型临床实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同类型肺部感染疾病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病情观察、体温的观察,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能对肺部感染性疾病病例进行全面正确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并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三节肺脓肿

[教学目标]

了解:

1.肺脓肿的概念、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常用药物、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2.肺脓肿的纤维支气管镜、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的目的及意义

理解:

1.肺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常见影像学表现、痰液引流的方法和意义、护理评估、护

理措施

2.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掌握:

1.肺脓肿病例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并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2.用体位引流知识指导病人实施体位引流

3.能制定出一般生活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健康教育的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脓肿的临床表现的观察、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肺脓肿的发病机制、体温变化的观察、痰液的判断和体位引流

[学时分配] 1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为主,用肺脓肿临床实际例贯穿全过程,并充分利用幻灯、图片、痰液引流视频和板书等手段,并特别强调课堂互动以调动学员积极性。

[学习策略] 学员在课前对肺脓肿的发病机制、体温变化的观察内容进行预习,听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脓肿的临床表现的观察,主动思考和提问脓肿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针对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总结。

第四节支气管扩张

[教学目标]

了解:

1.支气管扩张的概念及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常用药物、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2.支气管扩张的纤维支气管镜、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及表现

3.支气管扩张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理解:

1.支气管扩张的病因、临床表现、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体位引流的意义及步骤

2.支气管扩张的纤维支气管镜及影像学诊断、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掌握:

1.用基础知识对支气管扩张病例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并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2.运用体位引流知识指导病人正确实施体位引流

3.能制定出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等健康教育的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的观察、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常见护理问题措施及依据

难点:

1.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制、咯血的判断、观察和急救

[学时分配] 1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病例、板书、图片、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制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支气管扩张病人咯血的判断、观察和急救,主动思考和提问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常见护理问题措施,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能用基础知识对支气管扩张病例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并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运用体位引流知识指导病人正确实施体位引流。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五节肺结核

[教学目标]

了解:

1.肺结核疾病现状、概念、发病机制、分类标准、诊断要点、记录方式、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2.肺结核的痰液分支杆菌检查、影像学、结核菌素实验目的及意义、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理解:

1.肺结核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2.肺结核的结核菌素实验判断标准、手术治疗指征、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掌握:

1.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护措施

2.运用肺结核病基础知识采取措施预防肺结核,减少或阻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3.能制定出肺结核病病人的生活、饮食、用药指导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1.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的观察、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2.肺结核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1.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切断措施落实

2.抗结核药物化疗应遵循的原则

[学时分配] 3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为主,用肺结核的临床实际例贯穿全过程,并充分利用幻灯、图片、咯血急救视频和板书等手段,并特别强调课堂互动以调动学员积极性。

[学习策略] 学员在课前对肺结核的发病机制,肺结核病人传播途径切断措施落实内容进行预习,听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肺结核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护措施,运用

肺结核病基础知识采取措施预防肺结核,减少或阻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能制定出肺结核病病人的生活、饮食、用药指导内容。针对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总结。

第六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教学目标]

了解:

1.COPD的概念、现状、发病机制、慢性气管炎的分型、分期

2.肺功能、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目的及意义

3.COPD严重程度分级、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理解:

1.COPD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表现、常见体征、常见影像学表现、肺功能评定标准及常见指标临床意义

2.COPD的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肺功能锻炼的意义、治疗原则及病情发展的预防

3.COPD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掌握:

1.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2.制定出COPD病例的健康教育重点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1.COPD的临床表现的观察

2.COPD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1.COPD的发病机制

2.肺功能的意义及常见指标

3.健康教育的制定

[学时分配] 1.5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病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本课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肺功能的意义及常见指标,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COPD的发病机制认真做笔记,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制定出COPD病例的健康教育重点内容。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七节支气管哮喘

[教学目标]

了解:

1.支气管哮喘的概念、现状、诱因、发病因素、发病机制

2.肺功能、血气分析、影像学、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查目的及意义

3.支气管哮喘分期及病情评价、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理解:

1.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常见体征、诊断要点、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2.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评定标准及常见指标临床意义,血气分析临床掌握

3.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4.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掌握:

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

2.学会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气雾剂及对哮喘规范化治疗的宣教

3.能够指导病人采取措施,有效避免导致其哮喘发作的诱因

[重点难点]

重点:

1.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血气分析、雾化装置的使用

2.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肺功能的意义及常见指标

[学时分配] 2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导课、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病例、板书、图片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血气分析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肺功能的意义及常见指标,主动思考和提问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学会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气雾剂及对哮喘规范化治疗的宣教,能够指导病人采取措施,有效避免导致其哮喘发作的诱因。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八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教学目标]

了解: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分期及病情评价、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2.血气分析、影像学、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目的及意义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理解: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常见体征、诊断要点

2.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掌握:

1.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重点难点]

重点: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2.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护理

[学时分配]1.5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典型临床实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临床表现的观察及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护理,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3.根据遗忘曲线的规律,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九节肺血栓栓塞症

[教学目标]

了解:

1.肺血栓栓塞症的概念、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2.肺血栓栓塞症与深静脉血栓的联系

3.影像学、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的目的及意义

4.潜在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理解:

1.肺血栓栓塞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常见体征、诊断要点、护理

2.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掌握:

1.能运用基础知识对肺血栓栓塞症病例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并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2.能制定出一般生活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1.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并发症的处理

2.肺血栓栓塞症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病情判断

[学时分配]1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肺血栓栓塞症的典型临床实例和板书,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病情判断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并发症的处理,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肺血栓栓塞症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运用基础知识对肺血栓栓塞症病例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并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制定出一般生活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教学目标]

了解:

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概念、现状、发病机制、病理及分类

2.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检查的目的及意义

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止痛药物治疗的三阶梯疗法

4.肺癌的TNM分期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理解:

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临床表现、常见体征、诊断要点

2.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掌握:

1.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接受化疗的肺癌病人实施个性化的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心理治疗

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发病机制

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心理评估及护理

3.化疗的不良反应的处理

[学时分配] 2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导课、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病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学员在课前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表现内容进行预习,听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等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接受化疗的肺癌病人实施个性化的护理。针对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总结。

第十一节胸腔积液

[教学目标]

了解:

1.胸腔积液的概念、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2.胸腔内液体循环机制

3.影像学、超声、胸水检查、胸膜活检、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及意义

4.胸腔积液的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理解:

1.胸腔积液的病因、临床表现、常见体征、诊断要点

2.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3.胸腔积液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掌握:

1.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配合胸腔穿刺抽液及护理

3.能制定出胸腔积液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1.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的观察

2.胸腔积液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学时分配] 1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胸腔积液的典型临床实例和板书,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学员在课前对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内容进行预习,听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主动思考和提问,

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胸腔穿刺抽液及护理。针对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总结。

第十二节自发性气胸

[教学目标]

了解:

1.自发性气胸的概念、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2.影像学的目的及意义

3.自发性气胸的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理解:

1.自发性气胸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常见体征

2.气胸的临床分型,各型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

3.自发性气胸治疗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4.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目的和护理要点

掌握:

1.叙述各型气胸的治疗原则

2.自发性气胸病例运用基础知识进行正确的护理

3.能向患者说明胸腔闭式引流的重要性,及如何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

4.能制定出自发性气胸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

[重点难点]

重点:

1.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观察

2.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3.自发性气胸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1.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紧急处理

2.各型气胸的病情变化的判断

[学时分配] 1 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导课、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病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及时总结归纳,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紧急处理,各型气胸的病情变化的判断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观察,主动思考和提问闭式引流术的护理,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自发性气胸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十三节呼吸衰竭、ARDS

[教学目标]

了解:

1.呼吸衰竭、ARDS的概念、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2.呼吸衰竭的分型、分期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血气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4.呼吸衰竭、ARDS的护理问题及护理目标

理解:

1.呼吸衰竭、ARDS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2.呼吸衰竭的分类

3.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4.呼吸衰竭、ARDS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掌握:

1.用呼吸衰竭、ARDS的理论知识进行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2.训练运用所学措施对呼吸衰竭、ARDS的病人进行抢救,能完全掌握治疗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1. 呼吸衰竭、ARDS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处理原则

2. 呼吸衰竭、ARDS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1.呼吸衰竭发病的机制及临床症状和机制之间的关系

2.两种呼吸衰竭病人病情观察与鉴别

3.氧气吸入的护理、

[学时分配] 3 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导课、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呼吸衰竭、ARDS的临床病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及时总结归纳。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呼吸衰竭发病的机制及临床症状和机制之间的关系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呼吸衰竭、ARDS的临床表现的观察及处理原则,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呼吸衰竭、ARDS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用呼吸衰竭、ARDS的理论知识进行观察病情、提出护理问题、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训练运用所学措施对呼吸衰竭、ARDS的病人进行抢救,能完全掌握治疗原则。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四节机械通气

[教学目标]

了解:机械通气的概念、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种类

理解:

1.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撤离的指征

2.经口与经鼻插管优缺点的比较

3.通气模式的选择指征,通气参数的意义

4.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5.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掌握:

1.能运用机械通气的基础知识对需要病人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并能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2.能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准备、气管插管时的配合

3.掌握机械通气病人撤机的准备和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对机械通气病人的观察通气参数的意义

2.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3.呼吸机的运用

难点:

呼吸机的临床运用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机械通气撤离的指征

[学时分配] 2 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典呼吸机的临床运用实例和板书,及时总结归纳,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对机械通气病人的观察通气参数的意义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提问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保健指导,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运用机械通气的基础知识对需要病人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并能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能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准备、气管插管时的配合,掌握机械通气病人撤机的准备和护理。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练习题检验和巩固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

1.心包、心房、心室瓣膜的的构成特点和生理功能

2.冠脉循环以及每支血管供应心肌的范围

3.循环系统疾病与解剖结构的关系

4.心血管病的分类

5.心血管系统评估的常用技术或方法

理解:

1.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

2.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评估内容

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常用辅助检查及诊断方法

掌握:

能将总论内容运用于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学习中

[重点难点]

重点:

循环系统疾病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及意义

难点:

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循环系统病人的护理评估

[学时分配] 1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评估实例和板书,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及意义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循环系统病人的护理评估,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能将总论内容运用于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学习中。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心力衰竭

[教学目标]

了解:

1.心力衰竭的概念、病理生理、诊断要点、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及常用药

3.心力衰竭的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理解:

1.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治疗

2.心功能分级及其临床表现

3.左侧和右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特点

4.洋地黄制剂及其它常用药物用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5.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掌握:

1.能运用心力衰竭的护理基础知识对急性肺水肿患者进行抢救配合和护理

2.根据所学疾病知识,制定出健康教育的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1.左右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

2.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及其护理,尤其是洋地黄、利尿剂的使用

3.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难点:

1.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变化、药物治疗及其护理

2.ACEI、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作用

[学时分配] 3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导课、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心力衰竭的临床病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及时总结归纳。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左右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主动思考和提问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及其护理,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能制定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节心律失常

[教学目标]

了解:

1.心律失常的概念、分类与发病机制

2.各类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原则与常用药

3.心律失常的护理问题、护理目标

理解:

1.各类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治疗要点其代表性药物

3.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用法、剂量与注意事项

4.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

掌握:

1.能运用心电图知识对各类心律失常病例进行正确的判断与分析

2.恶性心律失常的抢救配合

3.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并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4.能制定出用药知识、饮食、家庭护理等健康教育计划

[重点难点]

重点:

各类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难点:

各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治疗

[学时分配] 4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导课、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心律失常的临床病例、板书、提问、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及时总结归纳。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本课内容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各类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对各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治疗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节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教学目标]

了解:

1.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

2.心脏性猝死的概念、病理生理

理解:

1.心脏性猝死分期及临床表现

2.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依据

3.初、高级心肺复苏措施

4.心肺复苏后处理

掌握:

1.能正确的判断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指征能正确病情观察

2.能正确的进行初级心肺复苏及配合高级复苏

[重点难点]

重点:

1.心脏性猝死各期的临床表现

2.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依据、心肺复苏主要步骤和方法及复苏有效的指征

难点:

1.心脏性猝死的观察与判断

2.初高级心肺复苏

[学时分配] 1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导课、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心脏性猝死临床病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心脏性猝死的观察与判断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对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依据、心肺复苏主要步骤和方法及复苏有效的指征认真做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正确的判断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指征能正确病情观察,能正确的进行初级心肺复苏及配合高级复苏。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节心脏瓣膜病

[教学目标]

了解:

1.心脏瓣膜病的概念、病理、常用检查、治疗原则

2.心脏瓣膜病的护理问题

理解:

1.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及关闭不全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

2.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及关闭不全的心电图和超声心电图特征改变

3.心脏瓣膜病的治疗要点

4.心脏瓣膜病的护理措施,尤其是介入治疗的护理

掌握:

1.解释心脏各瓣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2.心瓣膜病患者易发生的并发症,并阐述其预防和护理措施

3.能制定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疾病知识、避免诱因、预防感染等)

[重点难点]

重点:

常见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

难点:

1.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2.介入治疗后的抗凝宣教

[学时分配] 1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导课、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病例、板书、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及时总结归纳,开展课堂教学互动。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常见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介入治疗后的抗凝宣教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制定出心脏瓣膜病的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3.学员在课后可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课堂笔记,进行及时复习,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教学目标]

了解:

1.冠心病的概念、临床分型

2.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

3.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护理问题

4.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原则,特别是心肌梗死的再灌注心肌治疗、消除心律失常、抗凝治疗

理解:

1.掌握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

2.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表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3.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与心肌酶学的变化

4.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描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说明诊断性检查的临床意义

5.心绞痛主要护理措施

6.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尤其是溶栓治疗的护理

掌握:

1.识别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方面的异同点

2.运用冠心病的基础知识,识别其危险因素和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3.能对常见冠心病病例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问病史、护理体检),提出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措施

4.能制定出心绞痛、心肌梗死病例避免诱因、饮食与急救指导等健康教育的内容,指导患者合理使用硝酸酯类药物

[重点难点]

重点:

1.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3.溶栓疗法与护理

4.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难点:

1.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与心肌酶学的变化

2.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学时分配] 3学时

[实施方法] 采用心绞痛疾病导课、启发、问题式教学,通过临床病例、板书、图片、动画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

[学习策略]

1.学员参考《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和网络课程资料,对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病机制进行预习,并带着预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2.学员在听课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课堂活动,并做适当笔记,尽可能当堂理解和(或)记忆授课重点和讲授难点,能制定出心

内科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

内科护理学试题 (专业(类)日午考)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40 = 40) 1.肺炎球菌肺炎的特征性表现是( B ) A.寒战高热 B.铁锈色痰 C.呼吸困难 D.咳嗽 E.胸痛 2.控制哮喘慢性炎症最有效的药物是( A ) A.糖皮质激素 B.茶碱 C.白三烯调节剂 D.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E.β2受体激动剂 3.大咯血病人最重要的护理是( D ) A.吸氧 B.心理安慰 C.禁食 D.维持呼吸道通畅 E.卧床休息 4. 哮喘病人禁忌用的药物是( C ) A.地高辛 B.苯海拉明 C.普萘洛尔 D.氨茶碱 E.维生素C 5.休克型肺炎的首选治疗是( A ) A.补充血容量 B.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C.糖皮质激素应用 D.防治并发症 E.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6.休克型肺炎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重点观察( C ) A.CVP B.脉搏 C.血压 D.心率 E.尿量 7.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 E ) A.消化道传播 B.尘埃传播 C.空气传播 D.体液传播 E.飞沫传播 8. 诊断成人肺结核最可靠的依据是( D ) A.血沉增快 B.胸片有渗出性阴影 C.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D.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 E.低热、乏力、咳嗽、盗汗 9.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D ) A.发热 B.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C.乏力 D.反复肺部感染 E.胸痛

10.COPD输氧宜选择( B ) A.低流量高浓度 B.低流量低浓度 C.高流量低浓度 D.高流量高浓度 E.中流量高浓度 11.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压力负荷)过重的是( C )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甲亢 1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 A ) A.身体下垂部位首先出现 B.颜面部首先出现 C.一定伴有胸水、腹水 D.为非凹陷性水肿 E.为渗出性水肿 13.洋地黄中毒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C ) A.恶心、呕吐 B.视力模糊 C.心律失常 D.黄视绿视 E.头晕头痛 14.心绞痛的最主要原因是( E ) A.主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心动过缓 D.心动过速 E.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 15.脉搏短绌常见于( B ) A.窦性心动过缓 B.心房颤动 C.心室颤动 D.房室传导阻滞 E.阵发性心动过速 16.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 B ) A.主动脉瓣 B.二尖瓣 C.肺动脉瓣 D.三尖瓣 E.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 17.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禁止使用( E ) A.吗啡 B.利多卡因 C.硝酸甘油 D.阿司匹林 E.地高辛 18.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 C ) A.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B.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 C.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D.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E.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 19.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损害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 A.胃酸 B.胃蛋白酶 C.非甾体类抗炎药 D.粗糙饮食 E.幽门螺杆菌感染 20.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是( B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柳氮磺胺吡啶 C.前列腺素 D.甲硝唑 E.阿莫西林 21.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 A.上消化道出血 B.肝昏迷 C.肝肾综合征 D.感染 E.肝癌

内科护理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概述 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 二、内科护理的内容及结构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

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四、内科护士的角色 1、病人的直接护理者 2、协作者 3、教育者 4、代言者 5、管理者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五、内科护理的学习方法 多观察、勤思考、多请教、重理解、积极讨论、做好笔记 (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 整体护理观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的发展变化而建立的全新的护理理念和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和概念框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 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和对护理的需求,用整体观观察和护理病人。(二)以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导学习这一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和帮助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理解未满足的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将来的工作质量。 (三)重视对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 1、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以基本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 2、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3、护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护理和抢救的效果 4、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编写的体例和对实践指导的处理上,都体现了实用性和实践性 六、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需求变化和医学发展对内科护理的影响 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学的快速发展(二)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1、社会发展变化所导致的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和医学的发展对内科护理影 响深远,也决定了内科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成为必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医疗、护理从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2、心理护理成为内科护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科疾病大多病程长,易反复或恶化,治疗效果不显著。慢性病多,老年病人多,疑难杂症多,病人易产生急躁、焦虑、悲观、恐惧、抑郁、孤独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内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和精神调适 3、护理科研和循证护理将受到重视

成功学教育慕课答案

马云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是杭州师范大学。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对了! 答对率:91% 查看解析或评论(0)2 1989年成立联想集团。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对了! 答对率:83% 查看解析或评论(0)3 一个业务员最大的绩效是把自己推销出去。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对了! 答对率:93% 查看解析或评论(0)4 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对了! 答对率:96% 查看解析或评论(0)5 电商以商品为中心,微商是以人为中心。 A: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对了! 答对率:91% 查看解析或评论(0)6 马云中考考了两次。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对了! 答对率:94% 查看解析或评论(0)7 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 A: 错误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对了! 答对率:97% 查看解析或评论(0) 8 “对企业家而言,注重细节和兼备胸怀,是将企业做好的关键。”是马云的演讲中讲到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对了! 答对率:96% 查看解析或评论(0) 9 Summly软件的创始人是英国17岁少年

尼克·阿洛伊西奥。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对了! 答对率:93% 查看解析或评论(0) 10 学校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答对了! 答对率:72% 查看解析或评论(0)

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完整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重点难点] 一、内科护理学的定义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 二、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内容 本教材的基本结构是,每个系统或每类疾病的各章第一节均为概述,简要地复习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或简述该组疾病的共同特点,该系统疾病的分类方法,并对该组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内容进行阐述。第二节为患有该组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列出该系统或该类疾病病人带有共性的常见症状体征,并按护理程序对其中数个症状体征的护理进行阐述。每个疾病的编写内容大致包括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和保健。教材中各种疾病的护理部分按护理程序的格式编写,分为完整、简略两种形式。 (二)学习方法 学生在内科护理学的学习中,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去认识、思考、计划、实施和评价患有各种疾病的病人的护理。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系统学习包括

课堂讲授常见病、多发病和临床见习。毕业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施对内科病人的整体护理。 (三)目标 内科护理学的培养总目标:毕业时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其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常见急症的配合抢救能力。 三、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内科护理学的发展。临床护理科研的开展,丰富了内科护理学的知识。 四、内科护理学对社会需求的适应 现代护理观:以整体的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工作的视野正在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的人的生命的全过程扩展,着眼于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 五、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护士人角色作用有护理者、协作者、教育者、代言者、管理者和研究者。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内科护理学、护理程序、价-效医学。 二、单选题 1.下列有关护理程序的作用哪项欠妥?() A、有利于护士增强专业知识 B、有利于促进护士之间的沟通

情绪管理答案

1 获得幸福的三种需求不包括哪一个()(分) 分 A、 自主性体验 B、 胜任感 C、 成功感 D、 归属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到便所餐厅就餐大快朵颐地咀嚼粪便状的食物属于情绪反应的哪个系统()(分)分 A、 快速反应系统 B、 潜意识反应系统 C、 固定反应系统 D、 意识反应系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要想更幸福,哪件事相对而言无关紧要()(分) 分 A、 宗教信仰 B、 结婚 C、 接受教育 D、 良好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学习和工作往往会产生()的沉浸体验。(分) 分 A、 常常 B、 经常 C、 有时 D、 很少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延迟满足能力与哪种能力关系最小()(分) 分 A、 解决问题的能力 B、 人际关系能力 C、 创造能力 D、 应对挫折的能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一个悲伤的人想高兴起来,哪种方式最好()(分) 分 A、 一个人散步 B、 和朋友聊天 C、 看一部动作电影 D、 吃一顿大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到便所餐厅就餐一看到粪便状的食物马上逃离属于情绪反应的哪个系统()(分)分

A、 快速反应系统 B、 慢速反应系统 C、 意识反应系统 D、 控制反应系统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8 勇气、正义、修养和()等美德有助于获得幸福()。(分) 分 A、 冷漠 B、 人道与爱 C、 孤僻 D、 邪恶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9 下面哪种情况下听一个笑话更不觉得好笑()(分) 分 A、 刚刚运动完 B、 正在微笑 C、 刚刚受惊吓 D、 刚刚睡醒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 ()是指患者有生理反应,但不能准确的向他人表述自己的情绪。(分)分 A、

慕课内科护理学答案

泌尿系统学生:枉凝眉测验总分 11分 单选极简单 1分 1.中国成年人 正确答案:C 2.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最早出现的常见症状是() A.胃肠道症状 B.高血压 C.肺炎 D.内分泌功能紊乱 E.贫血 正确答案:D解析:单选适中 1分 3.为避免加重肾脏损害,慢性肾炎患者要避免使用的药物是() A.青霉素类抗生素 B.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利尿剂 D.抗血小板聚集药 E.活血化瘀中药 正确答案:B解析:单选简单 1分 4.我国慢性肾衰的主要病因是() A.糖尿病肾病 B.高血压肾病 C.多囊肾 D.尿路梗阻 E.肾小球肾炎 正确答案:E解析:单选难 1分 5.慢性肾衰最常见的酸碱代谢紊乱的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酸合并代碱 正确答案:A解析:单选适中 1分 6.慢性肾衰高血压患者首选的降压药是() A.利尿药 C.β受体阻滞剂 D.钙通道阻滞剂 E.α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B解析:单选适中 1分 7.慢性肾衰患者必有的血液系统表现是() A.贫血 B.凝血因子减少 C.白

细胞减少 D.血小板减少 E.骨髓抑制 正确答案:A解析:多选难 1分 8.导致慢性肾衰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糖 B.高血压 C.蛋白尿 D.低蛋白血症 E.吸烟 正确答案:A,B,C,D,E学生答案:A,B,C,D,E解析:多选适中 1分 9.慢性肾衰患者的饮食原则包括() A.优质低蛋白 B.低磷 C.高钙 D.高维生素 E.高热量 正确答案:A,B,C,D,E学生答案:A,B解析:多选难 1分 10.下列食物中,含钾量较高的有() A.海带 B.香蕉 C.橘子 D.紫菜 E.蘑菇 正确答案:A,B,C,D,E学生答案:A,D,E解析:判断适中 1分 11.限制蛋白饮食是治疗慢性肾衰的重要环节。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判断适中 1分 12.慢性肾衰水肿患者的入水量=前一天尿量+500ml。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判断适中 1分 13.慢性肾衰患者即可发生高钾血症,也可发生低钾血症。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判断适中 1分 14.肾性骨营养不良是尿毒症时骨骼改变的总称。正确错误正确 答案:正确解析:判断简单 1分 15.慢性肾衰患者出现皮肤瘙痒与高浓度尿素、高磷后钙盐沉积于皮肤及神经末梢炎有关。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血液系统

礼仪试题及答案

公务礼仪(上)试卷试题 考试学员: 总分值100.0分 您的考试成绩:69.0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3.0分,共30.0分) 第 1 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生的规律可以认识,但并不是平常所认识到的“规律”;真正的名与利可以求到,但并不是平常所认为的 那种“虚名”。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A 案: 您的答 A 案: 第 2 题. 穿西服时,口袋里不能随便放东西。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A 案: 您的答 A 案: 第 3 题. 做指示、请人发言宜长不宜直。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A 案: 您的答 A 案: 第 4 题. 后面开衩的西服,一定要缝合开衩的地方。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B 案: 您的答 B 案:

第 5 题. 不系领带时衬衫扣子不能解开。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B 案: 您的答 B 案: 第 6 题. 入场方式:从椅子的右边进,左边出。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B 案: 您的答 B 案: 第 7 题.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最长。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A 案: 您的答 A 案: 第 8 题. 手心向内的“V”字形手势代表胜利。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B 案: 您的答 B 案: 第 9 题.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荀子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B 案: 您的答 A 案: 第 10 题. 女性在坐时应将双臂都放在沙发或椅子的把手上。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B 案: 您的答 B 案: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2.0分,共40.0分) 第 1 题. 古代“礼”同“()”。 A. 律 B. 鞋 C. 靴 D. 履 标准答 D 案: 您的答 D 案: 第 2 题. 小三色原则:()不超过三个色系。 A. 西服、衬衣、皮鞋 B. 西服、腰带、皮鞋 C. 手表带、西服、皮鞋 D. 手表带、腰带、皮鞋 标准答 D 案: 您的答 A 案: 第 3 题. 双排扣西装的扣子应() A. 扣最上面的扣子 B. 扣最下面的扣子 C. 扣上面两个扣子 D. 把扣子都扣好 标准答 D 案: 您的答 C 案: 第 4 题. 男子在室内可戴() A. 帽子 B. 墨镜 C. 手表

2020年内科护理学精选习题及答案(100题)

内科护理学精选习题及答案(100题) 一、单选题 1、体温过低指体温低于 A. 35℃ B. 35. 8℃ C. 36℃ D. ℃ E. ℃ … 标准答案: A 2、护士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时发现脉搏低于60次/分,需警惕患者有 A.发热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颅内压增高 D.心肌炎 E.周围循环衰竭 标准答案: C # 3、提示左心衰竭的脉搏是 A.水冲脉 B.交替脉 C.脉搏短绌 D.奇脉 E.不整脉

标准答案: B 4、缩窄性心包炎者多见的脉搏异常为。 A.洪脉 B.水冲脉 C.交替脉 D.奇脉 E.不整脉 标准答案: D 5、脉搏短细的特点是 A.脉率大于心率 — B.脉率少于心率 C.脉率等于心率 D.脉率少于60次/分 E.脉率大于100次/分 标准答案: B 6、呼吸增快是指呼吸超过 A. 16次/分 B. 18次/分 } C. 20次/分 D. 22次/分 E. 24次/分 标准答案: E

7、库斯莫尔呼吸的特征是 A.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 B.呼吸与呼吸暂停相交替 C.呼吸表浅、快速 @ D.呼吸深大而稍快 E.呼吸急促、有屏气 标准答案: D 8、脉压增大见于 A.低血压 B.心包积液 C.重度心功能不全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E.严重二尖瓣狭窄 标准答案: D 9、两肺满布湿啰音,常提示 A.肺气肿 B.肺炎 C.气胸 D.急性肺水肿 E.肺结核 ! 标准答案: D 10、语颤增强见于

A.肺气肿 B.肺实变 C.气胸 D.支气管阻塞 E.胸腔积液 标准答案: B ] 11、满月面容见于 A.慢性消耗性疾病 B.二尖瓣狭窄患者 C.长期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D.肢端肥大症 E.甲状腺功能亢进 标准答案: C 12、震颤麻痹症患者的步态可呈@ A.慌张步态 B.蹒跚步态 C.前倾步态 D.摇晃步态 E.醉酒步态 标准答案: A 13、呼吸呈恶臭味见于 A.肝性脑病 !

情绪管理考试答案

情绪管理 姓名:张****班级:R191Mooc****成绩:分 一、单选题(题数:30,共分) 1 下列表现中不属于工作倦怠的是()。(分) 分 A、 情感资源的耗竭感 B、 对他人冷淡 C、 愤世嫉俗 D、 自我能力感增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相对而言,从事下列活动发生沉浸体验概率最大的是()。(分)分 A、 闲逛 B、 运动 C、 饮食 D、 工作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在研究积极情绪和人的寿命的研究中,比较合适的实验者是()。(分) 分 A、 工人 B、 尼姑 C、 农民 D、 教师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悲观的人认为一件不幸事件的发生是()。(分) 分 A、 暂时的 B、 内在因素造成的 C、 个别的 D、 外在因素造成的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一个人感到越来越快乐,如果这种情绪继续发展下去,它会使人最接近于()。(分)

分 A、 自豪 B、 羡慕 C、 有挑战性 D、 平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对于提高情商效果甚微的是()。(分) 分 A、 自我监控提高情绪知觉 B、 自我调节管理消极情绪 C、 养成独自解决问题的习惯 D、 和同伴共同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情绪智力是一种处理关于个人和他人()的能力。(分)分 A、 情绪

社交 C、 关系 D、 沟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8 下列关于习得性无助说法不正确的是()。(分)分 A、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B、 习得性无助是由于重复的失败造成 C、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D、 习得性无助来源于心理学家赛利格曼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9 情商的全称是()。(分) 分 A、 情绪治理 B、 情绪培养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1.医院获得性肺炎(CAP) 2.三偏征 3.心律失常 4.癫痫持续状态 5.贫血 6.呼吸衰竭 7.TIA 8.窦性心动过缓 9.癫痫持续状态 二.填空题 1 .呼吸衰竭指动脉P02低于_____ mmHg;伴(或不伴)PC02高于___mmHg。 2.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主要有,,,癌变。 3. 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4. 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以和为主。 5.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有类和类药物。 6.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贫血、、、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浸润。 7.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8. 肾盂肾炎最多见的致病菌是。

9.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体重下降。10.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___ ,全程。 b5E2RGbCAP1.1 肝性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和昏迷。12.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有,和心室舒张充盈受限。13.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贫血、、、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浸润。14.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有_ , _ ,,15.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ml。 16.肾盂肾炎最多见的致病菌是。 17.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 1. 肺结核的分型? 2. 简述肝性脑病的诱因?3.简述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4.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其侧支循环有哪几支? 5.如何对甲亢患者进行眼部护理?6.简述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要点。7.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判断标准。8.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9.化疗药物局部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1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晨僵的护理措施?11.咳嗽、咳痰的护理措施? 12.简述地高辛的中毒反应? 四.选择题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主要治疗是()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

人卫版第3版内科护理学教案 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内科护理在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内科护理的发展和任务。 【教学内容】 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4、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方法,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应用。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2、呼吸系统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肺的各种防御机制。 4、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 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4、有效排痰的护理: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 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的。 4、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治疗原则、主要症状的护理措施及综合防治措施。 1、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室检查、治疗。 2、了解常见病因,熟悉临床表现和分型、分期。 【教学内容】 1、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的因素。 2、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实验室检查项目及特点。 3、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 4、慢性支气管炎各期的治疗原则。

内科护理学答案

26岁男性患者,于郊外春游时突发胸闷、呼气性呼吸困难,两肺满布哮鸣音,无咳嗽咳痰。考虑患者为下列哪种疾病 A、支气管扩张 B、支气管哮喘 C、支气管异物 D、支气管炎 2、肺结核大咯血最主要的致死原因是: A、失血性休克 B、重度贫血 C、心力衰竭 D、窒息 3、对诊断和治疗COPD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痰细胞学检查 B、胸部X线检查 C、肺功能检查 D、动脉血气分析 4、结核菌素试验结果(+ + +)是指局部 A、硬结直径<5mm B、硬结直径5~9mm D、硬结直径≥20mm或虽<20mm但伴 C、硬结直径10~19mm 水泡、坏死 5、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发绀 B、意识障碍 C、咳嗽 D、呼吸困难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缩唇呼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快呼气 B、吸气时收腹 C、用鼻吸气 D、用口呼气 E、呼与吸时间之比为3:1 2、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包括 A、通气不足

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C、弥散功能障碍 D、营养不良 E、呼吸浅速 3、下列对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高热患者应早期应用阿匹斯林等药物降温 B、胸痛患者应采取健侧卧位,以缓解疼痛 C、低氧血症患者应予氧疗 D、血培养标本应在患者有寒战、高热时采集 E、鼓励患者深呼吸 4、关于结核菌素试验描述正确的是 A、目前广泛使用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 B、皮内注射后48~72小时判断结果 C、皮肤硬结直径<5mm为阴性 D、阳性提示受试者已患肺结核 E、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肺结核 5、肺结核病人化疗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A、早期 B、联合 C、规则 D、适量 E、全程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最可靠的方法。

内科护理学教案(供参考)

垫江县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一、概述 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和转变。 二、内科护理的内容及结构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本教材共十章: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及书末的实践指导。 三、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一)护理专业的起始教育主要是通科护理教育。

(二)中专学生毕业时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经注册,成为合格的注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 (三)内科护理是临床专业课中的基础和关键课程。 四、内科护士的角色 1、病人的直接护理者 2、协作者 3、教育者 4、代言者 5、管理者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五、内科护理的学习方法 多观察、勤思考、多请教、重理解、积极讨论、做好笔记 (一)、以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 整体护理观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的发展变化而建立的全新的护理理念和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应用护理程序,贯穿整体护理理念,使这种理念和概念框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将来再外化为工作方法。 在学习中自觉地用整体观思考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和对护理的需求,用整体观观察和护理病人。(二)以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导学习这一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和帮助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理解未满足的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将来的工作质量。 (三)重视对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 1、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以基本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 2、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3、护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护理和抢救的效果 4、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编写的体例和对实践指导的处理上,都体现了实用性和实践性 六、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需求变化和医学发展对内科护理的影响 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学的快速发展(二)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1、社会发展变化所导致的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和医学的发展对内科护理影 响深远,也决定了内科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成为必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使医疗、护理从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2、心理护理成为内科护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科疾病大多病程长,易反复或恶化,治疗效果不显著。慢性病多,老年病人多,疑难杂症多,病人易产生急躁、焦虑、悲观、恐惧、抑郁、孤独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内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和精神调适 3、护理科研和循证护理将受到重视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内科护理学(本)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非典型病原体。 2.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等),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等。 3.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4.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5.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变化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伪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 6.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7.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发生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张力改变和/或痉挛,引起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8.传染病的隔离:是指在传染期内,将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或动物传染源与易感者分开,防止或限制病原体向易感者传播。 9.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属于运动障碍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临床特征,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 10.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11.心力衰竭:亦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可由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12.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13.糖尿病: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二、简答题1.简述运动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及选 择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和运动开始合适时 间。 答: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 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使血糖下 降,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酯蛋白下降,有 利于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等;改善血液 循环与肌肉张力,防止骨质疏松,还可减 轻患者的压力和紧张。 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及个人喜 好选择,选择轻、中度的有氧运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游泳、 太极拳、打球等。运动时间一般每日坚持 30~6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3天。不宜空 腹运动,运动宜选择在餐后1小时,既安 全又可达较好降糖效果。运动强度因人而 异,以运动后脉率应达到(170—年龄)、 且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 2.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发病机制及急性中 毒临床表现。 答:有机磷杀虫药可经呼吸道、消化 道、皮肤黏膜迅速吸收,进入体内后在肝 脏进行氧化和水解,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一般48小时后可完全排出体外,在体内无 积蓄。 急性中毒发病时间与杀虫药毒性大 小、剂量及侵入途径密切相关。经皮肤吸 收中毒,常在接触2~6小时后发病;口服 中毒在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症状。通常 症状出现后,病情迅速发展,均伴有蒜味。 主要表现如下: (1)毒蕈碱样症状。这组症状出现 最早,类似毒蕈碱作用,主要是副交感神 经末梢兴奋所致,表现为腺体分泌增加及 平滑肌痉挛,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大汗、流涎、流泪,呼吸道症状为 支气管痉挛及腺体分泌物增多,咳嗽,可 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这组症状类似烟 碱作用,主要是乙酰胆碱在横纹肌运动神 经肌肉接头处过多蓄积和刺激所致,表现 为肌纤维颤动。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可出 现头晕、头痛、乏力,逐渐出现烦躁、谵 妄、抽搐及昏迷。严重时可发生呼吸中枢 衰竭或脑水肿而死亡。 3.简述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危险因素) 及硝酸甘油的用药护理。 答: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亦称危险因素) 可归纳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 吸烟 硝酸甘油的用药护理: (1)发作时舌下含服,或轻轻嚼碎后继续 含服,若服药后3~5分钟仍不缓解,可再 服1次,对于心胶痛发作频繁或含服硝酸 甘油效果差的患者,遵医嘱静滴硝酸甘油。 (2)监测血压及心率的变化,静滴时注意 控制滴速,并嘱患者不可擅自调节滴速, 以免造成低血压。 (3)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面部潮红、头 胀痛、心悸等症状,应告诉患者是由于药 物扩张头面部血管所致,以解除其顾虑。 (4)第1次用药,应避免站立体位,且剂 量不宜过大。 (5)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 最好6个月更换1次。 4、重症病人进行机械吸引痰液时,应注意 哪些? 1)吸痰前对病人或其家属讲解吸痰的意义 及过程。2)无菌操作。3)吸痰管大小 合适,抽吸压力要适当。4)插管前吸 痰管前端用生理盐水湿润,插入深度要 适当。5)抽吸时异管要左右180度旋 转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15 秒,两次抽吸最好间隔3分种。6)吸 痰时观察痰液性质和病人反应。7)机械 吸痰工作应由医护人员进行。 5、肝硬化腹水的护理。 1)多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肾血流量。2) 记录24小时出入量,测体重,量腹围。 了解腹水消长情况。3)皮肤护理,保持 清洁,预防感染。4)穿刺放水术后注意 监测病情变化及腹水性状。 6、简述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2)绝对卧床休息。3)饮 食护理。4)吸氧、止痛。5)排便护 理。6)心电监护的护理。7)心理护 理。 三、单选题 1、气管内吸痰时,每次插管吸痰时间不宜 超过(D) A.5秒B.10秒C.15秒D.30 秒 2.某男患者疑为急性胰腺炎,病程12小 时,此时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检查为 (A) 3.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描述下列正确 的是(D) A.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除外结核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C.重症肺结核 的结素反应均呈阳性D.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仅表示曾有结核感染 4.目前最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筛选试验 是(D) A.抗Sm抗体B.抗双链DNA抗体C.抗 组织细胞抗体D.抗核抗体 5.下列血气检测结果哪项为I型呼衰(C) A.PaO2 95mmHg,PaCO2 30mmHg B.PaO2 80mmHg,PaCO2 45mmHg C.PaO2 55mmHg,PaCO2 45mmHg D.PaO2 40mmHg,PaCO2 60mmHg 6.下列关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的描述 不妥的是(A) A.常为双侧上肢开始B.多为首发症状 C.静止时震颤明显D.入睡后消失 7.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胶痛临床表 现不同点是(C) A.胸痛可放射到左肩、左上肢内侧 B.胸痛为压迫性紧缩感C.胸痛发作 频繁,疼痛持续时间可达30分钟以上 D.疼痛部位为胸骨后 8.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 法是(C) A.血、便常规检查B.X线钡餐造影 C.胃镜检查D.选择性埃及造影检查 9.确诊淋巴瘤的主要依据是(C) A.无痛性淋巴结肿大B.肝脾肿大 C.淋巴结活检D.原因不明的高热 10.下列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是 (C) A.脾肿大B.腹水C.肝掌D.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 11.患者,63岁,高血压10余年,因广 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3小时入院。下列情

内科护理学资料电子教案

内科护理学资料

1、尿路刺激征:指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 2、血尿:新鲜尿沉渣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称为镜下血尿。尿外观呈血样或洗肉水样,称肉眼血尿。 3、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的疾病。 4、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隐匿,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小球疾病。 5、肾病综合征NS:由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6、尿路感染UTI: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7、AFR 急性肾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含氮代谢废物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 8、血液透析HD:.简称血透,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弥散和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 9、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0、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进行性贫血出血和全血细胞减少 11、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心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抑制正常造血 12、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指对病人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细胞经血管输注给病人,使其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1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14、Cushing disease:库欣综合征:是由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其中以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进所引起为多见。 15、妊娠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不包括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 16、甲状腺危象:又称甲亢危象,是甲亢恶化的严重表现。其临床表现凶险,常因高热、虚脱、心力衰竭、肺水肿、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死亡。 1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病人血清内科产生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损害各个系统脏器和组织. 18、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慢性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血管粥样硬化①冠状A硬化冠心病②脑动脉引起脑血管病变③肾A硬化使肾功能受损④肢体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1)糖尿病肾病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性型变渗出性病变(2)

内科护理学答案

泌尿系统 学生:测验总分分 单选极简单 1分 1.中国成年人CKD的患病率约() A.5% B.8.8% C.10.8% D.15% E.0 正确答案:C 2.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最早出现的常见症状是() A.胃肠道症状 B.高血压 C.肺炎 D.内分泌功能紊乱 E.贫血 正确答案:D解析:单选适中 1分 3.为避免加重肾脏损害,慢性肾炎患者要避免使用的药物是() A.青霉素类抗生素 B.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利尿剂 D.抗血小板聚集药 E.活血化瘀中药 正确答案:B解析:单选简单 1分 4.我国慢性肾衰的主要病因是() A.糖尿病肾病 B.高血压肾病 C.多囊肾 D.尿路梗阻 E.肾小球肾炎 正确答案:E解析:单选难 1分 5.慢性肾衰最常见的酸碱代谢紊乱的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酸合并代碱 正确答案:A解析:单选适中 1分 6.慢性肾衰高血压患者首选的降压药是() A.利尿药 B.ACEI C.β受体阻滞剂 D.钙通道阻滞剂 E.α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B解析:单选适中 1分 7.慢性肾衰患者必有的血液系统表现是() A.贫血 B.凝血因子减少 C.白细胞减少 D.血小板减少 E.骨髓抑制 正确答案:A解析:多选难 1分 8.导致慢性肾衰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糖 B.高血压 C.蛋白尿 D.低蛋白血症 E.吸烟 正确答案:A,B,C,D,E学生答案:A,B,C,D,E解析:多选适中 1分 9.慢性肾衰患者的饮食原则包括() A.优质低蛋白 B.低磷 C.高钙 D.高维生素 E.高热量正确答案:A,B,C,D,E学生答案:A,B解析:多选难 1分 10.下列食物中,含钾量较高的有() A.海带 B.香蕉 C.橘子 D.紫菜 E.蘑菇 正确答案:A,B,C,D,E学生答案:A,D,E解析:判断适中 1分 11.限制蛋白饮食是治疗慢性肾衰的重要环节。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判断适中 1分 12.慢性肾衰水肿患者的入水量=前一天尿量+500ml。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判断适中 1分 13.慢性肾衰患者即可发生高钾血症,也可发生低钾血症。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判断适中 1分 14.肾性骨营养不良是尿毒症时骨骼改变的总称。正确错误正确 答案:正确解析:判断简单 1分 15.慢性肾衰患者出现皮肤瘙痒与高浓度尿素、高磷后钙盐沉积于皮肤及神经末梢炎有关。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血液系统 学生:测验总分 1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