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药业三年财务报表分析比较
江中药业财务状况分析

江中药业财务状况分析一、引言江中药业是一家以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公司,成立于2000年。
本文旨在对江中药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通过对江中药业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发现其资产负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公司的债务规模在不断扩大。
2.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江中药业的流动比率在过去三年保持在2摆布,说明公司的流动资产能够较好地偿还流动负债。
3.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运营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通过对江中药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发现其资产周转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三、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根据江中药业的最新财务报表,其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股东权益等项目。
其中,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流动负债主要包括对付账款、短期借款等;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对付债券等。
2. 利润表分析江中药业的利润表主要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净利润等项目。
通过对利润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江中药业的盈利能力状况。
近三年来,江中药业的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净利润增长较为缓慢,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四、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毛利率是衡量企业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江中药业的毛利率在过去三年保持在30%摆布,说明公司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控制成本。
2. 净利率:净利率是衡量企业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净利润/营业收入。
两大药业公司三年财务报表分析比较

两大药业公司三年财务报表分析比较药业公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行业中,有两家特别知名的药业公司,分别是公司A和公司B。
本文将通过对这两家公司的三年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它们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公司A的财务报表。
根据报表显示,公司A在过去三年中的销售额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表明公司A的产品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且有着良好的销售能力。
同时,公司A的净利润也在逐年增加,这意味着公司A的经营状况良好,有着可观的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A的资产总额也在增加,这表明公司A的资产负债状况比较稳定。
总体来说,公司A在过去三年中的财务表现较为出色。
接下来,我们转向公司B的财务报表。
与公司A相比,公司B的销售额增长速度较慢。
这可能是由于公司B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或者是公司B的市场拓展策略不够成功所致。
此外,公司B的净利润也没有像公司A那样稳步增长,甚至有一定的波动。
这表明公司B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可能存在一些经营上的问题。
然而,公司B的资产总额在过去三年中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公司B的资产负债状况相对稳定。
总体来说,公司B的财务表现相对较弱。
除了销售额和净利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公司A和公司B的财务报表中的其他指标来更全面地了解它们的财务状况。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而流动比率则反映了公司的流动性状况。
通过比较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判断公司A和公司B的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
根据财务报表显示,公司A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表明公司A的资产负债状况较为稳定。
而公司B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表明公司B的资产负债状况相对较差。
此外,公司A的流动比率较高,表明公司A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
而公司B的流动比率较低,表明公司B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相对较弱。
综合来看,公司A在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方面表现较好,而公司B则相对较弱。
先声药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先声药业作为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通过对先声药业近三年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状况,以期为投资者、管理层及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一、公司概况先声药业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中国南京,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肿瘤、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和免疫调节等领域,拥有多个国家一类新药和多个国家二类新药。
近年来,先声药业在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根据先声药业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看到公司资产结构的变化情况。
以下为具体分析:流动资产:近三年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逐年上升,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占比最大,说明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最大,表明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无形资产占比逐年上升,说明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负债结构分析流动负债:近三年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逐年下降,表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减轻。
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中,长期借款占比最大,说明公司资金需求较大。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近三年,先声药业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表明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
其中,药品销售收入占比最大,说明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药品销售。
(2)营业成本分析近三年,公司营业成本逐年上升,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表明公司毛利率有所提高。
(3)期间费用分析近三年,公司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表明公司费用控制能力较强。
(4)利润分析近三年,公司净利润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近三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长,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强。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近三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主要受公司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购置等因素影响。
某药业三年财务报表分析比较

金汇药业与圣华药业三年财务报表分析比较2008-5-30一、行业情况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医药又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通过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
预计2005全年各项指标仍将呈现两位数的增长。
2005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
企业一方面面临加入WTO,国外资本和企业进入我国药品分销市场与之竞争;另一方面,“三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将在进一步规范完善中持续开展下去,药品价格更趋市场化。
几年来,受政策因素及市场理性、非理性竞争的影响,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
未来医药商业的毛利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预计由目前的8%~9%逐步降到6%~7%或更低,流通费用率也会由目前的8.75%逐步下降。
重组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与变革的重头戏,通过改革与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我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其生产经营集中度、利润集中度将进一步凸现。
因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进行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要以节约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规模化程度为目标,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为重点,推动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二、公司简介(一)天津金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金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500万元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于2001年6月18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市场上市交易,总股本14901万股,流通A股4500万股,每股发行价11.25元。
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以资本公积金转股,2003年末股本总额为25182万股。
公司是我国主要的皮质类激素的生产基地,在50 到 80年代,一直是国内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开拓者,国内80%的皮质激素原料药产品是公司首先研制并投入生产。
医药财务指标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如何通过财务指标分析来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盈利能力,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报告通过对某医药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经营状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企业概况某医药企业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产品涵盖化学药品、生物药品等多个领域。
截至2020年底,企业拥有员工500余人,资产总额10亿元,年销售收入30亿元。
三、财务指标分析1. 盈利能力分析(1)毛利率毛利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扣除成本后的盈利水平。
近年来,该企业毛利率波动较大,2020年毛利率为33.2%,较2019年下降2.8个百分点。
这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
(2)净利率净利率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2020年,该企业净利率为9.6%,较2019年下降0.8个百分点。
这表明企业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增长速度放缓。
2. 运营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能力。
2020年,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2次,较2019年提高0.5次。
这表明企业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是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
2020年,该企业存货周转率为3.5次,较2019年提高0.3次。
这表明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有所改善。
3. 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2020年,该企业流动比率为2.1,较2019年提高0.2。
这表明企业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有所增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反映了企业扣除存货后的短期偿债能力。
2020年,该企业速动比率为1.8,较2019年提高0.1。
这表明企业在扣除存货后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高。
江中药业财务状况分析

江中药业财务状况分析一、引言江中药业是一家在中国医药行业具有重要地位的公司。
本文将对江中药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江中药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匡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潜在投资风险。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营业收入江中药业过去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22年的10亿元,2022年的11亿元和2022年的12亿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江中药业的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表明该公司的销售能力不断提升。
2. 净利润江中药业过去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022年的2亿元,2022年的2.5亿元和2022年的3亿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江中药业的净利润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表明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断提升。
3. 总资产江中药业过去三年的总资产分别为2022年的20亿元,2022年的22亿元和2022年的25亿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江中药业的总资产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表明该公司的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4. 总负债江中药业过去三年的总负债分别为2022年的8亿元,2022年的9亿元和2022年的10亿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江中药业的总负债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增速相对较慢,这表明该公司的负债能力较强。
三、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根据江中药业最近一期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公司的资产主要分布在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个方面。
其中,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和设备等。
同时,公司的负债主要包括对付账款和短期借款等。
2. 利润表根据江中药业最近一期的利润表,可以看到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销售收入,主要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和人员成本等。
同时,公司的净利润主要受到销售收入和成本的影响。
3. 现金流量表根据江中药业最近一期的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到公司的主要现金流入来源是销售收入,主要现金流出包括采购成本和人员成本等。
同时,公司的净现金流主要受到销售收入和成本的影响。
以岭药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以岭药业(股票代码:002603)是一家专注于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公司以“传承创新,追求卓越”为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中药产品。
本报告将从以岭药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以岭药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截至2022年底,以岭药业的总资产为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达到XX%。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负债结构分析以岭药业的总负债为XX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较高,达到XX%。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2. 利润表分析(1)收入结构分析以岭药业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中药产品销售,其中XX产品贡献最大。
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XX亿元。
(2)成本费用分析以岭药业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近年来,公司成本费用控制良好,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
三、盈利能力分析1.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1)毛利率分析以岭药业的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毛利率达到XX%,说明公司产品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2)净利率分析以岭药业的净利率也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净利率达到XX%,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强。
2. 盈利能力分析结论以岭药业的盈利能力较强,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产品结构合理,主打产品市场竞争力强。
(2)成本费用控制良好,费用占比较低。
(3)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新产品不断推出。
四、偿债能力分析1.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1)流动比率分析以岭药业的流动比率为XX,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速动比率分析以岭药业的速动比率为XX,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财务报告分析红日药业(3篇)

第1篇一、公司简介红日药业(股票代码:300026)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专注于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消化系统类等中药制剂,以及保健品、原料药等。
红日药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产品和服务。
二、财务报告分析以下将对红日药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主要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
(一)主要财务指标1. 营业收入:2020年,红日药业的营业收入为33.68亿元,同比增长13.79%。
这表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
2. 净利润:2020年,红日药业的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增长18.22%。
净利润的增长速度略高于营业收入,说明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3. 毛利率:2020年,红日药业的毛利率为60.47%,较上年同期增长1.67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
4. 净资产收益率:2020年,红日药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4.54%,较上年同期增长1.34个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表明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创造利润的能力增强。
(二)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增长:红日药业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公司加大了对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满足了市场需求。
2. 毛利率提升: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产品结构优化:公司加大了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降低了低附加值产品的比重;(2)成本控制:公司加强了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和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降低了产品成本。
3. 净利润增长:净利润的增长速度略高于营业收入,说明公司在提高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偿债能力分析1. 流动比率:2020年,红日药业的流动比率为2.18,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汇药业与圣华药业三年财务报表分析比较2008-5-30一、行业情况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医药又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通过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
预计2005全年各项指标仍将呈现两位数的增长。
2005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
企业一方面面临加入WTO,国外资本和企业进入我国药品分销市场与之竞争;另一方面,“三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将在进一步规范完善中持续开展下去,药品价格更趋市场化。
几年来,受政策因素及市场理性、非理性竞争的影响,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
未来医药商业的毛利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预计由目前的8%~9%逐步降到6%~7%或更低,流通费用率也会由目前的8.75%逐步下降。
重组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与变革的重头戏,通过改革与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我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其生产经营集中度、利润集中度将进一步凸现。
因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进行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要以节约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规模化程度为目标,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为重点,推动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二、公司简介(一)天津金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金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500万元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于2001年6月18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市场上市交易,总股本14901万股,流通A股4500万股,每股发行价11.25元。
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以资本公积金转股,2003年末股本总额为25182万股。
公司是我国主要的皮质类激素的生产基地,在50 到 80年代,一直是国内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开拓者,国内80%的皮质激素原料药产品是公司首先研制并投入生产。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皮质激素类原料药,在国内皮质激素类原料药生产商中具有垄断地位,是公司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在公司新投产的项目中,"丁酸氢化可的松"和"曲安西龙"为国内独家生产,市场前景较好;而"6甲基泼尼松龙"和"布地奈德"有着较强的进口替代需求,盈利空间较大。
上述四项产品将成为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另外,公司与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利用人工种植葫芦巴籽提取皂素新技术,从源头上解决了皮质激素类原料药的来源问题,这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天津圣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圣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6年在中国天津市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在新加坡向境外社会公众发行普通股,并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1]24号文批准,于2001年5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000万股。
天津圣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分公司和参控股公司40余家,达仁堂制药厂、乐仁堂制药厂、隆顺榕制药厂、第六中药厂、新新制药厂、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新丰制药等老字号和新兴知名企业齐聚麾下,与葛兰素史克、美国百特等世界名企牵手联营。
具备完整的中药产业链,在化学原料药、制剂和生物工程领域也实力雄厚。
三、财务报表分析比较(一)资本结构的结构百分比比较表一 2003.12.31金汇药业与圣华药业资产负债表比较图一 金汇药业资本结构的结构百分比分析图二 圣华药业资本结构的结构百分比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圣华药业总的资产负债规模比金汇药业大得多,金汇药业最大的股东为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67.116%的股份;圣华药业最大的股东为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拥有52.66%的股份,其中圣华药业拥有金汇药业0.671%的股份。
资本结构结构百分比分析的优势在于,揭示公司融资渠道的相对规模。
两家公司的资本结构都比较合理,值得注意的是金汇药业的长期负债比率非常低,原因是公司原长期负债中长期借款3亿元,于2003年变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并入短期负债中。
(二)2001、2002、2003连续三年的业绩比较图三:金汇药业连续三年业绩单位:万元0.0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80,000.002001年2002年2003年0.10.20.30.40.50.6图四: 圣华药业连续三年业绩 单位:万元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金汇药业连续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长,2002年和2003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9.21%和10.03%。
虽然主营业务收入的绝对值在增长,但增长率有较大幅度下降。
每股收益逐年下降,降幅分别为8.04%和23.73%。
圣华药业连续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也在不断增长,增幅分别为20.85%和12.78%,增幅有所下降。
每股收益2002年比2001年有较大增长,但2003年与2002年持平。
(三)综合性指标分析比较1、金汇药业连续三年主要综合性指标分析表二、金汇药业连续三年主要综合性指标可以看出,公司连续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在不断下降,尤其是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较大。
净资产收益率是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决定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三个—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资产管理比率,下面我们从这三个指标的进一步分解来分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原因。
①金汇药业2001、2002、2003年杜邦分析公司连续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6.37%、12.38%和10.68%,其不断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动引起的,权益乘数的变动幅度不大。
2002年销售净利率从14.80%增长到14.97%,但总资产周转率从0.622下降到0.476,是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权益乘数也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
2003销售净利率从14.97%下降到13.483%,总资产周转率进一步下降到0.442,虽然权益乘数从1.738增长到1.793,但不能抵消其他两项指标下降的影响。
以下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各项指标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1)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表三:公司利润表主要项目变动比例从表中数据分析,公司连续三年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变动幅度较大,尤其营业费用与销售收入变动不成比例。
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三项费用均不同程度降低,且幅度大于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可能由于公司第一年上市,为了保证其盈利并分红,有些费用未按权责发生制进行帐务处理。
从2002年和2003年的三项费用来看,增长幅度尤其不成比例,可能是由于2001年部分费用支出当年未进行帐务处理所致,因此,需进一步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2002年公司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比2001年下降27.07%,2003年比2002年下降36.32%,明显与三项期间费用的变动趋势不一致。
由于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中未列出营业费用明细,故按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对其估算并进行调整如下:单位:万元公司财务费用变动幅度也较大,2001年公司募集的资金中大约一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当年借款减少,使得财务费用减少,2002和2003年公司继续投资于生产设备的更新,但资产未开始获利,使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资金短缺,因此加大借款,使得财务费用大幅上升。
从公司连续三年的杜邦分析图和表三中的数据不难看出,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不大,营业利润的增长主要原因是期间费用大幅度下降。
2001年,原材料市场和国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增幅明显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由于期间费用的降低,保证了帐面上反映的营业利润的增长。
同时,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投资,降低负债比率,使财务费用有所下降。
但总利润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由于投资收益的大幅度增长,而非经营性收益。
公司2001年投资收益主要是委托贷款的利息收入,但同期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大约为7%,而公司委托贷款比例为13%。
公司委托贷款协议规定按季结息,贷款均为当年8月份发生,但当年投资收益中按全年的利息收入记入投资收益。
将2001年投资收益调减460万,调整后影响当年利润减少460万。
200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但除管理费用增幅较小,其他成本费用均大幅度增长,营业费用增长达496.65%,财务费用为93.77%,变化的原因已做过分析。
由于成本费用的增长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2002年经营利润增幅明显低于上年。
而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由于投资收益的增长幅度较大,而非经营性收益。
2002年与2001年相比,负债总额增加导致了财务成本的增加,但资产负债比却有所下降。
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为 2.51和1.81,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比上年增强。
200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比上年下降,三项费用均大幅增长,但由于主营业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增幅小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营业利润增长大于前两年。
2003年由于公司收回大量短期投资,集中于主营业务的发展,本年投资收益减少,导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不但没有增长,相反比上年有所下降。
从公司连续三年的销售情况看,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2002年公司的销售成本的增长大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导致销售毛利率下降。
同时期间费用大幅度增长,尤其营业费用比上年增长496.65%,但由于非经营性投资收益的增加,使得销售净利率与上年相比变动不大。
公司应加强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同时降低营业费用,使得销售额增长相应获得更多的利润,通过经营性利润的提高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2)200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同时,主营业务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销售毛利率与上年相比有所上升,但期间费用的增幅均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本年非经营性投资收益比前两年大幅下降,因此导致销售净利率下降。
公司应加强期间费用的控制,在增加生产性投入的同时,要不断改善销售管理,节约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同时,公司的发展要依赖于经营性生产的发展,而非非经营性投资。
通过公司连续三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司2001年的募集资金,大部分投入到生产项目的技术改造,少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最近三年的固定资产和总资产不断增长,部分投产项目也逐渐盈利,但资产净利率的不断下降,表明公司的资产综合利用效果不好,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没有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