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阅读文段,完成1-3题。(6分)

“诗者,吟咏情性也。”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

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器;她似闪烁的星辰,照

亮暗淡的夜空。徜洋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xūn陶,我们

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在垂髫.之年读《静夜思》和在而立之年读

《静夜思》感触是那么不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xūn( )陶垂髫()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改为“ _________”

3.请解释画线的成语。(2分)

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完成4-6题。(6分)

①读书,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②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

记”。③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

的时候,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萦绕着老人、孩

子的欢声笑语。④我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的想法。

4.第①句有语病,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将

“ _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5.第②句标点有误,应该将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1分)

6.第③句中的“黄发”用来指_______,“垂髫”用来指_______ 。(2

分)

阅读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选段,完成7-8题。(4分)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但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这四种书到了朱子手里才打成一片。他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

朱子的意思,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7.根据选段,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二程是怎样评价《大学》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一)(共6分)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

②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但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这一航段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侧建起人工岛。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外海人工建岛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个巨型管节在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

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在水下近50米建设深埋沉管隧道,在国际上也被视为“技术禁区”。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飞越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人民网2018年1月26日)9.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项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22分)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2分)

1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核舟记(节选)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乙】刻木巧匠

周晖

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咸具。两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节选自《续金陵琐事》,有改动)【注释】①壶觞:酒器。②饾饤(dòu dìng):供陈设的食品。③欹(qī):倾斜。

14.下面对《核舟记》(节选)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选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核舟船头部分的三个游览者,苏东坡、黄鲁直、佛印。

B.选段文字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加以介绍,充分表现了雕刻者精巧的技艺。

C.选段文字写了三人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又显现了他们的神态、风度。

D.选段文字描写了三人陶醉于山光水色的神态,表现了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

1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4分)

(1)佛印绝类.弥勒______ (2)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 (3)大可.二寸 _________ (4)篷桅橹咸.具 _______________

16.请用“/”给《刻木巧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限画一处)(2分)

好事者竞趋焉。

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核舟记》中鲁直“如有所语”。他在与东坡说些什么?结合语境,发挥想象,为两人设计一组对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核舟记》《刻木巧匠》两文都写了中国古代的微雕艺术,都写了船上的五个人,赞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但写法不同,试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临水而立,吟咏对爱情的向往,“(1)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2)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沉吟水畔,“(3)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4)______________

,在水一方”,但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止。《诗经·蒹葭》》

缘溪而行,渔人偶遇桃花林,“中无杂树,(5)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浪漫静谧。(陶渊明《桃花源记》) 崔颢远望黄鹤楼,不禁感慨岁月悠悠、世事茫茫:“(6)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孟浩然遥望洞庭湖,震撼于“(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磅礴气势。(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五、综合性学习(共7分)

21.央视大型文化节目《朗读者》《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的播出以及河南卫视《闪耀吧!中华文明》节目的频频出圈,社会反响强烈。为此,班级开展了“聚焦文化,继承传统”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1)【观点论述】这些节目的播出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觉醒,更是文化自信。请你从“传承”与“发展”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3分)

(2)【活动策划】班级将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班委要制订一项活动计划,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帮助完成这项计划。(2分)

(3)班委将请语文老师方华担任“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以班委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写作要求:格式正确,语言简洁,日期用xx年x月x日表示。(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9分)

桃花源记

汪曾祺

①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②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不来

了。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

..了。

③刚放下旅行包,便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

炒苞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藠(jiào)头……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佐茶的茶食也都很好吃,藠头尤其好。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桃源人都爱喝擂茶。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问起擂茶的来历,说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得了瘟疫,遍请名医,医治无效,有一个老婆婆说:“我会治。”她熬了几大锅擂茶,说:“喝吧!”士兵喝了擂茶,都好了。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都城纪胜·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梦梁录·茶肆》条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

④上午在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无甚道士气。楹联颇多,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这些联匾曾被一看山的老人摘下保护起来,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⑤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十几步,豁然开朗了。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不像”。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

⑥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

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云是明时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现在只有一丛细竹。摸了摸,似乎有点棱。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现在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在那里。

⑦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碎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丁丁地斫治。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⑧晚宿观旁的小招待所,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桃花源无真正的方竹,但别的竹子都可看。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真是所谓修竹。树都不粗壮,而都甚高。大概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为了够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长了。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

修竹姗姗节子长,

山中高树已经霜。

经霜竹子皆无语,

小鸟啾啾为底忙?

⑨晨起。至桃花观门外闲眺,下起了小雨。

山下鸡鸣相应答,

林间乌语自高低。

芭蕉叶响知来雨。

已觉清流涨小溪。

⑩作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有删改)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全文以桃花源为线索,渲染了一种澄澈清新的氛围。

B.本文作者依次游览了桃花观、秦人洞、方竹亭等地,品尝擂茶,欣赏美景。

C.文末又写小伙子磨石碑一事,表现了当地人淳朴自由、随意自然的生活状态。

D.本文语言淡而有味、如话家常,又不失典雅,休现了汪曾祺散文的一贯风格。

2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每空1分,共3分)

24.如何理解文章第②、⑤段加点的“天真”一词,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用较多笔累写“擂茶”,请你探究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意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50分)

26.在你读过的名著(或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部?请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如果写读后感:①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②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③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如果写观后感:①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中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②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单元练习(三)

(建议完成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共16分)1.熏(1分) tiáo(1分) 2.器嚣(1分)洋徉(1分) 3.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2分) 4.搭配不当增强提高(或:将“水平”改成“能力”)(3分) 5.双引号书名号(1分) 6.老人(1分)小孩(1分) 7.《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X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X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2分) 8.二程认为,《大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大学》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2分)

二、(共6分)9.①外海快速筑岛技术;②深埋沉管隧道“半刚性”结构技术。(2分)10.作诠释。简要解说“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的内容,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大桥的设计特点。(2分)11.[示例]500米口

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2分)

三、(共22分)12.不舍、依依惜别(1分)乐观豁达(1分)13.“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3分)14.B(2分)(选段文字主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15.(1)像(1分)(2)类似(1分)(3)大约(1分)(4)全、都(1分)16.好事者/竞趋焉。(2分)17.(1)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2分)(2)把小船放在水中,(它)能够随着风而行,完全不会倾斜(或:一点儿也不倾斜)。(2分)

18.[示例一]鲁直:子瞻兄,你看书上记载的赤壁的位置,似乎与实地不符。东坡:确实如此,古人多有误记。[示例二]东坡:你看我这篇《赤壁赋》写得如何?鲁直:大气磅礴。(2分)19.[示例一]《核舟记》一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可感。如用细节描写,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生动逼真。《刻木巧匠》一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概括、简略。[示例二]《核舟记》一文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五个人物,各具情态。《刻木巧匠》一文概括地写了五个人的动作,比较简洁。[示例三]《核舟记》一文多用正面描写,且描写详细、生动、可感。《刻木巧匠》一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但描写较简略、概括。(3分)

[乙文参考译文]明成化年间,一个乐工能把木头刻成小船。(小船)大小约二寸,船篷、桅杆、船橹等东西俱全。有两个人在船中对坐着喝酒,酒壶、食物放满了桌。一个人挽着船篷的绳索,一个人拿着橹桨,一个人掌

舵,都是灵活能动的。(把小船)放在水中,(它)能够随着风前行,完全不会倾斜。一个这样的船需要一两白银,喜欢这个的人都争着购买。

四、(共10分,每空1分)20.(1)关关雎鸠(2)窈窕淑(3)

蒹葭苍苍(4)所谓伊人(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五、(共7分)21.(1)[示例一]传承与发展是互相促进的。

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活力。所以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示例二]传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传承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承是为了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3分)(2)宣传动员确定主持人和得分记录员(2分)

(3)

(2分)

六、(共9分)22.A(2分)(选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23.(1)正殿、“蹑风”楼和“玩月”楼、楹联(1分)(2)对联匾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感到庆幸(1分)(3)对桃源人淳朴自由生活态度的赞美(1分)24.文中两次写到“天真”,作者的言外之意是告诉我们游玩重在意趣,不必事事较真。(2分)

25.作者闻擂茶之名很久了,此次来的目的有一半是擂茶。而且擂茶的

做法、吃法都很讲究,能充分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文化内涵,是游记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

七、(共50分)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 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 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 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寻病终寻向所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尾横卧一楫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A.“诎”,通“屈”; B.“有”通“又”; C.“衡”,通“横”; 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芳草鲜美(2).落英缤纷(3).(2)悠悠我心(4).(3)坐观垂钓者(5).徒有羡鱼情(6).(4)海内存知己(7).天涯若比邻(8).(5)斗折蛇行(9).明灭可见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缤、悠、徒、羡、涯、邻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答案】B 本题应依次填入②④③①,与A项相符。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俨然(yǎn)溯洄(shù) 器皿(mǐn)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 B.心乐之(乐:以……为乐) 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 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 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5.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名著,回答问题。(5分) (1)《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3分) A.俨.然(yǎn)清冽.(liè) 糁.之(sǎn)雎鸠 ..(jūjiū) B.阡陌 ..(qiān mò)佁.然(yǐ) 楫.(jí)窈窕 ..(yǎo tiǎo) C.垂髫.(tiáo)悄怆.(chuàng) 篆.文(zhuàn)蒹葭 ..(jiān jiā) D.诣.(yì)翕.忽(xī) 卷.石底(juǎn)溯洄 ..(sùhuí)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B.其岸势犬牙 ..差互(狗的牙齿)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D.君子好逑.(配偶)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似/与游者/相乐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蒹葭苍苍,。(《诗经·蒹葭》) (2)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阡陌交通,。(陶渊明《桃花源记》) (4)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5)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6.(2017广东中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诗文名句。(10分) 为发展“生态福建”,让花木繁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随处可见,我们一直在行动。 走进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目睹那河岸鸟鸣的美好场景,不禁吟诵“(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的诗句;欣赏那岸边芦苇茂密、清露为霜的萧瑟秋景,让人想起“(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之语。走进国家森林村九峰村,漫步溪边,欣赏“中无杂树, (5)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的优 美山水风光,感受“土地平旷,(7)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的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及生态家 园。走进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行走在山间小道上,满目皆是“青树翠蔓, (9)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的独特景致。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会再上新台阶。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福建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我们要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优先发展体现福建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如红色文化、朱子文化。福建的红色文化,是福建人民用鲜血pǔ__①__写的,是福建精神的集中体现。朱子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对__甲__福建文化元素、树立福建地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重点扶持发展。目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一些精湛的传统工艺和建筑技术开始衰微。如何对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施保护,应该成为__乙__的文化发展大事。 对朱子文化、红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追溯.__②__,让其鲜活地展现在国人面前,不仅可以让我们重拾优良的道德传统,还可以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豁然开朗(huò)。 B.XXX(shū)。 C.卷端(juàn)。 D.寤寐(wù)。 XXX(yí)。

翕忽(xī)。 壬戌(rén)。 溯洄(sù)。 邑人(yì)。 参差(cī)。 缤纷(bīn)。 佁然(yí)。 XXX(xiào)糁之(sǎn)。为坻(chí)。 荇菜(xì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 C.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B.XXX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 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C.《核舟记》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先整体后局部。 D.《关雎》是《诗经》的第二首,选自《诗经·周南》。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本卷共 21 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5 分) (1)青青子衿,。(《诗经•子衿》) (2)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诗经•关雎》)(4),道阻且跻。溯游从之,。(《诗经•蒹葭》)(5),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6),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9)请默写出三个有关“鸟”的诗句,如“月出惊山鸟”。 ①;②;③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俨.然(yǎn)溯洄(shù)器皿.(mǐn)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佁.然(yǐ)箬.篷(ruò)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阡.陌(xiān)参差.(cī)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好逑.(qiú)篆.章(zhuàn)落英缤.纷(bīng) ..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 B.心乐.之(乐:以……为乐) 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 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 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 5.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记叙可议论,通过记人记事、写景写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的305 首诗,又称《诗三百》。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运用(共计17分) 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加点字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的。 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hún然一体。 2、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的铁路系统。(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美所,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3)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的文字之一。 A.完善折服悠久 B.完整佩服悠长 C.完善佩服悠长 D.完整折服悠久 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近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②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③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④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这天学校举办“读书会”,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20字以内)(2分) 5、综合性学习。(4分) 材料一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认为,这次云南等地干旱,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而造成的。 材料二近四十年来,中国冰州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受气温升高影响,像近年在中国西藏、印度等地发生冰碛湖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严重灾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huò) 篁竹(huáng) 及郡下(jùn) B.悄怆(chuàng) 器皿(mǐn) 刘子骥(yì) C.衣褶(zhé) 摇缀(zhuì) 诣太守(yì) D.雎鸠(jū) 溯洄(huí) 勾画了了(lě)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腐蚀劫难嘱咐海枯石烂 B.两栖稀疏磅礴草长莺飞 C.瞄准萌发油漠大彻大悟 D.争讼燎原思慕目空一切 3.文化积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B.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易安居士,东晋著名诗人。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D.《核舟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4.下列各句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林尽水源 B.便要还家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 名著阅读,按要求完成。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1)以上文段选自《》。 (2)在做人方面作者在书中是怎样教育儿子的?请概述其中两点。 7.默写句子。 ①《关雎》: _ ,白露为霜。 ②《式微》:式微,式微, _ 。 ③《蒹葭》: _ ,道阻且跻。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 ,风烟望五津。 ⑤《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 ,波撼岳阳城。 ⑥《子衿》:青青子衿, _ 。 ⑦《送友人》:_____,_____。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⑧《小石潭记》中表现诗人触景生情,倍感忧伤的句子是: ____ ,_____。 ⑨《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_ ,_____。 8、现在媒体上出现大批以戏谑口吻议论中国人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 【中国式“到此一游"】来自中国的一位中学生,在埃及神庙的柱子上刻了“丁×到此一游”。 【中国式“过马路"】一大群人,看看路上暂时没有奔驰的车辆,尽管红灯仍然鲜红地亮着,还是一起有说有笑地踏上斑马线,向路对面走去。 【中国式“插队”】在救灾物资发放现场,受灾群众正在排队。这时,一个中年人要插队,引起大家的不满,于是出现了争抢物资的场面。 (1).针对“中国式过马路"拟写一条遵守交通规则的标语。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的看法。 .【中国式“到此一游"】里丁×的行为被曝光后,媒体找到了孩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屋舍.(shè)间.隔(jiān)便要.还家(yāo)豁.然(huò) B. 阡陌.(mò)平旷.(kuàng)垂髫.(tiáo)俨.然(yǎn) C. 叹惋.(wǎn)缤.纷(bīn)怡.然(yǐ)及郡.下(jùn) D. 刘子骥.(jì)邑.人(yì)诣.太守(yí)问津.(jīn) 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武陵人/捕鱼为业 B. 问/今是何世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后遂无问/津者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诗言志.(名词,志向) B.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C.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明灭可.见(动词,可以,能够) D. 潭西南而.望(连词,表顺承)乃记之而.去(连词,表修饰)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闻水声,如鸣珮环(听到水声,好像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B. 青树翠蔓(青色的树木,翠绿的藤蔓) C. 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D.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北斗星像蛇一样,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6.文言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的美好联想 (4)《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测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5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潺.潺(chán) 行.辈(háng) 归省.(xǐnɡ) 刘子骥.(yì) B.蕴藻.(zǎo) 器皿.(mǐn) 白羊肚.(dù) 豁.然(huò) C.衣褶.(zhé) 脑畔.(pàn) 摇缀.(zhuì) 诣.太守(yì) D.篁.竹(huáng) 及郡.下(jùn) 撺.掇(cuān) 闭塞.(s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踊越屹立疏朗油馍 B.偏辟怠慢眼眶珮环 C.箬篷纠葛松懈糜子 D.欺侮采虹凫水壬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B.新来的王校长豁然开朗 ....,性格谦和,平易近人,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C.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很多在欧美求学的留学生最近返回国内,他们耳濡目染 ....了欧美等国因应对疫情不当而出现的恐慌,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D.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只是比较的慢,使我们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 ....之感罢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③⑥⑤①④② B. ①③⑥④⑤② C. ③①④②⑤⑥ D. ①②③⑥④⑤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 B.无人问津(jūn)关关雎鸠(jiū)卷石底(juǎn) 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 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 B.在河之.洲忘路之.远近 C.其.两膝相比者欲穷其.林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采取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有机结合的技术路线,使得中国在培育超级稻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B.保留天然雨洪通道,对于能否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能否有效防治城市内涝尤显重要。 C.景德镇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我们寻访散落在赣鄱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究江西的书院文化。

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 ..的一项是() 人生历经的挫折与苦难是生命必然的悲情,可是谁想过:!!!让锦瑟发声,让飞花落下,让蜡烛流泪,让春蚕吐丝,让时光的河流轻轻流过一些生命里伤心的渡口吧! ①落花飞舞之后,春天的新芽就要抽出 ①蜡烛烧尽的时候,黎明的天光就要掀起 ①春蚕吐丝自缚的终极,是一只蛾的重生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6.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微君之故,___________?(《式微》) (3)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4)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校决定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学校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荐诗集活动”。你们小组要编辑一本诗集,参加学校的评选。请从下列主题中任选一个并写一段参评诗集“最佳策划奖”的推荐语(不超过100字)。 参考主题: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2)【活动二】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回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第三单元基础测试卷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含解析)

第三单元基础测试卷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解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列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窈窕(tiǎo)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 B.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 C.二黍(shǔ) 罔不(wǎng)蒹葭(jiā) 邑人(yì) D.城阕(què)俶尔(shū)阡陌(mò) 间隔(jiàn) 2.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以其境过清(凄清)____________ B.其船背稍夷(平) C.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睡时) D.处处志之(做记号)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 B.便要还家 C.近岸,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 D.左手倚一衡木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 ( ) A.渔人甚异之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凄神寒骨 D.东坡右手执卷端 5.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其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崔氏二小生____________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其两膝相比者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____________ ( ) A.佛印居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____________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此中人语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有所语 D.寻向所志,遂迷____________ 未果,寻病终 7.古诗文默写。(6分) (1)《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参.差/参.加悄.悄/悄.怆幽邃豁.口/豁.然开朗 B.歧.路/岐.黄朔.风/溯.洄从之严.格/屋舍俨.然 C.差.别/参差.了.解/钩画了.了奇.偶/八分有奇. D.叹惋./饭碗.坦.白/袒.胸露乳渗.透/石青糁.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足不足.为外人道也东坡现右足. B.从隶而从.者从.流飘荡 C.曾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阡陌交通 ..邑人来此绝境 .. B.率妻子 C.无论 ..魏晋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古诗文默写。(8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们想对朋友表达虽然距离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当我们想要达到某个目的却又苦于没有途径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的名著是《____________》,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_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6.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并拟写标题。(4分) 材料: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强势回归,连续十集热播,为新春佳节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至第四集,《中国诗词大会》已累计吸引2.75亿观众收看,节目话题总阅读量1亿多人次,一举冲入全国上星收视排名第三位和新浪话题榜单前三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俨然(yǎn)溯洄(shù)器皿(mǐn)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 B.心乐之(乐:以……为乐) 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 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 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6.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回答问题。(5分) (1)《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__________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________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2分) (2)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请结合课外阅读积累,说说在这封信中,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7分) 央视举办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比赛活动圆满结束,这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热议,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活动一】 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下面月亮组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4分) 诗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请使用0.5毫米中性黑色水芯笔答题,注意书写的整洁。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剥皮(bō)妥贴招摇撞骗(zhuànɡ) 论资排辈 B.祈祷(qǐ) 萌生流水潺潺(chán) 迫不急待 C.霎时(chà) 汩汩怒不可遏(è) 振耳欲聋 D.漩涡(xuán) 腈纶大煞风景(shā) 云遮雾障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因为2020年初的一场疫情,我们被“困"在了家里,徐老师不由想起在学校的一些事情,往事历历在目,不觉让人沉浸其中。 B.初二数学陡然变难,但每次听完胡老师的讲解视频后,洋洋都表示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C.我们班班长服务意识非常强,她希望能为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她做事情总是一马当先。 D.学生的书写影响着别人对他的印象,也影响着老师批改试卷的态度,小爱同学的书写被老师批评了好多次了,但他写作业时依然龙飞凤舞,让人不禁气从中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旅游业频频出现的价格欺诈事件令人深思,其根本原因还是职能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 B.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不仅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而且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 C. 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D. 随着一款有趣的象形文字月饼亮相扬州市场,为中秋佳节再添一抹浓厚的中国味道。 4.选项中对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任何的企业活动,都要接受伦理道德方面的约束和限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诗文填空(25 分) 1. ,在河之洲。 2. ,寤寐求之。 3.蒹葭苍苍,。所谓伊人,。 4. ,白露未晞。 5.求之不得,。 6.悠哉悠哉,。 7.蒹葭采采,。所谓伊人,。 8.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9.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10.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1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12.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13.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14. ,风烟望五津。 15.海内存知己,。 16. ,儿女共沾巾。 17.与君离别意,。 18.八月湖水平,。19. ,悠悠我心。 20.微君之故,? 21.一日不见,! 22.式微式微,? 23.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24. ,波撼岳阳城。 25. ,端居耻圣明。 26.坐观垂钓者,。 27.缘溪行,。 28. 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 29.芳草鲜美,。 30. 复行数十步,。 31.土地平旷,,。 32. ,鸡犬相闻。 3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34.黄发垂髫,。 35.便要还家,。 3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 37.问今是何世,,无论魏晋。 38. ,皆叹惋。 39.此中人语云:“。” 40.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 41. 下见小潭,。

42.青树翠蔓,,。 43.潭中鱼可百许头,。 44. ,影布石上。 45.佁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 46.潭西南而望,,。 47. ,不可知其源。 48. 坐潭上,,寂寥无人。 49.凄神寒骨,。 50.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解释下面加点字(35分)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缘.溪行沿 3.芳草鲜美 .. 4.落英.缤纷 5.渔人甚异.之 6.欲穷.其林 7.仿佛 ..若有光 8.才.通人 9.豁然 ..开朗 10.屋舍俨然 .. 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2.阡陌 ..交通 13.鸡犬相闻.14.悉.如外人 15.黄发垂髫 .. 16.并怡然 ..自乐 17.乃.大惊 18.具.答之 19.便要.还家 20.咸.来问讯 21.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 22.乃.不知有汉 23.无论 ..魏晋 24.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25.皆.叹惋 2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7.此中人语.云 28.不足.为外人道也 29.既.出 30.便扶向 ..路 31.处处志.之 32.及.郡下 33.诣.太守 34.寻向 ..所志 35.欣然规.往 36.寻.病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及运用(38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咫尺(zhǐ) 逢蒿(hāo ) 鲲鹏(kūn ) 狼藉 (jí ) B.深邃(suì) 混淆(xiáo) 硕大(shuò ) 相形见绌(chù ) C.牟取(móu) 哂笑(shěn) 裸露(luǒ ) 颤颤巍巍(chàn) D.干涸(hé ) 庇护(pì ) 吞噬(shì ) 众目睽睽(kuí ) 2.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小心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无言以对(来) B.众目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广阔无垠(边际) C.为人所知(被) 精巧绝伦(同类) D.不自量力(测量) 相形见绌(笨拙) 3.选择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敬畏自然》——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 B.《旅鼠之谜》——位梦华——《善待家园》 C.《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D.《喂——出来》——星新一—《不速之客》 4.与“皎洁的月亮从云缝后面向下窥探着”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朵朵浪花托起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B.休闲是人生一枚甘甜的果实。 C.他委屈的泪水,像开了闸似的哗哗流了出来。 D.在这时代的主旋律中,也偶尔有几声不和谐的音符。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3分)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6.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 )(3分)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庄 7.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10分) 8.调整下面句子的语序。(2分) ①我父亲清楚,老师“弄不成”为人忠厚却没有本事。 ②父亲这次回家给我带回一个书包,还买了石板石笔。 ③父亲让我随他到崔家庄小学念书。 ④临到开学时,父亲跟我妈妈商量,觉得我们村里的书房不是念书的地方。 ⑤我把这本完整的不同寻常的课本也带去了。 9.为下面的报导拟一条标题。(不超过20个字) (3分)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检测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基础知识(25分)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人们竟然bù zì liàng lì()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表大海。 (2)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luǒ lù()的胸膛。 (3)它一看苗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cāng huáng táo cuàn()。 (4)在zhîng mù kuí kuí()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 ..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B、《汉书·西域传》记载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无边无垠 ....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C、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 D、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 ....的罗布泊。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④拨动你的心底的弦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的家园。 B.灯月相映、水波粼粼,滨州中海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 C.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衰落。 D.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5.下面句子所用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叙述) B.我怎么也笑不住,陷入了迷惘的沉思。(描写) C.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议论) D.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抒情) 6.根据要求写句子。(5分) ①参照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语义连贯,具体形象。 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的确,任何小事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2分) ②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神态或性格特征的话,不超过80字。 A组:媚上欺下恼羞成怒自知之明深恶痛绝袖手旁观无可置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