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相关政策解读及发展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现状与前景及政策建议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现状与前景及政策建议

OLICY RESEARCH51摘 要:近年来,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实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页岩气相继获得重要突破,储产量明显提高,日益成为中国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来源,但依然面临政策和技术层面的困境和挑战,增储上产乏力。

总体上,中国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尚处于初期阶段,具有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大幅增储上产的资源基础和潜力。

加快非常规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基于技术和政策两个层面的情景分析结果表明,未来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为加强非常规资源开发和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在不断强化关键技术和工程装备的攻关同时,更需要坚定不移推进油气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打造确实能促使油气增储上产的体制和政策快车道。

关键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障碍;政策建议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E&D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shale gas has made important breakthroughs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e reserve & production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However, China still face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erms of policies and technologies, and the weak increase in storage and production. In general, China’s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E&D, such as coalbed methane and shale gas,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 and has the resource base and potential for rapid development and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while coexiste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E&D. The result of scenario analysis based on technology and policy shows that the prospect of unconventional gas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full of uncertaint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production, we need to continue strengthening the key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equipment, unswerving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oil and gas system, keep improving the relevant policies, and create a fast approach to facilitate the increase of oil & gas reserve and production system and policy.Key words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coalbed methane; shale gas;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prospects; barrier; policy suggestions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现状与前景及政策建议潘继平( 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Status quo, prospect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E&D in ChinaPAN Jiping(Strategical Research Center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of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PRC)随着清洁低碳能源转型进程加快,中国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形势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加大国内天然气资源开发,提高生产供应能力。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现状与问题及解决方案剖析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现状与问题及解决方案剖析
气)
中国代表性的页岩气发现井, (中国石油)川南长宁,威201-H1井, 日产13万立方米 (中石油、壳牌)富顺-永川,阳201井,日产43万立方米 (中国石化)涪陵元坝元21井,日产50,7万立方米
6、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发展规划
致密气:预测2015年致密气产量550亿立方米,2020
亿立方米。目前探明储量接近4万亿立方米)。
分子结构简单,80%-99%是甲烷气体;
热值高,每立方米甲烷气体的热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0200千焦; 低碳,减少了高碳排放的机会; 低污染或无污染。
开发非常规天然气是实现低碳社会的最佳选择!
9、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本质性特征
非常规天然气,属于“边缘资源”、“边际资 源”,是彻头彻尾的低品位“贫矿”。 “低渗透、低孔隙、低丰度”,致密砂岩气还存 在“低压”,是最基本的地质特征。 “四低”的必然,一是“多井低产”;二是技术 难度大;三是开发建设投资大,生产运行成本高。 如何开发此类资源?怎样开发此类资源?是摆 在工程师和决策者面前不可逾越的问题。
第四,可复制苏里格致密气开发模式
苏里格(探索)致密气开发模式的核心,是“低成 本技术体系”和“低成本管理体系”。而且“可复制、 可推广”,其原因“存在地质上相同性”。
主体思路:面对现实,依靠科技,创新机制,简化开采,走低成本开发的路子。 技术攻关:借鉴安塞模式,“技术与管理二元攻关”方法。 开发体制:5+1体制,“六统一、三共享、一集中”的管理体系。 建设模式:设计标准化,建设模块化,管理数字化 ,服务市场化。 总体目标:创新建设苏里格现代化大气田。
10、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是一个过程性概念
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是一个“过程性概念”,特 别是开发技术的成熟、价格的合理等,非常规天然 气资源,可转化为“常规资源”开发。转化的主要 条件是:

非常规天然气系统及其在中国的勘探前景

非常规天然气系统及其在中国的勘探前景

[收稿日期]2009202220 [作者简介]赵晨光(19722),男,1997年大学毕业,工程师,现从事测井资料解释研究工作。

非常规天然气系统及其在中国的勘探前景 赵晨光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河南濮阳457001) 刘继东 (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濮阳457000) 刘计国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非洲研究部,北京100083) 张学锋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河南濮阳457001)[摘要]在分析多家国际能源机构在不同时期对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指出非常规气藏资源量约占世界总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我国非常规气资源潜力巨大,约为我国常规油资源量的3倍,常规气资源量的6倍多,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目前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程度很低,勘探潜力巨大,建议加强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力度,为未来的非常规气资源的充分利用创造条件。

[关键词]世界油气资源;非常规气资源;中国;前景[中图分类号]TE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52(2009)0320193203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永不可缺的必需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全球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发展趋势从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来看具有很明显的不可持续性。

我们当前面临着2大能源挑战:①保障可靠的、廉价的能源供应。

②实现向低碳、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的迅速转变[1]。

目前来看,天然气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自然界不仅存在着丰富的常规天然气资源,而且蕴藏着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面对世界快速增长的油气资源需求,非常规天然气在发达国家能源结构中的贡献在逐步增大,相信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非常规气必将成为新一代环保、高效的优质替代能源。

1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的区别最初是从经济角度来讲的,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外,二者在地质意义上也存在重要的不同。

常规天然气藏一般是以浮力作为运移动力的,以构造和地层形式单个分布;而非常规天然气藏一般不是以浮力作为运移动力而是以扩散方式运移、聚集的,这种气藏具有区域性广泛分布的特点,且一般不依赖于构造和地层圈闭[2]。

中国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及发展前景

中国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非 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力度
目前,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开发主要集中在页岩气领域, 煤层气和致密气开发相对较少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预测
页岩气: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预测储量超过100万亿立方米 煤层气: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预测储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 致密气:中国致密气资源丰富,预测储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 生物气:中国生物气资源丰富,预测储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 地热能:中国地热能资源丰富,预测储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中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预测储量
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新疆、陕西、 内蒙古等地
煤层气:主要分布在四川、新疆、陕西、 内蒙古等地
生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新疆、陕西、 内蒙古等地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在四川、新疆、 陕西、内蒙古等地
天然气资源评价方法
地质评价:通 过地质调查、 勘探等手段,
对天然气资源 的分布、储量、 品质等进行评

致密气资源 主要集中在 新疆、四川、 陕西等地区
非常规天然 气资源开发 技术尚不成 熟,需要加 大研发力度
非常规天然 气资源发展 前景广阔, 有望成为未 来能源发展 的重要方向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页 岩气、煤层气、致密气等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储量丰 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中国天然气市场供应现状
供应结构:以常规天然气为 主,非常规天然气占比较小
供应来源:国内生产、进口 LNG、进口管道气等多种渠

供应量:中国天然气供应量 逐年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市 场需求
供应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 价格波动较大,对下游用户
影响较大
中国天然气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政策、环保、需求驱动行业发展

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政策、环保、需求驱动行业发展

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政策、环保、需求驱动行业发展2019年国家发改委石油、天然气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天然气是埋藏在沉积岩内的有机物,在长期的地质条件作用下,经过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而形成,是蕴藏在地层内的优质可燃气体,通过钻井开采出来。

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另外还含有氮、二氧化碳、硫化氢和微量的惰性气体。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在石油、天然气领域,意见稿鼓励类共列举了10项,鼓励内容包括了石油、天然汽上游勘探开采、页岩油气开发、油气管道基础设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产业。

未来中国天然气产量将突破2000亿立方米产量方面,据发布的《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1371亿立方米,同比仅增长1.5%,增速已连续四年下行。

一方面,宏观经济转型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下行。

另一方面,页岩油革命带来宽松的油气资源供应环境,油气进口成本优势致近年来天然气对外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

截止至2017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增长至1474.2亿立方米,累计增长8.5%。

进入2018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到了161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

2012-2018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整理根据相关机构预测:预测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667亿元左右。

2022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将突破2000亿立方米,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将增长至2143亿立方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48%。

2019-2023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整理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突破4000亿立方米2018年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出台多项环保政策,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强化重点地区的民用、采暖、工业等行业煤改气,全年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

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统计,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76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6%,新增量超过390亿立方米。

2023年中国天然气行业产业政策、规划现状及影响深度分析

2023年中国天然气行业产业政策、规划现状及影响深度分析

2023年中国天然气行业产业政策、规划现状及影响深度分析1、天然气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目前我国天然气行业的监管部门以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住建部、能源局等部门为主,各主管部门对燃气行业产业链所涉及的不同环节实施监管和指导,包括天然气的勘探、开采、输送、销售等。

具体的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如下: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权威公布《天然气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3版)》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发展规划: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支持和鼓励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具体如下:(1)主要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天然气行业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包括:(2)主要政策分析:为了鼓励、引导和规范天然气下游利用,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10月发布《天然气利用政策》(发改委令2012年第15号)并自2012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

该政策明确了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坚持统筹兼顾,整体考虑全国天然气利用的方向和领域,优化配置国内外资源;坚持区别对待,明确天然气利用顺序,保民生、保重点、保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提高利用效率,促进节约使用”的政策目标。

综合考虑天然气利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不同用户的用气特点等各方面因素,天然气用户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

在天然气利用顺序中,除分户式采暖用户属于允许类用户外,其他城市燃气用户均属于优先类用户。

《天然气利用政策》将天然气利用分为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和其他用户等五个领域,并根据天然气利用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将天然气利用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主要分类规定如下: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城市燃气工程”“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液化天然气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被列为鼓励类产业。

常规非常规天然气理论、技术及前景

常规非常规天然气理论、技术及前景

中国天然气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首先,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和对清洁能源 的需求增加,天然气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其次,中国政府加大对天然气基础设 施建设的投入,包括LNG接收站、管道网络等,这将提高天然气的供应能力。最 后,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天然气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总之,中国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应 该进一步加大勘探和开发力度,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以满足日 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还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常规非常规天然气理论、技术 及前景
01 一、天然气概述
目录
02
二、常规天然气理论 和技术
03
三、非常规天然气理 论和技术
04
四、常规与非常规天 然气发展前景
05 总结
06 参考内容
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 其开发利用价值愈发凸显。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常规非常规天然气的理论、技术 及其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内容
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中国能 源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国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潜力 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主要成分为甲烷。根据资源类型,天然气 可分为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常规天然气指在地下自然形成的天然气,而 非常规天然气则指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提取或加工的天然气。
2、非常规天然气技术
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需要依赖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 等。在页岩气开采中,多采用“体积压裂”技术,通过多段压裂造缝以提高储层 的渗透性和流动性。在煤层气开采中,则可采用“蒸汽驱”或“二氧化碳驱”等 技术,通过注入蒸汽或二氧化碳以降低煤层气的粘度和解吸速度。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与利用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讨论。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措施、政策、未来发展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煤层气资源量约8万亿立方米,致密气资源量约7万亿立方米,页岩气资源量约1万亿立方米。

然而,当前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不够成熟、投资成本高、政策支持不足等。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技术路线:采用水平井、水力压裂等先进技术,提高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效率。

项目选址:选择储层厚度大、煤质好、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进行项目布局。

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确保非常规天然气开采过程的安全。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给予了政策支持。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策法规:出台了《能源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鼓励和支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支持措施: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未来,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将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更重要地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国际合作,以实现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规模化、高效化开发和利用。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国家的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策支持和未来发展方面,应继续加大力度,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效率和利用水平,以实现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的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现煤层气(煤矿(煤矿 瓦斯)658 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标准煤 7962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9 亿吨。煤层 气(煤矿瓦斯)替代煤炭燃烧利用,可有 效降低二氧化硫、烟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 总量,减少粉煤灰占地产生的环境问题, 避免煤炭加工、运输时产生的扬尘等大气 污染,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 建立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机制: 加快引入有实力的企
业参与页岩气勘探开发,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同 时要制定准入门槛和资质,推动矿权招投标制度、 区块退出机制及合同管理,大幅度提高最低勘查投 入,杜绝“跑马圈地”等现象。石油天然气、煤层 气矿业权人应综合勘探开发矿业权范围内页岩气资 源。页岩气勘探开发要与其他固体矿产矿业权、整 装勘查区相互衔接,协调处理好矿业权重叠,确保 安全生产。从事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企业,经国土资 源部前置性审查,由国家发改委报经国务院批准后, 与国外有经验的公司合作,引进页岩气勘探开发技 术。进一步完善页岩气勘探开发监管机制。
2.4 万平方公里,埋深2000 米以浅煤层气资 源量3.7 万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1834 亿 立方米,已建成产能25 亿立方米,初步形 成勘探、开发、生产、输送、销售和利用 等一体化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项 目开发总投资378 亿元,到2015 年形成产 能130 亿立方米,产量104 亿立方米。
+ 加大国家对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的资金投
入设立页岩气调查评价和勘查国家专项, 一是开展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和潜力评价; 二是开展页岩气靶区优选和勘查技术攻关 示范;三是开展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和国 际合作交流。
• 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科技攻关: 通过国家
科技重大专项等,加大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相关 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在“大型油气田及煤层 气开发”重大专项中将“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 技术”列为重点项目,增设“页岩气勘探开发 示范工程”。加强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 中心和其他页岩气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高层 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基地。鼓励国内企业及 院所与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联 合研究,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服务和开展对外合 作等,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成熟技术,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勘探开发核心技术。
+ 煤层气以管道输送为主,就近利用,余气
外输。统筹建设以区域性中压管道为主体 的煤层气输送管网,适度发展煤层气压缩 和液化。开展煤层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 建设。优先用于居民用气、公共服务设施、 汽车燃料等,鼓励用于建材、冶金等工业 燃料。在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及 豫北地区建设13 条输气管道,总长度2054 千米,设计年输气能力120 亿立方米。
+ 重点开发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建成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已有产区稳产增 产,新建产区增加储量、扩大产能,配套 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产量快速增长。开展 安徽、河南、四川、贵州、甘肃、新疆等 省区煤层气开发试验,力争取得突破。到 2015 年,煤层气产量达到160 亿立方米。
+ 沁水盆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含煤面积
• 发展目标: 到2015 年,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
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掌握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分 布,优选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建 成一批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规模化生 产。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 破,主要装备实现自主化生产,形成一系列国 家级页岩气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页岩 气产业政策体系,为“十三五”页岩气快速发 展奠定坚实基础。力争2020 年产量达到6001000 亿立方米。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跨山西、陕西、内
蒙古三省区,含煤面积2.5万平方千米,埋 深1500 米以浅煤层气资源量4.7 万亿立方米, 探明地质储量818 亿立方米,已建成产能6 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项目开发总 投资203 亿元,到2015 年,形成产能57 亿 立方米,产量50 亿立方米。
+ 其他地区:加快辽宁阜新、铁法矿区煤层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煤层气
(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 办发„2006‟47 号),有关部门出台了煤 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煤层气抽采利用企 业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瓦斯发电上网及 加价、人才培养等扶持政策,初步形成了 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政策框架。
+ 煤层气(煤矿瓦斯)广泛应用于城市民用、
+ 国家加快调整煤炭工业结构,淘汰煤矿落
后产能,将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作为防治煤矿瓦斯事故的治本之策。加大 安全投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50 亿元, 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1000 亿元以上。 + 煤矿瓦斯事故和死亡人数逐年大幅度下降。 2010 年与2005年相比,煤矿瓦斯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5%、71.3%。
+ 完善页岩气利用配套基础设施: 一是在天然
气管网设施比较完善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区, 积极建设气田集输管道,将页岩气输入天 然气管网。二是对于远离天然气管网设施, 初期产量较小的勘探开发区,建设小型LNG 或CNG 利用装置,防止放空浪费。三是根 据勘探开发进展情况,适时实施建设页岩 气外输管道。
+ “十一五”期间,煤层气开发从零起步,
• 地面建设条件较差。我国页岩气藏普遍埋藏较
深,页岩气富集区地表地形复杂,人口密集, 工程作业困难,经济性较差。 • 基础设施需要加强。页岩气资源富集区很多集 中在中西部山区,管网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不利于页岩气外输利用和下游市场开拓。 • 缺乏鼓励政策。页岩气开发具有初期投入高、 产出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点,需要制定页 岩气开发的鼓励政策,加快页岩气产业化。
+ 我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工作虽处于起步
阶段,但也取得初步进展。研究和划分了 页岩气资源有利远景区,启动和实施了页 岩气资源战略调查项目,初步摸清了我国 部分有利区富有机质页岩分布,确定了主 力层系,初步掌握了页岩气基本参数,建 立了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标准,优选出 一批页岩气富集有利区。
• 我国页岩气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
+ 煤矿瓦斯以就地发电和民用为主,高浓度
瓦斯力争全部利用,推广低浓度瓦斯发电, 加快实施风排瓦斯利用示范项目和瓦斯分 布式能源示范项目,适度发展瓦斯浓缩、 液化。鼓励大型矿区瓦斯输配系统区域联 网,集中规模化利用;鼓励中小煤矿建设 分散式小型发电站或联合建设集配管网、 集中发电,提高利用率。到2015 年,瓦斯 利用量84 亿立方米,利用率60%以上;民 用超过320 万户,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85 万
+ “十二五”时期,国家确定单位国内生产
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对控制温室气 体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煤层气(煤矿瓦 斯)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 倍,每利 用1 亿立方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0 万吨。 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不断提高 利用率,可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 护生态环境。
及其周缘,鄂尔多斯盆地、西北地区主要 盆地。截至2011 年底,中石油在川南、滇 北地区优选了威远、长宁、昭通和富顺-永 川4 个有利区块,完钻11口评价井,其中4 口直井获得工业气流。中石化在黔东、皖 南、川东北完钻5 口评价井,其中2 口井获 得工业气流,优选了建南和黄平等有利区 块。中海油在皖浙等地区开展了页岩气勘 探前期工作。
+ 落实页岩气产业鼓励政策: 参照煤层气财政
补贴政策,研究制定页岩气具体补贴政策; 依法取得页岩气探矿权采矿权的矿业权人 或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可按照相关规定申 请减免页岩气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对 页岩气勘探开发等鼓励类项目项下进口国 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包括随设备进口 的技术),按有关规定免征关税;页岩气 出厂价格实行市场定价;优先用地审批。
+ 对外合作: 2009 年,与美国签署了《中美关
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就联合开展资源评估、技术合作和政策交 流制定了工作计划。我国石油企业与壳牌 公司签订富顺-永川联合评价协议,与挪威、 康菲、BP、雪弗龙、埃克森美孚公司建立 联合研究合作意向,收购了部分国外页岩 油气区块权益。
+ 在山西、辽宁、安徽、河南、重庆、四川、
贵州等省市33 个煤矿企业、8 个产煤市 (区),开展煤矿瓦斯规模化抽采利用重 点矿区建设。重点落实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新建、改扩建抽采系统,增加抽采管道、 专用抽采巷道和钻孔工程量,配套建设瓦 斯利用工程。到2015 年,建成36 个年抽采 量超过1 亿立方米的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模 化矿区,工程总投资562 亿元。
汽车燃料、工业燃料、瓦斯发电等领域, 煤矿瓦斯用户超过189 万户,煤层气燃料汽 车6000 余辆,瓦斯发电装机容量超过75 万 千瓦,实施煤矿瓦斯回收利用CDM 项目60 余项。 “十一五”期间,累计利用煤层气 (煤矿瓦斯)95 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标 准煤1150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250 万吨。
+ 延长石油在陕西延安地区3 口井获得陆相页
岩气发现。中联煤在山西沁水盆地提出了 寿阳、沁源和晋城三个页岩气有利区。 + 截至2011 年底,我国石油企业开展了15 口 页岩气直井压裂试气,9 口见气,初步掌握 了页岩气直井压裂技术,证实了我国具有 页岩气开发前景。完钻两口页岩气水平井 威201-H1 和建页HF-1 井。
施工煤层气井5400 余口,形成产能31 亿立 方米。2010年,煤层气产量15 亿立方米, 商品量12 亿立方米。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 储量1980 亿立方米,是“十五”时期的2.6 倍。
+ 国家强力推进煤矿瓦斯“先抽后采、抽采
达标”,加强瓦斯综合利用,安排中央预 算内资金支持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和抽 采利用规模化矿区建设,煤矿瓦斯抽采利 用量逐年大幅度上升。2010 年,煤矿瓦斯 抽采量75 亿立方米、利用量23 亿立方米。
• 资源情况尚不清楚。我国具有页岩气大规
模成藏的基本条件,但尚未系统开展全国 范围内页岩气资源调查和评价,资源总量 和分布尚未完全掌握。 • 关键技术有待突破。页岩气勘探开发需要 水平井分段压裂等专门技术,目前我国尚 未完全掌握相关核心技术。 • 资源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页岩气作为一种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需研究制定资源勘探 开发准入资质和门槛,以加快其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