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洪水泥石流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一、灾害背景近年来,由于人类不断的破坏自然环境,以及不科学、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行为,导致了地球的资源消耗过度,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天气变化趋势加剧,极端天气现象比比皆是。

其中,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应对这些自然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必须提高公众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

二、预防措施1、加强环保宣传环境保护是预防灾害的基础工作。

加强城市和农村环保宣传,普及环境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使人们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责任心。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避免因基础设施问题而引发灾害,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强防洪设施建设、提高灾害预警能力、规划合理的城市建设、加强交通运输、水利工程、林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农村卫生和人居环境建设。

3、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是防灾减灾和生态建设的基础。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时,需要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和监管制度,防止违法占用土地资源、非法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4、加强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是避免灾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关键。

应急预案要完善,具体而周全,包括预防、监测、预警、救援等各方面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应急处置预案1、防洪预案(1)按照流域性防洪预案的要求,建立各级防洪监测台站,监测降雨、洪水水位和流量等信息,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

(2)及时清理河道、堤防和桥梁等水利设施,加强巡查,随时发现漏洞即时加以处理。

(3)组织人员提前加固雨水井盖,及时清理排水口,加强积水点巡查,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4)组织社区居民,统一组织疏散,减少因洪水造成的人身伤亡。

2、防滑坡预案(1)开展土地资源调查,明确滑坡敏感区和危险点,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统一发布预警信息。

(2)制定巡查计划和制度,确保巡查人员及时发现一些隐蔽危险点,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破土滑坡等灾害发生。

水利安全防范应急预案

水利安全防范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水利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类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维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洪水、山洪、泥石流、坍塌、溺水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水利安全防范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水利安全防范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等工作。

(2)监测预警组:负责收集、分析、报告水情、雨情、灾害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抢险救援工作,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4)转移安置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5)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协调医疗救护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拨和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信息发布:监测预警组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防范措施。

2. 启动应急响应:根据预警信息和实际情况,应急指挥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处置: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监测预警组:密切关注水情、雨情、灾害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抢险救援组: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3)转移安置组: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4)医疗救护组: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伤员进行救治。

(5)后勤保障组: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应急结束:经应急指挥部批准,应急响应结束。

五、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2. 人员保障:组织应急队伍,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技术保障:加强水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

4. 资金保障:设立水利安全防范应急基金,确保应急工作资金需求。

泄露、泥石流、洪水应急预案

泄露、泥石流、洪水应急预案

泄露、泥石流、洪水应急预案引言概述:泄露、泥石流、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将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泄露、泥石流、洪水这三种自然灾害,提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一、泄露应急预案1.1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发生泄露事故时,需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减少事故扩散范围。

1.2 制定泄露事故处置方案在事前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泄露事故,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措施,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置。

1.3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泄露事故的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实际事故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泥石流应急预案2.1 预警机制建设建立泥石流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监测泥石流的发生情况,提前预警,减少人员伤亡。

2.2 制定疏散方案在泥石流发生时,需要有明确的疏散方案,包括疏散路线、疏散点等,确保受灾人员能够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2.3 加强防护工程建设对泥石流易发区进行防护工程建设,减少泥石流对人员和财产的伤害。

三、洪水应急预案3.1 制定洪水防范计划在洪水季节前,应制定洪水防范计划,明确各项防范措施和责任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3.2 加强堤坝巡查加强对堤坝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堤坝的安全性,减少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3.3 做好应急疏散准备在洪水来临之际,需要做好应急疏散准备,包括准备好应急物资、疏散路线等,确保人员安全。

四、综合应急预案4.1 多部门协作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各部门之间要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4.2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自然灾害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减少灾害损失。

4.3 定期评估完善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五、结语通过建立完善的泄露、泥石流、洪水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泄露、泥石流、洪水应急预案

泄露、泥石流、洪水应急预案

泄露、泥石流、洪水应急预案标题:泄露、泥石流、洪水应急预案引言概述:泄露、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是常见的灾害事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灾害,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泄露、泥石流、洪水三个方面介绍相应的应急预案。

一、泄露应急预案1.1 灾害源头识别:及时发现泄露源头,防止泄露扩散。

1.2 应急响应措施:即将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1.3 人员疏散和安全防护:安排人员有序疏散,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二、泥石流应急预案2.1 预警机制建立:建立泥石流预警系统,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2.2 疏散路线规划:制定疏散路线和安全点,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2.3 应急救援措施: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泥石流灾害的紧急救援工作。

三、洪水应急预案3.1 水位监测:定期监测水位,及时预警洪水。

3.2 防洪工程维护:加强防洪工程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3.3 疏散和安置: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并提供安全的暂时安置场所。

四、联合应急预案4.1 联合演练:定期组织泄露、泥石流、洪水等多种灾害的联合演练。

4.2 应急资源整合:整合各方资源,提高应对灾害的综合能力。

4.3 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灾害应对工作的高效协调。

五、应急预案评估和改进5.1 事后评估: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5.2 不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5.3 提高应对能力:通过不断改进,提高泄露、泥石流、洪水等灾害的应对能力。

结语:泄露、泥石流、洪水等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惟独不断完善预案,提高应对能力,才干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希翼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露天矿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露天矿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露天矿可能发生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矿山正常生产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露天矿在汛期及可能发生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期间的安全防护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露天矿防洪防汛指挥部(1)总指挥:矿长(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 防洪防汛指挥部职责(1)制定和实施防洪防汛预案(2)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防洪防汛工作(3)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4)及时掌握汛情,发布预警信息(5)组织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四、预警与响应1. 预警(1)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了解汛情变化。

(2)对可能发生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区域进行风险评估。

(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

2. 响应(1)根据预警信息,立即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2)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3)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

(4)组织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

五、应急处置1. 紧急撤离(1)发现险情时,立即组织受威胁区域的人员撤离。

(2)撤离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避免拥挤。

2. 险情处置(1)针对不同险情,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2)加强现场监控,防止险情扩大。

(3)及时报告险情及处置情况。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确保应急队伍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到位。

2.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救生器材、食物、药品等。

(2)确保物资充足,满足应急处置需求。

3. 通讯保障(1)建立健全通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2)配备应急通讯设备,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沟通。

七、预案管理与演练1. 预案管理(1)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加强对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2. 预案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防洪泥石流滑坡应急预案

防洪泥石流滑坡应急预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防洪防汛领导机构 (2)〔一〕防洪防汛领导小组职责 (3)〔二〕小组成员分工 (4)〔三〕小组岗位职责 (4)四、防洪防汛物资设备储藏 (5)五、防洪防汛保障措施 (6)〔一〕一般保障措施 (6)〔二〕专项保障措施 (6)六、汛期应急预案 (7)〔一〕防洪应急预案 (7)〔二〕泥石流应急预案 (9)〔三〕滑坡灾害应急预案 (12)防洪防汛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为加强工程部防洪防汛工作,便于配合上级单位及当地政府共同抵御自然灾害,降低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相关文件精神,参考工程工程设计文件,结合工程部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二、工程概况S216、S217理塘县城至稻城亚丁段公路改建工程,起于理塘县城,经理塘境内奔戈乡、甲洼乡、雄坝乡,翻越兔儿山、海子山,到达稻城县境内的桑堆乡、金珠镇、赤土乡、香格里拉乡,止于稻城亚丁。

改建路线全长222.466公里,该工程绝大局部区域海拔高程在3500米以上,受冬、雨季施工影响,有效工期短,运输条件差,施工用电较缺乏,施工条件极为艰苦。

第四标段起止里程:K178+000~K224+140,路线全长46.140公里,其中主要工程包括中桥102延米/2座,小桥20延米/1座,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59座,土建施工至沥青混凝土路面,总投资3.295亿元, 总工期24个月。

技术标准:道路设计等级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40㎞/h,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0米,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主要工程数量:路基工程:路基土石84万m³,路基防护及排水圬工20.4万m ³,绿化46㎞。

,路面工程:沥青路面35.8万m³桥涵工程:桩基48米/4根,盖梁2片,墩台6座,系梁2个,10米空心板9片,20米预应力简支小箱梁13片。

工程业主:甘孜州交通建设投资建设管理单位: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开展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查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华通路桥集团三、防洪防汛领导机构根据防洪度汛工作要求实行工程经理负责制和各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工程部的防洪防汛工作由工程经理负总责,并成立防洪度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职永红、殷用启副组长:李群昌、袁海学、马顺昌成员:吴升利、邓荣刚、吕志强、刘绍伟、林忠贵、徐晓锋、唐宏伟、张保健、王丽萍、李金光防洪防汛领导小组通讯录及组织机构图如下:华通路桥集团理亚路TJ4标防洪防汛领导小组通讯录〔一〕防洪防汛领导小组职责〔1〕认真贯彻、传达上级单位防汛组织机构在汛期的各项指令、文件要求;〔2〕负责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防汛防洪工作;〔3〕及时收集汛期各项平安动态;〔4〕制订防洪度汛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5〕负责防洪抢险队伍的建立及抢险物资的准备;〔6〕负责恢复常态后的善后处理,组织恢复生产,总结经验,完善防洪度汛措施,并及时向上级单位汇报。

防汛泥石流应急救援预案

防汛泥石流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应对汛期可能发生的泥石流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因强降雨、洪水等因素引发的泥石流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部1. 组成: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职责:(1)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2)制定应急救援方案;(3)决定应急救援物资的调拨;(4)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二)应急救援队伍1. 成立由公安、消防、卫生、交通、水利、国土、气象等部门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2. 职责:(1)负责救援现场的警戒、疏散、救援等工作;(2)负责伤员的救治、转移和安置;(3)负责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供应;(4)负责现场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三)监测预警组1. 由气象、水利、国土等部门组成。

2. 职责:(1)负责监测气象、水文、地质等灾害信息;(2)及时发布预警信息;(3)对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区域进行监测预警。

(四)物资保障组1. 由民政、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组成。

2. 职责:(1)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2)保障救援现场的物资需求;(3)协助救援队伍开展物资保障工作。

(五)宣传报道组1. 由宣传、新闻、网络等部门组成。

2. 职责:(1)及时发布应急救援信息;(2)宣传应急救援知识;(3)报道应急救援工作进展。

四、应急响应(一)预警响应1. 当监测预警组发布泥石流预警信息时,应急指挥部启动本预案,进入预警响应状态。

2. 各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随时待命。

(二)应急响应1. 当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应急指挥部根据灾情启动本预案,进入应急响应状态。

2. 各应急救援队伍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三)救援行动1. 警戒疏散: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对灾害现场进行警戒,疏散周边群众,确保人员安全。

2. 救援行动:救援队伍按照救援方案,全力搜救被困群众,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泥石流的应急避险方法

泥石流的应急避险方法

泥石流的应急避险方法泥石流是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它给人类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面对泥石流时,应急避险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泥石流应急避险方法,以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一、灾前准备1.了解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泥石流是山区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多由暴雨、融雪、地震等自然因素引发。

了解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可以提前预防和应对。

2.选择安全的住所及逃生通道:在山区居住的人们应选择离河流、陡坡、山谷等潜在泥石流形成地的住所,尽量远离危险区域。

同时,熟悉逃生通道的位置及路径,确保在发生泥石流时能够快速撤离。

3.建立通讯网络:与邻居建立紧密联系,建立一个紧急通讯网络,可以有效地及时传递信息和互相帮助。

二、灾中应对1.保持冷静:首先要保持冷静,不恐慌,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寻找高处避难:泥石流会沿着河流、沟壑等低洼地带流动,因此,当发现泥石流来袭时,尽量向高处避难,避免被泥石流冲击。

3.尽量避开水流:在泥石流来临时,应尽量避开水流,选择固定的物体,如大树、岩石等,以减少被冲走的风险。

4.不进入建筑物:泥石流来临时,尽量不要进入建筑物,因为建筑物容易被泥石流冲毁或倒塌,而成为危险的地方。

5.避免涉水:在泥石流过去后,可能会形成较大的洪水,此时应避免涉水,以免被洪水冲走。

三、灾后救援1.向相关部门求助:在泥石流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寻求救援帮助。

2.组织互助救援:灾后,邻居之间应互相帮助。

有能力的人可以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提供帮助,提高灾区的救援效率。

3.观察并报告险情:在救援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险情的发展,及时向相关救援人员报告,以便他们能够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泥石流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在面对泥石流时,我们应提前做好灾前准备,熟悉逃生通道和建立通讯网络。

在泥石流来临时,我们应保持冷静,尽量向高处避难,避免涉水和进入建筑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洪水、砾石流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为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应对突发性灾难采取应急措施,从而确保我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营造学校安宁的环境,打造平安校园,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为了贯彻教育局《关于转发<关于切实加强汛期中小学安全工作产紧急通知>的紧急通知》的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对我校全体师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依法防洪、科学防洪,确保我校师生汛期的生命、财产得到安全。

二、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王治国
副组长:邴强
成员:王奎岷李明春王飞杜健刘振孙励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教导处主任任办公室主任。

2、职责:
(1):全面掌握汛情、灾情和各类动态等消息,按重要信息汇报制度在第一时间报送防汛重要信息,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做好学校的防汛和抢险工作,做好学校防灾、抗灾和灾后恢复教学活动的指导工作。

负责检查、监督学校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监督学校的防汛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负责学生的防洪水、交通安全教育,指导协助学校在危险期做好学生的撤离疏散工作。

及时了解并上报有关学校的防汛情况,向上级防汛领导组提供需要了解的防汛信息材料。

(2):负责校舍的安全,指导协助学校做好校舍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

负责关闭、拆除危房,确保师生安全,杜绝人员伤亡。

负责学校防汛项目经费安排,视实际险情,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到位,保障供给受灾学校师生的生活必需品。

(3):负责协助学校做好师生人员、教学资料的安全转移,防止两次灾害发生;负责协助做好学校救灾工作,协助受灾学校安置师生人员,安排师生教学活动,帮助学校重建校园。

(4):主要负责通过网络做好有关学校防汛工作的上传下达及宣传报道工作,协助学校做好教学设备的转移与保护。

少先队辅导员:通过学校广播、喇叭等工具第一时间向师生发布讯情、平息谣言,统一指挥师生安全撤离。

(5)各成员除上述职责外,在学校汛情紧急时,均需承担突击性防汛救灾任务。

同时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具体实施方案。

成立相应应急队伍,明确职责到人,做到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确保危急关头学校渡汛工作万无一失。

(6)防汛抗灾是一项全局性的头等大事,学校及教师要发扬通力协作精神,依靠师生联防,上下共同努力,切实抓好我校的防汛抗灾工作。

三、工作目标
确保我校汛期内全体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坚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防汛工作“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的原则,实行防汛责任学校领导负责制,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汛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

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大灾、保安全,确保我学校汛期安全。

四、防汛应急预案内容
1、当风力达8级以上,日雨量达50.1毫米(暴雨)以上或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暴雨将达起始标准后,学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及负责人必须到位,加强值班,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在汛期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和报告制度,做好防汛值班记录,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值班领导和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或灾情,及时下达临时紧急处置指令,并迅速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教体局领导汇报。

2、当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时,学校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全部到位。

及时向各学校、年段、班级、教学点通知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

学校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值班,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组建各类防汛抢险队伍,落实抢险物资。

3、当暴雨袭击或市有关部门发布紧急警报时,学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防汛紧急会议或立即通过局域网进行紧急部署。

学校要把防汛工作作为压倒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要按防汛指挥网络形成指挥体系,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要按各自的职责进入指挥岗位。

暴雨和洪水过后,要及时对校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4、遇暴雨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学校总务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排水,做到排水畅通;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监督学校有关人员到位、到岗,确保学校排涝设施全过程、满负荷运转,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施进行强排。

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5、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学校应及时把校舍倒塌、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由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立即报告教育局,及时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火速组织营救,并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转移和安置师生。

学校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的责任制。

要特别注意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制定各项汛期安全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

学校要根据校内的特点,立即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凡有安全隐患的,要立即转移到安全地方上课。

必要时要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汛期期间严禁各校组织学生外出及重大活动。

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师生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学校一旦发生汛情,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根据灾情,联系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做好抢救、转移和安置受灾师生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对汛期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意识。

防汛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增强纪律观念,服从命令听指挥。

灾情发生时,学校教职员工必须立即到位,听候命令。

对擅离职守、不服从命令、不听指挥、不顾大局、造成损失的;对汛期内忽视预防,疏于管理,玩忽职守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将依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从严处理。

(二)在汛期,确保政令畅通,密切协调配合,共同为学校安全渡汛做出积极努力。

(三)对学校校舍安全状况和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教室,特别注意检查受雨水侵蚀新产生危房中的危险隐患。

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除险加固。

已鉴定为危房的,要坚决封闭停用。

对重点监测的地质灾害点所在学校要组织专人监测,遇紧急情况,按相关规定处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在汛期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发觉天气突变或接到上级通知,务必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在汛期内放假的学校要加强对住校生的管理,上课的班级要清点人数。

(五)搞好防汛宣传和安全常识教育,抓好防汛演练。

要利用课间操、早会等时机向学生宣传学校防汛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当洪水来了时该如何应对。

必要时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组织学生开展汛期急救技能演练,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防汛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力争做到“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确保学校安全渡汛。

(六)加强值班和报告制度。

在预警期内,“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随时监测水情,以应对突发的险情;要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必要时,准备好抢险队伍,组织处理各种突发灾情,及负责第一时间向上级防汛领导小组报告。

严格执行重大事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事故,在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的同时,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不得拖延更不得隐瞒不报。

(七)在汛期要做好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安排好汛期值班,学校汛期值班安排情况及时上报。

六、预防措施
我校虽然地势较高,处于不易涨水之地,又是新校,没有危房,但也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为确保汛期内万无一失,特实施以下措施:
1.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汛期安全氛围。

召开全校师生广播大会,向师生晓喻汛期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

召开汛期主题班会,出汛期安全专刊、黑板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汛期安全意识。

2.安排学校保卫科人员每天排查校园内易于引起水灾的安全隐患,做好排查记录,领导小组每天收集保卫科的排查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每天密切关注省、市的天气预报情况,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4.一旦突然出现大的涨水现象,学校立即疏散学生,让学生到达安全地点,并向教育局汇报,及时与家长取得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