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生物力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足踝部的生物力学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俞光荣 演讲提纲 •足的进化与结构

•人行进运动学及步态

•足踝的功能解剖 •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距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足部稳定机理 •足弓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特点

•足踝部联合运动特点 •主要足中前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足的进化与结构 足的演进-第一跖骨的增厚、肥大 足的演进-足跟的肥大 •站立时跟骨负担约50%体重,行走时可至约4倍体重 •根据Wolf 定律,长期行走使跟骨增大、骨小梁排列改变 •但结构远不够完美,因此,跟骨是最易骨折部位之一 2009 Synthes Foot &

Ankle Seminar

足的演进-楔骨靠拢 •正常负重使跗骨逐渐转位楔形,且由坚强韧带固定为拱形整体 •第1、2楔骨间存在微动,使第1跖骨不稳定

•有人认为此结构与扁平足和拇外翻有关

2013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讨会暨

新进展学习班

2013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

讨会暨新进展学习班

201

3

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

讨会暨新

进展

学习

足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6(+2)块骨与关节的复合体

•依靠: –稳定的结构 –力的缓冲作用 –适应地面 •前、中、后足的主要功能 –后足:承重和平衡稳定 –中足:吸收振荡

–前足:推进、把持和承重 韧带 骨关节

肌肉 稳定结构 足踝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点 •不规则骨为主,以至活动度相对较小

•稳定性 ✓静力性:骨性、软组织性 ✓动力性:内在肌、外在肌 ✓以静力韧带稳定为主 ✓以复合体维持为主 •活动单向少,多向以及复合活动为主 •骨折特点:隐匿、撕脱、复合不稳定 现代足结构的意义 运动力 –最低的能量消耗 –最低的躯干抬起 稳定性 –行走功能 –支撑体重 –肌肉收缩的稳定平台 人行进运动学及步态 人行进运动学-侧方身体移位 •A :双足靠拢行走时,

身体发生轻度侧方移动 •B :双足分开行走时,

身体明显增加侧方移动

2013

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讨会

新进展学

2013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

讨会暨

进展学习班 2

01

3

年全

国足踝外科学术研

讨会暨新进展学习班

步态分期 •步态周期=站立相+摆动相 •站立相=接触期+支撑中期+推进期 =双足站立初期+单足站立期+双足站立末期

–推进期=主动+被动推进期 –接触期=足跟+足底着地期 一个步态周期中双侧足的步态分期

60% 40% 足底压力分布变化 •步态周期12% :全足底开始触地 •步态周期22% :足底压力大部分从足跟转到跖骨头 •步态周期32% :足底压力多转到跖骨头 •步态周期42% :足底压力开始转到足趾上 •步态周期51%:跖骨头和足趾所受压力几乎相同 行走生物力学 •压力中心的变化 •迅速的前进

•从跟部-跖骨-足趾 •站立期30%,负重位于 在足趾上 足踝的功能解剖 足与踝关节--整体 •距小腿关节

•距下关节

•跗横关节

•跖跗关节

•跖趾关节

结构、功能密切联系

201

3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讨

会暨

新进展学

2013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新进展学习班 2

01

3

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

讨会暨新进展学习班

胫腓骨间膜 •下胫腓联合 •应力传递 •踝骨折的一种类型 足踝部的结构 距小腿关节 •距骨呈楔形,坐于踝穴内

•距骨前部较后部宽 •内踝高于外踝

•负重时,关节稳定性由关节面提供

•非负重,关节周围韧带提供87%的

稳定性 距小腿关节 –距骨, 胫骨, 腓骨

关节结构侧重于稳定而非运动 踝关节稳定因素 •非负重踝关节稳定性 –外侧韧带前稳定占70% to 80% –三角韧带后稳定占 50% to 80% –两韧带旋转稳定占50% to 80% •负重踝关节稳定性 –踝关节的几何形状占100% 平移, 60% 旋转稳定 –跖屈位不稳定 –背伸位很稳定 三角韧带生物力学特点

•三角韧带的浅层和深层共同限制距骨外翻和后移 •三角韧带浅层可防止距骨的外旋和外翻 •三角韧带深层主要限制距骨外翻、后移和外移 •深层为内侧稳定的主体 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距小腿关节滑车结构

•距骨就像截头去尾的一个圆锥体

•当踝关节活动时,距骨顶沿其外侧基

底发生旋转

•踝关节在正常活动时距骨始终与踝穴

完全匹配

距骨前宽后窄,踝关节跖屈时关节不稳定?

NO !!

201

3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新进展学习班

2013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新

进展学习班 2013

全国足踝外

术研

新进展学习班

距小腿关节力学特点 •内踝高于外踝

•以内侧为支点的内翻运动幅度大于外翻 •约85-90%踝关节扭伤为外侧结构受累 •踝关节扭伤时,外踝对韧带提供较多保护 •踝关节内翻损伤时需高度怀疑外踝骨折 踝关节运动范围 •屈伸运动约50°,个体差异较大 •同肌肉强度、骨性结构对位情况、韧带稳定性及年龄有关 •10°背伸是完成正常步态所必须的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Number 424, pp. 27–31

正常步态中的踝关节运动 M.D. Castro / Foot Ankle Clin N Am 7 (2002) 679–693

力学特点 重视外踝的作用 •外踝长度是维持下胫腓稳定的关键因素 •外踝旋转或短缩都会显著影响踝穴的接触特性 踝关节运动轴

同冠状面夹角20-30度

同水平面夹角8度

2013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讨

暨新进展学

习班

2013年全国足踝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新进展学习班 2

01

3

年全国足踝

外科学术研

讨会暨新

进展

学习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