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存储设备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存储器优秀教案

存储器作用
内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 运算数据,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 交换的数据;外存储器用于长期 保存信息,不依赖于电源的存在
。
2024/1/26
6
02
计算机内部存储器
2024/1/26
7
内存概述及分类
内存定义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 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2024/1/26
移动硬盘
一种可随身携带的硬盘, 通过USB或其他接口与计 算机连接,提供大量存储 空间。
存储卡
一种小型存储设备,常用 于数码相机、手机等移动 设备中,可通过读卡器与 计算机连接。
14
04
存储器性能指标与选购建议
2024/1/26
15
容量、速度和价格等性能指标分析
1 2
容量
存储器的容量通常以GB或TB为单位,表示可以 存储的数据总量。容量越大,可以存储的文件和 程序就越多。
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存 储器优秀教案
2024/1/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6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计算机内部存储器 • 计算机外部存储器 • 存储器性能指标与选购建议 • 数据安全与备份策略 • 课堂活动与实验操作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6
3
信息技术课程简介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信 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综合性课程。
硬盘或专业级的外置硬盘。
17
案例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存储器
2024/1/26
案例一
小明是一名四年级学生,平时主要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娱乐。他可以选择一款128GB或 256GB的固态硬盘,既能满足学习需求,也能满足一般的游戏和娱乐需求。
教学课件第3章存储设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 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3章 存储设备
(11)半年到一年左右,应重写软盘上 的数据,以恢复由于受自然因素影响造成 的磁性减弱,重写软盘上的数据时,最好 格式化后再写,以确定有无坏的磁道。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 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3章 存储设备
目前推动硬盘容量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随着网络应用的迅猛发展,各地电信网
络不断增容、升级,网络用户能享用到越来越大的带 宽,从网上下载的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大,最终存到用 户的硬盘里。大型文件的下载会变得更加容易,扩大 硬盘容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 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3章 存储设备
1. 性能指标
考虑一个硬盘的性能,最基本的有两方 面,一方面是硬盘的容量,即硬盘有多大; 另一方面是硬盘的速度,即硬盘存取速度 有多快。这些都涉及到硬盘的一系列的性 能指标,接下来将介绍这一方面的内容。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 冶金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 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3章 存储设备
(2)磁头定位机构:采用四相双拍步进电机, 由步进电机带动磁头小车沿磁盘半径方向直线运 行。从适配器接口送来的“方向”和“步进”控 制脉冲,驱动步进电机使磁头定位到需要寻址的 磁道和扇区。 (3)数据读写电路系统:读写磁头作为一个整 体安装在一起,上、下两个磁头共用一套读写电 路,完成数据的读出和写入。
格式化容量(字节数)=每扇区字节数(512)×每 磁道扇区数×每磁道扇区数×每磁面磁道数×磁面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 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3章 存储设备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存储设备硬盘、固态硬盘和U盘的功能和特点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最快,远高于机械硬盘和U盘。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而U 盘则介于两者之间。
耐用性
机械硬盘的耐用性最高,而固态硬盘和U盘的耐用性相对较低。
不同场景下选择建议
• 对于大量数据的长期存储,建议选择硬盘;对于需要快速读写 速度的场景,如系统启动、游戏加载等,建议选择固态硬盘; 对于轻量级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如文件传输、备份等,建议选 择U盘。
读写速度与便携性优势
读写速度
U盘的读写速度较快,通常在40-100MB/s之间,具体速度取决于闪存芯片和主控芯片 的性能。
便携性优势
U盘体积小巧,易于携带,可以轻松地放在口袋或背包中,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存储和传 输数据。
优缺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优点
便携、读写速度快、易于携带、价格 相对较低。
缺点
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在潮湿、高温、磁场强等环境下 使用U盘;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避免 将U盘插入未经安全认证的设备中, 以免造成数据泄露或损坏。
容易受到物理冲击和磁场干扰,长期 使用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
05
存储设备比较与选择建议
各类存储设备性能比较
存储容量
硬盘通常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适合长期大量数据的存储;固态硬盘的存储容量相对较小 ,但价格较高;U盘则具有较小的存储容量,适合轻量级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强烈震动和冲击,定 期进行数据备份,避免存 储重要数据在已损坏或老 化的固态硬盘上。
04
U盘功能与特点
U盘结构和工作原理
U盘结构
U盘主要由闪存芯片、主控芯片和接口组成。闪存芯片负责存储数据,主控芯片负责控制数据的读写,接口则负 责与电脑等设备连接。
工作原理
认识存储设备教学教案

认识存储设备教学教案第一章:存储设备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存储设备类型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存储设备的定义和作用常见存储设备类型:硬盘、固态硬盘、U盘、光盘、移动存储设备等存储设备的发展趋势:NVMe、SSD、5G存储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储设备的定义、作用和发展趋势展示法:展示存储设备的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存储设备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存储设备定义和作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存储设备应用场景的认识第二章:硬盘存储设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让学生掌握硬盘存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指标让学生了解硬盘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磁头、盘片、电机、接口等硬盘存储设备的分类: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硬盘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容量、转速、缓存等硬盘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避免振动、定期清理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展示法:展示硬盘存储设备的实物和图片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硬盘存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硬盘存储设备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对硬盘存储设备使用维护方法的掌握第三章:固态硬盘存储设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让学生掌握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指标让学生了解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3.2 教学内容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控制器、缓存、NAND闪存等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分类:SATA SSD、NVMe SSD等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读写速度、耐久度等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避免振动、定期清理等讲授法:讲解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展示法:展示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实物和图片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对固态硬盘存储设备使用维护方法的掌握第四章: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让学生掌握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指标让学生了解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4.2 教学内容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结构:控制器、NAND闪存等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分类:USB闪存盘、移动硬盘等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容量、读写速度等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避免振动、定期清理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展示法:展示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实物和图片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对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使用维护方法的掌握第五章:存储设备的选购与维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存储设备让学生掌握存储设备的维护方法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5.2 教学内容选购存储设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容量、速度、价格等存储设备的维护方法:清洁、避免振动、定期备份等存储设备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防止数据丢失、避免过热等5.3 教学方法-第六章:存储设备的应用场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存储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前景6.2 教学内容存储设备在个人电脑、服务器、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存储设备在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存储设备在移动通信、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存储设备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前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储设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展示法:展示存储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图片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存储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存储设备应用场景的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存储设备优势和局限性的认识第七章:存储设备的技术发展趋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让学生掌握新型存储设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技术未来发展趋势7.2 教学内容新型存储设备技术:3D NAND、NVMe over PCIe、Intelligent Storage等新型存储设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存储设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低成本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型存储设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展示法:展示新型存储设备技术的实物和图片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存储设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存储设备技术最新发展动态的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存储设备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第八章:存储设备在企业级应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企业级存储设备的需求和特点让学生掌握企业级存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企业级存储设备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案例8.2 教学内容企业级存储设备的需求和特点:高速度、高可靠性、易于扩展等企业级存储设备的类型:SAN、NAS、HCI等企业级存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企业级存储设备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案例:数据库、虚拟化、大数据分析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企业级存储设备的需求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企业级存储设备的实物和图片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企业级存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企业级存储设备需求和特点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企业级存储设备选择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第九章:存储设备的行业应用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掌握存储设备在特定行业中的解决方案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9.2 教学内容存储设备在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应用案例存储设备在特定行业中的解决方案:数据备份、灾难恢复、数据加密等存储设备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储设备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展示法:展示存储设备在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的实物和图片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存储设备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存储设备行业应用案例的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存储设备行业解决方案的认识第十章:存储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存储设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基本措施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最新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存储设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等威胁存储设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基本措施:加密、访问控制、安全更新等存储设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最新发展趋势:、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储设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展示法:展示存储设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实例和图片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存储设备安全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各种存储设备的定义、分类、性能指标以及使用和维护方法。
认识存储设备教学教案

认识存储设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常见存储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存储设备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存储设备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存储设备的类型和特点3. 存储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存储设备的定义、作用、类型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存储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存储设备的相关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存储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存储设备的理解和经验。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存储设备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存储设备使用方法的演示视频或动画。
3. 准备相关问题和小测验,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存储设备的发展历程1. 介绍存储设备的发展历程,如磁盘、磁带、光盘、U盘等。
2. 分析不同存储设备在容量、速度、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和局限。
七、cloud存储设备1. 介绍cloud存储设备的定义、特点和优势。
2. 讲解cloud存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备份等。
3. 探讨cloud存储设备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前景。
八、移动存储设备1. 介绍移动存储设备的定义、特点和优势。
2. 讲解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文件传输、数据备份等。
3. 探讨移动存储设备在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九、存储设备的安全与维护1. 讲解存储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如防止病毒感染、数据加密等。
2. 介绍存储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如清洁、防潮、避免碰撞等。
3. 分析存储设备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如硬盘坏道、文件丢失等。
十、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存储设备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推荐拓展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最新的发展动态。
六、存储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分析存储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拍照、录音、视频播放等。
计算机的存储器教案

1.2.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存储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和外存;内存分RAM和ROM;
2、掌握内存和外存的区别;
3、能识别常见的存储器,如硬盘、内存条、移动硬盘、U盘、光盘、录音笔等;
4、知道存储器容量单位,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的换算,会查看计算机中内存和外
存容量大小,理解存储器容量大小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资料,知道存储器的分类;
2、观察实物的同时领会教师关于硬件、软件功能的介绍,识别常见存储器;
3、动手查看当前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知道存储器容量单位,掌握容量单位的换算;
4、完成实例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自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习能力;普及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发展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启发、鼓励和创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容量、单位换算
难点:内存与外存的区分;存储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
1、存储器分类资料;
2、存储单位、容量资料;
3、PPT;
4、存储器实物;
5、调查表
教学过程。
电脑储存设备概述教案

电脑储存设备概述教案教案标题:电脑储存设备概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脑储存设备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不同类型的电脑储存设备的特点和应用。
3. 能够选择适合不同需求的电脑储存设备。
教学重点:1. 电脑储存设备的分类和特点。
2. 各种电脑储存设备的应用场景。
教学难点:1. 不同类型电脑储存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2. 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脑储存设备。
教学准备:1. 电脑储存设备的实物样本或图片。
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或电视屏幕。
3. 教学课件或PPT。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一段引人入胜的视频或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电脑储存设备,并引发学生对这些设备的兴趣。
知识讲解:1. 通过教学课件或PPT,简要介绍电脑储存设备的概念和分类。
2. 分别介绍主要的电脑储存设备类型,包括硬盘驱动器(HDD)、固态硬盘(SSD)、光盘、USB闪存驱动器等。
3. 针对每种类型的储存设备,讲解其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场景下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电脑储存设备。
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所学知识,讨论并给出合理的选择方案。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分享自己对不同电脑储存设备的认识和使用经验。
2.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电脑储存设备,详细介绍其特点、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并向全班做简短的报告。
展示和总结: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全班分享。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各种电脑储存设备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其他类型的电脑储存设备,如云存储、外部硬盘等。
2.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网站链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脑储存设备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电脑储存设备的综述文章,包括各种类型的设备、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估,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调整和改进。
认识常用存储设备教案

认识常用存储设备教案教案标题:认识常用存储设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USB闪存驱动器和云存储;2. 能够描述每种存储设备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场景;3. 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各种存储设备。
教学准备:1. 计算机设备,包括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USB闪存驱动器;2. 云存储平台的演示账号。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提问:“你知道计算机中的存储设备有哪些吗?”2. 让学生讨论并列举他们所知道的存储设备。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硬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
2. 介绍固态硬盘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
3. 介绍USB闪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
4. 介绍云存储的概念、特点和适用场景。
实践操作(20分钟):1. 分发不同的存储设备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和研究设备的外观和接口。
2.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连接和使用这些设备。
3. 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文件传输和备份操作。
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存储设备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3. 总结存储设备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存储设备的注意事项。
拓展练习(10分钟):1. 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其他类型的存储设备,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验。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存储设备的小论文,包括各种存储设备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2. 鼓励学生使用云存储平台进行文件备份和共享,并写下使用体验和感想。
教学反思:1. 教案中的知识讲解部分要简明扼要,结合实际场景和例子,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度。
2. 实践操作环节要确保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
数据从电脑的内存传送至硬盘的高速缓冲区或从硬盘的缓冲区传送至电脑的内存的传输率,称为外部传输率
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
简称S.M.A.R.T,现在出厂的硬盘基本上支持的这种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对硬盘的磁头单元、盘片电机驱动系统、硬盘内部电路以及盘片表面媒介材料等进行监测,当SMART检测并分析出硬盘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会及时向用户报警以避免电脑数据受到损失。
第三章
3.1硬盘
【计划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计算机应用一班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理论教学;
启发式教学: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基础知识:硬盘的性能指标、使用硬盘的注意事项、安装硬盘和光驱,是学生全面了解硬盘。
3.2 光盘驱动器
【计划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12计(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理论教学;
启发式教学: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内容:光驱结构、指标、种类
3.硬盘的不同工作模式
硬盘的工作模式主要有3种:NORMAL、LBA和LARGE
NORMAL是硬盘最早的IDE模式,称为“硬盘的普通模式”,支持最大容量528MB。
LAB即“逻辑块寻址模式”,该模式支持的硬盘最大容量为8.3GB
LARGE称为“超大硬盘管理模式”。
3.1.2如何选购硬盘
由于硬盘主要用于保存用户的大量数据,它的存取速度也影响着电脑的运行速度,因此选购一款好的硬盘非常重要。
4.光驱的性能指标
光驱的性能指标包括数据传输率、平均寻道时间、光驱的传输模式、缓存容量、CPU占用时间和纠错能力等。
3.2.2如何选购光驱
1.CD-ROM的选购
注重性能指标
注重品牌
2.DVD-ROM的选购
读盘能力
接口和缓存
区码限制
倍速
3刻录机的选购
a)兼容性
b)品牌.
3.2.3安装光驱
安装光驱的具体操作如下。
硬盘的坏道分为物理坏道和逻辑坏道两种,物理坏道是由于硬盘盘片有损伤造成的,这类坏道一般不能修复,只能通过软件屏蔽的方法将坏道屏蔽,以防止坏道继续扩散。
逻辑坏道是由于软件因素造成的,如非法关机等。这类坏道可以通过软件进行修复,如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磁盘扫描程序即可。
【课程小结】
【作业】
课后练习
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缓存的大小与速度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主要有2MB和8MB等几种。
3.硬盘的借口类型
SCSI接口:主要用于小型机和服务器。
IDE接口(PATA接口):PC常用接口,有两大优点:易于使用与价格低廉。
SATA接口:新型硬盘接口,采用串行传输方式,线缆连接简洁,借鉴了SCSI的一些技术,性能很高,有取代PATA的趋势。
【课程小结】
【作业】
课后练习
光驱的文件载体为光盘,如普通光盘、音乐CD、VCD、刻录光盘CD-R和CD-RW等,光盘有如下优点。
容量大
成本低
便于携带
稳定性好
使用寿命长
1)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在读盘时,发光二极管会产生波长为0.54~0.68μm的激光光源,光线经过处理后照射在光盘上,由光盘的反射层将光束反射回来,再由光驱中的光检测器捕获到这些光信号。
连续无故障时间MTBF
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
转速和缓存
硬盘的转速也就是硬盘电机主轴的转速,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硬盘的速度,同时转速的快慢也是区分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之一。硬盘的主轴电机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漂浮在盘片上方,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等待时间也就越短。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硬盘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10000RPM。
硬盘的盘面
目前主流硬盘的盘片大都是由金属薄膜磁盘构成。
硬盘的主轴电机
通过硬盘的主轴电机,带动硬盘的盘面在硬盘内高速旋转,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浮力使磁头漂浮在盘片上方进行工作。
2.硬盘的性能指标
了解硬盘的性能指标对选购硬盘有很大的帮助。硬盘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时间、平均访问时间、突发数据传输率、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最大外部传输率、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连续无故障时间、转速和缓存等几项。
1.硬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是电脑中最重要,也是容量最大的外部存储器。
硬盘是一个密封好的大铁盒子,在硬盘内部被抽成真空的,硬盘盘片放置在主轴电机上,磁头和盘片保持着极微小的距离。当硬盘工作时,主轴电机带动着盘片高速旋转。
磁盘的磁头
硬盘的数据存取工作都是依靠磁头来进行的。磁头就象是硬盘进行读写的“笔尖”,通过全封闭式的磁阻感应读写,将信息记录在硬盘内部特殊的介质上。
1)拆开机箱前面的挡板,将光驱从机箱前面挡板空处插入。
2)使光驱的前部和机箱前部在同一水平线上,确定光驱在机箱内部摆放平稳,然后拧紧螺丝。
3)将光驱的数据线一端连接在光驱,另一端连接在主板的IDE插槽上
4)将电源线和光驱连接好。
5.2.4光驱的使用与维护
1.使用光驱的注意事项
灰尘
劣质光盘
注意使用频率
光盘常识
重点:光驱性能指标、使用
难点:光驱性能指标
了解:光驱的品牌、结构
目标:让学生了解光、软驱的品牌、结构,掌握光软驱性能指标、使用
【教学组织过程】
1.上讲回顾
2.教授新知
【授课内容】
光驱(光盘驱动器)是电脑最重要的外部存储器之一。
3.2.1光驱概述
1.光驱的种类
光驱是个统一的称呼,早年专指“CD-ROM”(只读型光盘驱动器),发展到现在,出现了DVD-ROM(数字只读光盘驱动器)、CD-RW(光盘刻录机)、DVD-RW(DVD光盘刻录机)和具备CD/DVD读取能力和CD-R/RW刻录能力的COMBO(俗称“康宝”)等类型的光驱。
3.1.3安装硬盘
具体操作如下:
1)将硬盘从机箱内部插入硬盘拖架,并尽量保持硬盘的平稳。
2)用螺丝拧紧硬盘的螺丝口,使硬盘固定在硬盘托架上,并且硬盘不能出现晃动。
3)将硬盘的数据线一端连接在硬盘上,另一端连接在主板的IDE插槽上。
4)将电源插头连接到硬盘。
3.1.4硬盘的使用与维护
硬盘中保存了大量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意使用和维护的方法。
重点知识:硬盘的接口类型、硬盘的工作模式和光驱的性能指标。
了解知识:如何选购硬盘和光驱、移动存储设备。
【教学组织过程】
1.上讲回顾
2.教授新知
【授课内容】
3.1硬盘
3.1.1硬盘概述
硬盘是电脑中容量最大的外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等都保存在硬盘中,只有在电脑工作时才调入到内存中,待运算完毕后再保存回硬盘。
1.选购硬盘应注意的问题
除了需要考虑硬盘的综合性能指标外,还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考虑以下几点。
硬盘的容量
硬盘表面温度
是指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的情况
硬盘的售后服务
硬盘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但是硬盘内保存的数据价值往往超过了硬盘本身。
2.常见硬盘介绍
目前时常上生产硬盘的公司主要有SEAGATE公司(希捷)、MAXTOR公司(迈拓)、SAMSUNG公司(三星)、WESTERN DIGITAL公司(西部数据)等。
光盘上存在着“凹点”和“凸点”两种状态,它们反射信号正好相反,这两种不同的信号很容易就能被光检测器识别,在光驱中有专门的部件将它们转换并校验,交给光驱中的控制芯片处理后,就会在电脑中得到光盘上的数据。
3.光驱的几种工作模式
CLV(恒定线速度)
CAV(恒定角速度)
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
Z-CLV(区域恒定线速度)
1.使用硬盘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硬盘的过程中,最忌讳移动硬盘。另外在硬盘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散热和降噪。
2.硬盘的日常维护
硬盘的外壳是不需要进行维护的,只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磁盘扫描和碎片整理程序对其进行整理,以加快硬盘读取速度,减少磁头来回移动的频率,有利于保护硬盘。
3.硬盘有坏道怎么办
平均寻道时间
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
平均潜伏时间
是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连续转动到磁头下的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
是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同擦黑能够是上两项时间之和
突发数据传输率
是指电脑通过数据总线从硬盘内部缓存区中所读取数据的最高速率,也称为外部数据传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