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习题答案

工程测量习题答案
工程测量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地形图:既能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能表示地貌变化的平面图。

地物图:只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平面图:只表示地物的平面尺寸和位置,不表示地貌。

2. 铅垂线——地表任意点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重力,重力方向为铅垂线方向。

水准面——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且为重力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形成闭合的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为了解决投影计算问题,通常选择一个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椭球面作为投影的基准面,这个椭球面是由长半轴为a 、短半轴为b 的椭圆NESW 绕其短轴NS 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面,旋转椭球又称为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法线——垂直于参考椭球面的直线。

3. 绝对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又称海拔。

相对高程: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又称假定高程。

高差:两点高程之差。两点的绝对高程之差或者是相对高程之差。

填空题

1.带号、500km、自然坐标

2.1985国家高程基准。

3.1弧度=(57.3)o(度)=(3438 )’(分)=(206265 )"(秒)。

简答题

1.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工程测量学的主要任务:

测图---勘测阶段,提供工程所需的地形资料,即地形图等。

用图---设计阶段,研究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施工放样---施工中研究建(构)筑物施工放样、建筑质量检验技术和方法。

变形观测---对某些特殊大型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位移和变形监测。

2. 地理坐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的球面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用平面上的长度值表示地面点位的直角坐标。以南北方向纵轴为x 轴,自坐标原点向北为正,向南为负;以东西方向横轴为y轴,自坐标原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象限按顺时针编号。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建立在高斯平面上的直角坐标。以中央子午线为纵轴x轴,由赤道起算向北为正,向南为负;以赤道线为横轴y轴,由中央子午线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3. 不同点:

1. x,y轴互换。

2. 坐标象限不同。测量中象限按顺时针编号,笛卡尔平面坐标象限按逆时针编号

3. 表示直线方向的方位角定义不同。

相同点:数学计算公式相同。

数学平面坐标系测量平面坐标系

4.6?带中央子午线L0=6N-3?,N为6?带带号;

3?带中央子午线l=3n,n为3?带带号。

5.19带

L0=6N-3?=6×19-3=111 ?)

先去掉带号,原来横坐标y=367622.370—500000=-132377.630m,在西侧

距中央子午线132377.620m,距赤道310246.280m

6.定位元素:距离、角度和高程。相应的测量工作有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

测量原则: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工作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即先行控制测量,然后进行碎部测量;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对于建筑物的测设(放祥),也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定位方法: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

平面控制:导线测量、三角测量;

高程控制: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碎部测量:

平面: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距离角度交会法

高程: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7. 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2

2

3D D D R ?=,R 为地球平均半径,取值6371km 。 当距离D 为10km 时,所产生的相对误差/D D ?为1/120 万。因此,在半径为10km 甚至是20km 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2

2D h R

?=,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对高程

的影响是很大的,距离为200m 时就有3mm 的高差误差,这是不允许的。高程测量时,哪怕距离很近,也必须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第二章 水准测量

名词解释

1. 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两点高差和高程的测量。

2. 视准轴:望远镜物镜中心(或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点的连线。供瞄准目标之用。

水准管轴:管内园弧中点处(园弧的最高点)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中央圆圈中心与球心的连线叫做圆水准器轴。

3. 水准管零点: 水准管纵向圆弧刻划的中心

水准管分划值:一般用2mm 圆弧长度所对圆心角τ表示水准管分划值。

4.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通常缩写为BM (Bench Mark )。

转点:水准测量中转点是临时的立尺点,作为传递高程的过渡点。

为保证高程传递的准确性,在相邻测站的观测过程中,必须使转点保持稳定(高程不变)。

选择题

D B D B A C A

填空题

1. 粗平 , 精平 。

2. 基座 、水准器 、望远镜。

3. A B 。

4. 2.882。

5. _测程长短_ __测站数__。 6 仪器下沉。

7.变动仪器高双面尺法。

8.基本分划辅助分划供红黑面高差检核之用。

9. 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十字丝中横丝的检验与校正。

10. __往返___。

11. __尺垫____。

简答题

1.

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在水准标尺上切取读数,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及测量的高差求出待测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的方向是由已知高程点A向待测点B前进的,即由A→B,A点标尺上的读数a称为后视读数,B点标尺上的读数b称为前视读数。

视线高程——水准仪观测某点标尺的中丝读数+该点的高程,常用Hi 表示。A点的视线高程H i=H A+a。

计算高程的方法有两种:高差法和仪高法。

高差法:A、B两点的高差: h AB=a-b

H B=H A+h AB

仪高法(视线高法) : H B=(H A+a)-b=H视-b

2.视准轴:望远镜物镜中心(或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点的连线。

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轴内圆弧中点的切线。

圆水准器的格值τ一般为8′,比较大,圆水准器用于粗略整平仪器。

管水准器的格值τ一般为20″,比较小,管水准器用于使望远镜视准轴精确水平。

3.竖轴VV ,圆水准器轴圆水准轴L'L' ,视准轴CC ,管水准器轴LL ,要求VV ∥L'L' ,

CC ∥LL ,十字丝横丝⊥VV 。

4.视差:人眼在目镜端观察时,眼睛靠近目镜,并上下微微移动,若发现十字丝和标尺影

像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产生原因:标尺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所造成,使目标和十字丝影像不能同时看清。

消除视差方法: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

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

5. 视准轴CC 不平行于管水准器轴LL 的夹角称i 角,当i ≠0 时,如果使每站水准测量

的前后视距相等,i 角对前后尺中丝读数的影响值相同,计算一站观测高差时,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可以抵消i 角的影响,另外,还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6. 转点需要放置尺垫,已知点与临时点上不能放置尺垫。

7. 单一水准路线有闭合水准路线、符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闭合水准路线:它是从一已知点出发,经过中间的待求点,最后又闭合到起始点上来。它本身存在闭合条件。

符合水准路线:是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经过中间的待求点,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上。它自身存在着附合条件。

支水准路线:它是从一已知点出发,既不闭合到起始点上来,又不附合另一已知水准点上去。所以,支线水准路线自身没有检核条件,必须往、返观测。 水准网:两条或两条以上单一水准路线组成水准网。

8. 水准测量中,由于误差的存在,使得实测高差∑h 测与其理论值∑h 理不相符,其差称为

高差闭合差,fh=∑h 测-∑h 理

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 测-(H 终-H 起) 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 测

支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 往|-|∑h 返|

容许高差闭合差 h f =±或者h f =± L 为路线单程长度,单位为km ;n 为单程测站数。

9. 自动安平水准仪利用补偿器代替了微倾水准仪的水准管器,补偿器的作用是使水平光

线发生偏转,而偏转的角度大小正好能够补偿视线倾斜所引起的读数偏差。

f α=S β 即 β/α=f /s

令 β/α=n n 称为补偿器的补偿系数。

自动安排水准仪操作步骤:安置仪器与粗略整平—瞄准—读数。

计算题

1.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表

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1)计算高差闭合差:51()0.022BM BM

f h

H H m β=

--=+∑测

(2)检核:,=f mm β±允f f ββ<允 (3)计算改正数:每站高差闭合差改正数:

1h

f mm N

-=-

计算出改正数后进行检核:

(4)计算改正后高差:

高差检核: (5) 计算高程:

2、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表

h

f

v -=∑

3、整理表中四等水准观测数据

第三章角度测量

名词解释

1.水平角: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取值范围0~360o。

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仪器中心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倾斜视线在水平视线之上,竖角为正,称为仰角;倾斜视线在水平视线之下,竖角为

负,称为俯角。取值范围-90 ~ +90o。

零位读数MO: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指标在竖盘上的整读数:0o(360 o),90o, 180o, 270o(为90的倍数)。

2.盘左(正镜)—竖直度盘在望远镜视线的左边。

盘右(倒镜)—竖直度盘在望远镜视线的右边。

3.归零差:方向观测法中,半测回开始与结束两次对起始方向观测值之差。

4.测回法:测回法是测水平角的一个方法。对中整平后,先用盘左顺时针观测上半测回;

再用盘右逆时针观测下半测回。二个半测回合起来属于一个测回。适用于测某一单角。

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用经纬仪在每一测回内依次观测所有照准点的水平方向,从而求出各相邻方向间水平角的观测方法。适用于目标点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5.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

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6.两倍照准差2C:方向观测法中,同一方向盘左、盘右的读数差值。即测量仪器中经纬仪

的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的偏差,简称2C。2C误差表示仪器误差中的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的偏差程度。

选择题

B A

C

D A B D A A A

C A

D C A D B A B D

A C A A

B A

填空题

1、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2、没有将水平制动螺旋制紧。

3、对中、整平。

4.使水平度盘水平使仪器竖轴铅直,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5、B—C—D—A—B 。

6、分微尺平板玻璃测微器。

7、视准轴、水准管轴、横轴、竖轴。

8、盘左盘右法四分之一法。

9、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度盘度偏心差。

10、夹住目标;目标顶部。

11、换象手轮。

12、测微轮。

13、平行,90o

14、垂球对中,光学对中器。

15、复测扳手拨盘手轮。

简答题

1.在角度测量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可以消除以下误差对测角的影响: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照准部偏心差、竖盘指标差。但不能消除竖轴误差和度盘分划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2、答:当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指标不是恰好指在90或270整数上,而是与90或270相差一个x角,称为竖盘指标差。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可消除竖盘指标差。

3、测回法是测角的基本方法,用于两个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观测。具体步骤如下:

(1) 安置仪器于测站O点,对中、整平,在A、B两点设置目标标志。

(2) 将竖盘位于望远镜的盘左位置,先瞄准左目标A,水平度盘读数为L A,接着松开照准部水平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水平度盘读数为L B, 以上称为上半测回,其盘左位置角值β左= L B-L A;

(3) 倒转望远镜,使竖盘位于望远镜盘右位置,先瞄准右目标B,水平度盘读数为R B;接着松开照准部水平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水平度盘读数为R A。以上称为下半测回,其盘右位置角值β右为:β右= R B-R A。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构成一测回。

(4) 若β左-β右≤36",认为观测合格,取上下半测回角度的平均值作为一测回的角值,即β=(β左+β右)/2。

4、经纬仪各部件主要轴线有:竖轴VV、横轴HH、望远镜视准轴CC和照准部水准管轴LL。根据角度测量原理和保证角度观测的精度,经纬仪的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以下条件:

(l)照准部水准管轴LL应竖直于竖轴VV;

(2)十字丝竖丝应竖直于横轴HH;

(3)视准轴CC应竖直于横轴HH;

(4)横轴HH应竖直于竖轴VV;

(5)竖盘指标差应为零。

5、经纬仪上有两对制动、微动螺旋,一对是望远镜制动与微动螺旋,用来控制望远镜在竖直面内的转动,另一对是照准部制动与微动螺旋,用来控制照准部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利用这两对制动与微动螺旋可以使经纬仪瞄准任意方向的目标。

6、光学经纬仪采用读数光路来看到刻度度盘上角度值,电子经纬仪采用光敏元件来读取数字编码度盘上的角度值,并显示到屏幕上。

计算题

1、水平角观测记录

2.竖直角观测记录整理

第四章距离测量

名词解释

1、直线定线:在两点间的直线上再标定一些点位,这一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2、端点尺:以钢尺的最外端作为尺子零点

刻划尺:在尺的前端刻有零分划线

3、标点:直线起、终点A,B,用小木桩和标杆标定

对点:后尺手将尺的零刻划线对准起点A的标志,并发出预备的信号。

投点:在前尺手的配合下,后尺手认定持平、对点均符合要求时,可发出投点信号—--“好”。这时,前尺手立即用测钎或锤球将尺的末端刻划投入地面上用测钎标定,得1点,并回答一声“好”,表示投点完成。

4、尺长改正:钢尺在标准拉力和标准温度时的实际长与钢尺刻度的名义长之差。

5、垂曲误差:由于地面凸凹不平,钢尺沿地面丈量时,吃面出现垂曲(凹状)或反垂曲(凸状),产生垂曲或反垂曲误差。

选择题

A B C B B A D B B

填空题

4、相对;1

5、水平距离;高差

6、 D k l =?, h i v =-

7、 2cos D k l α=? 1s i n 22

h k l i v α=

+-

简答题

1、(1)尺长误差,尺面所注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所引起的误差,可以用尺长改正的办法使其消除。

(2)定线的误差,丈量距离时,尺子所放的位置,偏离了直线的方向线,其所量的距离不是直线长度而是折线长度。因此量得的长度总是比实际长度长。

(3)丈量本身的误差,包括:由于没有把尺的零点对准起点或测钎中心的误差;拉力不均匀的误差;尺倾斜误差;余长读数不准确的误差等。

2、钢尺的名义长度是指钢尺上所标注的尺长;钢尺的标准长度是指将钢尺与标准长度相比对,测得的钢尺的实际长度,一般来说,钢尺的名义长度与标准长度存在一定的尺长误差,需要对所测直线长度进行尺长改正。

3、设绝对误差为?D ,

1

3000

D D ?=

,/3000167.8/30000.056D D m ?=== 4、① 尺长误差,② 温度误差;③ 钢尺倾斜和垂曲误差;④ 定线误差;⑤ 拉力误差;⑥ 丈量误差。

5、量长了, 量短了。

6、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

第五章 直线定向

名词解释

1、 直线定向:确定某一直线相对于起始方向的位置。

2、 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方位角值从0~360o。

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到某一直线的锐角。

填空题

1、 磁子午线方向 坐标纵轴方向

2、 坐标纵轴线北端;0°~360°

3、 锐;0°~90°

4、 磁北;真北

5、 180°; 303°20′

6、 真北方向,磁北方向

选择题 D D C B C

简答题

1、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值

从0~360o。直线AB的方位角记为AB ,直线BA的方位角记为,则AB 与BA 互为正反方位角。

2、标准北方向——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磁偏角δ——地面任一点的真北方向与磁北方向的水平夹角,磁北方向偏离真北方向以东δ>0,磁北方向偏离真北方向以西δ<0。

子午线收敛角γ——过地面任一点的坐标北方向与该点真北方向的水平夹角,在北半球,地面点位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以东γ>0,地面点位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以西γ<0。

计算题

1、解:α前=α后+180o+β左,所以α23=α12+180+120=70o,α34=10o,

α45=275o,α51=240o,α12=130o。

2、解:α前=α后+180o-β右,所以α23=α12+180-165=80o,α34=135o,

α43=α34+180=135o+180 o=315 o

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名词解释

1、真值:任何一个观测对象都客观存在一个实际的量,该实际的量称为观测对象的真值。

观测值:每次观测所得的数值,称为观测值。

真误差:观测值与真值之差,称为真误差

2、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误差在大小、

符号上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所产生的误差大小不等、符号不同,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这类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填空题

1、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2、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环境。

3、相对误差。

4、中误差、极限误差相对误差。

选择题

A A A

四简答题

1、中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n次独立观测,观测值分别为:l1,l2,……,

ln , 偶然误差为:Δ1,Δ2,……,Δn , 则中误差的定义式为:n

m ]

[??±

= △I =li –X 极限误差:所谓极限误差,是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这个限值就是极限误差。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或相对中误差),它是中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的观测值的比值,通常用分子为 l 的分数形式表示。

2、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3、测量误差按性质分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的符号和大小呈偶然性,单个偶然误差没有规律,大量的偶然误差有统计规律; 系统误差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通过提高仪器等级、进行多余观测、求平差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偶然误差的影响。

通过检校仪器、求改正数和对称观测的方法清除和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

4、①偶然误差有界,或者说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的有限次观测中,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

过一定的限值;

②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大,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小; ③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频率大致相等; ④当观测次数n →∞时,偶然误差的平均值趋近于零。

计算题

1、 解:7次丈量的平均值为168.136m ,一次丈量的中误差为011.01

-7)(7

12

0=-=

∑=i x xi m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mm m 16.47/117/m 0T ===

2、水平角β与方向观测值L1,L2的观测为β=L1-L2,由误差传播定律得

5.86220''=?==m m β

5M =±

=±,n =3,需测3个测回 3、解:设三角形闭合差为?++=180-321βββω,内角的中误差为m ,由误差传播定律得闭合差得中误差为:m m 3=ω,闭合差的容许中误差为2532''==m m 容ω

4、解:设全尺长的中误差为S m ,每尺段中误差m=

,S m =一共分为90/30=3尺段,

908.7m mm =±=±.

第七章控制测量

名词解释

1、闭合导线: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

附合导线:敷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

导线点:由直线连接相邻控制点所形成的连续转折线称为导线,转折点称为导线点。

角度闭合差:由平面几何学可知,n边多边形内角和的理论值应为(n-2)*180°。由于观测值带有误差,使得内角和和理论值不符,其差值称为角度闭合差。

坐标增量闭合差:由于量边误差和角度改正的残余误差,往往使导线坐标增量总和与理论值不符,其不符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

2、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所决定而构成的几何图形。

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填空题

1、四四

2、闭合、附合、支

3、选点、埋石、量边、测角

4、角度、坐标增量、导线全长

5、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站、用户设备

6、静态、动态

7、平面控制、高程控制

简答题

1、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含边角测量与交会定点)、导线测量法与GPS 测量法。

三角测量法——需要观测水平角,不需要测量边长或只需要测量少量的起算边长,光电测距仪没有出现以前普遍使用;每个点观测的方向数比较多,对通视要求高,所以,三角点通常选择在高山上,每个点都需要建立三角觇标,测量人员需要爬山,外业工作比较艰苦。

导线测量法——需要观测水平角与每条边长,不需要测量边长或只需要测量少量的起算边长,光电测距仪没有出现以前,测边的工作量很大。导线布设比较灵活,只需要与前后点通视即可,常用于城市控制网的加密,尤其是在建筑密度比较大的城区测量时经常使用。

GPS 测量法——不要求控制点之间相互通视,只要在没有障碍物遮挡天空卫星的点上安置GPS,都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卫星数据采集。

2、国家控制测量任务是建立大地点;城市控制测量任务是在大地点控制下,建立高级

地形控制点;小地区控制测量任务是在高级地形点控制下,建立图根点。

3、由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由高级到低级)要有足够的精度;

要有足够的密度;要有统一的规格。

4、支导线缺乏检查条件,因此支导线一般不超过四点(或者是不超过三条导线边),导

线总长不大于1.0M/2(图根导线)。

5、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方位角闭合差,而闭合导线有时为多边形内角和闭合差;

附合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是边长推算的端点坐标差减端点的已知坐标增量,而闭合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为各边长的x或y坐标增量之和。

6、三、四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计算题

1、(见下页)

第八章地形图测绘

名词解释

比例尺精度: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是0.1mm,设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M,则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0.1M(mm)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用0.15mm 宽的细实线绘制。

计曲线:从零米起算,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的一条等高线称为计曲线,用0.3mm 宽的粗实线绘制。

间曲线:对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当用基本等高线不足以反映地貌特征时,可按1/2基本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

助曲线: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用短虚线加密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视距测量:根据光学原理,利用望远镜中的视距丝(上下丝)同时测定地形点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测站,测定周围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规定的图式符号绘成地形图。

巡视检查:根据内业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面而有重点地将地形原图对照实际地物、地貌进行检查,称为巡视检查。

填空题

1、对点、整平、定向

2、对角线法、坐标格网尺

3、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距离角度交会法。

4、山脊线,山谷线,山腰线,山脚线,最大坡度线等

5、坡度越陡坡度越缓坡度相等

6、高程闭合

7、1:500 0.05m

8、1:200000

9、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

选择题

A C A A

B A A A A

简答题

1、地形图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两类。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 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地形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0、1:2000、1:1000、1:500。

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1:10万。

小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1:100万。

2、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比例符号:可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如房屋、较宽的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非比例符号: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路灯、检修井等,其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照地形图的比例尺绘到图上,则不考虑其实际大小,而是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半比例符号:带状延伸地物,如小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其长度可按比例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3、施测简便、迅速、受地形条件限制小、精度(约为1/200-1/300)能满足测图要求

特点,因而广泛用于碎部测量。

4、等高距是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h,等高线平距是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d,坡度与等高线平距成反比。h一定时,d愈大,地面坡度愈缓,等高线愈稀疏;

反之地面坡度愈陡,等高线愈密集。

5、山脊线是山脊两侧坡面的交线,是山脊最高点的连线,山谷线是山谷两侧坡面的交

线,是谷地最低点的连线,山脊线和山谷线都是等高线中曲率最大的点的连线,因此在勾绘等高线时,如遇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相交,必须正交。

6、为了获得地物地貌的相似图形,碎部点尽可能选在它们的特征点上树立标尺。

7、(1)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同。(但不能说高程相同的点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只有遇到悬崖绝壁时才可在图上相交)。

(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5)等高线在图上的平距愈大,地面的坡度愈缓;平距愈小,则坡度愈陡。

第九章地形图的应用

名词解释

图名:图的命名。

图幅:全称是图纸幅面,指绘制图样的图纸的大小,分为基本幅面和加长幅面两种。

图号:图的代号。

图廓点:梯形分幅的内图廓,东西按经线,南北按纬线划分其交点称为图廓点。

坡度比例尺:一种图上量测地面坡度的图解尺度。

汇水面积:需要测定雨水汇集的面积。

填空题

1. 梯形分幅矩形分幅

2、方格法、平行线法、求积仪法

3、等高线法、断面法、方格法

简答题

1、所谓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就是将一个区域或者一幅比例尺较小、覆盖面积较大的地形

图,按照统一的图幅规格和大小,划分为比例尺较大、且能相互拼接的若干幅地形图,并将逐级划分后的图幅编号,以作为该图幅相应的专用图号。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梯形分幅法和矩形分幅法。

2、典型的地貌主要有山头和洼地、山脊和山谷、鞍部、陡崖和悬崖。

山头的等高线由外圈向内圈高程逐渐增加,洼地的等高线由外圈向内圈高程逐渐减小。 山脊线是山体延伸的最高棱线,也称分水线,山脊的等高线均向下坡方向凸出,两侧基本对称。山谷线是谷底点的连线,也称集水线,山谷的等高线均凸向高处,两侧也基本对称。相邻两个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是山区道路选线的重要位置。鞍部左右两侧的等高线是近似对称的两组山脊线和两组山谷线。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如用等高线表示,将是非常密集或重合为一条线,因此采用陡崖符号来表示。

第十章 线路测量

名词解释

1、交点:线路转折点又称交点,用JD 表示,是中线测量的控制点。

转点:当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时,为测角和量距需要,应在其连线或沿线上测定的点称为转点(ZD )。

2、里程桩:也称中桩,标定了中线的平面位置和里程。

整桩:由起点开始,按规定桩距20m 或50m 设置的里程桩,百米桩和公里桩均属于整桩。

加桩分为地形加桩、地物加桩、人工结构物加桩、工程地质加桩、曲线加桩和断链加桩。

3、基平测量:沿着线路设计水准点,并测定它们的高程 中平测量:线路中线桩地面高程测量

填空题

1、 交点,控制点

2、 横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

3、 右转角=50α?右

4、 正倒镜分中法。

5、 中桩里程 地面高程

6、 中桩两侧垂直于中线的地面线

简答题

1、把线路的中心线(中线)标定在地上,并测出其里程。主要内容:测设中线各交点(JD)和转点(ZD)、测距和钉设中桩、测量线路转角(α),道路工程还需测设曲线。

2、(1)穿线交点法:放直线点——穿线——定交点 (2)拨角放线法——极坐标法

根据在地形图上确定的交点坐标,反算出相邻交点间的距离和中线坐标方位角。从而算出交点上的转角。 (3)图解法

3、该桩号距离路线起点、沿路线的经历的水平距离为25400m ,K 后的数字为整数km 数,+后的数字为m 数。

4、路线纵断面测量——路线水准测量,是测定中线上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绘制路线

纵断面图,供路线纵坡设计使用。

步骤:先基平后中平,绘纵断面。

横断面测量——测定中线各里程桩两侧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地面各点距离和高程,绘制横断面图,供路线工程设计、计算土石方量及施工时放边桩使用。

步骤:先确定横断面方向,断面测量,绘地面线。

计算题

第十一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名词解释

1、圆曲线三主点:曲线起点称为直圆点,以ZY表示,曲线中点称曲中点,以QZ表示,曲线终点称圆直点,以YZ表示。

填空题

1、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2、先整体后局部,由高级到低级

3、水平角、水平距离、高程

4、钢尺

5、切线支距法偏角法

简答题

1、将图纸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x y, 和高程H ,按照设计的要求,以一定

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2、正倒镜分中法与多测回修正法。

3、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切曲差D=2T-L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库答案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 库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测量学基础知识 1.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 B )。 2. A.水平面B.水准面 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3.下列关于水准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4. A.水准面是平面,有无数个 5. B.水准面是曲面,只有一个 6.C.水准面是曲面,有无数个 7. D.水准面是平面,只有一个 8.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C )的水准面。 9. A.赤道 B.地球椭球面C.平均海水面 D.中央子午线 10.*关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CDE )。 11. A.大地水准面有无数个 12.B.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 13.C.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 14.D.大地水准面是封闭的 15.E.大地水准是光滑的曲面 16.在小范围内,在测大比例尺地形图时,以( D )作为投影面 17. A. 参考椭球面 B. 大地水准面 C. 圆球面D. 水平面 18.绝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C )的铅垂距离。 19. A.假定水准面 B.水平面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20.相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A )的铅垂距离。 21.A.假定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地球椭球面 D.平均海水面 22.两点绝对高程之差与该两点相对高程之差应为( A )。 23.A.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 24. B.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反 25. C.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26. D.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同

27.*下列关于高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ABD )。 28.A.高差是地面点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之差 29.B.高差大小与高程起算面有关 30. C. h AB=?h BA 31.D.高差没有正负之分 32. E.高差的符号由地面点位置决定 33.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B )。 34.A. 72.260 m B. 72.289 m C. 72.269 m D. 72.280m 35.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A )。 36.A. 72.260 m B. 72.289 m C. 72.269 m D. 72.280m 37.目前我国采用的统一测量高程基准和坐标系统分别是(C)。 38.年黄海高程基准、1980西安坐标系 39.年黄海高程基准、1954年北京坐标系 40.国家高程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1.国家高程基准、WGS-84大地坐标系 42.若A点的绝对高程为H A=1548.762m,相对高程为H A′=32.000m,则假定水准面的高程为( B )。 43.A. -32.000m B. 1516.762m C. 1580.762m D.72.260m 44.已知A点高程H A=72.445m,高差?BA=2.324m,则B点的高程H B为 ( B )。 45.A. 74.769m B. 70.121m C. -74.769m D. -70.121m 46.在以( B )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47.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以( A )为假定水准面,设其高程为±0.00。 48.A. 底层室内地坪 B. 院落地面 C.基础顶部 D.地基最底部 49.某建筑物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其绝对高程为46.000m;室外散水标高为-0.550m,则其绝对高程为( B )m。 50.A. B. 45.450 C. D.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样本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选取题 1.消除视差办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的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节微动螺旋 2.整顿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根据基本公式是( A )。 A.∑a-∑b=∑h B.∑h=∑H终-∑H始 C.∑a-∑b=∑h=H终-H始 D.fh≤Fh 3.地面两点间水平距离是指( C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长度 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线段长度 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线段长度 D.过该二地面点铅垂线之间距离 4.导线角度闭合差调节办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B )。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派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派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派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派 5.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 A.5 B.3 C.2 D.4 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读数大,前视点B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也许同高 D.A、B点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7.观测竖直角时,规定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是(D )。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在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在对的位置 8.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D )。 A.+0′24″ B.-0′24″ C.+0′12″ D.-0′12″ 9.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A)m。 A.----0.016 B.0.016 C. -0.032 D.1.987 10.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成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m A.±0.001 B.±0.002 C.±0.003 D.±0.004 11.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D )办法。 A.直角坐标 B.极坐标 C.角度交会 D.距离交会 12. ,顺时针转到测线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D.指向正北方向 13.水准仪使用环节为( A )。 A.粗平-- 照准-- 精平-- 读数 B.安顿-- 精平-- 照准-- 读数

《土木工程测量》复习题3及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复习题(3) 一、名词解释 1、水平面: 2、竖直角: 3、比例尺: 4、视差: 5、直线定向: 二、填空题 1、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工作内容包括()()()。 2、经纬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3、图根导线常用的布设形式可分为()()()。 4、测设地面点的基本方法有()()()()()。 5、地形图的比例尺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 6、图上面积量算的方法有()()()()()。. 三、判断题 1、测量工作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后,对距离的影响大,对高程的影响小。() 2、重力的方向线称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的基准线。() 3、地形图的比例尺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4、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是4°。() 5、建筑基线的主点不得少于4个。() 四、单项选择题 1、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3°带是从东经()开始划分的。 ①1°10′;②1°30′;③2°30′;④3°。 2、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 ①0°~180°;②0°~270°;③0°~90°;④0°~360°。 3、地面上某点真子午线方向和磁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 ①方向角;②磁偏角;③子午线收敛角;④坐标方位角。 4、某建筑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则室外地面的绝对高程为()m。 ①42.8;②43.8;③43.7°;④43.6。 5、在距离丈量中,用()来衡量测量的精度。 ①绝对误差;②相对误差;③均方差;④平均误差。

五、简答题 1、直线定线时,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2、水准仪的使用包括哪些基本操作? 3、测回法测水平角的基本操作要点有哪些? 4、水准测量中设置转点有何作用?在转点立尺时为什么要放置尺垫?何点不能放置尺垫? 5、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有哪些? 6、用经纬仪测地形图的碎部点时,其工作步骤可分为哪几步? 7、偶然误差有哪些特点? 8、地物符号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六 计算题 1.用水准仪测定A 、B 两点间高差,已知A 点高程为A H =12.658m ,A 尺上读数为1526mm ,B 尺上读数为1182mm ,求A 、B 两点间高差AB h 和B 点高程B H 。 2.已知A 点高程A H =l82.232m ,在A 点观测B 点得竖直角为18°36′48″,量得A 点仪器高为l.452m ,B 点棱镜高l.673m 。在B 点观测A 点得竖直角为-18°34′42″,B 点仪器高为l.466m ,A 点棱镜高为l.6l5m ,已知AB D =486.75lm ,试求AB h 和B H 。 3.根据下表数据,完成表中计算。

工程测量专业考试题及答案(100分)

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⒈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做到、,使工程测量产品满足、的原则,而制定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答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安全适用 2.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测量、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答案:卫星定位导线 ⒊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等。 答案:二、三、四、五 ⒋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位应选在、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每个控制点至少应有通视方向,点位应选在倾角为的视野开阔的地方。 答案:土质坚实稳固可靠加密和扩展一个 15° ⒌水平角观测宜采用,当观测方向不多于时可不归零。 答案:方向观测法 3个 6.等高线有、、三种 答案: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7.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1/2ct中,c表示。 答案:光速 8.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求得两点高差,并通过其中一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答案:水平视线 9.水准仪有DS0.5、DSl、DS3等多种型号,其下标数字0.5、1、3等代表水准仪的精度,为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高差中数的中误差值,单位为。答案:毫米 10.全站仪的是的简称,它是由、、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答案: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数据处理系统 11.水准仪由、和三部分构成。 答案: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12.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与两项工作。 答案:对中整平 13.角度测量分和。 答案: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 14.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答案:测回法方向观测法 15.导线测量包括、和三种导线布置形式。 答案: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答案(197题)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4、真误差为观测值减真值。 5、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7、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8、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90°左右。 9、三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10、四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11、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A、B、C、D四个标志,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以B为零方向,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B—C—D—A—B。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13、权等于1的观测量称单位权观测。 14、已知A点高程为14.305m,欲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中间,在A尺读数为2.314m,则在B尺读数应为1.619m,才能使B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1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16、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1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则第4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90°左右。 18、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1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 20、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1/7488。 2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3、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4、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 km。 25、水准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的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相互垂直。 26、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 27、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视距。 28、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29、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2.882 m。 30、三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仪器下沉的影响。

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07 ~ 2008学年第一学期 工程测量学试题A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10个名词,每个2分,共20分) 激光扫描仪:对被测工件进行扫描能快速提供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乃至三维坐标的一种激光类现代化测量仪器。 双金属标:是利用膨胀系数不同的两根金属管(钢管、铝管)制成的深埋双金属管标,可以不测温度,通过测量两根金属管的高差并进行改正来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对标志高程产生的影响。 多余观测分量:矩阵(QvvP)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它反映控制网发现 观测值中粗差的能力。 变形体的几何模型:参考点、目标点及其它们之间的连接称为变形体的几何模型 回归平方和:变形观测值的回归值与变形观测值的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 忽略不计原则:一项误差与它项误差相比较,是其二分之一或更小,忽略该项误差,对结果无显著影响。 深泓点:河床最深点 线路初测:为初步设计提供资料而进行的勘测工作,包括:插大旗、导线测量、高程测量和地形测量等。 联系测量:联系测量分为平面联系测量和高程联系测量,将地面坐标和高程传递到地下(井下)的测量。 GPS RTK:全球定位系统的实时动态定位测量 二、对错判断题(只回答对或错,10问,每问1分,共10分) 方格网是一种边角网。 在地面网中,如果每个方向的测量仪器和方法都相同,则平差中方向的精度都相等。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中,测距的精度比测角的精度更重要。

纬度愈高,用陀螺经纬仪定向愈快,精度也愈高。 沈括是南宋人,他治理汴渠,修筑渠堰,开发农田,绘制守令图。 自由设站实质是一种前、后方交会的综合方法。 测设就是测量,它们是等同的概念。 工程的变形监测可能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末。 GPS网的图形强度取决于卫星个数及其空中分布。 两井定向比一井定向要好,所以得到广泛采用。 对 对 错 错 错 错 错 对 错 错 三、填空(20个空,每空0.5分,共10分) (1) 按用途划分,工程控制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GPS载波相位测量中,GPS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可消除___________误差,削弱___________误差、___________误差和___________误差;通过在GPS接收机与卫星间求二次差,可以消除___________;在GPS接收机、卫星和观测历元间求三次差,可以消除___________。

土木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63°45′,试求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 ? 并绘出关系略图。 答案: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轴是南北方向,X轴朝北,Y轴是东西方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2000000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6.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X轴)方向。由坐标纵轴方向(X轴)的北端,顺时针量至直线的角度,称为直线坐标方位角 7.室内地面绝对高程为:43.80m.女儿墙绝对高程为:133.50m。 8. 习题2 1.用水准仪测定、两点间高差,已知点高程为 =12.658m,尺上读数为1526mm,尺上读数为1182mm,求、两点间高差为多少?点高程为多少?绘图说明。 2.何谓水准管轴?何谓圆水准轴?何谓水准管分划值? 3.何谓视准轴?视准轴与视线有何关系? 4.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视差应如何消除? 5.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6.水准测量中设置转点有何作用?在转点立尺时为什么要放置尺垫?何点不能放置尺垫?7.S3型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为什么?哪个是主要条件?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学 2、测定 3、测设 4、工程测量学 5、水准面 6、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 8、高程 9、相对高程 10、高差 11、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 13、视准轴 14、视差 15、水准点 16、附合水准路线17、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 20、水平角 21、竖直角 22、竖盘指标差 23、距离测量 24、直线定线 25、直线定向 26、方位角 27、坐标方位角 28、象限角 29、系统误差 30、偶然误差 31、相对误差 32、容许误差 33、控制测量 34、平面控制测量 35、高程控制测量 36、导线测量 37、附合导线 38、闭合导线 39、支导线 40、坐标正算 41、坐标反算 42、三角高程测量 43、地物 44、地貌 45、地形 46、地形图 47、地形图的比例尺 48、比例尺精度 49、比例符号 50、地物注记51、等高线 52、等高距 53、等高线平距 54、山脊线 55、山谷线 56、地性线 57、鞍部 58、基本等高线 59、施工测量 60、极坐标法 二、填空题: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以及确定地面点的的科学。主要内容分为和两个部分。 2、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4、水准仪由、和三部分构成。 5、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______与_______两项工作。 6、角度测量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 7、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8、导线测量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三种导线布置形式,它的外业工作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与两类。 10、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和三部分构成。 11、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12、高程测量可用、和等方法。 13、以作为标准方向的称为坐标方位角。 14、在同一竖直面内, 与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15、控制测量分为和两种。 16、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与不相等 而产生的。 1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和。

工程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提高点位平面放样精度的措施有很多,请列举三种措施盘左盘右分中法、归化法放样,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 2、线路断链分为长链和短链两种类型,产生线路断链的基本原因主要有外业断链和内业 断链; 3、隧道贯通误差分为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 4、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单导线、导线环、交叉导线(4、主副导线)等导线形式。1.导线控制点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合法,导线测量法),位移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2。当路基填挖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之间不通视的情况,可以选择通视条件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合法)或 (导线测量法)确定。 3。隧道洞内施工时以(隧道中心)为依据进行的,因此需要根据(隧道中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4。路基横断面的超高方式:(线路中线,分隔带边缘线,线路内测)等。 5。曲线隧道洞内施工时需要注意(线路中线)与隧道结构中心线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隧道结构中心 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6。要建立路基三维模型,需要从(线路平面中心线,线路纵断面,线路横断面)等三个角度去建立。根据设计资料提供的(路基横断面、设计纵断面)等资料,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可以绘制任意路基横断面设计线,再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测量方法可以得到该路基横断面。 7。导线控制点的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会法、导线法),移位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 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8。当路基填挖到一定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点之间不通视情况,可以选 择通视条件良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会法或导线法)方法确定。9。列出两种提高桥涵结构物平面点位放样精度的方法有(角度分中法放样、归化法放样)10。路基施工施工时,列出三种电位高程放样的方法(水准放样法、GPS 高程放样法、三 角高程放样法) 简答题 1。简述全站仪进行横断面地面线复测的方法: 自由设站,采集横断面地面线特征点三维坐标,路基横断面自动带帽。 2。简述线路断链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路段分区段设计,线路改线。 3。简述计算机软件在路桥施工测量技术中作用和地位: 内业计算简单化,规范化,高效率,减少错误发生,内业计算的发展方向。 4。简述全站仪确定线路横断面方向的方法: (1)计算给定桩号的中桩坐标及距离为2 米的边桩坐标(2)将全站仪架设在横断面附近的某一控制点上(3)坐标放样法放样出中边桩,根据放样的中边桩可以确定横断面的方向

工程测量考试题及答案-工程测量考试题库

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3、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4、工程测量学: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营运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 6、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地 9、相对高程: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0、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1、高程测量: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13、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14、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5、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6、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 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7、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他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记为fh。 20、水平角:系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 21、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测量上称为倾斜角,或简称为竖角。 22、竖盘指标差:当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即正好指向90°或270°。事实上,读数指标往往是偏离正确位置,与正确位置相差一小角度x,该角值称为竖盘指标差。 23、距离测量:就是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24、直线定线: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大于整根尺子长度时,用钢尺一次(一尺段)不能量完,这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消除视差的方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节微动螺旋 2.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的基本公式是( A )。 A.∑a-∑b=∑h B.∑h=∑H终-∑H始 C.∑a-∑b=∑h=H终-H始 ≤Fh 3.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 C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 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4.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B )。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5.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 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 )。 点比B点低 点比B点高 点与B点可能同高 、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7.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8.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 ( D )。 A.+0′24″′24″ C.+0′12″′12″ 9.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米,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米,则高差改正为(A)m。 C. 10.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m A.± B.± C.± D.±

工程测量员三(高)级理论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员三(高)级理论知识复习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l、《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中误差的三倍为最大误差。(√ ) 2、联系三角形法一般用于对定向精度要求较高的地下通道的定向测量。 (× ) 3、地面上两个点之间的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不相同的。(×) 4、球面三角形与平面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o。(×) 5、在高程测量中,必须考虑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高程误差。(√) 6、地形图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 7、我国自1980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作为参考椭球体。(×) 8、测量中,一般把观测误差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 9、三角形中观测了三个内角,由于观测存在误差,产生的闭合差是真误差。(√) 10、高斯投影离中央子午线越远的子午线长度变形越小。(× ) 11、两个观测值的中误差相等,说明两者的精度相等,其真误差也相等。(×) 12、单结点导线网计算结边方位角时,权P为每段起始点至结边的距离的倒数。 ( ×) 13、采用分组平差法的单结点导线网平差中,是用未配赋改正数的方位角推算每条线路 的坐标增量。 (× ) 14、用L米长钢尺丈量四个尺段得长度为4L米,若钢尺每丈量一段的量距中误差为3mm, 则丈量结果的中误差为m=4×3=±12mm。(×) 15、测角时,目标偏心误差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对于边长较短的导线,要求有 较低的目标对中精度。(×) 16、偶然误差的特性之一是误差按一定的规律变化。 (√) 17、单位距离的丈量中误差均相等,则各段距离丈量的权与距离成正比。 (× ) 18、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采用激光经纬仪放样轴线。 (√ ) 19、水准管的分划值越大,整平仪器的精度越高。(×) 20、进行角度观测时,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比用垂球对中精度高。(√) 21、用经纬仪进行角度观测时,如果发现照准部管水准气泡偏离中心超过1格时,应随 时整平仪器。(√) 22、对高层建筑主要是进行沉降观测。 ( √ ) 23、地形测图时,若使用全站仪,可直接得出碎部点坐标值。( √)

工程测量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 绪论 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 A.1956黄海高程系 B.1956年黄海高程系 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D.1985国家高程基准 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 A.1954北京坐标系 B. 1954年北京坐标系 C.1980西安坐标系 D. 1980年西安坐标系 1-3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 轴,向东为正 B.y 轴,向东为正 C.x 轴,向北为正 D.y 轴,向北为正 1-4A 点的高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1-5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 .100km B .50km C. 25km D .10km 1-6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 A.在以1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在以2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不能代替 1-7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 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 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 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 1-8地理坐标分为( A )。 A. 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 B. 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 C. 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 D. 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 1-9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 A. 28 B. 29 C. 27 D. 30 1-10高斯投影属于( C )。 A. 等面积投影 B. 等距离投影 C .等角投影 D. 等长度投影 1-11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儿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 B.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C. x 与y 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D.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第2章 水准测量 2-1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 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 C. 十字丝横丝 D. 管水准器轴 2-2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B )。 A. 内圆弧的半径大 B. 其灵敏度低 C. 气泡整平困难 D. 整平精度高 2-3在普通水准测量中,应在水准尺上读取( D )位数。 A. 5 B. 3 C. 2 D. 4 2-4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 的读数a =2.713m ,前尺B 的读数为b =1.401m ,已知A 点高程为15.000m ,则视线高程为( B )m 。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2-5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 的读数大,前视点B 的读数小,则有( A )。 A.A 点比B 点低 B.A 点比B 点高 C.A 点与B 点可能同高 D.A ,B 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2-6自动安平水准仪,( D )。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 B.没有圆水准器 C.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 D.没有管水准器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72169

建筑工程测量 一、填空题 1、水准仪使用操作的基本程序为安置水准仪、进行粗平、照准水准尺、(精确整平)、读数。 2、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通过过测站点的铅垂线)。 3、水准测量时要求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消除或减弱(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 4.水准仪是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的,附有(微倾螺旋)可以精确调平望远镜的视准轴。 5、水准仪望远镜的(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交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6.水准器是用来整平仪器的装置,有(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两种。 7.钢尺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两种,注意使用时的不同。 8.经纬仪的水平度盘是(顺)时针刻划的,所以当仪器顺时针旋转时,读数总是增加。9.测量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是为了(竖盘指标差)。 10、用钢尺丈量A、B两点距离,其结果往测为53.285米,返测为53.278米,则AB的平均距离为D=(53.2515 )米,相对误差K=(1/7612)。 11、水准路线的基本布设形式有符合水准路线、(闭和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12、A点高程为34.315m,其与B点高差为0.211m,则B点高程为(34.526m )。 13、测设点位的四种方法是(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汇法和距离交汇法。 14、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15.水准仪整平时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始终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16.水准器圆弧半径愈大,分划值越小,灵敏度(越高),用其整平仪器的精度也(越高)。17.在垫层打好后,将龙门板上轴线位置投到垫层上,并用墨线弹出中线,俗称(撂底),作为基础施工的依据。 18.采用变换度盘位置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消除或减弱(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的影响。19.在视线倾斜过大的地区观测水平角,要特别注意仪器的(对中)。 20.在公式h AB=a-b中,h AB为(AB两点间的高差)。 21、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基座部分、度盘部分、(照准部)三部分组成。 22、直线定线有目估直线定向和(经纬仪定向)两种方法。 23、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4.地面点间的高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是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25.对工程建设而言,测量按其性质可分为测定和(测设)。 26.水准仪整平时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始终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工程测量测试题及答案

程测量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 1. 角度测量包括和。 2. 工程测量是一门的科学,它是通过测定点之间的、和 三个基本量来实现的。 3. 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和 三种。 4. 直线定线一般可用定线,当精度较高时才用定线。 5. 以标准方向线的端或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 6. 误差传播定律描述了和之间的关系。 7.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测量和测量。因此平面控制网可构成和的形式。 8. 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等高距是。 9. 中线测量是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测设、。 10. 圆曲线详细测设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有、、。 11. 在隧道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测量常用、、。 二、选择题 1. 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的科学。 A) 平面位置 B) 高程 C) A、B都不是 D) A、B都是 2.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 A) 水平面 B) 竖直面 C) 水平视线 D) 铅垂线 1. 3. 圆水准器轴的检验校正是为了满足()。 A) L′L′∥CC B) L′L′∥VV C) LL∥VV D) LL∥CC 4. 若竖盘为全圆式顺时针注记,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盘左读数为L,盘右读数为R,指 标差为x,则盘左、盘右竖直角的正确值是()。 A) 90°-L-x ;R+x-270° B) 90°-L+x ;R-x-270° C) L+x-90°;270°-R-x D) L-x-90°;270°-R+x 5.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27°58′41″,δ=2′18″,γ=-2′18″,则该直线 的磁方位角为()。 A) 127°54′05″ B) 128°00′59″

工程测量题库含答案

工程测量题库含答案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工程测量题库(绪论) 1、测量学(名词解释):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量地球或地球局部区域的形状并把 测量结果用数据或图形表示出来的科学。 2、测量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 3、按照测量的对象和任务不同,测量学主要分为: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工 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等。 4、地球表面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米,最低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 沟,海拔高度是-11022米。地球的半径是6371公里。 5、大地水准面(名词解释):我们设想把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而形成的 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6、(判断题)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略有起伏的不规则曲面。(对) 7、(判断题)大地水准面上处处与铅垂线方向垂直。(对) 8、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学的基准面,铅垂线是测量学的基准线。 9、确定地面点位有两个要素,分别是: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即绝对高 程、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即坐标。 10、绝对高程(名词解释):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1、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名词解释):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搜集的 统计资料计算出的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零点,由此测得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米,称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12、地面点的平面位置有哪些表示方法 答:主要有以下表示方法:(1)地理坐标:即经度和纬度。(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3)独立坐标系。 13、已知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18°54′,该点所在6°带的带号是20,该带中央子 午线的经度是117°。 14、在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工作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 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15、对于面积为100km2范围内的多边形,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时,在一般测量工 作中,对角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16、(判断题)进行高程测量中,即使在很短的距离内也必须考虑地球曲率的影 响。(对) 17、高差测量、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是测量工作的三项基本内容,又称为三 项基本测量工作。 18、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 2、前一步测量工作未作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 19、测定(名词解释):把地面上原有的点、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形图上 标定出来,这一过程称为测定。 20、测设(名词解释):把地形图上设计好的点、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 上标定出来,这一过程称为测设。 工程测量题库(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的目的:通过测量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高差h,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求算未知点的高程。 2、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所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两点间高差的一种方法。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消除视差的方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节微动螺旋 2.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的基本公式是( A )。 A.∑a-∑b=∑h B.∑h=∑H终-∑H始 C.∑a-∑b=∑h=H终-H始 D.fh≤Fh 3.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 C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 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4.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B )。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5.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 A.5 B.3 C.2 D.4 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7.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8.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D )。 A.+0′24″ B.-0′24″ C.+0′12″ D.-0′12″ 9.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A)m。 A.----0.016 B.0.016 C. -0.032 D.1.987 10.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m A.±0.001 B.±0.002 C.±0.003 D.±0.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