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程测量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工程测量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测量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得工程项目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针对一些常见的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给出详细的解答。

一、水准测量习题1.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需要进行高差闭合差检查?答:高差闭合差检查是为了验证水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水准测量中,高差闭合差是指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起点的高差之差。

如果高差闭合差接近于零,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如果闭合差较大,说明测量中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检查和调整。

2. 请解释一下水准测量中的“前后视”和“中视”是什么意思?答:水准测量中的“前后视”是指测量者在观测点A观测点B时,先朝向点B观测,再朝向点A观测,这样的观测方式。

而“中视”是指测量者在观测点A和点B之间的中间点C上观测,以消除由于地面不平坦或设备误差等因素引起的观测误差。

二、全站仪测量习题1. 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为什么需要进行基线测量?答:基线测量是为了确定全站仪的仪器常数和仪器误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基线测量中,需要选择一条已知长度的基线,通过全站仪测量该基线的长度,并与实际长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仪器常数和仪器误差。

2. 全站仪测量中的“方位角”和“水平角”有何区别?答:全站仪测量中的“方位角”是指测量点与参考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通常以正北方向为基准。

而“水平角”是指测量点之间的水平夹角,通常以测量点A为基准,测量点B相对于点A的水平夹角。

三、导线测量习题1. 在导线测量中,为什么需要进行闭合差检查?答:闭合差检查是为了验证导线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导线测量中,闭合差是指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起点的距离之差。

如果闭合差接近于零,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如果闭合差较大,说明测量中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检查和调整。

2. 请解释一下导线测量中的“前视”和“后视”是什么意思?答:导线测量中的“前视”是指测量者站在起点,通过测量仪器朝向终点进行测量的过程。

《工程测量学》习题集部分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学》习题集部分参考答案

37、(A、B、C、D、E)
38、(A、B、C)
39、(A、B、C、D)
40、(A、B、D)
13、(A、B、C)
14、( B、C、E ) 15、( B、C、D、E )
16、( A、B、C )
17、( B、C、E ) 18、( A、C、D、E )
19、( A、E ) 22、( A、C、D ) 25、( B、C、D ) 28、( A )( E )( H )
20、( A、C、D、E ) 21、( A、B、C、E、F )
二、判断题
1、( √ ) 2、( √ ) 6、( ╳ ) 7、( ╳ ) 11、( √ ) 12、( ╳ ) 16、( ╳ ) 17、( ╳ ) 21、( ╳ ) 22、( √ ) 26、( ╳ ) 27、( √ ) 31、( ╳ ) 32、( √ ) 36、( ╳ ) 37、( √ ) 41、( ╳ ) 42、( √ ) 46、( ╳ ) 47、( ╳ ) 51、( √ ) 52、( ╳ )
23、( B、D )
24、( A、C )
26、( A、 B、C、H ) 27、( D、E、F、G )
29、( B )( D )( A )( E )
30、(D、F、G、H)
31、(A、B、D、E) 32、(C、D、F)
33、(A、D、E、F、G)
34、(A、C、D、E、G、H) 35、(A、C、D)
36、(A、B、C、E、F)
3、( A ) 8、( D ) 13、( C ) 18、( C ) 23、( C ) 28、( C ) 33、( C ) 38、( D )
4、( B ) 9、( C ) 14、( A ) 19、( A ) 24、( D ) 29、( B ) 34、( C ) 39、( A )

工程测量课本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工程测量课本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第十一章:基本的测设工作习题集:P202第4题;P203第6题第4题答案:如图11-17所示,设观测结果中由A ~B 各标尺读数依次为a 1,b 1,a 2,b 2,a 3,b 3,则有:BA H b a b a b a H =--+-+--+)(332211)(故在B 点的前视读数应为:322113a b a b a H H b A B -+-++-==1.904m第6题答案:有关测设数据计算如下:"'104154261.117226.250arctan arctan==--=A B A B AB x x y y α"'3331355518.228881.17arctan arctan=-=--=A P A P AP x x y y α"'2449280257.51107.268arctan arctan=-=--=B P B P BP x x y y α739059360'''=+-='∠ AB AP A αα418046)180('''=+-='∠ AB BP B αα 则角度修正值是:04''-=∠-'∠=∆A A A β07''=∠-''∠=∆B B B β从P 点到A 、B 点的距离分别为:()()217.22922=-+-=A P A P x x y y AP ()()963.27222=-+-=B P B P x x y y BP测设步骤如下:1.用一张图纸,在其上按角932474180'''=∠-∠-B A 绘出从P '到A 、B 的方向线。

2.向精密测设水平角一样,利用作垂距来修正角值,分别计算出垂距:mm AP A A44-=∙''∆=∆ρβmm BP B B93=∙''∆=∆ρβ3.按实际尺寸作距离P A '、P B '分别为B A ∆∆,的平行线,交点即为P 的精确位置。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

《工程测量》第二阶段离线作业一、填空题:1.标准方向线的种类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第四章,第三节)2.在倾斜地面进行丈量水平距离的方法有(平量)法、(斜量)法。

(第四章,第一节)3.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第四章,第三节)4.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出所在象限角。

(第四章,第三节)5.某直线的反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方位角为(303°20'),象限角为()。

(第四章,第三节)6.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和工具)、(观测者)、(外界条件的影响)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第五章,第一节)7.独立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函数的中误差之间的关系,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第五章,第一节)8.某线段长度为300m,相对误差为1/32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9.4mm )。

(第五章,第二节)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

(第五章,第三节)10.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水准点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二种。

(第五章,第四节)二、选择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第四章,第一节)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2.用钢尺丈量平坦地面两点间平距的公式是(A)(第四章,第一节)A、D=nl+qB、D=KlC、D=nl3.坐标方位角是以(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动到测线的夹角。

(第四章,第三节)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4.( C )是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所夹的水平角。

(第四章,第三节)A、天顶距B、竖直角C、方位角D、象限角。

5.测量工作中,常用(B)来表示直线的方向(第四章,第三节)A、水平角B、方位角C、竖直角6.罗盘仪是用来测定直线( C)的仪器。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优选稿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优选稿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消除视差的方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D.调节微动螺旋2.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的基本公式是( A )。

A.∑a-∑b=∑hB.∑h=∑H终-∑H始C.∑a-∑b=∑h=H终-H始D.fh≤Fh3.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 C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4.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B )。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5.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A.5B.3C.2D.4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7.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

A.整平仪器B.使竖直度盘竖直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8.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 D )。

A.+0′24″B.-0′24″C.+0′12″D.-0′12″9.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A)m。

A.----10.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mA.±0.001B.±0.002C.±0.003D.±0.00411.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 D )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 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4.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5. 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6.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7.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8.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9. 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表示,高差有方向和正负。

二、选择题2. A3. D4. A5. D 6 .D三、简答题1.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 (1)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定与测设相比,两者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相同,过程相反。

3. 建筑工程测量是是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2)建筑物的施工测量(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4.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 测量工作需要在统一的基准下才能进行,大地水准面与铅垂线具有唯一性又不失一般性,实践证明它能够提供测量活动稳定的统一基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答案1. 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答案:测量学是研究测量问题的科学,其基本概念包括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等;测量原理主要包括测量的基本原理、仪器误差和环境误差。

2. 基准点的设置和使用答案:基准点是指用来确定测量对象位置或者角度的固定点,设置基准点应该选择地势平坦、稳定的位置,并通过准确的水平测量和高程测量来确定基准点的坐标。

在测量过程中,应该使用基准点作为参考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测量仪器的分类和使用答案:测量仪器主要分为线性测量仪器和角度测量仪器两大类。

线性测量仪器包括测距仪、划线仪等,用于测量长度、距离和高程等;角度测量仪器包括经纬仪、全站仪等,用于测量方向和角度。

在使用测量仪器时,要正确校正仪器误差,保持仪器稳定,并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测量。

4. 内业测量的方法和步骤答案:内业测量主要是针对野外测量所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内业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与录入、数据的计算与分析等。

内业测量的步骤包括数据的输入与下载、数据的检查与准备、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

5. 外业测量的方法和步骤答案:外业测量是指在野外进行实地测量的过程。

外业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方法。

外业测量的步骤包括设站和标志、观测与测量、数据记录与复测等。

6. 高程测量的方法和仪器答案:高程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差测量和使用全站仪、GPS等进行高程测量。

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差测量时需注意仪器的水平校正和地形因素的考虑;使用全站仪和GPS进行高程测量时需注意基准点的选择和测量数据的处理。

7. 大地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的区别和应用答案:大地坐标系是以地球椭球体为参照物建立的坐标系,通常使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点的位置;投影坐标系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建立的坐标系,通常使用平面坐标来表示点的位置。

大地坐标系适用于大范围的位置表示,如国家边界;投影坐标系适用于小范围的位置表示,如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

《工程测量》答案

《工程测量》答案

《工程测量》答案一、名词解释1、相对高程:地面点到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测量学:是研究确定点位,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及地球表面信息的学科。

3、竖直角: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4、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偏离正确位置时引起的差值,称为竖盘指标差。

5、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6、水平角: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铅垂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夹角,称为水平角。

7、大地水准面:与静止状态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视差: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

9、碎部测量:利用控制点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称为碎部测量。

10、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称为控制测量。

二、简答题1、土石方量估算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答:(1)方格网法:此法适用于大面积的土方估算情况;(2)等高线法:当场地起伏较大,且仅计算挖或填方(山头、洼地)及水库库容等时,可采用等高线法;(3)断面法:在道路和管线布设(或坡地的平整、池塘的填方)中,沿中线(或挖、填边线)至两侧一定范围内,线状地形的土石方计算常用此法。

2、什么是比例尺精度?它在测绘工作中有何作用?答:相当于图上0.1㎜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在测图时用来决定测区地面的测量详细程度,取舍地物,在规划设计用图时,用来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形图。

3、什么是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和地面坡度有什么关系?答: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大;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小;等高线平距相等,地面坡度相同。

4、经纬仪碎部点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哪些?答:其基本工作有:(1)安置经纬仪并对中整平,测仪器高度,后视相邻导线点,确定导线方向,并将水平读盘读数归零。

(2)瞄准待测目标,读取上、中、下丝读数,读取水平读盘和竖直读盘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差,容易损坏。

PDA 数字测图法——用PDA 代替笔记本电脑工作,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电池的容量问题,但需要购买能安装在PDA 上的专用数字测图软件,如南方测绘的测图精灵。

九、建筑施工测量[题9-1] 施工测量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确定施工测量的精度?答:将图纸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y x, 和高程H ,按照设计的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工建筑的施工测量依据为《工程测量规范》,不同建筑物施工测量的精度是不相同的,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与大跨度建筑物的精度要求高,低层与小跨度建筑物的精度要求低。

[题9-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答: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高程与坡度。

[题9-3] 水平角测设的方法有哪些?答:单盘位测设法、正倒镜分中法与多测回修正法。

[题9-4] 试叙述使用水准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答: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i 的直线,AB 间的水平距离为D。

在A 点安置水准仪,使一个脚螺旋在AB 方向线上,另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垂直于AB 方向线,量取水准仪高A i ,用望远镜瞄准B 点上的水准尺,旋转AB 方向上的脚螺旋,使视线倾斜至水准尺读数为仪器高A i为止,此时,仪器视线坡度即为i 。

在中间点1,2 处打木桩,在桩顶上立水准尺使其读数均等于仪器高A i ,这样各桩顶的连线就是测设在地面上的设计坡度线。

[题9-5] 试叙述使用全站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答: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i 的直线,(1) 使用南方测绘NTS-310R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按键进入角度模式,按( )翻页到P2 页软键功能,按( )键将竖盘读数切换为坡度显示,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垂直角V 的值精确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

(2) 使用科力达KTS-440R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在主菜单下按( ) (键功能设置) (键功能设置)键,将P1,P2 或P3 页软键功能的某个键设置为,假设是将P3 页软键功能的键由出厂设置的修改为,则在“测量”模式P3 页软键功能按( )键,将竖盘读数切换为坡度显示。

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V 的值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

(3) 使用苏州一光OTS610N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按键进入“设置”菜单,按(观测条件) (竖角类型)键,按键设置竖角类型为“坡度”,按键退出“设置”菜单,屏幕显示的垂直角单位即为坡度,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垂直角值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

(4) 使用拓普康GTS-102N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按键进入角度测量模式,按键翻页到P2 页菜单,按(V%)键将竖盘读数切换为坡度显示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V 的值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方向。

[题9-6] 建筑轴线控制桩的作用是什么,龙门板的作用是什么?答:由于基槽开挖会破坏轴线桩,将轴线引测到基槽边线以外位置的方法有轴线控制桩与龙门板。

将轴线引测到基槽边线以外位置的桩位称轴线控制桩,将轴线引测到基槽边线以外位置横置木板称龙门板。

龙门板的施工成本较轴线控制桩高,当使用挖掘机开挖基槽时,极易妨碍挖掘机工作,现已很少使用,主要使用轴线控制桩。

* [题9-7] 校正工业厂房柱子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将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柱基纵、横轴线附近,离柱子的距离约为柱高的1.5 倍。

瞄准柱子中心线的底部,固定照准部,仰俯柱子中心线顶部。

如重合,则柱子在这个方向上已经竖直;如不重合,应调整,直到柱子两侧面的中心线都竖直为止。

由于在纵轴方向上,柱距很小,可以将经纬仪安置在纵轴的一侧,仪器偏离轴线的角度β最好不要超过15°,这样,安置一次仪器,可以校正数根柱子。

[题9-8] 高层建筑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的方法有哪些?答:高层建筑轴线投测有经纬仪引桩投测法和激光垂准仪投测法两种,经纬仪引桩投测法因受场区地形限制较大,已很少使用。

高程传递的方法有吊钢尺法与全站仪对天顶测距法。

* [题9-9] 管道中线测量的任务是什么?有何工作内容?管线纵、横断面图的作用是什么?答:任务——将设计管道中心线的位置在地面测设出来。

工作内容——管线转点桩测设、交点桩测设、线路转折角测量、里程桩和加桩的标定。

纵断面图反映了沿管线中心线的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情况,是设计管道埋深、坡度和计算土方量的主要依据。

横断面图用于表示中线两侧的地形起伏和计算管线沟槽开挖的土方量。

* [题9-10] 什么情况下使用顶管施工?如何测设顶管施工中线?答:当地下管线穿越公路、铁路或其它重要建筑物时,常采用顶管施工法。

先挖好顶管工作坑,然后根据地面的中线桩或中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将管道中线引测到坑壁上。

然后在两个顶管中线桩上拉一条细线,紧贴细线挂两根垂球线,两垂球的连线方向即为管道中线方向。

[题9-11] 如图12-31 所示,A , B 为已有的平面控制点,E ,F 为待测设的建筑物角点,试计算分别在A ,B 设站,用极坐标法测设E ,F 点的数据(角度算至1″,距离算至1mm,* [题9-12] 建筑变形测量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目的——掌握建筑物施工中及建成后的沉降和位移情况,以便于综合分析,及时采取工程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建筑变形包括沉降和位移。

沉降观测在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位移观测在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

* [题9-13] 变形测量点分为控制点与观测点,控制点是如何分类的?选设时应符合什么要求?答: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以及联系点、检核点、定向点等工作点。

1)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2) 工作基点应选设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

3) 对需要单独进行稳定性检查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应布设检核点,其点位应根据使用的检核方法成组地选设在稳定位置处。

4) 对需要定向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应布设定向点,并应选择稳定且符合照准要求的点位作为定向点。

[题9-14] 编绘竣工总图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答:目的——检验建筑物的平面位置与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作为工程验收及营运管理的基本依据。

作用——①将设计变更的实际情况测绘到竣工总图上;②将地下管网等隐蔽工程测绘到竣工总图上,为日后的检查和维修工作提供准确的定位;③为项目扩建提供原有各建筑物、构筑物、地上和地下各种管线及交通线路的坐标、高程等资料。

* [题9-15] 什么是路线交点?如何确定路线交点?答:交点——路线的转折点。

纸上定线法——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选定路线方案,确定路线曲线与直线位置,定出交点,计算坐标和转角,拟定平曲线要素,计算路线连续里程,然后将设计的交点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

现场定线法——采用现场直接确定路线交点,测量路线导线或中线,然后据以测绘地形图等以确定路线线位的。

主要用于受地形条件限制或地形、方案较简单的路线。

[题9-16] 转点有何作用?如何测设?答:当两交点间相距较远或不能通视时,为了测设曲线后视定向的需要,应先测设转点。

两交点相互通视——在其中一个交点上安置经纬仪,照准另一个交点,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转点方向,用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设水平距离。

也可以在图上先设计好转点的位置,计算出转点的坐标,用全站仪的放样功能放样转点。

当为路线地形图为电子地图时,可以在数字测图软件中直接采集转点的坐标并上传到全站仪内存中,使用全站仪的放样功能测设转点。

两交点不通视——分两交点间设转点与延长线上设转点两种情形,见图14-3。

测设方法是计算横向移动距离e ,调整距离e 并逐渐趋近。

* [题9-17] 某里程桩号为K25+400,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答:该桩号距离路线起点、沿路线的经历的水平距离为25400m,K 后的数字为整数km 数,+后的数字为m 数。

* [题9-18] 路线纵横断面测量的任务是什么?答:路线纵断面测量——路线水准测量,是测定中线上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绘制路线纵断面图,供路线纵坡设计使用。

横断面测量——测定中线各里程桩两侧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地面各点距离和高程,绘制横断面图,供路线工程设计、计算土石方量及施工时放边桩使用。

* [题9-19] 横断面测量有哪些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水准仪—皮尺法、横断面仪法、全站仪法或经纬仪视距法,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采用手水准皮尺法。

[题9-20] 直线、圆曲线的横断面方向如何确定?答:采用方向架法测设直线或圆曲线的横断面方向。

十、GPS 测量[题10-1] GPS 有几颗工作卫星?距离地表的平均高度是多少?答:到1994 年3 月28 日完成第24 颗卫星的发射,其中的工作卫星21 颗,备用卫星3 颗,目前在轨卫星数已超过32 颗。

卫星均匀分布在6 个相对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每个轨道上有4 颗卫星运行,它们距地球表面的平均高度约为20200km。

[题10-2] 简要叙述GPS 的定位原理?答:GPS 采用空间测距交会原理进行定位。

将GPS 接收机安置在P 点,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在接收机时钟的控制下,可以解出测距码从卫星传播到接收机的时间Δt,乘以光速c 并加上卫星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不同步改正就可以计算出卫星至接收机的空间距离ρ~ 。

[题10-3] 卫星广播星历包含什么信息?它的作用是什么?答:包含有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可以解算出卫星在WGS-84 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 , (x i、y i、z i ),。

[题8-4] 为什么称接收机测得的工作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为伪距?答:伪距是没有考虑大气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误差、星历误差的影响,它不是卫星距接收机的真实距离。

[题10-4] 测定地面一点在WGS-84 坐标系中的坐标时,GPS 接收机为什么要接收至少4 颗工作卫星的信号?答:因为伪距观测方程中有4 个未知数。

[题10-5] GPS 由那些部分组成,简要叙述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答:工作卫星、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工作卫星——发射广播星历。

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 个主控站、3 个注入站和5 个监测站。

监测站——对GPS 卫星信号的连续观测,搜集当地的气象数据,观测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传送到主控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