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综合知识
2024年面瘫课件

面瘫课件一、引言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因面部神经受损而导致的肌肉运动障碍。
面瘫课件旨在提高公众对面瘫的认识,了解其症状、成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以便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二、面瘫的症状1.面部表情肌肉瘫痪:患者正常的面部表情,如微笑、皱眉等。
2.口角歪斜:患者说话时,口角歪向健侧,影响言语清晰度。
3.流泪:患者眼睛闭合不严,导致眼泪过多。
4.口水分泌增多:患者口腔闭合不严,口水容易流出。
5.味觉减退:患者味觉受到影响,食欲可能下降。
6.眼部不适:患者可能出现眼睛干涩、刺痛等症状。
三、面瘫的成因1.感染: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可能导致面瘫。
2.炎症:颞下颌关节炎症、中耳炎等疾病可能累及面神经,引发面瘫。
3.外伤:面部受伤,如车祸、跌倒等,可能导致面神经损伤。
4.肿瘤:颅内肿瘤、腮腺肿瘤等可能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瘫。
5.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面神经发育不良等。
6.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等。
四、面瘫的诊断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发病时间、症状、既往病史等。
2.体格检查: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情况,检查角膜反射、颞肌张力等。
3.神经电生理检查:如面神经电图、肌电图等,评估面神经功能。
4.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观察面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结构。
5.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等检查,排除感染、炎症等病因。
五、面瘫的治疗1.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2.物理治疗:面部肌肉按摩、热敷、电刺激等,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3.康复训练:面部表情训练、言语训练等,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4.手术治疗:对于压迫性面瘫,如肿瘤压迫等,可考虑手术治疗。
5.中医治疗:针灸、拔罐、中药等,调理气血,促进面神经恢复。
六、面瘫的预防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2.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凉。
3.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
4.预防感染,如感冒、带状疱疹等。
(2024年)面瘫病完整版

物理治疗
如针灸、按摩等,可缓解面部肌 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并发症,如角膜溃疡 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024/3/26
27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
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面瘫病及并发症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 识。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
严重程度评估方法
House-Brackmann分级法
根据面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进行分级,分为Ⅰ~Ⅵ级,级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
Sunnybrook分级法
根据面部肌肉运动功能进行分级,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好。
2024/3/26
11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
年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
2024/3/26
2024/3/26
25
预防措施建议和执行情况
眼部护理
定期清洗眼部,使用人工泪液保 持眼球湿润,佩戴眼罩避免异物
刺激。
2024/3/26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清洗口腔,使 用软毛牙刷和漱口水。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增强自信。
26
处理方法选择和效果评价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并发症,选择合 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2024/3/26
28
PART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REPORTING
2024/3/26
29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1
面瘫病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中医疾病的名词解释面瘫

中医疾病的名词解释面瘫中医疾病的名词解释-面瘫面瘫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也被称为“颜面神经麻痹”。
它是指由于面部肌肉的运动受到损害或神经功能失常而导致的一种临床表现。
面瘫通常可以分为中医学和西医学两种不同的解释和治疗方法。
中医学解释面瘫在中医学中,面瘫被归类为“中风”的范畴。
中医认为,面瘫多是由于“风寒湿热”等病邪侵袭脸部经络所致。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经络是一种传导气血和营养的通道,任何原因导致经络瘀阻或气血运行不畅,都可以导致面瘫的发生。
中医的面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疗法。
中药内服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来恢复脸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川芎等,它们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面瘫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方剂,如五灵脂、桑白皮汤等,也被广泛应用于面瘫的治疗中。
另外,中医还采用外治疗法来治疗面瘫。
常见的方法包括耳针、针灸、艾灸、拔罐等。
这些外治疗法可以刺激相关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从而增强面部神经的功能。
此外,中医还有一些特殊的疗法如跌打损伤法、刮痧法等,也可以用于面瘫的治疗。
西医学解释面瘫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面瘫是由于面部神经受到损伤或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疾病。
在西医的解释中,面瘫多是由于面神经的炎症或压迫引起。
面神经是负责控制脸部表情肌肉的主要神经。
当面神经受到损伤时,脸部的一侧会出现麻木、抽搐、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进而导致面部表情不协调。
面瘫的病因可能是多样的,如感染、外伤、肿瘤等,根据病因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西医常用的面瘫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应用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等来缓解症状并促进面神经的恢复。
物理治疗可以包括按摩、热敷、电刺激等方法,可以改善面瘫患者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例如对于因肿瘤、组织压迫等引起的面瘫。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中医和西医在面瘫的解释和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倡导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治疗面瘫。
2024面瘫病健康教育ppt课件

面瘫病健康教育ppt课件•面瘫病基本概念与分类•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患者日常管理与自我保健•家庭护理与康复辅助器具使用指导目录•社会资源利用和政策支持解读•总结回顾与互动交流环节01面瘫病基本概念与分类面瘫病定义及发病原因面瘫病定义面瘫是指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导致面部表情肌群发生不同程度的瘫痪,患者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发病原因面瘫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肿瘤、外伤等。
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如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面瘫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症状。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肌电图、面神经电图等,可以对面瘫进行诊断。
分类及病程特点分类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面瘫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由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间的病损引起;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核及面神经以下的病损引起。
病程特点面瘫的病程特点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急性期一般持续7-10天,此期间患者症状逐渐加重;恢复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此期间患者症状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预防措施预防面瘫的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避免面部长时间受冷风刺激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面神经功能检查。
重要性面瘫不仅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障碍。
因此,加强面瘫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面瘫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助于降低面瘫的发病率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02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药物治疗原理及注意事项药物治疗原理利用药物对面神经进行营养、抗炎、抗病毒等治疗,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物理治疗手段介绍物理治疗原理通过电刺激、磁疗、热疗等手段,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医学面瘫的名词解释

医学面瘫的名词解释医学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其特征是患者面部肌肉的瘫痪,表现为面部表情和动作的丧失或减弱。
该疾病常常会让患者感到困扰和尴尬,而且会对其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医学面瘫进行详细解释,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一、病因医学面瘫的病因有多种可能,最常见的是面神经的损伤或受压。
面神经是控制面部肌肉运动的主要神经,其起源于脑干,经过颧骨进入面部。
在其运行过程中,面神经可能会受到炎症、感染、颅脑损伤、肿瘤、手术风险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神经功能异常或完全损失,从而引发医学面瘫。
二、临床表现医学面瘫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患者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受限。
他们可能无法摆出自然的微笑、皱眉、闭眼或张嘴等动作,甚至连自如地说话都会受影响。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睛干涩、流泪、眼睑下垂、唇部不对称等症状。
在一些病例中,面瘫可能会累及到耳、目、颌下腺和颈部等区域,进一步影响听力、咀嚼和吞咽功能。
三、诊断医学面瘫的诊断主要通过医生的临床观察和一些特殊检查手段来完成。
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其发展情况,并进行面部肌肉的检查,以评估面部肌肉功能的损害程度。
在一些疑难复杂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面神经电生理检查,以确定面神经的损伤程度以及病因。
四、治疗医学面瘫的治疗旨在缓解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方案因患者情况而异,一般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神经肌肉重建手术等。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药物,旨在减轻炎症反应和恢复神经功能。
物理疗法通常包括面部肌肉训练、按摩和电刺激,旨在通过刺激神经,促进面部肌肉恢复。
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神经肌肉重建手术可能是一种选择。
总结医学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由面神经损害或受压引起。
患者面部肌肉的瘫痪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常常会给患者的生活和精神健康带来一定的困扰。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面瘫授课课件(详细介绍面瘫)共31张

面部感觉的特点
面部感觉灵敏,能够迅速感知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
运动传导通路及功能
面神经运动传导通路
负责面部肌肉的运动控制,包括表情 肌和咀嚼肌等。
运动功能的重要性
面部运动功能对于表情表达、咀嚼和 吞咽等生理活动至关重要。
03 面瘫检查方法与评估指标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面瘫授课课件(详细介绍面瘫)共31 张
目录
• 面瘫概述与基础知识 • 面部神经解剖及生理功能 • 面瘫检查方法与评估指标 • 面瘫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面瘫概述与基础知识
定义及发病原因
定义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 痹,是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 肌肉瘫痪的一种疾病。
03
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面部,提高药物渗透性和治疗效果
。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手段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促进 面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
推拿治疗
运用手法作用于面部肌肉和穴位, 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心理治疗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减轻 焦虑和压力,促进康复。
效果评价标准和随访观察
家属支持
社会资源整合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共 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整合社会资源,为患者提供就业、教育等 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授课内容总结回顾
01
02
03
04
面瘫的定义、分类和症 状表现
面瘫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面瘫的诊断方法和标准
面瘫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评估
面瘫(面神经炎)常见问题解答

面瘫(面神经炎)常见问题解答前言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近年来其患病率有上升趋势。
面神经炎影响患者的容貌和面部功能,一旦得病患者会感到焦虑、恐惧。
得了这种病,该看什么科、吃什么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好、是否需要针灸治疗、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是否能够自愈、是否会复发、该怎么应对才是最合适的方法、会不会留有后遗症、得了后遗症怎么办等等,均成为面神经炎患者迫切想要知道的问题。
为了使基层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更全面的认识这种疾病,做到正确诊断、科学治疗、合理康复,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并搭建学术平台,选取该领域资深专家,结合近年来医生和患者最常见的问题,编写了这部面神经炎科普作品。
针对各种庞杂的专业知识和晦涩的专业术语,尽量深入浅出,使用通俗的语言、简洁的回答、明确的指导去解决大家心中的疑问,希望在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下,为面神经炎患者铺就一条科学有效的康复之路。
第一部分概念与发病1.什么是面瘫?面瘫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面部肌肉瘫痪,是一种复杂的面部疾病,其发病原因大多与受凉、感染、创伤、全身性疾病或先天因素有关。
面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运动功能障碍,部分面瘫发病初期可仅表现为面部不适,耳后疼痛或头痛等症状,患者或可出现额纹消失、眼角下垂、流泪、鼻唇沟变浅、患侧口角喝水流水、齿颊部留饭、口角歪斜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头晕、耳鸣、味觉下降等表现。
症状表现不同的面瘫,可能源自于不同的发病原因和发病部位,故对其症状需要全面了解和检查,以便明确病因,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对于疾病预后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应尽量避免因治疗不及时或病因不清而引起病情加重、迁延难愈,甚至产生其他不良疾病结局的情况。
2.中医对面瘫是怎样认识的?面瘫在中医中称为“口僻”,早在《灵枢》中便将面瘫称为“口喎”“僻”“卒口僻”“口眼喎斜”,是指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因风致病的疾病。
《金匮要略》称之为“喎僻”;《诸病源候论》称为“风口喎候”;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为“吊线风”,后世医家多称之为“面瘫”“口眼喎斜”“吊线风”“歪嘴风”等。
面神经麻痹知识

面瘫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目录1 简介2 病因3 分型4 临床表现5 并发症面瘫面瘫即指面部肌肉瘫痪,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单侧。
患病2年内没有完全恢复的称早期面瘫,2年以上的称晚期面瘫。
主要表现是面部运动功能障碍,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面部表情怪异、僵硬等。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神经麻痹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1、感染性病变多。
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被激活引起。
2、心理因素是引发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神经麻痹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
3、由于外伤、手术、面神经炎、占位性疾病诱发。
4、耳源性疾病、肿瘤、中毒、代谢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和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分为两种:中枢性面瘫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为核上性面瘫,或称中枢性面瘫。
其特点是:1、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2、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3、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所引起的面瘫称周围性面瘫。
其特点是:1、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2、如有肢体瘫痪,常为面瘫对侧的肢体受累,例如,脑干病变而引起的交叉性瘫痪;3、可有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涎液分泌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瘫的综合知识
1.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面瘫?
也许那天在不经意中,发现自己面部不听使唤了,也许清晨起床后洗脸、漱口时发现自己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这时候,你可能就患面瘫了,对着镜子观察: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自己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眼皮下睑内翻,常常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当然也许你是早期患者,症状较轻,上面的情况你可能不明显或者只出现部分症状,建议你有必要去医院就医了。
当然上面只是面瘫患者的一种最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寒等引起,起还有一些面瘫是由于某些疾病感染(如带状疱疹,腮腺炎,耳源性疾病,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外伤,肿瘤,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原因导致的面瘫。
2.面瘫分为那些种类?什么是中枢性面瘫?什么是周围性面瘫?
面瘫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又称面神经麻痹,我们俗称"歪嘴巴"、“吊线风”、“吊斜风”、“歪嘴风”、“面神经炎”等。
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也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
中枢性面瘫是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的部位,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瘫。
由于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中枢性面瘫时表现为病变对侧眼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常伴有与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即是平时说的脑血管疾患(脑中风)、除了面部有面瘫的症状外、还伴随有肢体功能障碍,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
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例如脑桥下部、中耳或腮腺等。
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嘴歪眼斜、眼睛流泪等,可伴有听觉改变、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其中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即贝尔面瘫,大约占整个面瘫的49%,另外常见的还有亨特氏面瘫也比较多见。
与中枢性面瘫不同的是周围性面瘫没有肢体功能障碍。
3.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如何区别?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对于瘫痪明显者通过上面对二者的界定很容易区别,但是早期的患者或极轻者鉴别有一定的困难。
可以从下几方面进行鉴别:
一、表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
二、掌颏反射,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但此法不太可靠。
三、将其它体征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判定。
4.引起周围性面瘫的原因有那些?
西医对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性病变如耳部带状疱疹、局部感染、多发性颅神经炎、脑膜炎、腮腺炎、猩红热、疟疾等。
(2)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颞骨化脓性炎症等。
(3)肿瘤如基底动脉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颈静脉球肿瘤等。
(4)外伤如面部外伤、颅底骨折。
(5)中毒如酒精中毒,药物中毒,化学物品中毒等。
(6)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
(7)其他: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
中医对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归纳起来是: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寒邪乘虚入中而致病。
例如、雨淋、吹风扇坐车被风吹、吹空调等。
5.患了面瘫应该怎么办?面瘫后遗症怎么办?
急性期面瘫:患者要尽早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以免加重神经的损伤,造成面瘫后遗症的出现。
对于面瘫后遗症:由于面神经受损伤,要选择能够激活神经组织使神经再生恢复功能的方法进行治疗,不能盲目治疗以免加重机体损伤。
面瘫患者还应该做到下面三点:
一、要有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患者缺乏对该病应有的认识,患者初期认为很快就能痊愈,门诊患者经常问医生几天能够治好,甚至在急性期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加重而表现担心和恐慌,有的因失治、误治而发展成顽固性面瘫,面瘫后遗症等遍治无效后,导致自尊心受损,自信心大跌,心情烦闷,甚至放弃治疗。
所以患者的心理因素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非常重要。
二、目前面瘫的治疗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也不外乎中医、西医两大类,中医的治疗首选应该是针灸的治疗,其次是服用某些中药,西医也分保守的药物治疗和外科的手术治疗。
在治疗的时间上面是很多患者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很多患者都不知道面瘫的前2,3个月是最佳治疗期,一般单纯性的面瘫在这段时间里是抓紧治疗是应该可以康复的,因此,不论采用那种方法,患者都要抓紧时间积极治疗,千万不要观望,徘徊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这是我对大家的一个忠告!可以这样说病程越久治愈的可能越小,但是我希望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这段时间的患者,也不要放弃,特别是那些面瘫后遗症,并发症的患者更加要有耐心和毅力坚持治疗,同时配合康复训练,自我按摩,热敷等措施,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治疗,不能操之过急。
三、面瘫患者一般除了面瘫导致的病痛外,心里精神压力比较大,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放下思想包袱,根据医生诊断的病情,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非常重要的是:面瘫前2,3个月是治疗的最佳时期,一定要抓紧时间争取在这段时间好好治疗,错过了这段时间,治疗难度加大,时间越久治愈越难甚至不能治愈,这点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6.患了周围性面瘫该怎样治疗,是看西医还是看中医针灸?
很多患者面瘫后一直徘徊游移在中医和西医的选择上,其实只要方法得当,中医,西医都是可以治疗好的,值得一提的是周围性面瘫刚发病初期针灸治疗效果较好,特别是单纯的贝尔面瘫发病的前一周针灸治疗一般恢复很快,因此建议贝尔面瘫刚发病几天的患者早点采取针灸治疗是很有必要的,这点大家要切记。
为了更好的服务大家,我把针灸治面瘫的经验在这里做一简要归纳:⑴翳风穴:该穴是治疗面瘫的重点穴位,掌握好深度,达到有效刺激量。
⑵其他常规穴位相同,针刺深度宜深,提插手法宜适度。
尤其是颊车、地仓、颧髎、阳白的、下关等穴位。
⑶头部腧穴:皮层运动区下2/5。
⑷艾灸:针刺完毕患者以键侧手持点燃艾条,距离患部能忍受为度进行艾灸,治疗时间至针刺结束。
外伤性面瘫和肿瘤性面瘫应该采取西医外科手术治疗,后期的康复阶段也可以采用针灸治疗。
7. 患者自我锻炼促面瘫康复的方法
促面瘫康复的方法也较多,推荐两个实用简单的给大家:患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简单的训练方法和较复杂点的按摩方法,简单的训练动作是:抬眉、闭眼、耸鼻、示齿、努嘴、鼓腮。
每个动作持续5-10秒钟,连续训练10次,每日锻练2-3次即可。
较复杂点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准备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中药煎汤(桂枝9克防风9克苏叶9克)浸湿毛巾热敷谨防药液误入眼内
2.轮刮眼睑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
3.指擦鼻翼以两手食指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相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公分) 指端按压由轻渐重,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4. 点捻四白穴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为术端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5.掌揉颊车地仓穴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 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 5公分) 往返50次
治疗时注意面部保暖莫受冷风吹忌冷水洗脸不食刺激性食物每天按摩1-2次对治愈面瘫大有裨益。
8.面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忌: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热性补药,热性食物,烟酒,浓茶,绿豆,羊、狗肉,动物内脏。
食:新鲜蔬菜,粗粮如豆类,黄豆制品,玉米,瘦肉,洋葱,山楂,海带,大枣,苦瓜,冬瓜,黄瓜,香蕉,紫茄,丝瓜,南瓜,甜瓜,桑椹。
动:适当活动,加强身体煅炼,常听轻快音乐,心情平和愉快,充足睡眠。
减: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视、电脑、紫外线等。
勿:用冷水洗脸,遇风、雨寒冷时,注意头面部保暖。
闭:面部抽搐时,应双眼紧闭,嘴紧闭(痉挛患者禁食酸性食物)。
9.面瘫患者的护理方法
1 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2 护眼: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3 局部护理: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