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犹县思源实验学校部分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置报告

合集下载

学生食物中毒情况报告

学生食物中毒情况报告

学生食物中毒情况报告一、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食堂在为广大师生提供餐饮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为此,本报告通过对一起发生在我校的学生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二、事件经过2021年9月10日,我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涉及人数达50余人。

事发当天,部分学生在食堂就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患者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治疗,并报告上级部门。

经卫生部门调查,确定此次事件为一起因食用受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三、原因分析1. 食品来源不规范:经调查,此次事件涉及的食品来源存在问题,部分食材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检疫,导致食品安全隐患。

2. 食品储存不当:学校食堂在食品储存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分区存放,导致交叉污染。

3. 食品加工过程不规范:食堂工作人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未按规定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双手未经严格清洗,直接接触食品。

4. 卫生环境不达标:学校食堂卫生环境存在问题,地面、操作台等部位未保持清洁,老鼠、苍蝇等有害动物滋生。

5. 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薄弱,未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规定进行操作,对食品安全管理不够重视。

四、整改措施1. 加强食品采购管理:学校应严格把控食品采购环节,确保所有食材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建立健全进货查验制度。

2. 规范食品储存:学校食堂应按照食品储存规定,对食品进行分类、分区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同时,加强食品储存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食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3. 提高食品加工水平:学校食堂应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食品加工水平,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4. 改善卫生环境:学校应加大食堂卫生环境整治力度,定期对食堂进行清洁消毒,消除老鼠、苍蝇等有害动物滋生条件,营造良好的餐饮环境。

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成功处置的调查报告

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成功处置的调查报告

为 1 8人 :一院 1 1人 ,二 院 4人 ,东 ① 要求学 校 在事件 原 因未 查明 前食堂 校 引导全体 师 生、家 长参 与监 督 ,形 南 医院 2人 ,海 滨 医院 1人 ;其 中住 不得 提供 餐饮 服 务 ;② 扣押 无厂 名厂 成 社会 共治 格局 ;④加 强对 学校 食 品
院 1人 ,留 观 1 0人 。 2 0 1 5 年 9月 1 8 传教育 ; ④ 动员学校加入 “ 明厨亮灶 ”
⑤ 开展 一期 “ 诺如 病毒 感染 和食 物 中
食 品 安全 是 当前 社会 普遍 关 注 的
日下午 1 5点 ,接疾控 部 门报告 :采样 工 程 , 由 家 长 、 学 生 和 广 大 群 众 对 学 毒的区别 ”的专题讲课 。 标本 ( 大 便 )中检 出诺 如病 毒 ,至此 校食 堂进 行监 督 ,提高广 大群 众 的校 胃肠 炎事件 。2 0 1 5 年9 月 1 8曰 2 1点 , 患病 学生 全部 出院 ,事 态基 本 平息 。 期 间 ,执 法 人员 密切 关注 卫计 部 门流 行 病学 调 查结 果和 实验 室检 测 情况 。 确 诊 为一 起诺 如病 毒感 染 引起 的急性 园 食 品 安 全 意 识 ,确 保 不 再 出 现 类 似 问题 ,学校 食 品安 全 问题更 是社 会 的 事件 。引 导学校 、媒体 对 该事 件进 行 热 点 和 公 众 、 媒 体 关 注 的焦 点 , 学 校 正面宣传 ,避免造成社会恐慌。 作 为食 品安 全 的第一 责任 单位 ,为学 生 营造 卫生 、安全 的环境 更是 责 无旁
情绪 ,各 部 门及 时沟 通协 调 ,尽快 调 但部分食 品留样量不足 1 O 0 g ;④ 在食 食品安全监管敲 响了警钟 。
基本 情况

学生食品安全卫生调查报告(精选5篇)

学生食品安全卫生调查报告(精选5篇)

学生食品安全卫生调查报告(精选5篇)学生食品安全卫生调查报告(精选篇1)学校要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上级部署对学校食品安全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责任为了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卫生的安全,保证饮食卫生合格,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管理责任。

特成立七山乡海涝池小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钱运忠成员:钱承元钱崇卿王海英段顺琴李国红二、强化责任意识,层层落实责任制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并认真落实有关责任追究,制定学校《食堂安全工作管理制度》、《防火、防水、防中毒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进一步提高了认识,从建设“平安校园”、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教育”的高度,把安全作为我校实施“平安校园”的重要举措抓好、抓实。

建立安全组织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及突发事故应急疏散演练责任,确定校长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成立突发事故应急疏散演练工作领导小组。

三、自查情况开学后对学校的食堂进行全面的检查,尤其对食品卫生、餐饮人员的个人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与管理状况、食堂用电安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

1、健全食堂卫生设施、设备。

学校(1—6年级)共有67名学生寄宿,所以对后勤人员的健康、卫生情况就更加严格要求。

保证学生安全就餐。

对购买的各种菜类进行严格管理,菌类、豆类、凉拌食品等不安全食物一律不准进食堂。

学校购买了一批食堂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了食堂卫生设施。

更新和改造了炊事设备,食堂的设备、设施基本实现了餐具、厨具不锈钢化。

但由于房舍紧张,功能单一,操作间狭小,加上经费紧张,食堂改造并没有完全达到标准。

但仓库和操作间有简单的防蝇、防鼠、防尘措施。

2、进一步加强了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的管理。

所有统一采购的食品(包括大米、面粉、蔬菜、食油、种类调味、酱油等)都进行严格的考察把关,并按规定进行索证。

关于小学生食物中毒报告

关于小学生食物中毒报告

关于小学生食物中毒报告一、事件概要2023 年 9 月 1 日,我国某市某小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 25 名学生受到影响,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经初步调查,怀疑是由于学校提供的午餐米粉变质导致的食物中毒。

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并启动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展开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二、事件经过9 月 1 日上午,某市某小学的学生在食堂享用午餐,其中主食为米粉。

午餐结束后,陆续有学生出现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

学校发现情况后,立即将患者送往附近医院就诊,并报告了当地教育局和卫生部门。

当地卫生部门接到报告后,迅速派员到学校展开调查,对疑似食物样本进行检测。

经查,该校食堂当天的米粉由一家名为“好味食品厂”的企业提供。

检测结果显示,该批米粉存在质量问题,细菌总数超标,认定为不合格产品。

三、事件处理1. 学校方面:事发后,学校立即停用了该批米粉,并对食堂进行了全面清洁和消毒。

同时,学校对受害者家长进行了赔偿,并承诺承担所有治疗费用。

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2. 供应商方面:好味食品厂负责人承认错误,并表示将全面排查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同时,厂家对受害者进行了赔偿,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3. 政府部门:当地教育局和卫生部门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要求学校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同时,对好味食品厂进行了查处,要求其暂停生产,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四、事件原因经调查分析,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如下:1. 供应商资质问题:好味食品厂的生产许可证已过期,未进行有效续期。

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导致产品不合格。

2. 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好味食品厂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查处其违法行为。

3.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不善:学校在采购食品过程中,未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校园。

五、教训及建议1. 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学校、供应商及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范文

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范文

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范文尊敬的[相关部门/领导]:我得给您讲讲咱们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特糟心的事儿——食物中毒。

就在[具体日期],那一天和平常没啥两样,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在学校食堂吃饭。

可没成想,吃完饭后不久,就有同学开始不对劲了。

最开始是几个同学,捂着肚子,脸上那表情就像吃了苦瓜还被揍了一拳似的,皱巴巴的,还直喊肚子疼。

这就像一阵邪风,一下子就吹遍了好多同学,不一会儿,好多人都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有恶心的,有呕吐的,还有拉肚子的,那场面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咱学校可不敢含糊啊,老师们立马行动起来。

一边安慰着同学们,一边紧急把这些身体不舒服的同学送到了学校医务室。

可医务室那小地方,哪招架得住这么多生病的同学啊。

没办法,学校赶紧又联系了附近的医院,救护车“呜哇呜哇”地就来了,把病情比较严重的同学都送去医院检查治疗了。

这时候,学校也没闲着,开始调查这事儿到底是咋发生的。

首先就把目光投向了食堂,毕竟大家都是在那吃的饭。

食堂的工作人员也特别配合,把当天的菜单、食材采购记录、食品加工过程啥的,都翻出来给学校看。

一查才发现,好像是那天的一批食材出了问题。

初步怀疑是[怀疑出问题的食材],那食材看起来就有点不太新鲜,估计是在采购环节或者保存环节出了岔子。

从人数上来说,这次食物中毒涉及到了[X]个年级的同学,大概有[具体人数]人。

好在发现得还算及时,经过医院的紧急治疗,大部分同学的症状都得到了缓解。

不过有几个同学情况比较严重,还得在医院再观察几天。

这件事儿可给咱们学校敲响了一个超级大的警钟啊。

学校也立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就像给食堂来了一场大整改风暴。

对食堂的食材采购环节,那可是严格把关,要求采购人员必须从正规渠道进货,而且每一批食材都得像查户口似的,把各种合格证明查得清清楚楚。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卫生标准那是提到了最高级别,食堂工作人员都得经过严格的培训,确保他们把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一道菜都做得妥妥当当。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给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好好上一课,以后可不能再发生这样的事儿了。

学校食品中毒情况汇报

学校食品中毒情况汇报

学校食品中毒情况汇报近期,学校食品中毒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了解,学校食堂在供应食品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症状。

为了及时掌握和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学校食品中毒情况进行了汇报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学校食品中毒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通过对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食品中毒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部分学生需要住院治疗。

同时,我们还对学校食堂的食品供应和加工环节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其次,我们分析了学校食品中毒的原因。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不到位,食品加工过程存在卫生问题,食材采购和储存环节存在漏洞等。

另外,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食品检测和监管措施不够完善也是导致食品中毒的重要原因。

针对学校食品中毒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和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建议学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食品供应和加工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其次,我们建议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另外,我们还建议学校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最后,我们呼吁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综上所述,学校食品中毒情况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和改进。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汇报和分析,引起大家对学校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呵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调研报告

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调研报告

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调研报告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调研报告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却时有发生,给学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害。

本次调研旨在对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食品安全。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学校进行了现场调查,观察学校的食品采购、加工和储存情况。

同时,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满意度。

最后,我们对相关法规、政策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了文献研究。

三、调研结果1.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教育。

2. 食品供应链管理薄弱。

在部分学校,食品供应商缺乏监管,未能保证供应的食品安全。

学校自身对食物的采购、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不到位问题。

3. 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食品保存不当、食材来源不明、加工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等。

4. 食品安全管理不严格。

在部分学校中,缺乏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设施和设备不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食品安全风险无法有效控制。

四、存在问题1. 教育部门缺乏针对学校食品安全的具体指导和监管,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2. 部分学校缺乏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设施设备,食品采购、加工和储存环节存在漏洞。

3. 食品供应商缺乏监管,交付给学校的食材质量无法保证。

4.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未能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五、建议和对策1.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

建立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加大对学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宣传力度。

2. 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建立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如食品质检实验室等,确保食品质量可控。

3. 食品供应商应加强自身管理。

贵州学生中毒情况汇报

贵州学生中毒情况汇报

贵州学生中毒情况汇报贵州学生中毒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某中学的校长,今天我向大家汇报贵州学生中毒情况。

自近期以来,我校及全省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学生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了及时掌握中毒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我们对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向各位领导和老师发出了倡议,让大家共同努力,共同保障学生的健康与安全。

据目前统计,我校有发生学生中毒的6起案件,涉及人数共计18人。

其中,学生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食物中毒案件。

有3起案件是因学生在食堂就餐过程中,食用到了被污染的食品,导致中毒。

我们已经与食堂进行了沟通,要求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质量监管。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告诫学生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其次是因为学生擅自使用非法药物导致中毒。

有4起案件是因为涉及学生自愿吸食毒品,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禁毒氛围。

我们与警方合作,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类似事件。

此外,还有1起案件是因学生在化学实验室操作不当,误食了有毒物质。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已经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了实验室管理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严格落实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食堂加强食品检测和质量把控。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通过讲座、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防毒意识。

同时,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

此外,我们还将和警方加强合作,加大禁毒力度,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最后,我要呼吁全校师生及家长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学生的健康与安全。

学校将继续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同时,我们也愿意听取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建议,共同探讨解决学校中毒问题的办法。

以上是我校贵州学生中毒情况的汇报,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关心,并给予我们指导与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上犹县思源实验学校部分学生可疑食物中毒
调查处置报告
2017年11月10日上午县疾控中心接县教育局报告:上犹县思源实验学校7点40分报告有部分学生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县疾控中心立即派出应急处置调查组到达现场开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上犹县思源实验学校位于东山镇黄塘村,该校有一年级和七年级两个年级,合计16个班,其中一年级有2个班,学生122人,七年级有14个班,学生767人,共有学生889人;学校有住校生263人,均为七年级学生,其他为通校生;全校有老师55人和食堂工作人员7人。

学校有一个食堂,中午所有老师和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晚上仅有住校生和执勤老师在学校食堂就餐,老师和学生分开用餐,老师另外炒菜;学校每个班级和寝室配有桶装水和饮水机供学生饮水。

二、事件发生经过
学校报告11月9日晚上20点至11月10日凌晨5点,有部分住校生出现腹痛、腹泻症状,因症状较轻,发病学生分布在不同寝室,发病的学生未及时向执勤老师反应。

11月10日晨检时,有七个班级的住校生向老师反应,其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该校分管领导发现疫情后已分别报告县食安办、县教育局、县卫计委等相关部门。

三、临床表现及救治情况
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收治就诊症状较重的19名学生均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血常规检查12人除2人有轻度白细胞升高外,另外10人无异常,6人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分别给予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其余患病学生均自述症状已自行缓解或者减轻,不用就医。

四、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1、首次调查:至10日上午11时止。

首例病人系七年级(1)班学生黄海军,男,13岁,住校生,于11
月9日晚上8点左右,出现腹痛、腹泻症状,11月10日在县人民医院就诊、服药后已经痊愈。

经学校统计有上述症状的学生有103人,调查人员统计腹泻超过3次以上的人员有33人,有19名学生因症状稍严重先后于上午和中午送县人民医院诊治。

2、补充调查:
上午11时后学校再次对七年级所有学生进行了核实,发现除住校生外,也有部分通校生出现过腹痛、腹泻3次以下症状,症状较轻,均未就医。

截止11月10日下午6点,除19名住校生发病以外,其他通校生和老师均未发病。

19名患者均系七年级学生,其中七年级(1)班3人、七年级(3)班2人、七年级(5)班1人、七年级(9)班2人、七年级(10)班5人、七年级(11)班1人、七年级(12)班5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8人,分布在不同的寝室。

13日上午对19名就医患病学生随访调查:均已痊愈返校上课。

通过设计的流行病学个案问卷调查统计:有低热4人,2人中度发热(发病前有感冒),恶心9人,呕吐3人,腹痛19人,腹泻17人,水样稀便10人;发病时间9日晚10-12时17人,10日5-6时2人,从中餐后计算:患者最短潜伏期为10小时,最长的为18小时。

3、其他相关因素调查:
(1)共同就餐情况:经调查上犹县思源实验学校老师和学生每天中午在学校就餐,统一由学校食堂发放不锈钢餐具用餐(食堂不提供饮用水),晚上除住校生和执勤老师在学校食堂用餐外,其他通校生和老师均回家用餐。

(2)饮用水情况:学校每个班级教室和寝室均配备一台饮水机供学生饮用矿泉水,并由学生自备水杯。

(3)环境因素调查情况:学校教学楼和寝室均配备公共卫生间,厕所卫生环境较好,但洗手池未配备肥皂或洗手液等消毒用品。

学校周边环境无蚊蝇滋生场所、未发现明显污染源。

五、学校食堂与卫生学调查
1、食材供应:11月9日由县农村学校营养餐公司统一配送到校
分别为:鸭、冬瓜、西芹、大蒜仁、青椒和姜,均有检疫合格证明。

2、食堂环境及配置:厨房宽敞明亮,有通风设施和消毒柜,;大型操作台有3个,其中菜类操作台有二个;加工的砧板分为肉类和蔬菜类(未分为生熟专用);刀具共放在二个刀具盒子中,盛放菜类的盆生熟共用(未标记为生熟专用);有专门的洗碗工清洗餐后用具用洗洁精洗后用大盆水清洗二次后(未用流动水冲洗),饭盒叠放后放蒸汽柜子消毒(消毒方法不当)。

3、餐饭供应:10日中午12点学校供应米饭、西芹炒鸭子和素炒冬瓜,共用餐889人;晚上5点10分供应鸡蛋羹和凉拌芹菜萝卜丝,学生用餐212人。

经调查发现:因学校接通知10日停电,早上四点多开始食堂就把当天的菜饭做准备,鸡蛋羹和中午的二个菜就准备好了,晚上另外加了凉拌菜供应。

4、食堂工作人员:均有体检培训合格证明。

六、样品采集与实验室检测情况
县疾控中心采集11月9日中午和晚上学校食堂供餐的素炒冬瓜、西芹炒鸭子、凉拌萝卜丝和蒸鸡蛋的4份留样菜样,开展细菌培养,经72小时培养后最终结果为:中餐二个留样菜品中均检测出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菌落数分别为:芹菜炒鸡肉6.9×105CFu/g,素炒冬瓜中蜡样芽胞杆菌菌落数达到4.2×105CFU/g;晚餐菜菌落总数5000个并检出大肠菌群。

采集2名厨师和7名发病学生的肛拭子9份细菌培养,患者罗林的肛拭子中也发现蜡样芽胞杆菌。

七、致病因素分析
1、致病因素:
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疾病的暴发,主要通过集体食用不洁食物或饮水而发生,发病的19名学生分布在不同的班级,并且自带饮水杯,在饮用水方面不存在共同暴露史,因此可排除饮用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饮用水导致此次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发病的19名学生,除均在发病前72小时到学校食堂就餐外,无
其他共同暴露史,临床症状基本相同,因此不排除在食堂食用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都以腹痛、腹泻为主,水样便,无发热和呕吐,潜伏期为8-16小时。

经调查19名就诊和其它轻微患病的学生发病时间均在8-14小时为多,患者症状都是腹痛和腹泻为主要症状。

从学校留样的中餐食品中分别检测出蜡样芽胞杆菌菌落数均超过WS/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规定:每克食品中均超过105CFu/g和病例符合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即可判定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2、致病原因分析:1)原材料中鸡肉和西芹中都可能携带致病菌;2)对学校食堂厨房和食材加工过程调查发现:厨房在加工过程中存在食品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主要来自砧板、刀具和菜盆,因均未生熟分开使用,加上当天学校停电,又无自来水冲洗,加重污染;3)当天的菜都是加工后存放较长时间增加了细菌繁殖的可能。

八、调查结论
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按照WS/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初步判断此次事件系因学生食用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的食物中毒。

九、防控措施要求
1、禁止凉拌菜的供应;对厨房的所有用品严格消毒,对砧板、刀具和菜盆均标识生熟并分开使用;对餐具清洗后用流动水冲洗后再进行消毒。

2、学校做好健康教育,抓好学生防寒保暖和个人卫生工作,对教室开窗同风,并在洗手池配备肥皂或洗手液等消毒用品。

3、学校加强晨检力度,及时发现发病学生,做好登记,并送正规医院治疗。

2017年11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