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

合集下载

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

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

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1. 背景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食物中毒事件对幼儿园的孩子们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建立一个有效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至关重要。

2. 目的本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报告和记录幼儿园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并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报告程序3.1 发现食物中毒事件一旦发现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任何相关人员都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立即停止食物供应,并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寻找并保存食物和残留样本,以便后续调查分析;- 协助受影响的孩子进行急救和治疗;- 通知幼儿园负责人和相关部门。

3.2 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幼儿园负责人应立即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部门报告食物中毒事件。

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信息:-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数;- 受影响的孩子的症状和病情;- 食物的来源和供应商信息;- 其他相关信息。

3.3 调查和分析卫生监督部门将会对食物中毒事件展开调查和分析。

他们将采集相关样本、询问相关人员,并进行实验室检测。

调查结果将被记录并提交给相关部门。

3.4 采取措施和预防根据调查结果,幼儿园负责人和卫生监督部门将共同制定相应的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 暂停供应有问题的食物;- 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培训;- 审查供应商的资质和卫生标准;- 定期检查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性。

4. 保密与追责对于报告食物中毒事件的人员,相关部门将严格保密其姓名和个人信息。

同时,如果发现供应商存在违规行为或犯罪行为,相关部门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5. 总结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食物中毒事件,保护幼儿园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该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全体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通过不断完善和执行该制度,我们能够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研究环境。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模版(三篇)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模版(三篇)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模版第一章总则为了及时有效应对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食堂、食品宿舍等涉及食物供应的场所。

第二章预案基本工作程序1. 应急情况发现与报告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现往往是由食物消费者自行感觉不适并报告的,或者是食堂工作人员对大量食用者出现不适情况的观察和判断。

一旦发现可能存在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立即报告保卫部门,启动应急预案;(2) 同时应着手对可能被污染的食物进行封存和保留;(3) 通知就餐者停止继续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

2. 应急等级划分和报告根据食物中毒事件的严重程度,应急等级分为I级、II级、III 级。

(1) I级应急:严重危害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影响面广,后续影响严重;(2) II级应急:存在一定风险,需立即采取控制措施;(3) III级应急:存在一定风险,需要进行调查和判断。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根据应急等级报告学校领导,并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对措施的展开。

3. 应急组织与协调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应急组织要立即启动,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组织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协调人员、通知人员、记录人员等。

应急救援资源和力量有限时,可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救援工作。

第三章应急预案内容1. 食品供应单位应急措施(1) 停止运行运行中的食堂应立即停止食品供应,切断可能污染的供应链,确保不再继续向前源生产和供应可疑食品。

(2) 管理与隔离对已生产和封存的食品,对可能感染的食品进行隔离,防止进一步的传播。

(3) 调查与处理相关食品供应单位需立即调查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并予以妥善处理,确保不再存在类似事件的发生。

2. 学校应急措施(1) 防控措施学校应当对食堂的基本卫生条件进行检查,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员工具备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做好餐饮食品配料的验收,严格按照规定检验食品;确保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和清洁度。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上报程序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上报程序

为确保食物中毒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以下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上报程序:一、事件报告1. 发现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一旦发现本单位、学校、餐饮单位等发生多人同时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初步判断:现场负责人应迅速对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初步判断,包括但不限于:- 确认疑似中毒人数、症状及发生时间;- 确定疑似中毒食品;- 检查食品来源、储存、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

3. 立即上报:- 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应立即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同时,单位负责人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信息报告1. 报告内容:- 事件发生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疑似中毒人数、症状、发生时间;- 疑似中毒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 食品来源、储存、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 事件发生经过及初步处理措施。

2. 报告方式:- 现场负责人应立即以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报告;- 单位负责人应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同时,单位负责人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应急响应1. 现场处理:- 确保疑似中毒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封存疑似中毒食品及相关物品,防止污染扩散;- 保护现场,为卫生防疫部门调查提供便利。

2. 应急响应:-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调查、检测、处理等工作;- 卫生防疫部门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助相关部门查找中毒原因;- 上级主管部门应指导、协调各级各部门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四、后续处理1. 事件调查:-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应依法对事件进行调查,查明中毒原因;- 对涉嫌违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查处。

2. 善后处理:- 对疑似中毒人员,根据病情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对因事件造成损失的,依法进行赔偿;- 对事件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食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食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食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程序食品中毒事件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建立了一套应急处理程序。

本文将从事前准备、事故发生、应急响应、调查处理等角度,详细介绍食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前准备为了快速高效地应对食品中毒事件,各地方政府应制定并定期更新相关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需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分工和职责,做到各司其事,各负其责。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检验检测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水平。

二、事故发生食品中毒事件一旦发生,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和确认。

同时,要及时通知医疗机构,确保受害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媒体的报道,及时发布事故情况和食品安全提示,防止谣言的传播。

三、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是食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多部门合力。

政府要与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要进行现场救援和救助工作。

对受害者进行快速救治,保障其生命安全,同时提供必要的物资和心理支持,安抚受害者家属的情绪。

四、调查处理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后,必须进行调查处理,找出事件的原因和责任。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调查组,依法严密调查,确保调查结果客观准确。

一旦发现涉及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公开曝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处置风险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往往与食品安全风险有关。

为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政府应从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环节的监管力度。

同时,也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从制度上保障食品安全。

六、加强宣传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后,政府应主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食品安全知识,告诫公众远离食品安全风险,引导公众正确选择食品。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介绍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介绍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介绍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第一条为做好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食物中毒的管辖(一)由直接提供可疑中毒食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管辖,不能确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物中毒由进食地点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管辖。

(二)接到报告的卫生监督机构应立即向有管辖权的卫生监督机构通报情况,并开展初步调查,将调查资料的原件及时移交有管辖权的卫生监督机构,有管辖权的卫生监督机构需要跨区域调查时,应将情况及时通报市卫生监督机构及有关卫生监督机构,并做好有关资料的转接工作,有关卫生监督机构务必积极协助调查处理。

(三)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管辖有争议时,由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四)市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或者参加下列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详见《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总则》(三)现场调查处理:3、发生下列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市卫生监督机构应到达现场指导、参与现场调查处理的规定。

(五)有管辖权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食物中毒的全面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六)有管辖权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造成食物中毒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第三条接报与上报按《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总则》规定的标准、时限、程序执行。

第四条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前期准备(一)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成立专(兼)职食物中毒事故处理队伍,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往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每次事故应由一名领导或者监督员全面负责。

事故处理队伍的成员与人数,视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定,以能同时到达发病现场与可疑事故现场开展工作为标准。

(二)调查处理必备物品1、食品:包含固体、液体无菌容器(灭菌塑料袋、广口瓶等)、刀、剪、勺、镊子、吸管等。

2、涂抹:灭菌生理盐水试管(5ml) 20个以上,有条件的单位应配备选择性培养基,消毒棉拭子若干包。

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

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
专家评估
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原因和可能的危 害。
综合分析
综合调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食物中毒 事件的原因。
处理措施
隔离救治
对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当 1
事人进行隔离救治,确保 其生命安全。
信息通关部门和公众。
追根溯源
2
对可疑食品的来源进行追
踪,查明源头,防止类似
输入 标题
报告程序
餐馆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同时协助顾客就医。
事件概述
处理措施
餐馆应加强食材管理,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同时建 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顾客健康安全。
案例总结
卫生部门对食物来源进行调查,发现是食材不新鲜导 致中毒。餐馆停业整顿,对食材进行全面检查,并对 涉事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案例三:某社区食物中毒事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
体系
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对食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和追 溯,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宣传教育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 动,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引 导公众科学、健康消费。
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教育
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知 识和饮食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媒体宣传
媒体应积极报道食品安全事件和动态,普及 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监督检查
1 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食品生产、加工、 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 食品质量和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政府应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对食品进行定期 检测和抽查,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食品。

关于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程序预案

关于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程序预案

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个数为()①若x∈R,则x2+4x+7>0;②小明有可能生病了;③6+1=5;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一定平行吗?A.1 B.2C.3 D.42.命题“若a>b,则a-8≤b-8”的否命题是()A.若a<b,则a-8<b-8B.若a-8>b-8,则a>bC.若a≤b,则a-8>b-8D.若a-8≤b-8,则a≤b3.(2017·杭州高级中学模拟)设原命题为“若a+b≥2,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原命题与其逆命题的真假情况是()A.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B.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C.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D.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假命题4.命题“任意x∈[1,2),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A.a≥4 B.a>4C.a≥1 D.a>15.(2017·宁波质检)原命题为“若z1,z2互为共轭复数,则|z1|=|z2|”,关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A.真、假、真B.假、假、真C.真、真、假D.假、假、假6.(2018届温州适应性考试)已知α,β∈R,则“α>β”是“cos α>cos β”的()A.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已知集合A ={(x ,y )||x |+|y |≤1},B ={(x ,y )|x 2+y 2≤r 2,r >0},若“点(x ,y )∈A ”是“点(x ,y )∈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r 的最大值是( ) A.22 B .1 C.12D. 2 8.对任意的实数x ,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则“-1<x -y <1”是“[x ]=[y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填空题9.命题“若a =1,则a 2=1”的逆命题是________.10.“在△ABC 中,若∠C =90°,则∠A ,∠B 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x +y =0,则x ,y 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③“若q ≤1,则x 2+2x +q =0有实根”的逆命题;④“若a >b ,则ac 2>bc 2”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12.(2017·浙江嘉兴一中适应性考试)已知p :-2≤x ≤10,q :(x -a )(x -a -1)>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精析1.B 2.C 3.A 4.B5.B [设z 1=a +b i ,z 2=a -b i ,且a ,b ∈R ,则|z 1|=|z 2|=a 2+b 2,故原命题为真,所以其逆否命题为真;当z 1=2+i ,z 2=-2+i 时,满足|z 1|=|z 2|,此时z 1,z 2不是共轭复数,故原命题的逆命题为假,故其否命题也为假.]6.D [因为当α=π3>β=π6时,cos α>cos β不成立; 当cos π6>cos π3时,α>β不成立, 所以“α>β”是“cos α>cos β”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7.A8.B [取x =0.5,y =1.2,-1<x -y <1,但不满足“[x ]=[y ]”,故“-1<x -y <1”不能推出“[x ]=[y ]”.反之,若“[x ]=[y ]”,则有“-1<x -y <1”,故为必要不充分条件.]9.若a 2=1,则a =110.在△ABC 中,若∠C ≠90°,则∠A ,∠B 不都是锐角11.①③12.(-∞,-3)∪(10,+∞)解析 由(x -a )(x -a -1)>0,得x >a +1或x <a .由题意得,{x |-2≤x ≤10}{x |x >a +1或x <a },所以a +1<-2或a >10,解得a <-3或a >10.。

食物中毒事件处理程序

食物中毒事件处理程序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食物中毒事件处理程序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食物中毒事件处理程序(一)发现人的职责1.报告总机,讲明自己的身份、所在地点、食物中毒人员国籍、人数、中毒程度及症状等。

2.看护中毒者,不要将病人单独留下,不挪动任何物品,保护好现场。

(二)总机值班员任务1.接到食物中毒通知后,要问清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中毒程度、症状并记录。

2.按下列顺序简明扼要通知有关部门人员到达现场。

1)医务室和食品检验室。

2)总经理、驻店经理、大堂经理、保安部。

3)值班经理、餐饮部。

4)公关部、行李房、司机班。

(三)食物中毒发生后,下列人员携带设备和物品赶到现场。

1.医务室人员:急救设备、药品、氧气。

2.保安部人员:勘察箱、照相机、报话机、笔录纸、手电。

3. 行李房人员:根据路线人数,携带担架。

4.食品检验人员:食品取样器材。

(四)食物中毒发生后有关人员的职责1. 医务室人员1)携带急救器材,氧气等赶到现场,对中毒者及时诊断,采取紧急抢救措并按现场指挥员要求,负责与急救中心联系,如中毒者需送医院时,医务室应派专人陪同前往。

2)公安机关来店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时,医务室人员要主动提供中毒者病理情况。

3)防疫部门接到通知来店时,医务室人员负责向防疫部门介绍有关情况。

2.保安部人员1)立即赶到现场,划定警戒线,控制无关人员的进入和围观。

2)协助医务室人员抢救中毒者,做好对发现人和现场知情人的访问记录。

3)情况严重时随中毒者前往医院,适时做好中毒者访问记录,同时查明中毒者的身份、国籍。

4)店领导决定通知公安局时,保安部负责与公安局联系并作好接待工作。

5)如中毒者死亡,应派专职警卫保护好现场,初步调查,如系投毒,应立即控制嫌疑人,开展调查侦破土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毒报告程序和要求
一、食物中毒相关概念
(一)食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GB14938-94)定义:摄入了含有生 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 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 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
1、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 人体的病原体,使人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 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2、其中规定的中毒性疾病即指我们常说的食 物中毒。
发病数 19 16 26 28 8 % 68 57 93 100 28
4、检验结果 本次食物中毒调查共采集到样品8份,其
中病人肛拭 2 份,冷菜师傅大便 1份,酒宴剩
菜(冷菜) 2 份,砧板、菜刀、抹布各 1份。
其中冷菜师傅大便1份,病人大便2份,冷菜2
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而且带菌者、冷菜和 病人三者检出血清型别相同的副溶血性弧菌 (V.parahaemolyticus)。实验证明引起本次 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是副溶血性弧菌。检验结 果见表4。
六、报告内容
一般食物中毒填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表》,逐级上报。 突发食物中毒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定 的内容进行报告。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相关信息填写《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或者 存在隐患的相关信息,应当说明信息来源、危害 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措施。 进程报告,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 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结案报告,事件详细情况、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评 价,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 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头者的罹患率分别为57%、61%。经X2检验
进食与未进食白宰鸡和海蛰头的罹患率之间
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表明白宰鸡和
海蛰头是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见 表2
表2 进食不同食物的罹患率比较
食物 名称
基围虾 烤 鸭 段 鳝

进食
总人 数 发病
未进食
罹患 数 总人 发病 率(%) 数 率(%)
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县级以上卫生 行政部门未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瞒报、缓报、 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的, 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 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 会公众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给予开 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突发食物中毒: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在2 小时内尽快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卫 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当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 确认,及进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市、县级卫生 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省政府报告; 省政府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卫生部报告。
-24
30 32
> 0.05
< 0.05 < 0.05
无意义
有意义 有意义
2.3中毒原因
经调查,冷菜师傅陈某腹泻三天带菌上 岗,肛拭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而且便后不
洗手裸手制作冷菜(白宰鸡和海蛰头),致
使白宰鸡和海蛰头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可
能是造成本次食物中毒主要原因。造成本次
食物中毒危害因素分析:
发病数(人)
2.2中毒餐次与原因食物
2.2.1 中毒餐次: 本次食物中毒发病高峰 2 日 5:00 时向前推 算一个平均潜伏期12h和首发病例 23:00时向 前推算一个最短潜伏期 6h,经推算就餐时间 均为10月1日17:00时左右,因此确定10月1日 晚餐为中毒餐次。
2.2.2
原因食物:
调查数据采用 SPSS12.0统计处理,根据进 食不同食物罹患率分析,进食白宰鸡、海蛰
其他规定: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 息规定报告。 (1)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 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 (2)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 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

(二)报告程序
1、一般食物中毒: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1 个月内填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分 别报上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1个月内未 调查终结的还要进行补报。

罹患
P 异 值
> 0.05 > 0.05 > 0.05
判定 结果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1 27 -20
51 41 34
25 23 14
49 58 41
6 16
3 5
50 31 61
23 14
虾 仁
白宰鸡 海蛰头
42
35 36
18
20 22
43
57 61
15 10
22 21 6 6
67
27 29
恶心、呕吐等症状。中毒者经医院及时治疗
已痊愈,未发生死亡病例。
2、流行病学调查
本次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调
查(Case-Control Studies),病人与非病
人配对比例为 1 : 1 (一个病人配对一个同共 就餐的非病人作对照)。
2.1 中毒特点 :
本次食物中毒特点是中毒者均有在 ***饭
3.2潜伏期:本次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为6
小时,最长为 18 小时,平均中位数潜伏期为 12小时。
3.3症状与体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阵发性绞 痛、继而出现腹泻,部分病人大便呈
血水样便,伴发热、恶心、呕吐、发
热体温最高38℃。见表3
表3
症状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发热
中毒病人主要临床表现频率分布
物中毒案件的总结 报告,必须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 准绳”的原则,做到格式规范、内容科学严 谨、实事求是、论证逻辑严密、以及阐明的
观点和结论有科学依据。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的格式分为首部 — 正文 — 结尾 — 落款四个组 成部分,基本要素包括中毒经过 — 流行病学 调查 — 临床表现 — 检验结果 — 调查结论 — 处 理结果。下面就调查报告的结构方式和基本
四、食物中毒报告程序
(一)食物中毒分类
一般食物中毒:指尚未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食物中毒; 突发食物中毒:指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食物中毒。
一般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29人及以下,无死亡病
人。 突发食物中毒: 1、一般突发食物中毒(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一 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2、较大突发食物中毒(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一 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出现死亡病例(1-9例)。 3、重大突发食物中毒(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一 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者出现10 例以上死亡病例。 4、特别重大突发食物中毒(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 级):事件危害特别严重,超出本省处置能力,并有进一 步扩散趋势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突发食物 中毒事件。
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对食
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隐瞒、谎报、 拖延、阻挠报告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 以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 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
(三)食物中毒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国务院376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 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对构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有明确规定。
店共同就餐史,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从
发病曲线图看,1日23:00时出现首发病例,2日
5:00时出现发病高峰 ,2日 11:00时病人急骤下
降,没有出现二代病人,发病曲线呈单峰型
分布,符合暴发性食物中毒的特点。见图1
28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病曲线图
病例数 12 10 8 6 4 2 0 23:00 1:00 3:00 5:00 7:00 9:00 11:00
三、食物中毒责任报告单位
1、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 2、接收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 的单位; 3、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监测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 构); 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6、其他有关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有密 切关系的机构,检验检测机构、食品药品监 管机构、环境监测机构、教育机构等)。
1、中毒经过
2003年10月2日,***卫生监督所接到***人 的电话报告, *** 卫生监督所立即组织食物中 毒调查小组赶赴 *** 人民医院、 ** 饭店进行个
民医院“关于 *** 饭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案调查、采集样品及流行病学调查和食品卫生
学调查。
经调查,2003年10月1日,倪某在***饭 店晚餐摆生日宴 10 桌,就餐人数约 100 人 , 发病28人,发病率28%,就餐时间17:00h。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继而出 现腹泻,部分病人大便呈血水样便,伴发热、
要素谈几点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一、首部
首部是调查报告的起始部分,具有确定 主旨、明确性质和内容、说明有关情况等 作用。通常有下列要素构成:
1、标 题
标题要概括地表达报告的性质和内容,
简短鲜明,一目了然。可采用单行式标题,
由“调查单位名称+事由+文种,如 “关
于***饭店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2、前言
3、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相关信息:接到报告的 卫生监督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 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按照《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规定: 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 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 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 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