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给药的方法是怎样的

合集下载

直肠给药的正确方法

直肠给药的正确方法

直肠给药的正确方法直肠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它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药物,可以绕过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直肠给药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直肠给药的正确方法。

首先,进行直肠给药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药物,通常来说,液体制剂更适合直肠给药,因为它们更容易通过直肠黏膜吸收。

其次,需要准备好给药器具,比如肛管或灌肠器,确保其清洁和无菌。

接下来,进行直肠给药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

一般来说,俯卧位是最适合的体位,可以使肛门和直肠处于最佳位置,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同时,也可以采用左侧卧位,但不宜采用仰卧位,因为这样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在进行直肠给药时,需要将药物缓慢、轻柔地注入直肠内。

在使用肛管或灌肠器时,需要注意不要过深插入,以免损伤直肠黏膜。

注入药物后,需要保持体位,让药物充分吸收。

通常来说,保持体位15-30分钟即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

在进行直肠给药后,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和直肠的清洁,以避免感染。

其次,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给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频次。

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期限,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物。

总之,直肠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但是,进行直肠给药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药物、准备好给药器具、选择合适的体位、缓慢注入药物、保持体位等。

同时,也需要注意个人卫生、药物的剂量和频次、药物的保存和使用期限等事项。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直肠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直肠给药的操作方法

直肠给药的操作方法

直肠给药的操作方法
直肠给药是将药物通过肛门插入直肠,使药物被直肠壁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见的直肠给药的操作方法如下:
1、手术手套的戴好并涂上适量润滑剂;
2、患者取侧卧位,使直肠对齐盆腔,双腿微屈;
3、握住直肠给药管,端口朝向肛门方向;
4、左手分开患者的臀部,用一根手指轻轻扩张肛门;
5、轻轻将直肠给药管插入肛门,约10厘米即可;
6、缓慢注射给药液,保持直肠给药管的位置稳定;
7、注射完成后,保持位置稳定不动,使药物充分吸收;
8、取出直肠给药管,患者保持平卧位休息。

需要注意的是,直肠给药时要避免插入过深,以免损伤直肠壁;给药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对患者造成不适或疼痛;给药完成后要确保患者能够保持休息,有利于药
物的吸收。

如果不确定操作方法或存在特殊情况,建议咨询医生的指导。

儿童直肠给药

儿童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的优点和缺点一、治疗方法直肠滴入疗法(Enemadrip)是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药物配制好药方,加温到35℃-40℃,通过直肠滴入器械进入直肠,保留5-10分钟。

二、特点1、直肠给药方便、快捷,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减少孩子的痛苦。

2、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直肠给药与静脉输入给药疗效及显效速度无明显差异,且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率是口服给药的2倍。

3、直肠给药可以将中西药同时应用,既增强了治疗效果,又避免多种西药同时应用时所产生的副作用。

三、优点1、肠道给药简便易行,又安全有效,提高了给药的顺应性;2、减少了打针、住院的时间,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3、直肠给药可“减打针之痛、免吃药之苦”。

对于不易接受注射和口服给药的婴幼儿患者,便于给药。

4,直肠给药吸收不规则,在直肠空虚时用药效果较好(刚排便后);腹泻患儿须补足液体量后直肠给药效果好。

五、治疗范围小儿发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腹泻、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单纯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便秘及等多种疾病。

疗效好,痛苦少,副作用小,适合基层开展。

凡能静脉滴注的.口服的.肌内注射的药物,如中西药针剂,液体,片剂,冲剂,散剂,丸剂等,可溶于水或混溶于水的药物均可用于直肠给药。

六.小儿直肠灌药与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1.直肠注入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10—30ml)拔去针头,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2.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儿童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3.特别注意: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等均应禁用本方法!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的药物配制(处方用量均为5岁内儿童剂量)七.用西药合剂的配制一、解热合剂适应于一般性的感冒。

1.解热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2ml柴胡针2ml地塞米松针2mg适应症:T37.5—38.5度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直肠给药技术

直肠给药技术

儿童直肠给药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儿童直肠给药是一种安全无痛,方便有效的绿色医疗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儿科临床治疗工作中.现将儿童直肠给药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一总结,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同是也诚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本文的不足之处给予更正指导。

一、儿童直肠给药的正确体位临床上多采用以下三种体位给药:(1)侧卧位;(2)截石位;(3)俯卧位。

临床多以此卧位给药。

二、直肠给药的方法首先在给药前20--30分钟让患儿排便,这样既可以增加药物注入后的保留时间,也可以增加药物与直肠粘膜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吸收。

然后逗哄患儿,以争取最大限度的主动配合治疗,切记强行给药。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取合适的药物(用量见下表),吸入注射器内,安装好小儿直肠给药导管,将注射器内剩余空气排尽,然后对装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预热加温。

加温大多采用热水浸泡法,其热水的温度应控制在37℃——40℃之间,侵泡约5-——10分钟即可。

去除加温好的注射器,将患儿调整至理想体位,用医用石蜡油涂在直肠给药导管的远端,约2--5cm,再将患儿的肛门周围涂少许石蜡油。

然后将给药导管缓缓插入肛门至合适位置(插入深度见下表),将药液缓缓注入直肠内,注射完毕后,轻轻拍打患儿臀部2——3下,同是将给药导管轻轻拔出,叮嘱患儿或家长,让患儿取左侧位静卧5—-10分钟,方可自由活动。

小儿直肠给药导管插入深度及给药量年龄插管深度(cm)推荐给药量(ml)新生儿~2周岁 4.0~5.04~63~5周岁 5.0~8。

05~106~9周岁8。

0~129~2010~14周岁12~1520~30三、注意事项(1)给药环境温度适宜,安静舒适,争取患儿配合;(2)操作轻柔快捷,熟练准确,避免直肠损伤;(3)注意药液温度,不宜过热或过低,以免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应;(4)严格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和适应症,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要求皮试的一定要做皮试;(5)腹泻较重的患儿,暂时不宜采用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操作规范

直肠给药操作规范

直肠给药操作规范步骤一:直肠给药准备工作器物准备:注射器、直肠管、甘油(或石蜡油)、碘伏(酒精、生理盐水)、棉签、药品(直肠给药有专用直肠管)病员准备:排便、心理放松药品:拟用药品,38-40℃温水预热。

环境:屏风遮挡、合适室温、光线充足或足够照明。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步骤二:直肠给药1.选择体位:使患儿采取俯卧位,截石位或左侧卧位(趴伏家长双腿之上)2.抽药:将药物抽进注射器内,继续吸入少量空气,针头向下,使空气进入管腔尾部。

3. 连接直肠管,直肠管涂抹润滑剂。

4. 插入直肠管:平缓、轻柔、插入5~10厘米。

5.注入药物:缓慢推入6.拔出直肠管步骤三:给药后处理1.患儿保持采取卧位6~15分钟。

2.注意观察有无药液溢出,及时处理。

3.观察给药后的反应,是否排便、或有不舒服等。

注意事项01.掌握直肠给药指征,腹泻严重的患者暂时不适宜直肠注射疗法。

02.婴幼儿肠壁薄,灌肠管不要太硬,注意动作轻柔,润滑、消毒。

03.直肠给药容积不宜过大10ml以内为宜。

新生儿---2岁: 4.0ml----6.0ml,3 岁--- 5 岁: 5.0ml----10ml,6 岁--- 9岁: 9.0ml----20ml,10岁---14 岁: 20ml---- 30 ml儿童用药剂量依据小儿用药剂量为准04.把握进管深度,0-1以下5cm,1-6岁5-10cm。

7 ---14 岁: 12--15cm05.直肠给药后务必保留足够时间,以供药物吸收,一般15分钟即可。

06、庆大霉素不能直肠滴入。

07、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易过敏药应作药敏皮试,中药认为是配伍禁忌的直肠给药也视为配伍禁忌。

08、直肠给药的药液温度在35—40*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直肠给药后都会产生便意。

09、给药结束后要拍拍孩子屁股,使其肌肉收缩。

10、掌握直肠给药指征: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急腹症,疑有肠坏死穿孔禁用;11,孕妇禁用,以免引起流产。

妇女月经期,产露期应慎用,严重肛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穿孔患者禁用。

灌肠给药的操作方法

灌肠给药的操作方法

灌肠给药的操作方法
灌肠给药是通过直肠将药物输送到肠道的方法,常用于治疗便秘、清洁肠道、导泻等目的。

以下是灌肠给药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具和药物:将需要用到的工具和药物准备好,包括灌肠袋或注射器、肠管、润滑剂和需要给予的药物。

2. 洗手并佩戴手套:在操作之前,务必洗净双手,并戴上适当的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3. 准备灌肠袋或注射器:如果使用灌肠袋,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将袋子装满温水;如果使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注射器中。

4. 润滑肠管:将一小部分润滑剂涂抹在肠管的末端,以方便插入直肠。

5. 采取适当体位:患者可以选择卧位或侧卧位,并将膝盖向胸部靠拢,以方便插入肠管。

6. 插入肠管:将润滑好的肠管缓慢插入直肠,直到肠管的末端到达所需位置。

插入时要轻柔,避免造成伤害。

7. 给药:如果使用灌肠袋,将袋子悬挂在合适的高度,打开开关,让药液缓慢
流入肠道。

如果使用注射器,将注射器插入肠管,并慢慢推动药物。

8. 移除肠管:在药物输入完毕后,缓慢将肠管从直肠中取出,避免药物外溢。

9. 清洁和舒适:完成灌肠后,使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患者的清洁和舒适。

需要注意的是,灌肠给药需要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伤害,所以最好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此操作。

如何给狗狗直肠给药,给狗狗驱虫后的三种副作用

如何给狗狗直肠给药,给狗狗驱虫后的三种副作用

如何给狗狗直肠给药,给狗狗驱虫后的三种副作用如何给狗狗直肠给药灌肠常用于无法经口给药的狗狗直肠给药比较常用于因为严重呕吐,或者不宜经口给药时而使用的一种方法。

有些药物并不适合用来注射,所以既不能喂食也不能注射,那么就只能采用直肠给药的方法来达到给药的目的。

一、适用对象:不适合经口给药的狗狗二、使用方法:1.常用方法:取输液空瓶一个,在里面装温热的灌肠溶液,安装上输液器。

把输液器下方的连接头剪掉,将塑料管的断端插入人用的导尿管中。

打开输液开关,检查缘头是否漏水,假如有漏水,再向内插紧。

如果狗狗比较温顺,可以采用站立灌肠的方法。

减去狗狗肛门周围的毛,把导尿管的圆头从肛门插入,边插边放液,以便于润滑肠道,方便进入。

如发现阻塞,可来回抽动导尿管,再继续灌肠。

2.不留液灌肠:作用是通便驱气和清洁肠道。

灌肠溶液用量较大,一般一次用量250-1000ml,常见溶液瓶抬高,使灌入压力增大,灌肠速度较快。

灌完后立即让狗狗排泄,所以称为不留液灌肠。

常用的溶液有以下几种:①温水或冷开水,可以清肠、降温。

②生理盐水:刺激性比较小,还可消炎。

灌肠的溶液一定要卫生3.留液灌肠:作用是输入治疗药物,补充营养物质或者软化硬结的粪便。

灌肠的速度不宜过快,溶液量也不宜过大,灌完后仍保持前低后高的体位,并且用狗狗的尾根堵住肛门一段时间。

在做输入药物和补充营养物质的保留灌肠之前,最好先用温水洗肠,将积粪排出。

常用灌肠溶液有:①云南白药1-2g,中药制剂犬痢康或者增效泻痢宁胶囊2-4粒,将药粉溶在100ml温水中搅匀灌肠,每天1-2次。

②5%葡萄糖氯化钠或口服补液盐溶液,可给不能经口进食的狗狗补充水分和营养,每次200-300ml,一天2次。

三、Tips:1.灌肠的缓冲液最好是选用温开水或凉开水或者有消炎作用的缓冲液,以免对肠道造成感染。

2.插入直肠的一段一定不能太尖,以免划伤肠道。

给狗狗驱虫后的三种副作用大麦町犬反应一:没事儿人型在狗狗吃完驱虫药以后,狗狗完全没有身体不适的反应。

直肠给药讲义

直肠给药讲义

直肠给药讲义展开全文1、直肠给药的体位:俯卧位。

2、直肠给药的深度:6—15cm。

3、直肠给药的温度:38oC左右。

4、直肠给药的液体量:发热、咳嗽:注入20—30ml,滴入50—100ml;腹泻:注入6—10ml。

5、直肠给药的药物用量:是口服、肌注用量的一倍,静脉点滴用量的1/2,中西药片剂、散剂、针剂、汤剂、口服液均可同时应用,一日2次。

6、直肠给药后30分钟内排出体外引起的原因:(1)直肠给药后患儿有便意,应先排便再给药。

(2)直肠给药的深度不够,应进入直肠6—15cm.。

(3)直肠给药的温度不适,应加热38oC。

(4)直肠给药的液体量过大,就应减少液体量,一般减少双黄连针、鱼星草针的用量。

(5)直肠给药后立抱患儿,应平抱患儿30分钟以上。

(6)直肠给药后肠蠕动加快,应减少肠蠕动,加入利多卡因针适量2-3滴或654-2针适量。

(7)直肠给药后患儿下蹲小便,应30分钟以上下蹲小便。

7、小儿发热用药:氨基比林针+地塞米松针+柴胡针+双黄连针+抗生素,高热者双黄连针换成清开灵针,流鼻涕者加扑尔敏针、利巴韦林针。

8、小儿咳嗽用药:鱼星草针+地塞米松针+维生素K1针+抗生素+百合紫苏胶囊,干咳者加654-2针,抗生素用红霉素、严迪、阿奇霉素;喘息者加喘定针;痰多加溴已新片、鲜竹沥口服液。

9、小儿口疮:(1)直肠给药:双黄连针+地塞米松针。

(2)口腔给药:制菌素片研粉+丁卡因少许。

10、消化不良性腹泻:穿心莲2支,复合B针1支,654-2针2.5mg,生理盐水3 ml,悟空神丹1支。

11、秋季腹泻:穿心莲2支,病毒唑2支,复合B针1支,654-2针2.5mg,悟空神丹1支、潘生丁1片。

12、肠炎痢疾:口服悟空神,直肠给药穿心莲2支,病毒唑2支,654-2针2.5mg,庆大霉素针8万单位,利福平胶囊1粒。

13、支气管炎、肺炎:头孢三嗪1克,穿心莲2支,病毒唑1支,喘定10分之一支,地龙针1支,654-2针2.5mg,K3针1支,维丁胶性钙1支,地米5 mg,鱼星草针10 ml,注:应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经验用药,以上10、11、12、13配方为1岁多儿童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直肠给药的方法是怎样的
导语:现在的医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也不断的在变化,因此有很多人得了疾病以后,可以通过直肠给药的一种方法,就能治疗很多种
现在的医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也不断的在变化,因此有很多人得了疾病以后,可以通过直肠给药的一种方法,就能治疗很多种疾病,那么直肠给药的方法是怎样的?为了你能全面的了解这种治疗方法,就来看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直肠给药的方法,经清洁肠道后取卧截石位并由助手固定,无需麻醉,术者左食指蘸石腊油后插入直肠内导引,右手持带7号针头的注射器,自肛门左侧外方离肛缘约 1.5cm处刺入,穿透肛提肌,进针深度约3--5cm,左手食指在直肠腔内扪定针头的位置及方向,确定针头在直肠壁外的疏松组织时,注入药物就可以了。

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和优点:
其一,不经过上消化道,可避免胃酸和酶对整形药物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
其二50%整形药物避免了肝脏,首个作用,减低了对肝脏的副作用;
其三,部分药物直达盆腔,使病所整形药物浓度高,作用强。

所经直肠炎药比口服药生物利用度高,同样剂量的整形药物直肠给药的作用大于口服整形药物的作用。

据健康研究,中药灌肠在吸收速度、显效速度上比丸、片、栓、汤剂均快,达峰浓度高,达峰时间短。

药物经直肠到达盆腔有三条途径,
其一,整形药物经直肠粘膜吸收后到肝脏,代谢后进入循环;
其二是直肠吸收整形药物的50%,绕过肝脏,从下腹静脉直接入大循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