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分类编号办法
档案分类大纲及编号方法说明

档案分类大纲及编号方法说明一、档案分类大纲的制定档案分类大纲是根据档案的属性、内容和用途等特点,将档案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级别,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制的文档。
其制定应根据具体的档案管理需求和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相应的分类细则。
一般来说,档案分类大纲应遵循以下原则:1.相关性原则:将具有相同或相近属性、内容和用途的档案归为同一类别或同一级别,以便于检索相关档案。
2.独立性原则:各个类别和级别应独立开来,互不干扰,避免重复或遗漏。
3.可扩展性原则:分类大纲应具备可扩展的特点,能够适应档案的新增和调整。
4.可操作性原则:分类大纲的设计应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方便档案管理员使用。
5.易于检索原则:分类大纲的目录结构和编码方式应能够方便进行检索和查询,提高工作效率。
二、档案分类大纲的内容1.档案级别:按照档案的重要性和保管期限,将档案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如机密档案、秘密档案、一般档案等。
2.档案类别:根据档案的属性和内容,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人事档案、财务档案、行政档案等。
3.档案子类别:在档案类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别,更加具体明确,如人事档案可划分为员工档案、招聘档案、培训档案等。
4.档案属性:根据档案的特点和用途,进行属性的标注和分类,如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图像档案等。
5.档案主题:根据档案的内容和主题,进行主题的标注和归类,如会议记录档案、项目执行档案等。
三、档案编号方法的说明档案编号方法是将档案分类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编码的方式表示出来,方便档案的管理和检索。
档案编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编号结构:根据档案分类大纲的内容,制定相应的编号结构。
一般来说,编号结构应包括类别代码、子类别代码、属性代码等。
2.编号规则:根据编号结构,制定相应的编号规则。
编号规则应符合分类大纲的分类逻辑和特点,易于记忆和使用。
3.编号示例:给出一些具体的编号示例,以帮助档案管理员理解和掌握编号方法,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档案编号规则

档案编号规则(1995年6月12日国家档案局批准,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档号的结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档案馆(室)编制档号。
2、术语2.1 档号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
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
2.2 全宗号档案馆(室)给定每个全宗的代码。
2.3 案卷目录号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代码。
2.4 类别号馆(室)藏档案类别的代码。
2.5 项目号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档案的代字或代号。
2.6 案卷号案卷排列的顺序号。
2.7 件号案卷内文件的顺序号。
2.8 页(张)号案卷内文件每页(张)的顺序号。
2.9 代码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数字、字母、汉字及其它符号。
3、档号编制原则3.1 唯一性原则档案馆(室)内档案档号应指代单一。
不同编号对象应赋予不同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
3.2 合理性原则档号结构必须与馆藏的整理分类体系相适应。
3.3 稳定性原则档号一经确定,一般不应随意改变。
3.4 扩充性原则档号必须留有适当的递增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档案的需要。
3.5 简单性原则档号力求简短明了,以便减少代码差错,节省存贮空间,提高处理效率。
4、档号的结构档号结构分为三种:4.1 第一种结构为: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4.2 第二种结构为: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页(张)号即:×××××××……n××××××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4.3 第三种结构为: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页(张号)即:××××……n ×××…n ××××××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号、页(张)号4.4 档号中左边为上位代码,右边为下位代码,连写时上、下代码之间用“—”(短横)相隔。
(精品范本)档案分类编号方案

档案分类编号方案为了加强我所综合档案管理的需要,统一档案实体分类,实现档案整理、排列、管理、检索、编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我所各项工作服务,更好地为本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根据《广东省机关档案分类办法》,参考学习市、镇档案馆的经验,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分类编号方案。
一、分类原则1、档案分类原则是以本单位所形成的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载体形态特点,便于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2、分类后的档案,分别用英文字母按顺序编大类代字。
3、本办法适用于对本单位全部档案进行实体分类、组卷和排架管理。
二、类别设置本单位档案设大类和属类,大类用大写英文字母作代字,属类用阿拉伯数字作代号,本单位全部档案分为八大类,大类和属类设置如下:(1)文书类档案(代字:A);A1 永久A2 30年A3 10年(2)城市勘测类档案(代字:B);B1 工程地质 B2 水文地质B3 控制测量B4 地形测量B5 摄影测量B6 地图(3)城市规划类档案(代字:C);C1 国土规划 C2 总体规划 C3 分区规划 C4 详细规划 C5 规划基础资料(4)城建管理类档案(代字:D);D1 土地管理 D2 用地规划管理 D2.1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D2.2 违法用地管理 D2.3 选址意见书管理 D3 建筑工程管理 D3.1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D3.1.1 公共建筑类工程规划管理 D3.1.2 联建楼建筑类工程规划管理 D3.2 规划设计审批管理 D3.3 违法建设管理 D3.4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管理(5)会计档案(代字:E);E1 会计报告E2 会计账本E3 会计凭证E4 其他(6)照片类档案(代字:F);F1 永久F2 长期F3 短期(7)实物类档案(代字:H);H1锦旗类H2奖牌类H3奖杯类H4其他类(8)声像类档案(代字:R);R1 照片(底片) R2 录像带 R3 录音带R4 光盘与磁盘三、编号方法1、文书类档案的编号●旧方法: 2007年以前,采用立卷归档方法,其编号结构模式为:大类代字+保管期限代号+文件所属年份+案卷号组成。
档案分类编号方法

精心整理XXX分类编号方案XX综合档案室编XXXXXXX档案分类编号方案为了加强我所综合档案管理的需要,统一档案实体分类,实现档案整理、排列、管理、检索、编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我所各项工作服务,更好地为本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根据《广东省机关档案分类办法》,参考学习市、镇档案馆的经验,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分类编号方案。
123((B3控制测量B4地形测量B5摄影测量B6地图(3)城市规划类档案(代字:C);C1国土规划C2总体规划C3分区规划C4详细规划C5规划基础资料(4)城建管理类档案(代字:D);D1土地管理D2用地规划管理D2.1建设用地规划管理D2.2违法用地管理((F2长期F3短期(7)实物类档案(代字:H);H1锦旗类H2奖牌类H3奖杯类H4其他类(8)声像类档案(代字:R);R1照片(底片)R2录像带R3录音带R4光盘与磁盘三、编号方法1、文书类档案的编号●旧方法:2007年以前,采用立卷归档方法,其编号结构模式为:大类代永久1,。
年度●年度2、勘测类档案(B)、城建规划类(C)均按“类别-年度”来设置案卷顺序,其档号结构模式为:大类代字+属类代号+年度+案卷号。
例:B1.2004—001案卷号年度属类代号大类代字3、城建类档案(D)按“类别-年度”来设置案卷顺序,其档号结构模式为:大类代字+属类代号+年度+案卷号。
例:D2-2004—001案卷号年度属类代号大类代字4E3.1—5其照片号为:220-F1.1.5-6-22。
F115-6-22流水编号(张号)四级类目编号(册号)三级类目编号(年度)二级类目编号(期限)大类编号(照片目录)由2011年开始,照片档案全部为永久,二级类目编号(期限)不用写上,例如2011年第6卷的第22张永久保存的照片,其编号为220-F1.5-6-22。
如下图所示:F15-6-22流水编号(张号)四级类目编号(册号)三级类目编号(年度)67四、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单位档案室负责解释。
各类档案的分类编号方案

各类档案的分类编号方案各类档案的分类编号方案为了适应本单位档案综合管理的需要,统一档案的实体分类,实现档案分类、整理、排列、管理、检索、编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本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档案为单位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机关档案业务建设规范》和《广东省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实施细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分类原则1、档案的分类原则是以本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本单位的工作职能,结合档案的不同内容和档案载体形态特点,便于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2、分类后的档案,分别用英文字母按顺序排列编大类代字。
3、本方案适用本单位全部档案的实体分类、组卷和排列上架,档案的分类按有类设类、无类空类的办法设置。
(二)类别设置本单位的档案共分九类,即:文书档案(代字A);基建档案(代字B);设备仪器档案(代字C);会计档案(代字D);已故人员档案(代字E);声像档案(代字F);规划建设档案(代字G);实物档案(代字H);婚姻档案(代字I)。
大类以下的属类用阿拉伯数字为代号,从左至右依次为一级属类、二级属类。
(三)分类方法文书档案(其属类可按组织机构或问题设置排列)1、党务工作类1.1 党代会1.2 党委会议1.3 党委工作综合1.4 党委秘书工作1.5 组织工作1.6 纪检工作1.7 宣传、教育1.8 其它2、人大工作类2.1 人大主席团2.2 人大办公室工作2.3 人代会2.4 其他3、政务工作类3.1 政府工作会议3.2 政务工作综合3.3 规章、制度、布告3.4 信访、机要、保密、档案3.5 调研工作3.6 刊物、简报3.7 机关事务3.8 其他4、人事、监察、劳资类4.1 人事4.2 监察工作4.3 工资福利4.4 计生4.5 职称5、财务会计管理类5.1 财务管理5.2 财务审计5.3 其他6、科教文卫体类6.1 科技工作6.2 教育工作6.3 文化工作6.4 卫生工作6.5 体育工作7、农林牧副渔类7.1 农业生产7.2 林业生产7.3 牧业生产7.4 副业生产7.5 渔业生产7.6 其他8、农村综合统计类9、工业交通能源类9.1 工业、企业9.2 交通工作9.3 邮电9.4 能源9.5 其他10、财税工商金融类10.1 财政10.2 税务10.3 工商10.4 金融10.5 保险10.6 其他11、商业贸易工作类11.1 商业11.2 粮食11.3 供销11.4 外贸11.5 其他12、基本建设类12.1 房地产开发12.2 环境保护12.3 其他13、国土管理类13.1 国土管理综合13.2 国土管理规章制度13.3 其他14、武装工作类14.1 征兵14.2 民兵14.3 其他15、政法、民政工作类15.1 公安(派出所)工作15.2 司法工作15.3 民政工作16、计划生育类17、群团工作类17.1 工会17.2 共青团17.3 妇女工作17.4 协会工作基建档案(其属类按工程项目设置)设备仪器档案(其属类按照设备仪器型号设置)会计档案(其属类按报表、账簿、凭证、其他设置)1、报表2、账簿3、凭证4、其他已故人员档案(不设属类,按1人1卷,并按死亡时间的先后编号排列)。
档案分类及编号规定

档案分类及编号规定档案分类及编号规定档案分类及编号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各类档案分类、编号、标识,便于检索利用,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依据与适用范围1、依据参照国家档案局《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2、范围(1)本方案规定了***各类型档案的分类及编号方法。
(2)本方案适用于*****档案实体的分类、编号、排架。
第二章类目设置及标识第三条一级类目:档案共设六个一级类目(具体档案分类表见附件1):即:WS——文书档案类;KJ——科学技术类;CW——财务档案类;RS——人事档案类;TZ——特殊载体档案类ZL——资料第四条二级类目:1、文书档案设置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教育管理类二级类目,标识如下:党群工作类——DQ行政管理类——XZ经营管理类——JG教育管理类——JY2、科学技术类档案设置科学研究类、建设项目类、设备仪器类二级类目,标识如下:科学研究类——KY建设项目类——JS设备仪器类——SY3、财务档案按其形成特点和文件材料形式分别设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四个二级类目,标识分别是:01、02、03、04。
4、人事档案类按照《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新联投字【2012】38号)包含入职手续档案材料及入职后档案材料。
5、特殊载体档案类按照其载体设置声像档案、电子档案及实物档案三个二级类目,标识分别为:01、02、03。
6、资料包含报刊、书籍、宣传资料等。
第三章档号编制第五条档号编制坚持系统、规范、简单、便于检索的原则。
第六条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教育管理类为文书档案,档号设置:——————保管期限——第七条科学技术类档案,档号设置:1、科学研究类:KY————案卷号2、建设项目类:JS————案卷号如石家庄安联·青年城项目,其案卷档案号为:JS——0402QNC——N。
3、设备仪器类:SY————案卷号第八条会计档案,档号设置:KJ————年度——全宗号——案卷号第九条人事档案类,档号设置:RS——全宗——年度——案卷号第十条特殊载体档案,档号设置方案为:1、声像档案:TZ——01————年度——全宗——案卷号2、电子档案TZ——02————年度——全宗——件号3、实物档案TZ——03————年度——全宗——件号第四章附则第十一条本规定由档案馆负责解释。
广东省机关档案分类办法

广东省机关档案分类办法为了适应我省机关档案管理的需要,统一档案实体分类,实现档案分类整理、排列、管理、检索、编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机关档案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和《广东省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实施细则》,结合我省机关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分类原则1、机关档案分类原则是以一个立档单位所形成的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机关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档案的载体形态特点,便于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
2、分类后的档案,分别用英文字母按顺序编大类代字。
3、本办法适用于对一个全宗的全部档案进行实体分类、组卷和排架管理。
有类设类,无类空类。
二、类别设置1、一个全宗内的档案原则上分为七大类:即(1)党政工团档案(代字:A),(2)基建档案(代字:B),(3)设备、仪器档案(代字:C),(4)会计档案(代字:D),(5)已故人员档案(代字:E),(6)声像档案(代字:F),(7)专门档案(代字:G)。
大类以下的属类用阿拉伯数字作代号。
从左至右依次叫一级属类、二级属类……。
要求各单位的大类与本办法保持一致,大类以下属类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
2、对下属单位报送的科研成果、产品鉴定,基建项目的审批文件可分别归入有关业务部门的管理性文件中。
3、一些机关因业务性质特殊,形成的本专业的专门档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大类,依次排列在声像档案后面,代字用英文字母接上。
三、分类方法A、党政工团档案(其属类可按组织机构或问题设置排列,前后保持一致,不可任意改动);B、基建档案的一级属类,按工程性质或建筑项目设置;C、设备仪器档案的一级属类,按种类或型号设置;D、会计档案的一级属类,按报表、账簿、凭证,工资单及其他设置;E、已故人员档案的一级属类,按已故人员级别设置;F、声像档案的一级属类,按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设置;G、专门档案(本机关形成的专门档案)一级属类,按问题或机构设置;H、荣誉、实物档案。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法规类别】机构编制【发文字号】粤府办[2000]48号【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发布日期】2000.04.18【实施日期】2000.04.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00]48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粤发[2000]2号),组建国土资源厅(挂测绘局牌子)。
国土资源厅是主管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测绘事业的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能调整(一)划入的职能1、原国土厅的行政管理职能。
2、原地质矿产局的行政管理职能。
3、原矿产资源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
4、原计划委员会综合平衡和协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和计划职能。
5、原农业办公室指导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管理职能。
(二)划出的职能1、将地名行政管理职能,交给民政厅。
2、将地下水资源行政管理职能,交给水利厅。
3、将农业资源区划职能,交给农业厅。
(三)转变和下放的职能1、将县级基准地价评估成果的检查验收职能,下放给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
2、将土地、矿产资源基础信息和基础地理信息以及土地、矿产资源的利用情况、变化趋势的动态数据收集、技术处理及预测分析等职能,交给直属事业单位承担。
3、将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程、行为规范的起草职能,交给有关社团组织承担。
4、将科技成果的检测、评审、鉴定和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及技术职称的资格评审工作,交给有关社团组织承担。
5、将土地开发与整理、土地复垦等的实施工作,交给直属事业单位承担。
6、将征地中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交给直属事业单位承担。
7、将地产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土地使用权交易具体业务工作,交给直属事业单位承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分类编号办法
一、分类原则
1、按照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关于实行档案综合管理和国土资源部对全国国土资源管理档案采用微机联网管理的要求,体现一个单位全部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方便档案检索利用的原则。
2、本分类办法是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活动和业务分工为基础,突出国土资源管理档案的专业特点,采用从总到分的原则。
二、适应范围
本分类办法适用于我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档案实体的分类、组卷和排架管理。
三、类别设置
1、根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内部业务分工,我省国土资源机关档案共设16大类,分别用英文字母作代字,按以下顺序排列:
A、综合类(党政工团档案);
B、会计类;
C、地籍管理类;
D、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类;
E、土地利用(建设用地)类;
F、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类;
G、地产市场类;
H、国土资源统计类;
I、测绘管理类;
K、特殊载体类;
L、科研类;
M、基建设备类;
N、矿产开发管理类;
O、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类;
P、地质勘查管理类;
Q、地质环境管理类。
2、每一大类视需要分设若干个属类,一般设立三级类目。
地籍管理档案、土地利用规划档案可设立四至五级类目。
属类用阿拉伯数字作代号,一级属类、二级属类、三级属类等依次由左至右排列。
3、各大类档案的属类设置附后。
四、编号办法
(一)综合类。
编号模式为:
大类代字+保管期限代号+目录顺序号+案卷顺序号;
其中:大类代字为A;保管期限代号分别为:永久1、长期2、短期3;
永久、长期合编为12,长期、短期合编为23,永久、长期、短期合编为0。
目录顺序号,按保管期限和形成时间先后小流水编号,如A1.1,A1.2,A1.3……;A2.1,A2.2,A2.3……;A12.1, A12.2 ,A12.3……。
案卷顺序号是指每一本目录内案卷的排列序号。
综合类档案编号模式图示:
A1.1-1
案卷顺序号(第一本目录的第一卷)
目录顺序号(综合类永久卷的第1本目录)
保管期限代号(永久)
大类代字(综合类)
(二)会计类。
编号模式为:
大类代字+一级属类代号+目录顺序号+案卷顺序号
其中:大类代字为B;
一级属类代号分别为:报表1、账簿2、凭证3、其它4;
目录顺序号,按一级属类和形成时间先后小流水编号,如B1.1,B1.2……,B2.1,B2.2……,B3.1,B3.2……。
案卷顺序号是指每一本目录内案卷的排列序号。
会计类档案编号模式图示:
B3.1-1
案卷顺序号(第一本凭证目录内的第1卷)
目录顺序号(会计凭证的第1本目录)
一级属类代号(会计凭证)
大类代字(会计类)
(三)地籍类。
编号模式为:
大类代字+一级属类代号+目录顺序号+案卷顺序号
其中:大类代字为C;
一级属类代号分别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地籍调查2、土地登记3、土地权属纠纷调处4。
目录顺序号,按一级属类和形成时间先后小流水编号。
如C1.1,C1.2,C1.3……,C2.1,C2.2,C3.3……。
案卷顺序号是指每一本目录内案卷的排列序号。
C1.1-1
案卷顺序号(第1本目录内的第1卷)
目录顺序号(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档案的第1本目录)
一级属类代号(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档案)
大类代字(地籍类)
特殊载体类(K)档案参照地籍类档案编号模式进行编号。
(四)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类。
编号模式为:
大类代字+目录顺序号+案卷顺序号
其中:大类代字为D;
目录顺序号按大类和形成时间先后小流水编号。
如D.1,D.2,D.3……。
案卷顺序号是指每一本目录内案卷的排列序号。
规划类档案编号模式图示:
D.1-1
案卷顺序号(第1本目录内的第1卷)
目录顺序号(规划类档案的第1本目录)
大类代字(规划[区划]类)
此类档案数量大的单位,可参照地籍类档案的编号模式进行编号。
土地利用(建设用地)类(E)、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类(F)、地产市场类(G)、国土资源统计类(H)、测绘管理类(I)档案参照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类档案的编号模式进行编号。
(五)科研类。
编号模式为:
大类代字+项目(课题)代号+案卷号
其中:大类代字为L;
项目(课题)代号按接收先后大流水编号,一个项目(课题)给一个号;
案卷号为每一个项目(课题)的档案的小流水编号。
如一个科研项的档案共3卷,则其案卷号分别为1、2、3。
科研类档案编号模式图示:
L.1-1
案卷号(第1科研项目的第1卷)
项目(课题)代号(第1科研项目)
大类代字(科研类)
(六)基建设备类。
编号模式为:
大类代字+一级属类+项目代号+案卷号
其中:大类代字为M;
一级属类代号分别为:基建1、设备2;
项目代号分属类按接收先后流水编号,一个项目(一种设备)给一个代号;如第1个基建项目为M1.1,第2个基建项目则是M1.2;第1种设备为M2.1,第2种设备就是M2.2;
案卷号为每一个基建项目或每一个设备的档案的小流水编号。
如一个基建项目的档案共有4卷,则其案卷编号分别为1、2、3、4。
基建设备类档案编号模式图示:
M1.1-1
案卷号(第1基建项目档案的第1卷)
项目代号(第1基建项目)
一级属类代号(基建)
大类代字(基建设备类)
此外,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分类号的检索作用,各单位还可以在编写上述档号的基础上,在每个案卷封面上将其内容所对应的分类号(按《广东省国土资源机关档案分类法》)反映出来(可写在“档号”的下方);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单位,应将档案的上述编号和分类号同时输入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