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学复习资料全

园林花卉学复习资料全
园林花卉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园林花卉?

广义的”园林花卉”是指适用于(人居环境)园林和环境绿化、美化的观赏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花卉的栽培种、品种和一些野生种,又称园林植物,不仅包括以花为主要观赏部位的观花乔灌木和草花,也包括以观赏叶、果等其他部位的观赏乔灌木和草本植物,如观赏竹、观赏针叶树等。

狭义“园林花卉”仅指广义园林花卉中的草本植物,有时也称为草花。

2.园林花卉与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有何异同点?(P3)

园林树木主要新生绿化的骨架,园林花卉以其丰富的色彩起到美化装饰作用。

3.试举出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花卉著作10部。

东晋《竹谱》、西晋《南方草木状》、南北朝《齐民要术》、唐《园庭草木疏》、宋《兰谱》、《洛阳牡丹记》、《本草图经》、明《瓶史》、《群芳图》、《长物志》、《瓶花谱》、清《花尘》、《花镜》、《广群芳谱》

4.为何中国古代园林中草本花卉应用记载较少而国外的记载较多?

第二章园林花卉分类

1.园林花卉实用分类和植物的自然科属分类本质上有何不同?

自然科属分类是按进化途径和亲缘关系为依据的植物分类系统。

实用分类是依据花的生态习性及美学特征分类,依应用地生境、科属、观赏特性等分类。把相同习性或对某一生态因子要求一致的花卉归为一类,把统一科属的花卉归为一类,或把观赏特性相同的花卉归为一类。这些分类方法虽然不系统,但方便收集、栽培和应用。

2.试述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一年生花卉:一年生花卉是指当年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从种子萌发、开花、结实到死亡在同一年内进行。如百日草、凤仙花。

二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是指跨年完成生活史的花卉。从从种子萌发、开花、结实到死亡跨年进行,第一年只进行营养生长,然后必须经过冬季低温,第二年才开花结实、死亡,整个过程实际上可能不足12个月。如:须苞石竹,紫罗兰。

多年生花卉:

a)宿根花卉:为多年生花卉中地下根系正常的种类。这类花卉地下部分可以存活多

年,一些花卉的地上部分每年冬季枯死,如:芍药,宿根福禄考,荷包牡丹;而

一些花卉的地上部分则可以跨年生存,呈常绿状态,如土麦冬,沿阶草,君子兰。

b)球根花卉:为多年生花卉中底下器官变态肥大的种类。这类花卉地下部分可以存

活多年,大多数种类的地上部分,每年夏季或冬季枯死,如:郁金香,水仙,大

丽花;少数种类地上部分可以跨年生存,呈常绿状态,如:蛤蟆叶秋海棠,白子

莲。

3.花卉依原产地气候型是如何分类的?各气候区的特点如何?举出3~5种著名花卉。

每个气候区所属的地理区域内,由于特有的相似气候条件,形成了某类野生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

1)中国气候型:

气候特点:冬寒夏热,年温差大,夏季降水较多。

温暖型花卉:中国石竹,凤仙,半枝莲,石蒜

冷凉型花卉:翠菊,荷兰菊,芍药

2)欧洲气候型:

气候特点:冬季温暖,夏季气温不高,一半不超过15~17度,年温差小;降

水不多但四季都有,里海西海岸地区雨量较少。

如:羽衣甘蓝,毛地黄,耧斗菜,铃兰

3)地中海气候型:

气候特点: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6~10°,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

20~25°,从秋季到次年春末,为降雨期,夏季极少降雨,为干燥期。

如:金盏菊,麦秆菊,君子兰,风信子

4)墨西哥气候型:

气候特点:周年平均气温在14~17摄氏度,温差小,降水量因死去不同而异,

有周年雨量充沛的,也有集中在夏季的。

如:百日草,万寿菊,大丽花

5)热带气候型:

气候特点:周年高温,温差小,离赤道渐远,温差加大,雨量大,有旱季和雨

季之分,也有全年雨水充沛区

如:鸡冠花,猪笼草,美人蕉

6)寒带气候型:

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凉爽而短暂,植物生长季只有2~3个月,

年降水量很少,但在生长季有足够的湿气。

如:绿绒蒿属,龙胆属,雪莲

7)沙漠气候型:

气候特点: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多为不毛之地,夏季白天长,风大,植

物常成垫状。

如:芦荟,仙人掌,光棍树

4.请说出15类不同的园林花卉。(P15)

第三章主要生态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1.了解花卉生长发育过程及影响其的环境因子与园林花卉的应用有什么关系。

2.草本花卉的一般生长发育过程是怎么样的

死亡(一二年生)

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实

休眠(多年生)→芽萌发→生长→开花→结实

3.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概念是什么?

环境因子:广义的讲包括花卉生长所处的环境中的所有要素。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花卉生存、分布、生长发育有影响的环境因子,包括气候因子(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因子(土壤温度、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水分)、地形因子、生物因子(相关的动物、昆虫、微生物;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人为因子(栽培、引种、选育)等。

4.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有哪些?这些因子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影响花卉的生态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大气成分、土壤、根际微环境等因子。

关系:一方面,这些因子具有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共同作用,产生综合效;另一方面,在发育的某一阶段或某一栽培过程,其中一个因子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子的要求变化,成为主导因子。同时,各环境因子还有相互调剂性,在一定范围内,一个因子的不足可以用另一个因子补充,但是其作用是有限的。

5.温度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温度三基点:生长发育的最高,最低,最适温度。

温度五基点:花卉生存的关键五点,冷死点、最高点,最低点,最适点、热死点。

温度影响花卉的休眠与萌发

温度影响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温度影响球根的休眠与萌发

温度影响宿根花卉芽的休眠与萌发

温度影响花卉生长过程(营养生长)

温度影响花卉的发育过程(花芽分化及育、花芽伸长、开花、结实、果实成熟)花芽分化

花芽伸长

花色、花期及花香

6.如何理解花卉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

最适:何花卉都在一定温度内才能生存并进行生长发育,在最适温度下,花卉生长发育最好,当逐渐偏离最适温度时,花卉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不能开花结实。不同花卉的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则与原产地气候有关。

7.光照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光照强度影响一些花卉种子的萌发:

喜光种子:需要光照刺激才能萌发,毛地黄、非洲凤仙

嫌光种子:在光照下萌发受抑制,在黑暗中易萌发,黑种草、客来

光照强度

1.光照强度影响一些花卉种子的萌发

2.光照强度影响花卉的形态建成和营养生长

3.光照强度影响花卉的花蕾开放

4.光照强度影响花色

光周期

1.影响一些花卉的营养繁殖

2.影响花卉的冬季休眠

3.决定一些花卉的成花程

长日照花卉: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或的花卉,延长光照可以促进和提早开花,相反则推迟成花,天人菊,藿香蓟

8.什么是短日照花卉?具体说明。

a)短日照花卉:日照长度必须短于临界日长才能成花或的花卉,延长黑暗促进和提

早开花,相反则推迟成花,波斯菊,一品红

b)日中性花卉:成花或开花不受光周期的影响,大多数花卉属于此类。

c)光质:对植物的生长、形态建成、光合作用、物质代谢、基因表达均有调控作用

9.水分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①空气湿度

花卉可以通过气孔或气生根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附生花卉;大多数花卉,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影响蒸发,进而影响根吸水,植株含水量。

空气湿度过大对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影响,枝叶徒长,植株柔弱,抗性弱;造成落花落果;妨碍花药开花传粉结实。湿度过小,易产生红蜘蛛等病虫害;影响花色变浓。

②土壤水分

影响花卉生长:不同发育阶段对含水量要求不同。营养生长>开花期>结实种子发育不同花卉对含水量要求不同,耐旱性也不同。高:湿生植物(气生兰、食虫植物、蕨类、苔藓植物)低:原产沙漠仙人掌类适中:65-75%

影响花卉发育:影响花芽分化,控制水分可以控制一些花卉的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球根暖香玉。

影响花卉花色:一般缺水时花色变浓,而水分充足时花色正常。但是需要综合影响考虑。

③水质

影响土壤酸碱度,进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根系营养吸收。水中含盐量用电导率EC表示,随温度变化,25℃测得。浇花EC<1S/cm,栽植1~4S/cm。酸碱度用pH表示,大多数花卉为6~7适宜。

10.养分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必需元素:大量:C、H、O、N、P、K、S、Ca、Mg

微量:Fe、B、Cu、Zn、Mo、Mn、Cl

a)N:生命元素,促进营养生长,叶绿素合成,使花叶肥大;过量则妨碍花芽形成;

茎枝徒长,降低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b)K:增强抗寒性和抗病性;生长健壮,茎坚韧,不易倒伏;促进叶绿素形成;促进

根系扩大,对球根花卉有利。过量茎节间缩短,叶变黄,诱发缺镁、钙。

c)P:促进花卉成熟,花芽分化,开花良好,提早开花结实,促进种子萌发,根系发

育,茎坚韧,不易倒伏,抗病能力强。过量:在多雨的年份寒冷地区宜多用,促

进植物成熟。

d)Ca:促进根系发育,植物坚韧度,疏松黏重土壤,紧密砂质土壤,降低酸碱度。

过量诱发缺磷、锌。

e)S:促进根系生长,与叶绿素合成有关,促进根瘤菌增殖,增加土壤含氮量。

f)Fe:合成叶绿素,土壤呈碱性时缺铁出现黄化。

g)Mg:合成叶绿素,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根瘤菌形成,促进开花结实,与生殖过程

有密切关系。

h)Mn: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结实都有良好作用。

11.花卉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有哪些?对花卉生长发育有什么主要作用?

a)矿质元素以一定的离子形态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施肥时要适量灌水。

b)N:NH4+、NO3-,易,老叶

c)P:HPO4(2-)、H2PO4-,易,老叶

d)K:K+,老叶

e)S:SO4(2-),不易,幼叶

f)Mg:Mg2+,易,老叶

g)Ca:Ca2+,不易,幼叶

h)Fe:Fe2+(有活性)、Fe3+(被吸收),不易,幼叶

i)B:H2BO3-、HBO3(2-),不易,幼叶

j)Cu:Cu2+、Cu+,不易,幼叶

k)Zn:Zn2+,易,老叶

l)Mn:Mn2+,不易,幼叶

m)Cl:Cl-,不易,幼叶

12.Mo:MoO4(2-),不易,幼叶

13.试述矿质元素的吸收态在体内的移动性。

a)矿质元素以一定的离子形态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施肥时要适量灌水。

b)N:NH4+、NO3-,易,老叶

c)P:HPO4(2-)、H2PO4-,易,老叶

d)K:K+,老叶

e)S:SO4(2-),不易,幼叶

f)Mg:Mg2+,易,老叶

g)Ca:Ca2+,不易,幼叶

h)Fe:Fe2+(有活性)、Fe3+(被吸收),不易,幼叶

i)B:H2BO3-、HBO3(2-),不易,幼叶

j)Cu:Cu2+、Cu+,不易,幼叶

k)Zn:Zn2+,易,老叶

l)Mn:Mn2+,不易,幼叶

m)Cl:Cl-,不易,幼叶

n)Mo:MoO4(2-),不易,幼叶

14.土壤的那些性质能影响花卉生长发育?

土壤物理特性(土壤质地、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和土壤化学特性(土壤酸碱度pH 值、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

15.根际与花卉有什么关系?

根际:植物根系周围数毫米内的微域环境,有效养分能直接为根系吸收。根际的养分、水分、通气情况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最直接的因子。

16.常用的栽培基质有哪些?

腐叶土、草皮土、针叶土、沼泽土、泥炭土(性质靠近土壤;高、中、地位泥炭)、水苔、蕨根、椰糠、树皮、蛭石、珍珠岩、岩棉

17.大气成分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1)氧气:直接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正常的空气成分不会影响。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增加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二氧化碳施肥。

3)氮气:对大多数花卉没有影响,对豆科植物以及有固氮根瘤菌的植物是有益的。

4)有害气体:急性伤害:有害气体浓度突然升高,植物短时间内表现出受害症状。

5)慢性伤害:长时间暴露在低浓度的有害气体中,表现出受害症状。

18.大气中影响花卉的有害气体主要有哪些?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氨气、乙烯、硫化氢

19.什么是监测植物?它们有什么用途?举例说明。

监测植物:对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可以作为监测使用。在低浓度下,人们往往还没柑橘,他们表现出受害症状。

监测二氧化碳:向日葵、紫花目宿

监测氯气:百日草、波斯菊

监测氮氧化物:秋海棠、向日葵

监测臭氧:矮牵牛、丁香

监测大气氟:地衣类、唐菖蒲

监测过量乙酰硝酸酯:早熟禾、矮牵牛

第四章园林花卉栽培设备及影响

1.保护地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花卉栽培设施和设备所创造的环境,称为保护地。利用这种人工创造的栽培环境进行花卉栽培,实现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的栽培活动,称为花卉保护地栽培(生产)。园林花卉栽培主要是在育苗过程、栽培不适地的花卉及不适时的花卉时需要使用保护地。

(与露地花卉相比)特点:(第3点)

2.园林花卉有哪些栽培设施及设备?

温室、荫棚、风障、冷床、温床、冷窖、塑料大棚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设备,如环境控制设备和各种机具、用具等。

3.与露地栽培相比,保护地栽培有哪些特点?

1)需要保护设施和设备。需要根据当地的洗染条件、栽培季节、栽培目的和资金选定栽

培长设施。

2)设备费用大,生产费用高。

3)不受季节和地区气候限制,可周年进行栽培。但考虑到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应选择

耗能低,产值高,适销对路的花卉进行生产。

4)产量可成倍的增加。要科学地安排温室面积的利用,尽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5)栽培管理技术要求严格。①对栽培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态习性要有深入的了解。

要精确知晓花卉生长发育歌阶段对光照、温度、湿度、营养等的最佳要求,以及它对不是环境的抗性幅度等。②对当地的气象条件和栽培地周围环境条件要心中有数。③对花卉栽培设备的性能要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栽培中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④要有熟练的栽培技术和经验,才能取得良好的栽培效果。

6)声场和销售环节之间要紧密衔接。若声场和销售脱节,产品不能及时销出,会造成很

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空占温室的宝贵面积,影响整个生产计划的完成。

4.温室有什么特点?依建筑形式如何划分?

温室是以有透光能力的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建成的一种特殊建筑,能够提供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温室是花卉栽培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栽培设备,比其他的栽培设备对环境因子的调控能力更强、更全面。温室是北方地区栽培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主要设施。

1)单屋面温室:温室只有一个向南倾斜的玻璃屋面,其北面为墙体。

2)双屋面温室:温室屋顶为2个相等的坡屋面,通常南北延长,屋面分向东西两方,

偶尔也有东西延长的。

3)不等屋面温室:温室屋顶为2个宽度不等的坡屋面,向南一面较宽,向北一面较

窄,二者的比例为4:3或3:2.

4)拱顶温室:温室屋顶呈均匀的弧形,通常为连栋温室。

5.在决定建造温室时,需要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P56)

①要有足够的土地面积②温室建造的位置③当地气候条件④温室的排列⑤温室屋面倾斜度和温室朝向

6.一个完整的温室系统通常由哪几个组成部分?

温室的建筑结构、覆盖材料、通风设备、降温设备、保温节能设备、遮光/遮阳系统、加热设备、加湿系统、空气循环设备、二氧化碳设备、人工光照设备、栽培床/槽、灌溉施肥设备、防虫设备、气候控制系统等。

7.温室环境的调控及调控设备有哪些?

1)降温系统: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降温、蒸发降温系统(湿帘——风机降温、喷雾

降温)、遮荫凉网降温

2)保温、加温系统:保温设备(室外覆盖保温设备、室内保温设备)、加温系统(热

水加温、热风加温、电加温、红外线加温系统)

3)遮光幕

4)补光设备:(光周期效应有效性)白炽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灯=冷白色荧光灯=

低压钠灯>汞灯

5)防虫网

6)二氧化碳施肥系统

7)施肥系统

8)灌溉设备

9)温室气候控制系统:自动调温器、模拟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环境

控制系统

8.各类温室有什么特点?

1)单屋面温室:温室只有一个向南倾斜的玻璃屋面,其北面为墙体。光纤充足、保温良

好、结构简单、建筑容易,是中国园艺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温室类型。

2)不等屋面温室:温室屋顶为2个宽度不等的坡屋面,向南一面较宽,向北一面较窄,

二者的比例为4:3或3:2.植物有向南弯曲的特点。

3)双屋面温室:温室屋顶为2个相等的坡屋面,通常南北延长,屋面分向东西两方,偶

尔也有东西延长的。

4)

5)拱顶温室:温室屋顶呈均匀的弧形,通常为连栋温室。

9.简述风障的作用及其结构。(P69)

风障是用秸秆或草席等材料做成的防风设施,是中国北方常用的简单保护设施之一。风障是利用各种高杆植物的茎秆或篱笆形成,以阻挡风寒,提高局部环境温度与湿度。能充分利用太能辐射能,提高风障保护区的低温和气温。

依结构不同分为有披风风障和无披风风障,前者防寒作用大。花卉栽培中常用有披风风障,由基梗、篱笆、披风3部分组成。

10.简述温床和冷床的作用及其结构。

冷床和温床是花卉栽培常用的设备。冷床只利用太阳辐射热以维持一定的温度,温床除了利用太阳辐射能外,还需人工加热以补充太阳辐射的不足,两者在形式和结构上基本相同。两者一般运用于露地花卉促成栽培;球根花卉的冬春季促成栽培;二年生草花和半耐寒盆花的保护性越冬。

结构:冷床:抢阳阳畦由风障、畦框、覆盖物组成。改良阳畦由风障、土墙、棚顶以及覆盖物组成。

温床:由床框、床孔以及玻璃窗(也可以用塑料薄膜代替)3部分组成。

11.简述地窖的作用及其结构。

地窖有又名冷窖,是不需人为加温的,用来贮藏植物营养器官或植物防寒越冬的地下设施。冷窖是植物越冬的最简易的临时性或永久性保护场所。

建造是,从地面挖掘一定深度,大小,而后做顶,即形成完整的冷窖。冷窖依其与地表面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两类:地下式的窖顶和地面持平;半地下窖顶高出地表面。

12.简述荫棚的作用及其结构。

荫棚也是花卉栽培与养护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大部分温室花卉在夏季移出温室后,均需置于荫棚下养护,夏季花卉的嫩枝扦插及播种等也需要在荫棚下进行,一部分露地栽培的切花花卉如有荫棚保护,可获得比露地栽培更好的效果。

(P72)

第五章园林花卉的繁殖

1.园林花卉有哪些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孢子繁殖、组织培养

2.园林花卉种子繁殖的特点是什么?

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种子细小质轻,采收、贮存、运输、播种均较渐变;繁殖系数高,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幼苗;实生幼苗生长势旺盛,寿命长。对母株的性状不能全部遗传,易丧失优良种性,F1代植株必然发生性状分离。

3.什么是花卉种子的寿命?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种子和一切生命体一样,有一定的生命期限,即寿命。种子寿命的终结以发芽力的丧失为标志。

内在因素:花卉的遗产基因。种子采收的状态和质量不同,寿命也不同。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寿命长。种子含水量(不同的贮存方法和条件都有一个安全含水量,过高过低都不可)

外界环境因素:空气湿度、温度、氧气。低温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贮存,花卉种子不应长时间暴露于强烈的日光下,否则会影响发芽力及寿命。

4.园林花卉生产和栽培中常用的种子贮藏方法有哪些?

1)日常生产和在栽培中的主要贮藏方法:干燥贮藏法、干燥低温密闭、湿藏法、水

藏法(某些水生植物的种子需要水分保持发芽力)

2)作为种子资源需要长期保存的种子:低温种质库、超干贮存、超低温贮存

5.园林花卉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水分、温度、氧气、光照。

6.什么是需光种子、嫌光性种子?举例说明。

需光种子:这种种子常常是小粒的,发芽靠近土壤表面,在那里幼苗能很快出土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这类种子没有从深层土中伸出的能力,所以在播种时覆土要薄,如:报春花、毛地黄、瓶子草类等。

嫌光种子:在阳光下,不能萌发,或萌发受到光的抑制,如:黑种草,雁来红,需要覆盖黑布,或提供暗室进行萌发。

7.影响种子发芽的休眠因素有哪些?

硬种皮、化学抑制物质、胚发育不完全或缺乏胚乳、存在需要冷藏的休眠胚。

8.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有哪些?

浸种、刻伤种皮、去除影响种子吸水的附属物、棉毛等、药物处理种子。

9.园林花卉分生繁殖的特点是什么?

简便容易成活,成苗较快,新植株能保持植株的遗传性状,但繁殖系数比播种系数低。

10.园林花卉分生繁殖有哪些类别?

分球(自然分球,人工繁殖),分株

11.园林花卉扦插的种类有哪些?

叶插(全、半、片)、茎插、根插

12.促进扦插生根的方法有哪些?

植物生长激素的处理、环剥处理、软化处理

13.嫁接及压条繁殖在园林花卉中的应用情况如何?

嫁接:园林花卉中除了温室木本植物采用嫁接外,草本花卉应用不多,一是宿根花卉中的菊花常以嫁接法进行菊艺栽培,二是仙人掌科植物常采用嫁接法进行繁殖,同时具有造型作用。

压条:一般露地草花极少曹勇压条繁殖,仅有一些温室花木类有时采用高压法繁殖。

14.园林花卉组织培养繁殖的特点是什么?

可控性强、节省材料、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后代整齐一致,管理方便,要求一定的设备和商品。

15.观赏蕨类植物有哪些繁殖方法?

分株、孢子繁殖

第六章园林花卉的花期控制

1.园林花卉为什么要进行花期控制?

①丰富不同季节花卉种类

②满足特殊节日及花展布置的用花要求

③创造百花齐放的景观

2.花卉花期控制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其一是通过对植物开花机制的了解,改变或干预一些与成花时间,开放过程有关的内因或生态因子,主要是外部因子,从而控制开花的时间。一切花卉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都会影响花期。与植物成花和开花相关的重要因子,主要是开花前的营养生长,养分供应情况,体内水分状况,温度,光周期和生长调节物质,不同花卉决定开花的主导因子不同,其二是通过对植物休眠的了解,控制影响休眠的内外因子,延迟或打破休眠,通过控制生长节律实现花期控制。环境因子中的温度、光周期、水分营养与休眠有关等日照低温干旱和营养不足能促进植物休眠而低温和日照长度也是打破休眠的因素之一。

3.园林花卉的花期控制方法有哪些?

1)调节温度:增温、降温、利用高海拔山地、低温诱导休眠,延缓生长

2)调节光照:短日照处理、长日照处理、颠倒昼夜处理、遮阴延长开花时间

3)应用繁殖栽培技术:调节播种期、使用摘心,修剪技术

4)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4.各栽培类型的园林花卉主要采用哪些花期控制方法?

摄影测量学基础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空中三角测量:利用航摄像片与所摄目标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根据少量像片控制点,计算待求点的平面位置、高程和像片外方位元素的测量方法。 2像点位移:由于在实际航空摄影时,在中心投影的情况下,当航摄的飞行姿态出现较大倾斜即像片有倾斜,地面有起伏时,便会导致地面点在航摄像片上构像相对于在理想情况下的构像,产生了位置的差异,这一差异称为像点位移。 3摄影基线:航线方向相邻两个摄影站点间的空间距离。 4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像片应有一定范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 5旁向重叠:相邻航线相邻两像片的重叠度 6同名核线:同一核面与左右影像相交形成的两条核线,其中核面指物方点与摄影基线所确定的平面。 7像片的内方位元素: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互位置的参数,f,x0,y0 8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表示摄影中心和像片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9相对定向:根据立体像对内在的几何关系恢复两张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即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像片的相对位置。 10绝对定向元素:描述立体像对在摄影瞬间的绝对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1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利用至少三个已知地面控制点的坐标,与其影像上对应三个像点的影像坐标,根据共线条件方程,反求该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12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的方法,称为空间前方交会。 13同名像点:同名光线在左右相片上的构像 填空 1、4D 产品是指 DEM 、DLG 、DRG 、DOM 。 2、摄影测量按用途可分为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 3、摄影测量学的发展经过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 4、模拟摄影测量是利用光学/机械投影方法实现摄影过程的反转。 5、解析摄影测量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摄影像片的量测和解析计算方法的交会方式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提供各种摄影测量产品的一门科学。 6、像点坐标的系统误差改正主要包括底片变形改正,摄影机物镜畸变差改正,大气折光改正和地球曲率改正。 7、共线方程表达的是像点、投影中心与地面点之间关系。 8、立体摄影测量基础是共面条件方程。 9、把一条航线的航摄像片根据地物影像拼接起来,各张像片的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呈现为弯弯曲曲的折线,称航线弯曲。 10、航摄像片为量测像片,有光学框标和机械框标。 11、地图是地面的正射投影,像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 12、在像空间坐标系中,像点的z 坐标值都为-f 。 13、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三个直线元素(Xs 、Ys 、Zs ):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间坐标值;三个角元素(?、ω、κ) ) :描述像片的空间姿态。 14、相对定向的理论基础、目的、标准是两像片上同名像点的投影光线对对相交。 15、双像解析摄影测量的任务是利用解析计算方法处理立体像对,获取地面点的三维空间信息。 16、在摄影测量中,一个立体像对的同名像点在各自的像平面坐标系的x 、y 坐标之差,分别称为左右视差、上下视差。 17、解析法相对定向的理论基础是同名光线对对相交于核面内。 18、解析绝对定向需要量测 2 个平高和 1 个高程以上的控制点,一般是在模型四个角布设四个控制点。 19、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按数学模型分为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光束法。 20、像底点上不存在投影差,但存在倾斜误差。倾斜航片上等比线上点的倾斜误差等于零。 21、立体模型空间相对定向时,连续像对的相对定向元素为 ,单独像对的相对定向元素为 。 22、某像点的像平面坐标为(x,y),摄影仪主距为f ,则该点在像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 ,y ,-f )。 23、摄影测量采用的五种常用坐标系中,地面测量坐标系是左手系。 222 v w b b φωκ、、、、22211ωκ?κ?、、、、

园林花卉学试题一及答案

园林花卉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凤梨科植物要求的pH值( A ) A. 4.0 B. 4.5~5.0 C. 5.5~6.0 D. 6 2.瓜叶菊要求的腐叶土、培养土、园土比例( B ) A. 4﹕4﹕2 B. 5﹕3.5﹕1.5 C. 5﹕2﹕3 D. 3﹕5﹕2 3.微量元素占植物体重() A. 0.1~0.2% B.3.6~4.5% C. 0.001~0.0001% D. 一半以上 4.形成灰分的矿物质元素有(a ) A. N. P. K. Ca. Mg B. N. P. K. Ca C. P. K. S. Ca. Mg. Fe D. D. O2. H2 5.叶暗绿色,生长延缓,下部叶的叶脉间黄化,表明缺( b )的表现。 A. N B. P C. Na D. Fe 6.低温温室温度应保持在() A. 3~8℃之间 B. 4~10℃之间 C. 8~15℃之间 D. 15℃以上 7.不等屋面温室两屋面宽度比( A ) A. 4﹕3 B. 5﹕2 C. 6﹕5 D. 3﹕1 8.当温室为东西延长时,南北两排温室间的距离通常为温室高度的( C )。 A. 3倍 B. 1倍 C. 2倍 D. 4倍 9.温室布置以()投射角为宜。 A. 450 B. 600 C. 90 0 D. 300 10.秋菊适宜生长温度( a )。 A. 20℃ B. 21℃ C. 40℃ D. 30℃ 11.调节繁殖期的栽培期,采用( d )等措施可有效调节花期。 A. 修剪 B. 摘心 C. 施肥 D. 控制水分 12.温度催延花期的主要作用( b ) A. 打破休眠 B. 花芽分化 C. 春化作用于 D. 影响花茎的伸长 13.催延花期的主要途径( d ) A. 温度处理 B. 加速生长 C. 日照处理 D. 药剂处理 14.菊花平瓣类有( a ) A. 宽带型 B. 平盘型 C. 雀舌型 D. 芍药型[ 15.菊花有抗( c )等毒气的功能。 A. SO2 B. HF C. HCl D. Cl2 16.瓜叶菊是花品种在8月播种,于11月以后增加人工光照,给予()光照,12月可开花。 A. 10小时以下 B. 15~15.5S C. 15.5~16S D. 16S以上 17.唐菖蒲别名(abc ) A. 菖兰 B. 剑兰 C. 扁竹莲 D. 水薄荷 18.催延花期包括(ab ) A. 促成开花栽培 B. 抑制栽培 C. 打破休眠 D. 春化作用 19.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培养土比例() A. 3﹕5﹕2 B. 5﹕3﹕2 C. 8﹕3﹕5 D. 4﹕4﹕2 20.缺铁表现( B ) A. 病斑不常出现 B. 叶脉间黄化 C. 严重时叶缘及叶尖干枯

动物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全

一、概述 (5分) 1.机体功能与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2)稳态的概念 2.机体功能的调节(1)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水平:①整体和环境水平;②器官和系统水平;③细胞和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内环境稳态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2.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影响并改变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3.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所以称之为自身调节。例如:血管平滑肌在收到牵拉刺激时,会发生收缩反应。 特点:范围小,不够灵活,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5分) 1.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2)细胞兴奋性与兴奋的概念 (3)阈值、阈电位和锋电位 2.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物质转运和信号传导 物质转运方式:1.小分子物质或离子的转运: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2.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的转运:出胞和入胞

摄影测量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 2航向重叠 3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4相对航高 5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6外方位元素 7核面 8绝对定向元素 二、问答题 1.写出中心投影的共线方程式并说明式中各参数的含义。 2.指出采用“后方交会+前方交会”和“相对定向+绝对定向”两种方法计算地面点坐标的基本步骤。 3.简述利用光束法(一步定向法)求解物点坐标的基本思想。 4.简述解析绝对定向的基本过程。 5.简述相对定向的基本过程。

6.试述航带网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步骤。 二、填空 1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 2人眼产生天然立体视觉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的存在。 3相对定向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两种常用的相对定向元素系统的特点及相对定向元素。 2倾斜位移的特性。 3单航带法相对定向后,为何要进行比例尺归化?怎样进行? 4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基本思想。 5何谓正形变换?有何特点? 四、论述题 1空间后方交会的计算步骤。 2有三条航线,每条航线六张像片组成一个区域,

采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1)写出整体平差的误差方程式的一般式。(2)将像片进行合理编号,并计算带宽,内存容量。 (3)请画出改化法方程系数阵结构简图。 参考答案: 一、 1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想信 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 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影的对象 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2供测图用的航测相片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的重叠。 3知道像片的内方位元素,以及三个地面点坐标和量测出的相应像点的坐标,就可以根据共线方程求出六个外方位元素的方法。

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全)分析解析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解析相对定向:根据同名光线对对相交这一立体相对内在的几何关系,通过量测的像点坐标,用解析计算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确定模型点的三维坐标。 2、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将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动态 GPS 定位技术获取的摄影中心曝光时刻的三维坐标作为带权观测值,引入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整体求解影像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3、主合点:地面上一组平行于摄影方向线的光束在像片上的构像 4、核线:立体像对中,同名光线与摄影基线所组成核面与左右像片的交线。 5、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 6、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7、影像匹配:利用互相关函数,评价两块影像的相似性以确定同名点 8、影像的内方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 9、影像的外方元素:描述像片在物方坐标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0、景深: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11、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的方法,称为空间前方交会。 12、空间后方交会: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条件方程或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13、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点之间的连线。 14、像主点:像片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15、立体像对:相邻摄站获取的具有一定重叠度的两张影像。 16、数字影像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采样点上的像素值时,需进行灰度重采样。 17、核面:过摄影基线与物方任意一点组成的平面。 18、中心投影:所有投影光线均经过同一个投影中心。 19、单模型绝对定向:相对定向所构建的立体模型经平移、缩放、旋转后纳入到地面坐标系中的过程相对定向:根据立体像对内在的几何关系恢复两张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即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像片的相对位置。 20、数字影像内定向:同一像点的像平面坐标与其扫描坐标不相等,需要加以换算,这种换算称为数字影像内定向。 21、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22、内部可靠性:一定假设条件下,平差系统所能发现的模型误差的下界值 22、外部可靠性:一定显著性水平和检验功效下,平差系统不能发现的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23、摄影学: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取相片,通过相片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技术。 24、影像信息学:是一门记录、储存、传输、量测、处理、解译、分析和显示由非接触传感器影响获得的目标及其环境信息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体。

园林花卉学试卷B答案

北京林业大学20 07 --20 08学年第一学期 园林花卉学B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请写出下列花卉的拉丁学名(每小花卉拉丁名1分,共15分)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报春花属Primula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li 夏堇Torenia fournieri 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rens 花叶万年青属Dieffenbachia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天竺葵属Pelargonium 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德国鸢尾Iris germannica 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果子蔓属Guzamania 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 二、填空(每空0.5分,共30分) 有些小题为多种答案,本答案供参考。 1、短日照花卉(原种)有一品红、秋菊、荷兰菊。 2、列举3种耐碱性土的草本花卉非洲菊、霞草、金盏菊。 3、列举北京地区园林中春天开花的球根花卉3种:郁金香、风信子、花毛茛;宿根花卉5种耧斗菜、荷包牡丹、马蔺、德国鸢尾、芍药。 4、列举北京地区“十一”节日布置常用的草本花卉10种:一串红、菊花、一品红、矮牵牛、四季海棠、百日草、万寿菊、鸡冠花、美女樱、彩叶草。 5、列举常用的室内观花植物4种:非洲堇、君子兰、仙客来、大花蕙兰;观叶植物5种:白鹤芋、绿萝、铁兰、一叶兰、花叶芋。 6、列举北京地区园林中常用的水生花卉5种:荷花、睡莲、王莲、千屈菜、黄鸢尾、香蒲。 7、球根花卉依地下形态不可分为鳞茎、球茎、块茎、根茎、块根。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全

(注:其中加粗的知识点考大题的概率为99.9%、还有编辑时可能有误差请大见谅、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绪论 1.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研究水平:①整体和环境水平;②器官和系统水平;③细胞和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2.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3.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机体受到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通过反射活动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4.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第一章、细胞的功能 1.细胞膜物质转运方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指一些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方式。如:二氧化碳、氧气 易化扩散:某些物质需要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如:Na+通道 易化扩散分类: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离子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 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 主动转运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2)消耗能量(3)需要载体介导 (1)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钾泵、钙泵、碘泵(2)继发性主动转运如:主动转运分类: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分类:(1)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2)由G蛋白耦联受体

摄影测量学考试知识点汇编

摄影测量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 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光圈号数 :相对孔径的倒数 3、景深 :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4、超焦点距离:当物镜向无限远物体对光时,不仅远处的物体构象清晰,而且在离开物镜 不小于某一距离H 的所有物体,其构象都很清晰,这个距离H 就称为超焦点距离或称为无限远起点 5、视场: 将物镜对光于无穷远,在焦面上会看到一个照度不均匀的明亮圆。这个直径为 ab 的明亮圆的范围称为视场 6、视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视场直径所张的角2α。 7、像场 :在视场面积内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区域 8、像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像场直径所张的角2β。 像主点:摄影机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11、航向重叠 :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所摄地面的重叠区。 12、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主光轴 :通过诸透镜光轴的轴 主点: 主平面与光轴的交点 13、摄影基线 :相邻像片摄影站(投影中心)之间的空间连线。 15、内方位元素 确定物镜后节点和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 16、外方位元素 确定摄影摄影机或像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焦点 平行光轴的投射光线经物镜后产生折射,该折射线与光轴的交点。 17、像片倾角 航摄仪光轴与通过物镜中心的铅垂线所夹的角称为像片的倾斜角 19、像片旋角 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像片的旋 偏角 20、倾斜误差 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节点 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角u 和u ′相等时,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点。 21、投影差 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2、摄影比例尺 航摄相片上某一线段构成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水平距离之比。 23、像片控制点 为联系地面与相片而测定地面坐标的像点。 相对孔径 物镜焦距与有效孔径之比 25、左右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 坐标之差 26、上下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Y 坐标之差 27、核点 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的交点k 1、k 2称为核点 28、核线 核面与像片的交线称为核线 29、核面 通过摄影基线S 1S 2与任一地面点A 所作的平面W A 30、投影基线 两摄站的连线 31、像片基线 指相邻两张像片主点的连线 3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即在一条航带几十条像对覆盖的区域或由几条航带几百哥像对构成 的区域内,仅仅由外业实测几个少量的控制点,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平差 解算出摄影测量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控制点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33、空间后方交会 就是利用地面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值反求像片外方位元素 ()()()()(){} 2332233213322232332 1[]Z X Y X Y Y Y X X X Z Y X X Y Z X Y Y X Z X Y X Y =-+-+-+-+--

园林花卉学复习思考题1

第一章绪论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园林花卉或花卉? 2 依栽培目的和性质不同,花卉栽培有哪些类型? 3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作用。 4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5花卉常识知多少: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花草四雅、园林三宝、园林之母、四大切花、花卉王国…… 思考题: 1 园林花卉与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有何异同点? 2 花卉业在中国及湖南的产业发展情况及前景? 第二章花卉的分类 作业习题: 1花卉按生态习性是如何分类的?分八类。 2 试述露地花卉、温室花卉、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的含义,并举 4-5 例说明。 3 依花期不同如何分类? 4 依观赏部位不同如何分类? 5花卉按用途如何分类?分三类。 6 请说出 15 类不同的园林花卉。 依据花卉的生活型与生态习性进行分类,花卉可分为两大类: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第三、四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春化作用”? 2 什么是“冬性植物”、“春性植物”和“半冬性植物”?哪类植物分别属于冬性植物和春性植物? 3花芽分化的类型有哪些? 4依温度对花卉分布的影响,将花卉分为哪几种生态类型,并举例说明耐寒性花卉,不耐寒性花卉? 5依照光照长度(光照时间)对花卉的影响,将花卉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性植物”?并举例。 6依照光照强度(光照度)对花卉的影响,将花卉分为阳性花卉、阴性花卉、中性花卉?并

举例。 7依花卉对于水分的要求,将花卉分为旱生花卉、湿生花卉、中生花卉?并举例。 8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因子有哪些? 思考题 1光照、温度、水分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2什么是监测植物?它们有什么用途?举例说明。 第五章园林花卉的繁殖 作业习题: 1 花卉有哪些繁殖方法?“分生繁殖”、“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组织培养”等几个基本概念。 2 花卉生产和栽培中常用的种子贮藏方法有哪些?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有哪些?种子繁殖的特点以及播种方法?花卉常用的播种方法? 3 什么是需光种子、嫌光性种子?举例说明。 4 花卉分生繁殖有哪些类别?分生繁殖的特点? 5 花卉扦插的种类及方法? 6 促进扦插生根的方法有哪些?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花卉扦插的基质 用于花卉扦插的基质很多,主要有土壤、沙、珍珠岩、蛭石以及水。 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主要有药剂处理法和物理处理法。 7 硬材扦插、软材扦插的概念。 8 花卉组织培养技术的特点? 9 花卉高空压条方法? 10“有性繁殖”、“有性繁殖”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六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作业习题: 1露地花卉移植的类型和步骤;露地花卉灌溉方法的种类;露地花卉栽培的步骤。 2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基质的主要种类。 3盆栽的方法:上盆,换盆,转盆,倒盆,松盆土,施肥,浇水; 4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的概念、意义、方法和途径(并举例说明)。或者花卉开花调节的途径? 1 温度处理((1)高温打破或缩短休眠(2)提高温度,避免低温休眠(3 )降低温度,避免高温休眠,保持正常生育。(4 )低温打破休眠,即解除休眠( 5)低温满足春化要求,促使花芽分化。(6)低温延长休眠,推迟开花 2 光照处理 (1)遮光处理:在长日照季节里为使短日照花卉开花必须遮光。(2)加光处理:在短

动物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全

一、概述 (5分) 1、机体功能与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得概念(2)稳态得概念 2。机体功能得调节 (1)机体功能调节得基本方式 (2)反射与反射弧得概念 动物生理学:就是研究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得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得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得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水平:①整体与环境水平;②器官与系统水平;③细胞与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就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得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得各种理化因素得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得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就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得必要条件,也就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得基本条件、 内环境稳态并非静止不动,而就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与系统得生理功能所发挥得调节作用、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得变化所产生得有规律得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得基本方式就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得结构基础就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2。体液调节:内分泌腺与具有内分泌功能得组织细胞产生得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得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影响并改变其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3。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得反应,这种反应就是组织、细胞本身得生理特性,并不依赖于外来得神经或体液因素得作用,所以称之为自身调节。例如:血管平滑肌在收到牵拉刺激时,会发生收缩反应。 特点:范围小,不够灵活,就是神经与体液调节得补充。 动物生理功能得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得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得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与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得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得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得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 二、细胞得基本功能(5分) 1、细胞得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得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2)细胞兴奋性与兴奋得概念 (3)阈值、阈电位与锋电位 2.骨骼肌得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得兴奋传递(2)骨骼肌得兴奋-收缩偶联 细胞膜得生理功能:物质转运与信号传导 物质转运方式:1、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得转运: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2。大分子物质或团块得转运:出胞与入胞

最新摄影测量学试题(含答案)

摄影测量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摄影测量学2航向重叠 3单像空间后方交会4相对行高 5像片纠正6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7透视平面旋转定律8外方位元素 9核面10绝对定向元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 2物体的色是随着__________的光谱成分和物体对光谱成分固有不变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而定的。 3人眼产生天然立体视觉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的存在。 4相对定向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 5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时,若像片按垂直于航带方向编号,则改化法方程系数阵带宽为_______,若按平行于航带方向编号,则带宽为_________。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同名像点必定在同名核线上 B.像点、物点、投影中心必在一条直线上 C.主合点为主纵线与核线的交点D.等角点在等比线上 2、以下为正射投影的为()。 A.框幅式相机拍摄的航片 B.地形图 C.用立体模型测绘的矢量图 D.数字高程模型 3、立体像对的前方交会原理能用于()。 A.相对定向元素的解求 B.求解像点的方向偏差 C.地面点坐标的解求 D.模型点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坐标的解求 4、解析内定向的作用是()。 A.恢复像片的内方位元素 B.恢复像片的外方位角元素 C.部分消除像片的畸变 D. 恢复像片的外方位线元素 5、光学纠正仪是()时代的产品,其投影方式属于机械投影。 A.模拟摄影测量 B.解析摄影测量 C.数字摄影测量 D.数字投影 6、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是指()。 A、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B、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传周期 C、卫星轨道面朝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 D、卫星轨道面朝太阳的角度不断变化。 7、以下()不是遥感技术系统的组分。

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

摄影测量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摄影测量的定义、任务 定义:摄影测量与遥感就是从非接触成像与其她传感器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与其她物体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其中摄影测量侧重于提取几何信息,遥感侧重于物理信息。 任务:(1)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2)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地形数据库)。 2、摄影测量学:就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得的构象信息,从几何方面与 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3、解决的基本问题:几何定位与影像解译。 4、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了解) 5、摄影测量的分类方法及其分类(了解):(1)按距离远近可分为航天摄影测、航空 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与显微摄影测量;(2)按用途可分为地形摄影测量与非地形摄影测量;(3)按处理手段可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与数字摄影测量;(4)根据摄影机平台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与水下摄影测量。 第二章影像的获取 1、航空影像与遥感影像的获取方式? 航空影像:飞机等航空平台搭乘航摄仪(或数码相机)摄影成像;一般航空影像分为专业航摄仪(航空摄影机)获取的标准航片与非量测摄影机(普通摄影机)获取的非

标准航片。 遥感影像:卫星等航天平台利用各类传感器(阵列扫描、推扫)获取遥感影像。例如SPOT、QB、TM、IKONOS、World View等影像。 2、量测摄影机与非量测摄影机的区别? (1)量测摄影机的主距就是一个固定的已知值(2)量测摄影机的承片框上具有框标,即固定不变的承片框上,四个边的中点各安置一个机械标志;框标,其目的就是建立像片的直角,框标坐标系。(3)量测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就是已知值。 3、航向重叠:摄影时飞机沿相邻影像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重叠度。一般P=50%~65%;P值最小不能小于53%。 旁向重叠:完成一条航线的摄影后,飞机进入另一条航线进行测量摄影,相邻航线影像之间也必须有一定的重叠。一般q=30%~40%,最小不得小于15%。 第三章摄影测量基础知识(重点!!!) 1、航摄像片上特殊的点、线、面。 (1)像主点:摄影中心S在像片平面上的投影点。 (2)像底点:主垂线与像片面P的交点n称为像底点。 (3)等角点:倾角α的平分线与像片面交于点C称C点为等角点。 (4)主纵线:主垂面W与像平面P的交线称为主纵线W。 (5)等比线:过像主点平行于合线的直线称为等比线。 2、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它们就是如何定义的? (1)像平面坐标系:就是以该像片的像主点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用来表示像点在像片面上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框标连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称为框标平面坐标系。X、y轴的方向按需要而定,常取与航线方向一致的连线为x轴,航线方向为正。 (2)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轴与Y轴分别与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与Y轴平行,Z轴与主光轴重合,向上为正,像点的像空间坐标系表示为(x、y、-f)。 (3)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就是摄影中心S坐标轴依情况而定,通常有三种方法:

园林花卉学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花卉资料简答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4小题,共计12分) 1.露地花卉: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完成其全部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不需要其他的保护措施。 2.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包括湿生、沼生和两栖植物。 3.旱生花卉:这类花卉耐旱性强,能忍受较长期空气或土壤的干燥而继续生长。 4.湿生花卉:该类花卉抗旱性弱,生长期间要求经常有大量水分存在或有饱和水的土壤和空气,它们 的根茎叶内多有通气组织的气腔与外界相互通气,吸收氧气以供给根系需要。 5.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 6.春播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7.秋播花卉:又叫二年生花卉,指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8.春植球根花卉:春季种植,春夏开花,秋冬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茎为球星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 喜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 9.秋植球根花卉:秋季栽植,春季开花,夏季休眠度过高温,地下根茎变态成为球形或块状的多年生 花卉,较耐寒冷。 10.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花卉。 11.温室花卉:在当地需要在温室中栽培,提供保护方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 12.春化作用:某些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获得成花的能力,这个低温 周期就是春化作用,也叫植物的感温性。 13.光周期:指以日中日出日落的时数(一天的光照长度)或指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 14.光照强度:单位面积上接受可见光的能量。 15.光质:即为照射光中包含的不同波长的光,不同波长的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 16.年周期:植物在一年内其植株个体所经历的休眠、萌发、生长、开花、结实的过程。 17.生命周期:植物从种子萌发时起,经过营养生长变成植株,然后经历生殖发育阶段(开花、结果或贮 藏器官形成),最后死亡的全过程成为植物的生命周期。 18.景天植物代谢途径:一些旱生植物夜间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白天关闭气孔,并利用夜间吸收和固 定在苹果酸内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以减少水分损失。由于这种代谢方式最早在景天科植物中发现,所以叫景天植物代谢途径。 19.有效积温: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植物才能生长发育;对植物生 长发育其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是植物在生个生育期的有效温度的总和。光补偿点: 20.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时,再增加光照强度也不会提高植物的光合强度,这一点的光照 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21.花芽分化: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在外界环境满足其生理要求植物由营养到生殖生长的整个过程。 22.分株:将根际或地下茎发生萌蘖切下栽培使其形成独立的植株。 23.扦插:利用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再生能力或分生机能将其从母体上切取,在适宜条件下, 促使其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24.压条:将接近地面的枝条,在其基部堆土或将其下部压入土中;较高的枝条则采用高压法,即以湿 润土壤或青苔包围被切伤枝条部分,给予生根的环境条件,待生根后剪离,重新栽植成独立植株。 25.嫁接:将植物的一部分(接穗)嫁接到另外一个植物体(砧木)上,其组织相互愈合后,培养成独 立个体的繁殖方法。 26.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是雌雄两配子结合形成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得到新的个体的方法。 27.营养繁殖:又称无性繁殖,利用花卉植物体(根、茎、叶、芽)的一部分进行繁殖,培育成新的植 物体的方法。 28.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外植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 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将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29.吸芽:某些植物根际或地上茎与叶腋间自然发生的缩短,肥厚星莲座状的短枝。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1)

动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学及动物生理学得概念 1、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得研究内容 根据机体结构得层次性分为三个水平: A、整体与环境水平得研究:研究机体对环境变化得反应与适应以及机体在整体状态下得整合机制。(捕食行 为、逃离行为) B、器官与系统水平得研究:研究各器官系统得机能。包括研究各器官系统得活动特征、内在机制、影响与控 制它们得因素,以及它们对整体活动得作用与意义。 C、细胞与分子水平得研究:研究细胞及其所含物质分子得活动规律。又称为细胞生理学 3、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1、慢性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施行手术,并在不损害动物机体完整性得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坏以及移植所要研究得器官,然后在尽可能正常得条件下,观察实验动物得功能变化。由于这种动物可 以较长时间用于实验,故称之为慢性实验。(假饲实验) 特点:优点因研究对象处于接近正常得状态下,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应用范围常受到限制。如有些生理问题目前仍未找到合适得手术与方法;整体条 件复杂不易分析。 2、急性实验:实验过程不能持久,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实验结果,称为急性实验。 特点:优点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结果易于分析。 缺点实验往往就是在离体或麻醉状态下进行,使实验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它们得在体活 动情况. 4、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与系统得生理功能所发挥得调节作用。神经系统就是机 体分化出来专门执行调节作用得系统。主要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 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指体液因素通过局部扩散或借助淋巴与血液循环抵达特定器官组织,调节其功能活动得过程。 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比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指机体自发产生得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得调节。 特点:适应范围与作用范围都比较小。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 1、细胞膜得结构特点 液态相嵌模型 1、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液态、膜具流动性 2、镶嵌蛋白质:α-螺旋或球形结构、构型不同、功能不同 3、糖类在表面:与脂质或蛋白结合成糖脂、糖蛋白、成为抗原 2、跨膜转运方式及其特点 一、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得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 二、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得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特殊膜蛋白质得帮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 跨膜转运得方式。 特点:1、顺浓度差、电位差,不耗能2、需要膜蛋白得帮助3、具有选择性4、通透性可改变。 可分为通道转运、载体转运 三、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得耗能过程,将某物质从膜得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由生物泵完成。 特征:1、逆电化学梯度2、耗能 四、入胞与出胞:入胞:细菌、异物得清除,药物、大分子营养物质得吸收。 出胞:激素、神经递质、酶得分泌。 3、兴奋、抑制、刺激、反应、兴奋性、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极化、超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得概念 兴奋:就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得刺激后所产生得生理功能加强得反应。 抑制:物质得活性程度或反应速率降低、停止、阻止或活性完全丧失得现象。刺激: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与机体发生反应得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得刺激引起得相应得活动。 兴奋性:就是指活细胞,主要就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就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得外正内负得电位差。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就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得基础上产生得可扩布得电 位变化过程。 极化:细胞就是不良导体,膜内得细胞内液与膜外得

摄影测量学考试复习

产品是指 、、、。 摄影测量学:是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取照片,通过像片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技术 摄影测量按远近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镜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按用途可分为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经过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 .由于立体像对选取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的不同分为连续像对与单独像对 摄影机的主距:航空摄影物镜中心至底片面的距离是固定值 .摄影比例尺:严格讲,摄影比例尺是指航摄像片上一线段为与地向上相应线段的水干距之比。摄影像片的影像比例尺处处均不相等 .摄影航高:摄影机的物镜中心至该面的距离 .绝对航高 :摄影物镜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指摄影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度。 .相对航高:摄影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或某一点的高度 .制定航摄计划: .确定摄区范围;.选择航摄仪;.确定航摄仪的比例尺;,确定摄影航高;,需要像片数,日期等。 .摄影基线:航线方向相邻两摄站点间的空间距离称为摄影基线。 .摄影资料的基本要求:.影像的色调,.像片的重叠,.像片倾角,.航线弯曲,,像片旋角 .像片倾角:空中摄影采用竖直摄影方式,即摄影瞬间摄影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它偏离铅垂线的夹角应小于,夹角称为像片倾角。 .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一般要求在%以上。目的:保证像片立体量测与拼接 .旁向重叠:相邻航线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重叠度要求在%以上 .中心投影:投影光线会聚与一点 .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像底点:主垂线与像片面的交点 .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哪些? 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摄影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 .对于一张航摄像片其内外方位元素为内外方位元素均为常数, .内方位元素:内方位元素是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到像片的垂距(主距)及像主点o 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00,y x .外方位元素:在恢复内方位元素的基础上,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与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 外方位角元素:确定像空间坐标系的三轴在地面坐标系中的方向。 .像点在像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的变换关系: .同名像点:同名光线在左右相片上的构像 .摄影基线:同一航线内相邻两摄站的连线 .核线:核面与像片的交线,核线会聚于核点 .核面:摄影基线与地面点所作平面 .同名像点:地面上一点在相邻两张像片上的构像 123123123u x a a a x v R y b b b y w f c c c f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