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肺体格检查操作流程
胸肺体格检查操作流程

胸肺体格检查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a.确保检查环境安静、明亮、整洁。
b.确保检查室内温度适宜,以便患者感到舒适。
c.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d.让患者脱下上身衣物,并穿上一件检查衣物。
2.检查前准备:a.患者坐直,并保持相对放松的姿势。
b.靠近患者,让患者感到安全和舒适。
c.检查器材准备:听诊器、量表、标尺等。
3.观察检查:a.通过观察,评估胸廓的对称性、形态及表面皮肤的异常情况。
b.观察胸部的呼吸运动:深浅、均匀、规律等。
c.观察颈静脉的形态和脉搏波动情况。
4.胸部触诊:a.使用指尖轻轻触摸胸骨、肋骨和胸椎,评估有无异常感觉、疼痛或肿块。
b.双手平放在胸部两侧,观察并比较胸廓展开的幅度和对称性。
5.胸部听诊:a.使用听诊器,依次在胸前、背后、侧面的指定位置进行听诊。
b.首先检查患者的呼吸声,评估其清晰度、强度和频率。
c.接着听诊心脏区域,评估心脏杂音、心律和心率。
d.最后听诊肺部,评估呼吸音的清晰度、强度和音调。
6.肺部触诊:a.使用指尖轻轻触诊肺部,评估有无异常感觉、疼痛或突出。
b.使用手掌压迫胸部,让患者进行深呼吸,评估胸部的弹性和可扩张性。
在进行胸肺体格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细心观察和耐心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胸肺状况。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以减少不适感。
-检查时要求患者深呼吸、憋气、咳嗽等动作,以评估肺部功能和清晰度。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如X线、CT等。
总之,胸肺体格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体格检查方法,对评估胸部和肺部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操作流程中需要注意细致、仔细,确保准确的评估和诊断结果。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胸肺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分之一,用于评估个体的呼吸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针对胸肺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或健康专业人士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记录。
一、体格检查前准备在进行胸肺检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保检查环境安静、整洁,并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2. 确保检查者和被检者的身体舒适,被检者应该脱掉上衣,露出胸部。
3. 准备好听诊器、测量工具(如血压计、体温计等)和记录表格。
二、检查步骤1. 观察- 观察被检者的体态和呼吸方式,是否有异常。
- 观察胸廓的形状、对称性和运动情况,是否有畸形或受限。
- 观察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发绀、苍白或黄疸等现象。
2. 叩诊- 用手指轻轻敲击胸部,听取声音的变化。
- 正常情况下,叩诊声音应该是清脆的,没有异常的浊音或鼓音。
3. 听诊- 用听诊器仔细听取胸部的呼吸音和心音。
- 注意呼吸音的强度、频率和质量,是否有异常的呼吸音(如哮鸣音、湿啰音等)。
- 注意心音的强度、节律和音调,是否有异常的心音(如杂音等)。
4. 手法检查- 用手触摸胸部,检查胸骨和肋骨是否有畸形或压痛。
- 用手指按压胸骨两侧,检查有无胸骨软骨突出或凹陷。
- 用手指按压胸骨下缘,检查有无胸骨下缘压痛。
5. 其他检查-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其他进一步的检查,如肺功能检查、X光检查等。
三、评分标准根据以上的检查步骤,可以根据以下评分标准对胸肺检查结果进行评估:1. 观察:- 体态和呼吸方式: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 胸廓形状和运动: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 皮肤颜色:正常(0分)、发绀、苍白或黄疸(1分)。
2. 叩诊:- 叩诊声音:清脆(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3. 听诊:- 呼吸音: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 心音: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胸部查体操作流程

胸部查体操作流程1、报告评委, 铜川市参赛队员XXX准备完毕,请指示2、准备物品:帽子、口罩、听诊器、叩诊锤, 直尺。
3、自我介绍: 您好, 我是您的主管医师XXX, 我的职称是住院医师,因病情需要, 现在给你进行胸部查体, 请你配合好吗?如果在查体过程中有什么不适请告诉我。
4、戴口罩帽子, 洗手(六部洗手法)体位: 暴露胸部。
视诊:胸廓外形正常, 左右对称,无异常隆起、凹陷及肿块, 皮肤无淤点淤斑、无静脉曲张, 呼吸运动两侧对称,无三凹征。
乳房视诊;双侧乳房左右对称, 未见局部隆起或凹陷, 无红肿、溃疡。
乳头大小对称, 无倒置内翻。
6、触诊:乳房触诊:双侧乳房无压痛及包块,腋窝淋巴结触诊:腋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
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胸廓触诊:胸廓富有弹性, 胸壁无压痛, 无异常运动, 无骨擦感及捻发感,双侧呼吸动度一致, 对称,双侧触觉语颤无增强及减弱, 胸膜摩擦感未触及.8、7、叩诊: 肺尖叩诊: (先左后右)沿斜方肌前缘中点分别向内外侧叩诊,清音变为浊音时做标记, 肺尖宽度5cm,正常.9、肺脏叩诊:先左后右,由上至下, 由外向内, 逐一肋间叩诊, 前胸叩至锁骨中线第六肋、腋中线第八肋, 双肺叩诊呈清音。
10、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及胸膜摩擦音.双侧语音共振无增强与减弱.心脏检查:视诊: 心前区无隆起及异常搏动,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 左锁骨中线内侧1cm,搏动范围大约2cm.触诊: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区、三尖瓣区无异常搏动及震颤, 无心包摩擦感。
叩诊:先左后右,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逐肋向上直至第二肋。
右侧先叩出肝上界, 然后在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肋向上直至第二肋。
心左界:标记点距前正中线距离, 第二肋2cm, 第三肋3.5cm, 第四肋5, 第五肋7cm, 心右界:第二肋2cm,第三肋2cm, 第四肋3 cm。
胸肺体格检查操作流程

胸肺体格检查操作流程(共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胸肺部体格检查操作流程一、操作前准备1、器具齐备:听诊器、薄膜手套、手表、弯盘、笔、记录单。
2、评估环境:房间温度、湿度、光线适宜,适合做胸肺体格检查。
3、和患者沟通: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告知查体注意事项。
二、操作步骤1)、视诊:主要骨骼标志、主要垂直标志线及主要自然陷窝1、视诊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腋窝)。
2、视诊内容:胸壁、胸廓形态、呼吸运动。
2)、触诊:1、前胸廓扩张度:检查者双手置于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而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后胸廓扩张度:检查者将两手平置于患者背部,约于第十肋水平,手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嘱患者作深呼吸运动,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3、胸膜摩擦感检查:检查者用手掌或两手尺侧缘放置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运作,有无胸膜摩擦感。
4、语音震颤检查:顺序:前胸壁—侧胸壁---后胸壁;从上到下,从内到外。
双手位置: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置于被检查者胸壁的对称部位感觉语音震颤后再交叉放置比较。
发音:嘱病人用同样的强度重复发“一、二、三”音,或拖长音“一”音。
表述:感觉并比较两侧语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3)、叩诊:间接叩诊法、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检查。
1、间接叩诊法:检查者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肋间隙并于肋骨平行,其它手指稍微抬起;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段;叩击方向应与叩击部位的体表垂直;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活动;叩击动作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在同一部位连续叩击2-3下,避免不间断地连续地快速叩击。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胸肺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用于评估个体的呼吸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肺检查评分标准,包括检查项目、评分方法以及评分标准。
一、检查项目1. 体格检查1.1 观察外观: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气促、咳嗽等症状。
1.2 体温测量:测量患者的体温,排除发热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
1.3 皮肤检查: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有发绀、苍白等异常表现。
1.4 体格测量: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
2. 胸部触诊2.1 前胸触诊:用手掌轻轻触诊患者的胸骨、肋骨等部位,检查有无异常感觉或压痛。
2.2 后背触诊:用手掌轻轻触诊患者的背部,检查有无异常感觉或压痛。
3. 胸部听诊3.1 前胸听诊:用听诊器听诊患者的心脏、肺部等部位,检查有无异常心音或呼吸音。
3.2 后背听诊:用听诊器听诊患者的背部,检查有无异常呼吸音。
二、评分方法根据胸肺检查的结果,对每个检查项目进行评分,最终得出综合评分。
1. 体格检查评分1.1 观察外观: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1.2 体温测量: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1.3 皮肤检查: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1.4 体格测量: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2. 胸部触诊评分2.1 前胸触诊: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2.2 后背触诊: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3. 胸部听诊评分3.1 前胸听诊: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3.2 后背听诊:正常(0分)、轻微异常(1分)、明显异常(2分)。
三、评分标准根据评分方法得出的综合评分,可以对个体的胸肺功能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1. 总分评估- 0分:胸肺功能正常,无明显异常。
- 1-4分:轻度异常,建议进一步检查或随访。
- 5-8分:中度异常,建议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胸肺部体格检查要怎么做

胸肺部体格检查要怎么做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胸肺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我们的胸肺部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不但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甚至是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好好保护自己的胸肺部,一旦胸肺部出现问题要及时去处理,下文我们介绍一下胸肺部体格检查要怎么做。
视诊1.描述体表标志:胸骨柄、胸骨上切迹、胸骨角、腹上角(胸骨下角)、肋骨、肋间隙、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背柱棘突、肩胛上下间区、腋前中后线、前后正中线、锁骨中线、肩胛线、肋脊角、腋窝2.描述(医生视线与胸壁表面在同一平面):无皮肤皮疹、无静脉曲张胸廓形状及对称性通过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肋骨走形方向、肋间隙宽度、腹上角大小可判断胸廓的形状。
正常胸廓前后径:左右径=1:1.5,肋骨从后上行向前斜下,腹上角约90°,如出现前后径与左右径大致相等,肋骨弓的前下斜度上台,肋间隙加宽,腹上角加大则为桶状胸,反之则为扁平胸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过速、呼吸过缓):12-20次/分 1:4 小儿44呼吸节律(潮式呼吸、间停呼吸、抑制性呼吸、叹气样呼吸)触诊1.胸廓扩张度手法:双手分别同时置于两侧胸廓前外下方,双手拇指沿肋缘指向剑突,其余手指及手掌紧贴胸壁,嘱病人做深呼吸,观察双手活动度是否对称2.语音震颤(触觉震颤)手法: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或掌面轻放于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嘱被检者重复发“yi”长音,至上而下,从内到外。
前面123,后面12343.胸膜摩擦感手法:检查者将双手分别同时置于胸廓前外下方,紧贴胸壁,嘱受检者做深呼吸,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胸肺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注意胸肺部的健康,胸肺部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去处理,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胸肺部体格检查要怎么做。
肺部查体操作流程-范本模板

肺部查体操作流程-范本模板一、操作目的肺部查体是一种常见的体格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肺部功能和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
本文档旨在提供肺部查体的操作流程范本模板,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操作。
二、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确定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基本信息。
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流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确认房间的适宜温度,并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2.体位准备让患者脱去上衣,保持上身裸露。
让患者坐在床沿或医疗床上,双脚悬空或触地,背部紧贴床背。
3.查体方法检查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计算每分钟的呼吸频率。
通过触诊评估肺部状况:用手掌放在患者胸部,注意触觉的变化和声音的产生。
胸部听诊:使用听诊器,依次在前、后、侧胸部不同位置进行听诊。
注意听呼吸音、杂音以及其他异常音。
观察呼吸深度和节律:注意患者的呼吸深浅以及呼吸节律是否规律。
4.综合评估根据触诊和听诊结果,评估肺部是否正常。
如发现异常,应进一步询问患者有关症状并做出相应的记录。
结束查体后,告知患者可以上衣并恢复正常活动。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肺部查体前,医护人员应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和患者的良好沟通,注重患者的隐私和尊重。
如发现异常情况或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总结通过本文档提供的肺部查体操作流程范本模板,医护人员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肺部查体,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判断,以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请注意:本文档仅作为范本模板参考,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修改。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胸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的步骤、所需设备和操作技巧等。
胸部体格检查标准格式如下:一、检查准备1. 检查前,医生应与患者进行简要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相关体征。
2. 患者应脱去上衣,仅穿着内衣进行检查。
3. 检查区域应保持温暖,避免寒冷和过度暴露。
二、检查步骤1. 视诊a. 医生应站在患者的侧面,观察胸廓的形态、对称性和呼吸运动。
b. 医生应注意胸廓是否正常,有无凹陷、隆起或畸形等异常表现。
2. 叩诊a. 医生应用手指轻轻叩击胸廓的各个部位,以评估胸廓内器官的大小和位置。
b. 医生应注意叩诊音的响度和音调,以判断是否存在肺部积液、气胸或其他病变。
3. 听诊a. 医生应使用听诊器,分别在胸前、背后和两侧进行听诊。
b. 医生应注意呼吸音的强弱、音调和特殊音响,以判断是否存在肺部疾病或心脏问题。
4. 触诊a. 医生应用手掌轻轻触摸胸廓的各个部位,以检查有无胸廓畸形、肿块或其他异常。
b. 医生应注意触诊时患者的反应,以判断是否存在疼痛或不适感。
5. 辅助检查a. 根据需要,医生可进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CT扫描或超声检查等,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胸部体格检查时,医生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2. 检查过程中,医生应注意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检查并记录相关情况。
3. 医生在进行胸部体格检查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或不适。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胸部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如:1. 若胸部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可以建议患者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
2. 若胸部体格检查发现异常,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视诊、叩诊、听诊和触诊等步骤,可以评估胸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肺部体格检查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1、器具齐备:听诊器、薄膜手套、手表、弯盘、笔、记录单。
2、评估环境:房间温度、湿度、光线适宜,适合做胸肺体格检查。
3、与患者沟通: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告知查体注意事项。
二、操作步骤
1)、视诊:主要骨骼标志、主要垂直标志线及主要自然陷窝
1、视诊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
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腋窝)。
2、视诊内容:胸壁、胸廓形态、呼吸运动。
2)、触诊:
1、前胸廓扩张度:检查者双手置于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
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而手掌与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后胸廓扩张度:检查者将两手平置于患者背部,约于第十肋水平,
手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嘱患者作深呼吸运动,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就是否一致。
3、胸膜摩擦感检查:检查者用手掌或两手尺侧缘放置于胸廓的下
前侧部,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运作,有无胸膜摩擦感。
4、语音震颤检查:顺序:前胸壁—侧胸壁---后胸壁;从上到下,从
内到外。
双手位置: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置于被检查者胸壁的对称部位感觉语音震颤后再交叉放置比较。
发音:嘱病人用同样的强度重复发“一、二、三”音,或拖长音“一”音。
表述:感觉并比较两侧语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3)、叩诊:间接叩诊法、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检查。
1、间接叩诊法:检查者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肋间隙并于肋骨
平行,其它手指稍微抬起;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段;叩击方向应与叩击部位的体表垂直;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与肩关节参与活动;叩击动作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在同一部位连续叩击2-3下,避免不间断地连续地快速叩击。
2、肺下界检查:嘱被检查者平静呼吸;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
下角线音时为肺下界,但在右锁骨中线上叩诊时,应继续扣至浊音变实音时为肺上界。
3、肺下界移动度检查:扣出双侧肺下界后,嘱被检查者深吸气屏住
呼吸由上向下扣出肺下界并作标记;两个标记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
4、正常肺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下线生分别为第6、8、
10肋间隙;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
4)、听诊:
1、听诊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胸到两侧及背部,由内
而外,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
2、听诊方法:被检查者作平静而均匀的呼吸,必要时作深呼吸或咳嗽几声后立即听诊。
3、听诊内容: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
4、胸膜摩擦音:听诊器放置于前下侧胸壁,嘱被检查者深呼吸或将听诊器体件加压可使其增强,屏住呼吸则消失。
三、洗手、整理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