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鉴赏与花文化
2 花文化与花卉鉴赏-第一章1.梅花

4. 习性与栽培要点
原产地:梅花原产我国的东南、西南、华中及台湾等地。 光照:梅花性喜阳,光照不足,开花性能降低。宜栽培在光照充足之 地。 温度:性喜温暖,但也能较耐低温。杏梅和美人梅等能在 北方陆地越冬。 土壤: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喜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壤 土,微碱性土(ph值在6—8),均能良好生长。
整枝修剪:
梅花萌芽力强,易抽发过多分枝,如任其生长,会造成 树冠内枝条杂乱,通风透气性差,光照不足,影响花芽的形 成。而且容易滋生病虫害。所以不论地栽或盆栽,合理修剪, 能使梅树生长健壮,树形美观,花繁叶茂。 花枝根据长度可分为短、中、长三种,20厘米以下的中 枝着花率最高,长约2厘米左右的短枝上也能开发,30厘米 以上的长枝上着花较少,仅先端着生几朵。梅花的花芽,多 着生当年生的新枝上的,老的梅枝上常有隐芽发生为短枝而 能开花。 地栽梅树的修剪: 目的是培养大梅树。可在苗圃内将梅苗 离地50-70厘米处剪截,长出新条保留3-4个健壮的,任其自 然斜向外生长形成主干,每个主干上再保留3-4个主枝。其 余枝留30厘米左右摘心,作为辅养枝培养,形成自然开心 的树冠。 对于成年树,应采取“强枝弱剪,弱枝强剪”的原则。老树 弱枝强剪,能刺激隐芽萌发成徒长枝,利用这些徒长枝培养 新的主杆、主枝,达到复壮的目的。
一、梅花 Prunus mume
1. 形态特征
别名:春梅、干技梅、红绿梅
科属:蔷薇科李属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达l0米,常具枝刺,树冠呈不正
圆头形。树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或以绿为底色,
无毛。单叶互生,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花每节l一2朵, 花瓣5枚至多枚,常近圆形;萼片5枚,呈绛紫色,少数绿色。 多无梗或具短梗,花色白色、淡红、粉、红、紫,也有淡黄,浓香至 无香,多在早春1-3月先叶而开。
中国花文化及名花欣赏PPT课件

7、花中十二友
芳友--兰花 清友--梅花
奇友--腊梅 殊友--瑞香
佳友--菊花 仙友--桂花
名友--海棠 韵友--茶花
净友--莲花 雅友--茉莉
禅友--桅子 艳友--芍药
21
8、十二姐妹花
我国农历十二个月中,每个月都有一种代表性的花开放,民间 称为“十二姐妹花”,即梅、杏、桃、蔷薇、榴、荷、凤仙、 桂、菊、芙蓉、水仙、腊梅。在苏北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二月 花歌》: 正月梅花傲霜雪,二月杏花满树白, 三月桃花映绿水,四月蔷薇遍篱台, 五月榴花红似火,六月荷花水中排, 七月凤仙花圃闹,八月桂花遍地开, 九月菊花齐怒放,十月芙蓉千般态, 冬月水仙凌波绽,腊月腊梅报春来。
11
花数 33 66 99 100 101 123 365 999 1000
意义 我 情 長 白 唯 愛 天 無 愛
愛場相頭 一 情 天 盡 你
你順廝偕 的 自 想 的 一
三利守老 生、、、 三六天百
愛
由
你
、 天
愛
萬 年
世六長年
天
大地好
愛
順久合
你
12
五、与花文化有关的知识
13
1、部分国家的国花
这十二月令的花与花神,因地区以及个人喜爱的不同 而有些差异。十二个月份的花神各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24
正月的代表花名是梅花,代表的花神是柳梦梅; 二月的代表花名是杏花,代表的花神是杨玉环; 三月的代表花名是桃花,代表的花神是杨延昭; 四月的代表花名是蔷薇,代表的花神是张丽华; 五月的代表花名是石榴花,代表的花神是钟馗; 六月的代表花名是荷花,代表的花神是西施; 七月的代表花名是凤仙花,代表的花神是石崇; 八月的代表花名是桂花,代表的花神是绿珠; 九月的代表花名是菊花,代表的花神是陶渊明; 十月的代表花名是芙花,代表的花神是谢素秋; 十一月的代表花名是山茶花,代表的花神是白乐天; 十二月的代表花名是梅花,代表的花神是老令婆。
清明节的花卉艺术赏析传统与现代的花境之美

清明节的花卉艺术赏析传统与现代的花境之美清明节的花卉艺术赏析:传统与现代的花境之美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不仅会祭拜祖先,还会以各种方式感受大自然的呼吸与美丽。
而作为清明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卉艺术赏析更是让人们在花海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本文将从传统与现代两个角度来介绍清明节的花卉艺术赏析,展现传统与现代的花境之美。
一、传统花卉艺术赏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花卉一直被视为吉祥与美好的象征。
清明节是一个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节日,花卉艺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清明时节,人们常常会去山野或公园踏青,走入大自然,与花卉亲密接触。
1. 杜鹃花之赏清明时节,正值杜鹃花开的季节。
杜鹃花绽放在山野间,姹紫嫣红,若隐若现。
人们在郊外漫步时,总会蓦然发现峡谷中的杜鹃花海,这一幕仿佛是大自然对人们的馈赠,幸福感油然而生。
2. 桃花之赏清明节也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桃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桃花更是常被用来形容美丽与纯洁。
清明时节,人们常常选择去桃园散步,漫步在万紫千红的桃花丛中,感受那别样的温馨与激动。
二、现代花卉艺术赏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花卉艺术也得以现代化的发展与创新。
在现代,花卉艺术赏析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观赏,更多地与设计和艺术相结合。
1. 花坛艺术之美现代城市中的花坛艺术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
花坛艺术常常以独特的造型和色彩,打造出一个个独立而美丽的花境。
无论是公园、广场还是街头巷尾,花坛艺术都能给人们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让人们在喧嚣的城市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绿洲。
2. 花艺展览之美现代花艺展览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
在清明节期间,许多城市都会举办花艺展览,展示花卉艺术的魅力。
这些展览以独特的方式展示花卉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场景,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与欣赏。
三、传统与现代花境之美的结合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庆祝除了保持传统仪式外,还加入了现代的元素,创造出更多美丽的花境。
中国花文化鉴赏

中国花文化鉴赏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中国花文化鉴赏--牡丹文化鉴赏姓名:郑二科系院:物理电子工程院上课时间:每周四晚上国的花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就花卉本身而言,其姿色、风韵、馨香给人们美的享受.文人雅士以花卉为载体寄托人们的感情和思想,出中现了以花卉为歌咏对象的诗词、故事、绘画、乐曲、雕塑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牡丹是我国十大名花之首,叶秀美,花硕大,色彩艳丽、幽香宜人;也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因万紫千红、艳压群芳故品为“国色”,香而不酪、沁人心脾被赞作“天香”,誉为“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生长缓慢,株高在0.5~2米之间;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径10~30厘米;花有白、黄、粉、红、紫红、紫、黑、粉蓝、绿、复色十大色.一、牡丹资源分布中国既是世界上牡丹起源、演化和发展的中心,又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牡丹资源.栽培范围广:北至黑龙江,南达云南,西到新疆,几乎遍布全国.经过千百年的栽培经历,形成中原牡丹品种群、西北牡丹品种群、江南牡丹品种群.洛阳与菏泽是现代中国的牡丹栽培中心二、国内栽培史我国牡丹的种植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1972年甘肃武威东汉圹墓中发现的医简中已有牡丹入药的记载.隋代,隋炀帝“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唐代,牡丹栽培开始繁盛.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调”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牡丹的.说明了我国早在公元九世纪已有了重瓣牡丹.宋代,中国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转到洛阳,品种更多,栽培技术趋于系统完善.这一时期着有洛阳牡丹记、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元代,是中国牡丹发展的低潮时期,好品种已屈指可数,品种退化,重瓣品种难得一见,故有“千叶独难遇,亦犹千人为英,万人为杰,尤世纪不恒有者”姚燧序牡丹之叹明代,牡丹的栽培的中心移至安徽亳州.夏之臣评亳州牡丹云:“吾亳州牡丹,年来浸盛,娇容三变,尤在季孟之间.等此而上,有天香一品,石榴红,胜娇容,宫红袍,琉璃贯珠,新红种种不一,杂红最后出,品种难得.又有大黄一种,轻腻可爱,不减三变.佛顶青为白色第一.大抵红花以花子红,银红、桃红为上.”此时开中国插花技术之先河.清代,曹州牡丹的栽培更盛.甘肃大部分地区有牡丹栽培,而以兰州、临夏、临洮一带为栽培中心地.清末编纂的甘肃新通志曾有牡丹在甘肃“各州府都有,惟兰州较盛,五色具备”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牡丹得到恢复和发展.日前,由洛阳国际牡丹园培育的黑桃皇后、东篱银南等6个新品种通过有关部门鉴定,至此,洛阳牡丹由去年的1030种增至为1036种.三、国外牡丹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目前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朝鲜等二十多个国家均有牡丹栽培.美国从中国引进牡丹品种和野生种,后来培育一种黑色花牡丹品种.英国丘园是收集世界牡丹品种较多的专类园之一,包括中国的许多古老品种和当今世界各国新育出的众多园艺品种.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最大,日本人对牡丹的珍爱仅次于中国人.在日本广植牡丹,如东京的阿部牡丹园,奈良的长谷寺,千叶大学园艺学部牡丹园等20余处,当地园艺品种达300多个.有金阁、金阳、花王、太阳、白玉狮子、日暮等.据牡丹与芍药记载:日本现有品种312种,其中日本的改良种211种.尤以日本培育出冬季开花的“寒牡丹”四、牡丹文化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诗经反映的时代距今约3000年,那时起,牡丹进入诗歌,即牡丹文化的起源;秦汉时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扬子华画牡丹,牡丹进入艺术领域;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治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园林;唐代,与牡丹有关的诗丰富,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盯节动京城”,脍人口,千古绝唱.宋代始,出现了牡丹专着.现今,以展览的形式出现,如洛阳国际牡丹花会,菏泽牡丹花会等.牡丹最早的用途、最先的发现是药用.时至今日,曹州产的上品丹皮,还在中草药中居于重要地位.以药用植物记载牡丹最早的当推神农本草经.此后,隋书·经藉志中的素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是从药用植物角度记载牡丹的.牡丹花是客观物质世界中的自然美.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和不同文化层次,观赏牡丹都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满足.牡丹的自然美是画家、艺术家描幕、写生、创作的重要题材.故推崇牡丹为国色、天香、花王.正因为牡丹本身素质美,涌现出数以千计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文赋,这些诗词文赋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牡丹花开姹紫嫣红,富丽堂皇,给人以富贵之感.因此,牡丹又称“富贵花”.牡丹为“富贵”,孔雀为“荣华”.明代着名书画家徐渭的题泼墨牡丹诗写道:“五十八年贫残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美好的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生活勇气和对事业必胜的信心.这就是所谓:美,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开创未来.在今天,尤其如此.“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生来.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白居易移牡丹栽给人以顽强战斗和不屈不挠的力量.总之,从唐代始,就推崇牡丹为“国色天香”,实际上已经赋予牡丹以国花的地位.朝代更迭,花王牡丹,统领群芳,国色天香的崇高地位,从未动摇牡丹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影响之深远,声望之显赫,地位之尊容,是其它花卉所不可企及的.。
花卉在文化和艺术创作中的象征意义

花卉在文化和艺术创作中的象征意义花卉一直以来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作为自然界的美丽产物,又作为文化和艺术的灵感源泉。
在各个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中,花卉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通过花卉的形象和特点,艺术家们能够传递出对情感、传统、美学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本文将探讨花卉在文化和艺术创作中的象征意义。
一、花卉与情感花卉作为自然界中的美丽存在,常常与情感联系在一起。
在许多艺术作品中,花卉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状态和情绪体验。
例如,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玫瑰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情感的深度。
红玫瑰代表着热情和浓烈的爱情,而白玫瑰则象征着纯洁和无私的爱。
通过花卉的选择和描绘,作家们能够将情感与自然界相融合,让读者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情感的力量。
二、花卉与传统花卉在各个文化中都承载着丰富的传统象征意义。
不同的花卉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含义。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被视为傲雪奇姿的象征,常常用于表达坚强和坚贞不屈的品质。
而在西方文化中,百合花被视为纯洁和高贵的象征,常常被用来代表圣洁与品德。
通过对花卉的运用,艺术家们能够传承和表达传统文化,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
三、花卉与美学花卉的色彩、形状和香气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元素。
艺术家们通过对花卉的观察和描绘,能够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
在绘画中,花卉常常被用作静物的题材,通过对花卉的精细描绘来展现绘画技巧和审美情趣。
在摄影和雕塑中,花卉的形象和质感则成为艺术家塑造形态和体现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花卉美学的追求,艺术作品得以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并赋予生活以美感。
四、花卉与人生花卉的生命过程与人的成长和生命之旅有着共通之处。
花卉经历了从种子到花苞、绽放再到凋谢的全过程,这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通过对花卉的创作和描绘,艺术家们能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
花卉的美丽与凋谢,让人们明白生命的无常和珍贵,传递出关于生命和人性的哲理。
艺术作品中的花卉形象,不仅仅是为了展现自然的美,更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珍视。
花卉鉴赏公开课

第一章
•
• • 2 、多功能性文化
绪论
四 花卉识别、鉴赏及花文化的内涵:
我国的花卉资源十分丰富,应用也十分广泛,神农氏遍 尝百草百花,食物、药物、植物及香花疗法的来源; (例如:金 银花可药用\木堇花可食用)
•
花卉与人民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游艺娱乐、 宗教及礼仪活动密切相关;(玫瑰花代表爱情,百合代表百年好合, 菊花代表长寿、梅花、兰花、竹子、菊花并称“花中四君子”代 表高洁等。)
•
花卉与中国文化艺术,如诗词、绘画、邮票、书法、篆刻、 戏剧、舞蹈、音乐、摄影、影视、工艺、装饰以及东方园林、饮 食保健、医药等诸多文化、自然门类的完美结合,
第一章
• 可观可药金银花
绪论
可食可赏木槿花
第一章
绪论
• 四 花卉识别、鉴赏及花文化的内涵:
3 泛人文主义的花文化 • 中国文化充满泛人文主义色彩,其显著 特征是将世界上一切自然现象都与现实生 活联系起来,花文化就具有这一明显特征。 (如:花无白日红)
五、花卉选讲:
(一)三月阳春话桃花
• 争 开 不 待 叶 , 密 缀 欲 无 条 ,
第一章
绪论
• 五、花卉选讲:(一)三月阳春话桃花 • ⑥、金 元好问: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椅春风笑不休。 • ⑦、清· 王丹林《白桃花次乾斋侍读韵》:相逢不信 武陵村,合是孤峰旧托根,流水有情空蘸影,春风无 色最消魂。开当玉洞谁知路,吹落银墙不见痕。多恐 赚他双舞燕,误猜梨院绕重门。“流水有情空蘸影, 春风无色最销魂“。白色桃花冰清玉洁,多情流水惆 怅地流,当春风吹来,花瓣纷纷下落,让人伤感 • ⑧、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 来。”
发掘花卉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发掘花卉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花卉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礼物,它们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花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人们情感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通过发掘花卉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花卉的美丽。
首先,花卉作为自然界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每一种花卉都有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芬芳,它们以其独特的美丽吸引人们的目光。
例如,玫瑰花被誉为“花中之王”,其红色代表着热情和爱情,白色则象征纯洁和无暇。
而牡丹花则以其繁盛的花朵和丰富的色彩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被赋予了富贵、繁荣的象征意义。
通过欣赏花卉的美丽,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艺术之美,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其次,花卉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人们常常通过送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祝福。
例如,在情人节,男士们常常会送玫瑰花给自己心仪的女生,以表达爱情和浪漫;而在母亲节,人们会送康乃馨花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关爱。
花卉不仅是一种礼物,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沟通的方式。
通过花卉,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爱和关怀,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此外,花卉还在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花卉常常被描绘成为文人雅士的象征。
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梅花被赋予了坚贞不屈、傲骨凌霜的精神,成为了文人墨客们追求的精神境界。
而在西方文化中,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玫瑰花的形象,它被赋予了爱情和美的象征意义。
通过花卉,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中对美和价值的追求,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共通之处。
最后,花卉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不同的花卉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被赋予了坚贞不屈、高洁清雅的品质,常常被用来象征君子之风;而在西方文化中,向日葵则象征着忠诚和坚韧不拔。
通过了解花卉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人们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总而言之,花卉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美丽产物,更是人类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观后感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观后感
花卉,这大自然馈赠的精灵,以前在我眼里就是路边好看的点缀,可看了花卉鉴赏与花文化相关的内容后,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幻花园的大门,我才真正意识到它们背后有着一个超级有趣、超级丰富的世界。
先说这花卉鉴赏,那真叫一个“打开新世界”。
以前我看花都很表面,觉得红的好看,粉的可爱。
但现在我能从花瓣的形状、花蕊的姿态,甚至是叶片的脉络去判断这是啥花,就像突然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花语密码”。
比如说百合,那洁白的花瓣像小勺子一样弯弯地簇拥着,花蕊高高地挺立在中间,透着一种优雅又纯洁的劲儿;再看兰花,那花瓣细长细长的,像仙女的裙摆,又像弯弯的小镰刀,组合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精致和灵动,怪不得古人说它“气质美如兰”呢。
而且花文化在不同的地区还有不同的玩法。
像在西方,红玫瑰就是爱情的象征,情人节的时候满大街都是捧着红玫瑰的人,感觉红玫瑰就像一个爱情小使者。
但在咱们中国,花的寓意可就复杂多了。
送花得讲究场合,讲究品种,有时候一种花送错了,那可就尴尬了。
这就像是一种独特的社交密码,只有懂花文化的人才能玩转。
通过花卉鉴赏与花文化的学习,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都变了。
现在走在街上,看到路边的野花,我都会忍不住多瞧几眼,想着这花背后是不是也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或者特殊的含义。
这花卉鉴赏与花文化就像是一个魔法,让平凡的花朵变得不平凡,让我能在这花花世界里发现更多的美好和乐趣。
这就好比原本我只是在花园外面走马观花的路人,现在却像是走进花园深处,和每一朵花对话的探索者,这种感觉真的超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