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缝针法大全--缝补衣服针法==

合集下载

杭州服装制版培训丨服装缝制工艺-手缝工艺

杭州服装制版培训丨服装缝制工艺-手缝工艺

服装缝制工艺——手缝工艺
手缝工艺即称手针工艺。

手缝工艺是采用手缝针在服装材料上进行缝制的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

手缝工艺它具有方便、灵活、针法丰富的特点,其中有些针法仍不为服装设备所代替,以机缝为主、手缝为辅仍是服装制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习和掌握手缝工艺是服装缝制工艺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二、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针法:
1、平缝针:是一种上一针下一针针距相等的针法。

起针从右向左,连续进针5~6针后拔针,如图1-1所示:
图1-1
2、回针:回针又称“勾针”和“倒勾针”。

是向前缝一针再向后缝一针的循环针法。

回针有全回针和半回针两种形式,针法从右向左。

如图2-1、2-2所示:
图2-1
图2-2
3、三角针:三角针又称花绷三角,线迹呈等腰三角形。

起针从左向右,针法为倒针缝。

如图3-1所示:
图3-1
上面的针法大家都学会了吗?记得动手完成作业哦!!!
作业:完成各种缝型的练习2份
想要学习更多服装技能吗?加入我们兴元设计一起学习吧!
苏州基地开课时间3月20日,下期开班时间4月18日
杭州基地开课时间3月26日。

服装手缝针刺绣针法

服装手缝针刺绣针法

刺绣方法要点刺绣开始与结束时用线的方法。

普通的为打圆结。

若材料较薄的布或织纹较粗的布,再打圆结就不适宜了,结子也会脱落。

当线头能透见或像缎纹剌绣针迹那样,要把线头留出5~6cm。

在刺绣结束的反面针迹处打结(A①~③),或者是穿入针迹1针还针的处理(B①一③)。

不管是哪种始末线头都不要剪的太短,防止刺绣开线。

线的连结方法:当需要在中途连结线时,在刺绣针迹穿针的位置把短线穿入。

从穿出的位置以新线替之。

还有,刺绣始尾相连时,注意不要使针迹变形,并注意穿入针的位置和线的交递方法。

下图为经常使用的花梗针迹、链式针迹、人字形针迹的例子。

整理棉、麻、毛整理时,把布的反面朝上放在熨烫台上,少喷点水熨烫.注意不要损坏刺绣部分或压倒绣线。

绢织物熨烫时不喷水。

还有,平绒、丝城等起绒毛的布,熨烫时将布的面折叠在里边、或是用一块本布为烫布进行汽烫。

绣缝技法线绣针法组(1]平伏针法A图面里的针脚长度相同,穿2~3针拉一次线。

(2)织补针法A图同平伏针法一样,但面的针脚长,里的针脚短,每段针迹相互错开。

B、c 图为应用形。

(3)双平伏针法A图先缝平伏针法,然后在其针法的针脚间隔处从上侧往下穿线,再缝平伏针法。

B图为应用形。

(4)回针式针法A图重复原有针迹,从右至左进行回针缝,这是全针回缝。

B圈是应用形。

(5)结子针法A图它是回针缝法的要领,但进行半针回缝,拉线要稍微松些。

B图是缝成圆的。

茎梗针法组(1)花梗针法A图从1拔出线把钍穿入2,再从2拔出。

如图①从左向右走一针侧一针。

4、5为全倒针缝。

针迹重合少则成为细梗,重合多则为粗梗。

B圈是粗梗。

C 图为角的绣缝方法。

(2)交变茎梗针法A图按顺号绣缝,再从1拔出线,刺绣2、3针时,把线放在上侧,到4、5针时,把线放在下侧,交替变化重复地绣缝。

B图为圆的。

c图是平面的。

(3)贴线缝针法A图在图案线上放好粗线,然后用细线等间隔地固定。

B、C、D图是固定方法的应用。

{4)垂饰贴线缝针法与贴线缝针法的要领相同,按一定间隔边作垂饰(流苏),边把放好的线固定。

服装常用手缝工艺3

服装常用手缝工艺3

图1-13 图1-141、缲针—明缲针和暗缲针①、明缲针—线缝略露在外面的针法方法:可将相缝合的边缘书竖起来进行缲针,衣片面、里均可露出细小针迹。

正面只能缲牢1至2根纱丝。

(如图1—14)要求:缝线松紧适宜,针距0.3cm左右。

该针法常用于服装的底边、袖口、袖窿、领里、裤底、膝盖绸等。

②、暗缲针—线缝在底边缝口内的针法方法:衣片正面只能缲牢1或2根纱丝,不可有明显针迹。

(如图1—15)要求:夹里底边和贴边都不露针迹,线缝在折边内。

缝线略松,针距0.5cm左右。

该针法常用于西服夹里的底边、袖口、毛呢服装底边的滚条贴边等,也可用于服装边面镶拼装饰片的固定。

图1-15 图1-162、串针—对串缝合的针法也称暗针。

方法:针迹在缝子夹层内,上下对串,正面不露针迹。

(如图1—16)要求:针距0.3cm左右;上下松紧适宜,不涟不涌,串口顺直。

该针法常用于西服与挂面串口处的缝合,尤其适用于领与驳头对条对格要求。

10、缭针和反缭针①、缭针—牵带布缭在衬布上的针法方法:针由外向里斜入,如直接缭住面料,只能缝牢面料1或2根纱丝。

(如图1—17)要求:针距0.8cm左右,线要宽松。

该针法常用于前衣片胸衬止口,驳口线的牵带,或其它敷牵带部位,如背衩、底边处等。

②、反缭针—衬布缭在面料上的针法方法:线结缝在衬布上,翻开衬布,缝牢面料1至2根纱丝,再倒退缝牢衬布与面料。

(如图1—18)要求:线要宽松,针距2cm左右。

图1-17 图1-1811、拱针—用于手工拱缝的针法方法:拱针针法是暗针,微露小针迹。

(如图1—19)要求:针迹离开止口0.5cm,针距0.6cm左右;微露的小针迹整齐均匀。

该针法常用于西服驳头以下的反面至口处;现在也有用作装饰用,拱满西服大身正面止口。

12、扳针—止口毛缝与衬布扳牢的针法方法:扳针针法与缭针针法相反,针由里向外斜入。

(如图1—20)要求:缝线松紧适宜,针距0.8cm左右。

该针法常用于西服、大衣等固定止口毛缝。

手缝针法大全 缝补衣服针法==

手缝针法大全 缝补衣服针法==

手缝针法大全--缝补衣服针法我喜欢手工,但是对一些基本的缝法还不是很懂,也不是说完全不了解,只是有些教程的用词一不同,就以为是换了个针法,其实都是同一种罢了。

所以在网上找了写资料,毕竟这实际操作是离不开理论的东西。

网上搜索到的东西,结合了下,只为大家一起学习:1、平针:掘(jue)、拱(gong)=平针缝这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一些不需要很牢固的缝合,以及做褶裥、缩口等。

可以一次多挑几针然后一起拉紧线头,一般是连缝两三针才拉出。

适用于布块拼接,平针的针脚距离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

汉服里平针叫拱针:正面针迹较细短,排列整齐。

用于衣边装饰,又可加固衣缝。

2、疏缝、假缝:绷(beng):稀疏地缝住或用针别上。

(《现代汉语词典》)起到临时固定,就是珠针的作用。

=疏缝和平针的针法一样,但针距较大,这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正式缝合前的粗略固定,为的是方便下一步的缝合,作用类似于珠针。

3、回针、倒针:缉(qi):用相连的针脚密密缝。

(《现代汉语词典》)=回针缝这是类似于机缝而且最牢固的一种手缝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缝合拉链、裤裆、包包等牢固度要求较高的地方。

同样适用于布块拼接,在不织布玩偶中较常用,这种缝法很结实。

回针缝还分为全回针缝和半回针缝(多用于缝制拉链)。

汉服里称为倒针又称回针。

此针法为先向前运一针(约0.6厘米); 然后倒退一针(约0.3厘米),依此类推。

多用于易受力部位.如拉链等处。

4、锁边缝:锁(suo):用于衣物边缘和扣眼儿上,针脚密,线斜交或钩连。

锁边,锁眼。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缝制织物的毛边,以防织物的毛边散开。

5包边缝(图左)和扣眼缝(图右):这是两种极为相似的缝法, 用途和锁边缝一样,但后两者的装饰性和实用性都要更强一些。

多用于内部缝合。

为什么把这三种称呼的针法放一块儿,因为我觉得他们的用处其实都差不多,而且我真是无法很深刻的去理解所谓的锁边和包边到底有什么区别了,甚至我觉得那个扣眼我倒还能稍微区别一下,毕竟扣眼是个细活儿。

服装设计学习:7种常用的手缝方法

服装设计学习:7种常用的手缝方法

服装设计学习:7种常⽤的⼿缝⽅法服装设计学习:7种常⽤的⼿缝⽅法 导语:学服装设计,少不了⼿动缝制,那么缝制的⽅法有哪些呢?⼀起来学习下吧: 包边缝:也叫⽑边缝,⽤于装饰布⽚边缘,还可以⽤于锁扣眼。

包边缝:也叫⽑边缝,⽤于装饰布⽚边缘,还可以⽤于锁扣眼。

1)沿着布⽚边缘表⾯出针; 2)将线绕过布⽚,动作1出针处前⽅再⼊针,针⽬可⾃⼰调整; 3)拉紧线段; 4)重复动作2⾄3; 5)完成线迹。

平针缝:⽤于2⽚布的拼接或缝制较薄的布。

平针缝:⽤于 1)从记号点外0.7厘⽶处⼊针; 2)往前约0.5厘⽶处出针; 3)往后回⼀半,⼊针,往前记号点出针; 4)往前上下运针,针⽬约0.2⾄0.3厘⽶,约2⾄3针后抽针; 5)动作4反复进⾏,直到缝完。

回针缝:⽤于增强平针缝的不牢靠或缝制较厚的布。

回针缝:⽤于增强平针缝的不牢靠或缝制较厚的布。

1)从记号点外0.7厘⽶处⼊针,往前约0.5厘⽶出针; 2)往后回⼀半,⼊针,往前记号处出针; 3)回到前⼀针尾部⼊针; 4)往前约0.7厘⽶处出针; 5)重复动作3⾄4; 6)线痕如图,注意与平针缝的区别。

 藏针缝:也叫贴布缝,⽤于将B布缝在A布上或滚边条的缝合。

藏针缝:也叫贴布缝,⽤于将 1)A布背⾯⼊针,B布表⾯出针; 2)由A布的对称点⼊针; 3)在B布往前约0.3厘⽶出针; 4)重复动作2⾄3; 5)完成后的线迹。

缩缝:⽤于制作缩⼝。

缩缝:⽤于制作缩⼝。

1)由圆形布⽚表⾯⼊针,往前约0.5厘⽶处出针; 2)再往前0.5厘⽶处⼊针; 3)以平针缝前进,针⽬约0.5⾄0.7厘⽶; 4)完成。

(拉紧缝线可以收缩开⼝)疏缝:⽤于将表布、铺棉和⾥布暂时固定。

疏缝:⽤于将表布、铺棉和⾥布暂时固定。

1)将表布、铺棉与⾥布三层依次排列; 2)将疏缝线单线打结,由布⽚中⼼点⼊针; 3)往前约2.5厘⽶处表⾯出针; 4)再往前2.5厘⽶处表⾯⼊针、出针; 5)最后⼀针回针不打结; 6)以中⼼点向外缝⼗字状; 7)再缝45度对⾓线; 8)缝制时可⽤汤勺辅助。

手工缝衣服的基本针法

手工缝衣服的基本针法

手工缝衣服的基本针法
手工缝制衣服是一项很有趣的手艺,但在开始之前,了解基本的针法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针法:
1. 直线针法:将针从布料的下方穿过,沿直线向前针入布料,然后从布料的下方穿出来。

2. 花边针法:将针从布料的下方穿过,沿着花边线向前针入布料,然后从布料的下方穿出来。

3. 固定针法:在两层布料之间夹上针,然后沿线缝制,使两层布料固定在一起。

4. 手缝针法:将针从布料的下方穿过,沿线缝制,使两层布料固定在一起。

5. 后退针法:将针从布料的下方穿过,向后缝制,然后再向前进行下一次缝制。

6. 穿孔针法:将针从布料的一侧穿过,然后从另一侧穿出。

以上这些针法都是手工缝制衣物时非常重要的基本技巧。

通过多次练习和实践,您将能够熟练掌握它们,并制作出美观、坚固的衣物。

- 1 -。

五种基础针法,带你领略手缝的魅力

五种基础针法,带你领略手缝的魅力

五种基础针法,带你领略手缝的魅力
小编给大家送福利,五种针法学起来,
蹬蹬蹬蹬,先来看第一种
平针缝
这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一些不需要很牢固的缝合,以及做褶裥、缩口等。

可以一次多挑几针然后一起拉紧线头。

平针的针脚距离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

平针缝正面
平针缝反面
回针缝
这是类似于机缝而且最牢固的一种手缝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缝合拉链、裤裆、包包等牢固度要求较高的地方。

回针缝正面
回针缝反面
锁边缝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缝制织物的毛边,以防织物的毛边散开。

扣眼缝
用途和锁边缝一样,但扣眼缝的装饰性和实用性都要更强一些。

步骤1:注意绕线方式都是被针压住的
步骤2
步骤3
藏针法
这是很实用的一种针法,能够隐匿线迹,常用于不易在反面缝合的区域。

比如旗袍绲边常用此针法,又或者手缝羊绒大衣的手缝针法就是这种啦。

看同色系的线缝合情况
当这种针法被运用在旗袍绲边上时
藏针缝的魅力不仅使旗袍更加美观,
还带着手的温度,
是整齐划一的机缝所不能替代的。

我们的旗袍班就要开始上课了,
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旗袍绲边的魅力。

其他小伙伴们,
也赶紧学起来吧。

另外,想与我们裁布做衣服的姑娘们,
周末缝纫班还有几个名额,。

常用手缝基础针法

常用手缝基础针法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常用手缝基础针法的大全
一、平针缝-----适用于布块 拼接
二、直针缝(立针缝)----适用于贴布或拉链布边的固 定
提到贴布,再介绍2种贴布绣的针法:
1)刺绣针法-----可用缝纫机将布片拼接 好后,再以手工刺绣针法收布边或修饰 车风险,漂亮的刺绣花样,更能突显精 致的手感!
2)随性针法-----用口红胶直 接将布片粘牢在背景布上, 再绣出线条加以固定,更加 简单随性。
三、藏针缝-----常用于贴布 或翻转口收尾;每三、四针 拉紧一次,让缝线平整
四、卷针缝-----适用于物件 接合
五、回针缝-----适用于布块 缝合 1)全回缝
2)半回缝
布边缝(毛边缝)-----具有装饰的 效果,也可以收整毛布边;若将针 距调迷,也能锁扣眼哦~
知识回顾 Knowledg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vie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缝针法大全--缝补衣服针法我喜欢手工,但是对一些基本的缝法还不是很懂,也不是说完全不了解,只是有些教程的用词一不同,就以为是换了个针法,其实都是同一种罢了。

所以在网上找了写资料,毕竟这实际操作是离不开理论的东西。

网上搜索到的东西,结合了下,只为大家一起学习:1、平针:掘(jue)、拱(gong)=平针缝这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一些不需要很牢固的缝合,以及做褶裥、缩口等。

可以一次多挑几针然后一起拉紧线头,一般是连缝两三针才拉出。

适用于布块拼接,平针的针脚距离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

汉服里平针叫拱针:正面针迹较细短,排列整齐。

用于衣边装饰,又可加固衣缝。

2、疏缝、假缝:绷(beng):稀疏地缝住或用针别上。

(《现代汉语词典》)起到临时固定,就是珠针的作用。

=疏缝和平针的针法一样,但针距较大,这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正式缝合前的粗略固定,为的是方便下一步的缝合,作用类似于珠针。

3、回针、倒针:缉(qi):用相连的针脚密密缝。

(《现代汉语词典》)=回针缝这是类似于机缝而且最牢固的一种手缝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缝合拉链、裤裆、包包等牢固度要求较高的地方。

同样适用于布块拼接,在不织布玩偶中较常用,这种缝法很结实。

回针缝还分为全回针缝和半回针缝(多用于缝制拉链)。

汉服里称为倒针又称回针。

此针法为先向前运一针(约0.6厘米); 然后倒退一针(约0.3厘米),依此类推。

多用于易受力部位.如拉链等处。

4、锁边缝:锁(suo ):用于衣物边缘和扣眼儿上,针脚密,线斜交或钩连。

锁边,锁眼。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缝制织物的毛边,以防织物的毛边散开。

5包边缝(图左)和扣眼缝(图右):这是两种极为相似的缝法, 用途和锁边缝一样,但后两者的装饰性和实用性都要更强一些。

多用于内部缝合。

为什么把这三种称呼的针法放一块儿,因为我觉得他们的用处其实都差不多,而且我真是无法很深刻的去理解所谓的锁边和包边到底有什么区别了,甚至我觉得那个扣眼我倒还能稍微区别一下,毕竟扣眼是个细活儿。

汉服里称锁边针,亦称包边针、锁针。

是修饰布料毛边、防止松散的常用针法,亦可用于贴布。

先横挑针,再竖挑针,缝线从竖挑针下穿过,以此重复至所需长度。

锁边针可以有多种变化形式。

6、藏针缝:偷针=藏针缝,对针缝。

这是很实用的一种针法,能够隐匿线迹,常用于不易在反面缝合的区域。

通常我们所指的藏针缝也就是指对针,对针是先在A布上入针出针,然后在B布上出针入针,依次循环。

对针常用于一些返口处最后的完成缝合7、立针立针又叫贴布缝或直缲,不同的名称解释了立针不同的用途,它可以在贴布缝合或者缲边(比如滚边条)时使用。

立针的针法很简单,在底下一层布布入针,然后同时穿过所有的层出针,出针的位置尽量靠近上层折边边缘,这样针迹才不会太明显。

而且再次入针的位置要和前一次出针位置处于一条垂直线上:8、立针与对针的区别:立针和对针的区别在哪儿,看了下面的正反面对比图就明白了。

显然对针的隐蔽性更好一些,很多人喜欢用对针来缝合贴布,这样更漂亮。

但缝合立针的速度明显要比对针快。

9、梯子针:这种针法可以说是藏针缝中的回针。

在底下一层布布往前缝一大步,再从上面一层布布中回退一小步。

这种针法在既需要藏匿线迹又需要保证牢固度的情况下使用。

10、卷针缝:缭(liao):用针斜着缝。

(《现代汉语词典》)=卷针缝其实这个我个人认为和下面一个即将介绍的缲针缝还有斜针缝都差不多,我自己是觉得好像差不多嘛,甚至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虾米卷针、缲针、包边、锁边神马的在我眼里通通都是浮云,一样的浮云撒~~汉服里称为甩针缝,亦称作甩缝子,缭缝。

用于无法用锁边针包边的毛边修饰,针迹呈斜形。

11、缲针缝(缲边缝)缲(qiao):把布边往里卷进去,然后藏着针脚缝。

缲针有两种,一是明缲.二是暗缲。

明缲:又称扳针。

以直针斜线浅挑,针迹为斜势,故亦称其为斜针。

由右至左运针,以正面的线迹小而整齐为好,且线的色彩宜与面料相近,多用于固定服装的贴边和袋夹里等。

暗缲:又称暗针。

正面不露针迹,亦有正反面均不见针迹的,它同样用于服装的贴边等处。

看图吧,是不是都很像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啊。

12、斜针缝:签(qian):粗粗的缝合起来。

(《现代汉语词典》)=斜针缝。

看图,是不是跟那个缲针缝一样的,呵呵,关键是看你怎么发挥了啊。

搭黄瓜架=千鸟缝,过去常用来签裤脚。

千鸟缝(三角缝):亦称花绷,俗称狗牙针。

用于固定衣服的袖口边、底边及裤边等。

这个应该很熟悉的,大家穿的西装裤脚边里面都是这样的吧。

从左至右运针。

正面不露线迹,反面针迹呈交叉之势。

13、压线:绗(hang ):用针线固定面儿、里子和所絮的棉花,缝时针孔疏密相间,线大部分藏在夹层中间,正反两面露出的都很短,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较多的是绗被子。

汉服里称为绗针,也叫扎针。

是中国传统手针工艺的基本针法之一,有长、短绗针之分。

长绗针:用于两块或以上布科的临时固定等,起针时线不打结,由右至左,以3厘米左右长(根据需要)的针距运针。

长绗针亦有众多变化,如正面长,反面短;正反面短,中间长。

短绗针:是固定布料等用的基本针法。

针法亦由右至左,以l 厘米2至4针(通常2.5针)的针距运针。

长短绗针:此针法综合了长绗针与短绗针的特点,以一长一短的针迹运针。

多用于临时缝合布料等。

14、倒勾针:俗称扣针,又称缉针。

先向前运一针(针迹约0.3量米),然后后退一针(约0.9厘米),针迹略为斜势。

由于此针法比较牢固,所以拼合裤后缝、装袖窿时常用。

15、套结针:用于服装的开叉、拉链、插袋的止口处等。

针迹长约0.6到1厘米,先横挑2或3道线,再自上而下于线后插入竖线,套线上抽,重复至横挑线长度,竖线线迹需密而整齐。

16、杨柳针:民间亦称杨树花。

主要用于女装大衣夹里的下摆贴边处,不仅可固定贴边,亦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从反面起针,正面在线上横挑出针,并向左抽紧,先以45度向下重复二至三针,再向上45度重复,正面针迹以锯齿形由右至左运针,至所需长度后,于反面止针。

16、一字针:此针法用于拼接衣料,接缝平薄。

自衣料反面起针,正面针迹呈一字状,反面针迹呈斜势,从下向上运针,上下需对齐。

17、八字针亦称作人字针,纳针,扎针。

斜针针迹0.8厘米左右,针距约1厘米,横竖对齐,正面以一根丝挑牢。

18、扯线袢是连接衣服下摆处的面与里的一种方法。

引针后,将线头藏入布内,出针之后使线呈圈状,再引线套入圈内。

以左手钩线,拉紧,使钩出的线形成第二个圈状,再送线,套线,钩线,拉线。

如此循环往复至所需长度。

19、钉扣袢用于纽袢、穿带孔等。

起针后将线头藏于布内。

按纽扣大小或带子粗细缝四至六道衬线。

然后以针引线圈并抽紧,重复抽线圈至衬线长,止针结最好能在布上,线头需藏起。

手针线结手针用线的打结,多用于线的连接、起针和止针,方法较多,下面着重介绍几种。

1、蚊子结此法用于线的连接,当用线不够长时,可用此法将线加长。

以其中一线绕成圈状,另一线穿入其中绕回,捏紧,然后互相扯紧即可。

2、起针结在起针时防止脱线的一种方法。

以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线的一头,让线紧绕过食指,利用两指的摩擦,将线头捻入线圈,之后.左手拉紧即可。

3、止针结这是运针完成之后,防止散线的一种方法。

可在出针之后,以线绕圈。

根据所需结的大小决定线圈的多少,再用手压住圈结于出线处,将线抽紧即可。

也可在针出半截时,直接以线绕圈于针上,同样根据需要决定线圈的多少,用手压住圈,抽紧。

此外还有:钩贴边:钩(gou):用线粗缝。

(《现代汉语词典》)钩贴边。

好像是回一针,拱一针。

纳(na):棉鞋穿过吧?传统的说法不叫做棉鞋底,叫纳鞋底子。

在鞋底或袜底上面密密缝,使它结实耐磨。

另外还有一些在现代蒙古民族服饰的缝纫工艺中许多传统的手针缝纫法。

蒙古人嘛,生性豪放,所以用词也有点豪迈,嘿嘿~这些手针缝纫法的基本操作规程是在右手食指尖戴顶针,用拇指和中指持针,所以它能够完成许多较复杂的缝纫工艺。

这种持针方法所包括的缝纫内容也较广,有多种多样的针法。

人们还没有使用缝纫机之前,各种服饰的缝纫活儿全部由手针完成。

就是在缝纫机使用较普遍的今天,手针缝纫法仍属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

蒙古民族手针缝纫工艺的针法较多,例如攻针、皖爆针、缲针、绗针、纳针、缉针、驱针、分针、盘针、缴针、锁边针等是其中的主要针法。

这些针法均有各自的操作要领。

(1)攻针这是手针的最基本的缝纫法,是手针工艺中各种针法的基础。

攻针的操作方法是左手拿着所缝的衣物,右手持针,按先下后上、一针一针从外往里的顺序进行。

针迹应均匀整齐,平服美观。

攻针可用于缝袖里、摆缝、衩边、滚边、镶拼等。

(2)寨针这是将两层布或多层布料缝合在一起,为下一工序起固定作用的一种简单缝纫法。

嫁针可分为长短两种,方向均为从外往里向后缝,针迹根据实际要求可稀可密,下一缝纫工序完成之后,将攘针抽掉。

(3)缲针这是将衣片的毛边折叠后缝合在一起,而正面露线迹或不露线迹的一种缝纫法。

缲针的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多用于衣里边缝处。

(4)缉针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缝纫法,具有弹性好、牢固,又不易断线等优点。

故用于衣、帽、靴的表面缝纫之处。

其缝纫法是退针的进孔必须在后一原针孔内,再向里以退针的一倍距离进针,使其面层针迹与机缝针迹相似,底层的针缝则与链条相仿。

(5)驱针这种缝纫法近似于缉针缝纫法,但使其面层与缉缝针线的间隔线距相似,底层的针迹则成线条状。

此针法多用于靴和靴帮不太十分紧要的缝道。

(6)盘针这是蒙古民族服饰缝纫工艺中难度较大、技巧较高的缝纫法,主要用于布靴子的各种图案的缝纫工艺,其表现效果是宽厚突出、连绵起伏之美感。

盘针针法需要用两根线,一根线按着缉针缝纫法向后退进,另一根线则在面层上每上来一针时盘绕一次针,退针时把已盘好的线圈的里边固定好。

盘针缝纫法有右盘、左盘和左右对盘等针法,但常用右盘针法。

有些刺绣工艺中也用盘针法,所以此针法也属于刺绣的一种针法。

(7)锁边针这是锁住裁片毛边的缝纫法,无锁边机或需要补修锁边时使用手工锁边针法。

其操作方法是用左手食、拇二指捏住布边,右手持针,从左往右,一一套的顺序进行锁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