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与化学--洗涤剂讲解
日常用品与化学 第二节 洗涤用品

第二节洗涤用品日用化学洗涤剂正在逐步地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人们在不断使用它的同时,化学污染也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危害。
化学洗涤剂实际上是将石油垃圾开发的副产品。
由于它溶于水,所以它的本质一直被忽视掉。
一、洗涤剂化学洗涤剂的洗污能力主要来自表面活性剂。
因为表面活性剂有可以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以渗入到连水都无法渗入的纤维空隙中,把藏在纤维空隙中的污垢挤出来。
迄今研制的表面活性剂品种已达5000多种,因此促进了合成洗涤剂的迅速发展。
合成洗涤剂拥有肥皂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产量已大大超过肥皂。
我国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成份是烷基苯硫酸钠,占洗涤剂总产量的90%。
根据原料来源不同,洗涤剂分成皂类洗涤剂和合成洗涤剂。
1、皂类洗涤剂从广义上讲皂类洗涤剂是脂肪酸跟无机碱、有机碱起皂化反应得到的产物,大体上分为碱金属皂、其他金属皂和有机碱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指的肥皂,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
其中的钠皂硬度较高,一般用于制造香皂、洗衣皂、药皂和工业皂。
钾皂硬度低,易溶于水,用于制造软皂和液体皂。
2、合成洗涤剂合成洗涤剂是多组分的混合物。
它的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和多种辅助剂。
迄今研制的表面活性剂品种已达5000多种,因此促进了合成洗涤剂的迅速发展。
合成洗涤剂拥有肥皂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用量少,洗涤效果好;在水中溶解快,洗涤省时又省力;在水中不会因水解而产生有损织物的游离碱;还能节省大量因制皂而消耗的油脂。
二、表面活性剂1、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在很低浓度时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是由非极性的、亲油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基团两部分构成。
这两部分形成不对称结构,因此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分子,具有又亲油又亲水的两亲性质。
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其性质在表面活性剂科学中广泛采用的是按照其在水中,亲水基是否电离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大类。
离子型又可按照离子的电性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种。
化学洗涤知识点总结

化学洗涤知识点总结一、洗涤剂1.功能洗涤剂是清洁衣物的主要化学品,它能够有效去除污垢、油脂和细菌,使衣物恢复清洁。
根据其成分和用途不同,洗涤剂可分为阳离子洗涤剂、阴离子洗涤剂、非离子洗涤剂和复合洗涤剂等。
不同类型的洗涤剂在清洁效果、泡沫性能、细菌消毒等方面各有特点。
2.作用原理洗涤剂主要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污垢与衣物表面分离,并使其在水中分散,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
其中,阳离子洗涤剂能够在硬水中发挥作用,对污渍和油脂的清洁效果较好;阴离子洗涤剂泡沫性能强,对一般洗涤效果较好;非离子洗涤剂对硬水和污垢有较好的清洁效果;复合洗涤剂则兼具各种洗涤剂的优点,适用范围更广。
3.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洗涤剂:根据衣物的材质和污垢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涤剂,避免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衣物受损。
(2)控制用量:根据衣物的种类和数量控制洗涤剂的用量,避免过度使用导致浪费。
(3)避免混用:不同类型的洗涤剂不宜混合使用,避免产生化学反应或降低清洁效果。
二、助剂1.功能助剂是在洗涤过程中用来增强洗涤效果、改善洗涤过程和衣物的外观的化学品。
主要包括漂白剂、增白剂、防渍剂、漂白活性剂等。
2.作用原理(1)漂白剂:漂白剂是一种氧化剂,在洗涤过程中能够去除衣物表面的色斑和污渍,使衣物白净。
(2)增白剂:增白剂是一种荧光物质,它能够在紫外光下产生蓝色荧光,使白色衣物看起来更加白净。
(3)防渍剂:防渍剂能够在衣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污垢和污染物渗入,降低衣物的污染程度。
3.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根据产品说明书和洗涤标签的指示正确使用助剂。
(2)控制用量:适量使用助剂,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衣物受损或影响洗涤效果。
(3)避免混用:不同类型的助剂不宜混合使用,避免产生化学反应或降低清洁效果。
三、柔顺剂1.功能柔顺剂是一种能够使衣物柔软、光滑的化学品。
它主要通过与衣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纤维间的摩擦减小,从而增加衣物的柔软度和光滑度。
《洗涤剂去污原理》课件

化学作用
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 与污渍分子发生化学反应, 破坏污渍的结构,使其溶解 和分散在水中。
分散作用
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 将污渍颗粒分散在水中,防 止其重新附着到衣物上。
洗涤剂与水硬度的关系
水硬度是指水中含有的镁、钙等离子的含量。较硬的水对洗涤剂有一定的影响,会降低洗涤剂的清洁效 果。因此,硬水中需要使用较强去垢剂,或者使用专门针对硬水的洗涤剂配方。
洗涤剂去污原理
洗涤剂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渍的化学物质,根据表面活性剂的不同分类,具有 不同的去污原理和作用方式。
洗涤剂的定义
洗涤剂是一种能够去除衣物、物体表面污渍的化学品。它主要由一种或多种 表面活性剂组成,通过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污渍溶解并分散在水中,从 而达到清洗的目的。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环保洗涤剂的发展趋势
生物降解性
越来越多的洗涤剂开始采用 生物降解的原料,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节能减排
洗涤剂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 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洗涤设 备。
绿色配方
绿色洗涤剂逐渐流行,采用 安全环保的原材料,减少对 水体和环境的污染。
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具有良好的清洁能力,常用于洗涤剂中。
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能力,常用于洗涤剂 中。
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4 两性表面活性剂
具有良好的柔软剂效果,常用于洗涤剂和 柔顺剂中。
兼具阴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洗涤剂中。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
1
降低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帮助水分子更好地扩展到衣物和物体表面。
洗涤剂的使用和保养
用量控制
化学与洗涤剂探索洗衣液和洗洁精的化学原理

化学与洗涤剂探索洗衣液和洗洁精的化学原理洗衣液和洗洁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产品,它们能够有效地去除衣物和餐具上的污渍。
这些清洁产品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化学原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一、洗衣液的化学原理洗衣液是一种专门用于清洗衣物的清洁剂。
它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助剂和其他添加剂组成。
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衣液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它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衣物纤维中,从而更好地清洁衣物。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洗衣液中最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它能够与水中的阳离子和油脂结合,形成胶体颗粒,将污渍从衣物上分散悬浮在水中。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是通过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使水更容易渗透到衣物纤维中。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柔顺剂中,能够使衣物柔软光滑。
2. 助剂洗衣液中的助剂主要包括增白剂、漂白剂、螯合剂等。
增白剂能够吸收紫外线,使衣物看起来更白更亮。
漂白剂则能够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如茶渍、咖啡渍等。
螯合剂能够与水中的金属离子结合,防止其对衣物的污染。
3. 其他添加剂洗衣液中还可能添加一些其他的成分,如香精、防腐剂等。
香精能够给衣物带来清新的香气,而防腐剂则能够延长洗衣液的保存期限。
二、洗洁精的化学原理洗洁精是一种用于清洁餐具和厨房用具的清洁剂。
它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助剂和其他添加剂组成。
1. 表面活性剂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与洗衣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类似,也是通过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来清洁餐具和厨房用具。
不同的是,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更强力,能够更好地去除油脂和顽固污渍。
2. 助剂洗洁精中的助剂主要包括增稠剂、螯合剂等。
增稠剂能够增加洗洁精的黏稠度,使其更容易附着在餐具和厨房用具上。
螯合剂则能够与水中的金属离子结合,防止其对餐具和厨房用具的污染。
3. 其他添加剂洗洁精中还可能添加一些其他的成分,如香精、防腐剂等。
香精能够给餐具和厨房用具带来清新的香气,而防腐剂则能够延长洗洁精的保存期限。
化学洗涤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洗涤知识点总结大全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洗涤剂在清洁和保养衣物、厨房用具、家居装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化学洗涤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包括洗涤剂类型、工作原理、成分及其作用、洗涤剂的生态和健康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第一部分:洗涤剂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洗涤剂可以分为家用洗涤剂和工业用洗涤剂。
而从工作原理和成分上看,洗涤剂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主要包括:合成洗涤剂、生物洗涤剂和无磷洗涤剂等。
合成洗涤剂合成洗涤剂主要分为合成表面活性剂和非表面活性剂两种类型。
合成表面活性剂是洗涤过程中起作用的重要成分,通常是由石油化工产品经过化学反应合成而成。
合成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复合型表面活性剂。
这些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润湿、分散、乳化、净洗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家用洗涤和工业洗涤中。
生物洗涤剂生物洗涤剂主要以酶类和微生物为主要成分,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制备的洗涤剂。
其中,酶类能够有效分解衣物上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有机污渍,具有高效、环保且对衣物无损伤的特点。
微生物洗涤剂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来除去污垢,具有可再生性和环保性好的特点。
无磷洗涤剂无磷洗涤剂是指在其成分中不含有磷元素的洗涤剂。
磷污染是水环境中的一大污染源,因此研发无磷洗涤剂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无磷洗涤剂主要采用复合添加剂、综合表面活性剂以及碳酸盐替代等技术,制备出具有良好洁净能力的无磷洗涤剂产品。
第二部分:洗涤剂的工作原理洗涤剂在洗涤过程中主要通过表面活性剂、酶类或微生物等成分来起到清洁作用。
具体来说,洗涤剂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润湿、分散、乳化和净洗等过程。
润湿润湿是洗涤剂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使水能够充分渗透到织物的纤维之间,以便更好地将污渍和衣物分离开来。
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将水分子分散,使其均匀覆盖在衣物表面,提高衣物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更好的润湿效果。
分散分散是指洗涤剂通过表面活性剂使污渍颗粒分散在水中,防止其重新附着在织物上。
化学在日常清洁中的应用

化学在日常清洁中的应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清洁产品来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这些清洁产品中的许多都是基于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来实现清洁效果的。
本文将介绍化学在日常清洁中的应用。
一、洗涤剂洗涤剂是一种用于清洁和去除污垢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常由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溶剂组成。
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们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能够更好地湿润和渗透到污垢中。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能够使污垢分散在水中,从而更容易被清洗掉。
洗涤剂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去除污垢,例如酸性洗涤剂可以中和碱性污垢,碱性洗涤剂可以中和酸性污垢。
二、漂白剂漂白剂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渍和漂白物品的化学物质。
漂白剂通常含有氧化剂,例如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钠。
这些氧化剂能够与污渍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将其分解为无色或易溶于水的物质,从而达到去除污渍的效果。
漂白剂还可以通过氧化反应来漂白物品,例如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
三、除垢剂除垢剂是一种用于去除水垢和污垢的化学物质。
水垢是由于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与碳酸盐或硫酸盐结合形成的沉淀物。
除垢剂通常含有酸性物质,例如醋酸或盐酸,这些酸性物质能够与水垢中的钙、镁等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将其溶解或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去除水垢。
除垢剂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分解和溶解其他类型的污垢,例如油脂和蛋白质。
四、消毒剂消毒剂是一种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消毒剂通常含有氧化剂或杀菌剂,例如氯或过氧化氢。
这些化学物质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代谢过程,从而杀灭它们。
消毒剂还可以通过氧化反应来杀灭微生物,例如将微生物的细胞膜氧化破坏。
五、除臭剂除臭剂是一种用于去除异味和气味的化学物质。
除臭剂通常含有吸附剂、中和剂或氧化剂。
吸附剂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气味分子,从而减少气味的浓度。
中和剂能够与气味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将其中和为无味或低味的物质。
化学与生活了解洗涤剂的化学原理

化学与生活了解洗涤剂的化学原理洗涤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它在清洁和去除污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洗涤剂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通过特定的化学原理实现了对污垢的溶解和分散。
本文将介绍洗涤剂的化学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最为关键的成分之一,它是一类具有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化合物。
当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与水接触时,它们会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从而增强液体的渗透性。
在洗涤过程中,表面活性剂能够吸附在油渍或污垢的表面,将其分散为胶体微粒,并与水形成乳化液。
这样一来,原本不易被水洗去的污垢就能够被溶解、分散和悬浮在水中。
二、助剂的作用特性除了表面活性剂外,洗涤剂中还可能含有各种助剂,以进一步提高其清洁效果和使用体验。
这些助剂具有不同的作用特性,如增稠剂可以增加洗涤剂的黏度,使其更易于使用和保存;螯合剂可以与重金属离子结合,防止水垢的生成;漂白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污渍,使其更加洁净。
通过合理的组合和使用,这些助剂能够在洗涤剂中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洗涤效果。
三、酶的作用机制在某些洗涤剂中,还可能含有酶类物质,如淀粉酶、脂肪酶等。
这些酶通过催化反应的方式,在洗涤过程中发挥作用。
以淀粉酶为例,它能够加速淀粉的降解,使衣物上的淀粉污渍更易被水洗去。
同样地,脂肪酶能够分解衣物上的脂肪类污渍。
通过酶的作用,洗涤剂可以更加高效地去除各种类型的污垢。
四、界面活性剂的分类和应用根据化学结构和用途不同,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于洗涤剂中,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杀菌和除臭效果,适用于洗涤毛巾、内衣等杀菌要求较高的物品。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广泛应用于洗衣粉和洗洁精中,其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常用于洗涤剂的助剂中,以改善清洁效果。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常用于复配洗涤剂的制备。
化学与洗涤剂学习洗涤剂的化学原理和清洁效果

化学与洗涤剂学习洗涤剂的化学原理和清洁效果化学与洗涤剂:学习洗涤剂的化学原理和清洁效果洗涤剂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在我们的衣物和家居用品的清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很少有人深入了解洗涤剂背后的化学原理和它们的清洁效果。
本文将介绍洗涤剂的化学原理并探讨其在清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 洗涤剂的基本组成洗涤剂一般由表面活性剂、添加剂和辅助剂组成。
而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们在洗涤过程中起到降低表面张力和增加润湿能力的作用。
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四大类。
其中最常见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见的洗涤剂中多含有此类表面活性剂。
它们由具有亲油性的疏水基团和具有亲水性的亲水基团组成,使其既能与污渍结合,又能与水分子相容。
3. 清洁作用的机理洗涤剂的清洁作用主要通过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原理实现。
当洗涤剂与水接触时,表面活性剂迅速扩散并吸附到污渍表面。
疏水基团与污渍结合,使其溶解在水中;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相容,使污渍被包围并分散在水中。
这样,污渍就易于被冲刷掉,从而实现清洁的目的。
4. 洗涤剂的分类和特点洗涤剂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使用方式,可以分为洗衣液、洗衣粉和洗衣皂等;按照洗涤剂的成分,可以分为有机洗涤剂和无机洗涤剂。
此外,还有专门用于清洁厨房、卫生间和地板等的清洁剂。
5. 洗涤剂的清洁效果评价洗涤剂的清洁效果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评价,例如去污力、漂白效果和皂化值等。
其中去污力是衡量洗涤剂清洁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真实污渍进行测试。
在实际应用中,洗涤剂的清洁效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水质、温度和机械力等。
因此,在选择洗涤剂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选择适合的洗涤剂来达到最佳的清洁效果。
总结:洗涤剂的化学原理和清洁效果是我们了解和选择洗涤剂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涤剂是如何将污垢清除的?
2、 洗涤:根据要求将污垢从不同物品上洗脱下 来达到清洁目的的过程。
洗涤的基本过程为:
被洗物(污垢)+洗涤剂====被洗物+洗涤 剂(污垢)
这种洗涤过程是一种物理化学作用过程,洗涤 剂可以是有机溶剂,也可以是水溶液。汽油、四 氯乙烯等是金属、毛料服装干洗的洗涤剂,而日 常生活中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 液洗涤剂。
沸石分子筛是一种离子交换剂,其结晶硅酸盐 孔穴中可相对自由移动的Na+能与Ca2+、Mg2+ 进行交换,使水软化,提高洗涤剂的去污能力。
4A沸石在洗涤剂中具有较好的助洗性能和配 伍性,对人体无毒,使用安全,不危害环境,是 磷酸盐的合适代用品,已普遍使用在低磷和无磷 洗涤剂中。
洗涤剂助剂
2、抗再沉积剂 洗涤是可逆过程,已从织物上除去的污
磷污染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富集养分,是含磷和氮的 化合物过多地排入水体后引起的二次污染现 象。 主要表现为:藻类蔓延,水生植物大量生长, 藻类成簇状,并严重影响水质。
含磷污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中以后;使水 中磷含量升高,水质出现富营养化造成的。
洗涤剂助剂
1、螯合剂(软水剂)
⑵沸石分子筛:洗衣粉配方中使用的是4A 型沸石。
洗涤剂是如何将污垢清除的?
2、洗涤的基本过程为: 被洗物(污垢)+洗涤剂====被洗物
+洗涤剂(污垢) 洗涤去污是一个动态效应,首先要将污
垢从固体表面脱除,然后是悬浮、乳化、 分散在洗涤液中,防止污垢再沉积到固体 表面,经过漂洗,得到预期的清洁表面。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涤剂
洗涤剂
洗涤剂是一种去污洗净的日用品,是人们 生活中朝夕相见的必需消耗品,几乎天天 使用。
洗涤剂是按一定配方配制的日用化学品, 是以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 并配入各种助剂,以提高、完善去污能力, 并赋予多种功能的配方产品。
洗涤剂是如何将污垢清除的?
1、污垢
螯合剂还能很好地分散亲水污垢。
洗涤剂助剂
1、螯合剂(软水剂)
⑴磷酸盐:三聚磷酸钠性能优良,是理想的助剂, 洗衣粉中用量20%~50%,且三聚磷酸钠吸水 后能形成稳定的水合物,使洗衣粉含水量高而不 易结块,流动性好。
洗衣粉中配用大量磷酸盐,是导致河流湖泊 中藻类疯长,产生“过肥化”的原因之一。目前 许多国家都禁磷、限磷,并积极研制开发替代品。
表面活性剂除用于洗涤剂外,还广泛用 于纺织、皮革、造纸、塑料、食品、金属 加工、采油、建筑、化妆品、农药等,有 “工业味精”之美称。
洗涤剂助剂
1、螯合剂(软水剂) 与金属离子Ca2+、Mg2+形成的化合物
能溶解在水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烷 基苯磺酸钠的去污能力随水质硬度的增加 而迅速降低,加入螯合剂可弥补这一缺陷。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
天然表面活性剂——肥皂(羧酸盐)
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
C3H5(OOCR)3+3NaOH→3RCOONa+C3H5(OH)3
油脂
烧碱 肥皂
甘油
油脂:硬化油、牛油、骨油、猪油、棕榈油、 椰子油、菜籽油、棉籽油、豆油。
辅助原料:松香、水玻璃、着色剂、荧光增白 剂、抗氧剂、杀菌剂。
系的表面行为有显著效应的物质。它们能 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起到润湿、增溶、乳 化、分散等作用,使污垢从被洗物表面脱 离分散到水中,然后再用清水把污物漂洗 干净。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1、阴离子型:亲水基团为带有负电的原子团。 2、阳离子型:亲水基团为带有正电荷的原子团。 3、两性离子型:带有两个亲水基团,在水中带有正负
两种电荷,在酸性溶液中呈阳离子表面活性,在碱 性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在中性溶液中呈非离 子表面活性。 4、非离子型: 在水中不会离解成离子,也不带电荷。 5、混合型:两个亲水基团,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通常分四大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工艺完善,生产成本低
应用广,起洗涤作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起柔软调理抗静电作用。 两性表面活性剂:制作成本高,使用受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做助剂
垢有可能返回到织物上。能将除去的污垢 合适地分散在洗涤液中,使污垢不再返回 到织物表面的物质称为抗再沉积剂。
天然表面活性剂——肥皂的生产
天然动植物油脂+碱 == 皂+醇 洗衣皂:牛油75%、棕榈油10%等 香皂:猪油35%、棕榈油25%等
工艺:皂化(共煮3-4小时)--盐析(加盐, 使皂上醇下分层)--碱析(补充皂化)-整理(加助剂,防酸败、增加泡沫)--成 型--包装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
肥皂碱性较强,不耐硬水,科学家开始 寻找肥皂代用品,1917年德国化学家由煤 焦油合成了第一个表面活性剂,日本1963 年在洗涤织物方面的合成洗涤剂的需求量 超过肥皂,我国于1985年持平,1995年 合成洗涤剂于肥皂的产量比为73:27。
来自空气的传播、人体分泌物和工作场所接触 物三个方面。
人体分泌的皮脂、汗液,空气中的灰尘、烟尘 、油渣,食物中的汤汁、果汁,泥土等。大多 为有机物。(亲油疏水)
污垢和织物间的结合:
1、机械附着 固体污垢散落在织物纤维表面或纤维间
2、分子间相互吸引 当污垢带电荷时更容易聚积在织物表面
3、化学结合和化学吸附 墨水、血污、铁锈、蛋白质等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润湿和渗透性质 洗涤剂溶液很容易润湿织物纤维,并浸入纤维
的微孔中。
2、乳化性质 洗涤剂的亲油基溶入油滴,亲水基留在水中,
能降低油水两相的表面张力,搅拌后能帮助油乳 化。
3、分散性质 洗涤剂分子能钻进固体粒子的缝隙,减弱固体粒
子的内聚力,使粒子破裂成微小质点而分散在水中。 4、发泡性质
使气液两相间表面张力降低而产生大量泡沫。 5、增溶性质
活性剂把油溶解在胶束的亲油基内,使油性物质 的溶解度增大。
去污原理:
1、织物纤维和污垢被洗涤剂润湿、渗透,织物和污粒上 定向吸附着活性物的单分子层。 2、经过机械搅拌或搓洗,污粒脱离到水中,产生乳化、 分散、悬浮等现象。 3、还有一部分污垢(油脂、钙皂、色料)被增溶到活性 物的胶束中,被水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