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周恩来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朱德的扁担

这是一根不平常的扁担,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湘南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砻市,同毛泽东带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是湘赣两省的交界。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1928年11月中旬,红军集合在宁冈、新城、古城一带,进行冬季训练。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同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

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红军官兵除粮食外,每人每天5分钱的伙食费也难以为继。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吃野菜,严冬已到,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

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这些粮食大部分从宁冈的大陇运来。大陇的粮食是砻市、古城等地集中起来存在那里的。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他的两只箩筐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军长,但又心疼他。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月光下,他破开竹子,熟练地削、刮、锯,一会儿就把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担。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

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周恩来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朱德的扁担 这是一根不平常的扁担,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湘南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砻市,同毛泽东带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是湘赣两省的交界。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1928年11月中旬,红军集合在宁冈、新城、古城一带,进行冬季训练。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同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

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红军官兵除粮食外,每人每天5分钱的伙食费也难以为继。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吃野菜,严冬已到,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 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这些粮食大部分从宁冈的大陇运来。大陇的粮食是砻市、古城等地集中起来存在那里的。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他的两只箩筐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军长,但又心疼他。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月光下,他破开竹子,熟练地削、刮、锯,一会儿就把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担。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 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万里的红色家风

万里同志是一位德高勋重、万民敬仰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身上所体现出的优良传统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也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革命实战中所培育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的集中体现。本刊特刊发叶永烈先生《万里的红色家风》一文,以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增强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奋斗的“正能量”。 “朝中有人难做官” 自从20岁的万里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漫长的人生是红色的,他的家风也是红色的。 在北京,在万伯翱的陪同下,笔者采访了万里的妹妹万云。1年已八旬的她,一头银发,一件格子外衣,围着一条黄色纱巾,显得很精神。她背不弯,眼不花,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不时哈哈大笑,一望而知是一个非常爽朗的人。她自称万家有“长寿基因”。 万云出生于1931年,比万里小15岁,而她的妹妹万玲则比她小1岁。她说,原本在她之上还有一个哥哥,在出生10个月后因白喉早逝,所以万家是兄妹仨。她总是称万里为“老哥哥”。 她记得,当日军侵略山东的时候,奶奶带着8岁的她和7岁的妹妹到根据地找万里。组织上派了地下交通员,推着一辆独轮车送她们到根据地。独轮车的一边坐着小脚的奶奶,另一边放着行李,她和妹妹跟在独轮车后面步行,就这样来到根据地。从那以后,她们就在根据地住下来。 受哥哥万里影响,万云在14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她参加南下部队,来到重庆。1952年夏,她忽然接到组织上的通知,要她到北京报到,然后赴苏联学习。 到了北京,万云得知她被派往莫斯科的苏联列宁共青团中央团校学习。2这所团校是为培训苏联加盟共和国州以上团的领导干部而设立的,同时设有留学生部,除中国班外,还有蒙古、朝鲜、越南、民主德国、捷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9国留学生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3中央应苏联团中央邀请,从1950年冬到1957年秋止,派了6期学员共152人(含翻译11人)前往学习。学习期限为一年,即每年9月1日开学,翌年7月毕业。后来担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曾在1954年赴苏联列宁共青团中央团校学习。万云说:“钱其琛比我晚一期。” 1953年7月,万云从苏联列宁共青团中央团校学习归来,分配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工作。这时候,万云见到在北京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副部长的“老哥哥”万里。万里劝她,在团中央机关工作,高高在上不好,应该到工农中去,与工农相结合,到基层工作,这样更有利于思想改造。 万云听从了万里的劝告,主动要求离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调到北京国棉二厂,先是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来担任厂工会主席。她在北京国棉二厂工作了4年,又调到北京国棉三厂,在那里工作了24年,后来担任厂党委副书记。所以万云对笔者说,她听从哥哥万里一席话,下基层一干就是28个春秋! “文革”后,北京市纺织局考虑到万云工作向来踏踏实实,表现很好,打算提升她为纺织局副局长。北京市纺织局把这一情况报告了万里。 谁知万里听后马上一口回绝,说:“万云不够格。比她优秀的人多的是,还是先提拔别人吧,万云需要继续锻炼。” 北京市纺织局很尊重万里的意见,就照办了。 万云说,“老哥哥”一句话,我的提升就给否了。 后来,北京市总工会一位女性副主席退休,需要补上一位女性副主席,组织部门在物色人选时,觉得万云很合适。当时北京市纺织局的党委书记是胡耀邦夫人李昭,她当即表示支持。李昭知道上一回要提升万云时,被万里一句话就否定了,这次就不再事先征求万里的意

革命先烈英雄事迹

每次看到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总是很伤感,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革命烈士,才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在清明节这天,大家一起缅怀革命烈士吧! 革命烈士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革命烈士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 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革命烈士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

《聂荣臻的故事》读书笔记

《聂荣臻的故事》读书笔记本书由聂荣臻曾外孙王佳、一个跟着父母从美国生活归来的“小海归”讲述的聂荣臻人生故事。以下是“《聂荣臻的故事》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聂荣臻是我国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聂荣臻的故事》这本书全面讲述一代革命家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波澜壮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前进的辉煌壮丽的往事,让今天的我们重新感受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革命历史。再现了聂荣臻元帅文韬武略、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聂荣臻,四川江津人。他小时候,就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家里的人省吃俭用,攒下一笔钱给聂荣臻上学,1919年12月9日,他心怀实业救国的雄心大志,到法国留学,从此走上了救国的道路。 “祖国啊,我为你而去了,不久我就会为你而来的”,这是聂荣臻为祖国说的一句话。在这短小的语句中就充满了他为祖国而献身,忠于祖国的精神。当我读到聂荣臻元帅与日寇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故事情节时,我仿佛看到了聂荣臻元帅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奋力拼搏;看到了被血浸透了的军装;看到了他消瘦的脸庞;看到了老百姓采树叶,割野菜的情景。本来就消瘦的聂荣臻元帅再加上没有营养从而变的更加消瘦,虽然如此,聂荣臻元帅还是把老百姓放在首位。他

命令所有的伙食单位一律不得在驻地采杨树叶,榆树叶和榆钱,并对所有的战士说我们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抢食争食。一位炊事员看到元帅这样瘦弱,悄悄地做了一碗端给元帅,却遭到元帅的批评,你就光想到我吗,应该想到东边忍饥挨饿的老百姓,想到那些皮包瘦骨头的老人和孩子,这饭我咽不下去。多么伟大的元帅!为民着想的元帅!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不顾自己的身体,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不管他立了多少功劳,有多高的地位,他从来不炫耀,不以势欺人,他处处为别人着想,心里考虑的总是别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富强,他勇敢的拿起刀枪,继而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历尽艰险,排除万难,他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打败了敌人。 而如今向聂荣臻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现在我们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无忧无虑,比起战争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都要向聂荣臻学习,学习他的这种舍己为人,勇于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他的克己奉公和热爱国家的精神。 当看完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这段故事情节后,我又深深地被感动了。在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发起了百团大战,战争中,遗下两个小女孩,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把她们抢救出来立即把她们送到指挥所。照料和护送日本孩子的民兵,其母是瞎子,被日本军团用刺刀活活捅死了。袁心纯副主任

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家风家教 案例老一辈革命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9631605.html, 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 作者:佚名 来源:《党员文摘》2016年第05期 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那些优良醇厚的家风也一直为人称颂。让我们透过几则小故事,一起来感受几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家教。 周恩来 我自己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这一条路 周恩来的侄儿周尔辉的父亲是烈士,周恩来将其接到北京抚养。当时,北京办有干部子弟学校,是专门培养烈士、高级干部子女的。但周恩来没有让周尔辉上干部子弟学校,而是让他到普通的二十六中学住校学习,还特意嘱咐周尔辉,无论是领导谈话、填写表格,还是与同学交往,千万不要说出与他的这层关系。 后来,周尔辉在北京钢铁学院任教。1961年,周尔辉结婚,学院领导帮助他解决了夫妻 分居的难题,把他爱人从江苏淮安调到学院子弟小学任教。周恩来知道后批评道:“这几年遭受自然灾害,中央调整国民经济,北京市大量压缩人口,国务院也正在下放、压缩人员,你们为什么搞特殊化,不带头执行?”邓颖超也给侄儿、侄媳做工作:“你们伯伯是抓压缩城市人口工作的,他要带头执行这项政策。”在周恩来夫妇的耐心说服下,侄儿、侄媳一起调回了淮安工作。周恩来说过,我自己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这一条路。 陈云 不能给自己盖房子 陈云一家原先住在北京市北长街上,房子受到地震影响开裂,被定为危房。当时计划翻修一下,设计和预算都已到位,但在最后时刻,陈云告诉身边人:“这件事不能做,我不能给自己盖房子。”最终,工作人员用铁管子在陈云办公室搭起一个防地震的架子,上面铺着厚木板。陈云就在这个“铁框框”里坚持办公,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搬至中南海。 陈云严格要求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他们“以普通劳动者身份自居,不搞特殊化”。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担任中财委主任,夫人于若木也在中财委机关工作。于若木本来完全可以搭乘陈云的小车上下班,但她一直坚持骑自行车去机关,没搭过一次车。 罗荣桓 生活不搞特殊化

传统的家风访谈录

传统的家风,从未过时——对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遗产,恍然发现许多家风家训的内涵,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 而激活这些文化因子,传承一种民族风范,需要每个家庭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延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一直很看重家风传承这一传统的文化方式,并对此有自己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家风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一代代人通过家庭传承好的品质,才会让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不断提升。” 中国的家风,不止于“家” 解放周末:听说您很早就开始提倡家风的传承,是什么让您对家风如此看重? 张颐武:2014年春节期间,包括我在内的一批人一起讨论,有什么东西,既能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让普通人有共鸣?

中国传统文化说起来非常丰富,儒释道各领域、各层面,无一不丰富,从哪儿着手更有效,更能打动人心,大家想了半天也没结论。抽象地谈传统文化,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套理论,但这些见解和理论,很难与公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大家一直聊啊聊,聊到最后猛然发现,传统文化中最牵动人心的,就是家风。中国人特别注重家庭,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细胞。一提到家庭,传统就“活”化到日常生活中了。 2014年春节,央视推出了一组关于家风的街头访问,让普通人讲讲自己的家风。这个话题,果然引起了积极反响,迅速成为当年春节期间北京街头巷尾的热议。 春节正好是人们回家团圆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探讨家风,凸显了这个议题的当下意义,也显示了公众对家风的关切。由此开始,关于家风的讨论不断发酵。它后来会达到那样一种热度,我也没想到。 张颐武:很多人认为,西方的教育理念才是科学的,比如说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几句“你好棒”,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信、独立的现代青年。现在市场上的不少家庭教育书籍,也是那样一套理念。道理都对,但我觉得完全照搬也

革命烈士的事迹20则

革命烈士的事迹(一): 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革命烈士的事迹(二):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董存瑞 祭日:1948年5月25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老一辈革命家廉洁座右铭

老一辈革命家廉洁座右铭 发布时间: 2010-04-29 来源:作者: 黄金之所以受人器重,是因为它永不变质,有抗拒腐蚀性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够永葆革命本色;是因为他们有着高尚的革命情操。值此纪念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特辑老一辈革命家廉洁从政“三”的座右铭。人人均应效仿学习,改变作风。 毛泽东同志:“三不谈” 毛泽东同志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坚强的毅力,参加革命后,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对革命无利的事情”。被同志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朱德同志“三节俭” 朱德同志长期担任革命军队的总司令,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三节俭”———“生活节俭,从不特殊、穿衣节俭,一套军装可穿数年,袜子补了再补,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及家人节俭,不得搞任何特殊”。人们都称他为军中节俭表帅。 周恩来同志“三不沾” 周恩来同志为了革命事业,给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规定了“三不沾”———“私人的事不坐公车,不沾国家的便宜;亲属来机关探亲,就餐自己买票,不沾集体的财富;不得以总理的名义接待或收受礼品,不沾机关和个人的利益。”其人格风范受人尊敬。 董必武同志“三种行为” 董必武同志非常谦逊,他把自己的工作比喻———“当抹布、敲边鼓、跑龙套”。 任弼时同志“三怕” 任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钱多;三怕麻烦人”。这三怕充分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 彭德怀同志“三诀”

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同志曾对一些随意拿取慰问品的人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并指示管理物资的干部,要从严处理。———“第一自己不贪;第二不送别人;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顶回去”。非常受人推崇,被称为彭德怀同志的“保公三诀”。 谢觉哉同志“三自” 谢觉哉同志把自我批评比作跟自己打官司。———即“自己当被告、自己当律师、自己当法官”。他对自己的缺点从来毫不客气,表现了严于解剖自己的革命精神。 陈毅同志“三不要” 陈毅同志最痛恨资产阶级的假公济私行为和利己主义,在父母回四川老家时,他对陪送的同志提出了“三不要”———“把两位老人直接送到我妹妹家中,不要惊动省委;找普通民房住,不要给机关要房子;家中的事自己解决,不要向国家伸手”。 陶铸同志“三不准” 1958年陶铸同志在广东期间,一次去探查工作时,有位县委领导设宴招待他,他十分恼火,坚决不参与。从此,每到一处,就约法三章———“不准请客、不准迎送、不准送礼”。为党做到一身清白,廉洁奉公。 徐特立同志“三个第一” 徐老一生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称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王英军)

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材料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材料——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董存瑞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那座桥架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暗堡。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同志们打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仍一阵,董存瑞再前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点点尘土和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又向前滚了好几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织成一道火网。董存瑞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仍手榴弹。董存瑞趁着腾起的黑烟,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呢?他想把炸

《聂荣臻的故事》读书笔记

聂荣臻是我国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聂荣臻的故事》这本书全面讲述一代革命家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波澜壮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前进的辉煌壮丽的往事,让今天的我们重新感受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革命历史。再现了聂荣臻元帅文韬武略、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聂荣臻,四川江津人。他小时候,就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家里的人省吃俭用,攒下一笔钱给聂荣臻上学,1919年12月9日,他心怀实业救国的雄心大志,到法国留学,从此走上了救国的道路。 祖国啊,我为你而去了,不久我就会为你而来的,这是聂荣臻为祖国说的一句话。在这短小的语句中就充满了他为祖国而献身,忠于祖国的精神。当我读到聂荣臻元帅与日寇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故事情节时,我仿佛看到了聂荣臻元帅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奋力拼搏;看到了被血浸透了的军装;看到了他消瘦的脸庞;看到了老百姓采树叶,割野菜的情景。本来就消瘦的聂荣臻元帅再加上没有营养从而变的更加消瘦,虽然如此,聂荣臻元帅还是把老百姓放在首位。他命令所有的伙食单位一律不得在驻地采杨树叶,榆树叶和榆钱,并对所有的战士说我们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抢食争食。一位炊事员看到元帅这样瘦弱,悄悄地做了一碗端给元帅,却遭到元帅的批评,你就光想到我吗,应该想到东边忍饥挨饿的老百姓,想到那些皮包瘦骨头的老人和孩子,这饭我咽不下去。多么伟大的元帅!为民着想的元帅!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不顾自己的身体,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不管他立了多少功劳,有多高的地位,他从来不炫耀,不以势欺人,他处处为别人着想,心里考虑的总是别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富强,他勇敢的拿起刀枪,继而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历尽艰险,排除万难,他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打败了敌人。 而如今向聂荣臻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现在我们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无忧无虑,比起战争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都要向聂荣臻学习,学习他的这种舍己为人,勇于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他的克己奉公和热爱国家的精神。 当看完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这段故事情节后,我又深深地被感动了。 在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发起了百团大战,战争中,遗下两个小女孩,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把她们抢救出来立即把她们送到指挥所。照料和护送日本孩子的民兵,其母是瞎子,被日本军团用刺刀活活捅死了。袁心纯副主任被日本军用马刀砍了头。聂荣臻仍然精心地照料着两个日本孩子。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从聂荣臻元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宽容大度的胸怀和以德报怨的善良品性,闪烁着超越国界的伟大纯洁之爱。 事隔四十多年,他们又相逢了,当美穗子说到日本人的惭愧后,聂荣臻说到:就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对于曾经的对手与敌人,你若始终怀恨在心,拒之千里,眼前将永远横亘一座大山;你若敞开胸怀,化敌为友,就会心收获一望无际的酣畅。朋友越多越好,对手越少越好,这是所有成功者的不二法门。 聂荣臻宽容大度的胸怀使日本军感到非常感动和惭愧,从而使我感悟到,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那是因为只有宽恕才能抹去人们心中的怨恨和伤痛。有人说: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不要计较别人曾经伤你有多深,那些都已过去。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要怀着真善美的心去看待一切。不论别人做错了什么不要太计较。把自己的心胸放开,接受一切,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更美好。 宽容是一种风度,我们每一个都有;宽容是缆绳,连接着我们深刻而美好的友谊。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让自己的人生更美好! 这是我读书后感触最深的两个小故事,聂元帅一生既耿直又忠厚。不管是对人对事,他

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的故事

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的故事 支椿把枝《党史博览)2oo7年第6期 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邓 小平,张闻天,陈毅,罗荣桓,彭德怀,贺龙,谢觉哉,陶 铸,许光达,王树声,徐特立,徐立清,李立三,萧克,萧 华,万里,邓颖超,张鼎丞等老一辈革命家,无论是在烽 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都给 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历史画卷.在反腐倡廉的 今天,仅回忆一下他们严于律己,为官清廉的高风亮 节,就会使我们肃然起敬.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鲜为 人知的感人事迹,堪称是我们端正党风的典型与旗帜. 现实录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的小故事,与读者 共勉. 毛泽东不许在人民币上印自己的肖像:1947~,中 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在设计人民币票版时,出于对领袖 的尊敬而拟将毛泽东像绘制在票版上,并呈请中央审 阅.毛泽东的答复是:"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是政府发 行的,因此不能把我的像印在票面上."1949~lO月,中 国人民银行再次准备将毛泽东像印在人民币上.当南 汉宸行长请示毛泽东时,毛泽东说:"为了制止传统的 歌功颂德现象,不得在人民币上印制我的像."1953~, 中国人民银行欲将挂有毛泽东像的天安门图案印在一 元人民币的票面上,又被毛泽东制止. 刘少奇没花一个戈比:196o~,刘少奇作为中共中 央代表团团长,率团去苏联参加八十一国共产党会议. 按规定,国家发给他5000卢布的零用费.但到了莫斯科 后,他没花一个戈比(1卢布合100戈比),而是把钱全部

交给了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刘少奇还从不接受馈赠.外宾送了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到外地视察时,他总是吃 住在停靠在偏僻岔道上的专列上,以免妨碍交通和避免当地干部的接待.遇到有地方负责人送东西,他总是严肃地告诉工作人员:"给他退回去,请客送礼是中央规定禁止的.退回去,下一次他就不搞了;你不退,别的地方也就跟着来破坏中央的规定." 朱德的澡盆:朱德住的是旧房,使用的卫生间窄 小,但洗澡盆却很高.晚年,朱德腿脚不灵便,又有病, 洗澡进出不方便.工作人员反复商量,想把澡盆改装得低一点,上面再加个喷头,好让他坐着淋浴.他们多次 向朱德提出,并且说明:改装一下澡盆,只花两三个工, 用不了多少钱.但朱德就是不同意,总是说:"很好嘛! 再修,又要浪费钱财."后来,大家又跟他提起了几次, 他还是不同意.直到1976~最后一次住进医院后,大 家才悄悄地把洗澡盆改装了一下.谁知,他老人家还没有使用一次就逝世了. 周恩来参加劳动不特殊:1958~的一天,当周恩来 率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领导干部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时,有人建议他带一位医生去,周恩来却说:"到了工地一点也不能特殊,我即使有点毛病,应该和大家一样,请工地的医生看看就是了!"一到工地, 周恩来就嘱咐随身的警卫说:"到了这里,一切都要按这里的规矩办事,一点也不能特殊."工地指挥部的同志在分配劳动任务时,说了句"我们欢迎首长们……" - 44- O 王

读《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有感_初三作文

读《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有感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关于红色经典的书:《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这本书让我有了深刻的感触。 回想昔日的中国,外受各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凌辱。内有封建腐朽势力的压榨和叛卖,大片领土无奈被割让,巨额财富被洗劫一空,无数国民横尸街头,亡国灭种已经不是吓唬小孩子的神怪故事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而透过书页,我看到了一个个聚集在镰刀斧头下的中华儿女。他们藐视一切困难,更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他们怀着爱国之心,抱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宏愿,一腔热血,浑身傲骨,松竹肝胆。风霜雨雪历遍。但每一个革命者都知道,通向美好目标的并非坦途。于是他们毅然踏上了艰苦征程,直至最后的胜利。 为了救祖国出苦海,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贺云曾说过“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是啊,书中的革命战士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昌盛,甘愿以血肉之躯,甘愿以全身骨骼,建设革命事业的高楼。他们用自身向我们诠释了‘‘勇敢’’一词。 刘胡兰,怀着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赵一曼,强舍下年幼的孩子,从容就义,怒斥敌人:“你们可以把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董存瑞,手举炸药包,炸开了敌人的碉堡,同时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江竹筠,,手指

被夹烂,被竹签穿透,却打不到她革命的信念。 因为勇敢,所以心灵异常强大;因为勇敢,所以敢于面对重重困难;因为勇敢,所以敢于面对重重困难;因为勇敢,所以毅然踏上革命征程。在我看来,勇敢在革命者心中已根深蒂固,如经冬不凋的松树,四季常青。 没有这些革命先烈,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这么辛福的生活,所以,我要好好学习,还要保持着一颗勇敢向前的心,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踏上属于我们的人生旅途。

最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征文900字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征文900字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有多少人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们走了,但他们的事迹会幻化成永不磨灭的丰碑高高矗立在我们后人的心中。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征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征文1 清明节,是个踏青的好日子,徐徐的微风吹拂着我的脸,纷纷的小雨染绿了小草……一种惬意与宁静迎面而来。然而在如此享受之时,我们也不能忘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望着烈士陵园里那一排排的烈士陵墓,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密密麻麻的烈士的名字,仿佛让我看到了烈士们英勇奋战的场面。是他们,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祖国拼尽全力地奋斗,不管他们是众人皆知的,还是我们不曾认识的,他们都放弃了自己的青春为祖国而战,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战士。 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儿女的事迹,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牺牲自己去炸碉堡;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以身殉国……种种的英雄事迹,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时时刻刻都感激着先烈,也没有忘记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无私奉献的战士们。他们或许在为祖国坚守边疆,或许为守卫国土而远离家乡,或许在为了世界和平而面临枪林弹雨。他们忘我地工作让我敬

佩,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感动。 我们应当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振兴中华,不能因为生活在幸福安乐里就不去努力奋斗。作为中华的儿女,炎黄的子孙,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好好学习,为祖国争光添彩,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革命烈士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让他们为自己的中华儿女骄傲自豪!要让祖国为我们自豪!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向革命烈士敬礼! 清明节,不仅是踏青的好日子,也是一个祭祀节日,这个教育我们学会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的节日,教我们学会缅怀先烈的节日,在时光的推移中来来去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对现在的一切加倍努力吧! 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征文2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坐在电脑旁,打开文明网的”网上祭先烈“活动。我选择了一束白色的菊花和一支烛焰摇曳的蜡烛,留下自己的留言,为革命先烈们在网上祭奠。望着那柔和的烛光,我又一次想起了曾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处在新中国黎明前的黑暗之中的爱国先烈们。 忘不了方_志敏烈士的大义凛然。方_志敏烈士出生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在一次任务中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他始终不屈服,坚持着自己最初的信念,一点也不动摇。面对敌人的枪口,他从不低下高贵的头。在牢狱中,他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爱国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作品——《可爱的中国》”朋友,从崩溃

学习典型事迹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典型事迹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典型事迹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担建章立制大任,树治税理财新观 ——财政人要有顾大局担重任的情怀 吴老60多年的革命生涯,30多年从事财政工作,从建国伊始破旧制建新规,到“大跃进”后力挽狂澜狠抓国民经济调整,以及文革后勇担重任推进财政改革和转型,他立足实践、敢于创新,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财政管理思路和具体措施,对填写新中国财政建设发展史上的空白一页起到了奠基人的作用,为我国财政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吴老一直坚持财政综合平衡理论,主张“收支平衡,略有节约”的理财观,坚决反对“赤字无害论”,强调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并注重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倡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建立财政与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这些理论、观点和理财经验是吴老在在长期的财政工作实践中,面对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形态总结提炼出来的。 从经济总量、国内外环境上讲,我们今天从事财政工作、推进财税改革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吴老曾经提出的一些具体措施已不再适应当前的财政工作需要。但是他讲政治讲大局不打折扣执行中央政策的作风,站在经济工作全局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承担责任的胸怀,务求实效抓住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作为一名普通的财政干部,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扎实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举措顺利落实,而且应该树立大局观、全局观,在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多学习、勤思考,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为财政事业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砝码一:对待利益诱惑不染尘色 回顾吴老的一生,他一直将成为一个无产者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青年时参加革命,不图荣华富贵,虽历经风雨沧桑而无怨无悔。如果说那时没条件,可建国后吴老身居高位,仍坚持“无产本色”,不仅不求半分私立,还屡屡将应得的福利谦让。晚年时,更是两立遗嘱,坚决归还组织价值千万元的两处住房,要求子女不向组织伸手。与此对照的是,当前有的“大老虎”坐拥几十套房产;有的小官巨贪家藏脏款数亿。两者相较,人生重量之差,可谓天壤之别。虽然我现在是一名普通干部,但在财政部门工作,总会有与钱打交道的机会,要在河边走又不湿鞋,必须像吴老一样有崇高的人生追求,必须有正确

革命家故事)

1、一代伟人毛泽东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坚强毅力。青年时代,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格调不高的东西。被同学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2、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同志,一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凡与任弼时同志一道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钱多,三怕麻烦别人。 3、1949年11月,董必武同志因公去南京,几位随员想把一辆进口小车要来带回北京。董老知道后严肃地提出“三个不许”:“不许向地方要东西,更不许以我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活动,不许接受礼物。”从此,这个“约法三章”便成了董老和董老身边工作人员自律的座右铭。 4、陈毅元帅平时非常痛恨假公济私。在父母回四川老家时,他对陪送人员提出“三不要”:把两位老人直送我妹妹家,不要惊动省委;找普通民房住,不要向机关要房子;老家事宜自行解决,不要向国家伸手。

5、1958年,陶铸在广东期间,一次去粤北检查工作,有位县领导给他大摆酒宴,陶铸十分恼火。从此,他每到一处,约法三章:不准请客,不准迎送,不准送礼,为人民树立了一身清白、廉洁奉公的榜样。 6、一次,彭德怀元帅因公路过南京,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在家宴请他。席间,彭总发现许世友招待他的只有炒豆芽、土豆丝、烧豆腐、炒肉四样菜时,十分高兴地说:“我们都是…出家人?,都应该爱国家之财,爱人民之财。管…公?的人要牢守三条:第一自己不贪,第二不给人家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有这三条,才能保得住这个…公?!” 7、革命家的“三字歌”,或明志,或自勉,或自诫,或自励,朴素无华,耐人寻味,富有哲理,发人深思。正是由于革命家始终以自己的“三字歌”克己自律,引言领行,做人才言正行端、光明磊落,做官才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博得千古美名。作为当代共产党人,应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故事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故事 导读:本文革命烈士英雄事迹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永垂不朽的英雄——邱少云】 多少个黑夜白昼,多少声崇敬的赞语,多少个想念你的日子。你以不可磨灭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你那崇高的爱国热情,已在人们的心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追寻你,永垂不朽的英雄——邱少云。 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那暗淡无光的昨天,你的尸骨或许已化作尘土和祖国融为一体,你是她坚贞不屈的写照,你的事迹是后人学习的典范。你壮烈牺牲的那一天,烈日当空,敌军侵占了391高地,我军决定夺回阵地,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我军隐蔽在低处,而敌军居高临下,很容易发现我们潜伏的军队。敌军凭着地利,占了上风,如果稍有风吹草动,我军就会暴露目标,这样一来,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邱少云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就算在他身旁,也很难发现。我军的炮火接连不断地轰击敌方,本想在黄昏时分,潜伏的军队杀出去,给敌军来个两面夹击。敌人显得很胆怯,面对我军的进攻,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觉察了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安全了,又不敢冒“火”前进,于是就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法宝——放燃烧弹。我军旁边的枯草被烧着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开了,猛然看去,邱少云的身上着火了,他的衣服被烧着了,如果他这时采取行动,跳起来,或在地上打几个滚,火就可以熄灭,可这样一来,军队就会

暴露,全军就有覆没的危险;并且,在接受任务时,部队就做出了严格的纪律规定: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许暴露目标。邱少云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生死抉择面前,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军队暴露目标!于 是他一动不动地趴在火堆里,大火在他身上燃烧了整整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年轻的伟大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步。战士们慷慨激昂,速战速决,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邱少云在困难面前处变不惊,他那遵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人们的心里竖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

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的故事

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的故事 2010-05-18 08:45:14 作者: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470 文字大小:【大】【中】【小】 ○王树人 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邓小平、张闻天、陈毅、罗荣桓、彭德怀、贺龙、谢觉哉、陶铸、许光达、王树声、徐特立、徐立清、李立三、萧克、萧华、万里、邓颖超、张鼎丞等老一辈革命家,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历史画卷。在反腐倡廉的今天,仅回忆一下他们严于律己、为官清廉的高风亮节,就会使我们肃然起敬。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堪称是我们端正党风的典型与旗帜。现实录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的小故事,与读者共勉。 毛泽东不许在人民币上印自己的肖像:1947年,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在设计人民币票版时,出于对领袖的尊敬而拟将毛泽东像绘制在票版上,并呈请中央审阅。毛泽东的答复是:“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是政府发行的,因此不能把我的像印在票面上。”194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准备将毛泽东像印在人民币上。当南汉宸行长请示毛泽东时,毛泽东说:“为了制止传统的歌功颂德现象,不得在人民币上印制我的像。”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欲将挂有毛泽东像的天安门图案印在一元人民币的票面上,又被毛泽东制止。 刘少奇没花一个戈比:1960年,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团团长,率团去苏联参加八十一国共产党会议。按规定,国家发给他5000卢布的零用费。但到了莫斯科后,他没花一个戈比(1卢布合100戈比),而是把钱全部交给了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刘少奇还从不接受馈赠。外宾送了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到外地视察时,他总是吃住在停靠在偏僻岔道上的专列上,以免妨碍交通和避免当地干部的接待。遇到有地方负责人送东西,他总是严肃地告诉工作人员:“给他退回去,请客送礼是中央规定禁止的。退回去,下一次他就不搞了;你不退,别的地方也就跟着来破坏中央的规定。” 朱德的澡盆:朱德住的是旧房,使用的卫生间窄小,但洗澡盆却很高。晚年,朱德腿脚不灵便,又有病,洗澡进出不方便。工作人员反复商量,想把澡盆改装得低一点,上面再加个喷头,好让他坐着淋浴。他们多次向朱德提出,并且说明:改装一下澡盆,只花两三个工,用不了多少钱。但朱德就是不同意,总是说:“很好嘛!再修,又要浪费钱财。”后来,大家又跟他提起了几次,他还是不同意。直到1976年他最后一次住进医院后,大家才悄悄地把洗澡盆改装了一下。谁知,他老人家还没有使用一次就逝世了。 周恩来参加劳动不特殊:1958年的一天,当周恩来率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领导干部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时,有人建议他带一位医生去,周恩来却说:“到了工地一点也不能特殊,我即使有点毛病,应该和大家一样,请工地的医生看看就是了!”一到工地,周恩来就嘱咐随身的警卫说:“到了这里,一切都要按这里的规矩办事,一点也不能特殊。”工地指挥部的同志在分配劳动任务时,说了句“我们欢迎首长们……”话还没说完,周恩来就纠正说:“这里没有首长。在这里,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在工地劳动的一个多星期中,周恩来同大家一样,每天按时上下工,从不迟到、早退,并和工人们同在一个食堂吃大锅饭,在同一个澡堂洗澡,什么事也不特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