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民航安全形势及中国民航对策

2020版加强中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版加强中国民航安全文化 建设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2020版加强中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民航局长总经理会议上,杨元元局长指出:“我们不仅要继承在实践中创造出的经验和民航特有的安全文化,而且随着民航的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要赋予它新的内涵。” 这再一次表明,建设安全文化对于提升行业的安全形象、创造并保持行业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认识并建设富有竞争力的中国民航安全文化呢? 一、安全文化的提出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职能,必然植根于一定的文化、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从世界现代企业走过的200多年历程来看,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其中,文化管理把企业人当作“自我实现的现代社会文化人”来看待,以开发企业人的潜能,实现企业人的价值为管理宗旨,这是现代管理最深

刻的革命。许多成功的企业在管理实践中都很重视企业的文化工作,尤其在战略重组时,更是将文化的整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1986年,“国际核安全检查咨询组”(INSAG)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两年后,INSAG在其“核安全的基本原则”中把“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的概念作为一种基本的管理原则,提出安全的目标必须渗透到核电厂发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中。1991年国际安全咨询组编写的75-INSAG-4报告《安全文化》面世,标志安全文化正式在世界各国传播和实践。1994年3月国务院核应急办公室与中国核能学会联合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把安全文化的研究推进一步。此后,在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的推动下,我国在核电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等领域逐步引入并推广这一概念。目前,研究和建设安全文化的热潮正在我国勃然兴起。 二、中国民航安全文化架构 民航是一个最能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的行业,具有技术装备程度高、资金密集程度高、运营风险程度高等特点。中国民航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

中国民用航空局应对突发事件总体预案

中国民用航空局应对突发事件总体预案 1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民航管理部门在管辖范围内的以下工作: (1)组织、指挥或协调下级民航管理部门、民航企事业单位应对突发事件; (2)制定专项或地区应急预案; (3)组织、指挥或协调下级民航管理部门、民航企事业单位参与国家、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指挥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 应急响应级别 依据突发事件对民用航空活动造成的威胁与危害,民用航空活动中可能发生、引发的突发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以及协助和配合国家、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民航管理部门分别启动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应急响应。 3 指挥体系 3.1 指挥机构 (1)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时,民航局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民航局领导任指挥长;相关地区管理局成立分指挥部;民航局派出工作组与相关地区管理局、监管局共同成立现场指挥部; (2)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时,民航局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或应急处置指导小组,民航局领导或其指定人员任指挥长或组长;相关地区管理局成立指挥部或分指挥部;相关监管局成立现场指挥部,民航局、地区管理局视情派出人员参加现场指挥部工作; (3)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时,相关地区管理局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地区管理局领导任指挥长;相关监管局成立分指挥部或现场指挥部;

(4)启动Ⅳ级应急响应时,相关地区管理局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或应急处置指导小组,地区管理局领导或其指定人员任指挥长或组长;相关监管局成立现场指挥部或指挥部。 3.2 指挥机构的组成 (1)如已有适用的专项应急预案,指挥机构的组成遵从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 (2)如缺少适用的专项应急预案,由指挥机构领导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决定指挥部或指导小组的组成; (3)成立指挥部时,指挥长可以要求相关民航企事业单位派出领导干部或相关人员参加指挥部工作; (4)分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的组成由分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指挥长根据相关规定和应急处置需要决定。 3.3 指挥机构的主要工作职责 确定突发事件正在或者可能造成的威胁、危害;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参加应急处置行动;组织、指导和协调维护事发现场的工作秩序;组织制定防止次生、衍生事件发生的措施与应对方案;尽快恢复民航的正常运行;改变应急响应范围,或宣告应急状态结束;发布相关工作信息;收集、记录和汇总应对工作过程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制定其他必要的应急处置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向地方人民政府指挥部提供民航专业技术支持。 4 值守应急 4.1 值守机构 包括各级民航管理部门的值班机构、各级民航公安部门的值班机构、民航各级运行监控部门。 4.2 值守应急的工作职责 接报、报告和通报可能威胁或危害民用航空活动的突发事件发生、发展与应急处置信息,协助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民用航空紧急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民用航空紧急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浙江省民用航空紧急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保证民用航空紧急事件处置工作正确、快速、有效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各类民用航空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浙江”。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机场》、《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民航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救援民用航空器规定》、《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规定》等,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民用航空紧急事件。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加强预防。把保障公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3)多方联动,快速反应。建立和完善联动协调制度,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军地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反应及时、措施果断、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 (4)依靠科技,依法处置。充分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依法做好民用航空紧急事件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2 民用航空紧急事件分级 国内外民用运输航空器在我省境内,或我省民用运输航空器在省外发生的飞行事故,或民用航空地面设施紧急事件,根据发生的性质、危害程度、社会影响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民用航空紧急事件四级。

2.1 特别重大民用航空紧急事件(Ⅰ级)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特别重大民用航空紧急事件(Ⅰ级): (1)民用航空器执行专机任务发生飞行事故; (2)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死亡人员中有国际、国内重要旅客; (3)军用航空器与民用航空器发生空中相撞; (4)外国民用航空器在境内发生飞行事故,并造成人员死亡; (5)民用航空器发生爆炸、空中解体、坠机等,造成重要地面设施巨大损失,并对设施使用、环境保护、公众安全、社会稳定等造成巨大影响; (6)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下同)的飞行区、航站楼起火、爆炸等造成巨大影响或损失。 2.2 重大民用航空紧急事件(Ⅱ级)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航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航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 第三章民用航空营运的安全保卫 第四章安全检查 第五章罚则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动以及与民用航空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适用本条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民用航空公安机关(以下简称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四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与民用航空单位应当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民用航空安全。 第五条旅客、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以及其他进入机场的人员,应当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六条民用机场经营人和民用航空器经营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并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实行有关民用航空安全保卫的措施; (三)定期进行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训练,及时消除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隐患。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航的外国民用航空企业,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报送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 第七条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第八条对维护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 第九条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中的民用部分,下同)的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应当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关于民用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的规定。 第十条民用机场开放使用,应当具备下列安全保卫条件: (一)设有机场控制区并配备专职警卫人员; (二)设有符合标准的防护围栏和巡逻通道;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推进大类招生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大类招生新增专业 中国民航大学2020年在航空工程学院实施大类招生,包含5个本科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0年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两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设立在航 空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 学校排名参考建议 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理工科最低分位次基本上是在15,000~16,000名左右就可以进档,所有本科专业的平均分位置大概是在 14,000名左右。最高分平均是在 5000~6000位左右这么一个范围。由于今年实施新高考改革,基本上计算位置可能是要靠文理科相加这种方式去衡量参考,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只要你的位置达到了往年学校的文理科位次之和,我认为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尤其是对于理科生而言,希望更大,建议参考往年的最低分位次大胆报考。 录取规则 按照2019年章程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按投档成绩排序,无专业极差,原则上进档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不退档,预计2020年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毕业生平均月薪进 全国高校百强 毕业生行业内就业超过85%,北京作为国内航空运输排名第一的城市,我校北京生源远不能满足旺盛需求,因此北京考生报考我校具有极大优势,回京工作单位主要包括首都机场、各类航空企业总部及分公司,各类空管局、民航科研院所等。 工科实验班在北京招生吗? 这个工科试验班是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高考直招的专业,但从往年来看一直没有在北京招生。在别的省这个专业基本上要在一本线上至少60-70分以上。2020的计划编制还没有开始, 大家还是可以期待一下。 每年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的招生大概是在110人左右。通过高考招生,也就是工科试验班的方式可能招到70-80%,剩下的通过入校二次选拔的方式补充进来,按照高考分数设定一个 标准。 民航大学偏信息类 有什么专业?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 A、民航的组织的体系 一、发展历程 ***中国民航飞机的发展历程 1、空中客车工业公司于1970年12月18日在法国成立; 2、波音公司于1916年7月1日成立。 3、1970年7月,毛提造大飞机计划; 1970年8月,提出《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708计划,运十计划 1980年9月26日,运十首飞。 4、2008年,中国商飞(COMAC919)成立——第二次大飞机发展。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49——1978)民航由空军管理,以军队领导为主的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第二阶段(1978——1987)民航脱离军队建设,实行政企合一的企业化管理; 第三阶段(1987——2002)第一次政企分离,航空公司与政府分离开来 组建六个骨干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西北航、西南航、北方航空; 第四阶段(2002——2007)第二次政企分离,机场属地化管理 成立7大地区管理局和26个省级民航安监办,33个安监局 成立6大集团公司:中航、东航、南航、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 民航政府:民航局——7个地区管理局——33个监管局 民航的企事业单位:三大集团(中航、东航、南航)、海航;深航、川航 山航、夏航;春秋、奥凯、东星、吉祥 民航保障单位: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 第五阶段(2007年至今) 空管政企分离 针对政府改革: 政府: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管制处、气象处、通信导航处、安全处、综合处地区管理局——空中交通管制处、通信导航监视处、气象处 监管局——空中交通管制处 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三横三纵”改革,空管一体化运行 事业单位: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三横) 民航地区空管局(7) 民航地区空管分局(站)(33) 业务:空中交通管制、气象、通信导航监视(三纵) 二、ICAO和IATA的联系和区别 答:1)名称 ICA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2)是否官方 ICAO:官方

航空安全保卫方案编写指南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公安局管理文件 民航西南地区通用航空公司 航空安全保卫方案编写指南 二〇一三年一月

民航西南地区通用航空公司 航空安全保卫方案编写指南 为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为规范通用航空公司安保工作的开展,为统一通用航空公司安保方案编写的标准,特制定此指南,由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公安局负责解释。 一、编写方案的依据: 根据民航局第176号令《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第二章第十二条第九款第五项规定:取得筹建认可的申请人,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民用航空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安全保卫方案。 二、编写方案的宗旨: 方案是公司级的法规性文件,阐述的运行管理政策、规定、标准和程序是公司所有运营活动的准则。编写方案是为了规范、指导公司的航空安保工作,明确公司航空安保政策、标准和程序,以及与此相关的部门、人员的职责,并通过方案的实施,防止非法干扰和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以保护乘客、机组、地面人员及一般公众的安全,以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行、生产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三、编写方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 (一)国际民航组织《防止对民用航空非法干扰行为的

保安手册》及《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等国际法、国际条约和惯例,以及通航国家、地区安保程序要求。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法律法规。 (三)《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安全保卫方案示范大纲》、《处置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全行为程序》、《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等民航规章和行政文件。 (四)公司应以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最新版本为准制定方案,并随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变化及公司实际运行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持续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章的要求。 (五)针对通航特定国家、地区机场的安保要求,应制定专门的安保程序和措施纳入方案。 四、编写方案的基本框架及要点: (一)前言 要点:总经理声明、局方审批、修订记录、发放清单等内容。 (二)总则 要点:方案制定的宗旨目的、指导思想和适用范围;方

中国民航大学 就业质量报告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 录 学校概况 (1)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3) 一、毕业生结构与规模 (3) 二、毕业生的性别结构 (4) 三、毕业生的生源结构 (4) (一)全校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居前10的省市 (5) (二)硕士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居前10的省市 (6) (三)本科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居前10的省市 (7) (四)专科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居前10的省市 (7)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率及去向 (8) 一、毕业生的就业率 (8) 二、不同学历男女生的就业率 (9) 三、 毕业生就业地域、行业状况 (9) (一)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9) (二)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规模 (11) (三)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属行业分布 (13) (四)行业内就业单位类型 (14) (五)按照民航地区管理局地域分布 (15) (六)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就业情况分析 (16) (七)毕业生签约人数排名前20单位 (17) (八)工作半年毕业生的月收入 (18) 第三部分 毕业生求职过程调查与反馈 (18) 一、毕业生求职信息获取途径 (18) 二、毕业生获得第一个Offer所需时间 (19) 三、毕业生满意度反馈 (19) 四、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20)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21)

第四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21) 一、深化落实推进就业工作,营造“民航强国,我的责任”就业文化 (22) 二、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22) 三、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和渠道,多方位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 (23) 四、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24) 五、开展就业困难学生分类指导,力争实现动态关注和精准帮扶 (25) 第五部分 发展趋势与展望 (26)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现状研究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现状研究 摘要:通过对我国民航当前飞行安全形势、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我国民航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保证航空安全。 关键词:航空安全;安全管理;飞行安全;管理体系 0引言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以下[1]。随着我国民航的快速发展,如果我国民航的安全水平还保持在目前水平,那么由飞行量增加所造成的事故数将是我们所无法接受的,因此必须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民航安全管理已经从对事故的预防发展到对事故隐患的预防和管理,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经验模式逐步转向主动预防的模式。因此只有对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充分研究后,才能进行科学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才能保证我国航空安全。 1我国民航当前安全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民航运输飞行累计达2033万小时,接近“十五”期间的两倍,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以上事故率为0.05,较“十五”期间降低了74%,大大好于世界平均水平。从2004年11月22日到2010年8月23日,运输航空连续安全飞行2,102天、2,150万小时,创造了我国民航历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 百万离场架次全损事故率是国际航空业反映重大事故发生概率的常用数据。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中国民航百万离场架次运输全损事故率为0.1,低于全球西制航空器百万离场架次运输全损事故率的1.0。这表明我国民航安全水平明显优于全球平均水平,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不断加强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和重视,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逐年提高,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05年以来,我国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已经低于美国,2009年中国民航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平均值为0.11,而美国同期相应指标为0.21。2010年我国民航虽然发生了空难,但是中国民航运输航空重大事故率5年滚动平均值为0.05,仍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2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理念与方法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理念经历了关注机械原因、人为因素、组织因素三个阶段。随着安全理念的发展,我国民航的安全管理方法也从传统的事后管理,转向了主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章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本章提示: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早在1957年10月5日就对民航工作作了重要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这一指示高度科学地概括了民航工作的特点,深刻地阐明了民航工作的基本内容,精辟地确定了航空运输质量的综合指标,成为民航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对民航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习本章课程目的是掌握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内容,了解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组成及国际相关民航组织对于安全管理的职权和职能。 ·

2 第一节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是国际民航组织倡导的管理安全的系 统化方法,它要求组织建立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通过对组织内部的组织结构、责任制度、程序等一系列要素进行系统管理,形成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体系,并实现既定的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 一、中国民航推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 2005年3月,加拿大民航局局长到中国民航总局访问,期间介绍了加拿大开展SMS的情况和SMS的理念,帮助中国民航建立SMS,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民航开展SMS研究的序幕。 2006年3月,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对《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6《航空器运行》的第30次修订。该次修订增加了国家要求航空运营人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各缔约国应要求其航空运营人实施被局方接受的安全管理体系。 2006年,民航总局将SMS建设确立为民航安全“十一五”规划的工作重点之一,设立6个专业组,其中航空公司组由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负责,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局方整合各方力量,深入研究国际民航组织有关SMS的内涵和要求,向全民航宣传SMS的理念。编写SMS差异指南材料和指导手册,开展相关培训。选择海航、深航作为SMS试点单位。 2007年3月,总局颁发了《关于中国民航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通知》,在全行业进行SMS总体框架、系统要素和实施指南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于10月份正式印发了《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2007年11月,总局飞行标准司根据SMS的要求提出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做相应修订,增加要求航空运营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总监等条款;同时,下发了相应的咨询通告《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就CCAR121修订内容和咨询通告征求各航空公司的意见。 2008年,民航工作会上进一步明确:2008年是SMS“全面实施年”,要求航空公司要重点抓好安全质量管理系统、主动报告机制、飞行数据译码分析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的建设。

处置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全行为程序

编号:SM-ZD-67152 处置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 全行为程序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处置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全行为程 序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章定义、类别 1.1 定义 非法干扰行为:指违反有关航空安全的规定,危害或足以危害民用机场、航空器运行安全或秩序,以及有关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行为。 1.2 类别 1.2.1 《东京公约》、《海才公约》、《蒙特利尔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恐怖主义罪行):实施或者企图实施劫持、爆炸航空器,袭击、爆炸机场等行为。 1.2.2 可能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当面威胁或电话威胁劫炸机;未经许可进入驾驶舱、企图打开驾驶舱门;违反

规定不听机组劝阻;在客舱洗手间内吸烟;殴打机组或威胁伤害他人;谎报险情、危及飞行安全;未经允许使用电于设备;偷盗或者故意损坏救生设备;违反规定开启机上应急救生设备,等。 1.2.3 扰乱秩序行为:寻衅滋手、殴打乘客;酗酒滋事;性骚扰;破坏公共秩序:偷盗机上物揣、设备;在禁烟区吸烟;冲击机场、强行登占航空器:等。 1.3 适用范围本程序重点处置以上第二、三类行为,第一类行为按己有预案进行处置。 第二章处置原则 2.1 处置原则 a)确保航空安全,争取飞行正常。ˉ! b)确定性质,区别处置。 c)及时控制事态,防止矛盾激化。 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c)机上控制,机下处理。 f)空地配合,互相协作。 第三章职责分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doc

【类别】国家法规 【编号】 【下发日期】 【施行日期】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动以及与民用航空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适用本条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民用航空公安机关(以下简称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 —1 —

第四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与民用航空单位应当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民用航空安全。 第五条旅客、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以及其他进入机场的人员,应当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六条民用机场经营人和民用航空器经营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本单位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并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实行有关民用航空安全保卫的措施; (三)定期进行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训练,及时消除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隐患。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航的外国民用航空企业,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报送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 第七条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第八条对维护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 第九条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中的民用部分,下同)的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应当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关于民用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的规定。 —2 —

民航安全》论文

关于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王健 摘要: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当前,我国民航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建设、完善我国民航安全管理 体系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安全管理体系内涵的研究, 引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对于民航业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关于我国民 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以达到更好地推动我国民航业的 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议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Wang Jian Abstract: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its perfect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t present,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how to build and improve our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We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lead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importance of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hina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doc

厦门市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体系框架 2.2组织机构及职责 3应急响应 3.1应急响应分级 3.2应急分级响应 3.3应急响应内容 4后期处置 4.1善后处置 4.2事故调查 4.3应急救援调查报告及评估 5应急保障 5.1装备保障 5.2通信保障

5.3人力资源保障 6宣传、培训和演练 6.1宣传 6.2培训 6.3演练 7附则 7.1名词解释 7.2预案管理与更新 7.3奖励与责任追究 7.4预案解释部门 7.5预案实施时间 附件:民用航空飞行不安全事件初始报告表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保证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护国家和公众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航空安全。 1.2 编制依据 《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民航华东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厦门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处置在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适用本预案。 1.4 工作原则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避免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反应及时、措施果断、运转高效。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依靠科学、依法处置。

中国民航提升安全系数参考文本

中国民航提升安全系数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中国民航提升安全系数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1月13日, "911事件”的余震还未散去,美国美洲 航空公司的一架A300客机又发生机毁人亡的重大惨剧。 虽然原因尚未查清,但无疑是雪上加霜,更加动摇了人们 乘坐飞机的信心。 今天一大早,赶往民航总局,就航空安全问题采访了 有关方面的负责人。 刘恩祥是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他说,“911事 件”后,民航总局已经下发紧急通知,并专门成立了相应 机构,研究“911事件”对我国民航的影响,制订对策, 应对突发事件。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和各大航空公司也相继成立了应急 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制订了航空安全的应急预案。而且,

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并结合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主要是,要求各单位的领导加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求合理调配机组力量,严格飞行标准,杜绝带隐患飞行。 刘副主任说,每年总局都与各航空公司老总签订《航空安全责任书》,对达不到安全目标的单位给予严厉处罚。 民航总局公安局办公室王怀玉主任也介绍了有关情况:在国际上,中国民航的安检保障水平应该居于前列。 自1993年以来,民航用于安全保卫设施、设备的投入已达十多亿元,不断更新了各种检查仪器。而且,全民航拥有2000多名航空安全员、7000多名安全检查员。 目前机场区域以及候机楼、航管楼、油库、仓库等重要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和警戒已经得到加强;对出入证件

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理 课程标准

《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11010005课程类型 (理论或实践) 理实一体学分 4 适用专业航空服务 先修课程民航英语、航空物流、民航机场地面服务概论 后续课程航空市场营销、公关实务 总学时60 实践学时30 执笔人肖温雅批准人肖温雅 二、课程定位 《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理》是航空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开设在第二学年下学期。本课程的的前导课程有《民航机场地面服务概论》、《民航乘务中级英语》、《航空物流》、《民航服务礼仪》,后续课程有《航空市场营销》以及专业限选课程等。 三、课程学习目标 民航安全管理可分为事前的风险管理、事中的应急管理以及事后的事故与事故征候调查三个阶段。民航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安全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然而一旦发生事故,相关人员如何迅速进行正确的处置,以防止事故蔓延或出现再生事故,就显得尤为重要。同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识别民航安全事故,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当事故发生时,能正确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 四、课程能力标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该具备以下知识、技能与素质: (一)知识要求 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 1.民航应急管理的知识 2.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的知识 3.民用机场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的知识 4.空中交通服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的知识 5.航空安保管理与应急处置的知识 (二)技能要求 1.民航应急管理的技能和方法 2.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的能力 3.民用机场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的能力 4.空中交通服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的能力 5.航空安保管理与应急处置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 2.具有健康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心态。 3.培养对公司和企业忠诚、对客户诚信、对同事合作的职业态度。 五、课程主要内容 (一)能力单元与学时分配 序号能力单元名称 讲授 (学时) 实作 (学时) 专家讲座 (学时) 参观 (学时) 讨论 (学时) 其他 (学时) 1 民航安全管理概述 6 2

最新整理航空安全保卫协议

最新整理航空安全保卫协议 甲方: 乙方: 为落实中国民航各项航空安全保卫工作要求,防止和处置各类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全行为,确保航空运输有序运行,经甲乙双方协商,现就共同做好航空保安工作的有关事项,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友好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协议签订的依据 1、《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4、《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 5、《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 6、《民用机场应急救援规则》 7、《航空保安手册》 8、《机场航空安全保卫方案》 以上法规、手册应以最新有效文本为准。 第二条通行区域的控制 1、乙方按照国家相关航空保安法律、法规和规章负责机场控制区的封闭式分区管理;乙方负责对办理通行证件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办证条件者,在规定时限内核发通行证件。 2、甲方人员和车辆必须持有效通行证件,方可从指定的通道进入控制区,并主动接受和配合安全检查人员的检查;甲方对需办证人员事前进行背景调查和初审,并对填报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甲方有义务宣传教育所属员工遵守国家、民航局以及机场航空安全保卫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航空器的安全保卫 1、乙方负责停放在机坪的航空器的监护;航空器在执行飞行任务前,和结束

飞行任务后,必须甲方和乙方按照《航空器交接程序》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单;特殊情况下的航空器安全保卫检查(航空器搜查) 甲方向乙方提出申请,乙方组织有关人员协助甲方严格按照《航空器搜查程序》进行。 2、甲方负责航空器舱内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四条旅客和手提行李的安全检查 1、乙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负责对甲方承运的出港旅客及其手提行李的安全检查。 2、甲方有义务宣传和要求其所承运的旅客遵守国家、民航局以及机场的航空安全保卫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航空货物/邮件的安全保卫 1、乙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负责对甲方承运的航空货物、邮件的安全检查。 2、甲方有义务宣传和要求货运代理人严格遵守国家、民航局以及机场的航空安全保卫的有关规定,并主动接受乙方的相关检查。 第六条航空器机上餐食和供应品的安全保卫 1、乙方应要求甲方指定的机上供应品供应商对机上供应品的采购、生产、储运等各个环节,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取安全保卫措施。 2、甲方应要求机上供应品供应商制定《航空安全保卫计划》并报机场或局方备案。 第七条押解接受司法和行政强制措施人员的保安 押解接受司法和行政强制措施的人员乘坐民航班机,甲乙双方必须按照民航局、公安部《押解犯罪嫌疑人乘坐民航班机保安规定》执行。 第八条专机、要客的安全保卫 1、甲乙双方按照《中国民用航空专机工作细则》做好专机、要客的安全保卫工作。 2、甲方收到专机、要客的保障信息,应当立即通知乙方。 第九条发生非法干扰民用航空行为的应急处置 1、乙方负责机场范围内各类非法干扰行为的处置,甲方应予以配合。对非法干扰民用航空行为的处置应当按照《机场应急救援计划》和《机场处置非法干扰民用航空行为应急处置总体预案》执行。

MHT 7003-9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MH/T 7003-95 引言 民用航空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对机场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卫航空运输安全的首要环节是强化地面安全,其基础是使机场安全保卫设 施建设走向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因此,进一步完善1988年民航局颁发的《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规定》,制定具体实施标准已势在必行,它既是民航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统一各部门思想、保证安全设施功能和工程质量的需要。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简称标准,下同的主要内容有:机场控制区封闭设施、监控报警系统、航站楼安全设施、飞行区消防供水设施、消防站及公安、安检业务用房等。机场建筑防火设施也属于机场安全设施范围,对这方面的要求,在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已有规定,也是机场建设中必须遵循的,本标准不再重复(关于机场专用设施的建筑防火标准,如航站楼、机库、维修基地等,以后再专门制定相应的建筑防火规范。在上述规范颁布之前,机场专用设施的建筑防火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机场控制区及其有关的安全保卫设施项目和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下同。飞行训练机场的安全保卫设施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1.3 新建、扩建机场相应的安全保卫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2引用标准和文献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央军委〔1976〕6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建筑标准》。 GNJ1-81《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MHJ1-8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151号《中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规定》。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四《机场》;附件十七《安全保卫》;航空港服务手册第一部分《援救与消防》。 3术语 3.1 机场控制区Airport rwstricted area 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进出需要限制的区域,机场控制区包括飞行区、航站楼内旅客隔离区及公安保卫工作需要控制的其他区域。 3.2 封闭管理Closed management 封闭设施和有效制度相结合对机场控制区实施严密控制的手段。 3.3 地区航空运输Regional air transportation 我国内地城市到香港地区的航空运输,目前地区航空运输在操作上视同国际 航空运输,对航线上民用航空运输的旅客、货物、邮件等都要办理联检单位的进出港手续。 3.4 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The civil part of the military &civil airport

12.航空货物运输安全保卫方案模板(仅作为参考)

航空货物运输安全保卫方案模板 (仅供参考) ....... 公司

二?一五年…月 XXX公司航空货物运输安全保卫方案 公司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日期:年月日

XXX公司航空货物运输安全保卫方案 审核单位: 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日期:年月日 总经理申明 《 .... 公司航空货物运输安全保卫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

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民用航空货物运输安全保卫规则》、《航空运输销售代理资质认可办法》等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民航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安保工作实际编写而成。 本《方案》重点阐述了本公司对航空货物运输安全保卫管理的制度、流程及标准,明确了背景调查、安保培训、实名申报等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要求,是公司内部开展安保工作的主要依据文件。在此,我郑重声明:.................................... 公司将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 的工作指导方针,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本《方案》中的各项规定及作业规范,认真履行航空货运销售代理人职责,不断提升公司航空货物运输安全保卫工作水平。同时,诚恳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和行 业协会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特此声明。 .... 公司 总经理:…… 二O—五年…月…日

方案修订记录 注:1、此记录是对本公司安保方案修改的记录页 2 、将本修改记录作为修改历史保留在方案内,以备查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