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流域概况及电站简介
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

嘉陵江流域⽔能资源嘉陵江流域⽔能资源 ⼀、流域概况1.⾃然特点嘉陵江为长江上游⼀级⽀流,其流域涉及陕西、⽢肃、四川三省和重庆市。
⼲流发源于陕西省凤县北部的秦岭南麓,向南流经⽢肃再⼊陕西,⾄阳平关以南进⼊四川省,流经⼴元、苍溪、阆中、南部、蓬安、南充、武胜,⽽后经重庆市的合川、北碚,于市中区注⼊长江。
在省内河段沿途有⽩龙江、东河、西河等⽀流加⼊。
嘉陵江流域⾯积159800km2,其中四川境内(含涪江、渠江)⾯积101920km2,占全流域⾯积的63.8%。
⼲流全长1119km,⼴元以上称上游,河流穿⾏于秦岭⼤巴⼭区,⾕狭岸陡,⼈⼝耕地较少;⼴元⾄合川段称中游,河道长645km,平均⽐降0.44‰,河流纵贯川中盆地,其中⼴元⾄苍溪段属深丘区,河⾕较窄,阶地较少;苍溪⾄合川段属浅丘区,河⾕展宽,河曲及阶地发育。
合川⾄河⼝称下游。
本流域上游属龙门⼭⾄秦岭地槽褶断带,出露地层以古⽣界变质岩为主,褶皱强烈,断层发育,地质构造较复杂。
中游属四川地台川中褶皱带,⼴泛分布侏罗系⾄⽩垩系粘⼟岩、砂岩地层,褶皱平缓,断裂不发育,地质构造⽐较简单。
下游属川东弧形褶皱带,出露古⽣⾄中⽣界的砂岩、灰岩等,地质条件⼀般较好。
流域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好,地震基本烈度⼀般Ⅵ⼀Ⅶ度。
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候区。
多年平均⽓温,⼴元以上为14~15℃,⼴元以下为17⾄18℃;多年平均降⾬量,⼴元以上为600⾄800mm,⼴元以下为1000mm左右。
年内降⽔50%以上集中在6⾄9⽉,易出现洪、旱灾情。
径流主要由降⽔形成,武胜站多年平均流量891m3/s,年径流量281亿m3,占全流域的42%。
径流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均⼤,汛期(5~10⽉)径流量占全年的80%。
流域洪⽔由暴⾬形成,是长江上游洪⽔主要源地,洪⽔多出现在6⽉中旬⾄9⽉中旬,具有峰⾼量⼤,历时较短的特点。
嘉陵江四川省境内三个代表站径流特征值及最⼤、最枯流量如表—1。
表—1 嘉陵江三个代表站径流特征值及最⼤、最枯流量表 嘉陵江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源地之⼀。
嘉陵江地貌调查报告

嘉陵江地貌调查报告嘉陵江地貌调查报告1. 引言嘉陵江是中国重要的一条河流,流经四川、重庆两省市,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嘉陵江的地貌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其地貌形态、成因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调查区域概况嘉陵江流经四川、重庆两省市,全长约432公里,流域总面积约8.8万平方公里。
嘉陵江上游区域地势高峻,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嘉陵江下游则逐渐进入平原区域。
调查重点区域位于嘉陵江中游,包括四川南充市和重庆市涪陵区。
3. 地貌类型嘉陵江流域地貌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地貌、丹霞地貌和峡谷地貌等。
3.1 河流地貌嘉陵江是一条典型的暴雨型河流,流域内降水丰富,流量波动大。
河床宽阔且多岛屿,岸边有明显的河漫滩。
河岸两侧有阶地分布,呈现古代河道的痕迹。
河流流速较快,有明显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形成了狭长的河谷。
3.2 丹霞地貌嘉陵江流域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南充市一带。
丹霞地貌是由于山体岩石经长期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红色砂砾岩。
经过数百万年的水侵蚀,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沟壑和陡峭的峰峦。
3.3 峡谷地貌在涪陵区,嘉陵江形成了深邃的峡谷地貌。
峡谷地貌在地形上表现为两侧峭壁高耸,江水奔腾而下。
嘉陵江峡谷是由于地壳运动和长期水侵蚀造成的,其陡峭的地貌形态给人以震撼和壮观的感觉。
4. 地貌成因嘉陵江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气候和侵蚀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嘉陵江上游地区,地壳运动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四川盆地的下沉,形成了高峻的山脉和河谷。
这种构造背景决定了嘉陵江的地势起伏和流域形态。
其次,气候条件对地貌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嘉陵江流域降水充沛,暴雨较多,寒暑差异明显。
频繁的降雨和温差变化使得嘉陵江的水力作用加强,加速了侵蚀和沉积的过程。
最后,嘉陵江的侵蚀作用对地貌形态有着显著的影响。
嘉陵江流速较快,携带大量的泥沙和砾石,不断侵蚀和改变河道形态。
长期的侵蚀作用导致了河谷的形成,同时也为丹霞地貌和河漫滩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川港航嘉陵江流域梯级电站群联合调度研究分析

四川港航嘉陵江流域梯级电站群联合调度研究分析【摘要】"四川港航",也称四川省港航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由于嘉陵江流域龙头水库不在四川港航的调度范围之内,港航公司各个航电枢纽水库绝大部分无调节能力,所以单靠四川港航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联合水库调度,但是由于嘉陵江流域梯级电站绝大部分属于港航公司,港航公司在尽可能的通过自己公司的联合调度的情况下再协调参股的龙头水库电站,将对嘉陵江流域整体防洪能力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有很大的提高,实现发电利益最大化。
同时,四川港航坚持"以电养航",肩负着打通嘉陵江航运通道的历史重任,嘉陵江流域梯级电站群实现联合调度将大大的提高航运能力和航运效率。
【关键词】联合调度梯级航电枢纽嘉陵江流域防洪发电航运1嘉陵江流域梯级电站群概况:20世纪90年代,嘉陵江渠化被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决定作为四川内河建设的重点工程,通过建设嘉陵江流域梯级航电枢纽工程,将原始天险的航道变成上下相互紧密连接的相对静止的优质航道。
在嘉陵江流域上,从四川广元至重庆规划建设15个相互衔接的梯级航电枢纽工程,从上游到下游的航电枢纽分别为亭子口、苍溪、沙溪、金银台、红岩子、新政、金溪、马回、凤仪、小龙门、青居、东西关、桐子壕、利泽和草街,以此构建一条从四川广元上船经嘉陵江到南充、重庆并到达上海的航电枢纽网络。
嘉陵江中上游流域有宝珠寺、亭子口两个大型水库。
宝珠寺水库为不完全的年调节水库,可调节库容量为13.4亿立方米;亭子口水库为年调节水库,可调节库容量17.32亿立方米。
2四川港航嘉陵江流域梯级电站群现状:四川省港航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996年6月获得四川省政府的认可,目前作为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发展潜力。
该公司拥有三十六亿元的注册资金,并拥有十三家子公司,总资产接近二百七十亿元,依托四川港投集团综合资源优势,坚持港口、航运、物流产业一体化发展,以产业投资运营为抓手,以港口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积极推动各个产业的集聚以及产业链、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
嘉陵江水资源资料

嘉陵江水资源资料嘉陵江嘉陵江(Chia-ling River ) 国家AAAAA级风景区中国长江上游的支流。
发源于秦岭,来自陕西省凤县的东源与甘肃天水的西汉水汇合后,西南流经略阳,穿大巴山,至四川省广元市昭化纳白龙江,南流经南充到合川先後与涪江、渠江汇合,到重庆市注入长江。
长1,119公里,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汉水,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因流经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
上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直至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全长为1119公里,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超过汉江,居长江支流之首。
昭化以上为上游,行经高山地区,多暴雨,有“一雨成灾”之说;昭化至合川为中游,有航运之利;合川以下为下游段。
嘉陵江切穿华蓥山南延3支脉后。
形成风光奇丽的沥鼻、温塘、观音3峡谷,于重庆汇入长江。
上游白龙江建有碧口大型水电站。
水运年货运量占四川内河航运年货运量的四分之一,是四川的重要航道。
江中鱼类多达163种,居四川省各河之首。
广布于嘉陵江流域的紫红色砂泥岩,质地松脆,植被覆被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嘉陵江是长江北岸主要支流之一,自北向南纵贯四川盆地中部,于重庆市朝天门码头注入长江,全长1,119公里。
嘉陵江流域自北向南流的干流与自西北向东南流的涪江和自东北向西南流的渠江在合川附近汇合,构成巨大的扇形向心河网。
嘉陵江流域东北以秦岭、大巴山与汉水为界,东南以华蓥山与长江相隔,西北有龙门山与岷江接壤,西及西南有一低矮的分水岭与沱江毗连,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在长江各大支流中居首位。
嘉陵江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就有17条,如东河、西河、白龙江及涪江、渠江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嘉陵江水系呈树枝状,东西基本对称。
嘉陵江是四川省内挟带泥沙最多的河流。
由于上游黄土区土质疏松,中下游紫红色页岩又易于风化,加之岸坡很陡,耕垦过度,植被覆盖很差,造成坡面侵蚀强烈,流域内出现两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个在上游陕西、甘肃境内,一个在中下游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
嘉陵江

洪水
陕西省内,嘉陵江径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大,因此洪水灾害时有发生。根据《略阳县志》的记载,嘉陵江 略阳地区,1448~1981年的433年间,发生大水36次,其中25次造成水患,严重的水患有6次。大水进入略阳城 15次,其中清咸丰7年(1857年6月)最大,有“蛙生灶中,浪起千层,舟行屋上”的记载。1981年8月的“81·8” 暴雨洪水,是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嘉陵江干流茨坝站(甘肃两当)8月21日出现洪峰流量 4670立方米/秒,重现期是500年一遇。略阳站从8月19日~9月日,出现洪峰5次,最后一次是8月22日4时的8630 立方米/秒,大于1964年实测最大流量5930立方米/秒,小于清光绪24年(1898年)调查洪峰流量立方米/秒,为 250年一遇,洪水总量19.73亿立方米。8月21日下午,凤县洪峰流量高达3500立方米/秒,而有资料记录的最大流 量仅为1400立方米/秒,遭受了空前的损失,由于泥石流、滑坡,所有公路、铁路、通讯、电力线路全部中断, 全县有24个自然村庄被毁,全县受灾6517户、人,其中死亡96人,失踪9人。
嘉陵江
长江主要支流
01 干流概况
03 主要支流 05 水利概况
目录
02 水文特征 04 流域概况 06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 (一说来源《水经注》二十(漾水)载: “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 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1345千米,干 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 )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 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嘉陵江与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

嘉陵江与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嘉陵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四川、重庆和湖北三个省市,是长江的重要支流。
嘉陵江水系丰富,河水清澈,沿岸风景秀丽。
同时,嘉陵江也是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的水利工程项目。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嘉陵江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洪水防治、灌溉和发电等方面。
这些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嘉陵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嘉陵江水系丰富,但是在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在嘉陵江流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水库建设、水资源调配等。
这些工程项目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的需求。
其次,嘉陵江的水利工程建设也涉及到洪水防治。
由于嘉陵江流域地势较为复杂,加之降雨量较大,洪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为了减少洪水对当地人民和经济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嘉陵江流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洪水防治工程建设。
这些工程项目包括修建堤坝、加固河道等,有效地减少了洪水的泛滥范围和洪水对当地的破坏程度。
此外,嘉陵江的水利工程建设还涉及到灌溉和发电等方面。
嘉陵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中国政府在嘉陵江流域修建了一系列的灌溉工程,包括渠道和水泵站等。
这些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也为农民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同时,嘉陵江的水利工程建设还涉及到发电。
嘉陵江水系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为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政府在嘉陵江流域修建了一系列的水电站,利用水能资源发电。
这些水电站的建设,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清洁的能源,也为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支持。
总之,嘉陵江与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密不可分。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嘉陵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

《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2嘉陵江水系2嘉陵江水系2.1农村水力资源基本情况2.1.1水力资源总量和分布嘉陵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其干、支流纵横遍布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境内,重庆市境内河段涉及潼南、铜梁、永川、合川、北碚、沙坪坝、渝北、江北、渝中等9区县市。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2x)》:流域内现有耕地411.98万亩,人口约781.9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18.2万人,工、农业总产值680.8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526.34亿元。
嘉陵江流域集雨面积159800km2,干流全长1119km。
其中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12849km2,占全水系的8%,重庆市境内干流河长153km,天然落差43.0m,平均比降0.29‰,古楼镇入口处流量890m3/s,朝天门出口处流量2250m3/s。
广元以上称上游,广元至合川段称中游,河道长645km,平均比降0.44‰,其中中游重庆市境内河段长58km,平均比降0.31‰。
合川以下称下游,河道长95.2km,平均比降0.29‰。
市境内河段属丘陵和山区,河谷由窄渐展宽,河漫滩及阶地发育,两岸城镇密布,人口耕地集中。
据202x年复查成果。
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河段,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0mw以上的干、支流共有7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28.75mw,其中嘉陵江干流680.08mw,支流448.67mw。
支流中蕴藏量较大的有涪江、渠江和州河,由于嘉陵江干流上草街航电站的修建,回水将完全淹没渠江合川段,故无规划电站。
根据本次农村水力资源调查评价,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有0.1mw以上电站的河流共计22条,0.1~50mw范围内电站81座,技术可开发量225.47mw,电量99952.76万kw.h,其中已建电站66座,总2嘉陵江水系装机容量116.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58597.76万kw.h,占技术可开发量的51.45%。
规划202x~202x年投产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0.64mw,多年平均发电量200万kw.h;202x~202x年投产电站9座,总装机容量7.02mw,多年平均发电量2855万kw.h;202x~2020年投产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02.1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8420万kw.h。
关于嘉陵江(XX段)流域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DOC可编辑范文】

关于嘉陵江(XX段)流域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坚定信心明确目标以扎实的举措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关于嘉陵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XX县人民政府副县长XXX尊敬的市人大、市政协及市级部门各位领导:上午好!你们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不顾颠簸和劳累深入到XX,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进行调研。
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关心和对我县各项工作的大力指导、帮助和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嘉陵江是XX县人民的母亲河,对XX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县坚持“保护嘉陵江水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原则,致力于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嘉陵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了嘉陵江水环境质量,嘉陵江流域水质基本上能达到三类水域水质标准。
现将我县嘉陵江水资源的保护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嘉陵江流域概况嘉陵江从我县西北方向的平头乡入境,蜿蜒向南穿过丘陵,在中部地区折转向西从Zy镇出境,流程85公里,流经平头、金溪等8个乡镇;嘉陵江一级支流有北部的jX河、DN溪,NB的QX河、cT河、HS河共5条,流域面积1115.4平方公里,流域人口55.2万。
从XX年和XX年嘉陵江流域水质监测情况来看,高锰酸盐指数出入境断面无明显变化,两年水质监测指标也无下降趋势,流域内河流的水质除枯水期清溪河县城段水质较差外,其余均能达到国家三类水域水质标准,部分河流优于三类水域。
二、嘉陵江水资源保护情况加强嘉陵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
我县环境保护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嘉陵江及嘉陵江流域5条支流的污染防治规划后,县政府予XX年将《县环保局关于嘉陵江清溪河等主要河流水污染防治规划方案》批转执行,为嘉陵江的水资源保护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我县还聘请了四川省环科院对将县城木桥河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县人大常务会审议批准,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加强木桥河治理的决定,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木桥河进行治理,改善嘉陵江二级支流水质,进而保护嘉陵江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嘉陵江流域概况及基本资料
2.1嘉陵江流域概况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陕西凤县东北的秦岭山脉,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四省(直辖市),干流全长1120km,落差有2300m,平均比降2.05‰,全流域面积为15.98万平方千米,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
嘉陵江按照流域及河道特征,将干流分为上、中、下游,广元以上河道长为380km,为上游;广元至合川长约645km,为中游,合川至河口长约95km。
嘉陵江水系发育,自上而下主要支流有西汉水、白龙江、东江、西河、渠江、涪江等。
2.2嘉陵江流域基本资料
嘉陵江流域大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在中下段的盆地区,冬季温暖多雾,霜雪少见,上游段山区则冬季寒冷,霜雪较多,又多风暴,往往一雨成灾。
春夏时节,流域内降雨自东向西移动,若遇季风弱而迟,则西部常形成春旱和初夏干旱天气。
流域内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其中50%集中在7~9月。
而且降雨在区域上分布上很不均匀,一般聚集在盆地边缘的降水大于盆地中部。
流域年径流量分布于降雨分布趋势相同。
中游南充至合川的年径流量为300~400mm;下游合川至重庆为400~500mm;而南充至苍溪为川中径流量深低值区,仅300mm;中游苍溪以上至广元的大滩场,由300mm递增到600mm。
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98.8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汛期干流水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5%~83%,非汛期在11月到次年的4月,占17%~25%。
2006年嘉陵江流域总人口4332万,耕地面积5534亩,地区生产总值3582亿元,工业总产值3025亿元,粮食总产量为2206万吨。
嘉陵江水力资源丰富,干支流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10915MW,广元以下目前
已建、在建装机容量1376MW,流域水电资源开发仍具有较大的潜力。
3重庆电力发展概况与水电站简介
3.1重庆电力现状
重庆市是西南重镇,国家刚成立得直辖市。
重庆电网由统调电网、从属于各县级电力公司的独立县级地方小网及企业自备电源组成。
“八五”至“九五”期间缺电严重,电力需求增长迅速,1990年到2000年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率为8.86%。
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科技的不断发展,重庆市的电力负荷增长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
2001年重庆市统调电网共完成发购电量161.5亿kW.h,最大负荷341.2万kW,较2000年增长了9.73%、14.5%,2002年,重庆市统调电网共完成发购电量176.9亿kW.h,最大负荷374万kW,较2001年增长了9.17%、9.61%,拉闸限电严重,特别是在夏天用电高峰时间段。
在2010年,电量需求达到465亿kW.h,最大负荷达到992万kW。
近几年来,重庆市电力负荷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随着重庆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很多电子加工企业相继落户重庆,重庆的电力负荷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所以如何利用现有的发电站发出更多的电将会带了丰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近几年的实际统计数据表明,重庆市电网的最大负荷一般出现在夏季的7、8月份,最小负荷出现在2至4月份,受到空调负荷和水电上网的影响较大,季不均衡系数下降较快。
然而在夏季水资源丰富,可以实现对水电站的联合调度,减小对外网送电的需要。
嘉陵江河段共规划有16个梯级的水电站,而在重庆境内的水电站有利泽、草街、井口,涪江四个梯级的水电站,嘉陵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极大的缓解了重庆地区的用电压力,但是如何更为有效的利用梯级之间的联系。
实现水电站发电量的最大化。
3.2重庆境内梯级水电站简介
3.2.1井口水电站
井口航电枢纽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上鸡冠坝址上距草街航电枢纽38.5km,下距重庆市河口29.7km,是嘉陵江干流梯级开发中最后一个梯级,控制流域面积为156200 km2,多年平均流量2106 m3/s,年径流量664亿m3,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为11787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87kg/m3。
井口航电枢纽的正常蓄水位为177.5m,死水位176.04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1.53亿m3,总库容为11.34亿m3,调节库容为0.23亿m3。
电站装机容量为125MW,出力26.32MW,多年平均发电量5.07亿kW.h,额定水头为4.16m,年利用小时数4057h。
3.2.2草街水电站
草街航电枢纽位于合川区草街镇附近的嘉陵江干流河段上,位于嘉陵江干流重庆航运自下而上梯级开发的第二级,上距合川城区约26.8km,下距重庆市区约68.2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为15.6 万km2,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120 m3/s。
水库正常蓄水位203m,死水位202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是7.54亿m3,水库总库容为24.08亿m3,水库调节库容为0.65亿m3,具有日调节能力。
电站装机容量为500MW,额定水头是20m,电站最大过机流量3017 m3/s,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9.96亿kW.h。
船闸设计过船吨位为2×1000t。
3.2.3渭沱水电站
渭沱航电枢纽工程位于合川区渭沱镇上游1km,涪江干流青竹扁滩处,为涪江流域总体规划中干流梯级开发最末一级工程,距涪江汇入嘉陵江的汇合口约23km,距离合川约20km,水路至重庆118km,可通行100t以下的船只。
渭沱航电枢纽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34375km2,多年平均流量537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69亿m3,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为2110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26kg/m3。
渭沱航电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206m,死水位205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0.264亿m3,装机容量为6.6MW,保证出力2.14MW,多年平均发电量3808.8万 kW.h,额定水头为2.4m,额定流量为200 m3/s。
3.2.4利泽水电站
利泽航运枢纽工程位于合川区利泽乡,距利泽乡约3.5km,距合川城区32km,位于嘉陵江干流重庆航运自下而上梯级开发的第三级,其上游梯级为武胜县桐子壕航电工程,下游梯级是合川区草街航电工程。
利泽航电工程坝以上流域面积为811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835 m3/s,多年实测最大流量为28900 m3/s,多年实测最小流量为38.2 m3/s,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为5331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0kg/m3。
利泽航电工程属于河床式开发,水库正常蓄水位212.30m,总库容4.87亿m3,正常蓄水位时库容位0.611亿m3,调节库容为0.055亿m3,最大消落深度为0.5m。
电站额定水头是6.8m,额定单机引用流量392.69m3/s,电站装机容量为92MW(4×2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85亿kW.h,枯水年枯期平均出力22.5MW,年利用小时数4189h,船闸通行能力为2×500t。
利泽航电工程设计洪水位为227.41m,日调节运行最低水位为211.8m。
3.3水库运行方式
3.3.1草街水电站
在下游井口枢纽未投运前,平、枯期(11月~次年4月)水库水位维持在正常蓄水位(202-203m)运行,本电站承担基荷;在井口梯级建成后,水库水位在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之间变化,电站进行日、周调节运行。
为控制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减少水库淹没损失,汛期(5月、9月、10月),当入库流量小于6000m3/s时,电站维持正常蓄水位运行;当入库流量大于
6000m3/s、小于15000m3/s时,水库水位降至汛期排沙运用水位200m运行;当入库流量大于15000m3/s,电站停机,水库敞泄冲沙。
草街6~8月在入库流量不大于敞泄流量15000m3/s时,水库固定在汛限水位200m运行。
3.3.2渭沱水电站
根据机组特性资料,水头小于2m水轮发电组不能发电,结合渭沱水电站径流特性以及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流量2000m3/s时,电站净水头为2m左右,故电站运行方式为当涪江流量小于2000m3/s时,电站上游按照206m到205m之间运行,当坝址流量大于2000m3/s时,电站停机,冲沙泄洪。
根据该运行方式运行,渭沱水电站多年平均停机天数为19天,其中丰水年停机天数为37天,中水年停机天数为11天,枯水年停机天数为9天;发电机容量为15MW,在高水头时轮机效率增加,电站最大发电出力为9.5MW
3.3.3利泽水电站
根据嘉陵江干流已建或设计中的同类电站的运行方式分析,汛期采用按分界流量调度闸前水位的运行方式,即当入库流量大于分界流量,降低水位运行,否则按正常蓄水位运行。
由于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其上游梯级为桐子壕电站,因此利泽航运枢纽工程的水沙调度方式要受桐子壕电站运行方式的影响,两电站的水库运行方式应相互协调,冲沙时间应基本同步。
结合桐子壕电站的运行方式,利泽航运枢纽工程的运行方式也按分界流量作控制,分界流量与上游梯级桐子壕电站一致为7000m3/s。
据统计,流量大于7000m3/s多年平均出现天数为6天,而沙量约占全年的40%,时间短而沙量占的比重大,考虑流量大于7000m3/s时全闸打开。
利泽航运枢纽工程的运行方式为:
汛期:当入库流量小于7000m3/s,电站维持正常蓄水位212.3m运行,正常发电;当入库流量大于7000m3/s,闸门全开,自由泄流冲沙。
平、枯水期按日负荷需要运行,深夜低谷水库蓄水,白天及晚间高峰时段与上游梯级电站同步调峰运行,动用日调节库容,水库水位最大消落深度为0.5m左右。
3.4水库电站特性资料
3.4.1梯级水库水位~库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