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隐喻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大学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课题:论《红楼梦》的隐喻艺术

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层次本科

准考证号

姓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前言 (1)

一、《红楼梦》的背景 (1)

(一)《红楼梦》作者的背景 (1)

(二)《红楼梦》的时代背景 (2)

二、《红楼梦》的隐喻 (2)

(一)人名的隐喻 (2)

(二)人物的隐喻 (3)

(三)社会的隐喻 (5)

三、《红楼梦》隐喻的艺术性 (6)

四、《红楼梦》隐喻的作用 (8)

总结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要

本文以《红楼梦》的隐喻艺术为研究对象,对曹雪芹先生的著作《红楼梦》进行了人物分析、事件分析以及小说背景的分析。《红楼梦》之所以如此备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思想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多的是它在语言艺术方面的成就,就如本文所述,在《红楼梦》一书中,随处可见各种隐喻手法的使用,人名、人物、社会方面的隐喻均用得非常巧妙。除此之外,本文在介绍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背景以及他的小说的创作背景的情况下,深入地对其作品《红楼梦》运用的隐喻手法的艺术性进行阐述,让世人更加清晰曹雪芹笔下所隐喻的人物形象与思想感情。《红楼梦》中隐喻的应用,不仅成就了它的文学价值,巩固了它在世人眼中的崇高地位,更是影响了世人的文学创作思维与文学创作手段,而《红楼梦》中隐喻的作用以及它的艺术性也由此显现。

关键词:隐喻艺术红楼梦人物事件背景作用文学价值

前言

《红楼梦》一书是中国史上最具文学成就的一部古典文学著作,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巅峰。同时它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红楼梦》于十八世纪中叶问世,问世以来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作者曹雪芹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非凡思想、创作才智与勇气都通过《红楼梦》艺术一一展现出来了。《红楼梦》一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荣与衰落为线索,为世人展示了一个森罗万象的世俗生活与时代背景,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比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一种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隐喻是文学著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辞手段,作者使用隐喻,一方面将内心的感受图像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使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变得清晰、生动、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试图传达的内在涵义与言外之意;另一方面,使文学作品变得意义深刻,更具可读性。正是由于隐喻的运用,一个故事才显得意义深刻,充满趣味。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张力会使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文人喜欢用简洁、含蓄的语言形式来抒发情怀,同时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有些针砭时弊的评论不可直抒胸臆,这都为隐喻提供了用武之地,同时这也是隐喻为何产生的原因及作用。

一、《红楼梦》的背景

(一)《红楼梦》作者的背景

曹雪芹出生于康熙末年,诞生在康熙的亲信贵族家庭里,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当时正是清王朝最高统治者为巩固其专制统治而残暴、恶劣地大兴“文字狱”的极端黑暗时期。他的先祖曹振彦是明朝的军官,在战争中立有战功。曹振彦的儿媳也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

帝的乳母。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于此,曹雪芹家族与康熙帝均有着很特殊的关系,因此极受康熙的宠信。

曹雪芹生长在这样一个受到封建帝王宠信的贵族家庭里,因此曹雪芹的幼年和少年时代都游离在“秦淮风月”的繁华之地,过的是“锦衣玉食”、“繁花似锦”的公子哥儿生活。

然而,由于康熙末年的那场夺嫡之争曹家中有人参与了,于是雍正六年,继位不久的雍正对曹家开始了一系列的打击与刁难,以曹頫“行为不端”、“巨额亏空”等的罪名将其革职下狱,并且抄没了家产,调京治罪。曹家从雍正治罪起便开始没落,并一蹶不振走向了衰亡。曹雪芹也同时由一个贵族公子哥落魄成了“一无是处,半生潦倒”的罪臣,流落到了社会的最底层,受尽人世间的冷暖。

曹雪芹自幼聪慧过人,只是因为社会政治的压力与无奈,才被迫走上了一道“穷困潦倒”的生活。在这种暴戾的政治与封建社会之下被摧残了一生的曹雪芹怀着无奈、愤懑与悲痛万分的心情开始了《红楼梦》的创作。不难看出,《红楼梦》一书似曹雪芹一生的自述,也是他化悲愤为文字进行对社会现实与统治者的反抗与抨击。在那样的社会现实之下,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也只有且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反抗。

(二)《红楼梦》的时代背景

《红楼梦》一书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社会生活画面,描述的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背景下存在的种种矛盾、混乱与危机。

在当时,清朝的腐败与封建剥削加剧,统治者镇压全国的军事,提倡封建的伦理常纲,控制人们的思想。更有甚者,大兴文字狱,残害忠良。而《红楼梦》一书便是在封建君主的强烈压迫下,老百姓民不聊生,贵族家庭夜夜笙歌、风花雪月的社会背景下对当时人们的生活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性描述。

二、《红楼梦》的隐喻

(一)人名的隐喻

要说到《红楼梦》人名的隐喻,曹雪芹先生那是用得极好极妙的。就拿《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第十段的文字来说,短短的一段文字描述,就出现了多个名字的隐喻,如:“阊门”

即“娼门”,在《红楼梦》中,这是当时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公子风流之地;阊门外的“十里街”即“势利街”,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百姓们为生活所迫,形成了一种畸形的生活状态;街内的“仁清巷”即“人情巷”,呼曰人情巷,实则毫无人情;巷内的古庙“葫芦庙”即“糊涂庙”,人人都说庙内的菩萨都是神明,曹先生对其称“糊涂庙”也是对神灵的一种斥责,“糊涂庙”内住“神明”想来也觉得可笑,可以想见曹雪芹内心的怒;庙旁还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士隐,“甄士隐”即“真事隐”,将真事隐去倒也落得清闲;甄士隐有一女,名曰“甄英怜”即“真应怜”,甄英莲即后文中的香菱,一个可爱、单纯、美丽的悲剧性女性的代表人物,确实真的很可怜。

除此之外,在《红楼梦》一书中有一个贯穿整个故事的重要性人物“贾雨村”,虽然在曹雪芹先生的笔下对贾雨村着墨不多,但是从开头的一个文弱读书青年到其中的认清社会现实,从而随波逐流再到后来的位居权高,以一个极典型的反面角色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一个过程,不仅贯穿整个故事,更是作者笔下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产物。而“贾雨村”的名字隐喻即为“假语村”,谎言的代表,恶势力的代表,更是整个社会阴暗面的代表。

当然,还有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贾宝玉”,这更是曹雪芹先生的自序,即“假宝玉”,假的东西如何能长久?这其实也是作者对自己的命运的一种嘲弄。更有甚者“薛宝钗”即“宝钗雪里埋”,又寓意插在发髻中的钗,隐指第三者,即插在宝玉与黛玉之间的人,我们所谓的小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生动形象的人物姓名的隐喻,如:“贾政、贾敬”即“假正经”;“甄宝玉”即“真宝玉”;“潇湘馆”即“消香馆”;“梨香院”即“离乡怨”;“怡红院”即“遗红怨”;“群芳髓”即“群芳碎”;“千红一窟”即“千红一哭”;“万艳同杯”即“万艳同悲”;“王熙凤”即“亡西风”;“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即“原应叹息”;“李纨”即“理纨”;“秦可卿”即“情可轻”;“贾琏”即“价廉”;“贾珍”即“假真”;“冯渊”即“逢冤”等等。(二)人物的隐喻

《红楼梦》人物众多,在这里我以宝玉为例进行叙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看到的贾宝玉:“却是一位青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縧,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