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室内环境监测作为保障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室内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室内环境。

文章首先将对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

随后,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包括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以及数据传输与处理等方面。

在硬件设计部分,将重点介绍单片机的选型、传感器的选择以及外围电路的设计。

在软件设计部分,将详细介绍系统的程序流程、数据处理算法以及用户界面设计。

将展示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本文的目的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的参考方案,同时也为普通用户提供一个了解室内环境监测技术途径的窗口。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推动室内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为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二、系统总体设计在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中,总体设计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实现。

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方面,系统的核心是单片机,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

我们选择了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易于编程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为了监测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我们分别采用了DHT11温湿度传感器和MQ-135空气质量传感器。

DHT11具有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而MQ-135则对有害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系统还包括LCD1602液晶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监测数据;蜂鸣器,用于在空气质量超标时发出警报;以及按键模块,用于设置阈值和进行系统校准。

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编程思想,将系统划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等。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室内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实现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传感器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等部分组成。

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进行输出。

传感器模块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环境参数。

显示模块可采用LCD显示屏,用于显示监测数据。

通信模块可采用Wi-Fi或蓝牙等技术,实现与手机APP或电脑等设备的连接,方便用户进行远程监控。

三、硬件设计1. 单片机选型单片机是本系统的核心控制器,选用性能稳定、功耗低的单片机。

根据实际需求,可选择常见的STC12C5A60S2等型号的单片机。

2. 传感器模块设计传感器模块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空气质量传感器可选用电化学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选用数字式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3. 显示模块设计显示模块采用LCD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室内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LCD显示屏具有显示效果好、易于维护等优点。

4. 通信模块设计通信模块可采用Wi-Fi或蓝牙等技术,实现与手机APP或电脑等设备的连接。

采用Wi-Fi通信技术可实现远程监控,而蓝牙通信技术则具有低功耗、连接速度快等优点。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两部分。

单片机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等功能。

上位机软件可采用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实现数据的接收、显示和存储等功能。

五、系统实现与测试系统实现过程中,需要进行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等工作。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甲醛测试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定稿)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甲醛测试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定稿)

毕业论文(设计)材料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甲醛测试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系别:专业:届别:指导教师:2011年 11月30日填写说明1、本材料包括淮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以及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三部分内容。

2、本材料填写顺序依次为:(1)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2)学生根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送交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认可;(3)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后期,学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连同毕业论文(设计)全文一并送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完成的论文(设计)质量进行评价;(4)指导教师将此表连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文一并送交评阅教师评阅。

3、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均采用百分制。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不包括在此表中。

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②对准备入住或已经入住的装修家庭,检测采样时门窗关闭的时间应为12小时(即:人们正常晚上睡觉时的关窗时间在12小时以上,亦不会超过20小时),故进行空气采样时门窗关闭12~20小时的检测结果会更接近真实。

3.采样检测点数的确定:①房间使用面积< 50平方时,检测点数: 1个;房间使用面积≥ 50平方且< 100平方时,检测点数: 2个;房间使用面积≥ 100平方且< 500平方时,检测点数:不少于 3个。

②具体到 1套住房,一般厨房、卫生间不设检测点,仅建议检测时将厨房门和卫生间门打开,将它们的面积计入与之相连的房间或客厅面积;一般两室一厅的住房设 3个检测点,即两个房间和客厅各设 1个检测点;三室一厅的住房设 4个检测点,即三个房间和客厅各设 1个检测点;三室两厅、楼中楼等其他套型的住房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目前市场上的甲醛检测方法有:(1)AHMT分光光度法:AHMT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空气中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Ⅰ)在碱性条件下缩合(Ⅱ),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5-三氮杂藏〔4,3-b〕-S-四氮杂苯(Ⅲ)紫红色化合物,其色泽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

基于51单片机的家居空气检测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51单片机的家居空气检测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二级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班号:中韩电气141学生姓名:孙玉鹏学生学号:1405133119设计(论文)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家居空气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指导教师:张志柏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起迄日期:2016.6.1~2016.11.20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班级中韩电气141姓名一、课题名称:基于51单片机的家居空气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二、主要技术指标(或基本要求):本系统要求实现分布式节点的温度等多种数据采集与处理,下位机MCU2对现场各节点的温度数据进行采集,以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将各节点数据发往上位机MCU1进行显示处理。

上位机接收下位机发送来的数据信息,驱动字符液晶显示对应结果,同时检测按键电路对选中的节点报警温度上限的设置过程进行处理,另一方面,上位机驱动LED显示当前正在进行设置的节点和处于报警状态的节点。

当某一节点的实测温度超过报警设置时,对应的报警LED点亮,否则熄灭。

功能设定:1、显示部分采用LCD1602显示屏,循环显示各项测量值如:实际浓度、实际温度、湿度。

并在按键选择情况下连续显示一个测量值的变化。

2、当有害气体浓度超出安全范围时进行声光报警。

3、按键操作可以对测量的范围进行调整。

三、主要工作内容:本文深入探讨了家居空气采集系统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了当前空气采集系统的不足之处,设计了基于51单片机的家居空气采集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硬件部分,对系统的硬件的选型、外围模块的设计、搭建以及部分传感器模块做了详细论证和设计。

控制节点经过研究对比,选用STC89C52,对外围电路中的传感器模块、供电电源模块、报警电路、键盘、协调器接口电路以及时钟均做了详细设计,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了适合本课题的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及烟雾传感器。

最后,进行了软件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包括主控程序、数据上传设计、报警子程序设计、按键扫描子程序设计以及终端子程序设计等。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设计开题报告1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现状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空气质量却急剧下降。

人们对各种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0。

传统的室内环境监测设施实时性差、精度低、体积大、功能不齐全等,难以适应人们的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控系统,它能实时自动地采集室内的所需数据,并分析数据传输到我们需要的界面。

减轻室外空气污染最早为14世纪,以英国伦敦的烟雾法为代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最近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人们最多提及的就是保护环境,为我们创造一片蓝天。

生活环境的PM2.5值的上升,让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的空气净化系统,可见空气质量现在对人们的重要性。

随着不断的研究,人们对空气质量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有了深刻的认识,解决空气污染的措施也不断完善。

人们对不同环境下,不同污染物在室内和室外的相互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检测系统。

国外对环境改善处理技术研究较早,正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我国对于环境监控技术的起步较晚,目前仍有局限性。

国内市场室内环境的监测仪器主要是有害气体检测,功能单一且价格较贵,所以非常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且经济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2系统设计方案 2.1.主要设计内容本系统是实现一个具备温湿度、烟雾、甲醛、一氧化碳为一体的多功能监测系统,要求其精度合适,适用于家庭、综合办公楼等室内环境监测,与硬件设计部分配合完成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完成系统软件设计部分包括:各个模块软件设计、系统总体软件设计,以及对应的软件代码调试。

各个模块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报警、显示、输出驱动模块、与上位机监控中心的RS-485 通讯模块及上位机的人机交互模块等。

主要完成的内容如下:(1) 下位机的主控制器采用单片机STC89C52温湿度检测传感器采用DTH11 烟雾检测传感器采用MQ-2 甲醛检测传感器采用MQ-138CO检测传感器采用MQ-7A/D转换芯片采用ADC0832显示数据用4位数码管;通讯用RS-485总线通讯;上位机采用Visual Basic 6.0 来编写。

基于单片机的甲醛监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甲醛监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1 文献综述1.1 本课题的意义新房装修室内甲醛、装修异味等污染物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5大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甲醛、装修异味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不仅影响工作学习,更会因污染引发白血病、肺癌等。

新装修的房间或购买的新家具有刺眼、刺鼻等刺激性异味,房子里一般甲醛都会超标,家装后的第一年、特别是前半年是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强释放期,甲醛的挥发时间长达3-15年[1]。

因建筑污染引起的年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每天大约304人[2]。

专家指出,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它能够导致人患上几十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更是明确指出:甲醛致癌。

近年的研究表明,甲醛能够导致人患上的癌症达到十余种。

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

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

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新生婴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性功能下降,严重的可导致白血病,气胸,生殖能力缺失,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各种人造板材(刨花板、密度板、纤维板、胶合板等)中由于使用了脲醛树脂粘合剂,因而可含有甲醛。

新式家具的制作,墙面、地面的装饰铺设,都要使用粘合剂。

凡是大量使用粘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释放。

此外,某些化纤地毯、油漆涂料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

据了解,甲醛已经成为居室的头号杀手。

大多数资料表明甲醛引起人体机能异常的作用含量均0.12mg/m3 以上[3]。

长期吸入过量的甲醛,会使人患上慢呼吸道疾病、过敏,鼻咽癌、尿毒症等癌症,造成不孕不育,以及孕妇的流产、胎儿畸形等。

甲醛对于新生儿和青少年的危害更是巨大,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室内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实现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该系统集成了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旨在为家庭和办公场所提供更为智能化的环境监测服务。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位机软件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监测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单片机模块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则负责数据的显示、存储和分析。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模块:本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全面监测。

这些传感器将环境参数转换为电信号,供单片机模块进行数据处理。

2. 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本系统采用高性能的单片机,具有高速运算、低功耗、高可靠性等特点。

单片机通过与传感器模块的通信接口连接,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

3. 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单片机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软件。

本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等优点。

4. 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负责数据的显示、存储和分析。

本系统采用友好的界面设计,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和操作数据。

同时,上位机软件还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以将历史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以供后续分析使用。

四、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和上位机软件两部分。

1. 单片机程序:单片机程序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程序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不断读取传感器模块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同时,程序还具有与上位机软件通信的功能,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上位机软件。

2. 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采用图形化界面设计,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和操作数据。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指导教师院(系、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教务处印制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空气质量却急剧下降。

人们对各种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室内环境监测设施实时性差、精度低、体积大、功能不齐全等,难以适应人们的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控系统,它能实时自动地采集室内的所需数据,并分析数据传输到我们需要的界面。

减轻室外空气污染最早为14 世纪,以英国伦敦的烟雾法为代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最近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人们最多提及的就是保护环境,为我们创造一片蓝天。

生活环境的PM2.5 值的上升,让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的空气净化系统,可见空气质量现在对人们的重要性。

随着不断的研究,人们对空气质量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有了深刻的认识,解决空气污染的措施也不断完善。

人们对不同环境下,不同污染物在室内和室外的相互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检测系统。

国外对环境改善处理技术研究较早,正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我国对于环境监控技术的起步较晚,目前仍有局限性。

国内市场室内环境的监测仪器主要是有害气体检测,功能单一且价格较贵,所以非常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且经济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1.主要设计内容本系统是实现一个具备温湿度、烟雾、甲醛、一氧化碳为一体的多功能监测系统,要求其精度合适,适用于家庭、综合办公楼等室内环境监测,与硬件设计部分配合完成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完成系统软件设计部分包括:各个模块软件设计、系统总体软件设计,以及对应的软件代码调试。

各个模块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报警、显示、输出驱动模块、与上位机监控中心的RS-485 通讯模块及上位机的人机交互模块等。

主要完成的内容如下:(1)下位机的主控制器采用单片机STC89C52;(2)温湿度检测传感器采用DTH11;(3)烟雾检测传感器采用MQ-2;(4)甲醛检测传感器采用MQ-138;(5)CO 检测传感器采用MQ-7;(6)A/D 转换芯片采用ADC0832;(7)显示数据用4 位数码管;(8)通讯用RS-485 总线通讯;(9)上位机采用Visual Basic 6.0 来编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主要参考文献
[1]宋戈,黄鹤松,员玉良等.51 单片机应用开发范例大全(第 2 版)[M].人民邮电出版 社,2012 [2]高长铎,丁倩.可视化编程应用 VB6.0[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杨莉.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英)布莱尔(Blair,R.),(美)克洛斯兰德(Crossland, J.)著.Visual 入门经 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白鹏,莫卫东,张福萍等.Visual Basic6.0 高级编程技巧—控件篇[M].西安交通大学出 版社,1992 [6]尹红,唐煜.单片机 RS-485 多机通讯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1991,19(1):52-53 [7] 柯 小 林 , 唐 林 宝 , 陈 快 等 . 基 于 RS485 的 多 机 通 信 系 统 设 计 [J]. 数 字 技 术 与 应 用,2001,(2):25-26 [8]田拥军,赵光强,曾健平.基于 RS485 总线技术的 PC 机与单片机多机通讯设计[J].湖南 工程学院学报,2007,17(2):19-23 [9]姜地.RS-485 多机通讯技术[J].信息科技,2006(17):126-129 [10]宋佳莹.多参数室内环境自动监测仪研制[J].浙江:中国计量学院,2012 [11]聂巍,李晓青.智能火灾报警系统设计[J].信息通信,2012(2):92
减轻室外空气污染最早为 14 世纪,以英国伦敦的烟雾法为代表。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最近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人们最 多提及的就是保护环境,为我们创造一片蓝天。生活环境的 PM2.5 值的上升,让近几年涌 现出一大批的空气净化系统,可见空气质量现在对人们的重要性。随着不断的研究,人们 对空气质量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有了深刻的认识,解决空气污染的措施也不断完善。人 们对不同环境下,不同污染物在室内和室外的相互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检测系统。 国外对环境改善处理技术研究较早,正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我国对于环境监控技术的起步 较晚,目前仍有局限性。国内市场室内环境的监测仪器主要是有害气体检测,功能单一且 价格较贵,所以非常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且经济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系统流程框图
VB 上位机监测界面
MCU1
RS485
MCU2
电机 驱动 模块
传感 器检 测模 块
报警模块 数据显示模块 扫描按键模块
报警模块 数据显示模块 扫描按键模块
传感 器检 测模 块
电机 驱动 模块
温湿度检测 烟雾检测 CO 检测 甲醛检测
温湿度检测 烟雾检测 CO 检测 甲醛检测
3.系统总体的设计思路 a.从机方面: (1)温湿度、烟雾浓度、甲醛及一氧化碳传感器测量数据和数据处理; (2)三个模拟量的检测传感器用 ADC0832 芯片进行数据的数模转换; (3)采用四位数码管显示传感器的检测数据; (4)独立按键的设置(显示切换和参数值调节); (5)报警和电机执行来预警和改善环境质量; (6)RS-485 总线的设置和串口通信等。 b.上位机方面: (1)基于 Visual Basic 6.0 监控界面设计和数据的显示; (2)基于 Visual Basic 6.0 温湿度、烟雾浓度、甲醛及一氧化碳传感器数据显示控 件以及串口配置控件的设计和调试。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1.主要设计内容 本系统是实现一个具备温湿度、烟雾、甲醛、一氧化碳为一体的多功能监测系统,要 求其精度合适,适用于家庭、综合办公楼等室内环境监测,与硬件设计部分配合完成室内 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完成系统软件设计部分包括:各个模块软件设计、系统总 体软件设计,以及对应的软件代码调试。各个模块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报 警、显示、输出驱动模块、与上位机监控中心的 RS-485 通讯模块及上位机的人机交互模 块等。主要完成的内容如下: (1)下位机的主控制器采用单片机 STC89C52; (2)温湿度检测传感器采用 DTH11; (3)烟雾检测传感器采用 MQ-2; (4)甲醛检测传感器采用 MQ-138; (5)CO 检测传感器采用 MQ-7; (6)A/D 转换芯片采用 ADC0832; (7)显示数据用 4 位数码管; (8)通讯用 RS-485 总线通讯; (9)上位机采用 Visual Basic 6.0 来编写。 2.总体设计方案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甲醛及一氧化碳传感器为测量元件, 以电机为执行机构,以数码管为显示,并应用 RS-485 通讯总线与上位机通讯,构成室内 环境检测系统。系统通过各种传感电路检测室内温湿度、甲醛、烟雾及一氧化碳浓度等参 数值,然后与预先设置的参数临界值进行比较,实时显示当前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各个参数 值,并与报警和执行机构相互配合,完成设计监控系统的需求。系统流程图如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


指导师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教务处印制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空气质量却急剧下降。人们对各种 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室内环境监测设施实时性差、精度低、体积大、功能 不齐全等,难以适应人们的要求。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控 系统,它能实时自动地采集室内的所需数据,并分析数据传输到我们需要的界面。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三、研究进度
第 1 周:结合实际完成毕业设计选题、并联系相关实习单位; 第 2 周:查阅资料、现场实际调研,剖析设计需求; 第 3-4 周:完成设计各项调研任务,撰写开题报告、毕业实习报告; 第 5 周:上交调研报告和开题报告,完成设计技术方案的比较、选择,指导教师审核; 第 6-13 周:按照毕业设计指导书各项要求进行设计、调试、仿真等工作,并每周与指导 老师进行一次沟通。其中第 10 周准备好期中教学检查有关毕业设计相关材料; 第 14 周: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规定及要求,认真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提纲及设计初稿; 第 15 周:完成毕业设计的修改、完善及装订工作; 第 16 周:答辩准备、指导教师组织预答辩; 第 17 周:毕业答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