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果胶的不同提取

合集下载

橘皮果胶的提取及果胶膜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

橘皮果胶的提取及果胶膜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

艺. 结果表 明 : 酒石酸酸解盐析法提 取果胶效果最好 , 提取率 达1 . %; 03 果胶质量分数 、 5 变性 淀粉质量分数及助膜剂质量
分 数 均 影 响 制 备 果 胶 膜 的 抗 拉 强度 ; 响 制备 果 胶 膜 抗 拉 强 度 的 主 要 因 素顺 序 为 助 膜 剂 质 量 分 数 > 果胶 质 量 分 数 > 影 变性 淀粉 质 量 分数 , 果胶 质 量 分 数 25 助 膜 剂 质 量 分 数 30 变性 淀粉 质 量 分数 1 . . %、 . %、 O0 %为 制 备 膜 的 最 佳 工 艺条 件 .
a e r to ofPe tn Fim nd Pr pa a i n c i l
XU R .wu We - e AN u u nf .N i Ye
( ol e f t i c n e n h miaE gn eig Tajn iesyo c n e T cn lg , C l g e a S i c d e cl n ier . i i v rt f i c & eh oo y e o Ma r l e a C n n Un i Se
第2 6卷
第 2期
天 津科 技 大 学 学报
J u n l f a j iest f c n e&Teh oo y o r a ni Unv ri 0 i c o Ti n y Se c n lg
VoI N O. _ 26 2
21 年 4 01 月
Ap. r 20l 1
Fi ly,h e ut n c t h fe t fglce o on e r ton, c i on e r ton,nd m od fe tr h a d to o n e — nal t e r s lsi dia et e e c so y r lc c nta i pe tn c c nta i a i d sa c d iin n i t n i

果胶制备

果胶制备

柑橘皮的综合利用-果胶的提取方法2008-9-22 9:49:00 来源: 网友评论(0)实例135 果胶的提取果胶主要存在于柑橘的中果皮(白皮)中。

提取果胶前应先提取柑橘精油和柑橘皮色素,这样既可使柑橘皮得到充分利用,也可避免精油和色素给果胶提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果胶的提取通常采用酸解一醇沉法,典型的提取工艺过程如下:( 1 )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提取果胶的柑橘皮需要在100℃ 沸水中灭酶5~8min,以防止果胶酶对果胶的破坏。

灭酶后的柑橘皮用清水浸饱洗涤2 ~ 3 次,以脱除残留色素和提取色素后残留的乙醇。

( 2 )酸解将漂洗后的柑橘皮放酸解容器中,加10 倍干重的清水,用l : l 的盐酸调至pH 值为2 ,加热并保温在80~90℃ ,搅拌酸解1.5~2h 。

酸解完毕后,用抽滤或压滤的方式滤出酸解液。

滤饼用热水洗涤2 次,洗涤水量不宜过多。

合并滤液和洗涤滤液,趁热将其转移到脱色釜中。

( 3 )脱色脱色剂可根据来源的方便选择活性炭、硅藻土、脱色树脂(如732树脂)、木炭等,其脱色效果依次为脱色树脂>活性炭>硅藻土>木炭,价格则刚好相反。

将酸解液加热并保温在70~80 ℃ ,加入脱色剂,搅拌脱色约30min 。

脱色剂的用量应视酸解液颜色的深浅而定,一般用量为酸解液质量的1 % ~ 5 %。

脱色后趁热过滤,滤液转移至浓缩釜中。

若采用树脂脱色,可用稀碱溶液再生脱色后的树脂重复使用。

( 4 )浓缩最好使用真空浓缩装置浓缩,温度控制在60 ℃ 左右,以保证果胶的品质。

浓缩到原液体积的15 %左右时,将浓缩液放出并迅速冷却。

( 5 )沉胶在缓慢搅拌下,分散加入95 %的乙醇使果胶沉淀出来。

乙醇的加入量以溶液中乙醇总含量为50 %为宜。

加入完毕后,停止搅拌,静置6h 。

用抽滤或压滤方式过滤出粗果胶饼,滤液去蒸馏回收乙醇。

将粗果胶饼打散,用95 %以上的乙醇洗涤2 遍,滤干,乙醇回用。

有文献报道,在沉胶前先用稀碱液将浓缩液的pH 值调至3~4 则沉胶效果更好。

桔皮中果胶的提取

桔皮中果胶的提取

橘皮中果胶的提取邢雪(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09应用化学专升本班)指导老师:耿涛摘要:果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等细胞壁中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果胶是人体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的主要成份,且具有良好的抗腹泻、抗癌、治疗糖尿病和减肥等多种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学、纺织、印染、烟草、冶金等领域。

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微波辅助法从桔皮中提取果胶的工艺。

文章分别研究了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几方面对果胶产率的影响。

从而得出,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pH值为2,料液比为1:20,微波功率为600 W,微波时间为5 min,在此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最高。

关键词:果胶;微波;提取引言我国具有丰富的水果资源,每年用水果制造的饮料、罐头等制造了大量的果皮残渣,由于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这些残渣对我们身边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所以我们要极力做好对果皮综合利用的研究。

果皮中富含大量的果胶、色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其中果胶约占果皮总量的20%。

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果胶系指原果胶、果胶酯酸和果胶酸的总称[2],分子量介于20000~400000之间。

其基本结构是D —吡喃半乳糖醛酸,以1,4甙链连接成的长链,通常以部分甲酯化状态存在[1]。

果胶按其酯化度或甲氧基含量分为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两大类。

高甲氧基果胶甲氧基含量占总分子量的7%~16%,其酯化度为50 ~100 % [2]。

果胶为白色、浅米黄色或黄色粉末,无异味,略带果香味,它溶于水形成粘性液体,但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遇石蕊显酸性[3]。

在适度的酸性条件下稳定,在强酸强碱下都易解聚。

通过半透膜能力很弱,导电性较差,其水溶液的pH为2.6—3.0。

果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的细胞壁内,与细胞彼此粘合在一起,以果实和叶中的含量为最多的一种亲水性植物胶,在各种水果中约占植物纤维的40%,是人体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的主要成份,且具有良好的抗腹泻、抗癌、治疗糖尿病和减肥等多种作用[4],在食品工业中作为添加剂、胶凝剂和稳定剂应用广泛,在医学上果胶可用作金属中毒的解毒剂、轻泻剂、止血剂等,还具有抗癌、治疗糖尿病、减肥和治疗便秘等功效,并在纺织、印染、烟草、冶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实验方案一、目的要求: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

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 7%~17%。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药品:仪器: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 pH 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

材料:柑橘皮(新鲜)。

试剂: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 盐酸溶液。

3.6 mol/L 氨水。

4.活性炭。

四、操作步骤 :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 烧杯中,加120 mL 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

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 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 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 pH2.0~ 2.5之间。

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 氨水调至 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技巧]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技巧]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实验方案一、目的要求: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

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 7%~17%。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药品:仪器: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 pH 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

材料:柑橘皮(新鲜)。

试剂: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 盐酸溶液。

3.6 mol/L 氨水。

4.活性炭。

四、操作步骤 :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 烧杯中,加120 mL 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

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 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 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 pH 2.0~ 2.5之间。

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 氨水调至 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

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 后,用尼龙布(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研究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研究

加注时间点水法较微波法略高、酸加沸水提取率最高。

单一采用酸法可能对果胶提取不充分,酸与沸水结合提取更充分提取率就好更高。

2.4 料液比由图5可知,料液比在1:10至1:20提取率呈上升趋势;料液比为1:20时果胶提取率最大,料液比1:20之后提取率呈缓慢下降趋势。

这可能是料液比偏小时,溶剂量小不能完全溶解物料和提取物,加之物料粘性大,果胶转移到提取液中的难度也将随之增加,所以果胶提取率偏低;但当溶剂过大时,提取液中果胶浓度太稀,在沉淀时果胶的得率也会相应减少。

因此,料液比选择1:20最佳。

提取率/%料液比图5 料液比(g/mL)对提取率的影响3 结语以柑橘皮为原料对其进行烘干处理探讨出最佳提取工艺是:将柑橘皮碎至小块颗粒状进行烘干处理的样品在酸+沸水、采用磷酸为提取剂95%乙醇为沉淀剂、料液比为1:20所得产品提取率最优。

参考文献:[1]李萍,汪青青,等.超声波辅助酸法提取陈皮中果胶的工艺优化[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7, 24(3): 79-84.[2]尚雪波,帅鸣.柑橘皮中果胶含量的测定[J].湖南农学科学,2010 (9): 88-90.[3]曾小峰,曾顺德,等.柚子皮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6,10(34): 67-70.[4]魏菊.酸解法提取梨渣果胶的实验条件研究[J].广州化工,2017,45(21): 83-84.作者简介:王锐(1996-),男,汉族,湖北房县人,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从事果胶提取条件的研究。

通讯作者:邓仕英(1982-),女,副教授,从事纳米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基金项目: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3245007);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3245007)。

注:本研究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组成员:王锐,黄翔;指导教师:邓仕英。

2 实验结果与探讨2.1 样品的处理方式及颗粒大小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由图1、图2可知,柑橘皮烘干之后进行提取所得提取率最高,样品颗粒大小为小块颗粒状提取率最高。

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

结合查 阅资料有 以下结论 : ( 1 ) 柑橘产地不 同, 果胶 的含量 也不 大相 同。 柑橘 的选取对果胶提取的产率也有影响 。 实验开始前需要 对柑橘皮进行灭酶处理 , 避免果胶 在酶的作用下分解 , 果胶 的产量 变低 。 将橘皮切成小丁状 , 有利于与酸提取液充分接触 , 使 果胶 更易 于提取。 ( 2 ) 实验要维持在一定的P H范围内, p H太小 时 , 提取时间缩 短, 会破 坏果 胶的结构, 使部分果胶脱 酯裂解 , 从而 影响果胶 产量 。 也使所得果胶 的色泽加深。 p H值不断增大 , 提取液 中果胶的含量 也 2仪 器 与试 剂 随之增高 , 而p H过大时 , 反应条件过于缓和 , 提取时间将 会延长 , 导 致果胶不稳定 , 容易分解成果胶酸 , 使产率下 降。 ( 3 ) 水解时 间和温度 2 . 1仪 器 一定范围内水解时问和水解温度 的增 所用仪 器 : 电子秤 } 烧 杯( 1 0 0 ml 、 5 0 0 ml 、 1 0 0 0 m1 ) I 温度计 对果胶的提取也有很大影响 , 加 都 有 利 于 提 高 果 胶 产 品得 率 。 ( 4 ) 酸提取过程 中, 果 皮 中 色 素 也 会 ( 1 5 0 2) ; 搅拌棒 , 药匙 ; 医用纱布 ; 剪刀 ; 红外灯干燥箱 } 电炉 ; 称量 进入溶液 , 所 以有时果胶的提取还需在酸提取与乙醇沉淀间加一步 纸; 培养 皿 。 脱色处理 。 ( 5 ) 本 实验 中采用 了酸水解和 乙醇沉淀法 , 实际工业生产 2 . 2试 剂 中若采用 乙醇沉淀 的工 艺来生产果胶 , 会消耗大量的乙醇。 实验 室 所用试剂 : 试剂 : 0 . 2 5 %盐酸 ; 9 5 %乙醇 ; 1 % 稀氨水 , p H试纸 ; 新 也有用超声波辅助水浸提法 、 酸解铝盐沉淀法 、 铁盐沉淀法等来提 鲜柑橘皮 。 取果胶的。 ( 6 ) 果胶沉淀 中还可用 电解质溶液( 如氯化钠 、 氯化钙等) 有 3实验步骤 机溶液如丙酮 来替代 乙醇进行沉淀。 但以酒精沉淀法制取 的果胶质 3 . 1果胶 提取 步 骤 量最佳 。

乙醇沉析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的提取流程

乙醇沉析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的提取流程

乙醇沉析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的提取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乙醇沉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来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橘皮果胶的不同提取工艺研究指导老师:王晓玲学生姓名:王虹霞学生学号:120703032515学院单位: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时间:2012.12.20橘皮果胶的不同提取工艺研究王虹霞(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成都)摘要:果胶在柑橘皮中的含量约为20%,其用途越来越广,而我省是生产柑橘的大省,因此本文主要利用本土资源,首先概述了果胶的应用及其主要成分和存在形式,然后重点介绍从柑橘中提取果胶的不同方法。

关键字:橘皮果胶、性质、提取方法。

1.前言1.1果胶的性质果胶广泛存在于绿色陆生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层,通常以部分甲酯化状态存在,一般有原果胶、果胶及果胶酸三种形式。

以分子中半乳糖醛酸的比例所表征果胶的酯化度或甲氧基含量的高低,可将其分为高甲氧基果胶(甲氧基含量7%或酯化度>50%)或低甲氧基果胶(甲氧基含量<7%或酯化度< 50%)[1]天然存在的果胶都是高甲氧基果胶,经酸或碱处理降低酯化度后得到低甲氧基果胶。

果胶物质在化学分类上应属于碳水化合物的衍生物,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在1~40万之间,其基本组成单位是D-吡喃半乳糖醛酸,并以α-1,4-苷键连接起来而成高分子化合物(即多聚半乳糖醛酸),其主链上还有其他糖,包括L-阿拉伯糖、D-半乳糖、D-山梨糖、L-鼠李糖[2]。

OO OOO OOOHOH OHOHOHOHOHOHO OHO OOHOOHHO图1 果胶的结构式从柑橘皮中提取出的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稳定和胶凝作用,在食品、纺织、印染、烟草、冶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由于果胶具有抗菌、止血、消肿、解毒、降血脂、抗辐射等作用,还是一种优良的药物制剂基质[3]。

近年来,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全世界的年需求果胶量高达近2.0×108kg,并预计每年将以5%的速度增长。

果胶的结构特征,使果胶主要表现出以下三点的性能特性:(1)溶解性:纯品果胶物质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略有特异气味。

在20倍的水中几乎完全溶解,形成一种带负电荷的粘性胶体溶液,但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如果用蔗糖糖浆或与3倍以上砂糖混合则更易溶于水。

一般来说,果胶在水中的溶解度与自身的分子结构有关,其多聚半乳糖醛酸链越长在水中溶解度越小。

(2)酸碱性:在不加任何试剂的条件下,果胶物质水溶液呈酸性,主要是果胶酸和半乳糖醛酸。

因此,在适度的酸性条件下,果胶稳定。

但在强酸强碱条件下,果胶分子会降解。

(3)凝胶性:凝胶化作用是果胶最重要的性质,果胶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做酸性条件下的胶凝剂。

由于果胶的凝胶化和乳化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工业领域,尤其是在医药方面, 果胶的应用近年来取得了迅速地发展。

但大多集中在其药用价值。

如果胶是一种优良的药物制剂基质,果胶作为一种亲水性乳化剂、凝胶剂和增稠剂,可单独或与其他赋形剂合用配制软膏、栓剂、微囊等药物制剂。

特别是在缓、控释制剂上的应用尤为重视。

而对果胶成膜技术国内外只有少量文献报道了。

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统计,1997年产量约8.0×1010kg,1998年达到1.012×1011kg。

约有1.5×1010kg左右的果皮资源。

目前,柑橘皮除少量药用外,大部分柑橘皮被作为垃圾丢弃。

因此,深入地对柑橘果皮中有价值成分的提取和应用进行研究,对发展乡村经济,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具有较为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介绍提取果胶的方法,目的是以无用橘皮转变为有用的物质,使废弃的天然有机化学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4]。

1.2不同植物组织中的果胶含量国内从五十年代开始相继开展了研究, 有关从苹果(皮、渣)、柑桔和橙类(皮、渣)、柚皮、向日葵托盘及梗、甜菜渣、西瓜皮、木瓜、南瓜和沙棘等提取果胶的研究已有报道。

真正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果胶来源首推柑桔果皮和苹果榨汁废滓[5],其中柑橘果皮中含有果胶20% ~30% 。

不同植物组织2.实验方法2.1橘皮果胶的提取方法研究2.1酸萃取法[7]水解酸的种类很多,生产中多用盐酸。

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是:将洗净、除杂预处理好的柑橘果皮用无机酸(如盐酸、硫酸、亚硫酸、硝酸、磷酸等)调节一定pH 值,加热90℃~ 95℃并不断搅拌,恒温50min ~ 60min,然后将果胶提取液离心分离,过滤除杂(提取用水最好经过软化处理),得到果胶澄清液。

该法的缺点是果胶分子在提取过程中会局部水解,反应条件也复杂,过滤时速度较慢,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张争光等分别以盐酸、硫酸、亚硫酸、硝酸、磷酸从橘皮中提取果胶,得出亚硫酸的效果最好。

最佳工艺条件为:当pH值1.5,加热温度85℃,提取时间90min,料液比为1:10[7]。

目前酸提取法还正在朝着混合酸提取法的方向发展[8]。

2.2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法酸提取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难于避免的缺点,从而影响果胶的产率和质量。

JM.G Huang 等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效果较好。

采用酸水解同时结合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提高了果胶的质量和提取率[8]。

该法的工艺流程是:将处理过的柑橘皮脱水后粉碎,再与离子交换树脂和水(按l : 0.3 : 30)在pH1.3 ~pH1.6 制成浓浆液(一般方法为:原料先与30~50倍左右水混合,加入一定的离子交换剂,调节料浆的pH值到1.3~1.6),在搅拌下加热2h ,过滤,分离出不溶性的离子交换剂和废渣,即得到含有果胶的滤液。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柑橘皮渣综合利用》课题组用此法研究,所得果胶得率上升7.2% ~8.56%[9]。

张燕等通过与酸提取法相对比,认为该法具有提取率高、产品质量好、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和成本低等特点, 是一种经济上可行的提取方法[10]。

刘敬齐等采用硫化物浸泡柑橘皮原料结合离子交换法, 得到了灰分<2% , 胶凝度在150 ~200 , 胶得率比一般算法提高10% , 成本降低20%[11]。

此法在国外已用于生产, 国内尚未有生产应用上的报道。

2.3盐析的沉淀方法[9]醇沉淀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醇类熔剂的特点,将大量的醇加入果胶的水溶液中形成醇一水的混合剂将果胶沉淀出来。

醇沉淀法也是最早工业化的方法,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是所用醇的价格以及醇的回收问题。

利用改性的醇,如在醇中加入少量的苯或醋酸乙醋等物质来沉淀果胶的方法也被推荐过。

制备步骤:将处理好的香蕉皮浸泡于2mol/L的盐酸溶液中,料液比为1:2,水浴浸泡处理温度为85℃、时间1.5h。

然后用活性炭对提取液进行脱色,脱色温度一般在70℃,脱色时间为20min。

每100mL脱色处理的果胶液中加入7mL的饱和硫酸铝溶液。

之后用浓氨水调节pH,在一定温度下保温45min。

将果胶盐置于一定体积的酸乙醇液中,均匀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然后用70%乙醇洗涤脱盐后的果胶,至pH为2.8。

2.4草酸铵提取法NShibuga 等人采用草酸铵提取果胶,效果很好。

将柑橘果皮洗净,再用0.25%草酸铵溶液在90℃下处理24h,过滤得果胶提取液。

此法可使不溶性果胶酸钙变成可溶性铵盐,Ca 以草酸钙沉淀的形式除去,亦可用螯合剂六偏磷酸钠,使不溶性果胶的溶解性增加,取得很好的萃取效果[10]。

2.5微生物萃取法坂井拓夫等经试验发现: 帚状丝孢酵母及其变异株能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果胶。

其原理是把帚状丝孢酵母接种到植物组织中, 经过静止、搅拌、振荡培养或者在酵母培养基中培养后, 用所得的培养液或该培养液的提取物作用于植物组织中, 随着微生物的生产, 产生了能使果胶从植物组织中游离出来的酶, 这种酶能选择性分解植物组织中的复合多糖体, 从而可有效地提取出植物组织中的果胶[11]。

日本的TakuoSakai等人研究出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从中国桔皮中萃取果胶的方法[12], 不用对原料进行处理, 避免了过滤时的麻烦。

将绞碎的原料浸入杀菌的水中, 放入发酵罐中, 接种5% 的种液,30℃振荡培养,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的作用可使果胶从植物组织中游离出来。

与酸萃取法相比, 微生物法低温发酵提取果胶, 易过滤。

据报道称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萃取的果胶分子量大, 果胶的胶凝度高, 质量稳定, 提取液中果皮不破碎, 也不需进行热、酸处理, 具有容易分离, 提取完全, 具有低消耗、低污染、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

从发展潜力来看, 其具有广阔的前景[13]。

2.6微波萃取法[14-17]实验原理: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MHz一300GHz的电磁波,用于天然成分的提取,选择性强、操作时间短、溶剂消耗量小、目标组分得率高。

并且能极大限度地保留分离组织的天然活性[18-19]。

制备步骤:将处理好的香蕉皮浸泡于2mol忱的盐酸溶液中。

料液比为1:2,于微波消解系统中,加热温度为85℃,功率600w,时间2min。

然后用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用量为2.09/100mL、70℃保温20min,过滤得果胶液。

将脱色后的液体真空浓缩至固形物达5%-10%时为止,以提高果胶的析出率,以95%乙醇处理将果胶沉淀析出。

乙醇用量为萃取液的1.5倍,加入乙醇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而后静止20min,果胶呈絮状析出。

将上述方法制得的产品与其它方法制得的产品进行比较,发现此法制得的果胶在粘度、溶解性、色泽、产品值、凝胶强度等项指标方面,均符合国家标准,并将该产品试用于果冻等食品的生产,质量完全满足要求。

与其它方法相比,此工艺没有浓缩步骤,脱钙工艺只需常压加热,工时缩短左右,酒精用量节约与盐沉淀法相比节约2/3,与盐沉淀法相比,此工艺操作容易控制,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有保证,在色泽、溶解性、粘度等方面更佳。

此方法能耗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只需萃取10min,能耗是其它方法的1/6,此法有一定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3.果胶的应用3.1医药工业近年来果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美国药典XXI版已收载了药用果胶的质量标准。

果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首先它是一种优良的药物制剂基质[20],果胶作为一种亲水性乳化剂、凝胶剂和增稠剂,可单独或与其他赋形剂合用配制软膏、栓剂、微囊等药物制剂。

特别是在缓、控释制剂上的应用尤为重视。

人们利用高甲氧基果胶不溶于水、酸、碱和其它溶剂,只能被结肠内的果胶酶所降解这一特性,将其用于结肠定位释药系统保护药物顺利通过胃和小肠,而在结肠部位定位释放,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

此方法可针对性的治疗结肠部位疾病如结肠炎和结肠癌等,避免了药物在胃和小肠的吸收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21]。

食物在人体结肠部位的滞留时间一般为13天,因而结肠定位系统给药的研究有助于对某些在结肠有吸收的缓释制剂的开发和利用[22],加上此药物系统对机体pH值要求不高,所以果胶作为药物制剂基质克服了以往的缓、控释制剂在机体内受饮食疾病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的缺点,且定位准确,利用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