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案
202X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3单元欣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ppt课件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上 午8时54 分54秒 上午8 时54分0 8:54:54 21.5.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狭义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 年 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 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有贝多芬,等。
西方古典音乐是十八世纪 下半叶与十九世纪初流行于欧 洲的一种音乐流派。与以前的
巴罗克音乐有很大的差别。
古典音乐中主调音乐处于绝 对优势.音乐从简单旋律发展到 复调音乐。同时又从复调音乐 发展到突出主旋律,和声为辅的 历史阶段.这并不是元古简单音 乐的反复重现,而是更高水平。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5.308:5 4:5408: 54May-213-Ma y-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08:54: 5408:5 4:5408: 54Monday, May 03, 2021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 .5.321. 5.3Monday, May 03,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8: 54:5408 :54:540 8:545/ 3/2021 8:54:54 AM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丰县智慧树学校李娜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分析、辨别曲中的音乐主题,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有情感反应,能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2、能够用唱、律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分享音乐带来的愉悦。
3、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思想感情,并能够与生活中熟悉的音乐元素相联系,鼓励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和各主题的音乐情绪,会辨别各主题的旋律,能基本哼唱和背唱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主动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让学生亲近并喜欢古典音乐,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并能联系生活中熟悉的音乐元素进行简单创新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课堂。
(师生首先通过互动表演《我们都是追梦人》铺垫轻松愉快地课堂氛围)师:王源是你们的青春偶像吧,那接下来我也隆重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师那个年代风靡一时的偶像组合教师播放S H E 《不想长大》的MV 片断。
师:接下来重量级的人物出现了,这不仅某个人的崇拜,可以说是全世界音乐人的心中向往,请看大屏幕!教师播放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音乐片段。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哦,原来《不想长大》的旋律创作就是根据这个作品的主题旋律改编而成的。
随即揭示古典乐曲的作者及作品的名字。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扎特的音乐世界,一同来感受《g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魅力吧!二、新授课程,探寻音乐魅力。
1、了解莫扎特及《第四十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师:你们对莫扎特有哪些了解?请同学说一说。
教师播放PPT、视频加深对莫扎特的了解,并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
2、再次欣赏《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音乐片段:(1)组织学生谈谈乐曲的基本情绪特点(典雅、优美、略带忧伤等)(2)PPT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奏鸣曲式),并重点了解呈示部的结构。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共14张课件

• 1.聆听《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学习 交响乐等知识。
• 2.通过听唱舞等活动掌握乐曲主题,感 受和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 3.把握乐曲的音乐风格,通过了解莫扎 特的音乐作品,使学生热爱古典音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
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
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乐思带有感情
• 第四乐章,甚快板,g小调,2/2拍 子,奏鸣曲形式,乐章充满令人产生 亢奋的狂热情绪,但仍有抑郁的色彩!
•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欣赏《g小调第
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这段音乐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视唱这两个主题,并 采用图谱表现它们的旋律特点。
• 请再次完整聆听《g小调第四十 交响曲》第一乐章。 ①请根据老师教的动作随着音 乐做出来。 ②思考:两个完整的主题分别 出现了几次奏鸣曲式?
奏鸣曲和交响乐是器乐体裁中最庞大、最完整 的音乐形式,它们擅于表现复杂的乐思、重大的主 题和深刻的内容。
相同的是,奏鸣曲和交响乐都是包含多个乐章 (一般是四个乐章)的长篇器乐音乐。
不同的是,交响乐(交响曲)一般由管弦乐队 (也称交响乐队)演奏.奏鸣曲一般用一、两 件乐器演奏,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 曲、长笛奏鸣曲等。
莫扎特的音乐单纯和谐、清丽流畅、自然而深情、 对称均衡,体现了一种永恒的音乐的美。
•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g小调,2/2拍 子,开头在中提琴和弦的伴奏下,由小提 琴演奏充满优美哀愁的第一主题。
• 第二乐章,行板,降E大调,6/8拍 子,奏鸣曲形式。
•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g 小调,3/4拍子,具有第一乐章那种民 谣风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 3.4.1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教案设计设计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使用的是人教2011课标版(简谱),八年级下册(2013年10月第一版),第三单元西乐撷英(一)第二课时,欣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作品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完成于1788年7月,是作者所有的交响曲中最受人欢迎的一部,那充满抒情和戏剧性的音调,那真挚动人的情感,使它成为18世纪交响音乐中的佼佼者。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交响曲的篇幅较长,虽然只有一个乐章,但要让初二学生了解作品并听懂它、记住它,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我校又是处于农村的初中校,学生平时接触不到如此高级别的高雅音乐,要让学生喜欢交响乐是有难度的,还要能听出作品的结构特点,那更是难上加难。
基于这点,我设计了图谱这个表现形式,将音乐化作有形的东西,帮助学生记忆音乐,提高学习兴趣。
三、设计思想本人通过几次培训,在培训当中汲取了专家的先进理念,先进思想,特别是这次能有幸参与曙艳老师主持的泉州市级课题《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课题组活动中,听取了梁洪来老师等专家的讲座,我也自觉地了解一些有关柯达伊、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有关知识。
我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记忆音乐,训练学生通过听、动联觉效应,在体验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聆听作品、视唱音乐主题并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作品,将难以理解的音乐形象化,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古典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现代流行音乐创作中的“古典音乐元素”。
3、能够感受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欢悦和乐观的音乐情绪。
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体验和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开启心灵的能力及想象、创造的能力。
4、通过反复聆听作品、视唱音乐主题并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感受、体验作品欢悦和乐观的音乐情绪,了解古典音乐庄重典雅、结构规整的特点。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背景《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是一本针对八年级学生所编写的音乐教材。
其中包含了很多经典的音乐作品,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在这些作品中,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一首非常经典的交响乐曲。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了解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历史背景和演奏特点。
•学习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以下材料,以确保上课能够顺利进行:•一份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乐谱。
•一份关于这首作品的简介和历史背景。
•一些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等)。
2. 导入新知教师可以用播放器播放这首作品的录音,并简单介绍一下这首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演奏特点,让学生对这首曲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学习交响乐的基本结构交响乐有四个基本乐章,分别是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和快板。
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下这首作品,然后让他们观察一下每个乐章的不同之处。
在学生弄懂这些乐章的基本结构后,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演奏不同的乐器,让他们一起演奏这首作品的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交响乐结构的理解。
4. 学习交响乐的演奏技巧这首作品的演奏难度较高,需要一定的技巧。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教他们如何演奏自己的乐器。
例如,小提琴手可以学习如何演奏高音部分,大提琴手可以学习如何演奏低音部分。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如何演奏各种乐器的技巧,并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听音乐谈感受在学生学习了这首作品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聆听这首作品,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
学生可以就曲子的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6. 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关于这首作品的作业,例如,让学生在家里练习自己的乐器部分,或者写一篇关于这首作品的文章。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学设计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学设计第一篇:《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欣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乐观精神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作品、听辨主题、分析讲授相关的音乐要素、节奏练习等感受两首交响曲的音乐表现及内涵。
3、理解交响曲的含义,了解并把握莫扎特、贝多芬的国籍乐派代表作品。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播放《月光奏鸣曲》【设计意图:让课堂变得温馨安静尽快收一收课下玩耍的心,起一个静心的作用】2、导入:播放SHE《不想长大》,让同学们跟着歌曲一起演唱,“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来自于一个著名的古典交响乐是莫扎特创作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我们欣赏一下这首交响乐。
【设计意图:结合乐该曲目相关流行歌曲联系平日生活和学生的的兴趣,作为导入,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并融入学习古典高雅音乐】3、新受:【一】《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播放可以观看的交响乐数字方块流动乐谱的视频,一边听一边看并且思考屏幕中的问题。
欣赏结束后小组讨论,将所得的答案写在导学案上。
并且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答案。
1、思考乐曲的情绪?(多选)A、欢快的B、乐观的C、积极向上的D、深沉的2、曲作者Mozart属于哪个乐派风格的作曲家?A、古典乐派B、浪漫主义乐派C、印象派D、新古典3、主题旋律出现,听到的同学要立即举手看一下学生的反应速度4、数字方块音符,同一种颜色代表着同一种什么?A、音高B、节奏C、力度D、乐器音色、曲作者介绍:让一个声音洪亮的同学读一下,然后老师再着重强调一下重点。
乐曲介绍:老师和学生以互动的形式介绍。
【设计意图: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同时也要避免学生无法把握重点的问题因此老师要再着重强调一下重点】带着所讲的相关知识,曲作者的风格特征,主题旋律我们再次欣赏一遍维也纳交响乐队演奏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人音版五线谱八年级第16册教案

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介绍第四十交响曲是奥地利音乐大师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于1788年创作的一部交响曲,是他最后三部交响曲之一。
此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是在D大调中进行的。
这份教案为第一乐章——Molto allegro的人声版五线谱,适合八年级学生学习演奏。
谱子解析本曲的乐谱是人声版五线谱,由于没有标明拍子,所以在演奏时需要注意自己把握好节奏。
下面是这份谱子的具体解析:音域本曲的音域在中高音区,适合练习高抬手。
音域主要在G4和A5之间,故在演奏时要掌握好如何在这个区间内自如地演奏。
节奏本曲为三拍子,快速、明亮的节奏,这也是Molto allegro的特征。
在演奏时需要严格按照节拍,切记节奏稳定。
音符本曲乐谱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音符,注意正确演奏每个音符的拍子长度和音高。
装饰音符在本乐谱中,装饰音符较多,演奏时要注意如何正确地演奏这些音符,使乐曲更富有节奏感和韵味。
学习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本曲可能有一定难度。
以下是一些学习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个乐曲。
1. 练习音域在演奏之前,可以先练习音域,熟练掌握G4和A5之间的高低音区间。
可以通过拍手唱曲子方式来帮助记忆。
2. 切记节奏本曲要求快速且明亮的节奏,要切记按照三拍子的节奏严格演奏,否则会影响整个乐曲的效果。
3. 练习拍子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使用节拍器辅助练习,或者通过跟随录音等方式来培养拍子感。
4. 练习装饰音符本曲中有很多的装饰音符,要注意如何正确演奏这些音符,可以在练习时先将这些装饰音符单独拿出来练习,并逐步与其他部分合并,最终达到整体演奏流畅。
总结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的杰作之一,这份教案所提供的人声版五线谱适合八年级的学生学习演奏。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好音域、节奏、音符和装饰音符等相关知识,并不断练习,逐渐提高演奏水平。
希望初学者们能够通过这份教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首著名的交响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学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g小调第四
十交响曲》教学资源
简介
本文档为教学资源,旨在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研究《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提供支持和指导。
教学目标
- 了解《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 听取和分析《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音乐要素和结构。
- 了解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和发展。
- 探索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培养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 研究该交响曲的作曲家、创作年代和音乐流派等背景信息。
- 分析曲目的主题、表达方式和创作意图。
2. 音乐要素和结构分析
- 研究和理解交响乐中的基本音乐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 解析《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结构和乐曲发展过程。
3. 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和发展
- 研究交响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 比较和对比不同时期和不同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
4. 音乐欣赏与表达
- 通过欣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及其他相关音乐作品,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 鼓励学生以音乐表达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录音音频。
- 相关音乐研究资料和参考书籍。
- 视频素材和图片展示。
- 课堂讨论和演示教学材料。
以上是《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学资源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交响乐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g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案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学习交响乐等知识。
2.通过听唱舞等活动掌握乐曲主题,感受和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3.把握乐曲的音乐风格,通过了解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使学生热爱古典音乐。
教学重点:
通过听唱舞等活动掌握乐曲主题,感受和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把握乐曲的音乐风格,通过了解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使学生热爱古典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不想长大》的MTV视频,从而引出《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让我们先随着音乐动一动,唱一唱吧!(播放课件,学生投入地跟唱)。
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就听出来,大家心情很不错,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呀?(不想长大)。
对了,就是SHE的《不想长大》。
看来平时你们都喜欢听流行音乐,我也经常听,但我还听一些古典音乐,推荐一首给大家,听听看!(播放主题,学生聆听)。
有什么发现?(生:好像旋律有些一样)。
你们的耳朵真灵!《不想长大》正是采用了这首交响曲主题旋律的一小段,那大家知道它的作者吗?(莫扎特。
)是他的哪首呢?(不知道。
)告诉大家,是他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放松学生的心情。
二、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人真的再次聆听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大家试着说一说所表达的精神。
(这首音乐的第一章以奏鸣曲形式写出,g小调,快板,音乐洋溢着欢悦与乐观的精神。
)
结合我们这单元学习的几首古典音乐,大家觉得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有什么区别呢?大家不要害羞,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好,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才能变得越来越勇敢。
三、课堂小结。
师:古典音乐是丰富的音乐宝藏,是音乐家创作流行音乐的灵感和无尽源泉。
古典音乐一直会传承下去!同学们今后要多关注古典音乐。
莫扎特是永远的,让我们在真正永恒的旋律中结束今天短暂的一堂课,暂时和古典音乐说声再会。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