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详解宝典(ppt 397页)

合集下载

第7章 企业所得税 《中国税制》PPT课件

第7章 企业所得税 《中国税制》PPT课件
-抵免税额
六、 税收优惠
(一) 免税收入
(1) 国债利息收入。 (2)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 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 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对来自所有非上 市企业及持有股份12个月以上取得的股息、红利 收入,则适用免税政策。 (4)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六) 亏损弥补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 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 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期限计算。
【提示】 此处的亏损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经主管 税务机关得额
(1)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 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 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 赞助支出。其具体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 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7)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其具体是指不符合国务院 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 等准备金支出。 (8)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 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 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9)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二) 减免税所得
1. 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1) 蔬菜、谷物、薯类、油类、豆类、棉花、麻类、糖 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2) 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3) 中药材的种植。 (4)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5) 牲畜、家禽的饲养。 (6) 林产品的采集。 (7) 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 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8) 远洋捕捞。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 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中国税制PPT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中国税制PPT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12
3.税源
34
4.税基
征税对象与税源有一定的联系。税源是指税
税基是源于西方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是指课税
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从根本上说,税源
对象的数量。由于人们通常在一定的税制条件下
是一个国家已创造出来并分布于各纳税人手
讨论相应的税基,因此税基可进一步作下列表述:
中的国民收入。
税基是按课税标准计量的课税对象的数量。
税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范畴。税收表现为一部分社会 产品价值由社会成员向国家的转移,结果是国家对社会产品价值的 占有由无到有,纳税人对社会产品价值的占有由多到少。
第一章 1.1 税收的内涵
4
1.1.2 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凭借政治权力,并通过颁布法律或法令的形式对社 会产品进行强制性分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 裁。税收的强制性是由它所依据的政治权力的强制性决定的。
的承受能力,做到取之有度。
第一章 1.2 税收的原则
7
1.2.2 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它包含两个层次:税负公平、机会均等。 所谓税负公平,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收入相适应。这必须考虑以下两点:一是具有
同样纳税条件的纳税人应当缴纳相同的税额,即横向公平;二是具有不同纳税条件的纳税人 应承担不同的税额,即税收的纵向公平。 所谓机会均等,是指基于竞争的原则,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力求改善不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 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以达到社会经济有秩序发展的目标。
第一 1.3 税收制度要素
11
1.3.2 征税对象
1.税目 税目即税法上规定应征税的具体项目,是征税对 象的具体化。税目体现了征税的广度,反映了各 税种具体的征税对象。

中国税收制度讲义(ppt 397页)

中国税收制度讲义(ppt 397页)
3、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 税额时,允许将当期购入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 一次性全部扣除。
二、增值税的产生与发展 1.传统流转税税种以商品销售全额 作为计税依据征税存在的不足 2.法国增值税的探讨与实施 3.我国增值税的引进与推广
三、增值税的特点
(一)增值税的一般特点
1.征税范围广,税源充裕。
一、增值税的概念和类型 (一)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对在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 中或提供劳务服务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 的一种税。
1、理论增值额的理解 2、理论增值额与法定增值额
(二)增值税的类型
1、生产型增值税: 是指按“扣税法”计算 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 定资产的已纳税额。
2、收入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 税额时,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只允许将 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所应分摊的那部分 税金扣除。
三、按税收管理和受益权限分类 中央税:属于中央财政的固定收
入,归中央政府支配和使用的税种。 地方税:属于地方财政的固定收
入,归地方政府支配和使用的税种。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
地方政府共同享有,按一定比例分 成的税种。
四、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类
直接税:税负不能由纳税人转 嫁出去,必须由自己负担的税种。
到国家和政府的确认、保护和推 动,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两者的关系: 税制决定税法,税法税制服务。
二、税法的作用
(一)税法的社会经济作用 1.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法律保证 2.是国家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 3.是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准绳 4.是国际交往中,贯彻平等互利、维 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2.特征: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一方必须是国 家,而另一方可以是不同的自然人 和法人 (2)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 对等 (3)税收法律关系具有财产所有权 无偿转移的性质 (4)税收法律关系更为直接地体现 国家的意识

2024版中国税制介绍ppt课件

2024版中国税制介绍ppt课件
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 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
资产和不动产等。
税率
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13%、 9%、6%等,小规模纳税人的
征收率为3%。
税收优惠
对部分行业和项目实行免征或 减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
定义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所 得征收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
包括居民企业和非居民 企业。
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 25%,符合条件的小型 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
03
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
税收征管机构及职责
国家税务总局
负责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拟 定税收法律法规草案,组织实施
税收征收管理改革等。
地方税务局
负责本地区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贯 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组织实施本地区税收征收管理等。
海关
负责进出口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对 进出口货物、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 税费等。
税前扣除
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一定的费用。
消费税
定义
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 为征收的一种税。
征税范围
包括烟、酒、高档化妆品、贵重 首饰及珠宝玉石等。
税率
消费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商品类 别和档次而有所不同,一般采用 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方法征 收。
税收优惠
对部消费品实行免征或减征消 费税的优惠政策。
行为税制
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 税对象,包括印花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等。
税收法律法规体系
宪法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纳税义务和国家的 税收权力,是税收法律法规的最高依 据。
01
02
税收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等。

第5章 消费税 《中国税制》PPT课件

第5章 消费税 《中国税制》PPT课件
销售额:卷烟、白酒从价定率计税依据为销售额。
第三节 消费税的计算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直接对外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从价定率计算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比例税率 (2)从量定额计算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3)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算
第四节 消费税的减免税和出口退(免)税
二、出口退(免)税 纳按税法规定,纳税人出口的应税消费品,除国家限制出口 的应税消费品外,免征消费税。 (一)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范围 1.出口免税并退税 适用于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 以及外贸企业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 2.出口免税但不退税 适用于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自营出口,或者生产企业 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的应税消费品。 3. 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 适用于一般商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应税消费品。
第三节 消费税的计算
(三)进口环节应税消费税的计算
1.进口一般货物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计征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人进口应 税消费品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为计税依据计算进口环 节应纳的消费税。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 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公式中的关税完税价格,是指海关核定的关税计税价格 ,一般为进口货物的到岸价格。
第三节 消费税的计算
2.进口卷烟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一步:进口卷烟消费税适用比例税率的确定 每标准条进口卷烟(200支)确定消费税适用比例税率的 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定额税)÷(1消费税税率)。
第二步:进口卷烟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进口卷烟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第三章 税收导论 《中国税制 》PPT课件

第三章  税收导论  《中国税制 》PPT课件
n 纳税人以1个月或1个季度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 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 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至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n 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 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n 如果纳税人不能按照规定的纳税期限依法纳税,将按《税收征收管理 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n 目前,我国消费税的开征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立法精神:
组织财政 收入
合理引导 消费
调节收入 分配
保护生态 环境
01
02
03
04
CHAPTER
第T 二W O节
消费税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消费税 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一般来讲,消费 税大多在生产环节进行缴纳,纳税人为应税消费品的生产者 (金、银、铂、钻除外),属于直接纳税方式。如果是委托加 工应税消费品,纳税义务人是委托方,但是由受托方代收代缴 (个人除外)。如果是进口应税消费品,进口的单位和个人属 于纳税义务人,海关代征进口环节消费税。
CHAPTER
第 三 节 T H R E E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 计税依据
(一)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二)计税依据的特殊情况
一般来说,从价计征的应税消费品, 计税依据和增值税相同,为不含增 值税的销售额。从量计征的应税消 费品,计税依据为其销售数量;销 售数量的核定标准是销售应税消费 品的为销售数量、自产自用应税消 费品的为移送使用数量、委托加工 应税消费品的为收回的数量、进口 应税消费品的为核定的进口征税数 量。复合计征的应税消费品,计税 依据为销售额和销售数量。
二 征税范围

第1章 中国税制概论 《中国税制》PPT课件

第1章 中国税制概论 《中国税制》PPT课件

所得税制
流转税制
税收制度的分资源源自类税制行为 税制
财产税制
第二节税收制度与税法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国家税收分配关系的 法律规范总称,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 税法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税法是指调整一切涉及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体现在宪法、刑法、民法等国家的基本法规和概括性税 法中。 狭义税法则仅指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等税务管理相对 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体现在各种单 行税法中。
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烟叶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 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耕地占用 税、契税、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等。
第二节税收制度与税法
(二)我国现行税法的法律级次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 法律。 2. 国务院基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大常委会 授权立法而制定的税收暂行条例或规定。 3. 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税收 法规。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6.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税收规章。
第四节 税收制度结构
六、我国税制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变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在这一阶段,我
国税制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多种税、 多次征”的税制结构模式。流转税收入在 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达80%以上。这种 税制结构虽然可以基本满足政府的财政需 要,但是却排斥了税收发挥调节经济作用 的功效。
第四节 税收制度结构
五、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在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中, 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均居主体地位,两类 税收的作用相当,互相协调配合。流转税的 优势在于聚财稳定,征收便利;所得税的优 势在于较为公平,可调节收入分配,并产生 经济“内在稳定器”的效果。既然二者各有 所长,如能合理配置、相得益彰,从而奠定 优良税制的基础。

第八章 我国现行的税制.ppt

第八章 我国现行的税制.ppt
因只能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款合并定价方法,价格为含税价格 则: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第二节 商品课税
生产
零售
消费
100+17
117+100+17 (200×17%)
234 234/(1+17%) =200(税基)
应纳税 = 34-17 200×17%=34(增值税总和)
零售商用收回的34元税款抵扣上一环节已纳17元, 只交17元
税收制度是一国税收法律、法规、规章 的统称。
第一节 税收制度 (二)税收制度的组成
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 单一税制是由一种税构成的税收制度。 复合税制是由多种税种构成的税收制度。 在实践中,单一税制始终没有付诸实现。通 常所说的税制实际上都是复合税制。
第一节 税收制度
(三)税收制度的意义
1、税收制度从立法上解决税种体系设置和征 管制度配套的问题。
由于商品课税是间接税,所得课税是直接税。 所以,理论上一般表述为直接税与间接税的选择问
题。 发达国家一般选择直接税,而发展中国家大都选择
间接税。
第一节 税收制度 (四)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大都选择直接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 为主体税种
而在发展中国家,主体税种大多为间接税拉弗曲线
因而,我国的增值税属于生产型增值税。
第二节 商品课税
(五)我国现行增值税法
5、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
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对于进口货物不允许扣除进项税款,是因为按国际通行 做法,各国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该货物在出口环节 已实行退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纳税人 1.定义:纳税人是税法规 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 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2.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 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3.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 定的,在经营活动中负有代 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 务的单位和个人。
(三)税率
1.定义:是应征税额与课 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它体 现了征 税的深度。
(六)减免税 1.减免税定义:是税收制度中对 某些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给予鼓
励和照顾的一种规定。
2.减免税包括:减免税规定;起 征点规定;免征额规定。
(七)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
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教育处 罚措施,它体现了税收的强 制性是保证税法正确贯彻执 行、严肃纳税纪律的重要手 段。
第二节 税收制度和税法
2.特征: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一方必须是国 家,而另一方可以是不同的自然人 和法人 (2)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 对等 (3)税收法律关系具有财产所有权 无偿转移的性质 (4)税收法律关系更为直接地体现 国家的意识
(二 )税收法律关系要素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1)征税主体 (2)纳税主体 2.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1)实物 (2)货币 (3)行为
保护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手段 和司法手段。
五、税收法律体系
(一)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是指税收立法权的 立法主体规定税收当事人的权利 和义务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 律。
(二)税收程序法
税收程序法是指税收立法权的 立法主体为保护税收实体法所规 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实现而制 定、认可、修改和废止的,用以 规范税收征纳行为的法律规范。
课税对象的分类:商品或劳务; 收益额;财产;资源;人身。
2.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 项目,它具体地规定一个税 种的征税范围,体现了征税 的度。
税目的两种设置方法: (1)列举法 (2)概括法
3.计税依据:是指课税对象的 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分为:
(1)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实 物形态为计税单位。
(2)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价 值形态为计税单位。
到国家和政府的确认、保护和推 动,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两者的关系: 税制决定税法,税法税制服务。
二、税法的作用
(一)税法的社会经济作用 1.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法律保证 2.是国家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 3.是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准绳 4.是国际交往中,贯彻平等互利、维 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一、税法概念和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 它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征 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税法的主要特征: 1.税与法的共存性 2.税法关系主体的单方固定性 3.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
务的不对等性 4.税法结构的综和性
(二)税制与税法的关系 任何税制都必须经过立法,得
(3)定额税率定义:对单位征税对 象规定一个固定税额,而不是规 定一个征收比例。
定额税率的分类: ①地区差别定额税率 ②幅度定额税率 ③分类分级定额税率
(四)纳税环节 1.纳税环节定义:指对处于运动 种的课税对象,选择应当缴纳税
款的环节。
2.纳税环节的分类:一次课征制; 两次课征制;多次课征制
(五)纳税期限 1.纳税期限定义:是税法规定的 单位和个人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 2.纳税期限的两个具体规定: (1)按期纳税 (2)按次纳税
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1)征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2)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终止
1.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2.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 3.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
(四)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是制国家 通过行政、法律的手段,保证税 收法律关系主体权利的实现和义 务的履行。
2.税收诉讼法:
(1)税收行政诉讼法
(2)税收刑事诉讼法
第三节 税收分类
一、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
力役税:纳税人以直接提供无偿劳 动的形式缴纳的税种。
实物税:纳税人以实物形式缴纳的 税种。
货币税:纳税人以货币形式缴纳的 税种。
二、按税收计征标准分类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实 物形态为计税单位。
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价 值形态为计税单位。
中国税制
马海涛 主编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税收制度概述 • 第二节 税收制度和税法 • 第三节 税收分类 • 第四节 税制体系
第一节 税收制度概述 一、税收制度的内在规定性 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 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 理办法的总称。 广义的税收制度 狭义的税收制度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课税对象 1.课税对象的定义:是指对什么 征 中央税:属于中央财政的固定收
入,归中央政府支配和使用的税种。 地方税:属于地方财政的固定收
入,归地方政府支配和使用的税种。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
地方政府共同享有,按一定比例分 成的税种。
2.税率的分类: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1)比例税率定义:是指应纳税 额与课税对象数量之间的等比
关系。
比例税率的分类:单一比例税
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 率、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 率。
(2)累进税率定义:是随征税 对象数额增大而提高的税率。 累进税率的分类: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二)税法的法律规范作用 1.税法的指引作用 2.税法的评价作用 3.税法的强制作用 4.税法的教育作用
三、税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税收基本法律 (三)税收法律 (四)税收行政法规 (五)税法解释 (六)税收条约
四、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和
特征 1.概念:是国家税务机关与 纳税人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根 据税法的规定形成的权利义 务关系。
(三)税收处罚法
税收处罚法是指拥有税收立法 权的立法主体对税收违法犯罪行 为予以处罚的法律规范,是禁止 性规范的一种。
处罚的方式包括:行政处罚和 刑事处罚。
(四)税收争讼法
1.税收争议法:是指拥有税收立法权 的立法主体制定、认可的,用来调 整怎样与争议当事人在解决税务行 政争议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 法律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