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文·江西练案

北师大版数学文·江西练案
北师大版数学文·江西练案

第一节集合

一、选择题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已知集合M={x|(x-1)2<4,x∈R},N ={-1,0,1,2,3},则M∩N=()

A.{0,1,2} B.{-1,0,1,2}

C.{-1,0,2,3} D.{0,1,2,3}

解析不等式(x-1)2<4等价于-2

答案 A

2.(2013·福建卷)若集合A={1,2,3},B={1,3,4},则A∩B的子集个数为()

A.2 B.3

C.4 D.6

解析A∩B={1,3},子集有n=22=4个.

答案 C

3.(2013·江西卷)若集合A={x∈R|ax2+ax+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A.4 B.2

C.0 D.0或4

解析当a=0时,原方程为0x+1=0,无实数解;当a≠0时,依题意得Δ=a2-4a=0,解得a=0(舍去),或a=4.故选A.

答案 A

4.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则(?U A)∩(?U B)=()

A .{5,8}

B .{7,9}

C .{0,1,3}

D .{2,4,6}

解析 因为A ∪B ={0,1,2,3,4,5,6,8},所以(?U A )∩(?U B )=?U (A ∪B )={7,9}.

答案 B

5.设S ={x |x <-1,或x >5},T ={x |a

A .(-3,-1)

B .[-3,-1]

C .(-∞,-3]∪[-1,+∞)

D .(-∞,-3)∪(-1,+∞) 解析 在数轴上表示两个集合,因为S ∪T =R ,由图可得

?????

a <-1,a +8>5,

解得-3

答案 A

6.(2014·大连模拟)已知M ,N 为集合I 的非空真子集,且M ,N 不相等,若N ∩?I M =?,则M ∪N 等于( )

A .M

B .N

C .I

D .?

解析 由N ∩(?I M )=?知N ?M ,又M ≠N , ∴M ∪N =M . 答案 A 二、填空题

7.(2014·杭州模拟)设全集U ={-1,0,1,2,3,4},?U M ={-1,1},N ={0,1,2,3},则集合M ∩N =________.

解析 ∵?U M ={-1,1},∴M ={0,2,3,4}. ∴M ∩N ={0,2,3}. 答案 {0,2,3}

8.设U ={0,1,2,3},A ={x ∈U |x 2+mx =0},若?U A ={1,2},则实数m =________.

解析 ∵?U A ={1,2},∴A ={0,3}. 又A ={x ∈U |x 2+mx =0}={0,-m }, ∴-m =3,∴m =-3. 答案 -3

9.(2014·济南模拟)设集合S n ={1,2,3,…,n },若X ?S n ,把X 的所有元素的乘积称为X 的容量(若X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该元素的数值即为它的容量,规定空集的容量为0).若X 的容量为奇(偶)数,则称X 为S n 的奇(偶)子集.则S 4的所有奇子集的容量之和为________.

解析 ∵S 4={1,2,3,4},∴X =?,{1},{2},{3},{4},{1,2},{1,3},{1,4},{2,3},{2,4},{3,4},{1,2,3},{1,2,4},{1,3,4},{2,3,4},{1,2,3,4}.其中是奇子集的为X ={1},{3},{1,3},其容量分别为1,3,3,所以S 4的所有奇子集的容量之和为7.

答案 7 三、解答题

10.若集合A ={-1,3},集合B ={x |x 2+ax +b =0},且A =B ,求实数a ,b .

解 ∵A =B ,∴B ={x |x 2+ax +b =0}={-1,3}.

∴?

????

-a =-1+3=2,

b =(-1)×3=-3.∴a =-2,b =-3. 11.已知集合A ={-4,2a -1,a 2},B ={a -5,1-a,9},分别求

适合下列条件的a 的值.

(1)9∈(A ∩B ); (2){9}=A ∩B .

解 (1)∵9∈(A ∩B ),∴9∈A 且9∈B , ∴2a -1=9或a 2=9, ∴a =5或a =-3或a =3. 经检验a =5或a =-3符合题意. ∴a =5或a =-3.

(2)∵{9}=A ∩B ,∴9∈A 且9∈B , 由(1)知a =5或a =-3.

当a =-3时,A ={-4,-7,9},B ={-8,4,9}, 此时A ∩B ={9};

当a =5时,A ={-4,9,25},B ={0,-4,9}, 此时A ∩B ={-4,9},不合题意. ∴a =-3.

12.已知集合A ={x |x 2-2x -3≤0},B ={x |x 2-2mx +m 2-4≤0,x ∈R ,m ∈R }.

(1)若A ∩B =[0,3],求实数m 的值; (2)若A ??R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 由已知得A ={x |-1≤x ≤3}, B ={x |m -2≤x ≤m +2}.

(1)∵A ∩B =[0,3],∴?

????

m -2=0,

m +2≥3,∴m =2.

(2)?R B ={x |x m +2}, ∵A ??R B ,∴m -2>3或m +2<-1,

因此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m>5或m<-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主要是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第三单元“分数”,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要学习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相关的面积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主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主要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综合应用 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 (1)会进行数的分类,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理解掌握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知道什么是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高,理解掌握相关的面积计算;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简单的不规则图形面积。 (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正确进行分数与有限小数的互化。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3、教学重点 (1)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理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圆 知识点总结

2016最新版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天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 ※一. 正切: 正切.. 即的邻边 的对边 A A A ∠∠=tan ; 正弦,即斜边 的对边A A ∠=sin ; 余弦,即斜边 的邻边 A A ∠= cos ; ①)90cos(sin A A ∠-?=; )90sin(cos A A ∠-?= sin 2 A+cos 2 A=1 (5)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2c b a r -+= (6)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c R 2 1 = ※ 如图2,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 (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 表示,即A l h i tan == (第二天)第三章 圆 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数量特征: 如果圆的半径为r ,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 ①点在圆上 <===> d=r; ②点在圆内 <===> d d>r. 二. 圆的对称性: ※1. 与圆相关的概念: ④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 ⑤等圆: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⑥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⑦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⑧弦心距: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 ※2.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说明:根据垂径定理与推论可知对于一个圆和一条直线来说,如果具备: 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上述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条件都可推出其他三个结论。

江西省莲塘一中高三数学11月月考 理 北师大版【会员独享】

江西省莲塘一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11月月考数学试题(理 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设全集U =R ,集合}02|{2 <-=x x x A ,{|1}B x x =>,则集合A U C B =( ) A .}10|{< 3.已知向量)5 2,(),2,(1+==n n a b a a 且11=a ,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a ∥b ,则 n S = ( ) A .51(1)45n ??- ??? B . 11(1)45n ?? - ??? C . 1 11(1)4 5n -?? - ??? D . 1 51(1)45n -?? - ??? 4.如果若干个函数的图象经过平移后能够重合,则这些函数为“互为生成”函数,给出下列函 数,其中与()sin cos f x x x =+构成“互为生成”函数的为 ( ) A .1()f x x = B .2()sin f x x = C .3()cos )f x x x =+ D .4()(sin cos )222 x x x f x = + 5.已知1F 、2F 为椭圆C: 22 1259 x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01290F PF ∠=,则P 到x 轴的距离为 ( ) A . 94 B . 98 C . 254 D . 258 6.已知直线l 过点) ,(02-,当直线l 与圆x y x 22 2 =+有两个交点时,其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 )

(完整版)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计算题集

精打细算(训练内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17.5÷25= 53.3÷41=22.5÷15= 93.6÷52=37.8÷18=21.16÷92= 24.64÷77= 12.96÷54= 9.38÷67= 13.64÷62= 1.82÷14= 1.92÷12=4.83÷21= 6.93÷33=10.24÷32= 2.88÷18=23.94÷57=9.89÷43= 19.32÷92=19.14÷87= 10.92÷91= 6.75÷27=490÷70=7.28÷28= 1

复习整数除法: 764÷21=664÷96=525÷65= 118÷43=804÷41=476÷41= 682÷31=3315÷39= 704÷16= 432÷16=726÷49=283÷29=825÷73=264÷88=311÷23= 809÷67=148÷37=380÷18= 292÷19=120÷28= 654÷58= 1056÷88= 261÷19=741÷39= 2

打扫卫生(训练内容:小数末尾添上0继续除): 12.3÷2= 20.7÷5= 36.3÷3= 30÷4= 45.9÷6= 42÷8= 32÷5 = 4÷25 = 35÷56= 0.63÷9= 7.79÷95 = 43.8÷12= 13.6÷8= 15.9÷15 = 0.72÷8= 26÷4= 18.9÷6= 12.6÷12= 18÷24= 3.6÷2= 15.87 ÷20= 7.98÷8= 19.3÷2= 4.95÷11= 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训练内容: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5.28÷0.03= 8.4÷0.56= 11.7÷0.9 = 0.12 ÷0.25= 6.3÷0.42= 41.6÷2.6= 1.68÷ 2.1= 0.6÷0.12= 7÷0.35= 0.78÷0.2= 0.75÷0.25= 4.06÷0.58= 32÷0.08= 0.63÷0.7= 27.9÷4.5= 5.1÷1.2= 7.65÷3.4= 3.3÷0.75= 6.21÷0.03= 10.8÷4.5= 9.36÷5.2= 21÷0.7= 36÷4.8= 3÷0.15= 4

(江西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八章8.6 双曲线教案 理 北师大版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北师(江西版)理第八章8.6 双曲线 考纲要求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2.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3.了解双曲线的简单应用,了解双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双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1.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做______.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____,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____. 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一个常数e (e >1)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其中定点是一个焦点,定直线是双曲线的一条准线,这个常数e 就是双曲线的离心率. ≥a ,或x ≤-a ,y ∈∈R ,y ≤-a ,或y ≥对称轴:坐标轴 对称中心:原点 对称轴:坐标轴 对称中心:原点 顶点坐标: A 1____,A 2____ 顶点坐标: A 1____,A 2____ F 1(-c,0),F 2(c,0) 1(0,-c ),F 2(0,c a 2 y =±a 2 c y =____ ____1.(2011安徽高考,理2)双曲线2x 2-y 2 =8的实轴长是( ). A .2 B .2 2 C .4 D .4 2 2.如果双曲线x 24-y 2 12 =1上一点P 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8,那么点P 到它的左焦点的距

离是( ). A .4 B .12 C .4或12 D .不确定 3.设双曲线x 2a 2-y 2 9 =1(a >0)的渐近线方程为3x ±2y =0,则a 的值为( ). A .4 B .3 C .2 D .1 4.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且一条渐近线为直线3x +y =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__. 5.已知双曲线x 2a -y 2 2 =1的一个焦点坐标为(-3,0),则其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_. 思维拓展 1.如何准确把握双曲线的定义? 提示:(1)在双曲线的定义中,除了满足||PF 1|-|PF 2||=定值,还要满足||PF 1|-|PF 2||<|F 1F 2|且不等于零这一条件,动点P 的轨迹才是双曲线;若||PF 1|-|PF 2||=|F 1F 2|,则动点P 的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包括端点);若||PF 1|-|PF 2||=0,则动点P 的轨迹为线段F 1F 2的垂直平分线;若||PF 1|-|PF 2||>|F 1F 2|,则动点P 的轨迹不存在.(2)若定义中的“绝对值”去掉后,则动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若|PF 1|-|PF 2|=定值,则动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靠近F 2的一支;若|PF 2|-|PF 1|=定值,则动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靠近F 1的一支. 2.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应注意什么? 提示:(1)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方程时,要“先定型,再定量”,不能确定焦点的位 置时,可进行分类讨论或把双曲线的方程设为mx 2+ny 2 =1(mn <0).(2)若知一条渐近线方程 为y =n m x ,则双曲线方程可设为x 2m 2-y 2n 2=λ(λ≠0);若与已知双曲线x 2a 2-y 2 b 2=1共渐近线,则 双曲线方程可设为x 2a 2-y 2 b 2=λ(λ≠0). 一、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 【例1-1】已知定点A (0,7),B (0,-7),C (12,2),以C 为一个焦点作过A ,B 的椭圆,求另一焦点F 的轨迹方程. 【例1-2】△PF 1F 2的顶点P 在双曲线x 2a 2-y 2 b 2=1上,F 1,F 2是双曲线的焦点,且∠F 1PF 2= θ.求△PF 1F 2的面积S . 方法提炼1.求点的轨迹方程时,首先要根据给定条件,探求轨迹的曲线类型.若能确定是哪种曲线,则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相应方程,这种做法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速度与质量.在应用双曲线定义时,要注意定义中的条件,搞清所求轨迹是双曲线,还是双曲线的一支.若是双曲线的一支,则需确定是哪一支. 2.在“焦点三角形”中,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双曲线的定义是经常使用的知识点.另外,还经常结合||PF 1|-|PF 2||=2a ,运用平方的方法,建立它与|PF 1||PF 2|的联系. 请做[针对训练]3 二、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2】求与双曲线x 2-2y 2 =2有公共渐近线,且过点M (2,-2)的双曲线的方程. 方法提炼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具体过程是先定形,再定量,即先确定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形式,然后再根据a ,b ,c ,e 及渐近线之间的关系,求出a ,b 的值.如果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利用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的 方程为x 2a 2-y 2 b 2=λ(λ≠0),再由条件求出λ的值即可. 请做[针对训练]4 三、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例3】已知以双曲线C 的两个焦点及虚轴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中,有一个内角为60°,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丰富的图形世界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 圆柱:两个底面是等圆。圆锥:像锥子,底面是圆。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体。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体。棱柱:底面是多边形,上下底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侧面如长方形。球:圆的,可以滚动。 图形的构成元素:点、线、面。(线有直线曲线,面有平面曲面之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柱体:圆柱和棱柱。椎体:圆锥和棱锥(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三角形)。 圆柱:由长方形旋转而成;圆锥:由三角形旋转而成;球:是由圆旋转而成。 展开与折叠 棱柱的棱:棱柱中任何两面的交线;侧棱: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性质:①侧棱的上下底面都相同,侧面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②棱柱的所有棱长都相等。③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的边数相等。 棱柱的分类: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n棱柱有2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2n个顶点,3n个侧棱。欧拉公式:v+f-e=2.(v表示多面体的顶点数,f表示面数,e表示棱数) 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截面。截面是平

面图形。 三视图: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1)多边形:在同一平面内,由一些不在同一平面内的点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多边形是由线段组成的,既没有曲线也没有弧。 圆和扇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一个圆可以把平面分为3个部分,即圆内、圆上、圆外。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弧。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点的半径组成的图形叫扇形。圆可以分成若干个扇形。 有理数及其运算 负数的产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数。整数和分数都是有理数。数集:有理数集、整数集、正数集、负数集。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这两个数就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的绝对值表示为︱a︱。 有理数的加法: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各单元主要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各单元主要知识点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数的世界 知识点: 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2、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3、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1、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4、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补充知识点: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1、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补充知识点:

1、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找因数 知识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找质数 知识点: 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数的奇偶性 知识点: 1、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文练案

第一节集合 一、选择题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已知集合M={x|(x-1)2<4,x∈R},N ={-1,0,1,2,3},则M∩N=() A.{0,1,2} B.{-1,0,1,2} C.{-1,0,2,3} D.{0,1,2,3} 解析不等式(x-1)2<4等价于-2

A .{5,8} B .{7,9} C .{0,1,3} D .{2,4,6} 解析 因为A ∪B ={0,1,2,3,4,5,6,8},所以(?U A )∩(?U B )=?U (A ∪B )={7,9}. 答案 B 5.设S ={x |x <-1,或x >5},T ={x |a 5, 解得-3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单元学习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整数、小数或整数除以小数。认识循环小数。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 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并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单元学习重点: 商小数点的定位。商小数点的定位。 单元学习难点: 除数是小数的情形,应用商不变规律。 单元课时安排: 11课时 第1课时 学习内容:精打细算课本P2-3,练一练第1-4题。 学习目标: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算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学习难点: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算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

(江西版)201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六章数列单元检测 理 北师大版(含详解)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北师(江西版)理第六章数列单元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a 2+a 12+a 13=24,则a 7为( ). A .6 B .7 C .8 D .9 2.若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1 9,且a 4=21 ? (2x )d x ,则数列{a n }的公比是( ). A .3 B .13 C .27 D .1 27 3.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2=10,S 5=55,则过点P (n ,a n )和Q (n +2,a n +2)(n ∈N +)的直线的斜率是( ). A .4 B .3 C .2 D .1 4.设{a n }是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且S 5<S 6,S 6=S 7>S 8,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d <0 B .a 7=0 C .S 9>S 5 D .S 6与S 7均为S n 的最大值 5.已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a 2=2,a 5=1 4 ,则a 1a 2+a 2a 3+…+a n a n +1等于( ). A .16(1-4-n ) B .16(1-2-n ) C .323(1-4-n ) D .323 (1-2-n ) 6.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且满足a 2 007+a 2 010+a 2 016=2,a 2 010+a 2 013+a 2 019=6,则a 2 007+a 2 010+a 2 013+a 2 016+a 2 019等于( ). A .9813 B .375 C .24231 D .24041 7.△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B = 30°,△ABC 的面积为3 2 ,那么b 等于( ). A .1+32 B .1+ 3 C .2+32 D .2+ 3 8.某化工厂打算投入一条新的生产线,但需要经环保部门审批同意方可投入生产.已知 该生产线连续生产n 年的产量为f (n )=1 2 n (n +1)(2n +1)吨,但如果年产量超过150吨,将会 给环境造成危害.为保护环境,环保部门应给该厂这条生产线拟定最长的生产期限是( ). A .5年 B .6年 C .7年 D .8年 9.将以2为首项的偶数数列,按下列方法分组:(2),(4,6),(8,10,12),…,第n 组有n 个数,则第n 组的首项为( ). A .n 2-n B .n 2 +n +2 C .n 2+n D .n 2 -n +2 10.已知函数f (x )=????? 2x -1,x ≤0, f (x -1)+1,x >0, 把函数g (x )=f (x )-x 的零点按从小到大的 顺序排列成一个数列,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A .a n =n -1 2 (n ∈N +) B .a n =n -1(n ∈N +) C .a n =n (n -1)(n ∈N +) D .a n =2n -2(n ∈N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a 2 007,a 2 011为方程7x 2 -18x +14=0的两根,则a 2 009=

北师大版数学初中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的知识点归纳(20200814075904)

圆》章节知识点复习 一、圆的概念 集合形式的概念: 1、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形式的概念: 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 为半径的圆; 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3、角的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4、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 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 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 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的一条直线。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离 d r 无交点; 1、 点在圆内 d r 2、 点在圆上 d r 点C 在圆 点B 在圆 内; 上; 3、点在圆外 d r 点A 在圆外; 2、直线与圆相切 d r 有一个交点; 3、直线与圆相交 d r 有两个交点 ;

外离(图1)无交点 d R r ; d R r ; 外切(图2)有一个交点

相交(图3)有两个交点R r d R r ; 内切(图4)有一个交点 d R r ; 内含(图5)无交点 d R r ; 五、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 (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供参考)

1、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 (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A C D 3、甲、乙两人同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朝同一方向前行,开始时,乙在甲前2千米处, 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乙的速度为4千米/时 B 、经过1小时,甲追上乙 C 、经过0.5小时,乙行走的路程约为2千米 D 、经过1.5小时,乙在甲的前面 4、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 A 、-1 B 、0 C 、4 1 - D 、1 5、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69的算术平方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的平方根为( ) A. 2 B. 4 C.±2 D. ±4 6、满足-3<x <5的整数x 是( ) A 、-2,-1,0,1,2,3 B 、-1,0,1,2,3 C 、-2,-1,0,1,2 D 、-1,0,1,2 7、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 ,底面直径等于4cm (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 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等于 ( ) A .10cm B .12 cm C .19cm D .20cm 8、直线y kx b =+经过点(1,)A m -,(,1)B m (1)m >,则必有( ) A. 0,0k b >> .0,0B k b >< .0,0C k b <> .0,0D k b << 9、如果0ab >, 0a c <,则直线a c y x b b =-+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0、如图,两直线1y kx b =+和2y bx 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x y x y x y x y O O O O S(千米) 1 2 3 4 0.5 1 乙 甲 O t (时)

(江西版)201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十一章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复数单元检测 理 北师大版(含详解)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北师(江西版)理第十一章算法初步、推理 与证明、复数单元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安徽高考,文1)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1+a i 2-i 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 A .2 B .-2 C .-12 D .1 2 2.如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该算法输出的结果是( ). A .12 B .23 C .34 D .45 3.观察下图中图形的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 ). 4.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 A .5 050 B .5 049 C .3 D .2 5.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 ). A .A , B 为定点,动点P 满足|PA |+|PB |=2a >|AB |,得动点P 的轨迹为椭圆 B .由a 1=1,a n =3n -1,求出S 1,S 2,S 3,猜想出数列的前n 项和S n 的表达式 C .由圆x 2 +y 2 =r 2 的面积为πr 2 ,猜出椭圆x 2a 2+y 2 b 2=1(a >b >0)的面积S =πab D .科学家利用鱼的沉浮原理制造潜艇

6.定义运算?? ???? a b c d =ad -bc ,则符合条件???? ?? z 1+2i 1-i 1+i =0的复数z 的共轭复数所对应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如图,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为170,那么在判断框中①表示的“条件”应该是( ). A .i >5 B .i ≥7 C .i ≥9 D .i >9 8.在数列{a n }中,a 1=0,a n +1=2a n +2,则猜想a n =( ). A .2n -2-12 B .2n -2 C .2n -1+1 D .2n +1 -4 9.若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为r ,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S =1 2 r (a +b + c ).根据类比思想,若四面体内切球半径为R ,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则这个四面体的体积为( ). A .V =1 6R (S 1+S 2+S 3+S 4) B .V =1 4R (S 1+S 2+S 3+S 4) C .V =1 3R (S 1+S 2+S 3+S 4) D .V =1 2 R (S 1+S 2+S 3+S 4) 10.(2011山东高考,理12)设A 1,A 2,A 3,A 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13A A =λ12A A (λ∈R ),14A A =μ12A A (μ∈R ),且1λ+1 μ =2,则称A 3,A 4调和分割A 1,A 2.已 知平面上的点C ,D 调和分割点A ,B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C 可能是线段A B 的中点 B .D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 C .C , D 可能同时在线段AB 上 D .C ,D 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i 是虚数单位,? ?? ? ?1+i 1-i 4=__________. 12.定义某种运算?,S =a ?b 的运算原理如图所示.则0?(-1)=__________;设f (x )=(0?x )x -(2?x ),则f (1)=__________.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全册教案 一、教学目的任务: (思想教育、“双基”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方法指导、习惯形成及培优、促中、转差的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是在20XX年新组建的,现有人数为43人,其中男同学28人,女同学15人。大多数学生来自庄冲村,淳河村,唐冲村、咀村等,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

(完整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最全)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柱,:???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底面是多边形棱体柱体,: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有理数?????---)3,2,1:()3,2,1:(ΛΛ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Λ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Λ如正分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2. ¤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 ¤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几何的表面有平面 和曲面; 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 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12. 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3,且n 为整数),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3)条; 可以把n 边形成(n-2)个三角形;这个n 边形共有 2 )3(-n n 条对角线。 ◎13. 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弧是一条曲线。 ◎14.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 ¤15. 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有弧或不封闭图形都不是多边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 表示有理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 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

一单元小数除法 1.整数除法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2.整数除以整数,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末尾添0再继续除,商应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继续定商;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应在商的个位用0占位,并在0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被除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添0继续除。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商的中间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在那一们补“0”占位 4.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2、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被除数÷除数=商 3、商的近似数: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 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比要求多除出一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要求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人民币兑换:人民币﹦外币×汇率外币﹦人民币÷汇率。货币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6、循环小数问题: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5.67,8.54。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5.67245…,5.6767…。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5.6767…,4.123123…。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 作5.3。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4、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完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和答案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 A ) A .2± B .2 C .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在( 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下列实数2 1 - , 0, π , 4 , 31 , 5中是无理数的有(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在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B ) A .7,24,25 B .3,5,7 C .8,15, 17 D .9,40,41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A .632= ? B .532=+ C .5315= D .235=- 6.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 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顺时 针旋转,使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正半轴的 点A 处,则点A 表示的数是( B ) A .3 2 B C D .4.1 7.点(2,6)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A ) A .(2,-6) B . (-2,-6) C . (-2,6) D . (6,2)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12cm ,周长为30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B )A .2 20cm B .2 30cm C .2 60cm D .2 75cm 9 -( D ) A B .2 C . D . 10.已知平面内的一点P ,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原点的距离是2,则点 P 的坐标是( C ) A .(-1,1)或(1,-1) B .(1,-1) C .( , ) D )

11.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a b a ++2 的化简结果为( B ) A .2a b + B .b - C .b D .2a b - 12.如图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长方体盒子,其中' ' ' 9,5,6AB BB B C ===,在线段AB 的 三等分点E (靠近点A )处有一只蚂蚁,'' B C 中点F 处有一米粒,则蚂蚁沿长方体表面爬到米粒处的最短距离为( A ) A .10 B .106 C .5+35 D .6+3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中,请将答案填 在题后的横线上.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P a a -在x 轴上,则a = 2 14.比较大小:23 < 52 (填“>”或“<”或“=” ) 15.x 为无理数21的小数部分,则x = 214- (结果保留根号) 16.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剪一剪, 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ABC ?的顶点(6,0)A -,(2,0)B ,则顶点C 的坐标 为 (2,43),(2,43)--- 第12题图 第16题图 第11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