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编制资料——中国美术史画家以及作品总结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画家及作品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2、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二是出现了白灰面和夯土台基。

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战国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牵牛像和织女像。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样”。

9、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薛稷笔下鹤的高昂神韵。

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边鸾的花鸟画。

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描”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11、突破“黄家富贵”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崔白。

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13、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工笔重彩闻名,代表作品是《剑阁图》。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董其昌。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王时敏、王原祁为一种;王鉴、王翚为一种。

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中提出的。

18、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改琦和费丹旭。

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

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制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2、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青铜器中的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4、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画像石与画像砖。

教师招聘_中美史资料

教师招聘_中美史资料

教师招聘中美史资料1.西班牙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埃尔-格列柯《奥尔加兹伯爵的葬礼》2.荷兰维米尔作品:花边女工、读信的少女、画室、德尔夫特景色3.最早抽象表现艺术画家阿希尔-高尔基《肝就是公鸡的冠子》4.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5.北宋四大家:李成,范宽,郭熙,赵伯驹,赵伯。

6.巴洛克美术:建筑波罗米尼雕塑贝尼尼《大卫》绘画圭尔奇诺《黎明女神》柯尔托纳。

7.活动雕塑家考尔德8.后印象派代表人物赛尚《圣维克图瓦山》高更《布道后的幻象》凡高吃马铃薯的人,向日葵,星夜9.戈雅作品:宫娥,查理四世及其家人,0808年5月3日,奇想集,战争灾难。

10.荷加斯凡-代克洛西姆竞技场菲狄亚斯11.未来主义画家:贾科莫-巴拉,翁贝托-博乔尼,吉诺-赛韦里尼12.侨社代表画家: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埃里希-黑克尔,埃米尔-诺尔德,13.青骑士:弗朗茨-马克,奥克斯特-麦克14.常州派并立:王武一派,将廷锡一派波普艺术美:劳森伯格,汉密尔顿,安迪-沃霍青藤白杨: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陈淳和万历年间的徐渭,对明代花鸟画真正起到创新开派的作用,即画史上的“青藤白阳”,他们大写意水墨花鸟画体现了明代花鸟画的突出创造,陈淳代表作《葵石图》,徐渭代表作《杂花图卷》。

马踏匈奴:是汉代一座纪念碑式的大型圆雕,它象征着的汉民族远征的胜利,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手法,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情景。

整个作品概括完整而又庄重,具有纪念碑的意义,为东汉画像石及以后的宗教石刻形式奠定了基础。

昭陵六骏:昭陵(公元636-639年建),前有六匹马的浮雕,即有名的“昭陵六骏”,李世民为纪念在建立政权的征战中所骑过的爱马所建。

六骏为半圆雕之高浮雕,表现了马的立,行,奔驰的各种神态,有强劲有力的筋肉表现,造型上的细节描写真实而富有表现力。

谢赫的“六法论”谢赫是南齐时著名画家,提出绘画的“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教师资格美术学科专业知识点:中国美术史

教师资格美术学科专业知识点: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隋唐1.《游春图》展子虔的《游春图》为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画面取俯瞰式构图,重叠的山岗,平远的河水,确实获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

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以及画面所呈现出的春天的气息,显然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是今传最早的山水画,它反映了我国早期山水画的风格与技巧特色,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端绪。

2.《步辇图》是唐代著名的人物画家阎立本的作品。

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借鉴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

画中人物身份明显不同,气质各异,生动地反映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心情仪态,是唐代历史画的代表作品。

3.吴道子盛唐人物画家以画圣吴道子最为著名。

吴带当风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

他的风格也被称为吴装,亦称吴家样。

4.仕女画(1)张萱张萱是盛唐画家,常以宫廷贵族妇女为题,着重表现其游乐中的欢愉和显赫声势。

笔下人物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所创造的女性形象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他有两幅北宋摹本传世,即《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

(2)周昉他画侍女具有用笔秀润匀细,衣裳劲简,色彩柔丽,人物体态丰厚的特点。

周昉生活在唐帝国经过安史之乱由盛而衰之际,他笔下的妇女已不同于张萱作品中的欢愉活跃,而流露出一种郁闷寂寥、百无聊赖的情绪,代表作有《挥扇仕女图》和《簪花仕女图》。

周昉还擅长佛教绘画,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被称为周家样。

周家样和以前张僧繇所创张家样、曹仲达的曹家样以及吴道子的吴家样一并被奉为佛教艺术的典范。

《唐朝名画录》中将其作品评为神品,尤其称赞其仕女画是古今冠绝。

5.王维:创水墨渲染山水,他首先采用了破墨山水的技法,苏轼评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在画史上被称为文人画之祖。

6.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7.书法: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祭侄文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筋柳骨草书:张旭《肚痛帖》。

怀素《自叙帖》。

教师招聘美术必知考点: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汇总

教师招聘美术必知考点: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汇总

教师招聘美术必知考点: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汇总杜堇(生卒年未详),字惧男,有古狂、青霞亭长等号丹徒(今江苏镇江)人。

成化中试进士不第,绝意进取。

工诗文,通六书,善绘事,取法南宋院体,最工人物,笔伐细劲畅利,当时被推为白描高手,又能作飞白体。

亦善山水、花卉、鸟兽、界画楼台,严整有法。

作品有《邵雍像轴》,《题竹图轴》,〈绿蕉当暑图轴〉,〈九歌图卷〉,〈古贤诗意图卷〉。

徐端本(公元1438~?年),后改姓名史忠。

字廷直,号痴翁、痴仙、痴痴道人,江苏南京人。

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

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

作品有〈杂画册〉。

张路(公元1464~1538),字天驰,号平山,河南开封人。

太学生,未入仕途,游情于绘画创作。

人物师法吴伟,笔势狂放而草率。

山水兼学戴进,风格趋于粗豪。

也能画鸟兽花卉。

作品有〈骑驴图轴〉,〈吹箫女仙图轴〉,〈望月图轴〉,〈苍鹰攫兔图轴〉,〈溪山泛艇图轴〉。

朱端(生卒年未详),字克正,号一樵,浙江海盐人。

正德年间以画化直仁智殿,授指挥俸,宫廷赐一樵图书,送号一樵。

画山水师法马远,人物学盛懋,花鸟效仿吕纪,墨竹师夏昶,亦擅长书法。

作品有〈烟江晚眺图轴〉,〈竹石图轴〉。

王谔(生卒年未详),,字廷直,浙江奉化人。

弘治初年以绘事供事仁智殿。

喜欢马远的画,其画树石多有烟霭之态,势如泼墨。

正德初年官至锦衣千户,后来回乡,家居至八十多岁。

作品有〈月下吹箫图轴〉,〈寒山图轴〉。

汪肇(生卒年未详),字德初,号海云,安徽休宁人。

擅长绘画,山水、人物,出入于吴伟、戴进,但多草率之笔。

尤长于翎毛,豪放不羁,自谓其笔意飘若海云。

因此自号海云。

也擅书法。

约活动于明成化至嘉靖年间。

作品有〈蛟图轴,〈柳禽白鹇图轴〉,〈芦雁图轴〉。

蒋嵩(生卒年未详),号三松、徂来山人,金陵(今南京)人。

画山水、人物师法吴伟,用焦墨枯笔,行笔粗放。

画金陵山水,落笔能臻化境,人谓“非三松之似山水,而山水之似三松也”。

美术教师编制资料——中国美术史画家以及作品总结

美术教师编制资料——中国美术史画家以及作品总结

绘画古代第一批画家在魏晋魏晋南北朝曹不兴人物画古代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是三国时东吴的曹不兴。

吴国“八绝”之一主要的是人物画,最早的佛像画家,佛像之祖。

卫协(晋)人物,故事,道释人物、故事、道释题材。

被谢赫列为六品中的第一品。

顾恺之(东晋)密体人物画画绝、才绝、痴绝。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成“六朝三大家”。

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特别是眼神的描绘。

擅于用艺术的语言来刻画对象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

“密体”绘画体例主要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传·仁智图》名言:手挥五弦易,目送鸿雁难《女史箴图》用的“高古游丝法”《烈女传·仁智图》用“铁线描”南朝画家陆探微,宋密体人物画运用草书的体式,形成“一笔法”秀骨清象张僧繇,梁疏体佛画佛画创造者,”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样式之一,梁元帝萧绎,梁《职贡图》北朝画家曹仲达梵像画“梵象”曹家样曹衣出水杨子华宫廷画家《北齐校书图》绘画遗迹吐鲁番晋墓《地主庄园图》是已知的最早的纸本绘画。

云南昭通霍氏墓壁画是最早的有确切的纪年和地志的壁画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像》模印砖画南京西善桥墓最精细完整隋唐时期阎立本(唐)人物画《步辇图》《历代帝王像》“铁线描”比喻为“丹青神化”《步辇图》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朝见唐太宗的场景赏析:1、《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唐朝是我国绘画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人物画发展及其成熟,涌现了不少不朽的传世名作。

2、此画描绘的是唐太宗为此接见吐蕃大使禄东赞的场景,反映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

3、作品在构图上,为了更好地凸显太宗的至尊风度,作者巧妙的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一是用宫女的娇小衬托唐太宗的壮硕,深沉,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恭谦来衬托唐太宗的平和可亲之态,为正衬。

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变舒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从色彩上,该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

4、这幅作品不但艺术价值极高,更是汉藏民族友谊的见证。

中国美术史总结--经典资料[1]

中国美术史总结--经典资料[1]

绘画艺术特点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像,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逐渐形成多种风格和样式,并在中西方形成两大体系。

绘画是用色彩和线条在平面上描绘形象的美术种类。

绘画是一切画种和品类及其所有样式、形式的统称,广义还包括图案装饰纹样和建筑设计图等。

它借助于可被利用的物质材料和相应的制作方法以创造艺术形象,包括运用笔、刷、刀、手指等各种绘画工具和挥洒、涂抹、拓印、腐蚀等各种绘制手段,将颜料、墨汁、油墨及其他有色物质描绘和移置到纸张、纺织物、木板、皮革、墙壁或岩石等平面上,以线条块面、色彩、明暗等造型因素,通过构图形成视觉形象的画面或图像。

绘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

迄今已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大约是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和法国拉斯科的原始洞窟壁画。

稍晚的主要有:印度卡纳塔克贝拉里县汉皮附近一个山洞里的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壁画,北非阿特拉斯山脉、撒哈拉沙漠、利比亚以及南非罗得西亚等地岩洞中的新石器时代壁画,中国新疆、内蒙古、广西、云南、黑龙江一些地区的峭壁悬崖上或阴刻或涂绘的新石器时代的岩画。

原始壁画多绘动物形象和狩猎场景,与当时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

在人类几大文明发祥地最早出现的彩陶,是在陶器坯体上描绘装饰纹样,再经烧制完成的。

公元前4000—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欧贝德文化、乌鲁克文化和西亚其他地区,公元前2000—前1700年的爱琴文化的克里特岛,都曾出现几何图形和动植物图形的原始彩陶。

世界原始彩陶中,以中国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装饰纹样最为丰富,除几何图形及鱼、鹿、人面形外,还有排列成组的人形纹样,在彩陶中属罕见。

出现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希腊陶瓶有红地黑花和黑地红花两种式样,也称黑绘、红绘。

东南欧其他地区,也曾出现过彩陶。

人类社会出现阶级和国家后,在宫廷、神殿、寺庙、陵墓等处,普遍都有装饰性壁画,壁画成为古代社会中绘画的主要形式。

教师招聘美术必知考点: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汇总十一

教师招聘美术必知考点: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汇总十一

教师招聘美术必知考点: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汇总十一【明代绘画】赵左(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字文度,上海松江人。

善画山水,受业于宋旭,宗董源,兼学黄公望、倪瓒,画云山以己意出之,有似米(芾)非米着急妙,善用干笔焦墨,长于烘染。

曾为董其昌代笔。

是松江派的画家之一。

作品有〈山居闲眺图轴〉,〈仿王蒙山水图轴〉,〈溪山清远图轴〉。

沈士充(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字子居,上海松江人。

善画山水,出于宋懋晋之门,亦学赵左,得两家法。

笔法松秀,墨色花淳,皴染得淹润之窍,山头少突兀之势,清蔚苍古,格韵并胜。

松江画派中他得其正传,并常为董其昌代笔。

作品有〈秋林读书图轴〉,〈山水图册〉。

顾正谊(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字仲方,号亭林,上海松江人。

万历中以太学生官中书舍人。

画宗黄公望,山水多作方顶,层峦迭嶂,少着林树,自然深秀,是华亭派。

能诗,有〈兰雪齐稿〉行世。

作品有〈仿黄公望天池石壁图卷〉,〈山水图卷〉。

杨文骢(公元1597~1646年),明末画家。

字龙友,贵州人,居南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举人,博学好古。

善画山水,为“画中九友”之一。

所作的台荡等图,有宋人之骨力。

受董其昌影响,近黄公望、倪瓒的格调。

亦工书法、诗文,有〈山水集〉、〈洵美堂诗集〉。

作品有〈枯木竹石图轴〉,〈仿吴镇山水图轴〉。

归昌世(公元1574~1645年)字文休,号假庵,江苏昆山人。

崇祯末年以待诏征,不应。

工诗词、古文辞,善书画篆刻。

擅写兰竹,笔墨松灵沉着,神趣横溢,在青藤白阳间。

亦工山水,取法倪瓒、黄公望。

着有〈假庵集〉。

作品有〈墨竹图卷〉。

邵弥(约公元1592~1642年),字僧弥,号瓜畴、芬陀居士,江苏吴县人。

性迂癖,不和俗。

擅长画山水,远学荆浩、关仝,近取法元人,略参马远、夏圭笔意。

笔墨简括,取景萧疏,“清瘦枯逸,闲情冷致”的风格,一如其人。

间作翎毛,亦具生趣。

能诗和书法。

作品有〈仿古山水图册〉,〈高松远涧图轴〉。

项元汴(公元1525~1590年),字子京,号墨林,浙江嘉兴人。

教资国考美术备考资料:中国美术史(二)

教资国考美术备考资料:中国美术史(二)

教资国考美术备考资料:中国美术史(二)
1.五代花鸟画的突出成就,集中地反映在南唐的徐熙、西蜀的黄荃两位画家的艺术上。

2.五代南唐花鸟画的代表画家是徐熙。

3.五代西蜀花鸟画的代表画家是黄荃。

4.五代人物画作品《宫中图》为周文矩所作。

5.五代人物画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为顾闳中所作。

6.五代山水画坛出现了荆浩、关同、董源、巨然几位大画家,开创了南北山水画风格。

7.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以荆浩、关同为代表,江南画派以董源、巨然为代表。

8.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名作有《匡庐图》,关同名作有《关山行旅图》。

9.《潇湘图》、《龙袖郊民图》是五代山水画家董源所作。

10.《秋山问道图》是五代山水画家巨然所作。

11.五代南唐山水画家留下的佳作有赵干的《江行初雪图》,卫贤的《高士图》。

12.宋初中原画派以李成、关同、范宽为代表。

他们均师荆浩,更师造化,各自艺术风格不同:关同峭拔、李成旷远、范宽雄杰。

13.《晴峦萧寺图》和《读碑窠石图》是李成的代表作。

14.《溪山行旅图》是一幅古代山水的优秀典范,作者范宽。

15.郭熙是北宋院体山水画的代表。

他的山水画理论由其子整理编成《林泉高致》,这是我国画论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16.“米点山水画”的开派画家是米芾。

17.“夏半边、马一角”指的是南宋山水画家夏珪和马远。

18.《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卷》是南宋山水画家李唐的代表作。

19.《踏歌图》为宋代画家马远所作。

20.宋代的道释人物画高手有武宗元、石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古代第一批画家在魏晋魏晋南北朝曹不兴人物画古代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是三国时东吴的曹不兴。

吴国“八绝”之一主要的是人物画,最早的佛像画家,佛像之祖。

卫协(晋)人物,故事,道释人物、故事、道释题材。

被谢赫列为六品中的第一品。

顾恺之(东晋)密体人物画画绝、才绝、痴绝。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成“六朝三大家”。

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特别是眼神的描绘。

擅于用艺术的语言来刻画对象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

“密体”绘画体例主要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传·仁智图》名言:手挥五弦易,目送鸿雁难《女史箴图》用的“高古游丝法”《烈女传·仁智图》用“铁线描”南朝画家陆探微,宋密体人物画运用草书的体式,形成“一笔法”秀骨清象张僧繇,梁疏体佛画佛画创造者,”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样式之一,梁元帝萧绎,梁《职贡图》北朝画家曹仲达梵像画“梵象”曹家样曹衣出水杨子华宫廷画家《北齐校书图》绘画遗迹吐鲁番晋墓《地主庄园图》是已知的最早的纸本绘画。

云南昭通霍氏墓壁画是最早的有确切的纪年和地志的壁画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像》模印砖画南京西善桥墓最精细完整隋唐时期阎立本(唐)人物画《步辇图》《历代帝王像》“铁线描”比喻为“丹青神化”《步辇图》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朝见唐太宗的场景赏析:1、《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唐朝是我国绘画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人物画发展及其成熟,涌现了不少不朽的传世名作。

2、此画描绘的是唐太宗为此接见吐蕃大使禄东赞的场景,反映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

3、作品在构图上,为了更好地凸显太宗的至尊风度,作者巧妙的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一是用宫女的娇小衬托唐太宗的壮硕,深沉,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恭谦来衬托唐太宗的平和可亲之态,为正衬。

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变舒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从色彩上,该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

4、这幅作品不但艺术价值极高,更是汉藏民族友谊的见证。

尉迟乙僧人物花鸟尤擅壁画凹凸画吴道子(盛唐)宗教画1、是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八十七神仙卷》等。

(道家题材)2、创作成就首先体现在宗教绘画上,称为“吴家样”。

与曹仲达合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氏的风格被称为“吴装”。

3、在技法方面,吴道子早年行笔较细,风格稠密,中年雄放,线条富有运动感,粗细互变,线型圆润似“莼菜条”,点划之间,时见缺落,有笔不周而意周之妙。

后人把他与张僧繇并称“疏体”。

吴道子在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时,都注意了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

有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下笔有神”的效果。

4、他还创作“白画”,为后世白描之先声。

5、吴道子在唐代宗教画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吴道子时代所形成的中国宗教绘画的基本样式,一直影响到元明之后,近代民间画工仍旧奉他为祖师。

张萱与周昉的仕女画盛唐的张萱作品大多是贵族妇女的欢乐情绪,晚唐的周昉多描写妇女的不幸和苦闷。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捣练图》赏析:1、作者张萱是盛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之一,擅长妇女、儿童,并从事社会风俗画制作。

他在绘画题材上一变汉魏以来“烈女”“孝女”传统,转向表现现实生活。

2、画面表现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妇女的神态,刻画了各种人物的仪容和性格。

3、人物形象逼真,刻画流畅,用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的审美情趣,表达了那个时代典型的人物造型风格,人物之间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得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

表情各不一样,分别表达了每个人的特点。

4、张萱《捣练图》是一件构思几近完美,技法高度成熟的稀世珍品。

它是工笔重彩绘画的典范。

周昉,《挥扇仕女图》在宗教画里形成独特的风格,“周家样”“水月观音”《簪花仕女图》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簪花仕女图》赏析:1、作者周昉是中晚唐时期著名的仕女画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人物画的开端,而以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教人物。

2、画中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赏花游园的情形,向人们展示了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院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

但是他们看上去悠闲自得,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他们的生活不乏寂寞空虚之感。

3、此图没有背景,只描绘了五位仕女和一名侍者。

他们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满的风貌,反映了当时唐代仕女的形象特征,人物的描法以游丝描为主,行笔轻细柔媚,在色彩的辅助下表现了纱罗和肌肤的质感。

传达出柔和,宁静的美感。

4、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画中描绘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唐代的社会主义政治化比较开朗,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才能够流传下来。

孙位,晚唐《高逸图》展子虔隋唐山水画青绿山水《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

李思训、李昭道唐代山水画青绿山水李思训“国朝山水第一”董其昌将他列为山水画“北宗”之祖《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王维唐代山水画水墨山水开创了“破墨”山水的技法,明董其昌列他为山水画“南宗”之祖。

王洽唐代山水画水墨山水开创了’泼墨”之法。

张璪唐代山水画画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张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相统一。

薛稷盛唐花鸟画尤擅画鹤边鸾唐代花鸟画突出特点在于最长折纸花,他在花鸟画独立成科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曹霸唐代鞍马画韩干唐代鞍马画《牧马图》韩滉唐代画牛《五牛图》元赵孟頫称“神器磊落,希世名笔”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戴嵩唐代牛与韩干并称“韩马戴牛”《斗牛图》五代宋元时期五代人物画创作中,直接描绘贵族生活的题材占很大比重。

周文矩建康句容人南唐仕女画《重屏会棋图》《宫中图》顾闳中南唐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赏析:1、《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南唐人物画家顾闳中的作品,五代南唐政权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

顾闳中入韩宅,窥看纵情声色的场面,目识心记,之后默画而成。

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3、画面采用我国传统的连环长卷的形式表现连续的故事情节,全画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画生动而有深度,深刻表现出主人公隐藏在纵情声色的夜宴生活下的苦闷和抑郁心情。

线条严谨而又自然。

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材料。

荆浩河南沁阳人五代山水画“六要”北竖南横(画面构图)北方重峦峻岭壮美以画面的宏伟著称“全景山水”《匡庐图》关仝五代末宋初山水画“关家山水”《山溪待渡图》《关山行旅图》都画出北方深山中幽静荒寒的气氛董源钟陵人南唐山水画南方秀丽风光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手法,成功的画出了山川远近层次和烟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

《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巨然金陵开元寺僧人南唐山水画田园自然风致《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黄筌西蜀花鸟画工笔勾填法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写生珍禽图》徐熙南唐花鸟画宋代绘画高益宋初宗教画家武宗元北宋《朝元仙杖图》李公麒宋白描以不着彩色而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的画法称为“白描”。

《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维摩诘图》《西园雅集图》《龙眠山庄图》梁楷南宋减笔人物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

多以佛教禅宗人物或文人雅士为题材《李白行吟图》《布袋和尚》《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赏析:1、《太白行吟图》是南宋画家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画家寥寥数笔就将“诗仙”的飘逸的风度展现出来,画家不拘于小节,而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选取了最能反映诗人性格的瞬间动作,加以概括的描绘。

2、此图虽然逸笔草草,但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意。

图中用笔总的特点是泼辣简括,但诗人身躯用笔粗放,头部则用笔轻盈流畅,体现出不同的速度感和力量感,既构成了线的节奏和韵律,有充分表现了不同的质感和空间感,此图不愧是梁楷的代表作,中国水墨画中对人物神韵的体现也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择端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

全景式构图《清明上河图》赏析:1、背景:《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世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内容: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汴梁城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再现了十一世纪我国都市社会的生活面貌,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尚。

3、特点:构图采用散点透视。

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最重要的文献价值。

苏汉臣南宋风俗画以善画货郎婴戏著称《秋亭戏婴图》《货郎图》有后来年画的特色李嵩南宋风俗画《服田图》《四迷图》《货郎图》《巴船下峡图》陈居中南宋历史故事画宋代历史故事画除了承袭前代存乎鉴戒的作用之外,还有借古喻今,反映了人们对当代现实问题的态度,以表现保忠贬奸及民族矛盾的题材最为流行。

《文姬归汉图》李唐南宋历史故事画《采薇图》描绘殷商贵族伯夷、叔齐在亡国后耻食周粟,遁入首阳山采薇而食的故事。

李成北宋山水画以画寒林平远著称所画山水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读碑窼石图》《寒林平野图》范宽北宋山水画《溪山行旅图》善画雪景《雪景寒林图》李成、范宽、关仝历史上被称为“三家山水”。

《溪山行旅图》赏析:1、范宽,北宋前期著名山水画家。

长期生活在陕西终南、太华山林之中深入观察北方山川景物的真实面貌,他画的山水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

《山溪行旅图》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2、画面中一座巍峨的山峰几乎占满了大半个画面,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山顶杂书丛生,一线飞瀑从山腰间直泻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林木葱茏,山路上有行脚商人赶着驮货的驴群缓缓前进,它既给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又起着点题的作用。

从整个画面来看,笔墨浓重粗壮,通幅无一败笔,于沉稳之中见精微。

该画山水树木全用短条子皴和雨点皴法画成。

3、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合称“三家山水”,对后世影响深远。

之后的“元四家”、“明四家”,以致清朝的“金陵画派”和现代的黄宾虹等大师,都受到范宽的影响。

郭熙北宋山水画家《早春图》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卷云皴”“蟹爪枝”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北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小景山水北宋惠崇僧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赵令穰北宋小景山水《湖庄清夏图》王希孟宋代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赏析:1、作者王希孟,北宋末年画家,画此图时年仅18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