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撤机流程

合集下载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ICU机械通气已经成为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呼吸衰竭、危重症患者来说,呼吸机的使用可以及时有效地支持患者的呼吸功能,但是当患者病情好转后,如何正确地进行呼吸机的撤离,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

一、呼吸机撤机的适应症呼吸机撤机是指在患者病情好转,呼吸功能逐渐恢复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呼吸机对患者的支持,直至完全脱离呼吸机的过程。

首先需要明确呼吸机撤机的适应症:1. 患者病情稳定,病情已经得到控制,不存在严重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并发症;2. 患者能够保持意识清醒,能够自主咳嗽、咳痰和咽喉清洁功能;3. 患者的呼吸道稳定,不存在严重的气道分泌物潴留、气道狭窄等情况;4. 患者肌肉力量充足,能够维持自主呼吸;5. 患者心肺功能稳定,没有严重的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情况。

二、呼吸机撤机的护理基础在进行呼吸机撤机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护理准备工作,包括:1. 了解患者病史和病情变化情况,评估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和病情稳定情况;2. 定期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3. 维持呼吸机的有效工作状态,确保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和设置参数的准确性;4. 动态评估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和分泌物排出情况,及时清洁气道,预防气道梗阻和感染的发生。

三、呼吸机撤机的具体操作呼吸机撤机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在撤机之前,需要合理设置呼吸机的PEEP、FiO2、触发敏感度等参数,逐步减少对患者的支持,使患者逐渐适应自主呼吸。

2. 制定撤机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撤机计划,包括撤机时间、频率以及监测指标等。

3. 进行撤机过程的监测:在撤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机的支持情况,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患者的安全。

4. 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撤机过程中,需要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氧量等指标,确保患者能够维持足够的呼吸功能。

ecmo撤机流程

ecmo撤机流程

ecmo撤机流程ECMO(心肺转流支持系统)是一种重症监护治疗手段,用于支持心脏和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

当患者病情稳定,病因解除或病情改善时,需要进行ECMO撤机,即逐步减少ECMO支持,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脏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ECMO撤机的流程。

1. 评估患者条件在进行ECMO撤机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稳定性、肺功能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作为撤机的参考依据,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ECMO撤机过程。

2. 逐步降低ECMO流量ECMO撤机的第一步是逐步降低ECMO流量。

通过减少泵速或降低血流量来逐渐减少ECMO系统对患者的支持。

在此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确保患者能够适应ECMO支持的减少。

3. 监测患者反应在ECMO撤机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特别是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心脏功能,以及肺功能的恢复情况。

通过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ECMO的支持水平,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4. 评估呼吸功能当ECMO流量逐渐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呼吸功能评估。

可以通过拔管试验或降低呼吸机支持水平来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

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评估患者是否能够完成自主呼吸,以及肺功能是否已经恢复。

5. 逐步拔除ECMO插管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和肺功能恢复良好时,可以考虑逐步拔除ECMO插管。

一般情况下,可以先拔除静脉插管,然后再拔除动脉插管。

在拔除插管之前,需要确保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稳定、呼吸功能正常,并且能够维持足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6.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在ECMO撤机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特别是观察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心脏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同时,还需要继续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肺功能,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

总结起来,ECMO撤机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肺功能恢复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等因素。

撤呼吸机的四个步骤

撤呼吸机的四个步骤

撤呼吸机的四个步骤
撤除呼吸机可能是ICU护理的最复杂且风险最高的任务之一。

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张大夫在其撤离呼吸机的技术手段上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以下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备齐相关设备
在撤换呼吸机前,必须备齐一系列相关设备,以解决突发意外。

需要备齐的设备包括手推呼吸机、喉罩、气管插管、气管内窥镜、吸痰管、诊断仪等。

在备齐设备的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第二步,逐渐减少呼吸机援助
在撤换呼吸机前,还需要逐渐减少呼吸机的援助。

一般情况下,呼吸机的辅助可以通过设定呼吸机呼吸模式,调整呼吸机参数,减少呼吸机的辅助。

在逐渐减少呼吸机援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情况,确保患者的呼吸和氧合状态良好。

第三步,使用手推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
在呼吸机援助逐渐减少后,可以开始使用手推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

手推呼吸机可以让医护人员控制呼吸器的节奏和气量,以使患者的呼吸得到逐渐恢复。

同时,手推呼吸机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控制呼吸频率、潮气量、氧气流速等参数,以保证患者的氧合水平和通气状态。

第四步,逐渐撤离呼吸支持设备
当患者的通气状态和氧合水平逐渐恢复时,可以考虑撤离呼吸支持设备。

撤离呼吸支持设备的方式包括逐渐减少呼吸支持设备的辅助、撤离气管内窥镜和插管等。

ICU患者的呼吸机支持与撤机

ICU患者的呼吸机支持与撤机

ICU患者的呼吸机支持与撤机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呼吸机的支持与撤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呼吸机的使用、撤机指征以及撤机程序等相关内容。

一、呼吸机的使用在ICU内,呼吸机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它通过控制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氧气浓度,帮助患者维持适当的气体交换。

呼吸机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呼吸功率,减轻呼吸肌疲劳,并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

二、撤机指征撤机过程是将患者从呼吸机上脱离,使其自行呼吸的过程。

在ICU 内,正确判断撤机时机十分重要,以避免撤机失败或导致患者反复插管的风险。

一般来说,以下是撤机指征的主要考虑因素:1. 意识状态:患者应当清醒,并能够合作参与自主呼吸。

如果患者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或镇静状态,撤机需要在患者意识状态改善后进行。

2. 冠心病心肌缺血情况:患者存在严重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增加撤机后再次插管的风险。

3. 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撤机时需要更加慎重。

通常建议呼吸机使用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 呼吸功能稳定:患者自主呼吸的各项指标应当稳定,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动脉血气分析等。

5. 气道情况:患者的气道应当通畅,无明显的阻塞和分泌物潴留。

当以上指征符合时,可以考虑进行呼吸机的撤机。

三、撤机程序1. 预备阶段:撤机前需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评估好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生命体征,明确撤机决策,与多学科团队进行协商。

2. 撤机前准备:清理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调整呼吸机参数,例如降低呼气末正压(PEEP),适当调整潮气量等。

3. 脱机试验:进行T管试验或者带负荷的CPAP试验。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和呼吸频率,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

4. 观察期:在脱机试验后,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观察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20分钟。

5. 撤机成功:若在观察期内患者的呼吸频率稳定、心率稳定、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并且患者能够维持足够的通气和氧合,撤机可以视为成功。

术后呼吸机撤机操作流程及其评价标准

术后呼吸机撤机操作流程及其评价标准

术后呼吸机撤机操作流程及其评价标准呼吸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设备,在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正确地撤机呼吸机同样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平稳地恢复呼吸功能。

本文将介绍术后呼吸机撤机操作流程,并探讨了评价标准。

一、术后呼吸机撤机操作流程1. 术后呼吸机撤机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术后呼吸机撤机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1 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并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以了解患者肺部情况。

1.2 气道管理确保患者气道通畅,清除分泌物和异物。

必要时,采取吸痰或气管插管等操作。

1.3 导管固定确保导管(如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导管)固定良好,以免在撤机过程中产生误吸或其他并发症。

2. 术后呼吸机撤机操作步骤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术后呼吸机撤机操作可分为以下步骤:2.1 降低呼吸机参数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参数,包括潮气量、氧浓度和频率等。

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时,需密切监测氧饱和度和呼气末CO2浓度。

2.2 确保自主呼吸当患者自主呼吸稳定时,可考虑减少呼吸机支持模式,例如,从控制模式切换到辅助控制模式。

同时,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的稳定性。

2.3 连续监测在撤机过程中,需连续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2.4 进行呼吸负荷试验通过进行呼吸负荷试验评估患者能否独立呼吸。

通常是减少呼吸机支持水平,观察患者的吸气阻力和呼气气体的排出情况,以判断患者的肺功能是否能够满足生理需求。

2.5 撤机后监测在撤机成功后要继续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并观察是否有撤机失败的迹象,如呼吸急促、心率增加、氧饱和度降低等。

二、术后呼吸机撤机的评价标准术后呼吸机撤机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参数评估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吸气压力等指标,并与撤机前进行对比。

正常情况下,患者的呼吸参数应该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撤机是指将患者从呼吸机上取下,让其独立呼吸。

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撤机,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撤机。

1. 预备阶段:在撤机前,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各种设备和药物,包括吸痰设备、吸痰管、痰瓶、咳痰的药物和吸氧设备等。

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心率、呼吸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和撤机的适应症。

2. 患者准备:在撤机前,需要进行有效的气道清除和痰液引流,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护士可以通过吸痰管或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气道清除和痰液引流。

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如是否存在压疮或红肿等情况。

3. 患者自主呼吸试验(SBT):在进行撤机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以评估其是否能够独立呼吸。

自主呼吸试验通常是暂停呼吸机的工作,观察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呼吸情况。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深度、频率和呼吸努力等指标,以判断患者是否能够撤机。

4. 撤机过程:如果患者通过自主呼吸试验,可以进入撤机的过程。

在撤机过程中,需要逐渐减少呼吸机的支持,如降低气道内争吸力和降低呼气末正压(PEEP)等。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心脏指标,以及监测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水平。

5. 撤机失败处理:如果患者在撤机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或其他不适症状,可能表明患者无法独立呼吸,撤机失败。

这时,护士应立即停止撤机过程,并重新连接患者到呼吸机上。

应将相关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撤机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等。

给予患者适当的呼吸技巧训练,以帮助其恢复自主呼吸功能。

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撤机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恢复的重要一步,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需要掌握合适的时间和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撤机。

呼吸机撤机过程

呼吸机撤机过程

ICU 【2 】呼吸机撤机进程
1、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怯除;
2、氧合指数(PaO2/ FiO2)>150~200mmHg;
呼气末正压(PEEP)<5~8cmH2O;
吸入氧浓度≤40%~50%;
动脉血pH值≥7.25;
慢性壅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动脉血氧分压>50m
mHg,吸入氧浓度<0.35.
3、血流淌力学稳固,没有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没有明
显的低血压,不须要血管活性药治疗或只须要小剂量血
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每分钟<5~10ug/kg.
4、有自立呼吸的才能.
常用筛查标准
标准解释
客不雅的测量成果足够的氧合(PaO2≥60mmHg且Fi O2≤0.4;PEEP≤
5~10cmH2O);氧合指数(PaO2 / FiO2)≥150~300mmHg;
稳固的轮回功效(心率≤140次/分,血压稳固);不需(或小剂量的)血管活性
药.
无高热
没有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
血红蛋白≥80~100g/L
神志清晰(可叫醒,哥拉斯格晕厥评分≥13)
稳固的代谢状况(可接收的电解质程度)
主管的临床评估疾病处于恢复期;医师以为可撤机;具有有用的咳嗽才能)
5、SBT(自立呼吸实验):短期下降呼吸机支撑程度或断开
呼吸机后,不雅察患者自立呼吸情形及心理指标的变化,以对患者的自立呼吸才能作出断定,为撤机供给参考的
办法.
SBT的三种方法:①T管,直接断开呼吸机,并经由过
程T管吸氧.
②低程度中断气道内正压
(CPAP):5cmH2O.
③低程度的压力支撑通气
(PSV):5~7cmH2O.。

呼吸机撤机问题

呼吸机撤机问题

呼吸机脱机技术一、提要1、临床常用撤机指标的撤机2、指南导向的撤机3、智能模式在撤机中的应用撤机时间的决定依靠临床综合判断,撤机的指标是:功能测定、SBT作参考COPD病人或外科手术病人机械通气大于24小时,可出现脱机困难,与呼吸肌废用性萎缩有关,COPD病人机械通气中,60%时间是在脱机,上机后的3,7,15天使应该重视撤机的时间窗。

二、撤机的难易程度分类1、首次SBT就能撤机2、困难脱机:需经过三次SBT,或者首次SBT失败后7天内撤机成功3、呼吸机依赖:三次以上SBT或者首次SBT失败后超过7天才撤机成功,或者说十五天以上。

三、撤机流程评估撤机潜力、评估病人负荷、评估病人能力、能力与负荷的平衡、回顾撤机潜力证据、试脱机、撤机、处理未通过SBT病人四、各种撤机的评估指标1、基本力学指标Pimax、P0.1、f/VT、联合指标CROP、VC2、R<28次/分、MV:6-10L/min vt:大于250ml、C>40ml/cmH2O自主呼吸稳定,神志清楚,原发病明显稳定4、估计病人的能力最大吸气压Pimax呼吸肌肉力量一般由吸气峰压时的动作所测定,是病人用力做最大吸气以对抗阀门关闭时所测定的负压,推荐阀门关闭的时间至少2秒,或者3秒以获得最大结果。

压力值>-25至-30cmH2O认为有可能撤机(正常在-50至-100cmH2O)5、P0.1:反应了吸气驱动,吸气驱动越强,此值越大。

另外也反应了呼吸肌肉的力量。

正常人P0.1<2 cmH2O,增高表明呼吸中枢输出增高,常见于呼吸衰竭病人。

脱机指标为P0.1<6 cmH2O,最好<4.低的P0.1也反应肌肉衰弱或低呼吸驱动,或者呼吸驱动受到抑制。

6、f/VT(浅快呼吸指数)是呼吸效率的指标f/VT<105撤机成功率较高(85最理想)f/VT>110撤机较困难7、负荷与能力的平衡:常用CROP指数,其合并了顺应性C、呼吸频率R、氧合O、和吸气压力这几个因素CROP=[Cdy n×Pimax×(PaO2/PAO2)]/f 大于13成功率高Cdy n动态顺应性、Pimax最大吸气负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泡氧分压,f呼吸频率三2001版ATS指南2001版A TS指南一、撤机流程a)评估患者是否具有撤机的基本条件b)自主呼吸试验(SBT)二、脱机条件a)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已经逆转b)充足的氧合、合适的PH(PaO2/FIO2>150-200,peep<5-8cmH2O,PH>7.25、FiO2<0.4-0.5)c)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心肌缺血,没有明显的低血压d)有开始吸气的初步能力三、流程四、闭合环通气的几种模式ASV、PA V、等2、输入患者的体重,得到分钟通气量的基准值MV的基准值X支持力度的百分比(认为确定)=实际的MV呼吸机测定气道阻力和动态顺应性得到呼吸时间常数3倍的呼吸时间常数为呼气时间,然后确定吸呼比和呼吸频率实际的MV/RR=VT3、特点:关注呼吸力学而得到,呼吸支持力度需要人为调整,并非完全智能没有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不能实时进行通气效果评估五、使用NIV序贯脱机对于COPD病人,如果SBT失败,但是气道保护能力可以,可以使用无创进行序贯通气,如果COPD病人拔管失败,可以序贯使用NIV进行通气支持序贯通气仅推荐使用与COPD病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