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杀灭效果评价
消杀产品 检验报告结论

消杀产品检验报告结论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消杀产品成为了家庭必备的清洁用品之一。
消杀产品的作用是能够有效杀灭病菌和病毒,并保持环境清洁和安全。
为了确保消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
测试方法我们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消杀产品进行了检验。
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抗菌性能我们选取了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等,通过接触法测试消杀产品对这些病菌的杀菌效果。
安全性评估我们对消杀产品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是否存在有害物质。
同时,我们还测试了消杀产品对皮肤的刺激性和眼睛的刺激性。
使用感受评估我们邀请了一些消费者进行了使用感受评估。
主要包括对产品的使用便利性、气味和清洁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检测结果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抗菌性能良好所有测试的消杀产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等病菌都有较好的杀灭效果,达到或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安全性符合标准经成分分析测试,消杀产品中未发现有害物质的存在。
同时,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人体无刺激性和有害作用。
使用感受较好根据对消费者的评估,大部分消杀产品的使用便利性都较好,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此外,产品的气味也被认为是柔和并具有清新感。
多数消费者表示对产品的清洁效果满意。
结论根据我们的测试和评估结果,消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总体来说是比较可靠的。
产品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能有效杀灭常见病菌和病毒,并且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消费者的评价也较为积极,认为产品的使用便利性和清洁效果都较好。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每个人的体质和过敏反应不同,对消杀产品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因此,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建议大家注意个人的健康状况,并在使用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最后,我们还建议生产商和监管部门在产品研发和监管过程中继续加强对消杀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感受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春季灭鼠工作记录表

消杀单位
市保健院
消杀员姓名
韩丁
消杀日期
消杀药品名称
溴敌隆
放置药数包、量
10
灭鼠面积
10050㎡
工
作
摘
要
一、消杀地址
1、病房楼
2、保健楼、食堂、仓库、家属楼
3、院内公共场所
二、消杀效果评价:这灭鼠行动由院领导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结合本院实际,对病房楼四周及部分病房进行灭鼠活动;专人对下水道、阴井、楼棚顶等孳生地进行了检查,分析原因,主要借助后勤组的力量,配合各科室工作人员,责任落实到科室,任务落实到个人,对下水道、阴井、楼棚进行了全面清理;在鼠类诱发地增加和修补了鼠屋,并进行药物投放,同时做好记录,随时检查灭杀效果;本次室外投放鼠药溴敌隆10包,室内放置粘鼠板50余个,捕获鼠类5只;由于领导重视,人人动参与,科学防治,灭鼠活动后院内无老鼠出现;
家属楼病房楼内记录人:王来自生时间:
消杀灭效果评价

卫生处理效果评价卫生处理进行效果评价旨在检验除害处理工作质量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并借此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使卫生处理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消毒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对不同的消毒对象,其消毒效果评价指标不同。
有的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标准为指标,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要求消毒效果应达到无异臭、异味;消毒后30min 游离余氯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群(MPN)<3个/mL,无致病菌。
对无国家标准的消毒对象,一般以细菌杀灭率即消毒前后杀灭微生物的百分率来作为评价指标。
消毒前平均菌落数-消毒后平均菌落数细菌杀灭率= ×100%消毒前平均菌落数如:传染病消毒的细菌杀灭率合格指标为99.99%;一般预防性消毒的细菌杀灭率指标为:80%以上为良好,70%~80%为较好,60%~70%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
(二)评价方法常用的物品表面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有:自然菌采样检测法、染菌片检测法。
空气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有:自然沉降采样检测法、空气采样检测法。
二、杀虫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1. 密度指数传染病疫点杀虫后病媒昆虫应降低99%。
措施前密度指数-措施后密度指数密度指数下降比= ×100%措施前密度指数2. 相关密度指数(RPI)预防性杀虫其相关密度指数应小于20,大于20为效果不佳。
对照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值×实验区处理后某时密度值RPI= ×100%对照区处理后某时密度值×实验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值3. 对动植物危险性害虫的除害效果评价,一般以虫样全部死亡、除害对象未见到活虫或达到规定的熏蒸浓度做为标准。
(二)评价方法1. 人工小时法人工方法捕捉昆虫以小时计数(虫数/人.小时)。
2. 笼捕法检测蚊蝇指数时以笼捕获,以日计算笼捕昆虫平均数(虫数/笼.日)。
3. 诱捕法以灯光、诱饵等方法诱捕昆虫,以日或小时计算捕获率。
消杀活动工作总结范文(通用6篇)

消杀活动工作总结范文(通用6篇)篇一:消杀活动工作总结本次消杀活动是在疫情期间组织开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
通过全面清洁与消杀工作,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会议,明确了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
其次,我们联系了专业的消杀公司,并邀请他们前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同时,我们还向居民宣传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内容,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消杀工作。
首先,我们对小区的公共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清洁,清除了许多积存的垃圾和杂物。
然后,我们利用专业设备,对公共区域进行了彻底的消杀,杀灭了病毒和细菌,并降低了传播风险。
此外,我们还对居民的住宅进行了消杀,确保每个家庭都能够居住在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中。
通过消杀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他们对小区管理的信任感。
居民们纷纷表示,他们感到非常安心,知道小区的管理团队在积极采取措施保障他们的健康。
此外,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专业消杀公司的认可,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然而,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在组织方面还需要更加精细化,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其次,我们在专业设备的使用和消杀方法的选择上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消杀工作不能止于一时,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改善小区的卫生环境。
综上所述,本次消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我们的努力,小区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学习和提高,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篇二:消杀活动工作总结近期,我们组织了一次消杀活动,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他们的健康。
通过精心组织和有力的执行,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向居民宣传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多校区暴发现场消毒处置及效果评价

【 疫源地消毒 】
一
起 诺 如 病 毒 感 染 性 腹 泻 在 多校 区暴 发 现 场 消毒 处 置 及 效 果 评 价
王 洁, 王 秭, 丁 丰
( 浙江 省 海宁市疾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浙江 海宁 3 1 4 4 0 0 )
摘要 目的 评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现场消毒处 置 的效 果 。方 法 通过现 场流行病 学调查 和采样 检测方
法, 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现场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2 0 1 4年 2月 1 7日一 2 1日, 海 宁市 6所学校在 2 0 1 4年 2
2 0 1 4年 2月 , 海 宁 市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成 功 处 理 了一起 因饮用受 污染 桶装 水 而引起 的诺 如病 毒感 染性 腹泻 暴 发疫情 , 经 现场应 急 消毒处 置工作 , 并 进 行 消毒效 果评 价 。现将 结果 报告 如下 。
1 方法
求, 抽取学校后勤人员和教师组建消杀队伍 , 先对消
1 . 1 背景 资料
浙 江省 海宁市 2 0 1 4年 2月 1 7和 l 8两 日内先 后有 6所 学校 向该 市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报告 , 称 学 校( 均 为 中学 ) 同 时 出现 多 名 学 生 呕 吐 和腹 泻 。该
采用有效氯 1 0 0 0 m g / L的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 , 然 后做销毁处理 。对桶装水 , 采用有效氯 1 0 0 0 m g / L 的漂 白粉溶液作用 3 0 m i n后排入 污水 管道处 理。 ② 餐饮具消毒 : 6 所学校的食堂采用煮沸消毒法对 不锈钢餐具进行 3 0 m i n 煮沸消毒 , 筷子等餐具清洗 干净 后进 行 1 2 0  ̄ ( 2 干热 消毒 3 0 m i n 。③ 物体 表 面消 毒: 采用 有效 氯 1 0 0 0 m g / L的漂 白粉 溶液 大件 物 品
八种常用消毒剂对小熊猫紫色色杆菌的杀菌效果试验

4522023八种常用消毒剂对小熊猫紫色色杆菌的杀菌效果试验刘蓓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福州350001摘要为比较常用消毒剂对紫色色杆菌的杀灭效果,预防小熊猫紫色色杆菌病的再次发生,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评价八种消毒剂百毒杀、84、聚维酮碘、新洁尔灭、月苄三甲氯铵、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酚和甲酚皂的杀菌效果。
结果表明,季铵盐类消毒剂百毒杀、新洁尔灭、月苄三甲氯铵和戊二醛癸甲溴铵的杀菌效果较好,对人体无害且刺激性小,可在饲养场所使用以杀灭紫色色杆菌。
关键词小熊猫消毒剂紫色色杆菌杀菌效果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31(2023)02-0025-03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germicidal efficacy of eight commonly used disinfectantsagainst Chromobacterium purpurea in red pandasLiu Bei(Straits(Fuzhou)Giant Panda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er,Fuzhou350001)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killing effect of common disinfectants on 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and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disease in red panda,the bactericidal effects of didecyl d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solution,84disin鄄fectant,p ovidone iodine solution,benzalkonium bromide,halimide solution,glutaral and deciquam solution,fuhefen compound phenol and cresol soap solution were evaluated by suspension quantitative bactericidal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ctericidal effect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disinfectant such as didecyl d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Solution,benzalkonium bromide,halimide solu鄄tion and glutaral and deciquam solution were better than the other disinfectants.They are harmless to human beings and low irritating, can be used in feeding places to kill 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Key words Red panda Disinfectant 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Bactericidal effect紫色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是一种存在于热带、亚热带水和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虽然人类和动物感染较为少见,但一旦感染,常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脓肿,病情可迅速发展为败血症,并最终导致死亡[1]。
XX县爱卫办对XX爱卫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效果评价报告

XX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对XX爱卫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效果评价报告XX爱卫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自2020年11月11日与XX县卫生健康局签订《XX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病媒生物防制服务合同书》以来,严格按照协议要求,严格遵守XX县爱卫办的各项管理规定,在工作中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安全用药准则管理药械,认真开展服务自查及质量互查工作。
对服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出整改措施,并持续跟进落实,不断夯实病媒生物防制现场工作质量。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县爱卫办的全程监管和指导下,XX爱卫服务团队圆满完成了三个阶段的防制工作,前后共开展四次消杀工作。
确保了我县建成区病媒生物防制效果,现对该公司工作做如下评价:一、服务团队管理1.制定符合XX县建成区实际情况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科学选择及规范管理杀虫灭鼠器械,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形象及服务水平;3.加强与县爱卫办、县卫健局、县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保证防制效果。
二、服务工作概况1.服务团队:XX县建成区病媒生物防制服务团队共15人,含1名项目经理,2名质量安全员,2名后勤保障人员,3名孳生地调查与密度监测人员以及7名名专业技术服务员,同时配备三台车辆,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实施。
2.服务范围:对XX县建成区进行全覆盖式处理,处理区域包含:(1)XX县建成区机关、企事业单位;(2)XX县建成区农贸市场、餐饮行业、公共场所(含星级酒店、旅馆);(3)XX县建成区公厕、垃圾箱、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厂和其它垃圾堆放处等重点孳生场所;(4)XX县建成区绿化带、道路、卫生死角;(5)XX县建成区主要街道、路段、巷等下水道;污水沟、河道沿岸、各种积水处;居民住宅小区院内、外公共区域路段、下水道;(6)XX县建成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7)重点区域毒饵站的安装建设工作。
3.服务理念根据对XX县建成区鼠虫害的调查分析,整个病媒生物防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综合管理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综合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及化学防制相结合等手段,采取适时监测与及时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将病媒生物的活动风险降至最低水平。
紫外线LED灯对中药粉消毒灭菌的效果评价

紫外线LED灯对中药粉消毒灭菌的效果评价(2、南华大学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摘要:UVC属于广谱杀菌类,阐述了UV-LED紫外线灯对中药粉的消毒灭菌的原理,通过设置UVC-LED光源的辐射强度、辐射距离、辐射时间,并计算UV紫外光的辐射剂量,利用固有的UVC-LED光源对中药粉粒体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实验,依据常见细菌病毒、酵母的紫外线杀菌辐射剂量参考值,从而对中药粉消毒灭菌的实验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在常见的紫外光消毒灭菌模式中,可依据固有的UVC-LED光源的辐射强度,自由设定辐射距离、辐射时间,得到表面的光功率密度二维分布规律,从而调整紫外光的辐射剂量,进行有效的对中药粉粒体进行消毒灭菌。
该项研究成果已申请两个专利(申请号CN202220773231.6,CN202210343633.7)关键词:UVC紫外光、紫外光杀菌、非电离辐射、辐射强度、辐射距离、辐射时间、辐射剂量。
中图分类号:R187+4 文献标识码:A中药粉粒体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包装流通过程中由于病毒污染无法控制,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中毒、副作用等。
中药原生药粉灭菌是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中药原生药粉中活的病菌、微生物杀灭或除去的方法[1]。
中药制剂中微生物限度指标的控制是保证含原生药粉制剂质量的关键之一[1]。
中药粉粒体已知用于灭菌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包含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热方法。
化学方法在中药粉等粉粒体进行消毒灭菌比较少用。
其中使用的物理方法消毒灭菌,特别是电离射线辐射Co-60、X射线和γ射线消毒灭菌,使中药粉等粉粒体消毒灭菌的过程,中药活性成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药性成分受到影响[2];其中使用的热方法消毒灭菌,使用由于热湿的问题而导致生产流程的布局与操作不方便,药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况且中药粉等粉粒体消毒灭菌的方法对于有效成分是热敏性、易氧化性强的物质的中药材,在高温下极易氧化破坏。
UVC-LED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研究基础,利用专门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灯具来实现中药粉的消毒灭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处理效果评价卫生处理进行效果评价旨在检验除害处理工作质量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并借此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使卫生处理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消毒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对不同的消毒对象,其消毒效果评价指标不同。
有的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标准为指标,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要求消毒效果应达到无异臭、异味;消毒后30min游离余氯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群(MPN)<3个/mL,无致病菌。
对无国家标准的消毒对象,一般以细菌杀灭率即消毒前后杀灭微生物的百分率来作为评价指标。
消毒前平均菌落数-消毒后平均菌落数细菌杀灭率=×100%消毒前平均菌落数如:传染病消毒的细菌杀灭率合格指标为99.99%;一般预防性消毒的细菌杀灭率指标为:80%以上为良好,70%~80%为较好,60%~70%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
(二)评价方法常用的物品表面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有:自然菌采样检测法、染菌片检测法。
空气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有:自然沉降采样检测法、空气采样检测法。
二、杀虫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1.密度指数传染病疫点杀虫后病媒昆虫应降低99%。
措施前密度指数-措施后密度指数密度指数下降比=×100%措施前密度指数2.相关密度指数(RPI)预防性杀虫其相关密度指数应小于20,大于20为效果不佳。
对照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值×实验区处理后某时密度值RPI=×100%对照区处理后某时密度值×实验区处理前平均密度值3.对动植物危险性害虫的除害效果评价,一般以虫样全部死亡、除害对象未见到活虫或达到规定的熏蒸浓度做为标准。
(二)评价方法1.人工小时法人工方法捕捉昆虫以小时计数(虫数/人.小时)。
2.笼捕法检测蚊蝇指数时以笼捕获,以日计算笼捕昆虫平均数(虫数/笼.日)。
3.诱捕法以灯光、诱饵等方法诱捕昆虫,以日或小时计算捕获率。
4.浓度测定法用熏蒸浓度检测仪测定熏蒸及散气前熏蒸剂浓度。
三、灭鼠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1.鼠密度用某种特定方法测定单位时间内捕鼠(或鼠迹阳性)数。
航空器应无鼠;船舶、列车鼠密度,粉迹法小于5%,夹日法小于1%。
2.灭鼠率用某种特定方法测定灭鼠后比灭鼠前鼠密度降低的百分比。
鼠疫染疫、染疫嫌疑交通工具灭鼠率应100%;预防性灭鼠率应为80%以上。
(二)评价方法常用方法有:鼠夹法、粉迹法、食饵法。
捕鼠数1.鼠密度(夹日法)=×100%布夹数×天数灭前密度—灭后密度2.灭鼠率=×100%灭前密度前饵消耗量—后饵消耗量3.灭鼠率(食饵消耗法)=×100%前饵消耗量消毒效果评价消毒效果评价是指用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等指标来评价各种消毒方法对被污染对象的消毒效果,以作为是否达到消毒合格的依据。
科学评价一种消毒器械的消毒效果,对于指导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合理使用,取得预期消毒效果,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为人们创造一种良好的卫生环境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消毒效果监测是评价其消毒器械运转是否正常、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唯一有效手段,因此,消毒效果监测在消毒工作中至关重要。
消毒效果监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监测人员必须经过消毒及其相关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的消毒知识,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程序。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处理剂量:(包括强度和时间)在热力消毒中指温度和时间,在紫外线消毒中指照射强度和时间,在化学消毒中指浓度和时间。
微生物污染程度: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
温度:一般说,无论在物理消毒或化学消毒中,温度越高效果越好。
如环氧乙烷消毒,温度低于10.7℃时,药物本身即不能挥发成气体;紫外线在4℃时,输出强度只有27℃时的2%~30%。
湿度:空气的相对湿度对熏蒸消毒影响显着,直接喷洒消毒剂干粉处理地面时,相对湿度要高;紫外线照射,相对湿度不能高,否则影响其穿透。
pH值:pH的变化严重影响消毒剂的作用。
例如:季铵盐类在碱性溶液中作用较大,pH3时杀灭微生物所需浓度要较pH8时大10倍左右。
戊二醛水溶液当pH由3 升至8时杀菌作用逐步增强,次氯酸盐溶液当pH由3 升至8时,杀菌作用反被削弱。
化学拮抗物质:自然情况下,微生物常与很多其它物质混在一起,这些物质往往会影响消毒处理的效果。
如蛋白质、油脂类有机物等包围在微生物外面可妨碍各种消毒因子的穿透,同时也消耗一部分消毒剂。
穿透条件:不同杀菌因子,穿透能力不同。
如:干热穿透力比湿热差。
甲醛蒸汽穿透力比环氧乙烷差,电离辐射能穿透多种物质深部,而紫外线只能作用于物体表面或浅层液体中的微生物。
表面张力:消毒液表面张力有利于药物接触微生物而促进杀灭作用的进行,增进消毒效果。
一方面选用表面张力低的溶剂配消毒剂,如乙醇配制的碘酊,比用水配制的碘液好;另一方面可在消毒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一、热力消毒效果评价热力消毒分为干热方法和湿热方法,这两种灭菌方法是至今为止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
对热最敏感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杆菌)、裸露的病毒(无血清或其它有机物保护)、生长期霉菌等。
中度敏感的的微生物主要有受血清保护的病毒、粪链球菌、霉菌孢子,可以煮沸消毒。
热耐受微生物主要有炭疽杆菌芽孢、肉毒杆菌芽孢、破伤风杆菌芽孢。
目前,用于热力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主要使用化学指示法和生物指示法。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法。
以下仅介绍生物监测:(一)微生物监测目标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的主要对象是空气和物体表面上的自然菌杀灭效果,亦可考虑作其指示菌的杀灭效果观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TTCC6538)、大肠埃希菌(8099)、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枯草杆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
(二)空气消毒效果在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合格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内使用要求,来选择使用的时机、场所、计划监测次数,并准备好各种仪器。
首先在开启紫外线灯之前对空气进行采样,作为消毒前的对照;然后在紫外线照射到规定时间之后,立即进行采样,也可在消毒后的不同时间进行采样观察。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空气的自然菌,其杀灭效果达到90%以上即为合格。
(三)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紫外线对物体表面进行的消毒比空气消毒需要更高的强度和更严格的条件,对光滑的表面消毒效果较好。
对紫外线照射消毒前后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做微生物定量培养,计算出杀灭率,也可以杀灭90%以上为合格。
三、环氧乙烷消毒效果评价(一)化学监测法常用环氧乙烷化学指示卡作为日常消毒效果评价指标。
在每个灭菌包内放置一条化学指示卡,待灭菌结束后,使用时打开灭菌包查看指示卡的变色是否达标,以此来间接判断灭菌是否合格。
(二)生物监测法根据环氧乙烷对细菌芽孢杀灭能力的情况,作为评价其灭菌效果的评价指标。
1.生物指示菌环氧乙烷效果评价所用的微生物指示菌为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
2.测试方法将菌片放入聚乙烯塑料袋内,密封包装,每袋两片,每次试验用20片。
将灭菌柜内物品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内、中、外各设一点,共计设9个点。
每点放置一袋菌片,并将菌片夹于物品中间。
另将两个菌片放于灭菌器外,作为对照。
3.细菌培养消毒完毕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指示菌片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置于37℃±2℃培养。
并将对照菌种做相同接种,也置于37℃±2℃培养。
4.效果评价对照菌片在24h内应有菌生长。
定性培养样品如连续7d,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肉汤管均澄清,全部无菌生长,则可报告生物指示剂培养阴性,判定消毒合格;若指示菌中任何一个接种肉汤管混浊,则判为不合格。
对于定量培养样品与对照相比其灭活指数达到10也可报告合格。
四、空气消毒效果评价空气消毒的目的是清除或杀灭存在于空气中的各类病原微生物,以预防或控制由于空气媒介引起的各种呼吸道传染病。
空气消毒的对象主要是指家庭、医院、办公室以及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紫外照射法、熏蒸法及气溶胶法。
(一)采样时机应选择消毒处理完成之后的时间段。
还可以按计划进行常规检测,定期、定时间对空气进行样品的采集。
但要注意,在采样前应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进行采样。
(二)采样方法空气消毒效果评价指标菌有:①空气中自然菌;②空气指示菌,如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1.仪器采样法(空气撞击法)目前国内常用的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主要有JWL型空气采样器、LWC-1型采样器和Anderson采样器。
现以JWL-2ⅡB型空气微生物检测仪为例,介绍空气微生物仪器法的采样具体步骤。
(1)采样皿制作取该型仪器专用平皿,彻底洗涤干净、晾干、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将熔化冷却至45~50℃已灭菌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4.5mL,倒入备用的平皿中,制成营养琼脂培养皿,冷却凝固后倒置于37℃温箱内培养24h,挑选无菌生长的平皿使用。
(2)采样点的选择及采样高度1)采样点的选择:室内面积小于15 m的房间,只在室中央;设一个点;室内面积小于30 m的房间,在房间的对角线上选取内、中、外三点;室内面积大于30m 的房间内设5个点,即房间的四个角和室中央各设一点;面积更大的场所(如办公室、候车室、电影院等),可在相应的方位上适当增加采样点。
2)采样高度:一般为1.2m~1.5m,、四周各点距墙0.5m~lm。
3)采样时间根据消毒前采样及消毒后不同时间段进行采样。
其中消毒前采样的目的是了解消毒前空气中微生物水平;消毒后采样目的是了解消毒后空气中微生物的水平。
4)采样及培养步骤为:①打开气罩、去掉端盖、装上采样皿后再拧上端盖;②按已选好的采样地点,接通电源,定时1min~2min,开启采样器的开关进行采样;③待采样结束后关闭电源,取出采样皿置于37℃温箱内培养24h~48h,观察结果并记录培养皿上的菌落数(cfu);④计算每立方米的菌落数(cfu/m)。
平皿菌落数×1000每立方米的菌落数=—————————流量×采样时间⑤适用场所仪器法采样适合于各种场所及采集各种微生物。
2.沉降平板法(自然沉降法)(1)采样皿制作用灭菌后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熔化后,冷却至45℃~50℃,约18mL~20mL,倒入无菌平皿内,盖好;室温下冷却凝固后,倒置于37℃温箱内培养24h,挑选无菌生长的平皿使用。
(2)采样点的选择参见空气撞击法。
(3)采样时间同空气撞击法。
(4)采样皿的放置将采样皿编号后放置在相应的采样点上,然后根据室内实际布局,由内向外,按次序打开采样皿,将平皿盖扣放于采样皿端口边缘,切勿将盖口朝上,使其暴露于空气中,影响采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