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2021临床医学 外科学-普通外科-胃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并发症

2021临床医学 外科学-普通外科-胃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并发症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并发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需要紧急处理。

一、病因病理溃疡进展向深层侵蚀穿透胃十二指肠壁而形成。

常见于近幽门处的胃小弯侧或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绝大多数为单发,直径在左右。

急性穿孔时,胃十二指肠内大量酸性或碱性内容物突然流入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导致腹部剧烈疼痛及腹腔大量渗液。

6~8小时后细菌繁殖,形成化脓性腹膜炎,以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和厌氧菌引起混合性感染多见。

体液丢失和细菌毒素吸收,可引起感染性休克。

后壁溃疡在进展侵蚀到浆膜之前多已与邻近器官粘连,而形成慢性穿透性溃疡。

二、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既往有溃疡病史。

穿孔前常有溃疡病症状加重,且多存在暴食、进食刺激性食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诱因。

临床表现与患者年龄、一般状况及溃疡发生穿孔的情况有关。

1腹痛最主要的症状,多在夜间或饱餐后发生。

表现为突发剑突下或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很快扩散至全腹,或因消化液沿升结肠旁沟流注而波及右下腹,常伴有恶心、呕吐。

2休克早期由于强烈化学刺激所引发,常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后期多为感染性休克。

3体格检查多呈屈曲卧位。

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早期可为舟状腹,后期出现腹胀。

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显著,甚至呈板状腹,以上腹部最为明显。

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积液超过500ml时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多消失。

4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立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约80%患者可见膈下新月形游离气体影。

腹腔穿刺液呈黄色、浑浊、无臭味,有食物残渣,或穿出气体。

三、诊断根据溃疡病史和穿孔后持续剧烈腹痛及显著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表现,X线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即能确诊。

腹腔穿刺术有助于肯定诊断。

尚需注意与急性腹痛疾病相鉴别。

1急性阑尾炎腹痛一般开始于脐周或上腹部,持续性逐渐加重,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伴恶心、呕吐。

症状不如溃疡病穿孔严重,进展也较缓慢。

十二指肠疾病

十二指肠疾病
线 2.项圈征:龛影口部透明带,宽0.5-1cm 3.狭颈征:龛影口部明显狭小,如狭长的颈 粘膜皱襞纠集:均匀性,到达溃疡边缘
胃溃疡的间接征象
大弯侧指状痉挛切迹(环形肌收缩) 小弯侧缩短(蜗牛胃) 角切迹增宽 幽门管狭窄性梗阻 胃蠕动增强或减弱 合并胃窦炎
项圈征
线状溃疡
特殊表现
十二指肠多发溃疡
球后溃疡
多位于十二指肠球后段肠腔内侧 X线表现:龛影多位于内侧壁,周围粘膜
皱襞集中。外侧壁常有痉挛收缩或疤痕, 管腔偏心性狭窄 凡十二指肠降段上部发现痉挛收缩,应 考虑球后溃疡的可能 穿孔时可继发胰腺炎
龛影
胃溃疡
Gastric peptic ulcer
临床表现
上腹钝痛、胀痛、刺痛或灼痛 进食后疼痛缓解 恶心、呕吐、嗳气等 反复性、周期性和节律性 疲劳、季节变化诱发 体格检查:上腹压痛
胼胝性溃疡
特殊表现
多发溃疡:胃内同时存在两个以 上溃疡
复合性溃疡:胃、十二指肠同时 有溃疡
溃疡癌变
急 性 多 发 溃 疡
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
穿透性溃疡:龛影深大,深度和大小均 超过1cm,周围水肿带范围较大
穿孔性溃疡:龛影大如囊袋状,出现液 面和分层,即气液钡三层或气钡两层
胼胝性溃疡:龛影较大,达1.5-2cm, 深度不超过1cm。口部有较宽的透明带 ,边界清楚,伴有粘膜纠集
穿 通 性 溃 疡 狭 颈 征
穿 孔 性 溃 疡
穿孔性溃疡
病理
慢性单发常见,少数恶变 部位:胃体小弯和胃窦 溃疡先从粘膜层开始,逐渐累及粘膜
下层、肌层、浆膜层 直径5-20mm,深5-10mm,口周炎性水

胃溃疡的直接征象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区别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区别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区别一、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的概述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都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发病现状大致相同,主要由于胃酸和胆汁的侵蚀,导致黏膜层受损,进而形成溃疡。

常引起的症状包括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但是由于十二指肠和胃的解剖位置不同,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症状和治疗方式有所不同。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往往出现在餐后,因为食物可以中和胃酸,减轻胃部的酸度,但是食物通过进入十二指肠后就进入到了胃酸和胆汁的侵蚀范围内,因此容易引起疼痛。

而胃溃疡的疼痛通常在空腹时出现,因为此时胃部没有食物中和胃酸。

治疗方面,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治疗方法是类似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

药物治疗包括抗酸药、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药等,可以有效地减少胃酸的分泌,促进溃疡的愈合。

生活习惯调整方面,包括饮食上的注意事项(少吃辛辣、酸涩等食物)、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休息等。

对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治疗,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的区别(一)患者病变部位的区别十二指肠和胃都是消化器官,但它们位于不同的位置,因此引起的溃疡也不同。

十二指肠溃疡位于小肠与胃之间的消化器官,而胃溃疡则位于胃部。

具体来说,十二指肠溃疡通常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这是与胃相邻的小肠一段范围。

而胃溃疡则通常发生在胃的黏膜层的表面。

从病变部位的区别可以看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在病理生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在表现上常常会表现为餐后疼痛,因为食物进入到十二指肠时,食物可以中和胃酸,从而减轻胃的酸度。

但是,当溃疡位于十二指肠上时,食物恰好进入到胃酸和胆汁的侵蚀范围内,容易引起疼痛等症状。

而胃溃疡则常常表现为空腹疼痛,因为空腹时胃没有被食物中和,因此酸度更高,容易引起疼痛。

(二)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的区别除了病变部位的不同,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在临床表现和体征方面也存在差异:1. 饮食状况: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往往在饮食后感到疼痛,因为这时胃肠道中的食物可以中和部分胃酸,以缓解疼痛;而患有胃溃疡的病人则往往在空腹时出现疼痛,因为这时胃肠道中没有食物缓冲胃酸的影响,导致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更加明显。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急性穿孔
临床表现和诊断
突然的持续性上腹刀割样剧痛,很 快扩散至全腹。
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 汗,四肢湿冷。
全身:发热、脉快,甚至肠麻痹、 感染性休克。
急性穿孔
辅助检查
X线
膈下游离气体。
腹腔 穿刺
抽出黄色混浊液体。
体格检查
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全腹有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呈“板样”强直
梗阻严重者:消瘦、脱水、电解质 紊乱和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症状。
瘢痕性幽门梗阻
治疗原则
• 手术 幽门附近的溃疡瘢痕组织——幽门狭窄——必须手术(胃大
部切除术)治疗。 • 无需手术
若幽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幽门炎性水肿——幽门梗阻者。
癌变
癌变
• 胃溃疡 可癌变(概率1%以下)。
• 十二指肠溃疡 不会癌变。
胃理
临床表现
典型:节律性、周期性上腹部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饥饿痛,进餐后缓 解。体检在脐部偏右上方有压痛。
胃溃疡——餐后痛,进餐后疼痛不能 缓解,甚至加重。
压痛点:位于剑突与脐间的正中线或 略偏左
常见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大出血(最常见)
幽门梗阻
1
2
3
4
穿孔
癌变
大出血
局部表现
突然大量呕血或解柏油样大便
全身表现
头晕、目眩、无力、心悸甚至昏厥
大出血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 胞比容,若短期内反复测 定可见进行性下降
胃镜——鉴别出血原因和 部位
大出血
治疗原则
• 溃疡侵蚀基底血管并致破裂出血后,因血容量减少、血压降 低、血管破裂处血块形成等原因,出血多能自行停止;部分 可再次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和特征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和特征

胃⼗⼆指肠溃疡的症状和特征 临床表现 ⼤多数病⼈有长期节律性上腹痛史,此点与⾷管静脉曲张破裂出⾎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多数溃疡病病⼈在出⾎前数天上腹痛加剧,对碱性药物的⽌痛效果不佳,出⾎后疼痛⽅见减轻。

1.症状: 患者发⽣溃疡的部位、性质及机体反应情况因⼈⽽异,所以临床表现不⼀。

⼀些患者没有疼痛,偶感上腹不适。

少数患者可以完全⽆症状,以上消化道出⾎或穿孔为⾸发症状。

1.1.疼痛 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的机制是:主要由于溃疡灶和其周围炎症受胃酸刺激;溃疡部位肌张⼒增⾼或痉挛,使疼痛加重;溃疡或炎症局部的神经感受器痛阈降低,以及⼤脑对疼痛刺澈的耐受性下降。

1.1.1.疼痛特征:典型消化性溃疡的疼痛呈慢性、周期性及节律性上腹痛。

慢性:慢性过程是溃疡病⾃愈和复发的反复病程,⼀般少则⼏年,多则⼗余年、⼏⼗年。

周期性:疼痛的周期性发作是缓解与发作的周期性交替,其间期数周⾄数⽉不等,发作与季节、饮⾷、劳累、精神因素等有关,缓解时意味着溃疡⾮活动性或愈合。

节律性:节律性疼痛是典型溃疡活动期的特征,主要原因是溃疡灶与胃酸接触有关,当⾷物进⼊胃后引起胃酸分泌,因此疼痛与进⾷、胃酸分泌之间呈明显的节律性关系。

胃溃疡多在餐后0.5~2⼩时疼痛,⾄下⼀餐前疼痛消失,即呈现进⾷⼀舒适⼀疼痛⼀舒适的节律形式;⼗⼆指肠溃疡多在餐后3~4⼩时出现疼痛,持续⾄下次进餐,进⾷后才缓解,即呈现进⾷⼀舒适⼀疼痛的节律形式,有部分⼗⼆指肠溃疡由于夜间胃酸⾼分泌⽽发⽣夜间痛。

消化性溃疡出现并发症或伴发胃炎者节律性疼痛消化。

1.1.2.疼痛部位:胃溃疡痛多在剑突下正中或偏左侧,⼗⼆指肠溃疡痛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侧。

⾼位或前壁溃疡常向胸部放射,后壁溃疡则放射⾄脊柱旁的相应部位。

1.1.3.疼痛性质:取决于个体对痛的感受反应。

多为钝痛、灼痛、饥饿性痛、痛较轻多能忍受,部分患者轻按腹部可减轻疼痛。

溃疡病灶向黏膜下层深⼊时可出现钻痛,溃疡周边充⾎、淤⾎则疼痛加剧。

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多为周期发作,秋季至春季是发作季节,可由气候寒冷或饮食不洁而诱发,胃小弯溃疡的疼痛多于餐后0.5~1小时发生,十二指肠溃疡或胃幽门部溃疡,多发于餐后3~4小时,有时可在半夜发生,但老年人的疼痛部位常无固定也缺乏明显的时间规律。

饮食治疗胃肠湿热证是由于偏食肥腻、辛辣、甘甜食物或饮酒,以及湿邪化热,引起湿热蕴阻肠胃的病证。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常出现或伴有此证。

1. 胃肠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宜忌食物临床表现:以胃腑湿热为主的症状:胃部疼痛伴有灼热、烧心感,口干、口苦;以肠道湿热为主的症状:腹痛、泄泻、泻下急迫、泻而不爽、肛门灼热、粪色黄褐而臭;以上两者的共同点是均有口粘、口渴但不想饮水,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宜食食物:性质寒凉、味淡或苦,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莜麦、玉米、薏米、小麦、小米、赤小豆、绿豆、蚕豆、苦瓜、黄瓜、冬瓜、大头菜、空心菜、金针菜、苋菜、莴苣、茭白等。

忌食食物:性质温热,有补益助热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河虾、海虾、海参、链鱼、草鱼、荔枝、橘子、刀豆、芥菜、薤白等。

味辛辣性温热,易助热生火的食物,如韭菜、辣椒、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菜茴香、大蒜、白蔻等。

磁腻味厚,易生湿、加重湿证的食物,如山药、糯米、红枣、蜂蜜、龙眼、花生、西瓜、松子、猪肉、牛奶、枇杷等。

具有收涩而可滞留湿邪的食物,如乌梅、莲子、石榴、芡实等。

2.食疗参考方a. 赤小豆薏米饮: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炖煮30分钟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炖30分钟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将两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

b. 金针冬瓜汤:干金针菜20克,切段,开水浸泡20分钟后与50克冬瓜丝入沸汤,片刻即好,加盐、味精,点几滴香油。

c. 素烧苦瓜:新鲜苦瓜200克,切丝,先用开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欠(含有盐、味精)浇汁。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报告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报告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报告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溃疡病,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黏膜上。

该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适。

本文将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

一、临床表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常会出现上腹疼痛、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疼痛多发生在空腹时或者晚上,可被食物或抗酸药物缓解。

患者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貌似消瘦。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黑便或呕血的情况,这是因为溃疡糜烂出血所致。

二、诊断方法为了明确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内镜检查、尿素呼气试验和血液检查。

内镜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内镜下观察黏膜的状况,可以明确溃疡的大小和部位,并进行活体组织取样,以便进一步检查。

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方式。

患者需要在空腹时喝入一种含有尿素的溶液,然后呼气样本会被收集并进行尿素酶分析。

如果结果呈阳性,说明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血液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来判断是否有炎症反应和贫血等情况,从而确定溃疡的存在。

三、治疗方案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酸药物和抗生素。

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胃酸的分泌,促进溃疡的愈合。

抗酸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胃痛和消化不良症状。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生活方式调整方面,患者需要戒烟、限制饮酒和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也有助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是必要的,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溃疡病,临床表现多样。

通过内镜检查、尿素呼气试验和血液检查等方法可以明确诊断。

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胃溃疡有哪些症状?

胃溃疡有哪些症状?

胃溃疡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胃溃疡症状,尤其是胃溃疡的早期症状,胃溃疡有什么表现?得了胃溃疡会怎样?以及胃溃疡有哪些并发病症,胃溃疡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胃溃疡常见症状:食欲下降、胃热疼痛、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胃酸过多、呕吐咖啡样物、反酸、便如柏油、胃痛、胃肠道出血*一、症状胃溃疡的临床表现与十二指肠溃疡有些类似,但又有自身特殊性。

*二、症状:1、胃溃疡的临床表现有3个特征:①慢性过程。

少则几年,多则10余年或更长。

②周期性。

病程中常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

③节律性:疼痛表现为餐后痛,餐后半小时疼痛开始,至下一次餐前消失,周而复始。

胃溃疡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伴或不伴呕吐、恶心、反酸、嗳气等症状。

但也有不少病人以胃溃疡的各种并发症如穿孔、出血、幽门梗阻而为首发症状。

2、上腹部隐痛不适:胃溃疡的疼痛是一种内脏性质的疼痛,体表定位不确切,同时疼痛多不剧烈,可以忍受,表现为烧灼样痛,隐痛不适等。

活动期具有节律性,表现为餐后痛,随着病理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

贲门附近的溃疡还可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和左胸部疼痛。

当溃疡发生穿透,表现为疼痛程度加重,向背部放射或背痛,同时有夜间痛等表现,当疼痛性质和节律性发生改变时,还应警惕恶变的可能。

3、恶心、呕吐:无幽门梗阻而发生呕吐多提示溃疡处于活动期,呕吐为间歇性。

频繁呕吐多提示幽门梗阻。

4、反酸、嗳气、腹泻:反酸亦提示溃疡可能处于活动期。

5、出血、穿孔:发生出血、穿孔后都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见并发症一节。

*三、体征:缓解期一般无阳性体征。

活动期只有上腹部轻压痛。

但应注意行肛查和检查魏尔啸淋巴结有无肿大,以与胃癌相鉴别。

*四、诊断标准:胃镜检查发现胃溃疡。

*以上是对于胃溃疡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胃溃疡并发症,胃溃疡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胃溃疡常见并发症:幽门梗阻、胃溃疡性穿孔、胃溃疡出血、胃癌*一、并发病症1、胃溃疡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约有20%~30%的溃疡患者曾有出血病史,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较胃溃疡更多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病具有慢性过程,节律性疼痛与周期性发作三大特点。

患者发病与季节、情绪波动、饮食失调等因素有关。

主要表现是:(1)上腹痛:疼痛多为烧灼痛或钝痛、胀痛。

位于剑突下,有时可放射至腰背部、肩部。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与进食密切相关,节律性疼痛明显,多于餐后3~4小时发作。

饥饿疼痛或夜间痛与基础胃酸分泌量过高有关,服抗酸药物能止痛。

疼痛于进食后能逐渐消失,因胃酸被食物中和所致。

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秋冬季为好发季节,每次症状发作持续数周后好转,间歇l~2月再发。

这样反复发作,使发作期延长,缓解期变短,疼痛加重。

胃溃疡疼痛的节律性没有十二指肠溃疡疼痛那样明显,餐后0.5~1小时疼痛即行开始。

持续1~2小时,也有进食反而更疼痛,对抗酸药物疗效不明显。

经内科治疗后较十二指肠溃疡易复发,也容易引起大出血、急性穿孔等并发症。

约有5%的病例可发生恶变。

多伴有慢性胃炎。

(2)其他症状: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