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 可爱的家|湘艺版

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能够完整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当中,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领会歌曲情感,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完整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教学难点: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四、教学工具:课件、音乐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二、导入师:请同学们想想,你的家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为什么?哪位同学可以回答?生:可爱的、热情的、严肃的...师:好的,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关于家庭),同学们来说一下感受。
生:温馨的、甜蜜的...三、新授1.初听歌曲师:请问《可爱的家》这首歌曲的调式和拍号是什么?生:1=D4/4师:那4/4是什么意思呢?生: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师:非常棒!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感受《可爱的家》这首歌曲的情绪。
请听音乐!(感受情绪)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是什么?生:优美师:没错,是优美的、安详的。
2.再听歌曲师:请同学们带着情绪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并小声哼唱。
生:...(小声哼唱)3.师范唱教学师:接下来,老师来唱一句,同学们学唱一句。
...生:...4.重难点讲解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难唱部分是哪里?生:...师:(讲解)5.跟歌曲演唱,跟伴奏演唱。
四、小组合作师:同学们小组合作唱一唱,5分钟之后会邀请小组为大家演唱。
生:...六、小组表演七、小结同学们这首歌曲唱的非常认真,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情绪更深的投入到歌曲中,并且记住歌曲回家之后唱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演唱)可爱的家》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14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演唱)可爱的家》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与他人合作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能用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温馨、甜蜜、祥和的气氛。
2.能在歌曲演唱体验中认识弱起小节,并感受歌曲弱起的手法带来的富有推动的、深情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与他人一起深情而安详地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时的和谐、均衡。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布置家的各种小饰物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边聆听《可爱的家》边进教室,并把课前布置的自带的全家福照片粘贴在教师指定的板块中。
2.教师激情演绎一首有关家的歌曲《让爱住我家》,或《我爱我家》等。
3.交流感受,导入新课。
师导语:家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港湾,那里有疼爱我们的父母、可爱的兄弟姐妹。
看到一张张全家福,我们就仿佛置身于爱的海洋中。
今天,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来感受家的温暖吧! (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的全家福以及教师的激情演绎,营造了一种浓浓的家的氛围。
(二)以“赏”引领,感受新歌
1.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要求:在聆听时,闭上双眼,双手合十,用心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
听后谈谈歌曲给你带来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从歌曲基本的情绪、速度及合唱的和谐。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向往。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舒展,旋律起伏,表现出家的温馨和舒适;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欢快,展现了家的欢乐和活力。
这首歌曲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家园的感情,还锻炼了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音符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各异,对“家”的理解和感受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体验和理解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可爱的家》,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和美好,培养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可爱的家》,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歌曲的演唱和情感表达。
2.原因:歌曲旋律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同时,学生需要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在演唱中表达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的认识和感受。
2.新课导入:播放《可爱的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的美妙。
3.歌曲学唱:a.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旋律特点。
b.分句教唱,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c.练唱,让学生自主参与,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歌词和生活经历出发,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对家的热爱和珍惜。
5.分组演唱: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观摩和借鉴,提高演唱水平。
6.创编活动: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创编,如改变节奏、添加歌词等,展示自己的创意。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朴实,表达了对家的眷恋和热爱。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美好情感表达还不够到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乡的美好。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掌握。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美好。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对家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词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内容。
图片内容包括家乡的风景、人物等。
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演唱心得。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学生可自选一首家乡的歌曲进行演唱,或创作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可爱的家》对家乡的表达。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伴奏》是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第6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歌曲,歌词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歌曲为2/4拍,共有16小节,节奏简单,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处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也需要通过教学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可爱的家-伴奏》。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动、思考等方式,全面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音响设备。
3.三角铁、木鱼等打击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庭场景,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可爱的家-伴奏》。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旋律。
b.教师唱旋律,学生跟唱歌词。
c.学生独立演唱歌曲。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三角铁、木鱼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的温暖和音乐的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2分钟)让学生回家后,为家人演唱《可爱的家-伴奏》,感受家庭的温暖。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是人音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让人感受到家的美好。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体验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同时,这首歌曲也适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易于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演奏。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开始能够从音乐中体会到情感和故事。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可以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和向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感情演唱《可爱的家》。
2.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的个别音程需要学生正确掌握。
2.节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需要学生准确表现。
3.感情: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感情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钢琴伴奏,为学生示范演唱。
2.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音乐活动,增强体验。
3.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等。
2.钢琴:用于伴奏和示范演唱。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与家庭有关的图片,如家人、房屋、家具等,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美好。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可爱的家》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和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可爱的家》。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帮助学生正确演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所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感受和故事。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六课(演唱)可爱的家》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9

恭喜同学们唱准了所有的
小音符,小音符可高兴了,看 它们变成了一段旋律。
调皮音符我最近看到一
段文字,觉得特别好,同学 们用上面旋律唱出来就算过 关。
唱得真不错,如果能用
我喜欢的两种情Βιβλιοθήκη 唱出来就 通关咯!同学们唱得真美, 恭喜同学们闯关 成功,作为奖励, 我把自己喜欢的 一首歌送给大家 作为演出曲目, 期待你们的精彩
表现哦!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 《第六课(演唱)可爱的家》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同学们好,我是调皮音符, 欢迎来到我的音乐世界,第一关, 用啊模唱老师弹的琴音,只有唱准 了音高,音符宝宝才会出来和大家 见面。
1、每个音两拍,第一声部唱第一个音,第二声部 唱第二个音
2、第一声部每个音四拍,第二声部每个音两拍在 第一声部唱到第三拍时加入。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PPT课件2湘艺版

• 拓展延伸
通过师生合奏,表现音乐。
• 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喜爱方
式表现这首歌。注意弱起小节。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高尔基 •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可爱的家
• 音乐基础知识
1、观察图片,发现火车上的秘密,复习 2/4、 3/4、4/4 。
2、再次观察图片。
• 弱起小节
如果歌曲的某一小节是从弱拍开始的,这种小 节叫做——弱起小节。
• 学习歌曲,体会深情
1、初听歌曲 2、分步学习
• 欣赏英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可爱的
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游戏与演唱,运用创设情境、合唱等方法,学会歌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
(一)通过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和体会家庭的温馨。
(二)了解弱起小节在歌曲中的运用。
(三)能用优美、安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有感染力地表演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卡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一组有关家庭温馨的照片,同时播放《可爱的家》伴奏音乐,师生共同交流欣赏这组照片的感想,并引出课题。
2、出示发生练习的歌谱,师生共同练习。
(设计意图:家,是人的栖息处,是温馨的港湾,是一个使人幸福、让人留恋的地方。
导入时让学生欣赏照片就是能把学生带到温暖,充满亲情的气氛中,让学生感受家的温馨,体会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同时利用四个简单音符做发声练习,为后面的二声部合唱做好铺垫。
)
二、音乐传递游戏
1、教师歌唱一句,学生模仿,并将最后一个音变成dol传过来。
2、加大难度,体会每次变化的感觉。
3、师生交流与思考,说说自己演唱的感受以及旋律的变化。
4、边唱边用手表现弱起旋律的特点。
5、熟悉旋律后,再用lü来发声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感受、交流,循序渐进的了解弱起小节和附点音符的妙用;让学生自己发现旋律,边唱边思考,增加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对歌曲的理解与把握。
)
三、学习新歌
1、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2、学生随钢琴有感情的演唱。
四、二声部的合唱
1、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教师在最后一句加入合唱,让学生进行听
辨低声部的旋律,就是我们上课之前的练声旋律,再进行二声部的合唱。
2、师生交流与思考,还有哪些部分也可以加入这样的合唱。
3、分组进行二声部的合唱练习。
(设计意图:《可爱的家》是首二声部合唱的歌曲,由一定的难度。
在唱的过程中,将低声部作为发声练习,提前让学生学会演唱,降低了合唱的难度。
同时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强弱变化,深情演唱,
很好的解决了歌曲的重点,能用优美、安详的声音演唱歌曲。
)
五、表现歌曲
1、欣赏器乐伴奏《可爱的家》。
2、学生自主用肢体语言为歌曲伴奏,感受家的意境美。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器乐演奏的歌曲,并结合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演唱时更能够表现歌曲的情感。
)
六、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