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关节和肌肉(省一等奖)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种方式(画、摸、查资料等)进行观察和研究骨骼、关节和肌肉,能够在过程中不断完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协作完成教学难点对肌肉变化形成运动的解释教学过程一、活动引课T:同学们记得全民健身的口号吗?S: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T:今天我们就先来运动一下,请你跟我一起做,准备好了吗?S:好了。
T:那么开始。
(播放《健康歌》)二、新课知识(一)提出问题,发现骨骼、关节和肌肉T:同学们跳的真不错,在刚才的运动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动起来了呢?S:自由回答。
T:不错,那我们来摸一摸这些部位,摸摸你的手和腿,你摸到了些什么?S:自由回答。
T:也就是说刚才的运动中,我们的骨头、关节和肌肉参与了运动,那它们三者又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的骨头、关节和肌肉。
(板书课题)(二)观察骨骼,发现作用T:同学们刚才提到了骨头,关于骨头你还知道些什么?S:自由回答。
T:同学知道的知识真丰富。
我们人体共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有机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人体的骨骼(板书骨骼,同时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人体的骨骼(这是颅骨——这是肋骨……),你觉得人体的骨骼有什么作用?S:支撑、保护……T: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如何来验证它呢?我们真实的骨骼不能拿来实验,但我们可以模拟一下,老师有两块“神奇”的橡皮泥,我们来看看神奇在哪里。
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为什么一块能“站立”起来,另一块不可以?S:自由回答T: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剥开露出吸管),那我们的模拟实验中的吸管相当于人体中的什么?S:骨骼。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教科版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教科版一、聚焦问题:1、这是什么?(哑铃)干什么用?谁来示范一下?2、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身体的哪一部分在运动?(手臂)3、手臂里有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运动呢?(骨头、肌肉、关节)其实在我们人体有运动、呼吸、消化、生殖等等功能,直接参与的部位都是不同的。
在运动中直接参与的主要是骨头、肌肉和关节。
二、初步认识骨骼、肌肉、关节(用概念图的形式来板书)1、关于骨头、关节和肌肉你们都有哪些了解?(1)骨骼:出示骨骼模型,介绍骨骼说说骨骼的分布,数量,作用等,出示骨骼图片说明其作用。
把骨头转换成骨骼让学生看着模型摸摸身体上的骨骼(肋骨、头骨),想一想骨骼有什么作用?假如人体没有骨骼支撑会怎样?(模拟:气球、筷子)(成人一般有206块骨骼,小孩会多几块;骨骼一般是长长的、中间是空心的;骨头中有骨髓;骨骼能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PPT:骨骼图(2)关节:骨与骨之间由关节相连,使我们能做出各种动作。
假如没有关节会怎样呢?(指套模拟)(3)肌肉:肌肉和骨头、关节之间有关系吗?(A出示全身的肌肉图,了解肌肉一般在附在骨骼外面。
B出示手臂肌肉图片,问看看肌肉怎么连在骨骼上的。
)三、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1、在一个动作中,这三者又是怎样参与运动的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就以抬哑铃为例,小组讨论。
2、下面我们就来做实验看看。
要求:(1)每个同学都要进行抬“哑铃”,用左手拿起桌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体会在这动作的全过程中,左上肢是怎样运动的?(2)反复做这个动作,用右手触摸手臂的不同位置,感受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
(3)以手臂伸直为参照,在图上画出手臂弯曲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情况。
3、反馈分析:出示图片,说说你们的感受。
(1)当弯曲手臂的时候,里面的肌肉鼓起来了,其实也是缩短了。
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肌肉的收缩。
(简单的说,弯曲手臂时,上侧的肌肉收缩了)(2)当弯曲手臂的时候,下侧的肌肉伸长了,肌肉舒展开去了,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肌肉的舒张。
小学科学四下《骨骼》PPT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3)

骨 的 构 造
骨膜
骨的结构
血管 神经
营养作用
成骨细胞 生长、再生
骨髓 黄骨髓 红骨髓 造血功能
骨质 骨密质 致密 骨松质 疏松
长 骨 的 长骨的管状结构,既坚固 结构特点 又轻便,适于人体运动
骨的成分和特性
骨的成分 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成 人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
骨的特性 硬度和弹性
小结
骨膜——对骨的生长和 再生有重要作用
骨质
骨的结构
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
骨的成分 骨的生长
长骨的结பைடு நூலகம்特点——管状 无机物
成分 有机物
物理特性——硬度和弹性 长长——软骨层产生新的骨组织.
长粗——骨膜内成骨细胞产生新的骨 质
.
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
骨连结:骨与故之间的连结称骨连结。
1.关节的基本结构 2.关节的运动
第一单元 骨骼和肌肉 1.骨骼
腕骨 掌骨 指骨
内容结构
1.全身骨的分布与 特征
① 头骨 ②躯干骨 ③四肢骨
人 体 2.骨的形态,结构与性质 骨 骼
①骨的形态 ②骨的构造 ③骨的化学成分 和性质
3.骨连接
①关节的基本结构 ②关节的运动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
骨与骨骼的区别: 全身的骨通过骨连接形成骨骼
关节的基本结构
图片
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
关节囊: 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 上的结缔组织囊。
关节腔:关节囊围城的密闭空腔。
关节的运动
在肌肉的牵引下,关节能做各种运动,如屈伸, 内缩外展等关节的运动范围与关节面有关,关 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与关节的构造有关。如肩 关节灵活性大,牢固性小;髋关节灵活性小, 稳定性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 性和牢固性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含课堂作业)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含课堂
肌肉不仅参 与身体的运动, 而且使许多重 要器官的组成 部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含课堂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含课堂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含课堂
肌肉
骨骼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
肘关节
但是骨骼本身是不能运动
肌肉
骨头
的。骨骼的运动要靠肌肉
腕关节 的牵引,关节的转动。
骨骼关节和肌肉协调运动表达式:
牵拉骨头 绕着关节转动 (活动方式)
肌肉
骨头
关节 (名称)
肌肉牵拉骨骼到新的教位科版置四年而级科产学上生册第运四单动元第 ( 活动过程) 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含课堂
骨骼:中空,内有骨 髓。支撑着我 们的身体,保 护着我们的内 脏器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含课堂
你知道 哪些关 于骨骼 的知识?
躯干
上臂
前臂
手
肩胛骨
肩
上肢的构成 肘关节
肩 肘 手腕
躯干——上臂——前臂——手 肩
胛骨 肘关节 腕骨和手臂上的肌肉
肘
腕关节
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含课堂
骨
骼 、
A
关
节 和
B
思 考
一
肌
下
肉
的
关 系
上图中能正确示意骨骼、关节和
肌肉的连接的是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 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含课堂
骨骼: 支撑、保护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配合。
教学难点:人体的运动是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的。
教学准备:幻灯片,人体骨骼模型,哑铃(每人一只),手指纸套(每人2只),橡皮泥2根,小棒一根。
教学过程:课前4分钟,播放《健康歌》,学生跟着音乐跳舞,活动活动身体。
【幻灯片】一、导入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手、腿、颈、腰)我们来摸一摸大腿和膝盖,摸到了什么?板书:(骨头、肌肉、关节)【这个环节安排了做前问,在学习本课知识之前,先熟悉一下身体的骨头、肌肉和关节,为下面的学习探究打下一个伏笔,唤起了对这部分知识探究的渴望。
】二、教学骨骼1.你们知道人体内部的骨骼都有些什么形状?板书课题:骨骼。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人体骨骼模型。
【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2.你知道哪些人体骨骼的名称呢?3.你还想知道人体的哪些骨骼呢?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张人体骨骼图。
从图上找出你想认识的骨骼,记一记它的名称。
4.你现在认识了哪些骨骼,上讲台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说给大家听一听。
【人体骨骼模型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能够直观的给孩子呈现人体骨骼,给孩子一个视觉冲击。
】5.我们认识了一部分骨骼的名称,那你知道骨骼对我们身体起有什么作用吗?6.谁来帮老师一个忙,把这块橡皮泥搓成大约10厘米,立起来。
《骨骼、关节和肌肉》作业设计方案

《骨骼、关节和肌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结构的理解,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及流程:1. 第一阶段(预习):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基本知识,并进行预习笔记。
2. 第二阶段(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利用人体模型进行解剖实践,查找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定位和特点。
3. 第三阶段(实验报告):每组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
4. 第四阶段(展示交流):学生进行实验成果展示,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相互交流学习经验。
三、作业评分标准:1. 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准确找到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位置。
2. 实验报告是否完整,结构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客观准确。
3. 作业展示是否有条理,是否能清晰表达实验成果。
4. 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否积极,是否能有效分享学习心得。
四、作业设计亮点:1. 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实验操作,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2. 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3. 强化团队合作:作业设计以小组形式展开,鼓励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多角度展示学习成果:作业设计中设置展示交流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
五、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在实践中加深对骨骼、关节和肌肉结构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作业设计的亮点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希望学生们在这次作业设计中认真学习,勇于实践,不断进步,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祝愿大家学有所成,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帮助学生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4. 激发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医学和健康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已整理)实验记录单_《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关节和肌肉》实验观察记录单
第小组
1、请在图中分别标出“骨骼”、“关节”、“肌肉”的位置
2、认真观察在“举起哑铃”和“放下哑铃”过程中手臂的肌肉变化,并在图中画出“举起哑铃”和“放下哑铃”过程中骨骼上的肌肉形状
举起哑铃放下哑铃
《骨骼、关节和肌肉》实验观察记录单
第小组
1、请在图中分别标出“骨骼”、“关节”、“肌肉”的位置
2、认真观察在“举起哑铃”和“放下哑铃”过程中手臂的肌肉变化,并在图中画出“举起哑铃”和“放下哑铃”过程中骨骼上的肌肉形状
举起哑铃放下哑铃。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优质展示课教案设计附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优质展示课教案设计附反思《骨骼、关节和肌肉》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中心小学乔红坤【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第2课《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材分析】《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
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的结构》,学生已经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
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
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
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
【活动分析】本课开始,利用师生共同完成的一段舞蹈引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一常见活动主要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然后由学生再次实践、感觉,又通过抓举哑铃动作进行观察、体验。
学生会体会到人们做的每项活动,都是通过骨骼、肌肉、关节共同协调完成,它们是人们看不到的亲密合作伙伴。
【设计思路】本课设计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一段舞蹈引出探究问题,整个探究过程由浅入深,遵循以人为本的探究教学理念,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大胆的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测。
在实际活动中自己感觉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
经过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努力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学情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这将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单元。
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个暗箱,学生能够感受到,但不能直接观察。
而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模拟各部分器官功能的活动,发现身体在工作中的协调工作特点之后,又将会感受到人体那种精密、和谐之美。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弯曲时: 肱二头肌__收__缩___ 肱三头肌__舒__张___
伸直时: 肱二头肌__舒__张___ 肱三头肌__收__缩___
在完成下蹲运动时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 配合的?你能用我们学 到的方法来研究吗?
上臂骨
肘关节 前臂骨
肌肉
骨 肌键
实验记录单
1、据根感受记录运动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弯曲
伸直
2、思考肌肉是如何带动骨骼运动起来的。
在木板上选择合适的位置挂气球。
捏动气球带动木板模拟手臂弯曲、 伸直的动作
想一想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配 合完成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