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岩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水岩作用是指水和岩石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水在地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常与岩石发生反应,改变岩石的性质和结构。

在岩石的剪切过程中,水岩作用会对岩石的剪切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1. 水岩作用带来的化学反应在水岩作用过程中,水和岩石之间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其中最常见的是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这些反应会导致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

例如,岩石中的矿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新的矿物,或者原有的矿物溶解成离子。

这些反应会改变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岩石的硬度、强度、韧性等。

2. 水岩作用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影响在剪切带中,岩石的受力状态是复杂的。

水岩作用会导致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岩石的剪切行为。

对于不同类型的岩石,水岩作用的影响也不同。

2.1 砂岩砂岩是一种由砂粒聚结而成的沉积岩石,因其中空隙率高、结构松散,易受水岩作用影响。

水岩作用会使砂岩中的粘结物溶解,导致砂岩的强度和韧性下降。

此外,水可以填充砂岩中的缝隙和空隙,使其变得更加稳定,减少了岩石内部的摩擦,同时也减小了岩石的摩擦系数。

母岩是构成岩石的原始岩石,在变质、侵入等地质过程中形成。

水岩作用对母岩的影响因岩石类型而异。

例如,在变质作用中,水岩作用可以加速岩石内部的化学反应,增强了母岩的强度。

在侵入作用中,水可以影响岩石熔融的温度和流动性,影响岩石的塑性变形。

在岩石的剪切带中,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剪切带中的水不仅会影响剪切带的摩擦系数和粘性,还可以影响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目前,研究者们对这些影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3.1 水的效应水的存在可以降低岩石的摩擦系数,增强其流动性,从而促进剪切带的形成。

此外,水还可以参与岩石内部的化学反应,增强岩石间的粘结力,提高剪切带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水岩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会发生溶解、转化等反应。

油气储层中水岩作用研究现状

油气储层中水岩作用研究现状

g sp o e s so o ma i n,mi r t n, a d a c m u a in. S ti e y i p ra ti n e s a d n ft iti u a r c s e ff r to g ai o n cu lt o o i sv r m o t n n u d r tn i g o hed s rb — to fola dg s hes a eofr s r or i n o i n a ,t c l e e v is,a d t fiin y o x lia i n Thsp p rr v e da d ds u s d t e n heefce c fe po t to . i a e e iwe n ic s e h s a eo e e tr s a c n t s fed,e g t e r s a c s o h r c e itc 。m e h n s o h tr r c n ea — t t fr c n e e r h i hi il . . h e e r he f c a a t rs is c a im ft e wa e -o k i t r c to sa d t i n l e c so h r p r iso e e v i o ks h e e r h so ta i t i n n heri fu n e n t ep o e te fr s r orr c ,t er s a c e fwe- bl y,p r st n e m e bl i o o iy a d p r a i —
水 岩 作 用 的 机 制 、 征及 其 对 储 层 物 性 特 征 的 影 响 , 矿 物 成 分 、 隙度 变 化 等 , 指 出 目前 研 究 中存 在 的 问题 和 发 展 趋 势 。 特 如 孔 并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水岩作用是指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是地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影响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进而对岩石的剪切行为产生影响。

目前,对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下面将就其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改变岩石的物理性质影响其力学性质;二是通过改变岩石中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影响其力学性质。

在物理性质方面,水岩作用能够改变岩石的孔隙度、渗透性和饱和度等参数,从而影响岩石的应力传递和变形特性。

当水渗入岩石中时,会填充岩石中的孔隙空间,增加岩石的饱和度,从而提高岩石的可塑性和黏性。

水分子还能够在岩石中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溶解、沉淀和交换反应等,进一步改变岩石的物理性质,如改变岩石的粘结性能和孔隙结构。

这些物理性质的改变会导致岩石的强度、刚度和黏滞性等力学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对岩石的剪切行为产生影响。

目前,对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主要通过人工制备样品和模拟实际地质条件,进行不同水岩作用和剪切加载条件下的力学实验,探究水岩作用对岩石的强度、变形特征和破裂行为的影响。

理论研究主要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水岩作用的物理过程和机制进行预测和解释,并探讨其与岩石剪切行为之间的关系。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问题,涉及水分子与岩石之间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相互作用。

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将力学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建立更加精确和可靠的力学模型,揭示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的机理和规律。

还应该开展更多的工程实践和地质观测,验证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并为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水-岩作用对岩石抗压强度效应及形貌指标的实验研究

水-岩作用对岩石抗压强度效应及形貌指标的实验研究

水-岩作用对岩石抗压强度效应及形貌指标的实验研究针对水-岩作用对岩石抗压强度的实验研究,可以通过制备不同水-岩
作用剂浓度的溶液溶解不同类型的岩石试样,经过一定时间的作用,测量
岩石试样的抗压强度变化。

实验条件下,可以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并
重复实验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水-岩作用可以显著影响岩石的抗压强度。

在水-岩接
触区域,因为溶解作用,岩石中的矿物质会被溶解,导致岩石的致密度下降,孔隙度增加,从而降低了岩石的抗压强度。

同时,溶解后的矿物质会
重新结晶,形成新的结构,石化作用会增强岩石的抗压强度。

因此,水-
岩作用的结果会受到溶解和石化作用的相对影响。

此外,水-岩作用还会影响岩石的形貌指标,如岩石的表面粗糙度、
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等。

水-岩作用中的溶解和沉积作用会改变岩石表面的
形态,较弱的地层更容易遭受水-岩作用的侵蚀,形成更粗糙的表面。


隙度和孔隙结构也会因水-岩作用而改变,溶解和沉积作用可以填充孔隙
或扩大孔隙,从而改变岩石的孔隙度和孔隙结构。

实验研究也显示,水-岩作用对岩石抗压强度的影响与作用时间和作
用剂浓度有关。

在作用时间较短和作用剂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岩石的抗压
强度变化较小;而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和作用剂浓度的增加,岩石的抗压
强度下降较快。

总之,水-岩作用对岩石抗压强度和形貌指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溶解
和石化作用的相对作用,其影响受到作用时间和作用剂浓度的影响。

因此,在岩石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水-岩作用对岩石性质的
影响,合理选择岩石材料和施工方法,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岩土工程结构在水-岩相互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水对岩石强度和其他物理性质的影响对于理解本质上的变形、破坏等进程很重要。

水岩作用下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标签:水岩作用;剪切特性;机理分析1 水环境影响下岩石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在隧道、采矿和开挖等实际工程中,岩石变形和破坏通常涉及到水。

仅水的存在就可能使砂岩的极限强度降低33%。

水的存在导致破坏应力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增大,围压越高,破坏应力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越大;在较低围压范围内,湿试块中应变速率对破坏强度的影响比干试块更明显,因为水和硅酸盐反应破坏了硅-氧键,流体对硅酸盐岩石的物理性质产生意义深远的化学影响应变速率的减小增加这一影响并导致强度的减小。

应力腐蚀机制辅助下的亚临界裂纹扩展可能对这种随时间变化的岩石强度起重要作用[1]。

Erguler和Ulusay研究了含水量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发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都有所降低。

相似地,Yao HY 通过对红砂岩进行干湿交替环境下的单、三轴试验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相对于没有经过干湿交替作用的干燥试件,经过不同次数的干燥-饱水交替作用后,砂岩的弹性模量、单轴抗压强度参数数值均有所减小[2]。

E. Z. LAJTAI等人通过多种实验技术:抗压强度和断裂韧性的短期标准试验,臂长试验,测量蠕变、静态疲劳和缓慢裂纹速度的时间依赖性试验。

测试环境中的水分会导致更大的变形和裂纹扩展,从而降低最终(长期)强度[3]。

2 岩石化学成分机理分析研究考虑到水对岩石的作用是一种复杂的应力腐蚀过程,水对岩石产生物理力学作用之外,还有化学作用,因而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虑水岩化损伤作用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砂岩的抗滑摩性主要受孔隙流体离子强度的控制,其次受pH 值的控制相同离子浓度的化学溶液的效果取决于其酸碱度(pH值)[4]。

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探讨了水在岩石滑动摩擦中的作用以及影响机制。

随后总结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的最新进展,揭示了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因素。

最后对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研究表明,水在岩石滑动摩擦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岩石的摩擦特性有显著影响。

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 岩石, 滑动摩擦特性,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影响机制,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结论, 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过去的研究表明,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仍有待深入探讨。

针对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水在岩石滑动摩擦中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可以更好地理解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岩石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要求等。

以下是关于的内容:研究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一直是岩石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水在岩石滑动摩擦中的作用复杂多样,可以对岩石的滑动摩擦性质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机制,揭示水在岩石滑动摩擦中的作用机理,总结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从而为岩石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全面了解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岩石工程领域的安全生产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机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膜效应:当水分子填充在岩石表面的微小凹陷处时,会形成一个水膜,从而降低了岩石表面的粗糙度,减小了岩石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滑动摩擦力。

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一直是地质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水在岩石滑动摩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影响规律以及应用价值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综述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地质灾害防治、岩土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1. 水的润滑作用水在岩石滑动摩擦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润滑作用,能够减小岩石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滑动阻力。

当岩石表面含有微孔隙结构时,水分子能够渗入形成润滑膜,减少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水分子本身在岩石表面产生一定的润滑效果,使岩石滑动更加顺畅。

水分子能够填充岩石颗粒之间的微小空隙,改变岩石颗粒之间的接触状态,降低颗粒间的有效应力,减缓岩石破坏的过程。

水在填充岩石缝隙时,还能够改变岩石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对岩石的滑动摩擦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3. 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分子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通过表面张力的作用,降低了岩石颗粒之间的黏附力,从而减小了摩擦力。

水的表面张力还能够改变岩石表面的粗糙度,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二、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1. 水对不同岩石类型的影响不同不同类型的岩石对水的敏感程度不同,水的影响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吸水性较强的岩石,如粘土岩、粉砂岩等,受水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石灰岩、花岗岩等非吸水性岩石的受水影响相对较小。

水对岩石的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与水含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岩石的滑动摩擦力会逐渐减小。

但当水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对岩石的润滑作用会逐渐减弱。

1. 地质灾害防治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研究水对岩石的润滑作用规律,有助于预测和评估地质灾害的发生危险性,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地质灾害的防范能力。

2. 岩土工程水对岩石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对岩土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水对岩石的填隙作用规律,有助于确定岩土工程施工中的水理参数,指导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实践,提高岩土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水岩作用是指水分子在地质过程中与岩石发生相互作用和反应的过程。

水岩作用是地
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地球物质的演化、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地质灾害的发生都
有重要影响。

岩石的剪切行为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剪切变形和破坏变形。

水岩作
用对于岩石的剪切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如下:
1. 水岩作用对剪切强度的影响:水的存在可以降低岩石的剪切强度,使得岩石更容
易发生剪切破坏。

研究表明,水的存在可以改变岩石内部的应力分布,增强岩石内部的剪
切滑动和变形。

3. 水岩作用对岩石变形机制的影响:水的存在可以改变岩石的微观结构和变形机制。

研究表明,水的存在可以使得岩石的微观孔隙度增加,减小岩石的体积和强度。

水的存在
还可以改变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方式,影响岩石的变形机制。

4. 水岩作用对岩石断裂韧性的影响:水的存在可以影响岩石的断裂韧性,即岩石断
裂前后的能量消耗能力。

研究表明,水的存在可以使得岩石的剪切带扩展更加容易,减小
岩石的断裂韧性。

水的存在还可以降低岩石断裂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使得断裂面的初始摩
擦能增加,从而改变岩石的断裂韧性。

水岩作用对岩石的剪切行为有重要影响。

了解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的影响机制,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岩石物理性质、变形机制和破坏机制
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水岩作用对岩石剪切行为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岩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水岩作用(Water-Rock Interaction—WRI)泛指地质作用过程当中所发生的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说,水溶液和岩石在岩石固相线以下的温度、压力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作用。

学者们对水岩作用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后得到不断的重视和发展,并于1974 年在捷克召开了第一届国际WRI 学术会议。

20世纪中叶以来,固体地球科学和环境地球科学都越来越重视水岩作用研究,已经成为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工程地质学、地热学、矿床学、环境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对于水文地质而言和工程地质而言,很多问题均得益于把地下水和固体含水介质作为整体的系统来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研究方向
目前, 关于水岩作用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向,一是水文地质方向;二是工程地质和岩土力学的方向。

前者主要研究水与岩土介质作用对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影响, 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水力学和同位素化学方法等,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很多。

我国沈照理先生在1991年就提出了此问题, 并得到了同行们的广泛支持与响应。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已召开了多次相关的学术会(Water-Rock Interaction—WR I ) ,集中反映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水资源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后者主要集中在水与岩土介质作用对岩土的力学状态、变形特性的影响。

由于它涉及到工程的成败问题, 因此必须对之进行详细而认真的研究。

1.2水岩作用的分类
从工程地质学和岩土工程的角度看,水岩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类: 即力学和物理化学作用。

力学作用包括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和浮托力等; 物理化学作用主要有水的软化作用、岩溶(溶解与沉淀)、冻融、基质吸力等。

王思敬院士将水库地区的水岩作用总结为以下几种:岩土的软化,即在水的作用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弱化; 渗压效应, 岩体结构面上渗压主要是通过降低有效法向应力来降低结
构面抗剪阻力的;渗透潜蚀;水力冲刷;岩土失水固结、干裂和崩解。

1.2.1 力学作用
水对岩土体的力学作用主要集中在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关系的研究上。

所谓岩土体系统中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关系, 是指: 一方面, 岩土体中的应力场通过改变岩土体的体积和空隙结构, 改变地下水的运移通道, 影响岩土体的渗透系数,从而改变岩土体中的渗流场;另一方面, 岩土体中的渗流场通过施加岩土体面力(渗透压力和切向拖拽力)和体积力,来影响岩土体应力的分布(其实,渗流场还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来影响岩土体中的应力场)。

1.2.2 物理化学作用
物理化学作用上, 主要是水对岩土体的软化, 岩溶等。

水对岩土体强度的影响, 主要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岩土体本身的结构,二是其物理性质、初始状态、含水率等。

对于前者,朱珍德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定量的分析了裂隙水压力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并给出了含裂隙水压力岩体的初始开裂强度公式。

至于后者,主要是由于水对岩土体的应力腐蚀等物理化学反应造成的。

Anderson 、Atkinson 都对这种应力的腐蚀过程做过研究。

我国的陈刚林等通过对不同饱水度的砂岩、花岗闪长岩、灰岩和大理岩的研究, 得出了如下结论:水对受力岩石的力学效应与岩石中的含水状态是密切相关的, 它们之间并不含简单的线性关系( 象自然状态的砂岩和花岗闪长岩浸水后, 其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随饱水度的增加而迅速衰减);。

当饱水度达到某一值时, 对某一特定类型岩石, 岩石中含水量的变化并不影响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

水对受力岩石的力学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 这表明只从有效应力原理来考虑水对受力岩石的力学效应是不够的, 而应考虑应力腐蚀这样复杂的过程。

康红普从损伤力学的角度,分析了水对岩石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并把岩石扩容导致的体积变化引入损伤变量,建立了与应力状态密切相关的岩石遇水损伤变量的演变方程。

研究表明:岩石扩容是影响其含水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岩石体积增加后,其含水率必然增大, 这将会导致岩石强度的进一步弱化;周瑞光等通过对断层泥蠕变特性与含水量关系的研究得出了其力学参数与含水量成负指数关系;廖红建通过试验,研究了水对土体强度参数的影响;刘长武等通过现代化的测试手段,结合泥岩遇水后宏观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揭示了泥岩遇水崩解的软化机理。

目前, 关于岩石软化这方面的定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但
水对岩石的软化作用却不容人们忽视,为此,汤连生等提出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工程地球化学来研究水与岩石的这种化学作用及其对受力岩体强度、变形、破坏的作用机理的研究。

1.3 水岩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在边坡工程中,常由于水(包括地下水和降水)的作用,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经常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据国内外资料统计,90%以上的岩质边坡的破坏与地下水作用有关,而30%~40%的水坝失事是由地下水渗流破坏引起; 对于土质边坡,库区水、地下水及自然降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将更为剧烈。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尤其是降水对边坡的影响。

王思敬、周平根、钟式范、张作辰都对此做过研究。

吴旭君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自然界中由水引起的岩体失稳主要是由于水边界条件的改变,并根据岩体中裂隙的发育程度,将岩体边坡划分两种类型:非连续介质边坡和等效连续介质边坡,结合具体实例,从理论和室内模拟两方面分别讨论了这两种类型的边坡在水边界条件改变时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陈强、王辉等从力学方面利用优势面的理论探讨了水对边坡的影响,并给出了预测方法。

廖红建等通过一系列的室内模拟试验,再现了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土质切坡内的土应力变化过程,探讨了切坡破坏时的临界应力状态及土的强度参数。

丁多文也对水作用下土石边坡的稳定性做了研究。

日本新杰罗·科玛达等人根据对伴随水库蓄水而诱发的水库库岸滑坡历史事故的分析,发现有下述趋向,即由新鲜岩石或风化岩石组成的滑坡,多发生在库岸是由松散和高透水性材料组成的地方,并且易发生于水库水位上升期间,且看不清事故发生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岸坡是由碎屑岩或强风化岩组成的滑坡,当库水位下降时,滑坡的位置常发生在由粘性材料和低透水性材料组成的坡段上,并且可看清楚事故发生的过程。

周平根博士在国内外学者和他自己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了滑坡中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学法、分析测试技术与机制研究、实时的动态监测、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科学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等, 分析了滑坡中水岩作用的基本类型和滑坡的机理, 并探讨了影响水岩作用的因素。

2研究趋势
近年来,除基础地质及与矿产资源有关的课题继续深入外,地下水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含水系统中微量变价元素的迁移、转化与富集、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废物地质处置与二氧化碳封存等,已经成为水岩作用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中各种新理论和新方法的不断应用,水岩作用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包括:地下水系统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水-岩相互作用中微观机理与宏观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以及水-岩相互作用中的同位素分馏及应用等.
目前,纵观国内外在水岩作用的研究情况,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方面可以看出,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对其力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单方面的影响上,对两者的综合研究—即两者综合起来对岩土体力学特性及工程稳定性的影响的资料则很少, 如在研究岩土体中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作用时, 如何同时考虑水对岩土体的物理化学作用;另外,由于水岩作用具有时间效应, 如何能将这种时间因子考虑进去, 它对工程的影响是如何实现的等等。

这两个问题都有待于岩土界及工程地质界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特别的,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数值模拟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岩土程中, 借助于数值模拟来研究水岩作用的问题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将会给水岩作用的研究带来很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易夏玮.国内外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科技创新导报,2010.
[2] 周平根.滑坡的地下水作用研究[ D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文,1997.
[3] 周平根.滑坡中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研究概论[ C ] .见:工程地质——面向21世纪(第四届全国青年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1997: 642~649.
[4] 周平根.滑坡中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J ]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1 9 9 6 , V o l . 3 , N o . 1 ~ 2 : 3 4 .
[5] 周平根.地下水与岩土介质相互作用的工程地质力学研究[ J ]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1 9 9 6 , V o l . 3 , N o . 1 ~2: 176.
[6] 周平根. 滑带土强度参数的估算方法[ J ] .水文地质工程质,1998,6:30~
32 .
[7] 沈照理.应该继续重视与开展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 J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7,4:16~20.
[8] 王思敬,马凤山,杜永廉.水库地区的水岩作用及其地质环境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1996,3
[9] 沈照理.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